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音樂片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分享電影的樂趣。
5、《莫欺少年窮》
豆瓣8.0分,beyond樂隊唯一一部電影。
如果你喜歡Beyond,如果你也曾有理想,如果你懷念家駒,如果你懷念那已經過往的青春,如果你才剛走入社會,如果你對未來還很迷茫,建議一看。
B. 韓寒參與拍攝或創作的電影有哪些
韓寒主要的幾部電影《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後會無期》。
《後會無期》是一部由韓寒執導,馮紹峰、陳柏霖、鍾漢良等主演的喜劇、劇情類型的電影,於2014年7月2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 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
C. 小丫頭子的拍攝單位
小丫頭子的拍攝單位是河北電視台、石家莊市人口計生委、靈壽縣委縣政府。
電影《小丫頭子》在靈壽縣牌樓廣場正式開機。影片由河北電視台國家一級導演王心麗編劇並導演,八一電影製片廠呂光任攝影師,《我的兄弟叫順溜》中「順溜女友」戰菁一飾女一號崔雪琴。
開機儀式結束後,該片正式在靈壽縣開拍,並在靈壽縣陳庄鎮長峪村、南營鄉漫山村、三聖院鄉政府、三聖院鄉同下村、五嶽寨、秋山風景區以及鹿泉市的曲寨、贊皇縣的原村等地取景,預計9月初拍完,屆時將在石家莊舉行首映式,並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
幕後: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影片劇組人員曾先後到保定的定州、石家莊的鹿泉、贊皇、靈壽等地實地考察、采訪。最後確定以靈壽縣近幾年來為農村獨生子女戶、雙女戶 開展的《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居家養老親情服務工程》為內容,表現黨和國家對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的關心和支持。
D. 2012最近歐美都上映了什麼電影大神們幫幫忙
最新歐美電影: 《鐵血精英》 《黑夜傳說4》 《靈魂戰車2》 《雨果的秘密》 《怪獸在巴黎》 《屠龍者的黎明》
E. 電影《咒》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巧妙的偽紀錄片形式
《咒》由蔡亘晏飾演的女主角若男是一位單親媽媽,在成功治癒困擾她多年的心理疾病之後,把先前暫時待在寄養家庭的女兒朵朵接回家一起住。面對許久沒有見到女兒,若男下定決心想當個好媽媽,為朵朵打造一個能夠安心成長的家,並開始拿著攝影機拍攝她們的日常生活,為母女倆留下未來能夠回味的美好回憶。
由於必須記錄跟女兒一同展開的新生活,《咒》主角若男幾乎走到哪裡都會拿著攝影機,不僅就算沒辦法手持也會把它放在旁邊拍攝,也要求女兒朵朵要養成記錄的習慣,連她隨身攜帶的兔子玩偶里也藏著一架攝影機。而這項舉動也提供了《咒》這部電影許多素材,讓觀眾得以透過這些主觀視角或在一旁側拍的影像畫面,清楚看見這對母女倆後續即將經歷的恐怖事件。
交叉剪輯,可怕夢魘
起初,若男和女兒的互動相當正常,即使朵朵幾乎沒有對媽媽的記憶,母女倆也相處得十分融洽,感情逐漸變得緊密。然而即使《咒》女主角若男極力想要跟女兒過著正常的生活但直到某天,朵朵要媽媽幫忙趕走天花板上的壞壞之後,若男內心深處的創傷陰影又再度襲來,帶著她重回那個最不想回憶起的夢魘。
《咒》採用今昔交錯的敘事方式,在若男跟女兒的日常生活中,穿插她六年前跟男友等人組成專門破除鬧鬼謠言的影像團隊,前往他家族的神秘禁地拍片探險的過程。不信邪的她們當時為了揭開邪教儀式的秘密,觸怒了沈睡的邪靈,最終男友當場猝死,其他人也接二連三地死於非命,唯一生還的只有因為受傷而在門口等待的若男。
在那之後《咒》女主角若男精神瀕臨崩潰,必須強制接受治療,被迫跟女兒分離。而 6 年過去,原本以為若男狀況已經逐漸好轉,爭取到朵朵的撫養權,能夠善盡母親的職責,讓她能夠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安心成長,但如今隨著當年儀式的符號重新出現,女兒成為邪靈找上門詛咒的目標,也使得兩人看似趨於穩定的生活開始急轉直下。
其中從朵朵在夜裡看見躲藏在天花板上的靈體、有時會突然變一個人、跟空無一人的空地對話、在學校情緒失控攻擊其他同學,到情況進一步惡化,昏迷失去意識,身體出現黑斑膿瘡,以及像是蜂窩般的恐怖傷口。諸多不正常現象都讓女主角若男感到擔憂焦慮,為了拯救心愛的女兒,被迫去面對內心的深層恐懼,重新回到 6 年前的那個禁地,調查詛咒的秘密。
真實事件的改編背景
就我個人而言,一直都覺得《咒》這類型電影最讓人害怕的不是跳出來嚇人的鬼怪,而是觀眾在將自己帶入角色之後,看著原本活潑可愛的孩子突然變得陌生失常,自己卻無能為力的焦慮恐懼。因此電影最終在邪靈的詛咒實在難以對抗的情況下,以對觀眾來說惡意滿滿的結局來收尾,也跟《咒》整部片的呈現手法互相搭配,賦予電影一股讓人感到新鮮的獨特氣質。
根據電影《咒》改編自高雄真實事件的設定,片中邪靈是名為「大黑佛母」的詛咒之神,從東南亞經過雲南,輾轉傳來到台灣,而陳家將「大黑佛母」當作是神來信奉,靠著他的詛咒力量來謀生,結果後來因為無法壓制,導致詛咒反噬到自己身上,為了將邪惡力量分攤,發明出「火佛修一,心薩嘸哞」這句我們在《咒》整部電影里不斷聽見的咒語。
到頭來「火佛修一,心薩嘸哞」這句表面聽起來像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祈福話,真正意思其實是「自願把名字給奉獻出去」,分擔陳家世代背佛母施予的詛咒。因此《咒》整部電影講述的其實是母親對女兒的愛。不管怎樣都希望孩子能夠開心、平平安安地長大,就算是犧牲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詛咒全世界、把所有觀眾都拖下水也都在所不惜。
而有趣的是,為了隱藏這個最終謎底,《咒》整部電影也可以說是一場女主角若男精心設計的「騙局游戲」。在女兒身心狀況惡化之後,她把先前拍攝的畫面收集,並加以剪輯、包裝、上傳到網路,用述說一段故事的方式,一步步循序漸進地帶著觀眾理解她們的悲慘遭遇,藉此引發我們不忍看到她們受苦的善心,並達成她最終拯救女兒的目的。
F. 日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音樂片
1.《四月是你的謊言 真人版》(清新優雅,鋼琴和小提琴的完美合奏)
由日本女神新垣結衣主演,故事講述了一位脾氣古怪的樂團指揮家帶領學生們的合唱團參加比賽的故事,電影情節很有趣,音樂也處理的很好,是一部難得的好片。
G. 末路浩劫的幕後製作
末日景緻
考麥克·麥卡錫是當今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他1992年的作品《All the Pretty Horses》被改編成了《脫韁野馬》,2006年的《老無所依》被科恩兄弟搬上了銀幕,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而本片的改編來源——一本名為《The Road》的小說也為他獲得了2007年的普利策小說獎。
影片描繪了一個在地球毀滅之後,人類尋找希望,艱苦生存的故事。小說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麥卡錫對末日景色的描繪,那麼怎麼才能在生活中找到這樣的荒涼的景緻呢?導演約翰·希爾寇特說:小說里沒有具體寫是什麼原因使地球毀滅,所以我決定放棄一切背景說明,讓觀眾自己去猜測發生了什麼。為了找到這種末世景色,我們得排除一切生命跡象--有顏色的東西不能要,植物不能要,鮮亮顏色的衣服不能要,小動物不能要--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單色的世界。不過我又不需要一個人為製造出來的世界,我希望電影里的世界盡可能地保持原生態的模樣。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最後在匹茲堡找到了合適的外景。匹茲堡是賓夕法尼亞州的第二大城市,在它的近郊曾經都是重工業公司的住宅區。隨著上一次經濟衰退的來襲,大部分企業倒閉,這些職工也都搬了出去。於是在上個世紀的80年,這個小鎮子就被廢棄了,在也沒有人居住,甚至連流浪漢也不來這里。導演發現了這個風水寶地後,就在這里安營紮寨,拍攝起了電影。為了能更加貼切地表達出末日這個概念,導演在影片的音樂上也是煞費苦心。不同於一般好萊塢電影的音效轟炸,希爾寇特在電影里非常節制地使用了聲音元素。他說:我不希望電影里的聲音和畫面看起來不搭調,所以我基本沒有在影片里加什麼音樂,可以說這部電影是沒有音樂的電影。而且為了讓背景聲音一樣末日和死寂,我讓錄音師使用了單向的麥克風,錄下來的只有風的聲音,聽著電影里呼呼的、單調的、甚至是乏味的令人不快的大地呻吟的風聲,我對影片有了一種別樣的感覺。
由於拍攝時間的加長,天氣漸漸轉暖,樹木發出了新芽,地上的積雪漸漸融化,這是導演最頭疼的事情。希爾寇特說:身上的厚衣服漸漸穿不住了,太陽也越來越大,這讓我很頭疼。每次開拍前,我們都要在地上灑上一層人工的粉末,演員也必須裝出很冷的樣子,後期製作的時候也要為他們的呼吸里加上白色的霧氣。實在沒辦法的話,一切只有藉助於後期了。
維果·莫特森挑戰演技
雖然被電影界稱為演技派的維果·莫特森有著豐富的表演經驗,可是他對《末日危途》中父親的角色依然不敢掉以輕心。這位擅長出演低成本獨立製作影片的明星,此次拍攝本片,可謂是遇到了極大的挑戰。他說:當導演找到我的時候,我正准備好好休息上一陣子。前面兩年,我都在疲於應付各種時尚發型電影的拍攝。整整兩年時間,我一直在工作,所以我決定開幾場攝影展,放鬆一下。後來希爾寇特找到我,給我看了劇本和小說原著,我明白我沒法拒絕這個角色。這個筋疲力盡的父親非常完美地契合著我當時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而且我還覺得雖然這個父親很疲勞、不知道他們走到海邊會發生什麼,但是他還是對充滿希望的。所以我覺得這個角色由我來演是很恰當的。莫特森答應扮演男主角之後,事情就簡單多了,對於導演希爾寇特而言,電影的一個重頭戲有了著落;對於莫特森而言,他需要做的就是養養頭發和鬍子,並且減一點點體重。
為了達到小說中父親的悲天憫人的精神境界,莫特森開始了對自己的打造。他開始有選擇地進行一些閱讀,聽固定的音樂,每天嚴格得像僧侶一樣安排自己的作息,他甚至改變了自己的一些飲食習慣。他說:無論處於怎麼樣的生活環境之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都會有自己的希望。我和一些流浪漢交談過,這些人非常各異,要麼有暴力傾向,要麼平易近人。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希望自己能改善當下的生活。對於這樣的一種淘寶生活,在地球的末日之後的人類也一樣會有憐憫之心。不過在層層的壓力的重壓之下,他們可能忘記了同情,有的只是暴怒。因為要活命、要吃飽肚子、要穿衣服會讓人類失去理智和自己的社會性--這就是小說里展示的地球。我不敢說電影能超越小說,成為一流的作品,但是它一定會給人以不同一般電影的啟示。
為劇情幾乎凍僵身體
小演員麥克費講述自己的拍攝經歷,為了影片中的角色需要,當人工傾盆大雨朝自己潑瀉而來,原本想像浪漫的麥克費發現事實遠比幻想殘酷,在導演嚴謹的一次次重拍要求下,他身體幾乎因為超低溫被凍僵。這樣的拍攝困難,還遠不止一次。回答記者問題毫不怯場的小演員,自己也承認因為經常和成人的拍攝隊伍在一起,遠比同齡人要成熟。不過,他又調皮地補充,一旦戲拍完回到小夥伴當中,自己又重新變成一個小小孩。
H. 急求一不電影名字
黑道比酷 是很有趣。
片名:黑道比酷
另譯:矮子當道2
英文名:Be Cool
編劇:彼得·斯蒂菲爾德 Peter Stienfeld
導演:F·加里·格雷 F.Gary Gray
主演:約翰·特拉沃爾塔 John Travolta
烏瑪·瑟曼 Uma Thurman
岩石 Dwayne "The Rock" Johnson
文斯·沃恩 Vince Vaughn
史蒂文·泰勒 Steven Tyler
類型:喜劇/犯罪/槍匪
片長:114 分鍾
發行:米高梅 MGM
開機日期:2004年4月23日
上映日期:2005年3月4日
劇情簡介:黑幫分子,用拳頭混入音樂圈
從前的黑幫分子、後來轉行做電影製片人的奇里。帕莫(約翰。特拉沃爾塔 飾),在電影領域想不到遭遇了各種磨難。覺得他應該嘗試一下新行當了,這次他把目標投向了音樂界,這樣才不會浪費他聰明的頭腦和驚人的談判能力。不過,音樂圈似乎與電影圈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奇里已經對電影製片精通不少,但如何打入音樂圈卻令他非常苦惱。苦無辦法之下,他唯一想到的就是用回以前的手段——用混黑幫的方法,混進音樂界。
剛好,一位擁有唱片公司的朋友與他共進午餐時被人打死,於是奇里借機拜訪了這位朋友的妻子伊迪(烏瑪。瑟曼 飾),想與她聯手經營唱片公司。伊迪並不是省油的燈,這個女人開始並不相信奇里,幸好奇里擁有強壯的身體與超凡的魅力,他很快就征服了這個女人。
為打入音樂界,奇裏手中的王牌是大有潛力的新人黑人女歌手琳達,但他得應付琳達的前經紀人拉吉(文斯。沃恩 飾)、拉吉的同性戀保鏢(岩石 飾),來自俄羅斯的黑幫、以及黑言善道的音樂製作人……
在這一團混亂中,奇里還得拯救唱片公司,創造銷售奇跡。當然,最令他苦惱的是,一系列隱藏在歌手幕後的人物紛紛登場,搞得他的音樂發行計劃頓時手忙腳亂,而且他力捧的新人竟是義大利黑手黨追殺的目標,此時奇里才明白音樂圈並不是那麼好混的。當然,對付這種「混亂」奇里是有自己一手的,那就是以黑道對付黑道,很快,音樂圈就被他攪起了一陣黑道比酷旋風……
幕後故事:搞完電影界,再搞音樂圈
這是1995年的票房佳作《矮子當道》的續集,當年那部拿電影工業玩笑的片子取得了不俗的口碑,事隔十年,米高梅卷土重來,將惡搞從電影界轉向音樂界,拍出了這部《黑道比酷》。本片同樣改編自艾爾莫。雷納德(Elmore Leonard)的同名小說,雷納德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他的小說風格以另類黑色喜劇著稱,除《矮子當道》系列被搬上銀幕外,還有《夏威夷金錢游戲》也是改編自他的作品。
十年前上映的黑社會喜劇片《矮子當道》演出陣容包括約約翰·特拉沃塔、吉恩·哈克曼、丹尼·迪維托及蕾妮·羅素,當時曾創下7200萬票房營利的好成績。當年在《矮子當道》電影首映會上,當時擔任米高梅電影公司總裁的弗蘭克·曼庫索,親自詢問艾爾蒙·里歐納德是否願意再編寫一部續集,幾年後這位作家果然完成了《黑道比酷》的劇本。
在《矮子當道》第一集中,名叫「奇里」的邁阿密黑社會混混,為了追討一筆賭債而來到好萊塢,結果卻誤打誤撞踏入演藝圈。在艾爾蒙·里歐納德的續集劇本中,如今的「奇里」已是好萊塢製片人,還想從電影圈進軍流行樂壇,想不到他力捧的新人卻是義大利黑手黨的追殺目標。
對於拍攝《黑道比酷》,曾經執導過《義大利工作》的導演F.蓋瑞。格雷認識自己的改編是忠實與小說原著的,「那是一本很厚的書,你不可能涵蓋所有的事情」,他說,「但是我們拍攝的一些場景情節,確實給了原著作家驚喜」。這位以拍攝MTV出名的導演,再次將自己酷眩的畫面和音樂風格,滲透在《黑道比酷》中,觀眾將會看到更加刺激的細節、音樂和HIP-HOT文化元素。
製作花絮:「岩石」成為同性戀「女人」
今年29歲的約翰。特拉沃爾塔在《黑道比酷》中繼續飾演「奇里」,開始他的音樂圈黑幫歷程,談到自己所飾演新角色在新片裡面臨的新情況,「奇里在音樂圈裡更自在一些,因為那兒更像黑幫,而他是習慣與黑幫的方式的」,特拉沃爾塔說,「這部電影巧妙的地方是,描述了一群藝術家兼黑幫分子,因為奇里能像音樂家和藝術家一樣跟他們說話。可是,如果他們想按照黑幫的方式行事,那麼奇里也可以像個惡棍一樣跟他們打交道。因此,奇里更自在了。」
烏瑪。瑟曼自從拍攝完《殺死比爾2》後就很少拍新片,可能是一直忙著和導演昆汀談情說愛,補償她在電影里沒有完成的「甜蜜」情事。幸好,在《黑道比酷》里我們將會重新見到這位冷酷的「奪命新娘」,她的奪命劍沒有了,卻開始大膽賣弄風情、放開喉嚨唱出「恐怖」的歌聲,還解開乳罩露出誘人的背面全裸——毫無疑問,烏瑪。瑟曼的參演,將會令《黑道比酷》更加充滿眩目誘惑與刺激。
完成《叢林奇兵》和《威震八方》的摔交好手「岩石」,從《蠍子王》一路走來都是冷酷的硬漢角色,想不到,他竟然在本片里演起了一位同性戀者,而且還是「淫魅」的女性心態!「我覺得演好這個角色的關鍵在於真實」,岩石說,「就是要生活化一些。他不僅是一個同性戀,而且也因為他不想做什麼保鏢、惡棍,他不想傷害人,在心理上,他更像個女人。」
點評:新線電影公司重蹈覆轍
好萊塢的窮盡各類電影題材後,惡搞已經成為現在流 行的一個大嗜好,比如:惡搞「間諜片」,於是有了《王牌大賤諜》,把間諜搞得像個笨蛋;惡搞「黑幫片」,於是有了《老大靠邊閃》,把老大搞得像個軟弱無能的傻瓜……
《矮子當道》是好萊塢自己惡搞自己,把風光無限、星光璀璨的電影界,變成了一個烏煙瘴氣的黑社會;這部續集《黑道比酷》則繼續這種惡搞風格,在電影里音樂圈變成了黑手黨與黑幫爭奪的天下,令樂迷目瞪口呆。不過,惡搞常能搞出好電影,因為它離我們的生活更近啦,「間諜」其實不如「賤諜」,「老大」其實不如「老呆」,電影界和音樂圈也就都可以「黑道」橫行了……
I. 電影《草木人間》在杭州開機,吳磊在這部電影中講述什麼故事
電影草木人間在杭州開機,這部電影中講述當代環境下重演目蓮救母的傳統故事。吳磊在這部電視劇裡面將會扮演男主角自然之子,同時也會用自己的行為感動觀眾。
J. 電影小花在哪裡拍攝完成的
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姓趙的貧困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人家。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董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後,解放軍進入桐柏山區,已經十八歲的趙小花到部隊中尋找兩年前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隊伍的哥哥趙永生,沒想到趙永生負傷掉了隊。小花沒有找到哥哥,卻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把小花認作了乾女兒。 再說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幾年後,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救了身負重傷的趙永生,但並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小花與哥哥相逢。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賣的身世。後來翠姑在一次戰斗中為營救小花而身負重傷。 戰斗結束後,小花和親生父母相認。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斷斷續續地呼喊哥哥,眾人不禁熱淚盈眶。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報曉中國電影春天的「小花」 在中國的現當代電影史上,《小花》的出現無論如何都有點橫空出世的味道,從內容到形式的探索與「叛逆」意識使得當時看慣了傳統故事片的觀眾耳目一新。值得注意的是以《小花》、《生活的顫音》、《苦惱人的笑》為標志的創新浪潮根本上改變了新中國電影的創作面貌。在那個逐漸打開國門、放眼世界的時代,觀眾涌進電影院,重新燃起了對電影的熱情。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張錚口述 ★謝添錯過執導《桐柏英雄》 《小花》改編自前涉的小說《桐柏英雄》,小說主要描寫的是1947年解放軍由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這個重要歷史轉折時刻。如果當時按照那樣去拍肯定無異於又是一部軍事影片。我上世紀50年代在上影廠跟隨老導演湯曉丹拍攝《不夜城》、《鐵道游擊隊》等軍事片,後來導演了影片《山林姐妹》,還做了幾部翻譯片,尤其對「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很感興趣。 「文革」剛結束不久,那時手裡沒有什麼劇本,一天我們廠里的一位工人問我想不想拍《桐柏英雄》。這個本子本來是謝添和我的愛人潘文展他們要拍的,他們幾個人1977年拍了一部叫做《春天》的影片,我有點興趣想接這部戲,就問謝添還拍不拍,他說不拍了,我就向汪洋廠長申請,經同意後開始組班子。謝添錯過執導這部片子,當時或許誰也沒想到《桐柏英雄》後來會成為《小花》,而謝導後來導演了《甜蜜的事業》同樣很受歡迎。 ★陳荒煤提議增加「人情味」 有意思的是這部影片原來的名字叫做《覓》,意為尋找的意思。而影片後來花大力氣改編的過程就是在「覓」最合適的表現方式。攝制組已經到了外景地,一天早晨我在河邊洗臉,我們的攝影師雲文耀很懇切地對我說,「老張,我覺得調動那麼多部隊拍戰爭場面何苦呢?拍得再好也超不過《南征北戰》,完全沒必要,為什麼不試試其他角度」。我很高興地回到屋裡,把攝制組的主創人員叫到一起,大家一起出主意,有說「新現實主義」的,有說「意識流」的,比較一致的意見是主要著力表現兄妹情義,把人物命運作為影片的主要內容而不是戰略思想,總之想區別於以前常規的軍事片的方式。 廠里有意見怕我們出亂子,而北影廠的藝術顧問、老導演謝鐵驪,以及廠里很有威望的攝影師聶晶都支持我們的做法。當時文化部副部長陳荒煤還給我們提出增加強調「人情味」的幾場戲,後來在影片上看到最感人的那段翠姑跪行台階抬擔架上山的部分就是陳老提出的建議。 ★「那些可愛的年輕人」 說起《小花》,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個是音樂,一個是演員。李谷一演唱的《妹妹找哥淚花流》特別有感染力,還要感謝已經過世的作曲王酩。那時他跟著我們攝制組一同體驗生活,在創作這首歌時真是煞費苦心,如他的名字「酩」一樣他喜歡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時偶然間靈感萌生想出這個旋律,他連續哼唱還找到劉曉慶試唱,錄在小錄音機上反復聽。 劉曉慶本來是我們從四川借來的,我們看到她在《南海長城》中的表演很是欣賞。唐國強同樣很年輕,剛剛結婚,他非常用功,剛來劇組的時候有點發福,後來苦苦鍛煉了一星期,瘦下去了人也黑了,但是卻顯得非常精神。找陳沖來演小花的過程更為波折,她在謝晉導演的《青春》里第一次亮相,演一個啞女非常淳樸和動人,我們找到她的時候她在上海外語學院上學,剛剛18歲,學校不同意她演戲,她外婆也不同意,後來我們親自到上海總算說服了她的學校和家裡人,而那個胖胖臉的陳沖因為「趙小花」這個角色獲得「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時也不到20歲。 影片拍攝的時候非常順利,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是大家都很敬業,真是非常有活力的年輕人在幹事業的感覺。影片拍完後《覓》這個名字太生澀要改,但是遲遲定不下新的名字。劇組的同志找到著名電影評論家鍾惦棐,剛巧鍾老家的窗檯上擺了一盆小花,鍾老說不如片名就叫《小花》吧,希望它是報曉中國電影春天的一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