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詩意的音樂電影

詩意的音樂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02 06:58:17

㈠ 大幻滅中的哪段音樂突出了主題

摘要 《大幻滅》:

㈡ 介紹幾部配樂大氣或者有詩意的經典香港電影

東邪西毒(配樂很大氣,馬友友的大提琴)
阿飛正傳(很有點醉生夢死的味道)
重慶森林(畫面感很好,很童話)
夜半歌聲(布景很不錯,故事也很好,裡面的歌有點詠嘆調的味道)
梁祝(徐克的經典古裝愛情,有一段的配樂很有詩意,有梁祝那種纏綿的感覺,應該是你的要求)
花樣年華(很有味道的電影,看完很有感觸,兩個不敢說愛的人……)
霸王別姬(跨越的歷史背景應該可以用恢弘來說,裡面的崑曲也很有詩意)
如果愛(挺不錯的)
甜蜜蜜(陳可辛的經典愛情片)
新不了情(同上,經典愛情,很浪漫)
青蛇(很經典,不一樣的白素貞和小青)
白發魔女傳(哥哥張國榮和姐姐林青霞的經典武俠,很不錯的)
宋家皇朝(聽名字就知道很大氣)
新同居時代(張艾嘉的獨特風格)
末代皇帝(不是香港的但是中國人演的,配樂很好)
新流星蝴蝶劍(裡面楊紫瓊唱的歌挺不錯的)

這些電影的配樂都不錯,有主題歌的歌也挺好的

㈢ 電影《音樂之聲》最著名的3部世界名曲,曲名叫啥表現什麼意境 /(200~400字)

是《哆來咪》,《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
第一首是很歡快的意境,音符很跳躍,配合的很好,給人以快樂到想和他們一起跳躍的地步。
雪絨花是堅強,思念,懷念過去的曲調,開始是對過去他們一家快樂生活的回憶,但是後來變成對祖國的祝福,和自己堅定的信仰。
孤獨的牧羊人是很快樂很盛大的場面。在那個年代給人心底的安慰。

㈣ 詩意電影的帕索里尼:「詩意電影」

40年後,皮埃爾·帕爾羅·帕索里尼把他的一篇文章標題為「為了詩意電影」(1966)。他在其中巧妙提出了一個建立在間接引語概念基礎上的定義:「詩意電影=電影中的自由間接引語。」這個相等依據的是一個重要的類比:文學中的直接引語相當於電影傳統中的主觀鏡頭(如德萊葉1932年的電影《吸血鬼》[Vampyr]中死者的視角);自由間接引語相當於「自由間接主觀鏡頭」,即通過一個人物的角度來講述故事。這並不是詩意的問題,而是詩學問題,即藝術創作本身。既然不存在電影語言系統,也就不存在「次語言系統」,即文學家讓人物自己進行表達的語言,也就是文學作品中的自由間接引語。因此,導演和人物自身的目光不同並不在於語言特徵,而在於心理特徵。結論就是:電影導演與作家不同,他是在文體層面而不是語言。
本身實施行為,採用「自由間接主觀鏡頭」是影片風格的要求,而不是純粹的語言問題。在《紅色沙漠》(Le De'sert rouge,1964)中,跟隨著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視線,他進入了那個患神經官能症的女主人公的心靈世界,這時發生變化的並不是語言系統,而是他「整個用一個狂熱的藝術家的目光去替換了劇中神經脆弱的女主人公的目光,這是因為兩種觀點存在著共性」。
在「詩意電影」理論中,令人驚訝的是其中沒有任何關於形式和技術層面的探討,除了一些關於長鏡頭的思考,而且還是持否定態度。如果把電影當做拍攝機器,無休止的長鏡頭可能是理想的手段,可是不能把它不作具體分析地用於任何一部影片。盡管長鏡頭沒有結構感,它仍然可以成為電影拍攝手段,但是不可以簡單地挪用到影片當中,因為影片是有結構的,這是帕索里尼對斯特勞布電影的主要批評。詩意建立在結構之間的轉換、結構與語言的變化,以及語言之間的轉化上。表述現實的語言是符號系統,但未必是言語性質的,然後它變成了陳述性語言,接著又轉換為電影語言。「從描述現實的書寫語言系統」變化為講述想像世界的語言,這就是帕索里尼理論的核心。他所提及的各個方面都可以歸納到這個中心。電影中語言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口語性:它是有聲音的(並且潛質上具備音樂性)。因此,它幾乎自然而然地實現了詩歌語言所追求的理想,那就是保持音與義雙重性的結合。語音的抑揚頓挫、表達方式和節奏,電影中語言的諸多特徵都具備詩歌所要求的元素。同樣,電影中的時間,往往被機械地混同於現實中的時間,實際上它們大不相同,因為它是根據故事劇情而有所調節,「而正是這樣的調整使電影時間形成了自己的節奏」。
這個經典的觀點顯示出帕索里尼與美國「地下」實驗電影的對立,帕索里尼把它也視做詩意電影,但卻是沒有生命的詩意:地下電影導演,「和所有的先鋒派一樣」,更加關注「詩人」自身的命運而不是現實。在帕索里尼看來,電影是詩歌與散文的結合,它的散文性是傳統的、程式化的:它要藉助先前已有的一些建立在表達所需的理性和邏輯基礎上的敘事手法,主要是文學的表達手法。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類似於大眾文學和暢銷文學。相反,它的詩歌性雖然也有歷史淵源(「詩意電影」可以與「無情節小說」相提並論),但是更加具有精神意識特性。「影像符號」(imsigne)的依據是非理性的心理程式、記憶、夢,「自我交流」,總之皆屬於主觀抒情范疇。影片是理性與非理性的結合,是散文化敘事與「夢境」、「神話—童話電影」的結合,而詩意電影所要強化和發展的正是第二個方面。

㈤ 什麼是法國詩意電影它的聲音表達有何特點

30年代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繼承了20年代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中的創新精神和實驗精神。優秀的法國電影藝術家們,以充沛的精力,接受了電影聲音的挑戰。他們並沒有完全背離視覺的表現力,而是有意地避免默片那種只能在畫面上作戲的方式,並富於想像力地去創造著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他們在影片中,往往以詩意的對話,引人人勝的視覺影象,透徹的社會分析,復雜的虛構結構,豐富多彩的哲理暗示,以及機智與魅力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細膩的混合體,表現出法國電影在思想上的成熟。、詩意現實主義的出現與社會現實有著一定的聯系。20年代被稱作「瘋狂的年代」,人們剛從每一次世界大戰中蘇醒過來,在生活企表現出一種放縱,在藝術上則是大解放,其中電影是最為明顯的:放縱的終點是經濟大蕭條的出現。而法國比較歐洲的其他國家,經濟蕭條和危機的時間都要更長一些(1929年一1935年)。人們開始注意到如何活下去,並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一點點樂趣,一點點詩意。但是,法國電影的投資方式既不是國家的,也不是資本家的。因此,他們的現實主義既不是:好萊塢式」的,也不是「夏伯陽式」的。法國的電影藝術家們,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出了作為獨立個人的特性(個性),使影片真正成為了藝術品,而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商業性。因此,他們的影片在這段時期,不僅只是在他們的「電影俱樂部」中為少數藝術家觀賞,而且也能夠在法國普遍的影院網路中,被更廣泛的人們所接受。在當時的法國,一些投資商或製片人,常常認為是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他們有時為藝術敢於冒風險。同時,由於與國外電影業的競爭,也出現了商業上的競爭。競爭促使了藝術上的成熟,這的確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些導演由此出了名,而被國外請去拍片子,比如:雷內。克萊爾去了英國、杜維威爾去了美國,等等。

聲音的處理。1.語言的運用上的特點:一是,德、法、英、俄的四種語言在影片中的混用,它豐富了電影聲音的表現,同時,語言本身的沖突又造成了敘事的戲劇性和復雜性。二是,影片中的語言和對話同時表明著人物的不同身份和階層,說明著人的隔閡狀態。不過,影片中的很多語言也應該說是帶有很強的人工雕琢的痕跡的。2.音樂的處理,它幾乎起到主導影片動機的作用。《大幻滅》鮮明地譴責了那個造成這場大戰,並將被這場大戰所消滅的統治階級的墮落和多餘的人物。歐洲的貴族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做了姿態優雅的自殺。把生命變成冷酷無情的謀殺的游戲,並附有一套人造的規則,最終就是把生命變成死亡」,影片《游戲規則》則以一個專門的主題進行了表現,描繪一個死亡社會的死亡的價值——實際上是兩個死亡的社會——富有的主人的社會和那個模仿他們主人的假紳士派的寄生的僕人的社會。主人和僕人都是重儀表輕真誠和人情的坦率表露,其必然結果就是死亡。

㈥ 中國有哪些很有意境的電影

《英雄》。帶有中國水墨畫意境的場景。背景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的戰國。主題是獨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下」。挑選的時代太具有代表性,從布景到配樂,從選角到道具,不僅僅是看起來舒服,更重要的是從刺殺到放棄刺殺,從家太平到天下太平,電影平白地表現了最大的道理,沒有隱藏,沒有暗喻。

㈦ 有哪些影視歌曲和它們的影視作品意境一致,都成了經典

匆匆那年中的主題歌曲就成了經典,他所表達的內容和影視作品的內容是相一致的,都是表達了一個青春里的遺憾,青春都是非常的短暫的,轉眼即逝,而在青春里我們遇見的那些人將是我們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我們和這些人經歷過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最終匆匆散場,很多東西也來不及釋懷解釋,就這樣活生生的錯過了,而匆匆那年也是成為了經典的影視作品,主題首歌曲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㈧ 求講解汪峰的歌《光明》歌詞的意境

《光明》是一首激昂的勵志歌曲,所屬汪峰專輯《信仰在空中飄揚》。

光明的歌詞很是有詩意感,用大量的排比句,「光明」旋律有跨越兩個八度之上的激昂,「光明」編曲和製作激情澎湃的痛快感覺,是歷年學生、職工、運動員勵志的必選曲目。

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屬於汪峰,屬於中國搖滾樂的時代已經到來。在港台流行與日韓音樂一統天下的年代,汪峰和他的搖滾樂唱出了這片土地上最稀缺、最震撼的聲音。這個執著的男人扛起了中國搖滾樂的大旗,他相信在這個信仰缺失的時代,音樂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葯。

拓展資料

汪峰,1971年6月2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新大陸搖滾歌手代表、音樂創作人。自幼在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學習小提琴,大學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中提琴專業,大學期間在專業音樂學習和訓練之餘開始進行搖滾樂創作並建立了樂隊。

2012年全球華語榜中榜亞洲影響力大典最佳男歌手。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搖滾藝人。最佳國語男歌手。內地最受歡迎歌手。二十年風雲成就歌手。

汪峰具有很強的歌曲創造能力,演唱的歌、詞、曲幾乎都是自己創作。2012年4月汪峰著作的小說《晚安北京》問世。代表作有《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 春天裡》、《像夢一樣自由》、《 在雨中》、《存在》、《北京北京》、《我愛你中國》等。

㈨ 當家主母片尾曲表達什麼意境

有情人被迫分開的意境。
歌曲名是《多情無情》。多情無情是陸虎演唱的歌曲,是電視劇《當家主母》的片尾曲,發行於2021年11月15日。歌曲歌詞:多情的人最無情,無情的人最多情。情到深處傷了心,寒塘凄凄是孤影,和多情人結同心。
看有緣人淚盈盈,不怕生死早註定,就怕無法不認命。這一刻的良辰好景,如夢如幻似泡影,若愛有限期。這歌曲是很有意境的一首歌。

㈩ 鄧麗君的歌曲《詩意》是哪部電影的插曲,是誰主演的

是瓊瑤電影《一簾幽夢》里的插曲,原唱叫蕭孋珠。瓊瑤寫的詞,作曲好像是劉家昌。
主要演員 甄珍飾汪紫菱 謝賢飾費雲帆 秦祥林飾楚濂 汪萍飾汪綠萍

閱讀全文

與詩意的音樂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電影海嘯愛情電影 瀏覽:542
兩個一樣的女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69
紀文君電影大全 瀏覽:962
求一部類似九歌的電影 瀏覽:688
警匪吳鎮宇電影完整版 瀏覽:779
愛情公寓電影多會兒上映 瀏覽:520
電影票超時能看下一場嗎 瀏覽:344
白蛇傳電影免費看完整 瀏覽:100
北海恆大電影院地址 瀏覽:622
柏林電影節將在線上舉行 瀏覽:830
找一部實驗室有異形電影 瀏覽:661
什麼腦電影 瀏覽:754
去哪看粵語電影 瀏覽:879
中文亂碼電影字幕 瀏覽:140
昆侖神宮王瀧正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915
電影少年沒的結局 瀏覽:53
電影旋風小子演員名單 瀏覽:74
大傻演過僵屍的電影 瀏覽:135
中國電影女性人物圖片 瀏覽:152
現在有什麼教育電影看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