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1972年電影《愛的大追蹤》免費網盤下載鏈接,謝謝!
鏈接:
該影片是一部家庭喜劇,於1972年上映,影片以輕松詼諧的方式講述了一段家庭爆笑故事。音樂學家霍華德同未婚妻尤尼絲到了舊金山,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拉雷比基金會頒發的2萬美元的獎學金。霍華德隨身攜帶的花格皮箱中裝著收集來的火城岩石標本,那是用來證明音樂起源的重要證據。他們下榻在布里斯托爾旅館。同時下榻在這家旅館的三位客人恰巧也帶著同霍華德一模一樣的皮箱,更巧的是,他們同霍華德住在同一層。接待員弗里茲對霍斯金斯太太皮箱中的貴重珠寶起了不良居心,他同私家偵探哈里勾結在一起,准備侍機下手。史密斯先生的皮箱中裝著政府的秘密文件,間諜瓊斯費盡心機得要把這些文件搞到手。第三個是霍華德的追求者米迪,她追蹤心愛的人來到此地,她的皮箱里裝滿了各種內衣。故事就圍繞著這4個皮箱展開,懷著各種目的來到此地的各路人馬為達到目的,各展其才,在旅館里不斷掀起風波,上演了一出出鬧劇。
Ⅱ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時光倒流七十年我這里有電影劇照你看看是不是。時光倒流七十年網路名片《時光倒流七十年》改編自美國20世紀偉大作家RichardMatheson發表於1976年的小說《BidTimeReturn》,男主角李察是一名成功的劇作家,某日造訪一家旅館時,看到女演員艾絲的照片,她曾在1912年時待遇這家旅館。李察被這張照片深深吸引,無法自拔。他以自我催眠的方式,回到了1912年,終於找到了念念不忘的艾絲,兩人很快的墜入了情網。影片的主題曲最終和本片一樣成為了經典,它的完整題名為《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文名:時光倒流七十年外文名:SomewhereinTime其它譯名:似曾相識出品時間:1980年製片地區:歐美導演:珍諾特茲瓦克編劇:理查德·麥瑟森主演:克里斯托弗·里夫、珍·西摩爾,等。類型:劇情/愛情片長:108分鍾上映時間:1980年本片獲得當年多項奧斯卡提名,雖然最後幾乎是一無所獲,但完全無損於它的經典地位。音樂與電影的完美結合,相輔相成,令人如痴如醉。「建議大家先不要看電影劇情梗概,有時間先去看看電影吧,相信電影比簡介更能打動你。電影劇情1972年5月,Millfield大學,年輕的Richard興高采烈地和他的同學、朋友們一起慶祝由他執筆的舞台劇《Toomuchspring》排演成功。一位一直坐在角落裡默默注視他的白發老婦人緩緩走到了他的面前,她拿出一塊金色懷表放進Richard的手心,深情地對他說:「Comebacktome」。在場的所有人都很驚詫地看著這位陌生的老婦人。老婦人回到GrandHotel,一個人坐在搖椅上陷入了沉思。八年後的芝加哥,Richard已經成為了一個很有名的劇作家。他的《Toomuchspring》已經為他贏得了許多獎項。一天,和女友分手後心情煩悶的Richard開著車決定出門旅行,他偶然看到了路邊的以前同學們提起過的GrandHotel,就一直開了過去。他決定在那裡住一個晚上散心。在前台辦完入住登記後,一位從5歲起就在這家酒店生活的行李員Arthur幫他把行李提到了313房間,Arthur覺得Richard很眼熟,好像以前見過,但Richard說這是他第一次來這家酒店。Richard下樓來到大堂里的餐廳准備就餐,卻被告知餐廳還要四十分鍾才開放。無所事事的Richard走進了大堂里的酒店歷史陳列室。在那裡,他被掛在牆上的一副美麗的年輕女子的畫像深深吸引住了,但是畫框下方的姓名處卻空著。Richard急忙跑去找Arthur詢問這位女子是誰,Arthur告訴他這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女演員Elise,曾經在酒店的劇場演出過。神魂顛倒的Richard到附近的圖書館去查閱Elise的資料,在一本介紹美國著名女演員的老雜志中驚訝地發現她就是8年前在學校里遇見過的那位老婦人。他來到那本雜志的作者Laura家,向她出示了Elise交給他的懷表,卻遺憾地得知Elise就在把懷表交給他的那個晚上去世了。Richard在Laura家看到了許多Elise年輕時的照片和演出服,還有一個GrandHotel造型的音樂盒。Richard決定回到1912年去找Elise弄清他所有的疑問,他來到大學找到了一位專門研究時間旅行的教授,教授告訴他自己曾經有一次成功地回到過去。Richard到古董店裡購買了1912年的硬幣,又買了一套舊款式的西裝,他回到酒店房間,靜躺在床上,用教授教他的心理暗示法假想著自己在1912年的6月27號。一直無法成功的他又跑去翻閱1912年的酒店客人登記資料,驚訝地發現自己曾經在1912年6月28日早上9點18分在這家酒店的登記簿上簽過名,當時他住在416房間,Elise住在117房間。
Ⅲ 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72年的哪一部
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72的《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由艾倫·克羅斯蘭執導,艾爾·喬森、梅·麥卡沃伊等主演的愛情歌舞片,於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相關信息:
該片中只有很少幾段對白,能成為「有聲電影」也是偶然造成的。
當男主角艾爾·喬森在唱完一首歌曲後,隨口說了兩句台詞:「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我告訴你,你不會什麼也聽不到。」後期製作時,這兩句台詞被無意中保留下來。於是,影片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成了「有聲電影」。
Ⅳ 電影阿詩瑪誰唱的
男生配唱的是胡松華,女生配唱的是杜麗華。
一、胡松華
胡松華,出生於1930年12月13日,男高音歌唱家。北京人。1952年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任獨唱演員。任音樂影片《阿詩瑪》中男主角全部唱段。
(4)音樂電影1972擴展閱讀
人物簡歷:
(一)、胡松華
出生於1930年12月13日,1949年畢業於華北大學,任華北大學第三文工團演員。1952年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任獨唱演員。1962~1965年任該團藝術委員會副主席,兼合唱隊長。1964年在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任獨唱,任音樂影片《阿詩瑪》中男主角全部唱段。1965年任歌劇《阿依古麗》男主角。1972年任中央樂團獨唱演員。擅長的曲目有《贊歌》《塔吉克牧人之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
(二)、杜麗華
1933年5月生,1955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雲南省歌舞團一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表演藝術家」稱號。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雲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雲南省政協常委。截止2020年現任昆明藝術職業學院音樂學院名譽院長。曾參加全國音樂周演唱傣族歌曲《幸福的日子》、《哈尼姑娘趕街》,被文化部授予「青年歌唱家」殊榮。
為電影《阿詩瑪》配唱,錄制唱片《姑娘生來愛唱歌》、《紅山茶》、《景頗山上豐收樂》、《撒尼人民心向紅太陽》、《蒼山歌聲永不落》、《幸福的日子》等歌曲。
Ⅳ 藍調音樂的藍調題材電影
1)基本信息
片名:Cadillac Records
譯名:藍調傳奇
更多中文名:凱迪拉克上的唱片公司類型:劇情/歌舞
片長:90分鍾
級別:R級(USA)
發行:Sony Pictures Releasing(荷蘭)
上映日期:2008年12月5日(美國)
劇本:達內爾·馬丁(DarnellMartin)
導演:達內爾·馬丁(DarnellMartin)
編劇 Writer:達內爾·馬丁 Darnell Martin ....(written by)
主演:碧昂絲·諾爾斯(Beyonce)
其他演員:
碧昂絲、亞德里安·布洛迪(AdrienBrody)、
傑弗里·懷特(JeffreyWcenter)、
加布里埃爾·尤尼恩(GabrielleUnion)、
哥倫布·紹特(ColumbusShort)、
塞德里克·凱爾斯(Cedric theEntertainer)、
埃曼紐爾·施萊琪(EmmanuelleChriqui)、
艾蒙·沃克爾(EamonnWalker)
茅斯·達夫(Mos Def)
2)故事簡介
《藍調傳奇》以芝加哥著名唱片公司切斯唱片(ChessRecords)的老闆里奧納德·切斯(LeonardChess)的一生為貫穿全片的主軸,講述了1950到1960年代的芝加哥大環境下的一個關於暴力、種族、性和搖滾的故事。其中包括美國音樂界許多傳奇人物的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 1947年的芝加哥南區某個逼仄的角落裡,波蘭裔移民里奧納德·切斯(亞德里安·布洛迪飾)開了一間酒吧。野心勃勃的他聘請了極具天賦卻又桀驁不馴的藍調二人組——包括安靜深沉的天才吉他手馬迪·沃特斯(傑弗里·懷特飾)和個性沖動的口琴手利特·沃爾特(哥倫布·紹特飾)——在酒吧駐唱演出。基於對藍調音樂的熱愛和對正在起步的唱片行業的敏銳直覺,切斯為沃特斯的音樂錄制了唱片。沃特斯早期音樂的唱片開創了節奏布魯斯的先河,對於他個人也意味著大量的演出機會。 切斯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他旗下的音樂人——當他們的唱片大賣時,他就會為他們買一輛凱迪拉克作為獎勵。但隨著他旗下有才華的藝術家人數越來越眾多,人情與生意之間的矛盾總是時時發生。在作為沃特斯早期唱片中的配角使其成功之後,沃爾特開始發展他自己的音樂事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他火爆的脾氣和其不拘小節的個性使他不僅和朋友經常起沖突,還偶爾會觸犯法律。更讓他覺得難受的是,唯一可以和他平心靜氣交談的女人居然是沃特斯的女友珍妮娃(加布里埃爾·尤尼恩飾)。切斯唱片的其他核心人物還包括歌曲作者兼樂隊隊長大威利·迪克松(塞德里克·凱爾斯飾),和沃特斯的事業競爭對手,驕傲的藍調歌手赫林·沃爾夫(艾蒙·沃克爾飾)。 1955年,切斯唱片旗下的一位來自聖路易斯的骨瘦如柴的歌手恰克·貝里(茅斯·達夫飾)那「鴨行式」的舞台步伐和容易上口的鄉村式曲調跨出了地下音樂的邊界登上了主流音樂的舞台,這也標志著搖滾樂的誕生。當貝里在他事業的最高峰時被捕入獄之後,切斯找來了另一位極具天分的歌手來接替貝里在公司的地位,她就是歌手伊塔·詹姆斯(碧昂絲飾)。這個受過感情傷害的女人在為切斯帶來滾滾財源的同時,也挑戰著他對他的家庭的忠誠。 伴隨著搖滾樂的日趨流行,切斯唱片的藝人們發現他們正逐漸被新生代的音樂人所取代;當然,與他們事業高峰伴生的毒癮也是把他們扯下寶座的一隻黑手。但是他們已經經歷過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享受過聲名顯赫、紙醉金迷的生活。當不幸降臨時,唯有他們的音樂和他們的精神不滅。二十世紀60年代,里奧納德·切斯從唱片行業隱退,但藍調音樂則持續發展。 1)基本信息
片名:匪幫說唱傳奇
又名:臭名昭著大先生/惡名/臭名昭著英文片名:Notorious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發行:福克斯探照燈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類型:劇情 音樂
導演: 小喬治·迪爾曼George Tillman Jr.
編劇:——里基·洛克·拜斯伍德Reggie Rock Bythewood
——裘·霍德里·柯克爾Cheo Hodari Coker
主演:——傑莫·伍拉德Jamal Woolard
——安吉拉·巴塞特Angela Bassett
——德瑞克·盧克Derek Luke
——安東尼·麥基Anthony Mackie
——納圖利·諾頓Naturi Naughton
分級:美國R
上映時間:2009年1月16日
2)詳細劇情
1972年5月21日,一個叫克里斯托弗·華萊士的黑胖小子,哇哇墜地。幼年,他是單親媽媽沃勒塔(安吉拉·巴塞特)唯一的心肝寶貝,還不會走路,就已經會說話和唱歌。少年時,他是在街頭那個老是念念叨叨、若有所思的身影,初現極高的音樂天賦。盡管從小就與眾不同,這個在布魯克林的窮街陋巷的孩子,卻始終沒有走上母親期望的陽關大道。
學習成績優秀?算個屁!正直、善良、祈禱?不管用!這個現實世界,原本就是金錢和權力鑄造!於是,17歲風華正茂,華萊士(傑莫·伍拉德)卻選擇了退學,開始在街頭混日子。地盤、毒品、槍械、復仇......,一切不過是黑吃黑狗咬狗!直到,一次意外失手,他鋃鐺入獄九個月。然後,一張用業余設備為某說唱比賽製作的小樣,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盤曝光的小樣,馬上吸引了製作人「吹牛老爹」西恩·科姆斯的注意。吹牛老爹不但毫不猶豫地簽下了這位天才說唱歌手,還以此為契機,建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從此,正式改藝名為「臭名昭著大先生」(聲名狼藉先生)的華萊士,走上了嘻哈稱霸之路。
短短數年,當年不起眼的黑小子,一躍成為嘻哈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歌手之一。他有了無數破金的單曲,有了前所未有的盛名,有了無數死忠的擁躉,有了享用不盡的金山銀山,也有了心愛的妻子、藍調歌手菲斯·伊萬斯。鎂光燈下,他似乎擁有了男人奮斗的一切。而這時,他還不到25歲!然而,一個三月的早晨,在參加過「靈魂列車獎」晚會之後回酒店的路上,一顆子彈卻對著他呼嘯而來......
3)看點
Notorious,不僅是簡簡單單的貶義形容詞,不僅是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經典之一的《美人計》(英文與之同名),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臭名昭著大先生」。霸氣藝名之下,事業剛剛開始之時,沒有人會相信這個原名為克里斯托弗·華萊士的黑小子,會成為20世紀90年代最偉大最受擁戴的饒舌歌手之一。那時候,嘻哈還不是肥大的褲子,不是兜帽的休閑運動衫,不是吊墜的粗頸鏈,不是裝腔作勢的扮酷,不是滑板、塗鴉和街舞,紙醉金迷、俚語粗口的外表下,是鮮活掙扎的靈魂,是用暴力來反映自我反抗態度的黑幫人物,是美國黑人底層青年生存方式的縮影。他會說出「錢越多,麻煩越多」的語言,也只有「希望和家人平安活著」這樣的願望,而他的死,也正是說唱界宣布將注意力從武力轉向金錢的分界線。
巨星、輝煌、經典、英年早逝、浸血而復雜的人生、牽涉無數嘻哈名人的大名,換句話說,對撈金興趣濃厚的好萊塢,又怎肯放過這趟穩賺不賠的好生意?出色的說唱電影,自痞子阿姆出演《八英里》票房大收後便寥寥,「大先生」昔日的製作人吹牛老爹,近年卻照舊紅透大江南北。既然死敵圖派克(Tupac)都已有自己的電影,影響深遠的「大先生」躍上銀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大先生」生平傳記,電影中圖派克、吹牛老爹、「饒舌女王蜂」莉兒金、藍調歌後菲斯·伊萬斯等一眾嘻哈大人物的「露面」,大可讓看客們惡補一番90年代的說唱歷史。況且,即便不論街頭勢力,《理發店》系列的製片人改當導演,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安吉拉·巴塞特的出演,以及淋漓酣暢的說唱歌曲,讓人多留意幾眼,自是不難!
3)其他
他是最耀眼的說唱歌手之一,他是美國東海岸至今無人匹敵的嘻哈巨星,他是腥風血雨的匪幫團體饒舌爭斗的烈士,而當這一切發生時,他不過才只出過一張錄音室專輯、年僅二十齣頭而已。即便在他死後,他生前已經錄制好的第二張專輯在發行不到兩年內銷量就達到了1000萬張,緬懷他的某單曲成為當年最受歡迎之一,精選集輕松突破雙白金,而十年之後,他的紀念專輯仍然能在Billboard榜單上叱吒風雲。而如今,關於他的電影即將成行,就連名望中天的嘻哈天王Jay-Z也不能置身事外,卯足了勁要替電影原聲碟出力。
時事造英雄。沒有悲劇的人生痛苦,沒有東西岸匪幫饒舌的槍殺事件,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天才。然而,既生渝何生亮!「大先生」和圖派克的淵源,一直從他們生前斗到了死後。他們都是年紀輕輕的天才,都是混過幫派進過監獄犯過大事的惡人,都將強硬冷酷的絕頂旋律與入木三分的混世歌詞完美結合,卻一個胖得像狗熊,一個瘦得像猴猻,一個刻意穿著極盡華美的服飾,一個故意露出布滿文身的身體。一山豈能容二虎!這對一開始就水火不容的死對頭,終於連死,也沒能逃開彼此--相距不到半年,他們分別被一顆子彈結束了生命,成為了東西岸匪幫說唱爭斗的犧牲品。 基本信息
貓王 ◎上映日期: 2005-05-08
主演:喬納森·萊斯-邁勒斯,蘭迪·奎德,羅斯.麥高恩
國籍/地區: 美國,德國
導演:James Steven Sadwith
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貓王的傳記片,主要講述了他是怎樣從一個喜歡唱歌的平凡百姓,成為一個全球知名的歌星。
Ⅵ 1972年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972年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是,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為百老匯明星,卻遭到家長的強烈反對。多年後,背井離鄉、更名改姓的他終於登上了舞台,在舊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該片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該片中只有很少幾段對白,能成為,有聲電影,也是偶然造成的。當男主角艾爾·喬森在唱完一首歌曲後,隨口說了兩句台詞: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我告訴你,你不會什麼也聽不到。後期製作時,這兩句台詞被無意中保留下來。於是,影片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成了「有聲電影。
相關資料:
1895年電影誕生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偉大的啞巴」。為了彌補這個,啞巴的缺憾,人們想了種種辦法,讓它說話。剛開始,電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時候讓配音演員站在幕後說話。這種方法採用了一段時間就被淘汰了。後來,有人又想出一個辦法:在電影放映現場進行音樂伴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爵士歌王
Ⅶ 急求!!!電影音樂之聲的英文簡介!!!急死人啦!!各路神仙趕緊出招啊!!
既然這么急,自己去網站搜索一下不就出來了嗎? 我幫你找到一篇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was an exceptionally successful film in the mid-1960s - at the time of its release, it surpassed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as the number one box office hit of all time. It was the high-point of the Hollywood musical. [In 1978, the film's status as the most successful musical was finally surpassed by Grease (1978). However, it was earlier ousted by the box-office epic The Godfather (1972).]
This wholesome proction from procer/director Robert Wise (of the previously popular West Side Story (1961) for which he won the same two Oscars) and 20th Century Fox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avorite, beloved films of moviegoers. It is a joyous, uplifting, three-hour adaptation of Richard Rodgers and Oscar Hammerstein II's 1959 hit Broadway stage musical (that starred Mary Martin). [This was the well-known partnership's last collaboration]. The story follows a good-natured, flighty novitiate (Andrews) who is hired to care for the seven children of a militaristic, icy, widowed Austrian captain (Plummer). She ultimately wins the heart of the children - and the captain, but their lives are threatened by the encroachment of Nazis.
Marketing slogans cried: "The Happiest Sound in All the World." Ernest Lehman's screenplay was based on the book by Howard Lindsay and Russel Crouse. That book was in turn based on Baroness Maria von Trapp's 1949 autobiography (The von Trapp Family Singers) about the exploits of the family of singers and their escape from the Nazis in Austria in 1938. The first film version was a German film titled Die Trapp-Familie (1956), with a sequel Die Trapp-Familie in Amerika (1958). After the 1965 film's enormous success, Fox Studios unwisely invested millions in three more, less profitable, blockbuster musicals in the late 60s - Dr. Doolittle (1967), Star! (1968), and Hello, Dolly! (1969).
The star of the film was the previous year's Best Actress Academy Award winner, a fresh-faced Julie Andrews in a similar role as her governess performance in Mary Poppins (1964). She is accompanied by her lovely singing voice, glorious, on-location travelogue views of Salzburg, Austria filmed in 70 mm, and melodic, memorable sing-along tunes, including "Maria," "The Sound of Music," "My Favorite Things," "You Are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Climb Ev'ry Mountain," "Do-Re-Mi," and "Edelweiss."
In fact, there was an interactive, audience-participation version imported from London in 2000 - a limited theatrical re-release of The Sound of Music with subtitled musical numbers to allow for sing-a-long participation. Audiences were also invited to dress up in The Sound of Music-inspired costumes, and to react with props (such as an artificial sprig of edelweiss) provided in a Fun Pak. ["Sing-A-Long Sound of Music" first emerged at the 1988 London Gay and Lesbian Film festival after an event organizer heard that staff at a retirement home in the Scottish town of Inverness had distributed song sheets ring a video showing of 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1954) for sing-along participation. The film was screened at the festival as a sing-along and proved wildly successful.]
The sentimental, entertaining musical was nominated for ten Academy Awards, and came away with five major wins: Best Picture and Best Director (Robert Wise), Best Sound, Best Score (Irwin Kostal), and Best Film Editing (William Reynolds). Its other five nominations were for Best Actress (Julie Andrews who lost to Julie Christie in Darling),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Peggy Wood), Best Color Cinematography (Ted McCord), Best Color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and Best Color Costume Design.
Ⅷ 電影《至暗時刻》是由誰執導的
《至暗時刻》喬·賴特執導,由加里·奧德曼,莉莉·詹姆斯,本·門德爾森,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等主演的傳記歷史片。
2000年,執導個人第一部短片《Nature Boy》,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2003年,執導劇情短片《Charles II: The Power & the Passion》。2005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長片《傲慢與偏見》。2007年,執導愛情電影《贖罪》,該片入圍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 。2008年,執導音樂電影《獨奏者》。2012年,執導劇情電影《安娜·卡列尼娜》。2013年,擔任動作驚悚電影《蜂鳥特攻》的製作人。2016年,與歐文·哈里斯共同執導科幻劇《黑鏡第三季》 。2017年,執導戰爭電影《至暗時刻》。
Ⅸ 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72》年的哪一部
《朗德海花園場景》。
真正的有聲電影是 1928年7月6日好萊塢一家電影公司拍攝的《紐約之光》,同年有聲電影進入中國的高級影院。其實在真正的有聲電影誕生前,我國就進行過有聲電影的實驗放映,並對有聲電影的前景進行過討論和論辯。
1914年,上海維多利亞戲院放映了一次蠟盤發音的有聲影片,因屬實驗性的,故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視。
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公映的由華納兄弟公司拍攝並上映的《爵士歌王》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有學者認為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26年華納公司拍攝的《唐璜》),由喜劇演員喬爾森主演。
《爵士歌王》由艾倫·克羅斯蘭執導,艾爾·喬森、梅·麥卡沃伊等主演的愛情歌舞片,於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