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49年上映的根據張樂平同名漫畫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根據張樂平同名漫畫改編的電影是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是上海昆侖影業公司攝制的喜劇片,由趙明、嚴恭執導,陽翰笙編劇,王龍基主演,《三毛流浪記》於1949年10月在全國公映。
《三毛流浪記》根據張樂平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通過孤兒三毛在舊上海的種種遭遇,展現了舊社會廣大城市流浪兒童的不幸命運。
相關作品
1、1949年趙明、嚴恭執導電影《三毛流浪記》;
2、1958年,由章超群編劇,導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同名電影《三毛流浪記》;
3、1980年虞戡平執導的香港電影《三毛流浪記》;
4、1992年張建亞導演,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大陸電影《三毛從軍記》;
5、1996年由羅寧導演、孟智超主演電視劇《三毛流浪記》,1999年出續集;
6、2000年李金熔導演的52集兒童劇《三毛新傳》;
7、2006年央視動畫《三毛流浪記》;
8、2010年動畫片《三毛奇遇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是根據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漫畫改編作品,由虞戡平執導,AU Dai、卡薩伐等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孤兒三毛的辛酸遭遇。他沒有家,沒有親人,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賣過報紙,撿過煙頭,也拉過黃包車。但在當時黑暗的社會背景下,只有與他命運相似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㈢ 三毛流浪記講的是什麼
講述了孤兒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吃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
為了生存,他賣過報,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總是受人欺侮,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3)三毛流浪記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三毛流浪記》創作於1947年,當年在《大公報》上連載。作者憑著一隻筆,幾張畫,無需一個文字甚至符號,把這個流浪兒童在舊社會被奴役、被欺負、被凌辱、被殘踏的悲慘遭遇表現得淋漓盡致。它不但揭露了人間的冷酷、殘忍、丑惡,詐欺與不平。
《三毛流浪記》介紹:
《三毛流浪記》所描述的三毛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但是了解過去,了解歷史,卻是每個人都必須完成的一份答卷。因為了解過去,了解歷史可以讓成長的腳步更沉著、更堅實,可以讓視野更寬廣,心胸更博大。
漫畫家張樂平創作的連續性漫畫《三毛》。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盡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抗戰勝利後,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並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徵。
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張樂平以機智的筆觸,精心地結構了一組一組的笑中帶淚的畫幅,描寫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樣做報販、擦皮鞋、當學徒……總之,三毛聰明機靈、樂觀幽默而又不畏強暴的性格躍然紙上。三毛漫畫,受到了當時廣大讀者,特別是許多小朋友的熱烈喜愛。
陽翰笙創作的《三毛流浪記》的電影劇本,盡管運用了三毛漫畫提供的許多情節,但還是一個嚴肅的正劇。後經過編導委員會討論、研究,大家認為這部影片應該搞成喜劇形式,盡可能與漫畫風格相接近。但此時陽翰笙已經離開上海,便由陳白塵代為修改。
㈣ 《三毛流浪記》中飾演三毛的是誰
當年的《三毛流浪記》可謂是一代人的記憶,三毛的扮演者孟智超而被人們熟知。在當年沒有電話沒有方便的出行工具,只能閑著沒事聊天的年代,這些作品也就成為了極為豐富的娛樂生活。孟智超也因在該劇中成功扮演熒屏「小三毛」而家喻戶曉。1987年出生的他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大家喜歡這個小演員嗎?
㈤ 老版三毛流浪記扮演者
老版《三毛流浪記》的扮演者是王龍基。
王龍基,著名音樂家王雲階之子,畢業於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童年時代參加過《艷陽天》、《新閨怨》、《三毛流浪記》、《母親》、《兩家春》等影片的演出,最大的成就是8、9歲時塑造了《三毛流浪記》中三毛的形象,較好地把握住諷刺喜劇表演風格的特別要求,顯示了自己的藝術天賦。
角色介紹
三毛
演員:王龍基
流浪兒。他倔強、正直、頑強,聰明伶俐,機智活潑,雖然總是不走運,到處碰壁,無衣無食,但他並不灰心,也不因此而屈服於黑惡勢力,更不貪戀富貴,而是頑強地生活著。
㈥ 三毛流浪記拍攝在那年
電影《三毛流浪記》於1949年4月1日在上海外灘開拍第一個鏡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最有名的六家影院:大光明、南京、美琪、滬光、皇後、黃金等,同時參加頭輪上映,《三毛流浪記》成為新中國建立後第一部公映的故事片。後該影片陸續在全國各地上映,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三毛流浪記》排片表來啦!
㈦ 動畫片《三毛流浪記》一共有幾部
104集大型系列動畫片《三毛》計劃共拍攝《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三毛奇遇記》、《三毛歷險記》、《三毛旅行記》五部。全片將主要刻畫三毛正直善良、見義勇為、聰明機智、富有童趣的性格。為了能夠完美體現原作者對《三毛》創作意境,幾位老專家、老藝術家仔細回顧了當年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動畫片《三毛流浪記》時,同張樂平先生一起工作中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以及張樂平先生對三毛內心世界的理解,從而用於今後製作中各個環節參考。第一天下午整整4個小時,大家放棄了中間休息,對每一個細節都給予了認真的推敲和論證。第二天,各部門對導演、編劇、配音、原畫、動畫、上色、合成特效、技術處理等專項工作方案進行了論述、研究與分析,與會專家們和製作人員各抒己見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及修改方案。最後,周鳳英總經理指出:「品質、質量、責任,是一部優秀作品的基本保障,為傳統動畫的振興做出貢獻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將不負眾望!」
㈧ 三毛流浪記中的扮演三毛的演員叫什麼名字
扮演三毛的演員叫孟智超。
中文名:孟智超。
出生日期:1987年1月5日。
職業:青年影視演員。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代表作品:《三毛流浪記》飾演」三毛「。
199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三毛流浪記》,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1999年,又繼續出演了年代劇《三毛流浪記續集》。2003年,在古裝傳奇劇《聚寶盆》中飾演沈萬四。2004年,主演都市喜劇《老爸老媽之逼子成龍》。
2006年,其主演的古裝懸疑電影 《黑靈芝》上映。2009年,攜家人參加東方衛視家庭才藝競技類節目《全家都來賽》。2011年,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孟智超選擇去日本學習編導,便沒有繼續拍戲。2014年,參加東方衛視喜劇真人秀節目《笑傲江湖》,從而正式復出。
㈨ 三毛流浪記的影片評價
《三毛流浪記》評價該片是諸多系列「三毛」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它不僅僅描寫了三毛的受苦受難,同時賦予了三毛不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聰明機靈的不畏強暴的頑強性格,始終沒有喪失生活的勇氣,使人們有理由相信,三毛和小夥伴們是有前途的。(新浪娛樂評)
他們必將可以等到勝利的那一天 。影片的風格並非一味的凄苦,而是保持了諷刺和幽默的漫畫特色。三毛和他的流浪夥伴在"四四兒童節"的遭遇堪稱其中點睛之筆。小演員王龍基活靈活現的表演,值得贊賞。
《三毛流浪記》是時代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它的成就是在尖銳的社會矛盾中刻畫出一個活靈活現的浪兒藝術典型,無情地鞭撻了舊社會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凄苦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善良的「三毛精神」,具且鮮明的時代特色。
貫穿了左翼作家常有的社會責任意識。同時,該片又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性,三毛的造型保留了漫畫風格,創造了假定情境,增強了影片觀賞效果。
《三毛流浪記》是上海昆侖影業公司攝制的喜劇片,由趙明、嚴恭執導,陽翰笙編劇,王龍基主演,於1949年12月上映,2019年6月18日,該片的4K修復版在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光影記憶·時代經典: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影展」首次展映 。
該片根據張樂平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通過孤兒三毛在舊上海的種種遭遇,展現了舊社會廣大城市流浪兒童的不幸命運 。
(9)三毛流浪記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三毛是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吃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他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賣報、揀拉圾、幫別人推三輪車,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個錢夾,好心的三毛把它交還了失主,而失主反誣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頓。流氓爺叔見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壞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爺叔利用時,寧可餓肚子,也不再乾爺叔教他的壞事。
㈩ 如何評價三毛流浪記第一部本劇經典在哪裡
《三毛流浪記》是一部諷刺舊社會現實的一部動作喜劇片。第一季主要講的是孤單一人的三毛在朱家鎮靠賣藝艱難的活著,然而惡霸的手下前來鬧事,被一名勇士黑鷹制止,後來黑鷹有難,三毛和他的夥伴去營救黑影,最後把惡霸消滅的故事,整個故事反映出舊社會的社會秩序的紊亂和人心的冷漠。整部劇根據張樂平的原著漫畫改編,在極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的真實性,影片的播放抨擊人心,使觀眾的心靈得到了巨大的沖擊,是一部比較好的影片。
總評:《三毛流浪記》是一部比較好的諷刺舊社會的影片,影片在原著達到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改編,運用拍攝手法,將一個生動活潑的貧苦孩子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了解舊時社會和底層人民疾苦提供一些素材,是一部比較好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