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不是葯神》中提到的印度仿製葯、為什麼會比國內葯便宜那麼多呀
如果你看過《我不是葯神》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劇中徐崢飾演的程勇靠著倒賣仿製葯發家致富了,盡管,電影裡面沒有過多去描述,但是,我們可以赤裸裸看出來葯品在價格上面的差距,一瓶正版葯要3萬多,仿製葯零售價才2000多,更何況如果去廠商拿貨的話,只需要500塊,簡直用便宜到死來形容。
影片《我不是葯神》中提到的格列寧,真實名字叫格列衛,是諾華制葯公司(Novartis)研發出來的一種抗癌一線用葯,對某類癌症有效率高達95%。格列衛在治療CML與GIST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極大關注。但是,和電影里一樣,現實中它的價格也死貴死貴。據說在國內的每盒價格近兩萬,而每盒只能吃一個月。印度仿製葯的價格是一盒兩百左右,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印度的仿製葯就是救命的神葯。
印度的仿製葯,譬如影片中的印度格列寧等物美價廉,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病人的救命稻草,一些發達國家的患者也選擇使用印度的仿製葯,甚至是到印度就醫或治療。比如在印度,約有550個實驗室為葯物市場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進行供葯,還佔領了90%的市場份額。
恰恰是因為仿製葯沒有這方面的成本,使得葯品的價格會遠比正版葯低廉很多,當然,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我們國內不能向印度那樣,也搞一個專利雙軌制呢?其實,如果搞了,那對於辛苦研究新葯的企業來說,無異於是重擊,這樣的話,葯企就沒有動力去研發新葯了。
❷ 在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中,同是一個葯效果都一樣為什麼印度葯這么便宜呀還沒有後作用
因為印度被稱為「世界葯房」,對於那些歐美國家的專利葯品,他使用了「仿製」;在於印度對很多葯物採取強制許可的形式,不承認原研葯物的專利,本國企業大量生產仿製葯,並做到了全球第一,所以這就是印度葯品便宜的最重要原因,這種做法雖然被很多先進國家所詬病但是卻拯救了本國很多患者,尤其是那些患病後家裡無錢醫治的患者。
由於印度的葯品沒有了原廠的專利費用,進口關稅,增值稅等各種層層加碼所以比我們國內便宜很多,其實他們的製作原材料和療效都相差無幾,只是省去了中間的很多環節,這也造就了印度仿製葯的成名,事實上這樣的效果更是拯救了很多患者造福了國內人民。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盡早開發出廉價而有效的葯品,讓更多的患者能夠看得起病買得起葯,遠離病痛,早點康復。
但是購買印度這些仿製葯的時候一定要認准在印度國內有批文的葯物,別買到了劣質仿冒葯品,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❸ 《我不是葯神》里的故事如此真實,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在國家政策的高度支持下,國內仿製葯市場得到了高度規范與完善,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吉非替尼為例,首款國產吉非替尼伊瑞可已於2017年上市,患者不用在面對進口吉非替尼的高昂價格而備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在慈善贈葯、醫保報銷的共同支持下,伊瑞可成功地讓大部分患者都用得起的好葯。
❹ 一針葯70萬:《我不是葯神》講述了哪些真實寫照
即使中國電影界一直被觀眾詬病,甚至很多人紛紛調侃韓國劇情電影優秀,美國科幻電影優秀,日本現實電影優秀,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國也有很多讓人深刻的優秀電影,比如《少年的你》揭露校園霸凌,比如《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更近一步,又比如《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極具用心且深刻的內容,再加上幾位演員精湛的演技,甚至讓觀眾給出9.0高的評分,只因為電影闡述社會現實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
原來成年人的世界並非黑即白,每個成年人也不是以一張面孔來面對生活。有太多人看上去冷血無情,自私自利,然而他的內心卻有柔軟的地方,每當看到網路上有人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他人行為進行批判時,便覺得十分可悲,你要學會約束的是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別人的,你看到的世界和他人看到的也不盡相同,不能感同身受就不要出言傷害。
❺ 催人淚下,讓人反思,電影《我不是葯神》原型是什麼
電影《我不是葯神》原型是改編自當年的"陸勇案"。
陸勇來自江蘇無錫,當年他的"沒錢吃正葯,改吃仿製葯"的行為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片中提到的抗癌葯"格列寧"也就是真實世界的"格列衛"。
如今隨著醫保政策的落實和原研葯專利到期等原因,格列衛"天價葯"的帽子被摘掉,從當初的幾萬元一個月到如今只需 1000 多元。
(5)我不是葯神電影中的葯是什麼葯擴展閱讀:
《我不是葯神》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2019年,該片獲得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
❻ 北京文化的《我不是葯神》裡面是什麼葯
治療癌症的葯。這個東西是根據真實的進行了一部分的改變,是有這種事,但是又重新編了一個故事。你去網上搜索一下,印度的抗癌神葯有好多。主要是因為那邊便宜。
❼ 《我不是葯神》火了,便宜到嚇人的印度葯靠譜嗎
《我不是葯神》正在熱播,影片講述的是無錢買葯的白血病患者意外發現印度仿製葯不僅便宜還好用。比如白血病特效葯格列衛可以讓慢粒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在中國價格為23500元一盒,一盒為一個月服用劑量。但在印度,只要1000元,甚至可以壓價到200元一盒。
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罕見病用葯簡化上市要求,同時會有更多的進口抗癌葯納入醫保范圍,隨著抗癌葯新規逐步落地,各有關部門正積極落實抗癌葯降稅的後續措施,督促推動抗癌葯加快降價,爭取讓群眾早用上、用得起好葯,逐步減輕重大疾病患者的醫葯費用負擔。
❽ 《我不是葯神》里的格列寧真有這個葯嗎多少錢
現實中的格列寧也不便宜,而且中國最貴,一瓶要2.5左右,美國一瓶摺合人民幣大概1.36w,澳大利亞約1w人民幣,日本1.6w人民幣,韓國9720人民幣。不過國內醫保報銷後只要5000左右,醫保也減輕了不少重擔,但是個人覺得還是自己買份商業醫療保險做補充更好。
❾ 暑期檔電影《我不是葯神》主要講述了什麼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程勇,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劇情簡介: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他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獲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葯神」的稱號。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波濤暗涌中慢慢展開。
最後在警察的追查下,最終還是在程勇賣格列寧時候當場抓住了他,並被法院判刑。在程勇從法院被送往監獄的時候,廣大病友們在街道兩旁密密麻麻站成兩排,目送法警的車輛緩緩前行。字幕顯示,影片取材於真實故事,影片中的特效葯以納入中國社保名單,患者可以以較低價格服用此葯。
幕後花絮:
該片是寧浩、徐崢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後的五度合作。
該片由真實事件改編,不過具體人物的性格都有一定的虛構和再創造。
為了更好呈現角色身上各色不同的性格,主演們都曾專門去體驗生活:王傳君曾在血液科的病房裡和病人們一起同住;周一圍曾去體驗警察的工作狀態;楊新鳴去教堂做了很多次的采訪、探訪病人等等。
徐崢與文牧野的結緣,源於有次電影節徐崢看了文牧野拍的一個小短片,覺得很有力量。
王傳君為了表現角色的病弱,每日完成8000次跳繩減重,減重20多斤,而為了一場在病榻上的戲能在鏡頭前呈現出那種整個人塌下去的感覺,他熬了兩天沒有睡覺。
譚卓為了一段只有20秒不到的鋼管舞戲,苦練了一個半月,腿上都是瘀青,還導致了膝蓋軟組織損傷。
完全不會英語的老演員楊新鳴,逐字背誦完成大量英文台詞。
徐錚的角色造型有頭套,他在拍攝的時候戴著這個頭套混進小吃店,居然沒人認出他來。
❿ 葯神保是什麼除了《我不是葯神》的格列寧,還有哪些好葯
不是格列寧,是格列衛,《我不是葯神》電影里的格列寧其實是格列衛。其他還有治療乳腺癌、肝癌、肺癌、卵巢癌等十幾種常見癌症的靶向葯,包括可瑞達,安聖莎,利普卓等,其中安聖莎成功治癒了91歲高齡的沒過前總統卡特,是肺癌首選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