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淮北濉溪縣哪有電影院啊有最新上映的電影嗎
有,扒了,還沒蓋好!
㈡ 安徽淮北怎麼樣
1.城市歷史。
總的來說,淮北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前身是濉溪市,貌似很久之前有個「相王」的領地在這邊,所以有了相山。現在的淮北基本上是由老濉溪人、宿州人、蕭縣人以及其它周邊的礦區、縣城的人組成,另外,淮北有很多上海的知青,我搬過兩次家,鄰居都是上海人...小的時候就聽他們胡麻將的聲音.
2.人文。
淮北人有點北方人的豪爽,又有些南方人的精緻。吃飯會搶著買單,絕不AA,家裡也喜歡種植一些花花草草,既有喜歡大魚大肉的小姑娘,也有喜歡喝茶下棋的好基友。因為城市(相山區)比較小,基本上我的小學同學和我初中同學是高中同學的概率非常大,也有我的初中同學和我的高中同學結婚的。就那麼大的圈子,干點什麼事情,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傳遍。
3.環境。
這個單詞不需要在淮北里討論,你要是敢一個星期不刷車,我就服了你。到處是灰塵、煤塵和垃圾。
我真的吐槽一萬遍都不嫌麻煩,每到節假日淮北的中心一馬路,隨處看見丟在地上的宣傳單、食品袋、各種垃圾,而且現在比我小時候跟嚴重,怎麼人們都越活越回去了呢。
4.經濟水平。
淮北市是貧富差距蠻大的地方,比如開公司的、家裡有煤礦的、高級公務員之類的很有錢,但是城鄉結合處還是可以看到破舊、陳年的老房子,更別說農村的農民了,收入基本靠外出打工。一般的上班族可能也就工資1200—2800之間吧。大量的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在外地,不願意回來。
5.淮北人怎麼玩的。
淮北人特別注重享受,我小的時候,流行舞廳,很多人回去卡拉OK,然後跳舞。等到我上初中了,流行量販式KTV和迪吧,再後來我上高中、大學,家裡人的生活更多元化了,早上起來很多人回去爬山、溜公園鍛煉身體,中午是肯定會午睡,晚上下班喝點小酒,大家去打牌、泡澡,女士們喜歡養生會所、打麻將之類的,最近貌似還流行在體育場暴走之類的。周末空閑的時候會全家開車出去采風,看梨花、逛石榴節,杏、桃、西瓜、淮北的鄉村風景很棒。而且交通還不錯,去徐州、合肥、南京、山東都不麻煩,節假日出行很方便。
淮北附近的宿州、阜陽、我都去過,說實話我覺得淮北人民的生活質量比較高一點,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選擇的機會不是很多,企業少、經濟不發達是淮北的硬傷,支柱性產業煤礦最近慘的發不起工資,如果你是青年,又不是本地人,請慎重考慮。
㈢ 淮北市濉溪縣現在哪兒有電影院,有情侶包廂的,資費如何。
電影院正在重建不知道可見好嗎,不知道你是誰,我可認識,你叫什麼名字
㈣ 淮北真棒超市有幾個分別在什麼位置
大點的有6個,分別在批發市場負一樓、供電大樓西面、麥當勞南100米、四路轉盤附近、四路蘇果對面、人民醫院後面一家比較小些
㈤ 淮北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燃放煙花爆竹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減少環境污染,根據國務院《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及其相關安全管理活動。第三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燃放煙花爆竹管理的協調、保障、考核機制。
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本轄區內的燃放煙花爆竹管理相關工作,將燃放煙花爆竹管理納入平安建設(綜治工作)年度考核,加強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
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職責做好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工作。第四條 公安機關是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燃放煙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
民政、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工作。第五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是本單位燃放煙花爆竹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當做好本單位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工作。
居(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工作,勸阻違法燃放行為,可以組織居民、村民以及機關單位制定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公約。
物業服務企業、賓館、酒店等單位對服務區域或者責任區域內違法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應當予以勸阻,勸阻無效的,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依法、文明、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的宣傳教育活動。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和移風易俗的公益宣傳。
學校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文明、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的教育和監管。第七條 本市市區東外環路以西,北外環路以南,S238省道以東,五宋路以北區域,以及濉溪縣濉溪鎮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區域。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區域確需調整的,由市人民政府決定並向社會公布。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區域外,縣(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地點和種類。第八條 在禁止燃放區域外,下列地點和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一)國家機關;
(二)文物保護單位;
(三)醫療機構、幼兒園、學校、敬(養)老院、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
(四)商場、集貿市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
(五)經濟開發區、工業聚集區;
(六)車站、碼頭等交通樞紐及城市主幹道、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
(七)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儲存、經營單位安全防護范圍內;
(八)輸變電設施安全保護區內;
(九)風景名勝區、山林、公園、綠地、苗圃、濕地;
(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應當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其他地點。第九條 重污染天氣期間,全市行政區域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生態環境部門應當會同氣象部門建立重污染天氣會商機制,進行大氣環境質量預報。可能發生重污染天氣的,應當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市人民政府依據重污染天氣預報信息,進行綜合研判,確定預警等級並及時發出預警,提示在此期間不得燃放煙花爆竹。第十條 重大節日、慶典活動,確需舉辦焰火晚會或者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的,經市、縣(區)人民政府同意,依法獲得許可後,辦理相關手續。第十一條 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和地點,不得設置煙花爆竹銷售網點,不得銷售煙花爆竹。
在禁止燃放區域外設置零售點,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按照保障安全、合理布局、總量控制的原則進行嚴格審查、核發許可證。第十二條 在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內燃放或者從陽台、窗戶向外拋擲煙花爆竹;
(二)不得向煙花爆竹零售點、行人、車輛、建築物、構築物、在建工地、樹木、河道、公共綠地、窨井等投擲煙花爆竹;
(三)不得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四)不得採用其他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方式燃放。第十三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舉報燃放煙花爆竹相關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接到舉報後,應當及時查處, 並向舉報人反饋;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其合法權益;對舉報內容經查證屬實的,給予舉報人獎勵。具體獎勵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㈥ 濉溪雷石影院明天有什麼電影
兩室
又名:無
看點: 短片 網路電影 中影
類型:愛情 劇情
語言:漢語普通話
地區:大陸
時長:20分鍾
導演: 邵馨瑩
演員: 梁庭瑜
㈦ 誰去濉溪縣電影院看過電影 把流程給我說一下
濉溪早就把電影院拆了,現在是一棟商場
㈧ 郭庄村的歷史沿革
我一九七一年十月參加工作,被安排在郭庄接待站宣傳組負責寫寫畫畫等有關宣傳事務,直至一九七八年三月離開郭庄,這段時期中,國家正處於「抓革命,促生產」,「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熱潮中;「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如火如荼。「以糧為綱」成為時代的中心話題。「大寨」這面農業上的旗幟飄揚在山川水灣之間,大寨大隊的黨支部書記陳永貴一舉被提為中央政府的副總理,農業成為重中之重。「學大寨」是學習大寨人艱苦奮斗的精神。地質惡劣的郭庄大隊在「學大寨」道路上一步步改變著原來的狀況,糧棉產量逐年上升,群眾的生活不斷改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當初:郭庄大隊自然條件極差,一千九百多畝土地,鹽鹼重度侵蝕,地勢低窪,土質瘠薄,收成無著,不少群眾流落他鄉。民謠傳唱說:「禿子頭,老鹼瓢,十種九不苗,種一葫蘆收半瓢。」「北大荒,北大荒,風吹一夜白茫茫,卷地蕭朔凄迷處,霜滿地,雪飛揚」。
1964年郭宏傑同志擔任朔里區委黨校校長,竇庄公社管委會主任,同時兼任劉庄大隊黨支部書記。看到鄉親們飽受「一年糠菜半年糧」、「半年糧」還要靠國家救濟的貧困日月,主動請纓,回到家鄉擔任黨支部書記。二十多歲的年紀,決心要改變家鄉的面貌。帶領一班人,一千七百多名男女老少,踏上艱苦卓絕治理鹽鹼的道路。挖地三尺,深埋上層鹽鹼,打井水灌沖洗鹽鹼,人力從五六里路外的山腳下一點點運來酸性土壤中和鹽鹼,實施著「萬里千車一畝田」的浩大工程。一系列地治理手段,鄉親們數年地不懈努力,土質發生根本變化,長出了好莊稼。正是這種「窮則思變」的奮斗精神成為時代的典範。大寨之後,郭庄與河南七里營,江蘇華西村齊名的耀眼農業明星,影響全國,波及海外。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大批人員湧向這里參觀學習,體驗生活。政府在這里成立了一百多人的接待站,承擔接待、宣傳等工作。
期間,郭宏傑同志以「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出訪朝鮮,受到朝鮮人民的熱烈歡迎及金日成親切接見。並先後任蕭縣縣委書記,黨的十大中央委員、安徽省委書記,中央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團中央三人籌備組成員。郭庄也成為安徽的焦點,被全國關注。這里熱鬧非凡。「安徽省農業學大寨會議」前後九次在這里召開,多屆全省文藝匯演,教育會議,第四次全國青年籃球賽在此表演賽事,陳永貴來訪,時任安徽領導人的李德生、宋佩樟、李任之、王光宇等常來往這里。中國農科所、安徽農科所十數名農業科學專家常駐郭庄,開辟數十畝土地作為實驗基地,探討糧棉在這一地區高產的新路,摸索合理的種植、用水及田間管理的規律,提供糧棉優質品種,促進了產量的穩步上升。
1969年、1974年下放在郭庄大隊的上海、合肥兩地的六七十名知識青年、及王仁義、孟凡燿、張建營、盧葉苗四名大學生。他們在接受農村再教育的同時,也為郭庄的發展前進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有的成為郭庄大隊的領導成員或生產隊長。實驗田、養豬場、機械場、氣象站、衛生所、窯場等場所都能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一九七零年成立了郭庄農學院,校址在郭庄接壤的蔡窪大隊。學生來自全縣各公社的大隊,常以郭莊田間地頭為課堂,農科所的專家「傳幫帶」,畢業後回到原籍。為我縣的農業科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聞媒體紛紛入駐郭庄,《人民中國》的記者丁再興,在《人民中國》用數十頁的版面綜合報道郭庄,向海外介紹。《安徽畫報》專版介紹郭庄。
《安徽日報》、《人民日報》等報刊大塊文章報道。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以「誓把蕭縣變昔陽」為題拍攝了專題片。其中有航拍郭庄全景及諸多場景。歐陽龍、曾廣才先生住在一所我們隔壁,我常去玩,看到他們正在用彩墨國畫形式創作《前進中的郭庄》連環畫。郭庄如日中天。北京農展館、廣州交易會有郭庄的專項展位。郭庄需要相匹配對外展示的窗口。
1971年,政府決定在郭庄建立全面展示郭庄的展覽館。展覽館從籌建到開館是一套系統的工程。展覽除了實物、圖片文字就是書寫繪畫。首先組織了一個數十人的辦展班子,調集全省設計、攝影、書寫繪畫最強力量投入這項工作。來自合肥的董伯信、張泉、裘忱耀、賴少其、師松齡、陶天月、林之躍、李宏勛、鄭伊農……宿縣的李百忍、王少石、郭大華、謝謝、陳行知、岳樂、高傳業、蔡世明、紀明、蘇繼夢、孔慶福,臨泉的何保泉,淮北的楊天序,濉溪的王允恭,碭山的孫宗喜,蕭縣的歐陽龍、曾廣才、薛志耘、鄭正、趙宗基、吳燃、宋彥昭、張祖民、付強等辦展人員。
「郭庄展覽館」坐東面西,面積近千平方米,館名李百忍先生題寫。進入展館的正廳中間是張泉先生的大型油畫「前進中的郭庄人民」。右首是賴少其、師松齡、林之躍、陶天月諸先生合作的大幅套色木刻「淮北人民學大寨」。左手是鄭伊農先生的大幅國畫「蕭縣新貌」。第二展廳有付強用素描畫的一幅場景人物。第三展廳中吳燃先生的一幅套色版畫「收獲」,其主人公就是郭宏傑同志。我用年畫的形式以劉世俠為原型創作了《一籃紅土》,由安徽幻燈製片廠製作完成一套八幅幻燈片,在第四展廳播放。第六展廳有歐陽龍先生的一幅國畫人物。其餘有粉畫、油畫、國畫、版畫、攝影圖片、版面詞穿插。主標、付標、小標,漂亮的仿宋、黑體。雋秀俊美的圖片說明詞出自郭大華、張協和先生的手跡。兩組雕塑由宋彥昭、張祖民先生完成。曾廣才先生參於總體設計。在此期間,薛志耘先生除了參與展覽館的有關工作,以郭庄為背景,創作了一本《一朵盛開在淮北平原上的大寨之花》百多幅的連環畫,由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連環畫的封面「風雪戰鹽鹼」被放大成巨幅油畫樹立在縣委對面南北路的南端。展覽館從開展之後不斷地修改、補充完善,其規模、布局整體水平應在省級以上。
郭庄接待站設立三個招待所。一所禮堂能容納千人以上,後面的西山牆上一幅大型油畫「前進中的郭庄大隊」是鮑加先生的作品。二所大門對面樹立一塊數十平方的大牌子,上面的幾幅油畫是當時年紀很輕的錢流、巫俊的作品。我初來郭庄時,領導安排我在一米多長的牌子上用油漆書寫「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麥種好」、「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等。一塊牌子一個字,我用仿宋體認真的書寫。盡管我在永堌中學讀書期間已熟練地運用宋體書寫學校的幾塊黑板報,並和縱精品老師共同指揮我的同屆兩班同學在永堌水庫南端的山坡上,二三百米內謀劃用仿宋體「學大寨趕郭庄」,石灰水在石頭上刷成白色,二十里外的地方就能看見,宏偉、氣派、壯觀。我明白他們要試我的活。牌子寫好了,樹立在郭庄的田間路旁,二三年後,每天仍在接受數千累萬人的檢閱。後來一、二、三所牆上的壁字大多是我書寫。頻繁的牆報、大會會場標語、歡迎標語、每年三秋四夏由我辦一份報紙(用蠟紙在鋼板上手刻油印)。一所房子的山牆上我和馬新華共同完成了大幅油畫「農業學大寨」。我記得畫面中有陳永貴戴著白毛巾,背景是大寨梯田。再後來我畫了幾幅大幅毛主席油畫象,擺在大會主席台上,多年以後仍見到放在縣城電影院的舞台中間。
1975年我創作了一幅年畫「喜雨」參加了安徽省美展。期間我迷戀連環畫,賀友直的《山鄉巨變》、趙宏本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丁世弼的《漁島怒潮》、劉國輝的《昆侖山上一棵草》等我大都認真臨摹,研究其構圖規律、表現技巧、人物形象、場景變化。我也自己編腳本創作《過草地》,至今還存有多幅。來郭庄體驗生活,文藝書畫界的名人很多,著名表演藝術家王少舫、潘璟琍、劉世龍,詩人綏民,話劇演員安保國等;書畫名家蕭龍士、孔小瑜、鄭震、郭公達、徐子鶴先生都曾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孔小瑜先生和師母一住就是半年數月,我常有時間伴其左右,研墨理紙。裘忱耀先生和我負責郭庄大隊美術小組的教學,我們常相並肩來往於大隊學校、一所、二所、三所之間(美術小組由在校學生、幾名喜愛書畫的知識青年構成)裘忱耀先生與方增先先生是畫友,並得到方先生題字贈書「怎樣畫人物」作為我們的教材。
我們在一起談書論畫。一次裘忱耀老師給我說:「我今天去蕭縣看望歐陽南蓀先生」。南蓀先生是我第一次聽說。我看到他為南蓀先生在大夥食堂里買了二份油條帶著。清貧時期,這是一份難得的禮物。同時看到裘先生對藝術家及藝術的尊重。一次,晚上我們在一起看電影「磐石灣」,其中有一個反面人物叫「裘二能」,他在我的耳畔輕聲說「叫裘二能,你咋不叫江二能」。「磐石灣」是江青一手推出的樣板戲之一,所以裘先生口出此言。壞人不姓你「江青」的「江」,卻姓我的「裘」。深處想,他是對當時社會狀態的大不滿。裘忱耀先生當時五十多歲的年紀,杭州人。工作單位是安徽省群藝館,著名畫家、擅畫孔雀、文字學學者。當時尚未完成的一部九冊《詞典》書稿,私下拿給我看,蠅頭大篆、小篆、小楷令我震驚。多大的功夫,多深的功力,多強的耐心。學術事業不能光明磊落的做,偷偷摸摸而為之,與社員同吃同住,一泡就是五六年……劉香亭先生是蕭縣文化館館長,調任郭庄接待站秘書,擅書畫。多年間,許多作品撒向社會。
我那時年輕,工作繁忙,一有空閑就寫寫畫畫。有意無意間常見到在郭庄的書畫家作書作畫,一次我去李百忍先生住室,我看到他正在一張張米字格上寫楷書,後來由安徽出版社出版一本學生字帖發行。在那個文人書畫被冷落的年代,書畫家們樂意把作品送給真正喜歡的人。郭庄期間,賴少其先生留下梅花、書法作品十五幅以上,孔小瑜先生留下熊貓、葡萄等作品二十幅以上,蕭龍士先生兩次來郭庄,留下蘭草、竹子等作品二十幅以上,及吳燃、鄭伊農、李百忍、鄭正等先生都留下不少書畫作品。鄭伊農先生一次請我就轉交十多幅四尺四開山水。我的室友鄭永民一次請李百忍先生書寫四張四尺對開條幅行草書。那時,我雖然年少,不太喜歡李先生的字,覺得偏於甜秀。我當時收藏賴少其孔小瑜先生的作品就有五幅。歐陽龍老師給我說:愛民,孔老的孔雀、貓拿我看看。
我說,行!這兩幅送你吧!張愷帆先生被重新安排工作之後來郭庄,大家知道他的書法好,當年他題的「合肥師范學院」,尤其「文化新村」得到毛主席的誇贊。在我們的請求下,除了題「郭庄展覽館」還分別為我們寫了三四幅作品。在與郭庄進進出出中,我們本縣的書畫人員王慶彬、杜長景、金家士、許敬如、李定華等同志,尤其熱愛書畫的年輕人胡志新、蔡白、丁峰、羅獻麗等很多及外地來的楊參軍、謝海洋等在各自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素描、色彩……三十多年過去了,郭庄時期的熱鬧場面及繪畫情形歷歷在目。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在參與與耳聞目染中潛移默化影響著蕭縣的書畫,是我們書畫發展壯大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我而言,是一個最為關鍵的成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