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流浪地球》背後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在中國在科幻片中展現了什麼樣的地位
《流浪地球》絕非中國科幻片的希望,但《流浪地球》過硬的口碑質量,再到春節檔票房大爆,確實為中國科幻片開了一個很好的頭,樹起一個較差高的標桿。
《流浪地球》對於未來的中國科幻片而言,有著很大的示範和引領作用。站在中國電影史上,甚至會因為首部硬科幻特效大片,再到過硬的口碑質量和票房效應,而載入史冊。
現在《流浪地球》郭帆團隊,無非早點站了起來。
最後,《流浪地球》上映大爆確實證明,它或許不是中國科幻的希望,但絕對為中國科幻電影開了個好頭,立下標桿了示範,中國科幻加油。
⑵ 電影《月球》結局是什麼意思
結局:山姆知道如果公司發現有兩個山姆的話一定會把他們全殺掉,於是叫戈蒂喚醒另一個克隆人,打算殺了新的克隆人,幫他穿上太空裝,並將他丟在事故現場好讓公司認為舊山姆已死,新山姆留下假裝自己剛被喚醒並從未出過基地;
而舊山姆則搭著運輸能源的太空船回到地球,他認為"真正"工作了3年的舊山姆值得回到地球過他的餘生;然而,舊山姆醒後認為自己不行了,並要求新山姆把他帶回事故現場,叫新山姆代替他回到地球,之後新山姆帶著他回到事故現場,並開始准備前往地球。
在支援隊抵達前8分鍾,山姆已准備就緒,正打算離開時戈蒂告訴山姆他已錄下所有畫面,如果公司查看的話,他必死無疑,並叫山姆把自己重新開機,藉此刪除資料,山姆謝謝戈蒂為了他們所做的一切,並照他的話,把戈蒂重新啟動。
在支援隊的太空船降落時,山姆趕緊將干擾器的座標輸入采礦車,藉此讓采礦車改變路徑並摧毀之。隨後搭上太空船重返地球,在太空船飛離的同時,舊山姆看到了太空船並感到安慰,隨後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支援部隊來了後發現他已死,並發現山姆剛被喚醒,認為毫無異狀並向公司報告。新山姆飛回地球,揭發公司的陰謀,公司最後倒閉並被調查。(故事結束)
(2)重工業電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不遠的未來,宇航員山姆
Bell(山姆・洛克威爾飾)已經在距離地球很遙遠的月球上生活了近3年的時間了,即將完成與月亮重工業公司所簽訂的一份為期3年的僱傭合同,而他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月球的地表開采月壤中的原始能源——氦-3。
對於山姆來說,他所從事的是一份異常孤獨的工作,因為用來通訊的人造衛星壞掉好久了,使得他無法和任何人取得聯系,過於寂靜的環境只會讓時間更加地難熬,而反復播放錄音帶里的聲音信息,就成了山姆在這個孤離的世界中惟一的慰藉。
謝天謝地的是,距離山姆離開月球返回家園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了,再撐上短短幾周的時間,他就能夠和妻子Tess以及女兒Eve團聚了。最終,山姆知道自己勢必會離開「薩朗」這個被隔離起來的孤獨的世界——那是人類在月球建立的基地,是這3年來被山姆稱之為家的棲息之所,而他也終於能夠和除了」柯里「(凱文・史派西配音)以外的人說話了,」柯里「是基地里的智能計算機。
可是,就在這個當口,山姆的健康狀況卻突然開始惡化,持續的頭疼伴隨著幻覺,令他沒辦法將注意力集中,結果導致了一場幾乎要了他的性命的意外事故,他駕駛的月球車行駛在每天必經的軌道上,竟然出車禍了。
當山姆回到基地等待康復的時,對於自己是怎麼回到這里的,他已經完全沒有記憶了,山姆突然發現基地出現了除他之外的人類,那是一個更加年輕也更狂躁的自己,他宣稱自己剛剛簽了一份歷時3年的工作合同,來月球進行采礦工作。
這個早期的自己的克隆版本的出現,對山姆隨心所欲的生活和工作狀態確實產生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可這同時也意味著他身邊多了一個」後勤人員「,幫助他一起整理基地,讓所有的一切都回到有秩序的正軌當中。山姆爭分奪秒地利用所剩不多的有限時間,嘗試著理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公司不可告人的秘密...
⑶ 第一部中國電影大片是什麼電影
我來回答中國電影大片是什麼電影?
中國電影大片兒在1907年由法國產的木殼兒攝影機和膠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叫做定居山,
該片兒是由大觀園戲院上映的,由北京城萬人空巷爭相觀看,這是我國的第—部影片。
⑷ 利於投資的重工業科幻電影《恐龍人》幕後製作
該電影採用好萊塢標准工業流程開發,總耗時近六年時間,突破了好萊塢對侏羅紀系列的電影創意,將恐龍進化成了恐龍人,實現了對侏羅紀概念的創意。以往的好萊塢侏羅紀系列電影中,只是將恐龍走了一個獵奇概念,並沒有進行延伸挖掘,而電影《恐龍人》在這一領域進行了深度開發,開發出恐龍人科幻電影生態,重新賦予了侏羅紀新的科幻邏輯,將侏羅紀概念的創意推向了一個嶄新領域,超越了好萊塢現有的關於侏羅紀體裁的創意,打造了一個新的宇宙概念——侏羅紀宇宙,電影《恐龍人》從創意到故事結構與迪士尼的宇宙英雄系列電影具備同樣的優勢。投資的重工業科幻電影《恐龍人》幕後製作?該電影採用好萊塢標准工業流程開發,總耗時近六年時間,突破了好萊塢對侏羅紀系列的電影創意,將恐龍進化成了恐龍人,實現了對侏羅紀概念的創意。以往的好萊塢侏羅紀系列電影中,只是將恐龍走了一個獵奇概念,並沒有進行延伸挖掘,而電影《恐龍人》在這一領域進行了深度開發,開發出恐龍人科幻電影生態,重新賦予了侏羅紀新的科幻邏輯,將侏羅紀概念的創意推向了一個嶄新領域,超越了好萊塢現有的關於侏羅紀體裁的創意,打造了一個新的宇宙概念——侏羅紀宇宙,電影《恐龍人》從創意到故事結構與迪士尼的宇宙英雄系列電影具備同樣的優勢。
⑸ 吳京請於謙演《戰狼2》,吳京:老哥,你要多少片酬於謙是怎麼回應的
吳京請於謙演《戰狼2》,吳京:老哥,你要多少片酬?於謙是怎麼回應的?吳京拍《戰狼2》,找到於謙:「謙哥,我在拍一部愛國大片,您客串一個海外華人英雄,給80w片酬,成嗎?」於謙直接說:我免費出演。
不僅如此,據統計,這部電影的成本不到1000萬,收獲了3.55億票房,不得不說他拍的這部電影真的賺了!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應該對劇中演員有很深的印象,細數一下,電影中出現的知名演員有12人以上。
包括百億導演吳京、何冰、胡軍、馬蘇、馬未都、張國立、楊立新、劉威等。這些圈子裡的老戲骨實力派演員。隨便一個人需要百萬的費用。但而,這些演員不需要演出費。只是幫助朋友來客串。
⑹ 電影《緊急救援》怎麼樣
《緊急救援》的最大賣點是救援特勤隊在森林和海上,針對油井失火、公路塌方、客機墜海、油船爆炸等等,出生入死的戰斗場面。與一般的動作電影不同,該片更接近災難片類型,救援隊面臨的最大敵人是天災人禍,因而動作場面也就更為宏大。林超賢使用了大量的空中大俯拍,每個災難場面都令人膽戰心驚,觀眾有一種被放置在災難中的巨大恐懼,也因此,特勤員的動作場面更為刺激,看到人手心出汗。
林超賢在動作場面、節奏上的操控力,是最不需要擔心的。《緊急救援》的例外,是林超賢挑戰了海上戲,這就意味著會有大量的空中和水底段落。在電影製作行業,水上戲是動作片中最難拍攝的。值得肯定的是,林超賢確實利用到了海上的環境,而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便利拍法。在沉船救援的段落中,大量的沉船爆炸和水下拍攝,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影片達到的高度固然重要,而導演和製作團隊正面硬上的勇氣也同樣不可或缺。
(6)重工業電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緊急救援》是由林超賢執導,由彭於晏、王彥霖、辛芷蕾、藍盈瑩領銜主演,王雨甜、徐洋、李岷城、劉亦淳等聯合主演的動作劇情電影,於2020年12月1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講述了王牌特勤隊員高謙和好兄弟趙呈與其他救撈人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驚險的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
⑺ 《戰狼2》是怎樣煉成的
《戰狼2》是怎樣煉成的
累計票房已超越今年年度票房冠軍《速度與激情8》的《戰狼2》在繼續刷新著自己的票房紀錄。8月6日,《戰狼2》上映的第11天,影片票房已經成功達到31億元。就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這部徹底燃爆暑期檔的電影成為國產片票房冠軍只是時間問題。作為一部現象級影片,《戰狼2》又是怎樣煉成的?
兩年前,《戰狼》以5.4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之後,續集的開拍也顯得理所當然,因前作的成功,資本方也對這部續作充滿信心。在影片還沒有完成製作時,北京文化與聚合影聯兩家公司就聯合宣布以8億元為影片保底。
北京文化發布的公告顯示,影片《戰狼2》在約定的公映日期上映的情況下,無論影片的實際發行、放映收入如何,北京文化及聚合影聯將向登峰國際及其指定的其他影片出品方支付2.17億元。這也意味著《戰狼2》幕後的登峰國際等主要製片方早在影片上映前就穩賺超2億元的收益。
或許是由於有保底方的進入,《戰狼2》的製作成本也節節攀升,最後漲至2億元,其中還並沒有包括宣發費用。相比前作,《戰狼2》如此大幅上漲的成本並沒有在導演吳京的預算范圍內,即便他不想被資本「綁架」,為了分擔風險,《戰狼2》從開拍到上映,期間仍然引入了多方資本進入。最終,站在這部影片背後的出品方和發行方多達21家,囊括光線傳媒、萬達影視、淘票票等影視公司。
「從投資角度而言,大量資本湧入不一定意味著影片能獲取相應的成功,但由於電影市場的不確定性,多方資本進入可以分擔一定的市場風險。」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認為,而由於參與影片投資的公司的業務范圍也涉及院線、票務等多個領域,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影片的票房成績。
而從數據來看,影片的票房也並沒有讓資本方失望。貓眼數據顯示,7月27日正式登陸大銀幕的《戰狼2》自上映以來勢如破竹,4小時票房破億元,83小時票房破10億元,上映11天票房破31億元,不斷刷新著華語電影的票房紀錄。與此同時,觀眾的觀影熱情也迅速被點燃,《戰狼2》目前的上座率超42%,穩居第一。
檔期選擇
「影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檔期的選擇有關。」張京成說道,「首先是影片的上映時間正好在『八一』建軍90周年時期,而《戰狼2》的軍事題材又與其相適應,這會吸引很多的觀眾群體。其次是目前的國際形勢已經調動了國民的民族情緒,影片中的愛國情懷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市場競爭方面,《戰狼2》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影片上映前後,《神偷奶爸3》、《悟空傳》等熱門影片的上映時長已經超過兩周,難以形成較大的競爭。《綉春刀2:修羅戰場》盡管一直穩坐單日票房冠軍,但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觀影熱潮。目前票房吸睛力較強的影片僅有《建軍大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少量的幾部作品。
同類型影片競爭下,《建軍大業》票房增長緩慢,艱難突破3億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首日票房雖然超1.5億元,但由於口碑慘淡,豆瓣評分不足5分,後期票房也遭遇斷崖式下滑,這使得《戰狼2》在近期的影片中仍然占據「霸主」地位。據貓眼數據顯示,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戰狼2》8月6日的單日票房已超3億元。
此外,就電影市場而言,整個上半年國產電影都處於低迷狀態,票房口碑皆佳的「爆款」影片更是難尋蹤跡。從業者認為,經歷了長時間的沉寂,《戰狼2》的橫空出世彌補了國產電影的空檔。
製作吸睛
在2億元的成本下,《戰狼2》的製作一直是影片最大的「賣點」。開場一鏡到底的水下搏鬥戲點燃了觀眾最初的興致,之後的坦克漂移、軍艦導彈發射以及影片中實打實的真刀真槍則在快速剪輯的效果下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視效場面上,影片中全面升級的海陸空戰爭大戲也滿足了觀眾的眼球。
「就製作而言,影片就是一部重工業商業電影,其中,快節奏感下火爆的動作場面幾乎可以與好萊塢大片媲美。國內一般的電影鏡頭是1000個左右,但《戰狼2》的鏡頭超過4000個, 這種快速剪接讓觀眾的視聽需求得到了滿足。換句話說,《戰狼2》最終的成功是取決於影片自身的質量、品質和氣質。」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表示。
「所有產生爆款效應的動作類影片都絕對不僅是動作本身贏得了觀眾的青睞,還必須有電影敘事的鋪墊和支撐,特別是建立在敘述基礎上的『情感點』。如影片中打著五星紅旗通過交戰地區的段落等。」饒曙光強調,「沒有情感點和敘事的鋪墊,如果純粹只是動作片,影片是無法點燃觀眾的愛國情緒,也很難吸引當下年輕觀眾群體的關注。可以說,《戰狼2》對觀眾感染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影片外在的重工業產品品質,以及內在的愛國情緒上的。」
口碑效應
已經上映11天還能保持單日超3億元的票房表現在國產片中並不多見,而這顯然與影片持續上升的口碑有關,據豆瓣電影的評分顯示,與以往續集電影常見的斷崖式下滑相異,《戰狼2》的口碑反而高於前作,豆瓣評分7.6分,好於83%的動作電影。
盡管如此,觀眾對影片的評價仍然是褒貶不一,絕大部分觀眾都對影片在動作戲份的處理上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認為有好萊塢大片的既視感,但也有觀眾認為,影片中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過於濃重,影片的敘事處理也有待提升。
「縱觀國內的商業電影,尤其帶有主旋律以及軍事題材的影片,其實很缺少《戰狼2》這種比較成熟的商業動作片,就這點而言,『戰狼』系列還是很不錯的。但影片在劇情上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稍顯刻意的主旋律煽情顯得不合時宜,個人光環太濃烈,故事的過渡也有些倉促。」影迷徐女士說道。而就影片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無論是那些對影片的爭議之詞還是贊賞之詞,都對票房的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微博上話題「戰狼2」的閱讀量近10億次,「電影戰狼2」的討論度也達百萬。在如此高的討論度和關注度下,即便是對影片不感冒的觀眾,也對這部影片產生了觀影興趣。
影片火爆的市場反應,也加速了《戰狼3》提上日程的速度,但《戰狼2》作為現象級影片,續作很難超越。此外,基於《戰狼2》的成功,資本市場對這類題材的影片也會有所關注。這意味著《戰狼3》背負的壓力只會更大,《戰狼2》的口碑能否延續到《戰狼3》還是未知。
⑻ 我國電影工業化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嗎
優秀電影的創作、製作需要嚴格的工業化流程予以保障,這已是老生常談。近年來,業界人士與觀眾都欣喜地看到,國產電影工業化程度日益提高,成熟嚴謹的創作生產流程正在加速形成,這突出表現在視聽特效吃重的電影以及系列電影的創作上。
曾幾何時,國產電影總是上一部賺到了錢,才會計劃下一部跟進,導致前後作品缺乏創作邏輯上的內在關聯,充滿盲動性,甚至熱衷於自我顛覆,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捉妖記2》之所以讓人失望,部分原因即在於此。而《動物世界》正與《唐人街探案》相仿,總體統籌、逐步推出,前後作緊密關聯而成為一個故事邏輯、審美風格連貫的系列,這正是創作流程以及創作者心態逐漸走向成熟的表現。
由知名導演徐克執導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是狄仁傑系列影片的第三部,也將於暑期檔上映。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該片在影片風格和審美趣味上保持了此系列的獨特個性與連貫性。這種風格突出而帶有重工業色彩的商業影片的涌現,不僅充實了暑期檔,也帶動了國產電影的總體發展、成熟。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⑼ 電影中得大片是什麼意思
大片,指的是製作水平要求比較高的商業大片,近年國內有一個詞形容,叫做重工業商業大片,扯其它解釋都很虛的,用最通俗易懂就是特效水平,越困難片子越大。
中國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票房節節攀升,還是2012年徐崢的《泰囧》過後,但凡票房很高的商業類型電影,按照上面特效困難來衡量,大多數高票房電影都能排除掉。
比如趙薇《致青春》開啟的疼痛青春片,再到開心麻花《夏洛特煩勞》後的本土喜劇。其它如徐崢,寧浩等的喜劇《泰囧》《心花路放》,再到現實題材《我不是葯神》,都算不上特效大片。
這樣把范圍縮小過後,那麼中國商業特效大片便很好找了。
第1:中國奇幻,魔幻和神話電影,當選為2010年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或者2008年的《畫皮1》。
中國魔幻,奇幻和神話電影,其實就是繼承早期香港奇幻電影。中國電影產業當中,基本也是香港導演在拍,但香港電影早過了巔峰期,現在再拍的奇幻電影,總面臨製作不中不洋,演員是流量明星,再到故事劇情爛到不忍直視的結果。
這種魔幻電影數量太多了,《鍾馗伏魔》,《西遊記》系列,《捉妖記》系列,《封神傳奇》,《鮫珠傳》,《奇門遁甲》,《降魔傳》等等。
這么計算起來,還真只有2010年徐克《狄仁傑1》,和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再到《畫皮1》質量稍高。但降魔篇特效有抄襲日本,故而不計算在內。《畫皮2》美術風格又太東洋,故事劇情也一般。
第2:中國盜墓探險動作大片,當選為2015年烏爾善執導的《尋龍訣》。
中國商業特效大片當中,無論作品數量,再到影響力等等方面,不得不提的還有一個類型,便是盜墓探險類型,而開創這個類型的是網路小說《鬼吹燈》和《盜墓筆記》。
而中國盜墓探險大片,基本也圍繞著這兩本書在改編,但結果與上面魔幻奇幻大片,面臨的問題基本相同。
⑽ 電影《阿修羅》可以視作華語重工業大片的第三個轉折點嗎
《阿修羅》開始真正構建起重工業電影所必需的生態,可以視作華語重工業大片的第三個轉折點。
大到整個社會系統和環境生態,小到這里的一花一木,居民的衣食住行,語言文字,包括奇珍異獸,都需精確設定,各個層級各司其職,並按照標准化製作流程進行生產,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的硬指標,強調系統執行,團體協作,而非導演或某一主創的隨意發揮。
楊真鑒希望《阿修羅》能成為華語重工業電影的一部產業升級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