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茜茜公主》為什麼出名
因為拍了電影。
《茜茜公主》(Sissi)是恩斯特·馬里施卡(Ernst Marischka)執導的奧地利愛情電影,由羅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卡爾海因茨-伯姆主演。系列共有三部影片,還包括《年輕的皇後》和《皇後的命運》。
這部影片講述了活潑可愛的茜茜公主和弗朗茨皇帝兩人一見鍾情,並且不畏嚴苛的皇太後追求真愛的故事。影片於1955年12月首映;1988年由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引進中國。
劇情簡介:
美麗活潑的茜茜成長在巴伐利亞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公爵,經常帶著茜茜去山上打獵。茜茜母親的姐姐、奧地利皇太後蘇菲打算讓兒子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公主訂婚,於是邀請了她們一家人參加他的生日慶典。茜茜跟隨母親和姐姐來到奧地利,在一次偷溜出去釣魚時邂逅了年輕的皇帝弗朗茨,兩人一見鍾情。
雖然弗朗茨已經認不出自己的表妹,卻深深被她的美麗開朗吸引著,但當茜茜聽說弗朗茨將選姐姐為皇後的消息,便頭也不回地跑了。在宴會上,弗朗茨才得知茜茜就是表妹伊麗莎白公主,他的腦子里再也裝不下任何人了。舞會上,弗朗茨最終違背母親的旨意,將一大束紅玫瑰遞到茜茜手中,並鄭重宣布她為自己未來的皇後。
茜茜又驚又喜,但她還沒有準備好做一名皇後,尤其對於自己破壞了姐姐的幸福心中充滿內疚。同時,蘇菲皇太後也對弗朗茨的選擇非常不滿,她不得不重新考慮要如何教育這位尚未成年的皇後。好在和茜茜姐妹情深的海倫公主不久就原諒了她,並祝願妹妹能夠得到幸福。伴隨著盛大婚禮的舉行,茜茜成為了奧地利的皇後。
『貳』 「茜茜公主」是不是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理由如下:
偶來說兩句
首先讓偶們來看看世界上任何一部被譽為偉大的電影吧,並不一定是大製作氣勢恢宏的電影。
日前,美國著名的娛樂網站「好萊塢」(Hollywood.com)評選出他們眼中的最偉大影片共50部。編輯們聲稱:最偉大的影片是不能用技術的手段來衡量的,藝術成就也不可能量化,甚至有時連個為什麼也說不出來。但是這並不妨礙影迷、編輯和評論家評選出一張又一張單子。
1、《公民凱恩》1941 導演:奧遜-威爾斯
《公民凱恩》一直被譽為是美國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也是影史上被討論最多的一部片。它是鬼才奧遜-威爾斯在26歲時編、導、制的銀幕處女作。電影雖然只是一個大人物 的成敗史,只是一個縮圖,涵蓋的卻是在整個物質世界裡追求慾望滿足的人們 。
2、《綠野仙蹤》1939 導演:維克多-弗萊明根據同名童話改編的經典兒童音樂電影。本片由《亂世佳人》的導演製作,情節動人,旋律優美,意義深遠。其主題曲《彩虹曲》多年來傳唱不休。
3、《精神病患者》1960 導演:希區科克又譯《觸目驚心》。本片可說是一部空前成功的恐怖電影,技巧大膽、畫面驚人。緊張大師希區柯克成功地用純熟的電影技巧操縱觀眾情緒,而珍妮李在浴室被害的一幕已成影史上的經典畫面。
4、《卡薩布蘭卡》1942 導演:邁克-柯蒂斯又譯《北非諜影》。它集美人、英雄、戰爭、愛情於一體,是一部反法西斯題材的,同時又不失好萊塢特點的影片。它深沉婉約,但又不失激昂,是雅俗共賞的影壇佳作。
5、《教父2》1974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潑拉《教父》系列是影壇的經典作品,但這次《教父2》被選出來,而不是頭一部影片得到褒獎是有些不同凡響的。科萊昂家的種種活動在此片中被表現得荒唐可怕,氣氛肅殺,且用紀實手法處理,真是攝人心魄,目不忍睹
6、《非常嫌疑犯》1995 導演:布萊恩-辛格,這部小製作的懸疑片在1995年上映的時候簡直是寂寂無聞,只有影迷們迅速發現了它的價值,並形成一大批反應熱烈的擁躉。其特點在於結構非常精密巧妙,讓人看後才恍然大悟。但評價如此之高,恐怕也是此前沒有的。
7、《銀翼殺手》1982 導演:雷德利-斯各特《銀翼殺手》是斯各特拍過的傑出科幻影片,由哈里森-福特主演。影片神奇唯美,充滿想像,是科幻類的難得佳作。而盧卡斯的《星球大戰》被排到了49位,可見評選者的品位有多麼獨特。
8、《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這是一部真正偉大的驚險片,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把兩個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方面成功地結合起來———它既有宏偉的戰斗場面,又對歷史人物進行了富有情趣和才智的研究。它被譽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傳記影片之一。
9、《雪花高離奇殺人事件》1996 導演:喬-科恩科恩兄弟的作品一向以冷峻著稱,這部由導演妻子主演的影片講述懷有身孕的女警察追蹤殺人狂魔的過程。該片有紀實影片的特點,又有抒情的筆觸,是20世紀90年代影片的代表作品。
10、《辛德勒的名單》1993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這是一部充滿智慧與熱忱的電影,也是導演從影以來最感人肺腑的作品,它對人性的深層追問代表了美國影片所能達到深度的最佳典範。
。。。 。。。
列出來是為了做一些分析,為什麼各說這幾部電影是最偉大的,先來看一下《公民凱恩》,「電影雖然只是一個大人物 的成敗史,只是一個縮圖,涵蓋的卻是在整個物質世界裡追求慾望滿足的人們」,我想因為這樣的理由,它成為千萬人心中最偉大的電影,影片深刻的現實意義使人深思。太多的電影都是這樣,看似和人的生活沒什麼關系,卻在點點滴滴中影響了人們的思考方式。我們再看看《精神病患者》,這是一部風格迥然不同的恐怖電影,「緊張大師希區柯克成功地用純熟的電影技巧操縱觀眾情緒」,這部電影,或者說這類電影,以卓越的藝術手法毫不費力的完完全全地征服了觀眾,這樣的電影也有太多了,以上提到的《銀翼殺手》、《阿拉伯的勞倫斯》等都是如此,這樣的電影很難辯駁它的缺點,因為它的確是精彩!
電影的類型很多,我就這兩個比較常見也比較典型的例子來說吧,任何一方都有可以稱為最偉大的電影的電影,甚至同一類從不同角度來講,也都有不同的電影值得說是最偉大的。但如果今天要在這里必須來拼個魚死網破你死我活來,也不是沒有辦法,關鍵是要看從什麼角度。
還是拿《精神病患者》這樣的電影來說吧,我覺得看這種電影的人應該不會是個生活悲慘的人,因為在生活中有了餘力,所以才會為這種感官刺激特別強烈的電影津津樂道,嘆為觀止的藝術表現力讓我們得到了情緒上的震撼、享受和滿足,不夠精彩的人生太需要這樣的滋潤了!但試問一個被生活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人或者心懷夢想卻被沉重的現實打碎的人,會對這種雖然精彩卻對他們的生活毫無作用的電影能有什麼想法呢?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的作品,有一種非常可貴的思考的力量!影片呈獻給大家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廣闊的空間在觀眾的心裡,如果說電影真能給人的生活帶來什麼力量,就是這樣!現在自然是無所謂什麼跟什麼,這兩者當然也不太可能完全獨立,但是什麼電影才能說是最偉大的電影呢?能最大程度上帶給人生活的勇氣、希望、和力量也許是最有說服力的!
平淡無奇的生活可以從電影里找到生活中缺失的刺激,但是對連平淡無奇的生活都是遙不可及的奢望的人來說,電影又能帶給他們什麼呢?真是欣賞上樓所說的:「現在生活富裕的人是感受不到的,當人的生命卑微的時候,一本書、一句話、甚至一根小小的火柴也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力量。」
是的,《茜茜公主》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故事情節本身,而成為了無數可憐的戰後歐洲人民的慰籍,不要小看「慰籍」的力量,失去了家園、失去了一切,生活的動力比什麼都重要!
個人看法,語言稚嫩,請勿見笑。
『叄』 茜茜公主故事拍劇,茜茜公主的傳奇一生是怎樣的
我小時候看了《茜茜公主》這部電影。當然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理解茜茜公主是怎樣的國家需要很長時間嗎?是奧地利人、匈牙利人還是德國人?後來我才知道,她的父親是巴伐利亞公爵,母親是巴伐利亞國王的孫女,母親的妹妹的兒子因為叔叔沒有兒子而成為了奧地利皇帝的繼承人。
只有匈牙利可能稍微對奧地利有些不滿。而且她的丈夫約瑟夫當然也有自己的問題。奧地利帝國就像一座古老的房子,等待這暴風雨的到來。1859年,約瑟夫單獨參加了戰斗,沒能阻止撒丁尼亞王國奪取義大利領土。茜茜公主繼續與婆婆爭斗。因為和丈夫關系寒冷,身體狀況不斷惡化,她被嚴重的結核病所折磨。從那以後,她選擇自己宮殿妻子的權利和懲罰孩子的權利。這就是她的一生。
『肆』 著名電影《茜茜公主》的資料
1.電影簡介
《茜茜》系列影片由德國和奧地利1954-1957年間合拍的,著名的導演恩斯特�6�1馬利斯卡執導,影星羅密·施奈德、卡爾·海因茨·伯姆主演,一推出就轟動了世界,2位主演也因此馳名於世界影壇。1988年經上海電影譯製片廠介紹到了我國。丁建華、施榮、童自榮等等一大批著名的配音演員齊裝上陣,陣容豪華,為這部譯製片增色不少。
弗蘭茨皇帝和茜茜公主之間的愛情可能是19世紀歐洲王室中最凄美的故事了,茜茜公主至今仍受到德國和奧地利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這部影片體現了一種高貴的歐洲氣質,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歐洲電影。
《茜茜》是三部曲電影(《茜茜》、《年輕的皇後》和《皇後的命運》)。這三部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中,羅密扮演的少女茜茜清新活潑,皇後茜茜高貴典雅,氣質宛若天成,羅密·施耐德更以她獨具一格和華貴和俏麗為本片大放異彩。特別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驅散了二戰後奧地利人民心中的陰霾,帶給了人們重建家園的信心。
2.劇情簡介
《茜茜》講的是美麗活潑的巴伐利亞伊麗莎白公主茜茜,在奧地利度假時邂逅年輕英俊的奧地利國王弗蘭茨�6�1約瑟夫,兩人一見鍾情,而此時國王已經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公主定下婚約,海倫公主是專制的皇太後蘇菲指定的皇後人選,但國王已經無可救葯的愛上了天真的茜茜,並最終違背母親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為自己未來的皇後,在維也納舉行了隆重的國家婚禮。
《年輕的皇後》講述了茜茜開始了她的皇後生活,倔強的茜茜和專制的皇太後蘇菲之間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兒出生後到達了頂點。蘇菲援引皇家的傳統不讓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而弗蘭茨卻順從了母親的旨意,茜茜一氣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亞,弗蘭茨也追隨而至,他們和好如初。回到奧地利以後發現蘇菲也改變了主意,同意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之後,年輕的國王夫婦訪問了匈牙利,他們在匈牙利人民的歡呼聲中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國王與皇後。
《皇後的命運》講述的是茜茜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出色的處理國家大事,也能妥善處理與婆婆的關系。但是,當她和安德拉西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撫不原俯首稱臣的貴族時,蘇菲卻在散布茜茜與伯爵關系不尋常的謠言。茜茜出遊時染上了嚴重的肺病。在母親的幫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復,病癒後,她陪同弗蘭茨訪問奧地利統治下的義大利,盡管那裡的人民強烈的反對奧地利的統治,茜茜還是贏得了那裡人民的心。
[編輯本段]3.「茜茜公主」主演永遠的「茜茜公主」——羅密·施奈德
1、個人資料
本名:羅絲瑪麗�6�1瑪格德利娜�6�1阿爾巴赫�6�1雷蒂
生日:1938年9月23日
出生地:奧地利維也納市
成名: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一舉成名
重要關系:
男友:阿蘭�6�1德龍,法國演員,兩人1958年相識,1964年分手
第1任丈夫:哈里�6�1邁恩,德國演員,1966年結婚,1975年離婚,2人育有1個兒子,大衛·邁恩(1966-1981),死於意外。 第2任丈夫:丹尼爾�6�1比亞西尼,施耐德的秘書,1975年結婚,1978年離婚,2人育有1個女兒,薩拉·比亞西尼,1977年出生,職業為演員。
家族:
父親:沃爾夫�6�1阿爾巴赫�6�1雷蒂
母親:瑪格達�6�1施奈德
兒子:大衛�6�1邁恩,1981年死於意外
女兒:薩拉�6�1比亞西尼,生於1977年
得獎獎項:
1979:以《一個簡單的故事》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5:以《夜盲病人》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7:以《Gruppenbild mit Dame》獲得德國電影獎金膠片獎
2、個人生平
1982年5月,43歲的著名影星羅密·施奈德孤獨地離開了人世。羅密一生事業輝煌,從影29年拍攝電影近60部,其中尤其以《茜茜》最為著名。她把純真美麗、活潑開朗的茜茜公主演得栩栩如生,深獲各國觀眾的喜愛,更以她獨具一格和華貴和俏麗為本片大放異彩。然而現實中的羅密並不幸福,童年孤獨,婚姻多變,中年喪子,多舛的命運終於使她英年早逝。
1938年9月23日,羅密降生在維也納的一個藝術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劇院的明角,父母在影壇也小有名氣,家庭的熏陶使羅密自喜歡表演。然而,紛繁的戰爭和父母頻繁的演出擾亂了溫馨的家庭生活。羅密7歲那年,父母離異。她同母親生活在一起,並改隨母親的姓,更名為羅密�6�1施奈德。母親沒有時間照顧女兒,於是,羅密11歲就進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學校。四年中,母親因為常年拍電影只來看望過女兒兩三次。冷漠的父親則連信都不寫。童年家庭溫暖的匱乏,影響了羅密的性格和一生。她時常在現實和自我之間尋覓,不斷地渴求自我。這種內心的煩亂和分裂,孕育著她日後生活的不幸。就是在這所森嚴的寄宿學校,羅密立志要成為一名遐邇聞名的電影演員。
1953年,在母親的推薦下,14歲的羅密參加了《白丁香再度盛開》的演出,從此步入影壇。這部影片的情節並不復雜,但羅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氣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又應邀參加演出《我的初戀》等兩部影片,再度獲得行家好評。羅密的走紅無疑始於《茜茜》。1954年導演恩斯特�6�1馬利施卡挑選女主角,看中了初出茅廬的羅密,「因為她的外表和氣質與奧地利歷史上的希茜公主十分相像。」《茜茜》大獲成功,羅密也一舉成名。此後,她又接連主演了「《茜茜》系列片」的兩部續集《年輕的皇後》和《皇後的命運》,反響更為強烈。
盡管羅密已經紅透歐洲,但真正接受嚴格的演員訓練,還是在她結識著名導演魯奇諾�6�1維絲康蒂之後。在這為嚴師指點下,她主演了著名戲劇家約翰�6�1福特創作的《可惜她是個妓女》,並演出了契坷夫的《海鷗》。她日臻嫻熟的演技深得許多名導演的賞識,片約連綿不斷。她也逐漸注重角色的選擇。她拍的影片大都比較嚴肅,格調很高,並以質朴細膩、輕松自如的風格征服了億萬觀眾。
20世紀70年代以後,羅密的高超演技得到了國際影壇的承認。1975至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槍》、《夜盲病人》、《一個簡單的故事》和《一個女人的光輝》等片3次獲「法國奧斯卡」——凱撒獎之外,還先後榮獲法國觀眾獎,塔奧米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德國電影金帶獎。1981年,她又因主演《女銀行家》被法國觀眾選為該年度最佳女星。
但對於羅密來說,榮譽有時像個枷鎖。她成名後曾到歐美各國巡迴旅行。面對成千上萬的歡呼的崇拜者,往往不知所措。她熱愛生活,熱愛觀眾,但心中卻總有一種無形的恐懼揮之不去。事業上的一帆風順竟使她變的越來越脆弱。銀幕上下的羅密判若兩人。她曾這樣描述自己:「當我想用哭來平復內心的痛苦時,『茜茜』卻在可愛地微笑。」
當羅密的影藝事業漸入顛峰狀態時,她的個人生活卻屢遭失敗。她與法國影星阿蘭�6�1德龍難忘的初戀,經過5年的大波大瀾,仍以分手告終。 他們的初次見面並沒給彼此留下好感。1958年,當羅密為和阿蘭和演《克里斯蒂娜》趕到機場時,阿蘭手捧一束鮮紅的玫瑰歡迎她的到來。羅密覺得這個法國青年俗氣乏味。阿蘭也認為羅密舉止做作蠢鈍。他們在最初的合作中爭吵不斷,毫無共同語言。直到有一天兩人乘車去布魯塞爾拍攝一組舞會鏡頭時,羅密的母親發現,他們戀愛了。
這突如其來的愛情讓羅密陶醉,她不顧一切追隨阿蘭到了巴黎,在那裡度過了5年最快樂的時光,亦同他訂了婚,這個消息當時轟動了全世界。頻繁的演出和社會活動使他們天各一方,難以相逢。性格的沖突使他們的感情難以相諧。他們始終沒有正式結婚,同居了5年又分手了。分手時阿蘭·德隆給羅密·施耐德寫了1封長達15頁的信,但是至今,外界也不知道信的內容究竟是什麼。
1966年,羅密第一次結婚。兩人一見鍾情。哈利�6�1邁恩是德國演員,戲劇導演。哈利比她大14歲,溫文儒雅,很會體貼妻子。婚後,羅密隨他定居德國,並生下兒子戴維。 為了孩子,她在一段時間內放棄了片約。她盡量留在家中,力圖盡善盡美地扮演母親和妻子的角色,體味家庭的寧靜與親情。然而,時隔不久,耐不住寂寞的羅密重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拍片生活。1975年,第一次婚姻以離婚完結。分手時,羅密把財產的一半分給哈利,以換取對兒子的撫養權。
同一年,羅密再度披上婚紗,新郎是比他小11歲的秘書。兩年後,他們的女兒薩拉出世。可惜這段婚姻更加短暫,僅僅六年。
第二次婚姻失敗後,羅密已經42歲,女兒跟父親走了。她把所有的愛都傾給了相依為命的兒子戴維。1981年7月的一天,剛剛做過腎手術的羅密正在鄉間療養,突然傳來愛子爬公園門掉下來被籬笆扎死的噩耗。她痛不欲生,從此,煙、酒、葯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她常常呆在兒子的墳前無聲地抽泣。
1982年5月的一天夜裡,筋疲力盡的羅密在寫字台前昏昏睡去。次日清晨,男友來看他時,發現她仰面倒在沙發上,一封攤開的信只寫了一半。
醫生在羅密的死亡證明書上寫道,「因心臟病發作而自然死亡。」但當時社會上卻言傳她死於自殺。一顆璀瓚又歷經磨難的明星就這樣過早地隕落了。
『伍』 茜茜公主的影片評價
該片單論故事而言毫無新意,不過是通俗劇加童話故事,難得的是拍出了雅俗共賞的品位,尤其以優美絢爛的豪華美工布景取勝,加上動聽悅耳的配樂,烘托出這個浪漫愛情故事的溫馨感人,使觀眾如痴如醉。羅密·施奈德那芳華絕代、清醇甜美的模樣,讓全世界永遠記住了茜茜公主。(《西片碟中碟》 )
這部描述了宮廷軼事的電影應算得一部典型的王室顯貴片,然而無論作為對19世紀中葉一段歐洲史料的研究、或領略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旖旎風光,或只抱著欣賞一段真摯愛情的角度,其審美上仍具有很高的價值。在藝術結構上,影片巧妙地讓這段愛情故事交織在當時奧地利社稷與時局處於有動亂的歷史大背景上,有了較廣闊的時代真實感,電影角色塑造得極其鮮明生動。(《青少年不可不看的100部電影》 )
電影除了茜茜和弗蘭茨浪漫的愛情故事,還大量表現了奧地利綺麗的湖光山色、19世紀中葉奧匈帝國王公貴族的精緻生活、雖小有波瀾卻也最終風平浪靜的帝國繁榮景象,以獨特的懷舊方式重塑了二戰後奧地利人民的信心。影片中羅密的表演純真自然,氣質宛若天成,將茜茜公主這一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環球時報》 )
影片以宏大的歷史敘事和細膩婉轉的心態演繹再現了茜茜富於傳奇色彩的生活歷程,洋溢著反叛貴族傳統、反對宮廷繁文縟禮、追求自由、熱愛生活及大自然的理想與情懷,影片中的配角人物雖然戲不多,但每個人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和頗具特色的語言,羅密·施耐德更以她獨具一格的華貴和俏麗為整部影片大放異彩。(《電影文學》 )
『陸』 經典勵志電影《亂世佳人》劇情、影評
經典勵志電影《亂世佳人》劇情、影評
亂世佳人
好萊塢電影史上最值得驕傲的曠世巨片
奧斯卡史上一個不可逾越的"至高點"
一首人類美好愛情的絕唱,一幅反映社會政治、經濟、道德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變化的歷史畫卷
1939年出品
導演:維克多·弗萊明
主演:克拉克·蓋博
費雯麗
·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八項大獎
·一九七七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美國十大佳片"之一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1939年12月15日,僅有30萬人口的亞特蘭大市突然涌進了100萬人,這一天是電影《亂世佳人》的首映式,也是好萊塢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刻。幾十年後,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已數以億計,"永恆的愛情蘊於宏大的戰爭中"的主題從此在好萊塢風行,且經久不衰。
《亂世佳人》是根據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的,耗資巨大,場面恢宏,人物眾多,劇本一再更改,三易導演,小說贏得了普利策文學獎,電影也最終奪得多項奧斯卡大獎,甚至在幾十年後仍是全球最賣座的影片,不能不說是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貴族的優雅生活被新生的強大的北方資產階級打敗,個人命運溶進了時代的變革中,庄園、騎士、佳麗、奴隸主、奴隸、曾經的歌舞昇平、曾經的閑暇安逸……所有的一切都隨著南方庄園夢的結束而終結,曠世的愛情也終於破滅,此情只可成追憶。
作為一名大導演,弗萊明對於南北戰爭這個宏大的歷史事件的處理是相當出色的。影片沒有描寫過一個戰爭場面,但卻通過幾個人物的愛情波折及塔拉庄園和奧克斯庄園的興衰,反映了人們對戰爭的態度、戰爭的進程和對戰爭的詛咒,影片的時間跨度很長,情節也很多,但卻那麼和諧地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沒有使人感到有多餘的鏡頭,從這一點看來,這部影片就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史詩。
--紐約影評人協會
費雯麗是如此驚艷,以至於不該如此真實;她是如此真實,以至於不該如此驚艷。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好萊塢只為她一人分裂!
--第12屆奧斯卡評委會
她(費雯麗)是一個偉大的演員,是上帝的傑作,如果沒有她,這部影片未必能如此大受歡迎。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
《亂世佳人》講述了一個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1861年,美國本土的局勢風起雲涌,南北方的矛盾加劇,戰爭就要爆發了。在南部喬治亞州的塔拉庄園里,千金小姐郝思嘉愛上了另一位庄園主的兒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卻最終選擇了自己的表妹--溫柔善良的韓媚蘭。出於妒恨,心高氣盛的郝思嘉搶先嫁給了韓媚蘭的弟弟查爾斯。
過了不久,內戰爆發了,艾希利和查爾斯應征上了前線。查爾斯在戰爭中染上疾病,很快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婦。
一天,在舉行義賣活動的舞會上,郝思嘉又見到了風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白瑞德開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絕,因為郝思嘉的心裡只有艾希利。
南方軍隊節節敗退,亞特蘭大城裡擠滿了傷兵。郝思嘉和韓媚蘭自願加入護士行列照顧傷兵。這時從前線傳來消息,北方軍快打過來了,不少人開始逃離家園,可韓媚蘭就要生孩子了,郝思嘉只好留下來照顧她。在北方軍大軍壓境之日,郝思嘉獨自勇敢地駕駛馬車回到塔拉庄園,這時家裡已被北方軍搶先洗劫一空,母親在驚嚇中死去。
戰爭結束了,生活艱難起來。郝思嘉挑起了養活全家人的重擔,她去找白瑞德借錢,不料白瑞德卻被關進了監獄。為了重振家業,郝思嘉盯上了本來要迎娶她妹妹的暴發戶弗蘭克,騙取他和自己結了婚。郝思嘉在弗蘭克經營的木材廠非法僱傭囚犯,並和北方來的商人大做生意。此時,白瑞德因用錢賄賂而恢復了自由。一次,兩人偶然碰面,愛火再一次被點燃。
弗蘭克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組織,在一次集會時遭北方軍包圍,中彈而亡,郝思嘉再次成為寡婦。此時,白瑞德前來向她求婚,他們終於結合了,婚後不久,他們的女兒邦妮出生了。郝思嘉偶然翻閱艾希利的照片時被白瑞德發現,他認為郝思嘉始終暗戀著艾希利,二人的感情開始破裂。在之後的艾希利的生日會前夕,郝思嘉與艾希利相見時熱情的擁抱引起旁人非議,白瑞德越發悲傷。他把一切感情投注到女兒邦妮身上,不料邦妮卻因一次意外墜馬摔死了。經過一系列的變故,郝思嘉終於明白,她愛的艾希利始終是水中月,永遠都不會得到,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德。可白瑞德已不再相信她,他決心離開郝思嘉,返回老家去尋找美好的事物。被遺棄的`郝思嘉站在濃霧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親曾經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世界上惟有土地與明天同在。"她決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新創造新的生活,她期盼著美好明天的到來。
亂世中的佳人
瑪格麗特·米切爾生於美國南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自幼對亞特蘭大在南北戰爭中的歷史特別感興趣,並使它們漸漸變成了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1914年,米切爾就讀於華盛頓中學,天性叛逆的她對學校刻板的教學方式極其厭惡,常常以編小說自慰。她曾在自己編撰的小說封皮背面寫道:"世上有一個接一個的作者,但作家是天生的而不是造就的。"
的確,米切爾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天才作家,她一生只寫過一部小說《飄》,但就是這部小說讓她獲得了普利策文學獎,並名存千古。
小說出版後立刻暢銷全球,具有前瞻精神的好萊塢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以銳利的眼光看出了這部小說的內在價值,並以5萬美元的高價買下了它的拍攝權,歷時了3年的艱辛拍攝後,《亂世佳人》橫空出世,成為好萊塢影史上最值得驕傲的一部曠世巨片。
《亂世佳人》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愛情糾葛和人生遭遇為主線,生動地再現了南部種植園經濟由興盛到崩潰、奴隸主生活由驕奢淫逸到窮途末路、奴隸主階級由瘋狂挑起戰爭直至失敗死亡、奴隸制經濟為資本主義經濟所取代這一美國南方奴隸社會的崩潰史。因此,它既是一部人類美好愛情的絕唱,又是一部反映當時政治、經濟、道德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變化的歷史畫卷。
郝思嘉是經歷過南北戰爭的炮火洗禮而從南方的奴隸主徹底變為北方的資本家的,但她卻從小就具有資本主義人格,因而她沒有繼承她母親--沉溺於倫理型人格中無法自拔--無原則地仁慈和寬恕,也沒有繼承她父親--一個庸俗市民的陋習--缺乏意志和貪圖逸樂,因而她的性格是多元的、復雜的:她對艾希利的愛是熱烈的、純潔的、執著的,但熱烈中有虛榮,執著中又帶有強烈的自私;她是聰明的、勇敢的、能乾的,但同時又是冷酷的、貪婪的。爭強好勝的個性導致了她三次婚姻的悲劇。正如影片中的白瑞德評判她的那樣:"我之所以愛你,是因為我們倆太像了,我們都是叛逆者,自私、狡猾、能把事情看透,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絕不虛偽。只要有利可圖,可以不擇手段,名譽是一文不值的。"在郝思嘉的身上,從家族遺傳到社會影響,從階級烙印到時代變遷,從外貌特徵到內心活動,從語言聲調到舉止神情,都能融會統一,成為完整的形象,這既符合人情事態,又孕育著極高的藝術真實。
郝思嘉的愛常常是錯位的,她一直認為自己深愛的是艾希利,因而她對白瑞德始終表現出一種出自內心的抗拒。影片結尾處,白瑞德久歷人世滄桑後發自肺腑的嘆息更是縈人心懷,讓人不禁與他那傷害已久的心一起跳動,為他那冷酷強悍外貌底下的脈脈溫情而動容。他愛郝思嘉,最了解她的強處和缺點,愛她又輕侮她,對她既戀戀不舍又不甘屈尊以就。他在人生路上已走得太疲勞、太乏味了。而此時的郝思嘉卻突然明白她丟掉的靈魂不是艾希利,而是白瑞德,面對白瑞德的離去,她想留住他,可又是那麼地無可奈何、力不從心。
影片把美國人奮斗於逆境,追求個人獨立、尊嚴、愛情,永遠樂觀進取的民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郝思嘉,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歷經了情場失意、內亂戰火、家園重建、愛女夭折、丈夫出走等一連串巨大的困難和挫折,這些打擊不是一般的女性可以承受的,但她卻始終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也從不膽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動權奪回到自己手中。"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管怎樣,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這是她樂觀自強人生的最好表白,也是她對命運的生生不息的詮釋。
一切如風飄逝,鴻影過牆,毫無痕跡。生命的荒涼和著充斥著天地間的悲憫之氣,悠悠、澹澹,回人腸,盪人氣。
☆50年代初,年近中年的費雯麗出演了改編自著名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名劇《慾望號街車》,影片中她所飾演的角色是精神衰弱、自戀自憐的半老徐娘布蘭奇。費雯麗以深刻的內心體驗和完美的表演技巧,將一個昔日美麗富貴,現已破落早衰的可憐女人表現得維妙維肖,從而第二次摘取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桂冠,本片同時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和紐約影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女主角獎,是費雯麗跳脫平素表演風格和角色限制演技的巔峰之作。
☆電影《簡·愛》根據英國19世紀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是一部融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為一體的經典之作。影片通過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講述了在金錢至上的社會里,一個出身貧苦、無依無靠的女教師的曲折遭遇。影片的對白堪稱經典,時至今日,人們仍能記得它在如此眾多的心靈中泛起的回響的波紋:"你以為,我因為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
☆經典影片《茜茜公主》三部曲(《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後》、《皇後的命運》)是電影史上永不褪色的關於人間愛情和人格魅力的神話。"茜茜"是巴伐利亞伊麗莎白公主的昵稱,她美貌動人,活潑開朗,與法蘭茲·約瑟夫國王的愛情歷經風雨飄搖,而她與婆母皇太後的矛盾關系始終是困擾她生活的痼疾。在茜茜成為皇後之後,她以出色的外交親和力為奧匈帝國贏得了鄰邦的巨大支持和一致贊揚,從而名揚四海,舉世矚目。影片《茜茜公主》三部曲以宏大的歷史敘事和細膩婉轉的心態演繹,再現了茜茜富於傳奇色彩的生活歷程。羅密·施耐德更以她獨具一格的華貴和俏麗讓本片大放異彩。
;『柒』 為何說《茜茜公主》是難得的佳片
電影的構圖還是服飾,配色真的絕美。太美了,每一幀都很好看,每一個人物也都富有個性,用簡單卻完整的脈絡勾畫了鮮明的人物特徵。茜茜公主的服飾真的太令人心動了,她的睿智真的很讓人感嘆。
1)我們先來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介紹:美麗活潑的巴伐利亞公主茜茜,在奧地利度假時邂逅年輕英俊的奧地利國王弗朗茨約瑟夫,兩人一見鍾情,但此時國王已經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公主定下婚約,海倫公主是專治的皇太後蘇菲指定的皇後人選,可弗朗茨已經無可救葯的愛上了天真的茜茜,並最終違背太後意願,在自己的生日出舞會上,宣布茜茜為自己未來的皇後,然後維也納舉行了婚禮......
4總之,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美好的電影。除去故事情節與角色刻畫之外,奧地利的自然風光,古典動人的配樂,復古華麗的服飾與珠寶,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