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海上鋼琴師有沒有哪個場景是非常好的呢
《海上鋼琴師》里有很多經典鏡頭,比如說斗琴,傑瑞是鋼琴大師,為了展現自己的高超技術,在彈琴的時候點了一根煙,到最後煙灰都沒斷。而1900聽了贊嘆不已,覺得對方很厲害,最後不得已彈奏了一手。而他的手速讓所有人震驚,他不僅模仿了對方的表演,還彈奏的更加流暢,把煙放在琴弦上,香煙直接被點燃。
另外,還有1900要下船的時候,他望著充滿位置的世界,眼前一片高樓大廈讓這個天才忍不住恐懼。1900駐足的那一刻,堪稱電影的經典鏡頭。
一戰成名的1900,遇到了讓自己心動的女孩,並且決定下船去找對方。可當時的自己沒有下船,而是站在船舷中間,眺望著遠方。沒過多久1900扔掉帽子,重新回到了船上。這一幕時間很短,可是表現的內容很多,這是1900在自己的世界和世俗世界之間的選擇,最終他選擇了自己。
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1900是一個虛假的人,可他又是真實存在的。每個人都有1900的一面,也有小號手的一面,就要看我們如何選擇。在我看來,小號手是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帶下了船,而讓1900的一面,永遠留在了船上。
2. <海上鋼琴師>里的1900,現實生活中確有其人嗎
1900是小說和同名電影《海上鋼琴師》中虛構出來的人物,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這個人。
《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是被遺棄在Virginian號上的孤兒,由水手養大。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美的琴聲所驚醒,它們循著琴聲而往,居然發現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1900從來不願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想在陸地上看看大海,但最終依然沒有下船。後來郵輪被廢棄、引爆,1900不願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弗吉尼亞人」號,隨之而去。
(2)電影1900的圖片擴展閱讀:
海上鋼琴師1900顯然是一位命運悲劇與性格悲劇交織的受苦者,但卻也是一位高貴的典型。與那些寧可忍受驚濤駭浪也願去美洲「淘金」的移民不同,他絲毫沒有到陸地世界去尋找「金礦」的沖動。
「佛吉尼亞人號」是1900生活著的世外桃源,而陸地世界是他所恐俱著的「猛虎遍地的國度」。1900的生活范圍是狹小的,狹小到他的整個一生都只在「佛吉尼亞人號」船上度過,至死都沒有踏上陸地一步。
3. 《海上鋼琴師》一部經典的值得看的好電影,結局是什麼樣的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經典的音樂電影,和其他講述故事的電影不同,音樂電影在眾多電影種類中都有其獨樹一幟,又別具一格的特殊氣質。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寓意深刻卻又面向大眾的藝術電影,隨著劇情的深入,帶領觀眾對生命該如何存在,提出了直擊靈魂的拷問,生與死,有限與無限,如何生活,如何選擇,兩種不同的人生結局,卻也有些截然不同的生命體驗。
4. 有一部外國外國電影主人公叫1900
《海上鋼琴師》 外文名The Legend of 1900
劇情:
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個人生都已經是一場悲劇了。
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沒有安全感。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弗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主演
5. 電影海上鋼琴師這部劇當中的人物關系是怎樣的
電影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當中是圍繞著主角1900展開敘述的,1900的那種孤獨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這不僅僅是由他的家世所決定,而且還由他細膩的情感決定。實話實說,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人物關系圖並復雜,講述出來也僅僅也就那樣,但是讓人更加留意的是這部電影所闡述的那種孤獨感。
海上鋼琴師復雜的並不是人物關系,而是這部電影所想表達的意境。每一個人看到這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想法,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蒂姆羅斯為了扮演好1900這個角色練習了很久的鋼琴,在電影裡面也有所展示,可以說成就了1900這個孤獨靈魂的聲名。
綜合以上種種,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當中出現過的也就1900、養父丹尼、愛慕對象帕多萬、好朋友馬克斯、對手爵士樂發明者傑利等角色,其實關系並不復雜,復雜的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意境,工業文明帶給人的沖擊是巨大的。
6. 海上鋼琴師影評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具體刻畫了1900一生的優秀劇作。
1900是一個鋼琴天才,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出生在海洋上,從未踏出弗吉尼亞號,他還在海洋上結束了生命——以至於當康恩向其他人講述1900的一生時,許多人全當作是一個虛構的好故事來聽,沒有人願意相信他。
他知道這一點,所以當他站在連接船和城市的旋梯上時,他望瞭望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樓和灰濛蒙的天空,望瞭望那些了無盡頭的街道與匆匆忙忙的人,他扔掉了帽子轉身重回弗吉尼亞號。
(6)電影1900的圖片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飾)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為好友。而1900在與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同船競技鋼琴琴藝之後,聲勢更是如日中天。
但盡管馬克斯再三鼓勵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賦,1900卻始終未曾踏足陸地一步。直到他在為唱片公司錄制個人專輯時,意外見到船艙之外清秀動人的女孩,並在感動之餘創作了《1900's Theme》。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7. 海上鋼琴師的一個電影宣傳圖片是1900站在陸地看向大海,1900從未離開船,有什麼深意嗎
其實宣傳畫上他並不是站在陸地上,相反,你仔細看,他是站在海上的。
對於1900來說,海對於他來說就是陸地,陸地對於他來說就是海,而船就是他的家,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歸宿。
這張海報畫的是1900站在」陸地「上,向著他的」歸宿「慢慢的前行。
他在茫茫的大地上,只為追尋著那塊屬於他的歸宿。能表現出他與世無爭的心態。而且他最終的生命也是結束在這條船上,那這個海報的另一個意味就出來了,他在他心靈的陸地上漸漸的步入生命的終結,看似平淡的一生卻又感覺充滿奇幻~
個人也非常的喜歡這部電影,看了好多遍,特別的喜歡斗琴的那段,讓我反復的看都看不夠。
上面的見解只是個人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8. 《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是確有其人還是只是虛構的藝術形象
只是虛構的藝術形象。
1900是被遺棄在Virginian號上的孤兒,由水手養大。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美的琴聲所驚醒,它們循著琴聲而往,居然發現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8)電影1900的圖片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於歐美兩地的郵輪Virginian號上,負責郵輪上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在頭等艙上欲撿拾有錢人殘留下來的事物時,卻意外的在鋼琴上發現一個被遺棄的新生兒,裝在TD牌檸檬的空紙箱內。
由於堅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縮寫,於是丹尼不顧其他工人的嘲笑,獨立撫育這個嬰兒,並為了紀念這特別的一天,將他取名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
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撫養1900的丹尼意外喪生,幸而奇跡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美的琴聲所驚醒,循著琴聲而往,居然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馬克斯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為好友。而1900在與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同船競技鋼琴琴藝之後,聲勢更是如日中天。
但盡管馬克斯再三鼓勵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賦,1900卻始終未曾踏足陸地一步。直到他在為唱片公司錄制個人專輯時,意外見到船艙之外清秀動人的女孩,並在感動之餘創作了《1900's Theme》。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9. 對電影《海上鋼琴師》里的一個情節,有些疑問。1900的真實身份是T.D. Lemon.注意下圖,從電影中截的圖:
我覺得是1900的親生父親
10. 1900的海上鋼琴師
中文名: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英文名: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00年
去世日期:1945年左右
出生地:不詳
職業:鋼琴師
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後,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最終與船葬於海底。
1900,這個既沒有出生紀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渺無蹤影了。
1900是電影《海上鋼琴師》的主人公(蒂姆·羅斯飾),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擁有無師自通的非凡鋼琴天賦。 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無根的,終生都在飄泊的維珍尼亞號上,至死也沒有踏足陸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與音符所組成。與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樂,他用率性而為的靈感,譜出最有情的音樂去解讀人生。
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的能量,是一種超敏銳的洞察力,與靈歌之王雷·查爾斯不同,雷·查爾斯是用音樂來完成對生命的依託,而他卻是用音樂去解讀生活,感悟人生,雖然他們對音樂都有異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卻有著不一樣的執著,雷·查爾斯將一生都放在了音樂這個精神生活上,而對於1900來說,音樂就是他的語言。他用心靈演繹融入了世間百態的樂曲。
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著的就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雅的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來體現人物,用音樂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講述人生,他用音符來代替語言來觸及人們的心靈,聽著他的音樂,就像是聽著人生的經歷,聽著人生總總,他的手在鍵上,但是心如痴迷的樂者一樣隨著自己的音樂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么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么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識。
孤獨的寂寞與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輪就是他的家,他的執著就是對海的依戀,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復始的人來人往、悲歡離合、人間萬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盡了人間的繁華、冷漠、凄涼與虛偽,也看盡了人生。
「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在陸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他也無法操縱那麼多的選擇,他的能力僅限於用88個鍵子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他選擇了不變。船就是他保護自己,囚禁自己的地方,同時也是他與紅塵隔離的地方。沒有身份證,沒有出生證明,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陸地的牢籠,真正是牢寵卻是他的心,是一個在他的心中永遠的家。對於外界的不可知與不確定,他只有幻想、好奇與極大的恐懼。而維珍尼亞號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這里,他有時像個頑皮自在的孩子,有時卻又孤獨的叫人心酸,孤獨的藝術人生與無盡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