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凡提的故事
賣樹蔭:財主伯克忽叫阿凡提買油,忽讓他打水,忽要他背柴。某日伯克出門前吩咐阿凡提澆濕院子,但不許用水,也不能讓太陽把濕地曬干。阿凡提以油代水澆濕院子,伯克十分生氣,想要懲罰阿凡提,他們告知世界末日即將到來,要阿凡提貢獻出肥羊,阿凡提將兔子送信的計劃講出,伯克又一次被狠狠耍弄。
阿凡提全名納斯爾丁·阿凡提,是維吾爾族勞動人民在反抗歷代封建世俗觀念的斗爭中,塑造出來的一個理想化人物。尤其是山羊鬍子的傳奇形象更是婦孺皆知。「阿凡提」實際上並非人名,而是一稱號,源於突厥語,意為「先生」,是對有學問、有知識人的尊稱。
騎著小毛驢雲游四海的阿凡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愁眉苦臉的人就會展開笑顏。他嘲笑投機的商人、懲罰貪婪的財主,為遇到難題的村民們出謀劃策,有時候連國王也會很怕他。
人們在阿凡提的故事中賦予阿凡提不同職業,但他始終都是一名勇於反抗剝削階級和各種歪風邪氣的鬥士,對待壞蛋的方法總是既不讓對方喪失人格和難堪,又讓人在捧腹歡笑之中悟出某些人生的哲理。阿凡提是個智慧的象徵,他疾惡如仇,愛打抱不平,而且幽默風趣。他使貪婪愚蠢的巴依國王望而生畏,讓一切丑惡的東西得到出其不意,哭笑不得的懲罰和報應。
B. 關於阿凡提的故事有哪些
1、兔子送信
財主伯克忽叫阿凡提買油忽讓他打水忽要他背柴,阿凡提被他呼之得一刻空閑功夫也沒。某日伯克欲出門,臨行吩咐阿凡提澆濕院子,但不許用水,也不能讓太陽把濕地曬干,結果阿凡提以油代水澆濕院子,伯克氣得乾瞪眼。
伯克和其他幾個財主商議要懲罰阿凡提,他們告知世界末日即將到來,要阿凡提貢獻出肥羊,阿凡提也利用世界末日將幾人戲耍一番。眾鄉鄰為阿凡提擔心時,阿凡提將兔子送信的計劃講出,眾人紛紛點頭稱贊,伯克又一次被狠狠耍弄。
2、奇婚記
阿凡提騎著毛驢在樹林中邊哼歌邊趕路時,兩個持刀歹徒冒了出來,一番哄騙,阿凡提仍沒從他們手上逃脫,性命危機關頭,一名小伙出手相救,之後,阿凡提應邀來到小伙家做客。
小伙是個窮小伙,他最珍視的財寶是一棵石榴樹和一個冬不拉,阿凡提要小夥同他一起唱歌時,小伙嘆氣講了自己的心事:他和財主巴依的女兒彼此相愛,可是因為他窮,上門求婚時被拒之門外。阿凡提聽後,決定幫助這個善心的好小伙,一場奇婚記上演。
3、真假阿凡提
國王一心要將眼中釘阿凡提鏟除,無奈阿凡提久不露面他無法抓把柄,因為阿凡提常和貧苦百姓打成一片,國王派大臣向百姓打探消息,百姓不是傻子,一年過去無果。
國王惱羞成怒,想出詭計,他讓人裝扮成阿凡提的模樣,四處散發歸降國王的謠言,百姓一時咂舌,而真的阿凡提出現時,百姓都投去鄙夷的目光。可是紙包不住火,真假阿凡提相遇時,誰是冒牌貨一看便知,假阿凡提可不會幫百姓說話辦事。
(2)阿凡提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擴展閱讀:
阿凡提的形象:頭戴一頂民族花帽,背朝前臉朝後地騎著一頭小毛驢,也早已深入人心。阿凡提的笑聲也富有特色:溫和而極具某種穿透力。阿凡提是最出色的民間創作之一,阿凡提已經被列入「世界民間藝術形象」之列。
阿凡提原是一位哲學家﹐祖籍土耳其﹐才智過人﹐思維敏捷﹐說話幽默﹐在橫跨亞歐非遼闊的奧斯曼帝國各地雲游旅行。有人在巴庫和大不里士發現了以他署名撰寫的世界各國游記。
在人民心目中,阿凡提是智慧的化身、歡樂的化身,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愁眉苦臉的人就會展開笑顏。他嘲笑世人的愚蠢,嘲笑投機的商人,受賄的法官、偽善的毛拉們逞威作福的萬惡的社會,讓貪婪的巴依老爺、國王望而生畏……一句話,他嘲笑那些假仁假義的人,這些人在自己為了欺騙而製造出的宗教法律的掩護下,吸幹了窮人的血。
阿凡提一生講了無數個故事,他用聰明、機智、幽默的語言,嘲笑了人們的愚昧、無知,諷刺了統治者的荒唐、殘暴,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因此,幾百年來,阿凡提的笑話和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深得各族人民的喜愛。
C. 阿凡提的故事說明了什麼
《阿凡提的故事》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0年發行的一部木偶動畫電影。以傳說人物阿凡提為主角,整部動畫電影分為十幾個小故事。阿凡提倒騎毛驢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話,不僅我國維吾爾族人民家喻戶曉,而且全國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並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據有關專家研究,它最初起源於十二世紀的土耳其。由於阿凡提的笑話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樂觀、豁達向上、富於智慧和正義感,因而受到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傳遍了小亞細亞及中東、巴爾干半島、高加索、中亞和我國新疆。 阿凡提的故事-01賣樹蔭, 阿凡提的故事-02兔子送信, 阿凡提的故事-03神醫, 阿凡提的故事-04比智慧, 阿凡提的故事-05偷東西的驢, 阿凡提的故事-06吝嗇鬼, 阿凡提的故事-07驢說話, 阿凡提的故事-08巧斷案, 阿凡提的故事-09狩獵記, 阿凡提的故事-10尋開心, 阿凡提的故事-11寶驢, 阿凡提的故事-12奇婚記, 阿凡提的故事-13真假阿凡提。
D. 阿凡提是什麼故事
中國於1979年拍攝的《阿凡提》至今受到人們的津津樂道。他還和《聖經》故事中的法神摩西聰明,伸張正義。
阿凡提,又譯阿方提,是一位活躍在西起摩洛哥、東到中國新疆伊斯蘭諸民族中的人物,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曾經率軍大破蒙古西征軍,使蒙古不再西進),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
在中亞細亞和新疆的傳說中,他被稱作叫做阿凡提;西亞地帶為納西爾丁或納塞爾丁。在不同地區的傳說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導師的頭銜來稱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E. 阿凡提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騎著小毛驢雲游四海的阿凡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愁眉苦臉的人就會展開笑顏。
他嘲笑投機的商人、懲罰貪婪的財主,為遇到難題的村民們出謀劃策,有時候連國王也會很怕他。本書精選103則經典故事,涵蓋阿凡提生活的方方面面,配以充滿想像力的繪畫,將阿凡提的幽默和機智展現得淋漓盡致。
1952年,二十歲的漢族青年趙世傑在阿克蘇第一次聽說阿凡提的故事,被他的機智幽默深深打動。諳熟維吾爾語的趙世傑,從此長期在南疆搜集、記錄阿凡提的故事。1958年,趙世傑編譯的《阿凡提的故事》作為第一部漢文版問世,由此掀起 「阿凡提熱」。
1980年,阿凡提的故事被搬上大銀幕,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如今,阿凡提騎著毛驢、頭戴民族花帽、機智風趣、富有正義感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亦入選「世界民間藝術形象」之列。
本書由趙世傑重新編譯修訂,文本忠於維吾爾族人民口口相傳的故事原貌。簡明輕快的語言、充滿想像力的繪畫、更具現代感的阿凡提形象,總體上會更加貼合當下青少年和年輕人的閱讀習慣。
人物出處:
根據各種文字記載,阿凡提原是一位哲學家,祖籍土耳其,才智過人,思維敏捷,說話幽默,在橫跨亞歐非遼闊的奧斯曼帝國各地雲游旅行。有人在巴庫和大不里士發現了以他署名撰寫的世界各國游記。他的故事發源於突厥語的各民族中,如土耳其人和烏茲別克人。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從中亞傳遍世界各地,如西亞、北非、波斯語區域、中國的新疆和歐洲巴爾干國家。他的故事所描繪的社會狀況集中在過去七百年以來的時代,各國人民把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有教育意義的哲理寓言,都記錄在他的名下,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所以,各國人民根據自己的喜歡,對他的稱呼不同,阿拉伯人稱他是「久哈」或「納賽爾」,波斯人稱他是「達爾維什」,土耳其人稱他是「納斯爾丁‧霍加」,希臘人稱他是「科賈‧納斯爾丁」,亞塞拜然﹑阿富汗斯坦和伊朗稱他是「毛拉‧納斯爾丁」。
F. 阿凡提的故事簡介
主人公阿凡提是個疾惡如仇、幽默風趣的人,他利用自己的智慧,為窮苦百姓伸張正義,讓貪婪愚蠢的巴依、國王受到懲罰。影片中西域風格的情景,誇張的造型,幽默的對白使這部片子廣受好評,尤其是阿凡提黑鬍子、頭纏包布、騎著小毛驢的形象深入人心。
G. 《阿凡提的故事》內容簡介
《阿凡提的故事》主人公阿凡提是騎著一頭小毛驢,留著長長的胡須,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窮苦老百姓帶去歡笑的故事
H. 阿凡提的故事是什麼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是
以傳說人物阿凡提為主角,整部動畫電影分為十幾個小故事。阿凡提倒騎毛驢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話,不僅中國維吾爾族人民家喻戶曉,而且中國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並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據有關專家研究,它最初起源於十二世紀的土耳其。由於阿凡提的笑話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樂觀、豁達向上、富於智慧和正義感,因而受到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傳遍了小亞細亞及中東、巴爾干半島、高加索、中亞和中國新疆。
I. 阿凡提的故事是什麼故事
以傳說人物阿凡提為主角,整部動畫電影分為十幾個小故事。阿凡提倒騎毛驢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話,不僅中國維吾爾族人民家喻戶曉,而且中國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並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據有關專家研究,它最初起源於十二世紀的土耳其。由於阿凡提的笑話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樂觀、豁達向上、富於智慧和正義感,因而受到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傳遍了小亞細亞及中東、巴爾干半島、高加索、中亞和中國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