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中國進口的影片很少, 是因為中國人不喜歡看外國電影嗎
1、大批引進外國電影會沖擊國內電影產業
2、有一些外國電影的題材、內容、意識形態等不符合我國國情
『貳』 最近院線為啥沒有進口電影了
最近很多進口電影,而且都挺好看的,有碟中諜6:全面瓦解、蟻人2:黃蜂女現身、虎膽追凶、阿爾法:狼伴歸途、巨齒鯊等。
《碟中諜6: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是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電影,是《碟中諜》系列電影的第六部。該片由克里斯托夫·邁考利執導,湯姆·克魯斯、麗貝卡·弗格森、亨利·卡維爾、西蒙·佩吉、亞歷克·鮑德溫、安吉拉·貝塞特等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伊森·亨特與團隊將遭遇核恐怖主義威脅,一場驚心動魄的末日危機即將上演。該片於2018年7月27日在北美上映,2018年8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虎膽追凶》,由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犯罪題材電影,由伊萊·羅斯指導,布魯斯·威利斯、文森特·多諾費奧、伊麗莎白·蘇、迪恩·諾里斯等主演。該片圍繞著「虎膽」英雄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一名外科醫生展開,講述了其在家人慘遭暴力侵害後孤身闖入敵營、奮勇復仇的故事。《虎膽追凶》定於2018年9月21日全國公映。
『叄』 為什麼中國上映的電影越來越少,網上更少,這是為啥了。
實際上,國內上映的電影越來越多,類型片越來越被接納,甚至個別以前只能在觀影會上放的影片現在也能在院線排上幾天。但國內觀影季節化、扎堆化很明顯,國產片都扎堆,跟著好萊塢的電影前後撈票房。一紮堆總只有一兩個是特別突出、宣傳最猛的,其他的就沒人注意了,故有片少了的錯覺。
當然,如果樓主鎖定國內電影少了,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
1、觀眾審美要求變高,粗製濫造的電影不再能輕易混過審核,院線准入門檻變高;
2、電影院針對性排片,甚至只排熱門大片,造成同期弱勢電影被排擠;
3、影片前期宣傳包裝成本增加,形成資本壁壘;
4、好萊塢大片看中中國市場,業態競爭激烈。
碼字不易,望採納!
『肆』 為什麼進入中國院線的外來電影基本上都是美國電影,很少有德國、
能賣多少電影票是決定引入的關鍵。
『伍』 11月國內院線缺大片,為何好萊塢大片急劇減少
因為今年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尤其是國外受到疫情影響的嚴重程度是更大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的工作已經被耽誤了。尤其是美國的狀況是更糟的,美國最近一個月的疫情是非常嚴重的,而且總人數已經達到了1,200萬左右,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任何的工作都會因為這些事情而被耽誤。更何況是人員比較密集的電影行業,這是因為在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才會導致很多的電影目前沒有辦法進行拍攝,這也是為了考慮未來的經濟效益。
最好的解決方法其實就是讓每一個國家都能夠獲得疫情的結局,只有疫情被控制了,才能夠恢復電影行業當中的生機。
『陸』 為什麼中國影院很少看到除美國以外的電影
這我要說一點,不確定票房好不好的電影你敢引進么?就算是美國一年拍出的電影成千上萬,光是美國都夠你引進的了。但是真正有人看的有多少部?那些能脫引而出的都是我們看得到的一年有一百部么?更別說別的國家了。
『柒』 為什麼現在外國電影變少了
疫情太嚴重都停工了
『捌』 為什麼今年不引進進口電影
不引進的原因如下:
其一是因全球疫情,很多優質進口影片,無法最終定檔,其次是目前為止 國內電影票房已經躋身於全球電影票房的首位。因此沒必要過度依賴好萊塢大片 來繁榮中國電影市場。比如 長津湖兩部影片就接近100億票房,試問 就目前而言 沒有任何一部國外影片 能達到如此高的票房。其次全球爆發的疫情 也阻礙了國外影片引進。
『玖』 為什麼在國內院線里常見國產電影與美國大片卻很少見韓國日本電影呢
韓國全球文化產業學會會長李永求在「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上說,韓國華語電影市場並不景氣,要把韓國觀眾聚集在銀幕前觀看中國電影,首先還是要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提升其對中國電影的評價。
你看《星球大戰》、《阿凡達》、《速度與激情》等好萊塢大片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流,場面夠大,受夠了國產五毛渣的我們,像吃了一頓朝天鍋似的,過癮啊。相對而言,韓國電影就缺少這個基因了,即便有,觀眾也不相信鄰居家的製作水準。《鐵線蟲入侵》、《漢江怪物》等,基本能代表的韓國特效水平了,韓國人哇哇地為之自豪,但我們看後不過爾爾,在中國上映後,票房可憐得也只有705萬+1300萬。
『拾』 為什麼現在都看不到大量的外國進口電影了
因為現在將保護版權了,不能隨便大大方方上傳了
知識產權普及的年代,帶來的負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