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龍之戰)里的龍怎麼看著像中國的
電影(龍之戰)里的龍就是中國龍的形態。
因為這部電影只韓國人拍攝的,導演是韓國人,韓國人心中龍的相貌跟中國是一樣的,跟西方的龍有本質區別。
㈡ 主旋律電影《龍之戰》值得一看嗎
個人認為《龍之戰》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該電影是根據史實「鎮南關大捷」而改編,場面宏大,深刻的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血性和家國情懷。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票房口碑都不好的原因之一肯定有電影名字取得不好,龍之戰這個名字過分中二,讓人無法聯想這部電影的主題,且龍只出現於片尾火的虛擬化,與整部電影關系不大。另一個原因在於觀眾對此類題材過於苛刻,被同類型題材毒害過深,已經失去興趣。並且主演本身流量性很差,無法吸引年輕人。但我個人真的覺得值得一看,戰爭場面殘酷宏大,取得勝利的過程艱難曲折,無數血性男兒為了國家犧牲卻無法扭轉朝廷的腐敗懦弱,令人惋惜又無奈。
㈢ 電影《龍之戰爭》是哪國的
《龍之戰》,2007年上映的美國和韓國合拍的電影。導演:沈炯來(韓)
㈣ 那個韓國電影『龍之戰』是什麼意思
感覺是棒子在黑中國。因為祭壇畫面男主開掛。把石像震碎。石像仔細看一下。像是中國的兵馬俑。。而看軍隊的著裝和布局。以及那個黑暗首領,看著像秦始皇。我看的時候是有這么個感覺。而這個反派角色擁護的黑暗的蟒蛇。要替代韓國那個真正的龍。。整體來說就是寓意中國是個蟒蛇偷剽篡位韓國正統的龍。而發動這一切 的是感覺上很像秦始皇的人和他的軍隊(要知道秦皇在中國人心裡的意義)。而影片劇情發展到了二周目中主體是在美國。。看來是棒子有意認爹。這個爹就是米國啦。。然後拉著米國說。。上帝任命的龍。。。額。。。。總體來說是韓國認美國爹。你美國爹給我點面子,我是你正統的龍兒子。而中國是個大壞蛋 ,我們所謂的龍是蟒蛇。是要篡位韓國正統。經過美國爹的幫忙。解決了韓國被別國欺負的問題。。。我只是說影片的主體思想這樣。。僅代表個人對電影的觀點。其他沒啥。不喜勿噴。。
㈤ 成龍監制電影《龍之戰》什麼時候上映之戰原型劇情介紹
中文名
龍之戰
外文名
D-War
其它譯名
巨蟒之戰、龍的戰爭、巨龍之戰、克隆戰士、龍之戰爭
出品時間
2007年8月1日
出品公司
Younggu-Art Movies
發行公司
Atlantic Film
製片地區
韓國
製片成本
2121萬美元(估)
拍攝地點
美國、韓國
拍攝日期
2004年10月1日 - 2004年12月21日
導 演
沈炯來
編 劇
沈炯來
製片人
James B. Kang
類 型
動作,劇情,奇幻
主 演
傑森·貝爾,阿曼達·布魯克斯,羅伯特·福斯特,埃美·加西亞,克雷格·羅賓遜,克里斯·馬爾基
片 長
南韓:90分鍾/德國:110分鍾
上映時間
2008年5月13日
分 級
USA;PG-13
對白語言
英語/韓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372873
主要獎項
韓國電影青龍獎-最賣座韓國電影獎
在線播放平台
優酷
IMDB評分
3.7/10
聲 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中國票房
3500萬人民幣
全球總收益
7億美元(估)
㈥ 韓國影片《龍之戰》的故事情節
《龍之戰》是韓國與美國合拍的神話奇幻故事片。作為一部奇幻商業大片,《龍之戰》集合了許多同類電影慣用的商業元素:怪獸、災難、視覺奇觀與愛情。在代表正義與邪惡的「龍之戰」中,故事在時空中跨越,於東西方文化間穿行。 神話與跨界 神話故事往往講述的是關於人類起源和終極命運的故事。《龍之戰》用視覺的方式呈現了一個東方的神秘故事,影片以一個東方神秘神話傳說開始。人類500年將有一個輪回,此時龍珠將會出現,擁有龍珠的巨蟒將會變身為龍,並可以改變世界。為了爭奪這個可以改變人類與自身命運的龍珠,當輪回來臨時,代表正義與邪惡的巨蟒便展開較量。而人類那個被上屆選定的女性龍珠保護者便成為爭奪的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爭奪與保護龍珠,正義與邪惡的巨蟒之間、被上屆選定的龍珠守護人和她的對手之間,善惡對立的雙方便展開生死的較量。 《龍之戰》藉助這樣一個來自東方的神話故事,試圖對人類和世界的終極生存進行敘述。不過與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許多神話電影稍顯不同的是,《龍之戰》採取了跨界敘述的策略。它在善惡勢力斗爭的敘述過程中,憑借500年的時空輪回,以發生在東西方的兩段愛情故事,策略性地連接起了這個神話傳說。亦即將這個原本發生在東方的故事,巧妙地向西方文化空間進行延展,於是我們便在《龍之戰》中看到了這樣的奇觀:500年前的凄美的東方愛情故事,在500年後跨越時空,轉世輪回到了當代的美國洛杉磯。 憑借這種電影策略,《龍之戰》實現了東方神話的跨界敘述。在影片中觀眾不僅看到了500年前上界選定的龍珠的守護者—傳統的韓國美女與她的愛人、他們為了保護龍珠而作出的犧牲。更看到了他們的轉世——身上有著龍之胎記的美國女孩薩拉,以及苦苦尋找薩拉的美國新聞記者伊桑以及他們之間的故事。而後者——500年前的那個故事在當代洛杉磯的當代版本——明顯是影片敘事的主體。在鋼筋水泥鑄就的摩天大樓與現代的槍炮武器、直升飛機的空中盤旋中,代表高度物質文明的西方社會成了東方神話新的夢魘戰場。 本文來自:(www.reader8.cn)原文鏈接: http://www.reader8.cn/gushi/20091105/14604.html
㈦ 韓國的《龍之戰》跟中國的《龍之戰》這兩部電影有啥區別
區別很大。
韓國的的電影《龍之戰》講的是神話故事,古代的龍和蛇等怪物到了現代,與現代的武器發生戰爭的劇情,比較腦洞,當然場面也比較火爆,算是科幻穿越怪獸片合集吧。
而中國的《龍之戰》則是描述晚清時期著名將領抗擊國外侵略的故事,這個是根據事實改編的電影,寫實、歷史風格的電影。兩者雖然名字一樣,但是與韓國的題材差異很大。
㈧ 電影龍之戰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首先,跨界敘述使影片的觀賞性更強。既有東方的柔媚凄婉,也有現代的西方社會的奇觀,觀眾在一部電影中可以滿足雙重口味。其次,它也明顯是一種製片策略。《龍之戰》的這種跨界敘述其實正應和了影片製作者來自韓國和美國的事實。影片韓美聯手製作的事實,不能不考慮各自的觀眾,於是通過跨界敘述,影片將韓國和美國兩地聯系起來,在這種敘述策略下,既滿足了韓國觀眾對本土神話故事的欣賞需求,發生在美國的故事更容易讓美國的觀眾感同身受,也為影片在美國的傳播提供了基礎
相對於精彩的特效,影片人物塑造顯得有些意念化。影片在敘事方面的孱弱,人物塑造的不盡人意,使得電影並沒有上升到足夠的高度。因此,在我們為影片亮點擊節的同時,也深深地為影片的缺憾感到惋惜。
㈨ 推薦幾部講中國龍的電影
1、《龍之戰爭》
2、《尋龍奪寶》
3、《聖鬥士星矢》
4、《龍珠》
拓展資料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復雜。
《張果星經》雲:「又有輔翼,則為真龍」,認為有翼方是真龍。如西周有大量身負羽翼龍紋器皿,乃至青龍在先秦紋飾中也有羽翼,一說青龍為祖龍。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而西方神話中的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㈩ 國產電影《龍之戰》哪段情節最讓你印象深刻
《龍之戰》讓國產戰爭片雄起了一次。影片遵循「表現」的美學原則,做到了影像故事化、情節細節化、細節人物化、人物性格化,用勁爆戰斗場景來呈現戰爭的殘酷,對於觀眾而言具備很強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