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知道什麼是廣角鏡頭嗎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於標准鏡頭、視角大於標准鏡頭、焦距長於魚眼鏡頭、視角小於魚眼鏡頭的攝影鏡頭。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
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毫米,視角為60-84度;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毫米,視角為94-118度。由於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廣角數碼相機的鏡頭焦距很短,視角較寬,而景深卻很深,比較適合拍攝較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築、風景等題材。
廣角鏡頭又稱短鏡頭。攝影輔助鏡頭的一種。鏡頭焦距顯著地小於像場直徑(底片對角線長度),約為6~35毫米;視角大於標准鏡頭,約為53°以上直至220°。相對口徑一般較小。廣角透鏡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快直光鏡頭出現後即產生,此後經種種演變,已成攝影鏡頭中一個重要類別。現代廣角鏡頭光組主要有對稱式結構和後退焦點式結構兩種形式,對稱式廣角鏡頭又可分成正外透鏡和負外透鏡兩個副型。廣角鏡頭具有焦距短,視角大的優點,可於較近距離拍攝范圍寬闊的景物,前景較為突出,景深范圍顯著地大於標准鏡頭、遠攝鏡頭,畫面縱深感強烈。宜用於室內近距拍攝,及拍攝山川、建築、人群等場面。舊式廣角鏡頭像場邊緣有照度下降的缺陷,新式廣角鏡頭多數像場照度平勻。使用廣角鏡頭近攝時,前景被誇張,能產生較為嚴重的透視畸變。
我們平時在電影電視當中所看到的大范圍大面積的外景拍攝,基本都是用廣角鏡頭來完成的,例如在清宮劇中給予宮殿一全景像這種大場景如果沒有廣角鏡頭做輔助,很難拍攝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了,如果拍攝出很差的畫面,不管是導演還是觀眾都不會太滿意。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關於廣角鏡頭的相關分享,那麼你口中所說的廣角鏡頭是不是也是這樣呢?喜歡影視製作的小夥伴們一定要了解這些基礎知識,這樣你們才能走的更遠。
⑵ 什麼是超廣角鏡頭
視角范圍特別廣的鏡頭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於標准鏡頭、視角大於標准鏡頭、距長於魚眼鏡頭、視角小於魚眼鏡頭的攝影鏡頭。
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135照相機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毫米,視角為60-84度;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毫米,視角為94-118度。由於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所以,廣泛用於大場面風攝影作品的拍攝。
(2)超廣角為什麼叫電影鏡頭擴展閱讀:
在攝影創作中,使用廣角鏡頭拍攝,能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效果:
1、是能增加攝影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2、是景深較長,能保證被攝主體的前後景物在畫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現。所以,現代絕大多數的袖珍式自動照相機(俗稱傻瓜照相 機)採用38-35毫米的普通廣角鏡頭。
3、是鏡頭的涵蓋面積大,拍攝的景物范圍寬廣。
⑶ 華為電影攝像頭是什麼
華為Mate30系列更是做出了十足的進步,其中的華為Mate30 Pro也是憑借著超感光徠卡電影四攝以及雙4000萬雙主攝在發布後重奪DxOMark手機拍照排行榜的第一,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一一解讀這次華為Mate30系列相機中的"黑科技"。
一、基礎參數解讀: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在相機參數上,華為Mate30是採用的超感光徠卡三攝,包括4000萬像素超感光攝像頭、1600 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800 萬像素長焦攝像頭,而華為Mate30 Pro上則是搭載了超感光徠卡電影四攝,包括4000 萬像素電影攝像頭、4000 萬像素超感光攝像頭、800 萬像素長焦攝像頭以及3D 深感攝像頭 ,這也是首部雙4000萬雙主攝的手機,在各方面的拍照表現上,華為Mate30 Pro更是展現出了極高的優勢。
二、電影攝像頭影像能力解讀:高清高感高速
高感光度:它體現在華為Mate30 Pro上的這顆全新4000萬像素電影攝像頭,擁有1/1.54英寸的超大感光尺寸的影像感測器,是華為手機迄今為止最大的感光元件,在高反差場景下可獲得擴展的動態范圍,保留高光與暗部細節,同時保證視頻順滑流暢。華為Mate30 Pro的電影攝像頭還支持超高清夜攝,可實現手機攝像迄今最出色的視頻感光度ISO 51200,媲美專業電影攝像機。即便環境照度低至0.3 lux,也能拍攝超乎人眼所見的夜景視頻。
高速攝影:也是電影攝像頭的一大亮點。得益於感測器強勁的吞吐性能以及麒麟990全新ISP的圖像處理能力,華為Mate30 Pro不僅可實現960幀高速攝影,更可拍攝最高7680幀超高速攝影,每秒定格7680個瞬間,慢到看清子彈軌跡,這是以往只有專業超高速攝像機才能拍到的精彩瞬間。
高清成像:這更是華為Mate30 Pro的四攝帶來的最直觀的相機提升表現,華為Mate30 Pro為延時攝影提供4K超高清畫質,可自由選擇拍攝時長和速率,手動調節ISO、白平衡、對焦方式等專業參數,將長時間錄制的影像合成為短視頻,加速再現景物變化的過程。4K的超廣角暗態延時攝影,讓我們能輕松地拍攝出花開花落、車水馬龍,甚至是頭頂無比迷人的星空。
三、雙4000萬雙主攝:成像雙倍美好,穩妥雙倍防抖
華為Mate30 Pro的超感光鏡頭同樣有著超大型感測器,並創造性地採用RYYB濾色陣列,在像素層面增加40%的進光量,令暗光夜景清晰明銳。Mate30 Pro最高可實現ISO 409600,成為全球照相感光能力最強的手機,執筆光影盡顯動人夜色。助你用照片定格美好,用視頻記錄流動精彩。
華為Mate30 Pro還有強大的防抖能力,在超感光攝像頭和長焦攝像頭同時加入OIS光學防抖。雙OIS防抖大幅提升相機的穩定性和成片率,獲得穩定平滑畫面。硬體層面的OIS光學防抖與軟體層面的AIS智慧防抖相得益彰,無論是長曝光、抓拍,華為Mate30 Pro都能表現穩定,拍攝清晰。
四、前置3D深感攝像頭,令自拍美的更有深度
後置四攝表現出了超群的成像能力,華為Mate30 Pro在自拍表現上也不逞多讓,前置3D深感攝像頭可在自拍時獲取精確的景深信息,配合人像分割演算法,可實現高精度的發絲級摳圖,帶來自然溫潤的背景虛化效果。視覺聚焦於人像主體,背景如柔滑的奶油般散開。從衣角褶皺到面龐輪廓,細致入微至每根發絲,帶來美的更有深度的非凡自拍。
五、總結
每一次華為Mate系列手機的誕生,都能在拍照成像方面給我們帶來大幅升級的體驗,而這次的華為Mate30系列不僅是在拍照表現上有了進步,還帶給我們更強的影像拍攝能力提升,華為Mate30系列表現出的影像硬實力的領先大家有目共睹,對於一部分喜歡拍攝的消費者來說,一台華為Mate30 Pro已經足以讓你放下重重的相機,隨時隨地感受超強的影像體驗。
國慶期間,華為在全國200餘城市同步開啟300餘場Mate30"重構想像空間站"路演活動,現場體驗Mate30高速攝影、超級快充等功能,進店購買享好禮。而在各大電商平台,華為Mate30系列、華為智慧屏、華為Watch GT 2等產品熱力來襲,更有曬單贏好禮、指定產品限時優惠等活動。
⑷ 廣角鏡頭是什麼意思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於標准鏡頭、視角大於標准鏡頭、距長於魚眼鏡頭、 視角小於魚眼鏡頭的攝影鏡頭。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 135照相機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毫米,視角為60-84度; 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毫米,視角為94-118度。由於廣角鏡頭的 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所以, 廣泛用於大場面風攝影作品的拍攝。在攝影創作中,使用廣角鏡頭拍攝,能獲得 以下幾個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增加攝影畫面的空間縱深感;二是景深較長,能保 證被攝主體的前後景物在畫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現。所以,現代絕大多數的袖珍式 自動照相機(俗稱傻瓜照相機)採用38-35毫米的普通廣角鏡頭;三是鏡頭 的涵蓋面積大,拍攝的景物范圍寬廣;四是在相同的拍攝距離處所拍攝的景物, 比使用標准鏡頭所拍攝的景 物在畫面中的影像小;五是在畫面中容易出現透視 變形和影像畸變的缺陷,鏡頭的焦距越短,拍攝的距離越近,這種缺陷就越顯著。 所以,在拍攝人像時,不宜近於0.6米,以免產生透視畸變,假如使用普通廣 角鏡頭拍攝貼證件用的標准人像照片時,最好拍成半腰或齊膝像;使用超廣角鏡 頭拍攝這種人像照片時,最好拍成全身像,然後在放大過程中進行剪裁,以獲得 標準的人像照片,這樣就可以避免透視畸變。當然,有時在拍攝人物肖像時,為 減緩被攝者臉部的某些缺陷,也可以有意識地利用這種透視畸變。如被攝者額窄 下顎寬,採用略高的俯視角度拍攝,可以使其缺陷抵銷;反之,則可以採用低角 度仰攝。
在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全身人像時,如果採用低角度拍攝,仍然會產生畸變, 但有時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彌補被攝人物本身的某些缺點,如有個別的被攝者的 腿較短,上身較長,採用這種角度的拍攝,會使腿在畫面上表現出一種修長的效 果,增加其美感。
使用廣角鏡頭拍攝,除了會產生透視畸變外,還會產生邊緣畸變。這種畸變 主要是由於鏡頭後方到膠片的視場邊緣的斜投射角引起的。在拍攝群像時,容易 使畫面邊緣的被攝體變得矮胖。
⑸ 電影鏡頭用得最多的三個焦段
35,50,135,85,40,70等等焦段都很常用。拍電影的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mm,視角為60-84度,這僅供參考。
拓展資料:常用鏡頭的種類、特點和用途?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由於標准鏡頭的用途非常廣泛,所以很多人購買的第一支鏡頭就是標准變焦鏡頭,第二支鏡頭就是50mm定焦鏡頭。
3、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是指焦距在200mm以上的鏡頭,它又分為長焦和超長焦兩種,長焦的焦距在200~300mm之間,適合拍攝特寫,舞台等,超長焦的焦距在400mm以上,常用來拍攝無法靠近的鳥類、野生動物等,以及大型體育館內的比賽。
⑹ 2021年手機開始雙主攝,拍照真的更好了嗎
如果要給今年旗艦拍照手機找一個共同點,「雙主攝」必然占據最顯眼的位置。從去年底到最近發布的旗艦手機,幾乎都在標榜雙主攝。當手機從單攝到多攝,便衍生出了主攝和副攝的概念,不過現在單顆主攝已經無法滿足手機廠商了——雙主攝應運而生。
雙主攝=廣角+超廣角
現在手機背面的多顆攝像頭,主要使用的無外乎等效26mm左右的廣角鏡頭,等效14mm左右的超廣角頭,等效焦距從100mm到200mm以上的長焦頭。其中從單攝時期就一直存在的廣角鏡頭變成了默認的主攝。
無論你什麼時候打開相機,看到的取景畫面永遠都是那顆主攝畫面,漸漸地,長焦、超廣角加入,你可以切換到2X人像,也可以按一下切換到0.6X超廣角。
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相比主攝,他們可能拍100張照片中也就有10張是用長焦或超廣角拍攝的,這也是這些鏡頭叫作副攝的原因,實際使用率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也正因此,這些副攝的素質通常不會太高,尤其是跟傳統主攝比,鏡頭鏡片、感測器、光圈、防抖都有所減配,成像素質不佳也就成了自然的事,這樣一來,當然就用得更少了。
雙主攝的意思,其實也就是,手機廠商終於想起把曾經的某顆副攝,按照主攝水準來打造了。而這顆副攝便是超廣角。
為什麼是超廣角,不是長焦?原因很好猜,現在長焦的焦點仍然在變焦倍數上,而倍數越高,等效焦距越大,受體積限制,感測器和鏡頭都很難做大,畫質也就很難有大的提升。相反超廣角就好辦多了,換上大底,再通過演算法把畸變控制一下,畫質提升就容易了。
雙主攝概念最初來自於前年的華為Mate 30 Pro,採用了雙4000萬鏡頭,除了慣用的IMX600 之外,還增加了一顆1/1.54英寸的大底「電影鏡頭」,兩者規格上幾乎不相上下。
去年OPPO Find X2 Pro、一加8 Pro、vivo X60 Pro+,也沿用了這樣的思路,為超廣角使用了上代旗艦級感測器,還有最近的OPPO Find X3、一加9,OPPO Find X3甚至直接用了兩顆相同的感測器,號稱真雙主攝。
可以預見,今年如果沒有雙主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拍照手機呢!
雙主攝就是為了更好看的超廣角嗎?
選擇超廣角作為第二顆主攝來打造,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拍視頻。這也是華為最開始把超廣角充當電影鏡頭的原因。
視頻拍攝一直被視為手機影像的未來,視頻防抖能力被放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而手機要為了獲得盡可能不抖的畫面,仍然非常依賴畫幅裁切,但等效26mm主攝在經過大力度的畫幅裁切之後,畫面視野簡直小得過分。
例如vivo X60 Pro+、OPPO Find X3在開啟視頻防抖後,取景范圍大概只剩下中心位置,因此,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當在這些手機上切換到視頻模式後,默認的拍攝鏡頭已經從廣角主攝變成了超廣角。經過畫幅裁切之後其畫面范圍仍然跟之前的廣角主攝差不多了。
顯然,雙主攝這種策略,既是手機影像硬體競爭升級的結果,又能兼顧視頻拍攝,這既讓手機廠商有了新的宣傳賣點,又可以兼顧視頻功能,確實是當下一舉兩得的結果。
雙主攝是好方案嗎?
那問題就是,雙主攝這種策略是不是最好的選擇呢?
其實只要看一下目前公認的最強的視頻手機iPhone 12 Pro Max就會發現,其超廣角僅1200萬像素,底還只有1/3.6英寸,可以說相當弱雞。如果蘋果把這顆超廣角叫做電影鏡頭,恐怕就沒有最強視頻手機這一說了。
所以結論還是,當主攝做到軟硬體各方面足夠強的時候,尤其是花更多精力去做調校(當然也要有這個實力),其已足夠擔負起視頻拍攝的任務,所以雙主攝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過渡方案,或者說目前手機廠商競爭的權益之際。
話音未落,當雙主攝才剛剛流行起來,有的人已經開始把方向帶偏。比如中興手機直接宣布Axon系列新旗艦將搭載三主攝影像系統。
三主攝都來了,四主攝、五主攝還遠嗎……
你會在意手機副攝畫質嗎? 單選 0 人 0% 會,希望加強超廣角和長焦素質 0 人 0% 不會,平時只用主攝 0 人 0% 我只掃一掃,這些都不需要 投票
⑺ 什麼叫廣角鏡頭它的優點有哪些
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視角寬廣的鏡頭。它的焦距短於一般的標准鏡頭,視角卻大於標准鏡頭,所以也叫「短焦距鏡頭」;它也包含「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之分。因為廣角鏡頭焦距短,視角廣,所以非常適合拍大的場景,比如建築和大場面。廣角鏡頭的焦距有28毫米、24毫米、20毫米和15毫米等。 廣角鏡頭的特點有哪些? 1、景深長,可以表現出相當大的清晰范圍;強調畫面的透視效果,利於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適合於拍攝風光片。 2、視角大,在有限的范圍內可以獲得較大的取景范圍,特別適合拍攝建築等物體。 3、透視感強,廣角鏡頭能比其他鏡頭更加強調近大遠小的對比度。用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近的東西更大,遠的東西更小,從縱深方向上產生強烈的透視效果。
⑻ 想了解下電影寬銀幕鏡頭和超廣角鏡頭的區別在哪
簡單點說,電影寬銀幕鏡頭和超廣的差別是,電影寬銀幕鏡頭入射光的視角是固定的,大的是成像面積。超廣角鏡頭大的是視角,成像面積都是固定的~
⑼ 超廣角是什麼
超廣角是一個鏡頭概念。
在攝影領域中,焦距主要反映鏡頭視角的大小。對於傳統135相機而言,50mm左右的鏡頭的視角與人眼接近,拍攝時不變形,稱為標准鏡頭。一般涵蓋40mm-70mm的范圍,18mm-40mm.的鏡頭被稱為短焦鏡頭也叫廣角鏡頭,70mm-135mm稱為中焦鏡頭,135mm-500mm稱為長焦鏡頭,500mm以上稱為望遠鏡頭,18 mm以下則稱為超廣角鏡頭或魚眼鏡頭。
⑽ 說說鏡頭的種類有哪些標准鏡頭的特點是什麼 關於攝影的
1、攝影鏡頭主要有六類:一是標准鏡頭,二是微距鏡頭,三是移軸鏡頭,四是魚眼鏡頭,五是折返鏡頭、六是變形鏡頭;
2、標准鏡頭。按視角分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准鏡頭、人像鏡頭、中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等等,有定焦和變焦兩種類型,多用於普通攝影( 但不絕對,以下同 );
3、微距鏡頭,具有 1∶1 及以上放大倍率的鏡頭,多用於花卉、昆蟲等生態攝影;
4、移軸鏡頭。具有可調整透視變形的鏡頭,多用於建築攝影;
5、魚眼鏡頭。具有 180° - 220° 的極限廣角鏡頭,畫面有變形,多用於全景攝影;
6、折返鏡頭。是一種末端凹鏡的鏡頭,具有很小體積的長焦鏡頭,多用於長焦攝影;
7、變形鏡頭。是一種壓縮像場的鏡頭,將超寬畫幅壓縮至標准畫幅之中,需要後期拉伸,多用於電影( 或視頻 )攝影;
8、此外,還有電影鏡頭,有跟焦此輪裝置;工業攝影中還有遠心鏡頭、雙遠心鏡頭( 高解析度等倍率無透視畸變 )、用於特殊領域的針孔鏡頭等等,但本質上都是標准鏡頭;
9、通常說的標准鏡頭,是指標准鏡頭中相當於人眼單眼視角( 約 46° )的定焦鏡頭,最寬40mm,最窄58mm。約定俗成的標準定焦鏡頭是指全畫幅 50mm 定焦鏡頭或者其他畫幅視角相當於全幅 50mm 的定焦定焦。標准變焦鏡頭則是指全幅 24-70mm 鏡頭或者其他畫幅的視角相當於全幅 24-70 的 變焦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