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荒野生存》:一個美麗的悲劇
「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展現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一個流浪的故事。克里斯托弗家境優渥,是亞特蘭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優等生,前程似錦。但是,他從學校畢業後,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棄令人羨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給慈善機構,去阿拉斯加尋找自我。在家人的勸阻聲中,他踏上了回歸自然的慢慢長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流浪者。」這是騰訊視頻里對為時2:19:31小時的電影《荒野生存》的簡介,短短的一百多個字的敘述不會太讓人聯繫到太多電影里的具體內容和結局,直到看完才發現豈止讓你唏噓不已。
我有個習慣,看電影之前先看看簡介,好明白個電影大概內容。當時看完了簡介,我想像的劇情是主人公克里斯在荒野生存了一段時間後想明白了理清了很多思緒,然後回到了當時他所厭惡的社會,理解了他的父母並原諒了他們,重新開始,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然而看完了,我有些蒙了。結局主人公怎麼死了?不是荒野生存嗎?怎麼葬身荒野了?這個電影它到底告訴了我們一些什麼?於是我沒忍住去問了度娘,網路上有這么一段話:「影片改編自喬恩·克拉考爾於1998年出版的同名暢銷小說,取材於發生在1992年的真實事件,講述了一個理想主義和超驗主義者克里斯多夫·強森·麥坎得勒斯因厭惡社會而在茫茫的荒野中流浪,後獲得智慧的故事,於2007年9月21日美國上映。」為了一探究竟,我把喬恩.克拉考爾的同名小說《荒野生存.阿拉斯加之死》讀了一遍,讀完小說後又重新看了一遍電影,總算略懂了一些劇情。於是我把這個故事理解為:一個美麗的悲劇。
克里斯:出生在弗吉尼亞州安嫩代爾的一個中上層家庭。他的父親沃爾特是一位著名的航天工程師,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就職於美國航空航天局和休斯飛機公司,為太空梭和其他一些備受矚目的高科技項目設計先進的雷達系統。後來辭職下海,與克里斯的母親比莉創建了用戶系統咨詢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有個關系特別好的親妹妹卡琳。「種族隔離和南非社會A;人類學思想史A;當代非洲政治A-;非洲糧食危機A-。」從這份成績單里看出很明顯他是個優秀的人。有個富裕的家庭,有親人的陪伴,有不遜的學業成就,這看起來是讓多少人艷羨的生活啊。可是,可能就像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樣衣食無憂的家庭也免不了爭吵,他的父母在掙了第一桶金以後,對錢痴迷,每天忙於工作,爭吵不斷,還吵著離婚,這給克里斯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最終,一次高中畢業的遠行徹底點燃了他內心的導火索。在那次旅行中,他去了埃爾塞貢多,那是他6歲以前居住的地方。克里斯拜訪了很多親戚和朋友,從他們那裡了解到父親兩次婚姻的陳年舊事,而這些事情沃爾特和比莉從來沒有向他提起過。沃爾特和第一任妻子分手以後還藕斷絲連,甚至當他已經和比莉在一起,克里斯出生以後,還和瑪西婭偷情,周旋在兩個家庭之間,不停地用更多的謊言掩蓋前一個謊言,克里斯出生兩年後,沃爾特還和瑪西婭生了兒子。這讓克里斯覺得他和妹妹卡琳就是私生子,沃爾特和比莉的欺騙讓他覺得他的「整個童年都是個謊言」,他厭惡這一切,所以最終選擇走進荒野,去自我救贖,卻以葬身荒野結束了一生。
我覺得克里斯是個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把身上的現金都掏出來,在沙地上摞成一疊,點燃一根火柴,讓那堆1美元、5美元和20美元紙幣化成灰燼。他說他不需要錢,錢讓人變的小心翼翼,他高呼著「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的口號。另一方面,為了湊路費和一些生活費用又不得不一路斷斷續續的給別人打零工,既然如此,他又何必把錢燒了呢!他也是一個偏執、自以為是的自私的人。他一聲不吭就離家出走,不管不顧他這樣的行為會給他的父母他的妹妹帶來多大的痛苦。電影的開頭有這么一個場景:一個夜晚,比莉在家裡睡覺。半夜裡,她忽然坐起來,叫醒沃爾特。「我確定我聽到克里斯在呼喚我,」眼淚從她的臉頰上滾落,「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我沒有做夢,也沒有產生幻覺,我聽到了他的聲音!他乞求我說:『媽媽!救我!』我不知道他在哪裡,什麼也不能做,只能聽著他呼喚:『媽媽!救我!』」後來在他消失的日子裡,每當他們開車出門遇到年輕的背包客,只要他看起來有一丁點兒像克里斯,他們就會掉轉車頭回頭好好看看。在日復一日的時間里,他們因為兒子消失了這件事情容顏日益改變,變得消瘦,變得滄桑。電影里有這么一個場景讓人看了很揪心:他的父親步履蹣跚地走在一條落葉紛紛的消瑟的大路上,走著走著傷心的癱坐了下去。可他心裏面除了對他們滿肚子的怨恨外都不曾寫一封信給他們。已經80歲高齡的弗朗滋不辭辛勞開車送他踏上阿拉斯加,下車時紅著眼鼓起勇氣向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媽媽是獨子,我爸爸也是,而我又是他們唯一的孩子。我的兒子死後,我家族這一脈就已經走到了頭。所以,你能不能做我的孫子。」的提議的時候,他卻避開了這個話題,只說了一句「等我從阿拉斯加回來以後再說吧。」然後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只留這個老人孤單地傷心地望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讓人覺得他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善良的熱愛生命的人。有次他在荒野里正准備射殺一隻獵物時突然後面跟著一隻小獵物踉踉蹌蹌地走出來,於是他放棄了射殺。在一個聖誕節的夜晚,他在電話亭里正准備打電話,後面把硬幣投給了一位因為缺錢將要停止與對方的對話的老人讓他得以繼續和電話里的人說話。一路上他都很真誠的對待遇見的人。沒有因為一時的寂寞空虛而傷害對他痴迷的那個女孩。當他好不容易打到的駝鹿長蛆了時,當他已經好幾天沒打到獵物餓的要死時,當他誤食了馬鈴薯時,絕望的在荒野里嚎叫,可以看出他對活下去是那麼的渴望。大概也是這樣矛盾的性格才讓他與身邊的人和事格格不入,最後葬身荒野了吧。
我一直在想克里斯有沒有後悔他的這場沒有歸途的荒野旅行?他曾經說他打算寫一本關於這些年旅行經歷的書,可是事與願違,他會很遺憾嗎?臨死之前的克里斯瘦弱的皮包骨,他費力的給自己擦了身子,拉上褲腰帶,蓋上被子,躺在破舊的荒涼的巴士里透過窗戶凝望天空,他想著:「如果我微笑著投入你們的懷抱會怎樣?你們能否看見我看見的景象?」然後他看見天旋地轉,慢慢地慢慢地世界在他面前沒了顏色。他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是的,1992年春,一個男孩走進阿拉斯加荒野,再也沒有走出來。大概在這個日新月異,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個阿拉斯加吧。可是我並不希望有第二個克里斯,我從來不相信塵世的紛紛擾擾是一次荒野旅行能夠解決的。無論如何,生活總得繼續,我們也始終離不開這個看起來可能不怎麼好的世界,我們唯有勇敢面對,直面人生,努力生存。這就算是我看了這部電影的一點小小的感悟吧。
Ⅱ 《荒野生存》想表達什麼是嚮往自由,對社會的厭惡,不滿...還是其他什麼主人公想追求的是什麼
荒野生存這部電影應該是探索一種脫離現有人類文明體系下的生活方式,至於主人公追求的應該是一顆純凈的心
Ⅲ 經典電影《荒野大鏢客》,主要講的什麼內容,你看過嗎
萊翁內鏢客三部曲的第一部,通心粉西部片經典,雖然故事情節模仿黑澤明的「用心棒」,但模仿的很好,有自己的味道。電影人物刻畫相當成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憑藉此片樹立起了西部片硬漢形象。morricone神一般的電影配樂,為電影增色不少。
Ⅳ 荒野求生電影的概括
這是電視節目:
《荒野求生秘技》(Man vs. Wild),由美國探索頻道製作的寫實電視節目,由英國冒險家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主持,每集他會走到沙漠、沼澤、森林、峽谷等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境地,模擬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為脫離險境,設法尋找回到文明社會的路徑,在前進的道路上他沿繩滑落深谷、甚至徒手攀爬峭壁等。節目中貝爾為求保命,於野外活捉幼蟲、蠍子等生吃,為了解渴甚至還從大象的糞便里擠出水來喝,教你如何避過野牛群、毒蛇、鱷魚和大熊等野外求生術。2012年3月12日因貝爾·格里爾斯和探索頻道的合同問題正式停播。
與貝爾·格里爾斯一起在世上最荒涼的環境中掙扎求存。無論計劃如何周密,你的旅程也可能出岔子。一個錯誤的決定足以使人要掙扎求存。即使最富經驗的旅行家也有迷失、被困和惘然的時候,甚至陷入致命的險境之中。我們要如何擺脫險境?要做什麼才能保命?
Discovery頻道全新一輯節目《荒野求生秘技》的主持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將會置身於一名被困旅客的處境中,然後,教我們怎樣在世上最惡劣,卻又是最多人毅然前往的環境中求生。(12年3月12日已停播,現已恢復)
Bear Grylls,1974年生,是個登山家、暢銷書作家、國際演講家、空手道黑帶、前英軍特種兵。在非洲一次跳傘中發生意外,背部三處受傷,不得不停止服役,可就是這樣,兩年後他還去爬了珠穆朗瑪峰,並且成為英國最年輕的成功登頂並活著下來的人。那年他22歲。
還有電影:
劇情簡介:
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展現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一個流浪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埃米爾•赫斯基 飾)家境優渥,是亞特蘭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優等生,前程似錦。但是,他從學校畢業後,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棄令人羨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給慈善機構,去阿拉斯加尋找自我。在家人的勸阻聲中,他踏上了回歸自然的慢慢長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流浪者。
一路上,他遇到不少人,也數次遭受野外生存的挑戰,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他以堅韌的毅力,實踐著尋找自我的夢想……
http://xinli.swufe.e.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38
Ⅳ 電影荒野求生劇情介紹
荒野生存 Into the Wild (2007)
導演: 西恩·潘
編劇: 西恩·潘
主演: 埃米爾·赫斯基 / 馬西婭·蓋伊·哈登 / 威廉·赫特 / 吉娜·馬隆 / Brian H. Dierker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傳記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丹麥語
上映日期: 2007-09-21(美國)
片長: 148分鍾
又名: 浪盪天涯(港) / 阿拉斯加之死(台) / 荒野伴我心
IMDb鏈接: tt0758758
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展現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一個流浪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埃米爾•赫斯基 飾)家境優渥,是亞特蘭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優等生,前程似錦。但是,他從學校畢業後,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棄令人羨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給慈善機構,去阿拉斯加尋找自我。在家人的勸阻聲中,他踏上了回歸自然的慢慢長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流浪者。
一路上,他遇到不少人,也數次遭受野外生存的挑戰,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他以堅韌的毅力,實踐著尋找自我的夢想……
Ⅵ 荒野生存這部電影怎樣,能引起哪些共鳴,講述了怎樣一種人生態度。
贊同一樓的看法。
當亞力克斯面臨死亡時,他腦海中回到現實與父母相擁的場景,盡管旅途中他從沒打過一個電話,寄過一封信,但他愛他的家人,盡管他認為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些不可原諒,不能理解,但他愛自己的家人。
為這次旅行,他准備了四年,一路長大滿足父母的期待,即使成績好到能上哈佛,但他已經上過大學,已然達成父母的期待,接下來他想完成自己的願望,目標明確,不被外界誘惑,不妥協。覺得他很善良,又很任性。他以為自己出色的從大學畢業,實際上大概已經完成了對父母的回報,殊不知他現在的勇敢和一無反顧都是父母從小用良好的物質生活堆積的自信,假如從小就吃不飽飯,哪有時間去探索生命,又怎麼會有機會用那麼多的書本充實豐富自己。
當他看到那些西裝革履的「偽君子」在享受燈紅酒綠的生活時,他憤怒連夜離開現代城市,他看來那些人是虛偽的,可憎的,可是現實生活就是這樣,或許他讀了太多的書,思考了太多的問題,但卻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挫折使他探索更多更深,他活在書中營造的一種超脫的世界裡,當然這些道理我們知道的越多就越能體會生命的意義,可是不能只將這一種思想作為生命的信條去崇拜。有點可悲,人還是得融入社會生存的,唉。
從一開始拒絕買新車,把所有的積蓄捐給別人,出發前燒光口袋裡所有的錢,在路上隨便撿起帽子戴在頭上,為自己取名亞力克斯超級流浪者,劃著皮筏不顧浪頭的奮力前進,拒絕十六歲少女的美好性請求,在城市裡看不慣燈紅酒綠的糜爛生活而憤然離去,沙漠里支一塊布擋陽就能睡覺,因為殺死鹿卻被蒼蠅污染浪費而自責,看見小鹿寶寶而不忍殺害鹿媽媽作為食物,因差點被水流沖走而面對死亡的驚恐,所有的一切,都像年少的我們,單純,勇敢,善良,有責任心,容易滿足,憤怒,可愛,都像二十三四歲年紀的我們。
但他要比我們勇敢很多,比我們堅強很多。我很羨慕亞力克斯,有時候會大膽的想像成為他一樣的人,可是我沒有勇氣。
世界上只有一個亞力克斯超級流浪者,他能考進哈佛是很厲害的,放棄名校去荒野求生存是極了不起的,世界上這樣的人能有幾個呢?
電影最後他是因為食物中毒加飢餓最後身體虛弱而離開,很難過,盡管了解了他的生命歷程,也只能是這樣看著,遠遠觀望著。
聽說這是真實事件的改編,看過一張真實人物的自拍照,背靠著周圍長著幾顆小花的幸運巴士坐著,是有趣的靈魂,是極了不起的可愛青年。如果生命有輪回,再一次我希望他能成長在一個友愛幸福的家庭里,一路長大,學會享受現實生活的美好,與家人擁抱,與愛人擁吻。而看過這部電影的我們也將會更加勇敢,學著像亞力克斯一樣的堅強。
Ⅶ 荒野獵人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荒野獵人劇情講述19世紀一名皮草獵人被熊所傷並被其他獵人搶走財物拋棄荒野,獵人經歷痛苦奇跡存活後開始復仇的故事。《荒野獵人》根據邁克爾·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
休·格拉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Leonardo DiCaprio 飾)是一名皮草獵人,在一次打獵途中被一頭熊毆打成重傷後被同行的乘船船長安德魯·亨利(多姆納爾·格里森 Domhnall Gleeson 飾)救下,船長僱傭了兩個人約翰·菲茨傑拉德(湯姆·哈迪 Tom Hardy 飾)和吉姆·布里傑(威爾·保爾特 Will Poulter 飾)來照顧他。
荒野獵人劇照
荒野獵人劇照
約翰·菲茨傑拉德根本無心照顧格拉斯,一心只想著將格拉斯的財產占為己有,於是殘忍的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並說服吉姆·布里傑將格拉斯拋棄在荒野等死。兩人原以為格拉斯就會這樣離世,但格拉斯憑借堅強的毅力在野性的蠻荒之地穿行了好幾個月,終於回到了安全地帶並開始了復仇計劃。
Ⅷ 怎麼看《荒野生存》這部電影,它想要表達什麼
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慨和震驚,即使我從沒想像過自己會這樣,但是依然讓我很震撼。它是想告訴我們獨自一個人生存在野外下來需要很高超的野外生存技巧,最重要的是它是想告訴我們理想和現實的距離非常遙遠。
他以為他可以永遠的逃避掉那些社會責任和社會關系,最後他卻發現依然無法逃避自然界的殘酷,他開始感覺到孤獨、害怕、恐懼,他開始想念他一直討厭的父母,最終他用生命悟出「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只是他用生命悟出的人生哲理,希望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應當謹記。
Ⅸ 怎麼看待《荒野生存》這部電影它想要表達什麼
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慨和震驚,即使我從沒想像過自己會這樣,但是依然讓我很震撼。它是想告訴我們獨自一個人生存在野外下來需要很高超的野外生存技巧,最重要的是它是想告訴我們理想和現實的距離非常遙遠。
他以為他可以永遠的逃避掉那些社會責任和社會關系,最後他卻發現依然無法逃避自然界的殘酷,他開始感覺到孤獨、害怕、恐懼,他開始想念他一直討厭的父母,最終他用生命悟出「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只是他用生命悟出的人生哲理,希望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應當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