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1迷笛音樂節的迷笛音樂節
2011北京迷笛音樂節演出時間表公布2011年4月30日,2011北京迷笛音樂節將於門頭溝區京浪島公園盛大開幕。包含北京迷笛三個大舞台的樂隊演出時間表也正式公布,為期三天的音樂狂歡將從下午1點持續到晚10點,唐、宋、焱三個舞台共64組海內外的當紅樂隊及知名DJ登台演出。此外,2011北京迷笛音樂節還將單獨設立「芥末舞台」,屆時將有知名樂手隨機邀請現場樂迷一起上台JAM!除了迷笛營和「孩子們的迷笛」,現場還有結合月熊圖片展的迷笛攝影展,以及難得一見的珍貴影像展等各種活動將為笛迷們帶來不同以往的音樂節體驗。迷笛音樂節今年也將登陸上海灘,5月6日至5月8日將在浦東世紀公園開幕。
繼去年十一長江迷笛音樂節邀請到以SOULFLY,SHADOWS FALL等為代表的全球頂尖樂隊助陣,北京迷笛演出公司再接再厲,近日公布今年2011北京迷笛音樂節5月1日的壓軸大牌將是有著20多年歷史,全球最偉大的硬搖滾/流行搖滾樂團之一;曾經創下多項排行榜記錄和數千萬張唱片銷量神話;來自美國的與邦喬維和槍炮玫瑰樂隊比肩的MR. BIG(大先生樂隊)!
今年,海內外共百餘組樂隊及音樂人將出現在北京和上海迷笛的大舞台,其中來自美國MR.BIG更是殿堂級的傳奇樂隊,據悉,首次來華的MR.BIG將於2011北京迷笛音樂節演足2小時,為中國樂迷誠意打造不折不扣的頂級視聽盛宴!還有日本的MONGOL800、加拿大的YOUR FAVORITE ENEMIES等海外名團加入陣容,國內更有當紅實力樂隊痛仰、夜叉、AK47、腦濁、反光鏡、零壹、頂樓的馬戲團、水晶蝶、自游等,還有指人兒、Mr.Graceless、The Ghost Spardac、蘑菇團等一大批優秀的年輕樂隊走上舞台。 2011年迷笛音樂節的主題確定為「愛熊行動」。今年,迷笛音樂學校聯合亞洲動物基金(Animals Asia Foundation)將「拯救月熊,抵制活熊取膽及熊膽製品」的主題推廣到音樂節現場,呼籲更多人關愛月熊等珍稀動物,共同抵制虐待動物的殘忍行為。迷笛也將把這一主題貫穿於全年主辦的4屆迷笛音樂節及所有大型活動中大力推廣。
月亮熊又稱亞洲黑熊,是世界8大種熊類之一,在國際瀕危動植物保護公約中,月亮熊被定為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因為有巨大的經濟利益,月亮熊被定為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剩大約2.5萬頭,中國境內約有1萬多頭。她是一種性情溫和,常年食草,只有在飢餓與哺乳時食肉的熊,以胸口金黃色月芽紋出名。她的膽汁成了中國八十年代興起的養熊業的商品,理由是「為了減少在野外獵熊取膽,我們發展人工養殖」。據統計,我國有超過10000頭黑熊正遭受活體取膽的痛苦。在中國各地的養熊場里,躺在一輩子無法站立與轉身的生鐵籠中,19厘米長的金屬管刺入膽部,一天取兩回膽汁。黑熊是種天性愛自由的動物,在野生環境中每平方公里只有一頭。而在養熊廠,他們被關在無法直立的籠中。各種各樣的擠壓籠讓它們生不如死,有的關了二十年。不少黑熊用咬自己的膀子,用頭猛烈撞擊鐵籠來自殘。有的黑熊因為撞擊,額頭與臉血肉模糊,沒有一根毛了。如果把月亮熊比成人,那它就是個「很愛面子」的人。在野生環境中,月亮熊從不示弱,即使病得很厲害,它不會呻吟,不給對手乘機進攻的機會。因此被發現有病時的黑熊往往已經奄奄一息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醫葯學家經過研究確認至少有五十四種草葯可以作為熊膽的替代品,且價格低廉,完全可以達到甚至超過熊膽汁的葯性。
亞洲動物基金(Animals Asia Foundation)是由謝羅便臣女士(Jill Robinson)創辦於1998年的一個正式注冊的動物福利慈善機構,總部設在香港,同時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德國和義大利設有辦事處,並在這些國家享受稅收減免待遇。亞洲動物基金還在中國和越南建立了黑熊救護中心,全球雇員超過230名。他們的使命是改善亞洲地區所有動物的生存狀況,在亞洲結束動物虐待並恢復對所有動物的尊重。亞洲動物基金從事淘汰活熊取膽已經有十二年了,只是一個民間的非營利組織,卻已解救了中國20個省份的數千頭黑熊,現在還有11個省市,相信離月熊們的「全國解放」也已經為時不遠了!
多年來,迷笛音樂節在推廣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優質音樂現場的同時,也一直關注和支持動物和環境保護的工作,並以此作為音樂節的主題加以推廣和遠播。2003年「搖滾支持動物保護」;2005年「拯救中國河流」;2007年「綠色與和平」;2010年「低碳生活」(購買所有外國樂隊的飛行碳排放),迷笛音樂節一直在做力所能及的宣傳推廣和實際支持。2011年迷笛發起「愛熊行動」,亞洲動物基金(Animals Asia Foundation)作為特別合作夥伴,將於迷笛音樂節現場進行主題推廣和展示活動,並與迷笛音樂學校共同開展募捐行動,推出並銷售由眾多藝術家設計的「愛熊行動」官方系列紀念T恤及周邊產品,所售利潤全部捐給亞洲動物保護基金會,且今年舉辦的四屆迷笛音樂節都會延續這種募捐行動。在今年的迷笛攝影展中不僅將增加月熊基地的圖片展,亞洲動物基金還將於現場義賣AAF的月熊公仔、掛飾等,還有月熊人偶的現場互動,屆時將有知名人士來真人演繹並重現穿著鐵馬甲關在鐵籠里的月熊遭遇,此外現場還將放映「月熊之路」及其它動物與自然和音樂相關的電影。
迷笛團隊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高度重視這次愛熊行動並深深敬佩亞洲動物基金會所默默付出的愛心和貢獻,感同身受他們對動物的關愛與呵護,希望這次一定要好好幫助他們,使他們的工作為大眾所知,並和笛迷一起堅持從善如流,這也是迷笛音樂節除了音樂商業以外的重要的社會意義!
聖雄甘地曾說,從對待動物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今天我們說,拯救黑熊是對人類靈魂的自我救贖。人和動物都是地球家庭中的一員,人類對動物的殘忍只能換來生態環境的惡化,所以保護大自然,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空間。全世界活熊取膽合法的國家目前只有中國和朝鮮,我們希望在中國最終能立法取消殘酷的活熊取膽產業!目前,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62家民間組織呼籲有關單位盡快制定關閉熊場政策,淘汰活熊取膽產業,這已是一個無法迴避的民意訴求。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拯救月熊,拒絕熊膽製品,讓月熊回家,還給他們應有的自由和生命的尊嚴!
一切為了月熊,生命永遠是平等的。 2011北京迷笛音樂節·演出時間表(唐·宋·焱 舞台)
Beijing Midi Festival 2011·Line Up Schele(Tang&Song&Yen Stage)
唐舞台 TANG STAGE
4月30日
14:30-15:00 大紅袍 15:20-15:50 逃跑計劃 16:10-16:40 Mr. Graceless
17:00-17:40 Gammalux(德國) 18:00-18:40 龍神道 19:00-19:40 夜叉
20:00-20:40 Subs 21:00-21:40 零壹
5月1日
13:30-14:00 The Ghost Spardac 14:20-14:50 The On Fires(澳大利亞)
15:10-15:40 指人兒 16:00-16:30 南無 16:50-17:30 左右 17:50-18:30 腦濁
18:50-19:30 MONGOL800(日本) 20:00-22:00 Mr. Big(美國)
5月2日
13:30-14:00 郁 14:20-14:50 咖啡因 15:10-15:50 絲絨公路 16:20-17:00 肆伍
17:30-18:10 劉冬虹&沙子 18:40-19:20 Your Favorite Enemies(加拿大)
19:50-20:30 反光鏡 21:00-21:40 痛仰
宋舞台 SONG STAGE
4月30日
14:00-14:30 56度 14:50-15:20 出口A 15:40-16:20 The Dancers
16:50-17:30 Fall of Mirra(新加坡) 18:00-18:40 窒息 19:10-19:50 秋天的蟲子
20:20-21:00 瘦人
5月1日
13:00-13:30 K362 13:50-14:20 Mya Audrey(瑞士) 14:40-15:10 蜜三刀
15:30-16:10 DH & Chinese Hellcats 16:30-17:10 末裔 17:30-18:10 Good 4 Nothing(日本) 18:30-19:10 生命之餅 19:30-20:10 天堂
5月2日
13:00-13:40 永恆之翼 14:10-14:50 痴人 15:20-16:00 Dengel
16:30-17:10 Audio』s Pain(西班牙) 17:40-18:20 王寶和正午陽光18:50-19:30 Ming』s Pretty Heroes(荷蘭) 20:00-20:40 AK 47
焱舞台 YEN STAGE
4月30日
14:00-15:00 Zhiqi 15:00-16:00 Ouyang 16:00-17:30 Donmyliu
17:30-19:00 Ben Huang 19:00-20:00 Blackie 20:00-21:30 Mickey Zhang
5月1日
13:00-14:00 Kora 14:00-15:00 Bobby 15:00-16:30 Jerryson 16:30-18:00 Jerry K 18:00-19:00 Patrick Yu 19:00-20:30 Dio
5月2日
13:00-14:30 Baozi 14:30-15:30 Huangweiwei 15:30-16:30 Donald Summer 16:30-18:00 X Lee 18:00-19:30 Eddie Lv 19:30-21:00 Yang Bing
㈡ 酷玩樂隊Coldplay 2011年Glastonbury音樂節演出曲目
Here's the festival set list from June 25, 2011:
Hurts Like Heaven
Yellow
In My Place
Major Minus
Lost!
The Scientist
Shiver
Violet Hill
God Put A Smile Upon Your Face
Everything's Not Lost
Us Against the World
Politik
Viva La Vida
Charlie Brown
Life Is For Living
Coldpay's set encore:
Clocks
Fix You
Every Teardrop is a Waterfall
㈢ 歷屆迷笛音樂節盤點
歷屆迷笛音樂節盤點
迷笛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Midi Festival)是由中國地下搖滾樂隊的發源地——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的國內第一個原創音樂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現代音樂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每年都有幾十支國內外的知名樂隊受邀參加演出,更有幾萬狂熱的樂迷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國內外百餘家知名媒體都在關注它的動態,競相報道與之相關的消息,迷笛又被稱為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歷屆音樂節
第一屆
2000年4月30日- 5月1日,第一屆迷笛音樂節在迷笛學校大禮堂舉行,30支樂隊參加,每日觀眾近千人。2000年7月,西單迷笛音樂周在西單文化廣場舉行,以廣場形式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大型開放式搖滾音樂活動,給北京的原創音樂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演出每晚現場觀眾超過1000人。
第二屆
2001年5月1日- 3日,在迷笛學校大禮堂舉行了第二屆迷笛音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支樂隊參加了這次夏日狂歡,每天觀眾達到2000人。
第三屆
2002年5月1日- 3日,第三屆迷笛音樂節在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校園隆重舉行,參加此次音樂節的50餘支優秀樂隊精選自全國各地,每日觀眾達到3000-4000人次,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露天搖滾音樂節。
第四屆
2003年10月1日- 3日,因“非典”推遲舉辦的第四屆迷笛音樂節終於在明媚的金秋中舉行,43支中外樂隊全部義務演出,每天迷笛校園里的熱情觀眾達5000人。
第五屆
2004年10月1日- 4日,第五屆迷笛音樂節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舉行,這場為期4天的節日音樂盛宴,每天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約數千人,成為中國搖滾音樂人2013年收獲的又一個真正意義的現場,有45支搖滾樂隊登台亮相於中國搖滾有史以來最大最靚最酷的露天舞台。
第六屆
2005年10月1日- 4日,全國樂迷的重要節日—— 第六屆迷笛音樂節在海淀公園4萬平方米的草坪上隆重舉辦,40支國內優秀搖滾樂隊及6支國外樂隊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捧上上精彩的搖滾大餐,每日觀眾約8000人。各方輿論都認為本屆音樂節在各方面又有了長足的進步並得到了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首肯。
第七屆
2006年,在北京海淀公園舉行的第七屆迷笛音樂節上,參與的觀眾人數達到了6萬人次,主舞台數目增至4個,超過50支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團體進行了精彩的演出,其中囊括了搖滾,民謠,電子和嘻哈等多種音樂形式。
第八屆
2007年5月1日-4日,第八屆迷笛音樂節規模更加盛大,共搭建了5個舞台,在上屆4個舞台的基礎上增設HIP-POP舞台,同時電子試驗舞台在第四天增設“民謠日”,這是迷笛第一次引入民謠演出。此次參演的中外樂隊及藝人近800人。每日觀眾約3萬。設計師池磊為迷笛音樂節設計的永久logo“綠蝶”非常漂亮地映襯出2007年的迷笛主題——“綠色與和平”,通過迷笛這個巨大的宣傳平台,“綠色和平”組織這個世界著名的NGO(非政府組織)得到了在中國大陸非常成功的推廣,迷笛音樂節將繼續在公眾宣傳上起到巨大的積極作用。
第九屆
2008年迷笛回歸到音樂節誕生的地方-迷笛音樂學校,從十月一號到五號,有上百支中外搖滾樂隊、嘻哈組合以及民謠藝術家在兩個舞台分別為迷笛的鐵托們奉獻期待已久的歌聲。在綠樹成蔭的校園里,幾千名觀眾在音樂節的現場再次回歸到了2003年前的迷笛感覺,一個充滿了愛與激情的綠色大Party。
第十屆
2009年5月1日- 3日,第十屆迷笛音樂節首次從發源地北京移師鎮江舉辦,同時迷笛也迎來了10歲的生日。由鎮江市委宣傳部、鎮江市文化局和北京迷笛音樂學校聯合主辦,鎮江市特別開通了從鎮江火車站直發音樂節會場的“迷笛大巴”為參加音樂節朋友們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第十一屆
2010年5月1日-4日,第十一屆迷笛音樂節在海淀公園盛大舉辦,萬千“笛迷”會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帶著純真、善良和火一樣的激情,共同見證了自己的節日。
第十二屆
2010年10月1日-4日,第十二屆迷笛音樂節 —— 2010長江迷笛音樂節在鎮江(長江上的大島世業洲島)舉辦,包括Soulfly,Loudness, Shadows Fall, Finntroll在內的四大金屬天團情理助陣的演出陣容,締造了中國戶外音樂節最輝煌的金屬盛世。四天的`觀眾人數達到十萬,迷笛音樂節被《紐約時報》評價為中國最好的音樂現場。
第十三屆
2011年4月30日-5月2日,由於海淀公園施工建設新的展覽館,第十三屆迷笛音樂節應門頭溝區的邀請在京浪島公園如期舉辦,雖然遭遇了大風與沙塵暴,但絲毫沒有減弱來自全國廣大樂迷的熱情,大家共同度過了一個有史以來最“風”的音樂節。國際頂級搖滾樂隊 Mr. Big加盟到迷笛演出陣容,製造了當年公認的演出市場的高峰。[1]
第十四屆
2011年5月6日-8日,第十四屆迷笛音樂節 —— 2011上海迷笛音樂節在上海浦東新區的世紀公園隆重舉辦,“搖滾上海”的迷笛夢想在籌備了3年後終於實現。
第十五屆
2011年8月4日-7日,第十五屆迷笛音樂節 —— 2011 海洋迷笛音樂節在山東省日照市的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辦,此次音樂節得到了日照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在此之前還舉辦了為期四個月十八個周末的“海洋迷笛音樂季”的廣場音樂活動。海洋迷笛第一次將電子舞曲舞台的大型花車開到了沙灘上,在中國最長的海岸線舉辦了迄今最大的沙灘電子派對,吸引了數千名樂迷徹夜狂歡。
第十六屆
2012年4月21日-22日,第十六屆迷笛音樂節——2012上海迷笛音樂節在浦東世紀公園完美落幕,18支海內外實力樂隊及眾多知名DJ為上海樂迷奉獻了兩天的精彩演出,搖滾火種在長三角地區再次燎原。
第十七屆
2012年4月29日到5月1日,第十七屆迷笛音樂節——北京迷笛音樂節在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盛大舉行,“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受邀首次參演在北京舉辦的迷笛音樂節,此外“搖滾火麒麟”何勇,痛仰、木瑪&Third Party、郝雲、零壹、Subs、夜叉、扭機、王勇獨聯體等近百支海內外實力樂隊傾力助陣北京迷笛。3天5萬人次的現場盛況和空前規模的“迷笛營”,讓此次迷笛再次成為了樂迷們津津樂道的一次盛事。
第十八屆
2012年8月23日-26日,第十八屆迷笛音樂節——2012喲嘎迷笛音樂節在貴陽花溪公園舉辦。首次進軍大西南的迷笛音樂節,在堅持純粹的搖滾樂的基礎上,更結合西南地區多民族文化的特點,樂隊陣容中,不僅包括中國搖滾樂的教父級人物——崔健,也有痛仰、夜叉、木瑪&Third Party等迷笛鐵軍的加入,還有子曰秋野、二手玫瑰、杭蓋等具有中國風及民族特色的新老樂隊參加演出。
第十九屆
2013年4月29日到5月1日,第十九屆迷笛音樂節——中國樂谷·2013北京迷笛音樂節在樂穀草地音樂公園(北京漁陽國際滑雪場)盛大舉行。音樂節現場共設Vans-唐、Tiger-宋、清、Mini舞台和孩子迷笛五個舞台,其中首設的孩子迷笛以及Mini舞台帶來的驚艷毫不遜色於其它三個舞台,成為本屆音樂節的獨特亮點。海外陣容中,由美國金屬核大團The Ghost Inside和丹麥硬搖滾樂隊D-A-D領銜,美國的復古暗潮Cold Cave、芬蘭旋律金屬Amoral、巴伐利亞金屬Emergency Gate、瑞士的現代工業金屬樂隊Sybreed以及特邀的瑞士打擊樂團Bubble Beatz等17支樂隊,他們和眾多中國樂隊一起引爆了一場萬人草地大狂歡。[2]
第二十屆
2013年5月3日-5日,第二十屆迷笛音樂節——2013上海迷笛音樂節於浦東世紀公園如期舉辦!為期三天,在唐、元、清三個舞台,來自中、英、美、法、丹麥、芬蘭、瑞士7國的優秀樂隊組成了滬上有史以來最強悍的搖滾陣容。
第二十一屆
2013年5月17日-19日,第二十一屆迷笛音樂節——2013深圳迷笛音樂節在深圳龍崗大運中心舉辦。一直往南方開——中國最大的戶外搖滾音樂節迷笛音樂節終於開到了嶺南!迷笛音樂節得到了深圳龍崗區政府、佳兆業集團的大力支持。近百支中外樂隊及音樂家受邀分別在唐、元、明以及孩子們的迷笛四個舞台上奉獻連續三天共計100個時長的演出。國內陣容中不僅包括崔健、謝天笑、郝雲等從北京南下的老中青多支實力樂隊,還有香港的荔枝王,澳門的Why Oceans,廣州的沼澤、五條人、玩具船長等粵港澳地區的樂隊參加演出。海外樂隊陣容由德國超級重型大團Caliban壓陣,還有美國復古暗潮先鋒Cold Cave等。三天十萬人次的盛況,創下了南中國戶外音樂節最盛大的規模紀錄。
第二十二屆
2013年10月2日-4日,第二十二迷笛音樂節——華夏之光·2013長江迷笛音樂節在上海浦東三甲港再創奇跡!為期3天,在有史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25萬平米的演出場地,配備齊全的5萬平超大迷笛營區,主會場9個舞台+迷笛營區2個舞台,200組藝人現場演出,囊括古今中外各類的音樂類型,重組回歸的搖滾傳奇樂隊舌頭和眼鏡蛇樂隊,強大的海外陣容……2013年長江迷笛音樂節創多項史詩紀錄,已成為中國戶外音樂節歷史上的新標桿。其中最具特色的迷笛營也大獲成功,包括400多名志願者,4天共有6769人共同露營,創造了中國戶外音樂節露營人數之最。[3]
第二十三屆
2013年12月31日到2014年1月2日,第二十三屆迷笛音樂節也是國內第一個跨年音樂節,2014深圳迷笛音樂節—佳兆業跨年鉅制在深圳龍崗大運中心舉辦。3天5個舞台,包括瑞士的打擊樂團Bubble Beatz,中國的唐朝、謝天笑、王勇獨聯體、張有待等超強實力樂隊帶來賀歲演出。中國搖滾迷笛獎首次移師深圳舉行頒獎盛典;搖滾好機友——百輛哈雷重型機車聲援迷笛,呼籲“減少鳴笛”;還有豐富多彩的創意文體活動,極具創意的科技時尚產品和服務,舞龍舞獅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到場助興,各種創意元素的融合與碰撞,打造了別具特色的2014深圳迷笛音樂節。近百支樂隊、數百名工作人員與數萬名觀眾一起完成了這場開創性的“搖滾年會”。它的完美落幕也為新一年的中國搖滾樂帶來了一個開門紅。[4]
第二十四屆
2014年4月25-27日,第二十四屆上海迷笛音樂節在上海浦東三甲港舉辦。在三天的演出中,由頂樓的馬戲團、冷酷仙境領銜的上海本土樂隊“主場作戰”,受到了樂迷的超高禮遇;戰斧、木瑪、夜叉、Subs、聲音玩具等中國搖滾樂中堅力量依次登場;痛仰、謝天笑、逃跑計劃等中國新音樂領軍人物集體向樂迷展示著中國原創音樂的最高水準;更有傳奇英倫樂隊Suede山羊皮、參加過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偉大的美國音樂家Larry Graham,以及來自德國、以色列等國的頂尖樂隊為樂迷帶來世界頂級的現場享受。三天內共有百餘組中外樂隊及藝術家獻上精彩演出,在這塊中國規模最大的25萬平方米的演出場地上,幾萬名現場觀眾享受著搖滾樂帶來的激情和自由,連雨後泥濘的場地都成了他們狂歡的樂園,周身塗滿泥漿的樂迷隨處可見,許多世界搖滾樂史上的經典畫面在這一刻重現。[5]
第二十五屆
2014年5月1-3日,第二十五屆北京迷笛音樂節在海淀區狂飈樂園圓滿落幕。迷笛音樂節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首次展開合作,與MINI/Vans/Zippo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合作精彩延續。現場更有美食、美酒、詩歌和極限運動等多種新青年文化娛樂項目,讓三天的音樂節成為了名符其實的狂歡節。全球最偉大的英倫樂隊Suede山羊皮樂隊、傳奇FUNK藝術家Larry Graham和他的Graham Central Station樂隊、最具創新精神的瑞士打擊樂組合Bubble Beatz,硬核鼻祖D.O.A樂隊,以及謝天笑、痛仰、逃跑計劃等國內最頂尖的音樂人,百餘組中外知名藝人為現場樂迷送上了具有國際水準的震撼演出。此次的北京迷笛3天吸引約7萬人次,露營區也大獲成功,近4000名樂迷入住再次刷新了北京戶外音樂節的露營人數紀錄。[6]
第二十六屆
2014年10月1日至3日,第二十六屆迷笛音樂節——華夏之光·2014長江迷笛音樂節在上海浦東三甲港如期舉行。長江迷笛邀請了200組國內外頂尖音樂人在英菲尼迪-唐、森海塞爾-宋等9個舞台為樂迷奉獻了諸多世界級的現場,將成為中國搖滾樂一筆寶貴的記憶。在三天時間里,來自世界各地的5萬樂迷匯聚此,迷笛營露營人數也再次刷新紀錄。虎牌的蹦床、節奏大師,野格的電音派對、主題電影,超過一千平米的吸煙區“Red Beat”、攀岩、Big Pixel Studio的“萬人迷”超級大合影的數字藝術創作等互動活動給觀眾帶來了更多娛樂選擇,還有現場的環衛提升、升級後的餐飲區、數條大巴線路有序按時運送樂迷進場離場等多方面改進更讓樂迷看到迷笛不斷完善自我的決心,以行踐言。
第二十七屆
10月5日至7日,第二十七屆迷笛音樂節——2014太湖迷笛民謠與世界音樂節在蘇州吳江區七都鎮太湖迷笛音樂公園(原格林鄉村公園)盛大舉行。棉、絲、孩迷和戲曲四個舞台為觀眾呈現了民謠、布魯斯、藍草、探戈、波薩諾瓦等眾多音樂類型,以及京劇、越劇、黃梅戲、木偶崑曲等戲曲劇種。老狼、痛仰、木瑪、Deine Lakaien(你的仆侍)、烏仁娜、莫西子詩、Pia-no-jaC、山人等中外樂隊在風景秀美的太湖之濱浪漫放歌。舒適優美的場地環境,雅緻而多樣化的現場音樂,首次舉辦的太湖迷笛吸引了兩萬多樂迷,太湖迷笛成為十一長假中最美妙和難忘的音樂假期。
第二十八屆
12月31日至1月1日,第28屆迷笛音樂節——1415深圳跨年迷笛音樂節在深圳大運中心圓滿舉行。深圳迷笛音樂節兩天的演出共吸引了近4萬樂迷,痛仰、舌頭、二手玫瑰、木瑪、扭曲機器、刺蝟、大波浪、米特夏克等大陸搖滾樂中生代奠基樂隊與最具代表性的新生樂隊,還有來自中國香港的觸執毛、招魂、新青年理發廳,和來自英國的The Bottom Line,分別在唐、戰國和孩兒迷三個舞台依次登場,奉獻了不同風格的精彩演出。第6屆中國搖滾迷笛獎頒獎禮與樂隊演出穿插進行。堪稱中國搖滾中生代樂隊旗手的舌頭樂隊,囊括四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獎項中分量最重的“中國搖滾貢獻獎”頒發給剛剛過世的中國最偉大的鼓手之一的“鼓仨兒”張永光先生。
;㈣ 想在線看糟糕歷史逍遙音樂節專場哪位大神有,求免費分享
鏈接:
《糟糕歷史逍遙音樂節專場》是一部於2011年播出的歌舞歷史劇,該劇劇情紛繁復雜,耐人尋味,
㈤ 逍遙音樂節的音樂節特色
第100 屆逍遙音樂節於1994 年舉行。每屆音樂節將上演70 多場主要的音樂會,不斷
深化著交響音樂和歌劇音樂的范疇。 逍遙音樂節將一如既往地歡迎世界各地的知名演奏家前來獻藝,同時也向世界展示英國音樂界的風采,包括 BBC 自已的交響樂團和合唱團。
1996 年,逍遙音樂節又進行了創新,推出了「公園音樂節」、「逍遙音樂節室內樂」和「逍遙音樂節講座」(Proms in the Park、Proms Chamber Music、Proms Lecture)。1997 年,逍遙音樂節首次舉辦了獨奏音樂會。在隨後幾年中,各種特色節目紛紛亮相:1998 年的「合唱日」(Choral Day)、1999 年的「縱貫午年樂史盡在一朝一夕」(1000 years of music in a day)、2000 年的逍遙音樂節千禧年青年日 (Proms Millennium Youth Day)。此外,爵士、電影和舞台音樂也在音樂節上百花齊放。2000 年,逍遙音樂節盛況空前:皇家阿爾伯特廳不斷擴大會前研討的規模,皇家音樂學院推出「作曲家肖像展」,蛇形畫廊 (Serpentine Gallery) 還推出了逍遙音樂節詩歌節 (Poetry Proms)。
每場音樂會都由 BBC3 台通過網路或廣播進行現場直播。從 2002 年開始,BBC 電視台加大了直播力度。此外,逍遙音樂節網站也開通了視頻點播服務,節目包括蜚名國際的閉幕音樂會。逍遙音樂節還首次與提供數字電視服務的 BBC 4 台合作,實現了與觀眾的互動。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表達自已的意見和疑問,在直播過程中,只需點擊「紅色按鈕」,BBC 1、2、4 台的電視觀眾就可以同步收看節目點評。2004 年,節目點評新增到廣播和 Freeview 的 DAB 服務中。2005 年,逍遙音樂節推出了第一個可通過手機訪問的 WAP 網站,每天提供免費的文字簡訊。目前,幾乎每場音樂會在播出一周後都可以通過音樂節網站點擊收聽。
自1895 年以來,雖然逍遙音樂節的內容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亨利·伍德為音樂節制定的宗旨仍然不變:以最高的演出水準,為眾多的觀眾獻上最多樣化的音樂。
漫步於皇家阿爾伯特廳欣賞音樂這一傳統始終作為音樂節的主打特色,繼續營造出獨特、休閑的氛圍。
㈥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所有歌曲名,求名字...
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4點,備受關注的2012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將揭開神秘面紗。據藝術指導丹尼·博伊爾透露,這場盛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英國國寶級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暴風雨》。整場表演的主題旨在呈現一片土地經歷了工業革命一路發展變化的故事,並展望了未來的道路。雖然博伊爾還將在演出開始前的最後一刻才能確定其「神奇之島」的環節,但是開幕式主要的組成基本確定。藉由英國媒體披露的信息,通過我們的解讀為大家觀看開幕式提供更多的便利。
第一幕「綠色和愉悅」:007出場 逍遙音樂會搬上舞台
北京時間周六凌晨晚上4點(英國當地時間周五晚上9點)(而不是剛開始確定的晚上8點12分,以20.12暗合2012年),開幕式將如博伊爾所期盼的,在黑幕中開始。在007系列影片中扮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員丹尼爾·克雷格將由直升機的繩索從天而降,隨後27噸重的巨鍾敲響,宣布著開幕式的正式開始。而這巨鍾的創意也正是來自莎翁名作的經典名句「不必害怕,這小島回盪著嗡鳴」。接著,英國舞台劇演員肯尼斯·布拉納將會朗讀劇作中的經典橋段。此時,一個小山連綿、泉水流淌,草地和農舍相映成趣的背景將會把人們帶回到英國過去以農業為主的時期。那風景將會由真的動物組成,其中就包括了12匹馬、 3頭奶牛、70隻綿羊和3隻牧羊犬。屆時,甚至還會有馬拉動的耕犁的工具,辛勤的擠奶婦女、野餐的家庭、愛德華時期的村莊板球隊以及慶祝著五朔節(歐洲傳統民間節日)而舞蹈著的人們。舞台的一端會是格拉斯頓伯里山的娛樂活動,其頂端是一棵橡樹,而它的山腳下是節日歡聚的「人潮」。另一端則是一個巨大的空間,讓其中的人們歡唱慶祝逍遙音樂會(英國每年一度的古典音樂節,是世界著名的音樂節之一)。博伊爾甚至有過「人工造雨」的想法,但按照現在的天氣預報看來,他的想法是完全沒有必要了。這個階段的背景音樂會包括《希望和榮耀之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The Jam樂隊的《走向地下(Going Underground)》和Vangelis的《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希望和榮耀之地》是英國著名的愛國歌曲,由英國著名作曲家愛德華·埃爾加於1902年創作,當時的他被英國末爾文山宏偉壯麗的景色所震撼,創作出了這首傳世名作,歌詞如「親愛的希望之地,你的太陽永不落息」等歌頌英國的美好,所以一直被認為是英國愛國的象徵。不僅如此,由於優美的歌詞和旋律,這首歌後來也成為美國大學畢業典禮上慣用的演奏音樂(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大學畢業時的那個場景的背景音樂就是這個),所以導演博伊爾選擇這首名曲既考慮到了歌頌祖國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夠激起英國之外觀眾的共鳴,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The Jam樂隊《Going Underground》
《走向地下》也是英國著名老牌搖滾團體The Jam的經典作品質疑,這首歌發表於1980年,一經發行便直接沖上排行版冠軍的位置。除了經典的旋律,這首歌歌詞所反映出英國當時的政治現狀成為《走向地下》成為具有分量的更大原因,歌詞隱含英國對於軍隊、核武器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政策問題,間接表達了某些民主的訴求,因而被看成是極具民主色彩的作品而流傳至今。不僅如此,這首歌也有許多改編版本,被用於歐美的影視作品或者慶典當中。如在2002年的世界盃比賽當中,這首歌被改名為《走向英格蘭》作為英國隊的加油曲。
作曲家Vangelis為電影《烈火戰車》的配樂
同時,長達近21分鍾的《烈火戰車》也被選為第一部分的背景音樂,這首作品來自於英國同名電影《烈火戰車》,由希臘作曲家Vangelis創作,曽在198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在這部歌頌體育競技精神的電影當中,這段十分具有鼓舞特徵的主題曲成為電影振奮人心的很重要的力量。博伊爾在奧運會開幕式上選擇這首作品,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滾石樂隊XXX經典歌曲串場
「黑暗的撒旦磨坊」出自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作品《耶路撒冷》,後來人們用來比喻英國的工業革命。因此在第二幕中,整個場館會從英國淳樸的鄉村轉換到工業革命時期的景象。表演者們將化身為紡織工人,礦工,鋼鐵廠工人還有工程師,帶領觀眾們回到工業革命時期被譽為「世界工廠」的英國。這部分的背景音樂包括英國現代音樂劇之父列昂·巴特的《Food, Glorious Food》,滾石樂隊的《Satisfaction》xxx的《Pretty Vacant》。
音樂劇《Oliver》插曲《Food, Glorious Food》
《Food, Glorious Food》是由英國現代音樂劇之父萊昂內爾·巴特(Lionel Bart)為查爾斯·狄更斯經典小說《霧都孤兒》改編的音樂劇《Oliver》而作,其中該曲音樂旋律主要講述了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人們對美食的迫切追求,從而反射社會淡淡憂郁的一面。
滾石樂隊的《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一曲的全稱為《(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無法抗拒的)滿足》,是英國偉大搖滾樂隊滾石樂隊的著名曲目,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500首搖滾歌曲之一,也是滾石樂隊打開美國市場的首支單曲。歌詞描寫一種情緒上的滿足感,可能正好恰合英國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物質滿足。同時這首名曲也有不少翻唱版本,最著名的當屬小甜甜布蘭妮在其第二張專輯中的翻唱。
性手槍的《Pretty Vacant》
盡管「性手槍」(Sex Pistols)拒絕出席開幕式,讓歷史時刻成泡影,但並不妨礙導演把他們的經典歌曲搬上舞台。《Pretty Vacant》一曲對於性手槍來說,也相當於《Satisfaction》之於滾石樂隊,這首作品完成於1977年,是朋克樂隊性手槍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英國朋克歷史上的標志性歌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第三幕「邁向未來」:致敬披頭士 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壓軸獻唱
緊接著人們將繼續跟著歷史的腳步向前,來到戰後的英國。包括大本鍾在內的其他著名的倫敦地標性模型都會被搬上舞台。一支人數達12000人的表演隊伍將會在觀眾面前浩盪走過。其中有裝扮成護士的表演者和推著病床的助理員工,他們象徵著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和福利國家的身份;還有象徵著創新精神的表演家,音樂家,演員等;同時,表演隊伍還包括了鼓手,滑板運動員,雜技演員和由志願者打扮成的英國歷史名人。表演還會展示英國多元文化的一面,以及近來的政治波動。整場表演務求向觀眾呈現英國戰後的變化和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向世界展示英國文化的盛宴當中,無論如何都難以繞過披頭士樂隊,但在這一部分當中怎麼展現既能體現主題,又不突兀成了一個大問題。按照總導演博伊爾的設計,他讓同時在表演隊伍中行走的舞者穿上Sgt. Pepper服裝,這個創意來自於披頭士的著名專輯《帕伯軍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這張專輯發行於1967年,曲風包含搖滾、流行甚至印度樂風,是披頭士最為豐富和世界化的專輯,也被評為全球最偉大的專輯之一。這張專輯的封面也別具特點,在擁擠的人群中,披頭士與他們喜歡的世界名流們拼貼在一起,如他們的所有專輯一樣,成為極具辨識度和模仿性的封面之一,由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親自設計而成。博伊爾選擇這張專輯作為致敬披頭士的亮點,無疑十分討巧。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組合《Relax》
《Relax》是英倫流行舞曲名團弗蘭基去好萊塢(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在1983年推出的首支單曲,盡管一開始銷售慘淡,但卻在1984年大熱,其中更在1985年獲得全英音樂獎「最佳單曲」大獎。此後,《Relax》以近二百萬次的銷量拿下了英國史上最好賣單曲的第7名。值得一提的是,《Relax》也是80年代最具爭議的歌曲之一,因為歌曲中充滿爭議的露骨歌詞曾被BBC電台禁播。
艾米·懷恩豪斯的《Valerie》
同樣致敬的還有英國已故靈騷天後艾米• 懷恩豪斯,她於2011年7月過世,年僅27歲,僅發行過兩張專輯,但卻因為天賦異稟而名垂音樂史,並且以英國人的身份獲得多項格萊美獎的肯定,是英國音樂的榮光所在。這次選用的歌曲《Valerie》是她最具代表性也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保羅·麥卡特尼的《Hey Jude》
《Hey Jude》這首「治癒系」作品是世界流行樂史上數一數二的歌曲,由保羅·麥卡特尼創作,是披頭士更是保羅·麥卡特尼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歌曲的創作初衷是麥卡特尼寫給團員約翰·列儂之子朱利安,以安慰約翰·列儂婚姻破裂給年幼的朱利安帶去的痛苦,歌詞如「嘿,朱迪(朱利安的昵稱),不要把全世界都扛在肩上,你應該懂得,傻瓜才會假裝堅強」成為全世界樂迷的心靈慰藉。
㈦ 這些你沒去過的音樂節,或許是這個星球上最後的烏托邦
如果你是一位音樂發燒友,無論你喜歡的是民謠,電子,嘻哈,搖滾甚至是古典樂, 音樂節都是一個你不能錯過,可以任性撒野的地方 。
但在國內疫情復發的當下,音樂節幾乎很難再舉辦,這是否令你感到興致缺缺?更有資深的Party Animals早就把國內的音樂節去遍了,深覺不但沒什麼氛圍,甚至每年演出的陣容幾乎都一樣,連歌曲都不帶變的。
反正都出不了門,倒不如緊跟小Nar的腳步,來看看這些國際上最In的音樂節,這樣等到疫情結束的時候才能第一時間奔到現場,做朋友圈的第一人呀~ 更多小眾寶藏音樂推薦/專業樂評/潮流資訊,請關註:NarwalMusic
你是否願意不遠萬里,不顧一切的奔赴一座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只存在 8 天的城市?
這座黑石城裡的居民,會帶給你答案。
始於1986年的火人節(Burning Man)被稱之為 現代社會中的烏托邦 。每年 8 月底到 9 月初,美國內華達州荒無人煙的黑石沙漠中就會閃現出一座神秘的城市-黑石城(Black Rock City)。
這座只存在 8 天的城市成為了全世界嬉皮士,藝術家,矽谷大佬和音樂愛好者最後的烏托邦。甚至連Google的創始人Larry Harvey,臉書的創始人Mark Zuckerberg,還有忙著造火箭的Elon Musk都是火人節的常客。在192 個小時內,他們拋棄過往的所有身份,聚集在這里欣賞藝術作品,交朋友,盡情歌舞,揮灑汗水…
Burning Man不屬於純音樂節,它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場藝術盛事,一個先鋒的實驗。有想法,會玩,敢玩的藝術家們在這里舉辦音樂派對,現場的音樂大致以House和Techno為主,黑石城的「居民」們可以全天不間斷地享受音樂,盡情搖擺。在這里,國籍、膚色、性別和地位都要為音樂讓路。
每一年,除了代表著火人節精神象徵的巨型人像雕塑外,神廟絕對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人們將代表自己或他人的信物放在神廟中,為親人和朋友祈禱。
八天過後,黑石城的「居民」離開,本著「leaving no trace」的原則,神廟連同裡面的東西,會和火人一樣被無數火把點燃,直至消失,化成灰燼。 眾人透過熊熊的火光,彷彿看到那些痛苦的回憶也被燃燒在這火堆中,消失不見,而自己也獲得了重生。
有人說,「火人節是一種藝術,一種神話,一種儀式,一種情愛的屬性,是集體自我的一種形式。」
那麼看到這的你,有沒有想去到火人節的現場放一把火的沖動呢?
有人說,沒有去過這里,你便不懂瘋狂的人生。
雖然Ibiza只是西班牙的一個很小很小的島,卻是 全世界電音迷心中的耶路撒冷 。如果說普通電音迷們最想去的音樂節是Tomorrowland和EDC,那麼Ibiza絕對是骨灰級電音玩家心馳神往的聖地。每年的6-10月,全球聞名的百大dj在這里舉辦著最瘋狂的派對,將整個Ibiza變成一座24x7的「電音島」。
吸引了全世界的Raver,銳舞族,Party Animals,導演,甚至是超級巨星(你很有可能就在岸邊碰到Justin Bieber, 小李子和奧蘭多·布魯姆)。
Ibiza的人們從日落狂歡到日出,音樂,跳舞,喝酒,sex在這里從不停歇。
同時Ibiza也是一個休閑度假的勝地,被歐美人稱之為和馬爾地夫齊名的度假天堂。
你可以在這里吹著海風手捧香檳,享受藍天白雲,也可以恣意瀟灑,盡情狂歡。值得一提的是,Ibiza還擁有世界上唯一一所潛水大學,每個海灘都能以低廉的價格租到漿板,享受沖浪的樂趣。
來吧,來Ibiza,追尋波希米亞式的閑適生活,復刻曾經的時髦格調。
每年的4月對於全世界眾多的音樂愛好者們來說無疑是最激動的時刻,因為位於加州Indio沙漠里的Coachella就要開始了。
如果你玩國外的社交媒體,你一定聽說過這個一年一度為期兩周的音樂節。因為在它舉辦的這兩周里,ins上的超模和網紅們總會24小時不間斷直播自己在這里的快樂時光,也因此,Coachella絕對是所有音樂節里最難搶票的那種,價值449美金(約3000人民幣)的最基礎門票在剛出來的前10分鍾就會被全部搶光,更別說周邊的酒店都被炒到800美金一晚。
不同於Tomorrowland, Ezoo這些電音節,Coachella的音樂類型更加多樣。無論你是喜歡Hip Hop、喜歡EDM還是喜歡Pop Music,都能在Coachella得到一個美好的回憶。 想想能在沙漠里和Bella,Kendall,Gigi蹦迪是什麼感覺!
Coachella如此火爆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星光熠熠的line up。Lady Gaga,Rihanna,Selena Gomez,Nicki Minaj,Cardi B等世界巨星都曾上台演出,就連槍花(Guns N' Roses)重組後首場大型音樂節演出也是在Coachella。
大家喜愛的BLACKPINK作為首次登上Coachella舞台的KPOP女團,連唱13首,帶來了華麗的舞台表演,受到現場觀眾們的熱烈反響。
小Nar在這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大家期待已久的Coachella將於2022年正式回歸,你准備好在Coachella感受音樂的力量了沒?
羅斯基勒音樂節位於哥本哈根郊外的小鎮(Roskilde),是北歐地區最大規模的搖滾音樂節和文化活動,也是每年夏天北歐人最期待的一件狂歡盛事。
提到搖滾樂,不得不說的就是作為搖滾轉折點的Woodstock。1969年Woodstock的主辦方臨時決定拆除圍欄,讓大家免費入場。年輕的人們相聚在這里聽音樂,聊理想和遠方,把這里當作了具有理想氣質的烏托邦。
而始於1971年的羅斯基勒音樂節就是受到Woodstock的啟發創立的,目前由一家非盈利機構籌辦,所有收入用於慈善和文化事業。自70年代到現在,羅斯基勒已經捐贈了3.2億丹麥幣。同時, 羅斯基勒音樂節也是地球上最注重環保的音樂節 。自2016年開始,音樂節舉辦期間產生的所有垃圾全都被回收利用,就連他們所使用的樹木都是經FSC認證通過的。
羅斯基勒音樂節也與Copenhagen Pride(丹麥最大的LGBT組織)聯合推出了Rainbow Room(彩虹屋),用來表達音樂節對LGBTQ人群的愛與支持。他們中許多人在平日的生活中感到不被人理解和支持,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接受和愛,但在來到羅斯基勒之後,很多人都感嘆,「一生中第一次,我感覺人們理解我了。他們看到了我是誰。」
在羅斯基勒,人們不帶任何有色眼鏡,無條件的包容精神讓所有人都感受到自由,平等與愛。
看了這么多歐美的音樂節,你是否感覺到心癢癢,但又因為距離太遠而不得不放棄?那麼你一定不要錯過亞洲最頂尖的SUMMER SONIC音樂節!
Summer Sonic於每年的夏天在日本大阪和千葉市舉行。創辦於 2000 年的 Summer Sonic 比起很多老牌音樂節來說,確實是個年輕人,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日本最著名的音樂節。Summer Sonic的演出陣容歷來星光熠熠,Jay-Z,Rihanna,Ariana Grande,TaylorSwift等歐美流行歌手都是它的的常客。
除此之外它還會邀請大量的小眾的、前衛的音樂人前來參加,完全不輸歐美的大型音樂節。2016年,Summer Sonic甚至還邀請到了竇靖童,良好的演出效果除了讓她在音樂節上收獲了更多日本歌迷,也進一步打響了中國音樂人在日本的知名度。
Summer Sonic可以說是全球范圍內最舒服的音樂節,與大汗淋漓、滿身泥土的音樂節體驗不同,Summer Sonic的演出場館一半室內一半露天。它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城市型音樂節,無論是硬核樂迷還是一般愛好者,在這都可以盡情的享受音樂,還能順便日本旅遊。
還沒有去過音樂節的小夥伴們,我想Summer Sonic一定是你們最好的選擇!
提到古典樂,人們總是會聯想到「高雅」、「端莊」等詞語,那麼BBC Proms(「逍遙音樂節」)一定會打破的你的固有思想。
BBC Proms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古典音樂節」,是英國保持了百年歷史的古典音樂節,各國音樂家都以參與這個音樂節為榮。每年夏季,在長達八周的時間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里,每天都有演出,觀眾們可以自行尋找適合自己的演出欣賞。
與人們印象中的古典音樂節不同,BBC Proms的宗旨正是打破大家對古典樂的傳統觀念, 入場觀眾可以攜帶小吃和啤酒,不需要盛裝端坐,觀眾可以坐在地上,甚至躺在地上聽古典樂,不再受到「端莊優雅」的約束。 想像一下,數千觀眾聚在皇家音樂廳中吃喝聊天是不是很奇妙呢?
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BBC Proms都是舉世無雙的。從創辦至今,BBC Proms仍然堅持走親民路線(票價低至6英鎊),用一流的音樂和低廉的票價,向不同背景的民眾普及古典音樂。BBC對每一場Proms都有錄音,所以即使你無法到場,也可以在官網收聽和觀看。
BBC Proms的影響力在於,它不僅是音樂愛好者最期待的年度盛事,還給了未接觸過古典音樂的聽眾們一次接觸和熟悉的機會。看到這里,你有沒有對BBC Proms這樣高質量低門票的音樂節心動呢?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沒有迫不及待的想要快點到達現場,享受音樂,感受熱情的氛圍呢?
-The End-
來和我們聊天吧
「接下來你想去哪場音樂節?」
「你最難忘的音樂節記憶又是什麼呢?」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㈧ 求糟糕歷史.逍遙音樂會專場.Horrible.Histories.Proms.Chi_rip.608X336-YYeTs人人影視種子下載,謝謝
逍遙音樂會視頻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32tA9QBOYqFBlSPvdwpgLg
逍遙音樂會視頻|[神秘博士:2008逍遙音樂會-特別短片]2008..Spheres.rmvb|[神秘博士:2008年逍遙音樂會加長版][Doctor..Proms.2008].rmvb|[神秘博士2010年逍遙音樂會加長版][][.2010.Extended][GB]HDTV.rmvb|[FLYINE飛翔科幻網][神秘博士]2013年逍遙音樂會.mkv|[FLYINE飛翔科幻網][SF幻翔][神秘博士]2006 David Tennant卡迪夫音樂會.rmvb
㈨ 吉娜和朗朗差多少歲,
郎朗和吉娜年齡相差12歲。
郎朗(Lang Lang),1982年6月14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中國鋼琴演奏者,聯合國和平使者,畢業於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
吉娜·愛麗絲(Gina Alice),1994年8月22日出生於德國威斯巴登市,德韓混血,德國鋼琴演奏者。
郎朗人物評價
郎朗從溫文儒雅的陽光大男孩蛻變成了氣宇軒昂的男子漢,給人一種清新之感,而唯一沒有改變的,便是寫在他臉上的那種清澈見底的純真。
從大氣磅礴的《匈牙利狂想曲》到精彩絕倫的《大波蘭舞曲》,從細膩內斂的《童年情景》到波光粼粼的《漁美人》,帶著這股純真,帶著對鋼琴駕輕就熟的「朗式演繹」,他打破了人們對鋼琴只聞其聲的喜愛,使更多的人願意藉助郎朗激情四溢的肢體語言作為品味音樂的引導,似乎只有這樣的欣賞帶給觀眾的才是視聽的雙重盛宴。
㈩ 逍遙音樂節的歷史背景
創立於十九世紀的「逍遙音樂節」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藝術節。做為一個致力於吸引音樂的入門愛好者的藝術節,它的歷史與成就,不僅已經化為了倫敦文化的一部分;它同時也是許多英國人記憶當中的一部分。
一個世紀之前的1894年,倫敦皇家艾伯特廳的新任經理羅伯.紐曼(Robert Newman)招來了青年指揮家亨利.伍德(Henry Wood),一起商量在如何重建這個已經逐漸破敗的「皇家艾伯特廳」之後,給它帶來新的生命。紐曼向伍德透露他想舉辦一個專門為入門觀眾設計的音樂節,兩人意見很快就一拍即合;隔年,第一屆的「逍遙音樂節」於是誕生。 每年七、八月的音樂節期間,「皇家愛伯特廳」每晚都要節目;有時候還會有下午場的演出。同時,拜「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播送網路之便,「BBC逍遙音樂節」一年七十餘場的演出都會有BBC的現場立即廣播。部分節目還會透過BBC進行電視實況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