『壹』 2021年還有送戲下鄉嗎
好戲開鑼!近日,文藝、電影兩大類熱熱鬧鬧的交通安全宣傳「大戲」唱到了曲靖廣大農村地區的田間地頭。原來,曲靖公安交管部門抓住全市2020年「文化大篷車 千鄉萬里行」惠民演出活動的契機,與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緊密配合,編排包含交通安全內容的節目融入其中,讓村民在享受傳統戲曲「文化盛宴」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熏陶。此外,8月份起,曲靖交警還聯合曲靖利豐電影放映公司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公益電影下鄉」主題放映活動,讓文明交通之風吹遍農村鄉野角落。
文藝下鄉搭台 交警唱安全戲
此次演出時間為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由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承演,共計60場,將在麒麟、沾益、經開、宣威、富源、會澤等多個縣、區進行。表演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包括了滇劇小劇、快板、舞蹈、小品、葫蘆絲獨奏、個人獨唱等,其中小品《在路上》和快板《交通安全靠大家》是針對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意識薄弱而特意新創作的節目,受到了廣大村民們的喜愛。期間,各大隊結合「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積極組織警力跟場下鄉進農村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通過播放交通事故警示片、擺放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分發交通安全宣傳資料等方式,將農村常見的酒後駕駛、無牌無證、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以及騎乘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行人亂穿公路等危害性告知村民,警示農村群眾要綳緊交通安全這根弦。此外,宣傳員還結合冬季道路交通特點,講述大霧、結冰、冰雪等惡劣天氣及夜間出行時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自覺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公益電影已開播 還不搬出小板凳
今年8月以來,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曲靖利豐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在全市1474個行政村(含鄉鎮社區)開展「美麗鄉村安全行 電影下鄉進萬村」活動。每次電影放映前,放映員向社區居民及村民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短片,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基礎上,將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常識送到「田間地頭」,真正實現文化樂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目的,進一步深化「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進村入戶宣傳工作。
在放映現場,各大隊宣傳民警結合近年來轄區道路發生的典型交通事故警示案例,向觀影村民宣傳「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強調駕乘汽車必須按規定系安全帶、駕乘二輪摩托車要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講解麵包車超員、酒駕醉駕、無牌無證、拖拉機違法載人等農村突出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正面引導村民自覺摒棄交通陋習、自覺抵制危險駕駛行為,安全文明出行。
『貳』 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的品牌節目
——《三農最前線》
《三農最前線》是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著力打造的一檔以農民為服務對象,解讀三農政策、關注三農熱點問題,為政府、市場、農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構架橋梁的資訊類欄目。欄目全程直播、高互動、廣參與。開播幾年來,《三農最前線》以實實在在的服務,對三農問題發自內心的關注,贏得了觀眾的口碑,品牌記者蘇老三在廣大農村幾乎家喻戶曉。
播出時間
首 播:周一至周五 17:50
重 播:周一至周五 07:00
貼心為農 科技增收
——《農博士在行動》
《農博士在行動》欄目是一檔日播農業科普服務類欄目,該欄目與省內各大涉農廳局、科研院所緊密合作,以權威的農業專家團隊作後盾。欄目記者每天帶領各個領域的農業專家,深入到田間地頭,針對不同時節,不同作物,應時應季地給鄉親們講解最實用、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節目贏得了廣大觀眾的高度贊譽,鄉親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評價「想致富,跟著農博士學技術!」。
播出時間
首 播:周一至周五 13:00
重 播:周一至周五 06:40
化解矛盾、促進和諧
——《非常幫助》
《非常幫助》是河北電視界首次推出的調解類民生節目,欄目的宗旨是「化解矛盾 促進和諧」。面對婆媳不和、子女不孝、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優秀民調員——幫大哥到現場調解,解決問題、擺平糾紛。2011年,《非常幫助》擴版,幫助不間斷,天天都見面。另外,開設了「幫大姐相親」板塊,熱心的幫大姐將帶領相親主角去同一個又一個相親對象見面,完成他們的相親全過程。2011年幫大哥、幫大姐們會更加忙活,爭取解決更多的矛盾糾紛,也爭取讓更多的姑娘小伙找到自己的終身伴侶。
播出時間
首 播:每天 12:00
重 播:每天 22:00
網羅天下法制故事 探尋幕後曲折人生
——《法網天下》
《法網天下》是農民頻道午間時段重點打造的法制專題類節目,節目 以「網羅天下法制故事,探尋幕後曲折人生;搜索各類失蹤人員,發起尋人公益行動」為宗旨。2011年《法網天下》全新改版,啟動貼心的法律援助,針對鄉親們反映來的問題,由記者帶領律師團隊上門提供法律咨詢。升級失蹤人員尋找,每月組織一次尋親大會,組建《法網天下》失蹤人員QQ群和微博,及時發布失蹤人員信息和線索反饋。
播出時間
首 播:每天 12:00
重 播:每天 07:40
演戲的就是咱村裡的人,演的就是你我身邊的事!
——《村裡這點事》
日播農村題材欄目劇《村裡這點事》從誕生那天起,就註定了他的「草根」特質。欄目內容反映新農村、新農民、新風尚,演員從報名的觀眾中海選,就象欄目主題歌中唱的那樣:「演戲的都是咱村裡的人,演的就是你我身邊的事」,劇組的拍攝場地都安排在鄉親們免費提供的農家小院。2年多來,欄目播出短劇400餘集,報名觀眾幾萬人,通過欄目登上熒屏的觀眾達到2000多人。2011,《村裡這點事》將奔赴河北各地進行演員的海選,拍攝,讓老百姓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參與《村裡這點事》。還會集中優勢力量推出農村題材電視劇,力爭打造出農民電視劇明星。
播出時間
首 播:周一至周五 11:30
重 播:周一至周五 21:55
有你參與 絕對有戲
——《絕對有戲——河北省戲迷票友電視大獎賽》
《絕對有戲——河北省戲迷票友電視大獎賽》是農民頻道針對河北是戲曲大省的特點,傾力打造的一檔大型電視戲曲比賽,囊括了京劇、河北梆子、評劇、豫劇等河北人民喜歡的許多戲種。節目中既有名家表演,更有戲迷票友的展示,是展現普通人風採的最佳平台。
播出時間
首 播:周日 20:00
重 播:周六 12:45
為了家鄉 放聲歌唱
——《大地歡歌——群眾歌手擂台賽》
《大地歡歌——群眾歌手擂台賽》是河北省近年來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一項平民賽事,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四屆。活動走到農村,把舞台真正搭建到老百姓身邊,口號就是「為了家鄉,放聲歌唱」。劉小蘭、陳向軍等許多農民歌手通過這個舞台成為河北家喻戶曉的名人。
播出時間
首 播:周日 20:00
重 播:周六 12:45
感恩觀眾 回饋社會
——「電視觀眾節」系列活動,
為「感恩觀眾,回饋社會」,農民頻道自2009年起舉辦「電視觀眾節」系列活動,包括「萬場電影送下鄉」、「觀眾開放日」、「我要上電視」、「心手相牽走進各地」等等,每年的電視觀眾節都有
二十多萬人參加,「電視觀眾節」進一步拉近了頻道和觀眾的距離。
『叄』 鄭瑞文45年來為村民放映電影僅萬場,你覺得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小時候在村裡,我們總能在一些空地上遇到有人免費放電影,在這個時候很多村民都會駐足觀看,但是長大以後,這些義務的電影放映員越來越少看見了。不過在福建,卻有一位名叫鄭瑞文的電影放映員將免費放電影這件事堅持了45年。經過統計,他為村民放映的電影已經超過一萬部。這樣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實在是令人感動。那麼,是什麼讓鄭瑞文堅持這么久呢?
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的人見識並不豐富,大城市裡面的人會因此覺得農村人“見識短淺”,實際上,他們沒有城市那麼豐富的文化資源,因此普及文化對於很多地方的村民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肆』 紅色電影有哪些
紅色電影可列舉以下幾部:
1、《八子》
劇情簡介:
上世紀30年代的贛南地區,在這個被稱為中國革命「紅色搖籃」的地方,曾經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將八個兒子先後送入紅軍,奔赴戰場前線。但戰火無情,兄弟中的六人陸續犧牲,只剩下大哥楊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滿崽。
滿崽找到了大牛的部隊,成了哥哥麾下的普通一兵,一場場艱苦戰役的淬煉讓新兵滿崽迅速成長為一個真正的戰士。最後的戰鬥打響了,為了掩護大部隊安全撤離,楊大牛帶領弟弟滿崽和全體戰友浴血肉搏,直至彈盡糧絕……
2、《周恩來回延安》
劇情簡介:
影片以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恩來總理,在特殊歷史時期下肩負歷史使命和老一輩革命家對老區人民的情懷回到聖地延安的歷史事件為敘事中心。
電影通過周恩來總理獨有的視角回顧了中國革命在延安時期13年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四個時空表現了周恩來總理在延安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崇高責任感。
3、《建黨偉業》
劇情簡介:
電影《建黨偉業》圍繞1921年前後展開,展現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它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
影片《建黨偉業》是《建國大業》的姐妹篇,由海南廣播電視總台聯合中影集團等機構共同拍攝,由中影集團韓三平、黃建新導演,預計2010年年底完成,2011年上映。電影將在北京、上海、長沙、橫店、廣州、法國巴黎、俄羅斯莫斯科等地實地取景拍攝。
4、《小兵張嘎》
劇情簡介:
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為背景,以嘎子夢想參加八路,夢想得到一支屬於自己的真槍展開。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老鍾犧牲了,嘎子隻身上縣城找傳說中的羅金保,打鬼子替奶奶報仇。嘎子從此以小八路自居,緊接著又和區隊八路打了一場挑簾戰,嘎子繳獲一把真槍。
眼看夢想全部實現,槍卻被區隊長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賭認識的小夥伴胖墩一起重返縣城。嘎子要單獨替奶奶報仇。特派員劉燕卻與孩子們在一起。經過種種誤會和巧合,以嘎子為首的孩子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葯品順利過境,一舉殲滅肥田齋藤一夥日本鬼子。
5、《地道戰》
劇情簡介:
1942年,日軍侵華的戰火燒到了冀中平原。為了對抗日軍的飛機大炮,當地人民利用地貌開鑿出了一條條錯綜復雜的地道。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這些巧妙的地道,率領民兵與日軍展開迂迴作戰。
最終率領隊伍利用地道圍剿了日軍,清理了湯丙會,並活抓了日軍領隊山田。地道戰的勝利奏響了冀中反日的最強音。
6、《閃閃的紅星》
劇情簡介:
1931年,工農紅軍解放了柳溪,7歲的潘冬子也參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父親潘行義在手術中主動將麻葯讓給他人的行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後,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柳溪,潘行義隨部隊轉移。臨行前,他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
柳溪隨紅軍的撤退又處於恐怖中。不久,紅軍幹部吳修竹向潘冬子和母親傳達了遵義會議的精神,增強了勇氣和力量。潘冬子母親的壯烈犧牲,使潘冬子變得更加堅強。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潘冬子積極參加斗爭。
1938年,江南的紅軍游擊隊准備開赴前線。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7、《紅色娘子軍》
劇情簡介:
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
『伍』 電影貼片廣告的農村投放
在我國農村的投放
電影貼片廣告在農村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影企聯姻」是電影貼片廣告發展的成功模式,主要是企業通過贊助電影放映經費,在農村利用電影媒介貼片廣告進行企業形象、產品宣傳。2007年,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以回報顧客的形式開展送電影下鄉活動,計劃在5月-10月份期間,分別在河北省石家莊、保定、邯鄲、唐山、滄州等地人口大村共放映3650場電影和廣告,一個大的廣告市場正在形成。電影貼片廣告在農村的投放有很大的空間和優勢。
1.廣告投放成本低,傳播范圍廣。
農村放映的電影一般是由各市、縣級的電影公司或放映隊來實施,主要以16mm的膠片電影為主,膠片拷貝費用很低,企業擔付的廣告製作成本少。企業投放貼片廣告除了價格比較低以外,廣告信息的覆蓋率高也是企業選擇製作電影貼片廣告在農村進行投放的一大原因。觀影人數按每場平均500人計算,企業每贊助1000場,直接受眾50萬人次,由於老百姓之間口碑傳播相當廣泛,再加上親戚之間的「人際傳播」的信任度比較高,間接受眾能達到250萬人次。
2. 廣告宣傳實施的更徹底。
企業派專人在電影放映的地點現場監督電影貼片廣告是否放映,並督促、記錄現場銷售情況,以保證電影貼片廣告傳播到位。
3.新聞輿論力量強大。
在電影貼片廣告開始大規模放映之前,企業會邀請電影公司、市縣政府領導等人士參加送電影下鄉活動首映式,新聞媒體記者可以進行現場采訪並發布有關新聞消息,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新聞效應達到更真實、更廣泛的傳播。
4. 可以配合其他廣告形式或促銷方式進行宣傳。
在電影放映的當天,電影放映隊會在電影正式放映之前提前到達放映地點,在放映地點的醒目位置處懸掛企業冠名宣傳條幅,並播放音響,為現場促銷營造特殊氛圍,吸引觀眾前來咨詢、購買產品。電影放映結束後,企業可以繼續在電影放映地點銷售產品一至兩天。
『陸』 國家有送電影下鄉的扶持政策嗎具體的是那些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一種服務基層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國家扶持政策為:發放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設備。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資金預算等。
『柒』 三下鄉政策
法律分析:「三下鄉」即有關文化、科技、衛生方面的內容知識在農村普及,促進農村文化、科技、衛生的發展。大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是為了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改善農村社會風氣,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深入貫徹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下鄉包括: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科技下鄉包括:科技人員下鄉,科技信息下鄉,開展科普活動;衛生下鄉包括:醫務人員下鄉,扶持鄉村衛生組織,培訓農村衛生人員,參與和推動當地合作醫療事業發展。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團中央首次號召全國大學生在暑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1996年12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農業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1997年,「三下鄉」活動在全國正式開展。
法律依據:《關於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
二、 要繼續組織好集中性的「三下鄉」活動。集中活動影響大、效果好、帶動作用強,有利於打開局面,推動工作。各地各部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今冬明春「三下鄉」的重點活動,作出具體安排,做到經費落實,人員落實,時間落實。
「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星火電視到千縣」、「鄉村青年文化節」、「送書下鄉」、萬村書庫「、「科普之冬 」、「科普之春」 、「科技110」、「婚育新風進萬家」、「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等影響大、效果好的集中活動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抓緊、抓實,在形式上有新的創新,在效果上有新的進展。
三、 把扶持西部地區作為今冬明春「三下鄉」的重點。在全國各地普遍 開展「三下鄉」的同時,要積極配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為西部地區的農村和農民服務好。中央十一部委將專門組織一批集中活動:1、由中央藝術表演團體組織文藝演出隊,分赴西部地區農村進行慰問演出。2、向西部地區農村贈送萬場電影,並在每場電影放映前加映科教片。3、向西部地區農村贈送一批農村實用技術尋像帶、「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VCD和「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尋像帶。4、 開展「科普服務西北行」活動,組織一批科技專家,到西部農村進行科普宣傳和農村實用技術咨詢服務。5、在西部地區舉辦若干期農村科技人才培訓班,培訓一批縣鄉兩級科技骨幹。6、組織一批有特色的醫療小分隊,到西部農村一些地方病高發地區進行巡迴議診,為農民送醫送葯送知識,防病治病。7、開出「科普大蓬車」,到農村基層巡迴進行科普宣傳。西部地區的「三下鄉」活動,要堅持雪中送炭,把工作重點放在貧因地區和革命老區,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
四、 在實踐中探索建立「常下鄉」的機制。「三下鄉」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來新生事物,適應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解決「常下鄉」的問題日益突出,各地各部門要把「常下鄉」作為深入開展「三下鄉」的重要課題,不斷研究探索。要區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把送、幫、扶結合起來。當前,要著重採取無償捐助、對口幫扶、政策引導等措施,建立和疏通多種「三下鄉」的渠道,逐步形成把圖書報刊、廣視、電影戲劇、科技資料、衛生服務源源不斷的送到農村,送給農民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