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的說應該是叫台灣」R&B音樂教父」,這樣比較准確!台灣音樂教父應該是陳升,羅大佑,李宗盛,這些人比較有分量.不過都不一定!每個人的領域都作出自己的巨大貢獻了!
陶喆的意義在於為中國樂壇帶來了R&B音樂,而真正發揚光大的應該是周傑倫.周傑倫的R&B並不比陶喆純正,但是創造了」中國鳳」風格,融合了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帶來了華語樂壇的R&B風潮,影響甚巨...
不論如何,不能磨滅的是陶喆帶來R&B音樂到中國的事實!
稱之為台灣」R&B音樂教父」也不為過.
新音樂教父陶喆 一路走來
一、嶄露頭角
1997年。他從幕後跳到台前、從一個知名音樂製作人轉型成為一個歌手。他扛著R&B的大旗,在中國台灣颳起了第一陣R&B颶風。這個在美國長大的中國男孩,年紀輕輕卻憑借著自己首屈一指的音樂製作實力在台灣樂壇嶄露頭角;這個英文名叫DAVID的男孩,從未接受過任何正統的音樂教育卻憑借著自己的天分、憑借著自己一首首音樂創作,推動了華語樂壇乃至亞洲第一波音樂新浪潮。所以,人們將他譽為「華語樂壇新音樂教父」。
二、大施拳腳
1999年。在美國埋首了2年的他,帶著自己的第二張專輯《I』m OK》卷土重來。他回到了中國台灣、他回到了華語樂壇、他重新拾起了那個曾經屬於他的R&B大旗,在華語樂壇開始大施拳腳、大放異彩。在唱片行業的運作慢慢走向商業化的時候、在華語樂壇慢慢走向低糜的時候,他卻毅然的拋棄了商業,他堅持做著屬於自己而不一味迎合市場的音樂。他對音樂的這般執著的確不曾愧對「音樂教父」這個稱號。他繼續鞏固著自己在華語樂壇的地位,繼續吹著他自己帶起來的R&B風。
三、營造經典
2002年。3年的沉寂。在唱片公司老闆的急切催促下、在歌迷千呼萬喚下,他的第三張專輯《黑色柳丁》終於浮出水面。橙色的柳丁為什麼變成了黑色?這個本該和諧的社會為什麼充滿了那麼多的犯罪和戰爭?聽過這專輯你一定會知道答案。這是他一張十分厚重的專輯,之所以厚重,並不是因為專輯的曲風包羅萬象,而是專輯更多的體現了他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他對世界最直白的看法。象前2張專輯一樣,大師級的他還是包辦了整張專輯歌曲的創作和概念的設計。畢竟是「音樂教父」,無論是在專輯音樂性還是製作水平甚至他本人的歌唱技巧都絕對是當今華語壇沒有其他人可以比擬的。我相信:他這張不朽的經典在以後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內都未必有人能夠超越,如果有人,那麼也只可能是「音樂教父」他自己。
四、沉澱發酵
2003年。他簽約世界5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成為EMI台灣分公司的當家一哥。一路走來,不管多少的坎坷和風雨,他都一步一個腳印。在華語樂壇,他穩穩當當地打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回顧自己出道6年來的所有作品,身為EMI台灣分公司音樂總監的他精挑細選了一些自己往年的代表歌曲,推出了一張叫《樂之路》的精選輯。可喜的是這張專輯有5首以前專輯沒有的新歌(相當於出了半張專輯),同時也收錄了一些關於他歌曲製作方面的寶貴的錄音資料。
《11號產房》
同年。他拍攝了一部屬於自己也屬於廣大樂迷的音樂紀錄片《11號產房》,記敘和反映了他在創作和製作專輯《黑色柳丁》時的一些過程和情緒。這也應該是華語樂壇第一部記錄音樂製作過程和音樂人生活的電影。
《Soul power 》
同年。他,這個在音樂圈極具口碑的音樂人,踏上了香港紅館的體育場,開起了一場名為「Soul power」(靈魂深處的力量)的演唱會。其實,與其說這是一場並不華麗的演唱會倒不如說這是是一場盛世空前的音樂會。他說:「演唱會不需要太多的花俏、不需要太多的舞台設計,但它必須有音樂性、有含義。」而到場觀看「Soul power」的香港明星更是個個大牌,在音樂領域有:張學友、陳奕迅、古巨基、TWINS……在影壇更有:洪金寶、楊紫瓊、李若彤……可見「音樂教父」的影響力之大。在演唱會的末尾,他唱起了那首自己創作於1993年的歌曲《愛很簡單》,他說:「不要記得我唱得很好,或者band(樂隊)很好,或者sound(音響)很好,要記得是今天的氣氛,是full of love(充滿愛)。That』s what I want everybody to remember(這是我想讓大家記住的)。這個世界上,that』s what we need,more love(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愛)。
五、功成名就
2005年。他冷不丁地甩出了一張叫《太平盛世》的專輯。這個名字對這個不太平的世界來說,顯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音樂教父」還是宣揚著他想說的「大愛」。論唱片的含金量和製作水準,身為「教父」的他絕對是做得最好的,《David Tao》《I』m OK》《黑色柳丁》張張如此、每一次都讓其他人望塵莫及。也同以往一樣,這張專輯橫掃了各個大小頒獎典禮奪得了無數桂冠,他可謂是功成名就了。可能,這張專輯是他在內地最為人所知道的一張專集吧。當《就是愛你》《愛我還是他》《Susan說》迷漫在校園、充斥在學校廣播的時候,當《就是愛你》《愛我還是他》《Susan說》被傳遍大街小巷的時候,我又感覺到異樣的可惜。居然有很多很多的人不知道那些屬於他的原來的成就、居然鮮少有人知道他那張被我視為經典的專輯——《黑色柳丁》。 也許是那張《黑色柳丁》讓我產生了聽覺或者審美上的疲勞,我不是非常的喜歡《太平盛世》,但這並不意味著:「音樂教父」沒有進步。論音樂性《太》卻不如《黑》,但從《太平盛世》中歌曲《鬼》和《孫子兵法》傳達的思想來看的話,《太》似乎比《黑》更加沉重,透過歌曲本身《太》更有意義,社會責任感在《太》中有了更多的表現。音樂不一定要多麼多麼的好聽,歌詞不一定要多麼多麼的詩情畫意,但歌曲一定要有對社會、對世界的關懷。這大概就是身為「音樂教父」的他所說的「音樂的soul(靈魂)」吧。
B. 香港的音樂教父是誰
有「香港音樂教父」之稱的戴思聰,曾捧紅過四五代明星,從最早的張明敏、梅艷芳,到劉德華、王菲,再到謝霆鋒。
C. 被譽為音樂教父,曾一手捧紅張國榮,黎小田如今怎麼樣了
香港著名音樂人黎小田不幸去世,終年73歲。黎小田生於音樂世家,將一生奉獻給演藝歌唱事業,寫過《大地恩情》、《胭脂扣》、《人在旅途灑淚時》和《萬里長城永不倒》等,更一手捧紅張國榮、梅艷芳。如今,他可以和張國榮,梅艷芳又可以相見了,讓人感嘆香港好多的風流人物一個個都離去了,上個時代的輝煌又暗淡了幾分。
結語
黎小田生於音樂世家,他的父親是著名音樂家黎草田。黎小田上世紀五十年代就當過童星,六十年代已經是樂隊領班。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他與雪茄煙組成「家燕與小田」組合,當時極受歡迎。除了幕前演出,他也監制過為數極多的唱片,以及創作過大量出色的流行曲、電影電視主題曲和插曲,聽眾耳熟能詳的如《問我》、《大地恩情》、《人在旅途灑淚時》等,都是經典作品。
D. 70歲香港音樂教父坐地鐵無人識,抗癌5年瘦30斤,音樂教父的現狀如何
陳勛奇,這個昔日的香港音樂教父大家還記得他嗎?他被王家衛稱為香港最後的一位全才音樂大咖!而這一位音樂大咖,晚年的生活與大家印象之中的他截然不同。
坐地鐵無人識
陳勛奇被網友在地鐵上偶遇,在人來人往的地鐵之中,陳勛奇竟然被大家給忽視掉了。這一位重量級的電影音樂全才大師,竟然很少有人在地鐵上認出來。在地鐵上的陳勛奇整個人的狀態還算是不錯,而且精瘦的他看著還是很精神的樣子。只是皺著眉頭的他明顯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帥氣模樣。
畢竟都已經70歲的老人了,他戴著口罩出現在被認出來的網友鏡頭之中,而此時的陳勛奇也發現了有人在拍攝他,於是非常禮貌的與該網友交流了幾句,並沒有反感的意思。
目前居住於大陸的陳勛奇,在社群平台上都只有自己的身影,妻子和兒子幾乎不會露面,近日曬出一段自己出門搭乘地鐵的影片,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上車,車上不僅乘客不多,也沒有任何民眾認出他來,當年的影壇明星現在卻無人識,所幸他對此並不在意,一心樂於分享自己抗癌成功,且祈禱香港的疫情趕快得到控制。
E. 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國人。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萊塢大片音樂教父之稱。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James Horner 詹姆斯·霍納】
他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詹姆斯.霍納的作品我們是最熟悉的,記得泰坦尼克號嗎,第69屆奧斯卡的最佳配樂。那悠揚的風笛聲相信很多人至今難以忘懷。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F. 羅文曾經大罵鄭伊健,在臨終前還讓成龍滾出自己的病房,他究竟為何如此
大家都說不瘋魔不成活,真正有實力的人都是執著瘋魔、獨具一格的人物,而香港的音樂教父羅文就是這樣一位人物。
羅文對於音樂的執著與挑剔是變態級的,他因為鄭伊健的失誤而破口大罵,並且羅文對自身的才能也是非常自信和驕傲的;
羅文臨終前讓成龍滾出病房,就是為了隱藏自己生病不好的一面,所以他做這些事情都只是為了保持住自己的那份驕傲。
一、羅文是香港著名的音樂教父羅文本人是音樂上的天才,他在上世紀的香港娛樂圈是非常厲害的一位人物。羅文是香港娛樂圈中第一個舉辦個人演唱會的,不僅歌唱非常有功底,而且他的頭腦也是十分的有才華。羅文創作了很多熱門的金曲,開創了新的音樂詞曲風格,而且引領了樂壇繁盛的發展。
當羅文生病在彌留之際的時候,謝絕了一切探望,只為給大家留下自己最輝煌、最優秀的一面。成龍是因為私自跑去醫院探望,被羅文趕出病房的。這些都足以證明羅文心中有著很深的驕傲,希望自己的形象是完美無瑕的。
四、結語如果不了解事情的緣由,就會認為大罵鄭伊健、讓成龍滾出病房是沒素質的表現,但其實羅文是真真正正的一位音樂才人,
她罵鄭伊健只是為了指出他的錯誤,激勵他努力,讓成龍滾出病房,也是為了不讓成龍看到自己生病不堪的一面。這樣有才華的人,執著於驕傲和完美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G. 羅文被稱為是粵語歌的祖師爺,他有哪些經典代表歌曲
在香港樂壇,羅文這個名字曾經是很多人的熟悉的記憶,他的歌聲帶給廣大的歌迷無盡的回憶。他是人稱香港音樂教父的羅文,他是香港超級巨星中的羅文。
羅文是誰羅文是誰?可能現在的90後和00後可能都已經不知道這個名字代表著什麼?其實嚴格說來,可能大部分的80後對羅文也是不甚了解的。因為作為歌手,羅文成名是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不管是他的歌曲、還是台風和舞蹈技藝都開創了香港樂壇的先河,堪稱是粵語流行曲中的第一代「舞台皇者」。
1996年羅文在他的演唱會上宣布完全退出樂壇,台下歌迷哭聲一片。而作為香港樂壇前輩,他的經典作品自然經常被後輩翻唱。在近年的音樂活動中,更是經常以後罪翻唱羅文經典的方式向他致敬。翻唱的後輩除了有羅文的學生鄭伊健和容祖兒之外,更有英皇的當家小生陳奕迅和謝霆鋒。
H. 為什麼叫陶喆為音樂教父
您好,很高興能幫助你。
確切的說應該是叫台灣」R&B音樂教父」,這樣比較准確!台灣音樂教父應該是陳升,羅大佑,李宗盛,這些人比較有分量.不過都不一定!每個人的領域都作出自己的巨大貢獻了!
陶喆的意義在於為中國樂壇帶來了R&B音樂,而真正發揚光大的應該是周傑倫.周傑倫的R&B並不比陶喆純正,但是創造了」中國鳳」風格,融合了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帶來了華語樂壇的R&B風潮,影響甚巨...
不論如何,不能磨滅的是陶喆帶來R&B音樂到中國的事實!
稱之為台灣」R&B音樂教父」也不為過.
新音樂教父陶喆 一路走來
一、嶄露頭角
1997年。他從幕後跳到台前、從一個知名音樂製作人轉型成為一個歌手。他扛著R&B的大旗,在中國台灣颳起了第一陣R&B颶風。這個在美國長大的中國男孩,年紀輕輕卻憑借著自己首屈一指的音樂製作實力在台灣樂壇嶄露頭角;這個英文名叫DAVID的男孩,從未接受過任何正統的音樂教育卻憑借著自己的天分、憑借著自己一首首音樂創作,推動了華語樂壇乃至亞洲第一波音樂新浪潮。所以,人們將他譽為「華語樂壇新音樂教父」。
二、大施拳腳
1999年。在美國埋首了2年的他,帶著自己的第二張專輯《I』m OK》卷土重來。他回到了中國台灣、他回到了華語樂壇、他重新拾起了那個曾經屬於他的R&B大旗,在華語樂壇開始大施拳腳、大放異彩。在唱片行業的運作慢慢走向商業化的時候、在華語樂壇慢慢走向低糜的時候,他卻毅然的拋棄了商業,他堅持做著屬於自己而不一味迎合市場的音樂。他對音樂的這般執著的確不曾愧對「音樂教父」這個稱號。他繼續鞏固著自己在華語樂壇的地位,繼續吹著他自己帶起來的R&B風。
三、營造經典
2002年。3年的沉寂。在唱片公司老闆的急切催促下、在歌迷千呼萬喚下,他的第三張專輯《黑色柳丁》終於浮出水面。橙色的柳丁為什麼變成了黑色?這個本該和諧的社會為什麼充滿了那麼多的犯罪和戰爭?聽過這專輯你一定會知道答案。這是他一張十分厚重的專輯,之所以厚重,並不是因為專輯的曲風包羅萬象,而是專輯更多的體現了他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他對世界最直白的看法。象前2張專輯一樣,大師級的他還是包辦了整張專輯歌曲的創作和概念的設計。畢竟是「音樂教父」,無論是在專輯音樂性還是製作水平甚至他本人的歌唱技巧都絕對是當今華語壇沒有其他人可以比擬的。我相信:他這張不朽的經典在以後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內都未必有人能夠超越,如果有人,那麼也只可能是「音樂教父」他自己。
四、沉澱發酵
2003年。他簽約世界5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成為EMI台灣分公司的當家一哥。一路走來,不管多少的坎坷和風雨,他都一步一個腳印。在華語樂壇,他穩穩當當地打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回顧自己出道6年來的所有作品,身為EMI台灣分公司音樂總監的他精挑細選了一些自己往年的代表歌曲,推出了一張叫《樂之路》的精選輯。可喜的是這張專輯有5首以前專輯沒有的新歌(相當於出了半張專輯),同時也收錄了一些關於他歌曲製作方面的寶貴的錄音資料。
《11號產房》
同年。他拍攝了一部屬於自己也屬於廣大樂迷的音樂紀錄片《11號產房》,記敘和反映了他在創作和製作專輯《黑色柳丁》時的一些過程和情緒。這也應該是華語樂壇第一部記錄音樂製作過程和音樂人生活的電影。
《Soul power 》
同年。他,這個在音樂圈極具口碑的音樂人,踏上了香港紅館的體育場,開起了一場名為「Soul power」(靈魂深處的力量)的演唱會。其實,與其說這是一場並不華麗的演唱會倒不如說這是是一場盛世空前的音樂會。他說:「演唱會不需要太多的花俏、不需要太多的舞台設計,但它必須有音樂性、有含義。」而到場觀看「Soul power」的香港明星更是個個大牌,在音樂領域有:張學友、陳奕迅、古巨基、TWINS……在影壇更有:洪金寶、楊紫瓊、李若彤……可見「音樂教父」的影響力之大。在演唱會的末尾,他唱起了那首自己創作於1993年的歌曲《愛很簡單》,他說:「不要記得我唱得很好,或者band(樂隊)很好,或者sound(音響)很好,要記得是今天的氣氛,是full of love(充滿愛)。That』s what I want everybody to remember(這是我想讓大家記住的)。這個世界上,that』s what we need,more love(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愛)。
五、功成名就
2005年。他冷不丁地甩出了一張叫《太平盛世》的專輯。這個名字對這個不太平的世界來說,顯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音樂教父」還是宣揚著他想說的「大愛」。論唱片的含金量和製作水準,身為「教父」的他絕對是做得最好的,《David Tao》《I』m OK》《黑色柳丁》張張如此、每一次都讓其他人望塵莫及。也同以往一樣,這張專輯橫掃了各個大小頒獎典禮奪得了無數桂冠,他可謂是功成名就了。可能,這張專輯是他在內地最為人所知道的一張專集吧。當《就是愛你》《愛我還是他》《Susan說》迷漫在校園、充斥在學校廣播的時候,當《就是愛你》《愛我還是他》《Susan說》被傳遍大街小巷的時候,我又感覺到異樣的可惜。居然有很多很多的人不知道那些屬於他的原來的成就、居然鮮少有人知道他那張被我視為經典的專輯——《黑色柳丁》。 也許是那張《黑色柳丁》讓我產生了聽覺或者審美上的疲勞,我不是非常的喜歡《太平盛世》,但這並不意味著:「音樂教父」沒有進步。論音樂性《太》卻不如《黑》,但從《太平盛世》中歌曲《鬼》和《孫子兵法》傳達的思想來看的話,《太》似乎比《黑》更加沉重,透過歌曲本身《太》更有意義,社會責任感在《太》中有了更多的表現。音樂不一定要多麼多麼的好聽,歌詞不一定要多麼多麼的詩情畫意,但歌曲一定要有對社會、對世界的關懷。這大概就是身為「音樂教父」的他所說的「音樂的soul(靈魂)」吧。
I. 香港音樂教父。。。分別指的是哪幾位歌手)
評論最多的香港音樂教父應試是「戴思聰」和「羅文」。
另外黎小田先生與顧嘉輝先生是香港電視劇主題曲時代兩位並列的音樂教父。
如果要說製作人和挖掘歌手方面,那香港音樂教父就應該算是「鮑比達」了。
新時代的樂壇大家都普遍認為黃耀明也可以算是音樂教父,他的音樂也算是在香港樂壇獨樹一幟!
羅大佑應該是和陳升、李宗盛、陶喆等列入台灣音樂教父之列的,不屬於香港哦。
J. 張國榮的《當年情》貫穿《邊緣行者》全片,這首歌具有怎樣的時代意義
隨著電影《邊緣行者》的熱映,由哥哥張國榮演唱的曾經風靡一時的《當年情》,再度響徹街頭巷尾,勾起人們滿滿的回憶。家國情懷永在,公理道義常存,人間再無張國榮,只留回憶在心中。
《當年前》 這首歌曲創作之初,世界華人國際地位堪憂,民族認同感和存在感較低,更談不上光榮和使命,在人們內心深處,渴望兄弟情誼,渴求文化自信,渴望有一個強大的自己,渴望有一個強盛的祖國,希望重拾自信,找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