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黎明唱的好聽的歌有哪些
1、《情歸於盡》;
2、《兩個人的煙火》;
3、《星光燦爛》;
4、《相逢在雨中》;
5、《情難自控》(電視劇《都市的童話》插曲);
6、《人在黎明》(電視劇《今生無悔》插曲);
7、《今生不再》(電影《玻璃之城》主題曲);
8、《半生緣》(電影《半生緣》主題曲);
9、《人在邊緣》(電視劇《人在邊緣》主題曲);
10、《如果這是情》(電視劇《人在邊緣》插曲);
11、《兩心知》(電影《神算》主題曲);
12、《飛渡煙雨間》(電視劇《晉文公傳奇》主題曲);
13、《愛情影畫戲》;
14、《沒名字的歌,無名字的你》;
15、《情難自控》;
16、《日光蘇醒時》;
17、《夏日傾情》;
18、《火舞艷陽》;
19、《情像雨飄泊》;
20、《今生相愛,來生再相聚》;
21、《永相依》;
22、《情是我所有》;
23、《是愛是緣》;
24、《柔情冷看千夫指》;
25、《微風之前(離別之後)》;
26、《從過去到永遠》;
27、《春夏秋冬》;
28、《深秋的黎明》;
29、《有情天地》;
30、《無事常相見 (Piano Version)》.
……
Ⅱ 黃國倫寫過哪些有名的歌啊
有名的音樂作品有《我願意》、《味道》、《袖手旁觀》及張學友的《雪狼湖》中主題曲《怎麼捨得你》、《半生緣》
1、《我願意》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姚謙作詞,黃國倫作曲,收錄在王菲1994年發行的專輯《迷》中,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
2、《半生緣》是1997年上映香港電影《半生緣》主題曲,由黎明演唱。譜曲是黃國倫
3、《怎麼捨得你》是香港四大天王歌神張學友在1997年演唱的一首經典歌曲,由著名音樂人潘源良填詞,黃國倫作曲。收錄在1997年1月20日《不老的傳說》專輯。在2005年9月被張學友翻唱為國語歌曲《不想失去你》,收錄於2005年9月《雪狼湖 創意音樂劇國語版》原聲專輯。
4、《味道》是由黃國倫作曲,姚謙作詞,屠穎編曲,辛曉琪演唱的歌曲(經典代表作),作為同名主打曲收錄於1994年12月29日發行的同名專輯《味道》中。《味道》這首歌是辛曉琪的代表作品之一。
1994年,辛曉琪憑借歌曲《味道》在獲得香港商業電台中文原創歌曲獎。
5、《袖手旁觀》是台灣歌手蕭敬騰演唱的歌曲,由姚謙填詞、黃國倫譜曲,原唱為齊秦,收錄於蕭敬騰2015年12月31日發行的經典致敬專輯《Reminiscence》中。
Ⅲ 親密愛人 歌詞
《親密愛人》是梅艷芳演唱的歌,由小蟲作詞作曲,收錄在梅艷芳1991年發行的專輯《親密愛人》。該曲為電影《我的愛對你說》的片尾曲。
歌詞:
今夜還吹著風,想起你好溫柔
有你的日子分外的輕松
也不是無影蹤,只是想你太濃
怎麼會無時無刻把你夢
愛的路上有你,我並不寂寞
你對我那麼的好,這次真的不同
也許我應該好好把你擁有
就像你一直為我守候
親愛的人親密的愛人
謝謝你這么長的時間陪著我
親愛的人親密的愛人
這是我一生中最興奮的時分
(3)電影半生緣音樂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親密愛人》這首歌是寫給梅艷芳和她的一個名叫保羅的男朋友的,可以說是他們的愛情戀曲。
寫這首歌的正是台灣著名音樂製作人小蟲。1990年,小蟲在錄音室幫梅艷芳錄音,梅艷芳說10點鍾一定要休息一下,於是9:55分就停下來不錄了。
結果剛好10點鍾正,梅艷芳的電話響了,原來梅艷芳的男朋友保羅每天10點鍾都會給她打電話的。梅艷芳蹲在角落裡甜蜜地講電話,那個甜蜜的程度,羨煞旁人。小蟲看見了,於是靈感大發,就寫了《親密愛人》這首歌,交給梅艷芳唱。《親密愛人》則才是傳唱大街小巷的經典情歌。
Ⅳ 劉德華唱的半生緣是哪部電影
至尊無上二.或天若有情
Ⅳ 電影半生緣簡介
《半生緣》由東方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於1997年出品,該片以1930年代的上海為背景,主要講述了黎明和吳倩蓮飾演的一對戀人在保守的時代因承受生命中不可得知的遭遇,飽受命運折磨的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半生緣簡介,供大家參閱!
《半生緣》由東方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於1997年出品,該片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十八春》,由許鞍華執導,由黎明、吳倩蓮、梅艷芳、葛優主演。
該片以1930年代的上海為背景,主要講述了黎明和吳倩蓮飾演的一對戀人在保守的時代因承受生命中不可得知的遭遇,飽受命運折磨的故事 。
三十年代的上海,性格內向的沈世鈞(黎明飾)和顧曼楨(吳倩蓮飾)在同一工廠做工,兩人產生感情。曼楨早年喪父,家庭生活靠姐姐曼璐當舞女維持。張豫瑾(王志文飾)先愛上顧曼璐(梅艷芳飾),後來又追求其妹曼楨。後來曼璐又離棄戀人,當了妓女,最終嫁給投機分子有婦之夫祝鴻才(葛優)。世鈞的母親撮合他和表妹石翠芝成婚,而世鈞卻她沒有好感。翠芝所暗戀的人卻世鈞表弟許叔惠(黃磊飾)。為了保全自已的地位,不能生育的曼璐以設下圈套讓曼楨被祝強奸。曼璐小產後,要求曼楨陪她,當天晚上,喝醉了的鴻才把曼楨玷污了,曼璐企圖勸曼楨嫁給鴻才做姨太太,更把曼楨軟禁。曼楨為姐姐、姐夫生下一子,葬送了自已的戀情。世鈞失去了曼楨,父親又病逝,在家人的安排下與富家女翠芝(吳辰君飾)結婚。曼楨在醫院生孩子的時候,終於找到機會逃走,她馬上四處打探世鈞的消息,後來知道他結了婚,也沒有再找世鈞,姐姐死後,她也嫁給了祝鴻才。十幾年後,世鈞與曼楨重逢,世鈞希望再續情緣時,曼楨說此情不再,大家都回不去了。
《半生緣》小說篇幅很大。故事主要有幾個家庭:沈世鈞家庭、曼楨家庭、叔惠家庭。每個家庭都有很多老人。那本書用很多筆墨描寫老人家的心情,導演許鞍華考慮到這些觀眾一定沒興趣看,所以電影就刪去了小說三分之一的內容。
許鞍華表現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懷舊風貌力求簡潔,攝影機的位置、運動畫框都很節制,少採用寬闊的取景空間。閣樓,車廂,走道,狹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終的被困壓的感覺。
製作公司
東方電影製作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天山電影製片廠[中國]
發行公司
Long Shong International Films Company Ltd.[美國]
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與小說相比,電影《半生緣》以曼楨與豫瑾的糾葛為主線,人物的復雜性有所降低,但人物個性更加清楚。近鏡鏡頭的運用削弱了人物間的情感交流。作為女性世界細膩情緒的表露,許鞍華展現了現實的無奈與回憶的永恆,提示人生的蒼涼,錯失情緣的主題以及大時代改變個人命運的感嘆。這是十三年後許鞍華與張愛玲的二度結合,之前是《傾城之戀》。
影片風格如同小說,精緻、刁鑽、敏銳,觀察事物很細。本片在香港上映票房不俗。張愛玲小說原著《十八春》的結局,寫男女主人公走過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後,雖然各有家庭,但還是一同去參加國家剛解放時東北的建設,化哀怨為淡泊。許鞍華如今的《半生緣》則讓這個哀怨的故事徹底以宿命的結局完成“蒼涼”的主題。
《半生緣》的導演很少採用寬闊的取景空間,這一點正可包容了故事中人物的所有特徵:紛亂中的平靜,沒有準確目標的循規蹈矩,沒有大悲亦沒有大喜的灰色心緒。在這樣的環境中,所有的喜怒哀樂也都被克制在很小的限度里,絕對無法張揚。
《半生緣》還有很多有味道的地方,譬如現場原聲錄音產生的真實感,回憶引出陳年往事時營造的遙遠的陳舊感。最值得一提的是吳倩蓮的表演,曼楨這個角色就是為她度身定做的。沒有誇張的表情,除去矯飾的作態,純粹是一種素凈、含蓄的本質,這才是真正的美。
6月6日至6月8日,由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多媒體音樂話劇《半生緣》將從香港、新加坡、澳門一路輾轉到故事的發生地上海,在上海文化廣場連演三場。采訪中,導演胡恩威告訴記者,十年前自己曾做過一個話劇的版本,這次再做是因為自己心心念念想和一個純上海的演員班底來合作這個作品。而運用他所擅長的多媒體方式來表達,則是這個新版本的一大特點。《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根據小說改編的文藝作品太多,1997年由吳倩蓮、黎明主演的許鞍華電影版堪稱經典。新科柏林電影節影帝廖凡也曾與2005年的話劇版《半生緣》結緣,當時的版本由香港導演胡恩威和林奕華共同編導,演曼楨的是劉若英。十年後,胡恩威再導新版——主演均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
值得一提的是,多舞台與跨界的看點,將為觀眾提供一個全新的觀劇體驗——舞台上的時鍾,金燕玲的現場華麗獻唱,蘇州評彈代表性傳人金麗生搭檔優秀評彈藝術家郁群,特別創作彈詞。對於多種元素的雜糅,胡恩威表示:“在現代的劇院舞台上,應該有很多不同的元素。我做這種類型的多媒體戲劇,目的是要把張愛玲的文字戲劇化。而且看戲本身就應該是一個多媒體的體驗,我也很期待上海觀眾的反應。”
Ⅵ 葉小鋼的獲獎記錄
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從1989年起,葉小鋼被列入英國劍橋出版的國際名人錄和國際音樂名人錄。
1990年,《悲歌》獲美國伊斯大林曼路易斯蘭獎;
1991年,《冬》獲美國:哈沃德漢森獎;
1992年,《伽葉無語》獲台灣省立交響樂團首屆作曲比賽大獎,並榮獲台灣省教育廳榮譽證書;
1993年,《地平線》被選入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1994年,獲美國李氏基金會頒發的學術傑出成就獎,以表彰他對新音樂探索的努力及鼓勵他到中國大陸繼續從事創作和研究;
1995年,簽約德國逆特(SCHOTT)音樂出版社,成為這家國際最著名的音樂出版社成立250年來簽約的第一位中國作曲家;同年出任首屆喜馬拉雅杯國際鋼琴作品作曲比賽評委;
1996年,電影音樂《人約黃昏》獲上海東方電視台頒發最佳電影音樂獎;同年獲美國賓洲政府委員會和大都會生命基金會財政資助和ASCAP獎;
1998年,電影音樂《半生緣》獲香港第十七屆電影金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獎;同年被上海交響樂團騁為駐團作曲家,同時受深圳市委宣傳部和廣東省委宣傳部的委約,創作了交響樂《春天的故事》和舞劇《深圳故事》;以及芬蘭國際音樂節的委約創作發室內樂《》,舞劇《澳門新娘》等。1998年獲楊雪蘭教育獎。
1999年獲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務院政府津貼,2001年獲金鍾獎等。
2007年,接受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主席的熱情邀請,擔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為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作詞作曲委員組)
2011年,中國版權中心「十大中國著作權人」等。國際獎項包括美國「路易斯·蘭獎」、「哈沃德·漢森」獎、美國Li基金會「學術傑出成就獎」、美國作詞作曲家協會「ASCAP」獎。
2012年,美國古根漢基金作曲家大獎等。
Ⅶ 誰知道半生緣電影的主題曲
黎明- 半生緣
http://bbs.qn168.com/群星合輯/林夕字傳/43.wma
(電影"半生緣"主題曲)
作詞:林夕 作曲:黃國倫 編曲:黃國倫
別來還無恙那年少輕狂卻讓歲月背叛
流轉的時光照一臉蒼涼再也來不及遺忘
兩個人鬧哄一場一個人地老天荒
聚少離多的糾纏迷惘是唯一的答案
*誰能夠想像眉毛那麼短天涯卻那麼長
離合中盪漾紅塵里飛揚回頭已經趕不上
兩個人鬧哄一場一個人地老天荒
燈火闌珊的彼岸我以為你就是答案*
別來還無恙那年少輕狂卻讓歲月背叛
流轉的時光照一臉蒼涼再也來不及遺忘
兩個人鬧哄一場一個人地老天荒
聚少離多的糾纏祝福是唯一的答案
聚少離多的糾纏結束是唯一的答案
Repeat *
兩個人鬧哄一場一個人地老天荒
聚少離多的糾纏結束是唯一的答案
Ⅷ 印度<半生緣>最後的那段插曲叫什麼名字
Om Shanti Om
採納哦
Ⅸ 半生緣劉德華是唱給梅艷芳的嗎
不是的。半生緣就是來生緣,在梅艷芳去世之前就有這首歌了,只是在梅艷芳去世後,為了紀念她,劉德華又唱了這首歌。
現在大家訛傳的《半生緣》(劉德華演唱),其實是劉德華的經典老歌《來生緣》。《來生緣》出自劉德華於1999年發行的專輯《來生緣》。
《來生緣》是胡偉立作曲。《來生緣》是《一起走過的日子》的國語版,因為《一起走過的日子》(粵語)是電影《至尊無上Ⅱ之永霸天下》的主題曲且反響不錯,考慮大陸市場的需求又填寫了國語版《來生緣》。
《來生緣》更多地是表達劉德華心中對好友早逝的悲傷與無聊。人生苦短,很多美好的東西讓人還沒來得及珍惜,就已消失不見,有些人只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而有些人也總是有緣無分。
同時也表達了劉德華與梅艷芳之間的真摯友情,同樣地劉德華則表示梅艷芳在他心中更多的是坦誠相待的好朋友。
Ⅹ 劉德華演的電影那一部有半生緣的插曲
你好!
<<至尊無上Ⅱ>>
主演:劉德華,王傑,黃秋生,吳倩蓮
主題曲為來生緣
劉德華、吳倩蓮主演的《天若有情》第一部主題曲為來生緣
不過這兩部都是電影,而不是電視劇。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