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韓國電影,有一段是在舞台上用破銅爛鐵表演打擊樂的,那部叫什麼名字啊
《짱/ZZang/麻辣教師》(1998/11/28首映)
是車仁表主演的,我上中學時候看過的電影。
車仁表是班主任,他們班裡有很多問題學生,車仁表希望用音樂來感化他們找到希望的一部很好的電影。
2. 這個插曲叫什麼名字的
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制,井柏然、周冬雨和田壯壯主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正在熱映。影片自4月28日公映起,就接連突破記錄。截至目前,電影連續13日蟬聯單日票房冠軍,票房將近13億,導演劉若英成為十億俱樂部唯一女導演。5月10日,片方發布了電影插曲《平凡故事》MV。《平凡故事》由知名音樂人李宗盛作詞、李劍青作曲並演唱。
從田馥甄演唱的電影插曲《愛了很久的朋友》,到陳奕迅演唱的電影主題曲《我們》,再到五月天演唱的電影片名曲《後來的我們》、萬人大合唱致敬曲《後來2018》,直到現在李劍青演唱的插曲《平凡故事》。電影《後來的我們》用平凡又真摯的感情故事輔佐以音樂的情感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敲擊著我們內心中不敢直面的那一部分。
《平凡故事》在電影《後來的我們》中作為插曲出現。從「後來的家」視頻特輯到「異鄉過客」漂泊版海報,再到今日發布的電影插曲MV,影片不僅聚焦了社會現狀,更體現了社會情感,意義情感濃厚。《後來的我們》還在繼續。
李劍青用清脆悠揚空靈的嗓音搭配MV畫面,唱出了每一個漂泊在外的「林見清」與「方小曉」的心酸。「誰又把我冰的西瓜吃了」,MV中林見清在合租屋裡共用的冰箱前喊道。連一個冰箱都要和別人共享,連自己的一塊西瓜都保護不了,影片用戲謔的方式展現出漂泊在外的遊子的無奈與不易,導演劉若英也曾表示自己想拍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一個我或你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影子的故事。
李劍青《平凡故事》唱出漂泊遊子情
每一個平凡故事中的「林見清」與「方小曉」 讓漂泊也不平凡
以素人的「後來的家」開始,到「異鄉過客」的漂泊百態,再到李劍青《平凡故事》唱出我們的漂泊。「有誰啊,也在這里,讓這首歌也感動你,當你孤身某個街區」每一個住過的家,讓漂泊也有驛站、每一個合租屋裡的你,讓漂泊也不孤單、每一個平凡故事中的你,讓漂泊也不平凡。片方發布的3款「漂泊」主題物料,不僅表現出電影中的愛情親情,更是聚焦了現實生活中漂泊者的社會情感,引發社會討論和人們的深思。
見清為了自己的夢想在大城市漂泊,小曉也為了自己的事業在努力打拚。為了節省一頓飯錢,一份車錢。從象牙塔到社會,我們都曾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而放下許多豪言壯語,而現實又總會給你很多反擊,電影里的主角在各自成長著,而觀眾也在隨著他們成長。這些真實發生在大家身邊的故事,就是電影《後來的我們》。如同插曲MV中最後打出的字幕一樣:《後來的我們》還在繼續。雖然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而已,但我們的「漂泊」也仍在繼續。
正是這些真實動人的情感,《後來的我們》才可以在五一檔突破多項紀錄,創造多個第一。電影《後來的我們》自4月28日上映後,貓眼想看人數破記錄高達91.1萬,成為華語電影第一;首日預售票房突破1億,成為了唯一首日預售破億的愛情片,進入影史預售票房前十;目前票房已經將近13億,導演劉若英也成為華語十億俱樂部唯一女導演,自上映起已經連續13天蟬聯單日票房冠軍,排片佔比、票房佔比、場均人次均為同檔期第一。
《後來的我們》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制,井柏然、周冬雨和田壯壯主演,上海拾谷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英兒電影有限公司、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花花朵朵文化有限公司出品。攝影指導李屏賓;編劇袁媛、何昕明、潘彧、安巍、劉若英;美術指導翟韜;聲音指導杜篤之、吳書瑤;造型指導吳里璐;原創音樂陳建騏;剪輯指導廖慶松、孔勁蕾。影片正在全國各大院線火熱上映中
3. 《海角七號》講的是什麼
劇情簡介
一場在恆春夏都沙灘酒店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在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於是代班郵差阿嘉(范逸臣飾)、小米酒業務員馬拉桑(馬念先飾)、機車行鼓手水蛙(小應飾)、原住民警察勞馬(民雄飾)、老郵差茂伯(林宗仁飾)、正讀國小大大(麥子飾)七拼八湊組成了一個『破銅爛鐵』的樂團,讓個性嚴謹、心情煩悶的演唱會日本籍監督友子小姐(田中千繪飾)傷透腦筋,其中總是不肯好好配合練團的主唱阿嘉更是無時無刻不惹毛她。
隨著演出時間愈來愈近,兩人的沖突也愈演愈烈,沒想到一份裝在寫著日據時代舊址『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郵包里的過期愛情,竟在半世紀後,悄悄牽起了另一段跨國之戀。
基本信息
影片《海角七號》是一部2008年出品的台灣愛情電影,由台灣導演魏德聖執導,這也是魏德聖首部劇情長片。范逸臣、田中千繪、梁文音和中孝介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2月1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在台灣恆春夏都沙灘酒店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在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這個七拼八湊組成了的樂團,讓演唱會監督友子小姐傷透腦筋。
影片獲得2008年台灣電影金馬獎的年度傑出電影、台灣年度最佳電影工作者、最佳男配角等六個獎項。
影片評價
音樂精湛製作
《海角七號》選中了范逸臣和中孝介。尤其是中孝介,他自己研習島歌(日本的一種民歌)的曲風,聲音被稱贊充滿了透明感,他的演唱有一種純凈之感。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場面頗多,元素也很豐富,民樂、西洋、流行一網打盡,歡快、憤懣、憂傷、甜美等情緒在音樂的表達上也稱得上淋漓盡致。大大唱小酸曲,先是未經修飾的童聲,然後音樂響起原音跟上,重疊間讓人有了隱約的感動。然後有一段范逸臣的英文SOLO,走英倫搖滾路線,顛覆了范逸臣留給大家的慣有印象。(出自《新晚報》)
劇情耐人回味
影片以相距六十年的兩場愛情為主線,一個以完美收場,另一個無疑是殘缺的,甚至更加讓人心酸和無奈。如此迥異的結局,在片中交相出現平行發展,讓觀眾不由自主地隨著導演的指引一路走下去,找到已經消失了的「海角七號」,見證那個殘缺愛情的「回歸」,祝福一對年輕人能夠收獲甜蜜的愛情。情節雖然不是跌宕起伏,但產生的共鳴卻是盪氣回腸,讓人持久地回味。(出自《北京晨報》)
人物塑造成功
《海角七號》的成功在於呈現了台灣南部小人物的生活面貌,他們快樂地面對生活,自在地面對歧見,寬厚地面對歷史,真誠地面對觀眾。(出自《青年時報》)
影片讓人振奮的地方是每個角色雖然都卑微地活著,卻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執著。小人物們也在演出中釋放了自我,體驗了生命的精彩。而《海角七號》里的小人物之所以打動觀眾,是因為他們「快樂地面對生活,自在地面對歧見,寬厚地面對歷史」。讓觀眾心有戚戚,從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出自《國際在線》)
4. 請問那些使用生活中的物品構成的音樂有哪些就像是下水道水管敲打的聲音和廚房廚具那種
用一排長短不一的筆桿連在一起可以當做排簫
吃剩的薯片桶里裝上不等量的沙子,封上口,音調也不一樣的;用衛生紙中間的心桶,裡面裝上不等量的沙子,封上口
用完的細口大肚的瓶子,塑料類可以剪的材質,在瓶子肚子上戳四五個小洞,可以當做塤一類的樂器
在又寬又大的盒子上兩邊戳上眼穿上線,可以當做古箏之類的樂器
5. 誰有關於鼓的純音樂啊要震撼一點的,或激烈一點的,越多越好!
破銅爛鐵音樂會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UsT9N5L5o0/
鼓詩-閻學敏(5分30左右開始激烈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YbiOUe9n9g/
Night Fight/夜斗 (一分鍾左右起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tbCPin7Qjg/
Don Davis-Tetsujin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RM3v_A2UyM/
傳說-鬼太鼓座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3432147.html
6. 找一部電影
<海角七號>
中文名: 《海角七號》
外文名: Cape No.7
出品公司: 博偉電影
製片地區: 中國台灣
導演: 魏德聖
編劇: 魏德聖
類型: 愛情,音樂,歌舞,劇情
主演: 范逸臣,田中千繪,日籍,應蔚民,林宗仁,中孝介
片長: 133分鍾
上映時間: 2008年8月22日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閩南語,日語,英語
色彩: 彩色
《海角七號》劇情描述一場在恆春夏都沙灘酒店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當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於是代班郵差阿嘉(范逸臣飾)、小米酒業務員馬拉桑(馬念先飾)、機車行鼓手水蛙(小應飾)、原住民警察勞馬(民雄飾)、老郵差茂伯(林宗仁飾)、正讀國小大大(麥子飾)七拼八湊組成了一個『破銅爛鐵』的樂團,讓個性嚴謹、心情煩悶的演唱會日本籍監督友子小姐(田中千繪飾)傷透腦筋,其中總是不肯好好配合練團的主唱阿嘉更是無時無刻不惹毛她,隨著演出時間愈來愈近,兩人的沖突也愈演愈烈,沒想到一份裝在寫著日據時代舊址『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郵包里的過期愛情,竟在半世紀後,悄悄牽起了另一段跨國之戀。
《海角七號》是一部2008年的台灣電影,為台灣導演魏德聖的首部劇情長片(第二部為賽德克巴萊)。該電影由歌手范逸臣和日本模特兒/演員田中千繪,與眾多音樂人共同演出,新生代歌手梁文音和中孝介也在本片特別演出。《海角七號》獲選為2008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這同時也是《海角七號》的世界首映;2008年8月22日,本片正式在台灣公開上映,2008年12月12日於全台灣首輪戲院下片。
7. 海角七號是 講的是什麼事情
《海角七號》講述了在台灣恆春夏都沙灘酒店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在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這個七拼八湊組成了的樂團,讓演唱會監督友子小姐傷透腦筋的故事。
劇情簡介:
一場在恆春夏都沙灘酒店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在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於是代班郵差阿嘉、小米酒業務員馬拉桑、機車行鼓手水蛙、原住民警察勞馬、老郵差茂伯、正讀國小大大七拼八湊組成了一個「破銅爛鐵」的樂團。
這讓個性嚴謹、心情煩悶的演唱會日本籍監督友子小姐傷透腦筋,其中總是不肯好好配合練團的主唱阿嘉更是無時無刻不惹毛她。
隨著演出時間愈來愈近,兩人的沖突也愈演愈烈,沒想到一份裝在寫著日據時代舊址「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郵包里的過期愛情,竟在半世紀後,悄悄牽起了另一段跨國之戀。
(7)電影就是破銅爛鐵製作的音樂擴展閱讀:
《海角七號》於2008年8月22日在台灣開映後,首周台北周末票房開出新台幣198萬元,排行當周票房第4名。上映113天的《海角七號》在台灣的總票房達新台幣5.3億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登上台灣電影票房史上排行第2名,僅次於《泰坦尼克號》。
8. 王力宏的chinked –out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chinked-out」其實就是中國風的嘻哈音樂;王力宏與生俱來的音樂使命感,有感於華人音樂圈常常受到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卻一直缺乏明確定位,因此大膽借用了chink 這個詞來命名自己的音樂,希望能確立華人新流行音樂的獨特地位,引領東方流行音樂圈找出自己的方向,並嘗試出更多的創意與想像。
◎宮商角征羽五音音階巧妙融入
「chinked-out」融合東西方特長 創造無國界更高質感音樂
所謂的「chinked-out」精神,其實沒有沒有想像的沉重可怕。力宏真正做到了將東方音樂精神與西方音樂形式不著痕跡的融為一體,如果不特別點明,你只會覺得這張專輯很好聽,音樂很多元化,有Hip Hop、R&B的味道,更多了中國風,就像是Usher亞瑟小子或是賈斯汀等國際級歌手等級的作品。力宏的「chinked-out」,如果用蓋房子來比喻,就像是用西方的鋼筋水泥,加上中國獨有卡榫技法與內在結構,蓋出了一棟屬於新世紀的無國界宏偉建築;單看這棟外觀,你不會知道它是座落在紐約、台北、巴黎還是北京,因為放在這些地方,你都會覺得很合適!
雖然過去也有許多使用華人音樂元素的作品,但在使用的時候多半是將中國風當作一種「特色」或「花絮」,而不是完全融為一體。力宏的作品則是更進一步的跳脫跨越原有的藩籬,比如說「心中的日月」里不斷隱隱約約穿插出現的笛聲與古箏與R&B節奏的自然搭配;「竹林深處」里的西藏女聲吟唱、中國鼓聲、笛聲與西方Hip Hop擊掌聲節奏相互呼應;「在那遙遠的地方」不單sample了這首華人耳熟的民謠,當中反復出現的陶笛聲、揚琴與鋼琴如風般的對話,聽起來就像這些樂器與元素本來就是一體的,沒有什麼東西之分。做出具東方特色,但與西方結合得更好,讓西方人也能聽得懂,進而欣賞喜愛的無國界音樂,才是力宏「chinked-out」真正的企圖。
9. 求破銅爛鐵的音樂觀後感
「不就是一大堆破垃圾嗎?會有如此好的音樂效果嗎?」直到昨天在音樂教室觀看了他們的打擊樂劇前,我還對他們懷有極大的疑問。
破銅爛鐵的音樂里沒有一件正式樂器,全部用「破銅爛鐵」敲出,但給我帶來的卻是前所未有的視聽經歷。
你絕對想像不出它們居然會發出那麼悅耳動聽的聲音,STOMP利用大部分道具取材於日常生活用品,它們廉價而多樣,特製的掃帚、一網籃球、廢汽車胎鈴、舊自行車車輪、壞電飯煲、破鍋、破碗、還有很多廢鐵桶、廢塑料桶……看到這些樂器,你會忍不住笑出來,但是這樣一些東西湊在一起,演奏出的卻是天籟般的音樂。
可以說,演員們將生活中一切單調到極點的噪音完全溶入到藝術中去,在雜亂中尋找規律,在垃圾中挖掘寶藏:打撲克時的節奏,甚至是吃蘋果是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他們組成一段了不起的節奏。相對於他們,現代的那些比較正規的音樂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那些音樂是人刻意去寫出,刻意去創作的旋律,而STOMP所奏出的旋律帶給人一種親近感,畢竟,它們都來自生活。
此外,STOMP成員的服裝也值得思考,STOMP成員在台上穿得破破爛爛,他們東張西望,或者嘴裡叼著香煙在打牌,或者拿著掃把鐵桶邊掃邊鬧著玩……總之,像是大都市某一個角落裡的普通年輕人。他們的服飾並不是很值錢,似乎更本就沒有去特地准備服裝,但細看後,卻又覺得整個團隊的服裝搭配十分協調,並又良好的整體感。
他們的音樂是與眾不同的音樂,雖有一些奇怪,卻能帶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也許,這也正是他們表現他們內心世界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