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農業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

農業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

發布時間:2022-08-26 23:43:52

Ⅰ 《雲宮迅音》作者許鏡清,《西遊記》火了幾十年,他終於怎樣了

曾經在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說的是中央音樂學院入學考試的其中一道試題:請寫出86版《西遊記》片頭曲:「丟丟丟」後面的七個音。

最後的標准答案據說是:「登登等登凳登等燈」。

這應該就是個段子,但卻足以打開很多人的記憶,那段記憶叫《雲宮迅音》,當然也是《西遊記》。

2018年,許鏡清終於拿起法律武器,起訴電影《西遊之女兒國篇》出品方麥田映畫和騰訊,為自己的作品《雲宮迅音》和《女兒情》維權,最終經過兩次判決雙方達成和解,對方賠償65.25萬元。

許鏡清終於賺錢了,相信所有的《西遊記》劇迷和音樂迷們也會為他高興,這是他應得的,也是早就該得到的。

他的音樂,不朽

Ⅱ 震撼的片頭音樂

《背景音樂之旅—恢弘之章》
火之戰車(CHARIOTS OF FIRE)
很雄壯有力的歌曲,大家應該很熟悉。
藝名為『范吉利斯』的Evanghelos Odyssey Papathanassiou,於1943年3月29日出生於希臘Volos。他以為包括「刀鋒戰士」等多部電影配樂而聞名,大家對他最熟悉的作品可能就是1981年影片「火戰車」的主題曲,這首振奮人心的歌曲也為他贏得一座奧斯卡獎。開場的小號聲宣告了響弦鼓和鋼琴旋律的來臨,而這部永恆不朽的影片描寫的對運動的奉獻和奧運理想也令人難以忘懷。

小號進行曲
廣告很喜歡用的曲目之一,較為恢弘。某國產汽車用其作背景音樂。

出埃及記(Exos)
此曲榮獲第33屆奧斯卡最佳劇情片配樂金像獎,出自電影《出埃及記》。離別的時候用這種曲子有一種恢弘的悲壯感。馬克西姆譜寫。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氣勢恢宏的曲目,某著名電影製片廠的影片開頭似乎都用的這首曲目。
不知這首曲子錄制時有什麼特殊考慮,貌似20秒鍾以後才出現音樂,所以大家請耐心等待。
交響詩,作於1896年,當年初演於德國的法蘭克福,是他最為著名的交響詩,這部作品是根據尼採的同名作品自由創作。理查·施特勞斯這樣解說:「我的意圖並非是寫哲學性音樂,也不打算用音樂來描繪尼採的偉大著作,我的想法是以音樂為手段來表達人類的發展這一思想,從人類的起源,通過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宗教的和科學的,直到尼采關於超人的想法。」查拉圖斯特拉即瑣羅亞斯德(約公元前七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古代波斯宗教改革者,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人。
在這部作品首演的節目單中,施特勞斯自己撰寫的說明是:「第一樂章:日出,人類感覺到上帝的威力,但人類仍然在渴望,他陷入激情(第二樂章),心神不寧。他轉向科學,試圖用一首賦格(第三樂章)來解答人生的問題,然而徒勞無益。接著響起了悅耳的舞曲曲調,他變成了個別的人,他的靈魂直上雲霄,而世界在他之下深深下沉。」這部作品在引子《日出》之後,包括連續不斷的八段,各用一個尼采原著中的章節標題:1.來世之人,2.渴望,3.歡樂與激情。4.輓歌,5.學術,6.康復,7.舞曲,8.夢游者之歌。這里選的是第一樂章的片段

大明宮詞-序曲
電視劇《大明宮詞》的片頭序曲,氣勢磅礴。CCTV的《清十二帝》以及一些記錄片多用此曲。

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
大型頒獎晚會最喜歡用的背景音樂,地球人都知道。伯恩斯坦作曲。

行星組曲
霍特斯作曲。《行星》組曲是一部龐然巨著,整個作品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尚不為人類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樂隊編制也異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亦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如此眾多的樂器的組合產生了豐富的音響色彩,如在"火星"樂章的一段音樂中,樂隊的全奏展示出了地動山搖的氣勢。但也許正是由於《行星》組曲本身及其樂隊編制過於龐大,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僅演其中的三、五個樂章,有時則只是單獨演奏一個樂章。
就《行星》組曲的意義來說,該曲與純粹的天文學並無關系,而僅僅是建立在古代勒底人、中國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術"之上的。關於這一點,霍爾斯特在 1920年全曲公演時曾這樣對記者說:"這些曲子的創作曾經受到諸行星的占星學意義的啟發。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也不與古代神話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聯系。如果需要什麼音樂上的指引,那麼,尤其是從廣義上來說,每一曲的小標題足以說明與某些慶典活動有關的那種禮儀性的歡樂。例如,土星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衰退,它也標志著理想的實現,而水星則是心靈的象徵……"
第一樂章 火星--戰爭使者 霍爾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完成這一樂章的。因此有人認為,作曲家的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的預言。確實,這一樂章的音樂,尤其是由打擊樂器和弦樂器弓桿擊弦奏出的蠻橫、激昂的漸強節奏型,暗示出軍隊在行進,給人以一種咄咄逼人的緊迫感。
第二樂章 金星--和平使者 與上一樂章兇殘的戰爭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樂章顯得格外寧靜安謐。它使人想起了一個沒有電閃雷鳴、遠離戰爭喧囂的世外桃源,到處呈現出一派和平安樂的景象。
第三樂章 水星--飛行使者 據說,水星不僅是帶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徵,也是竊賊的保護神。因而,這一樂章的音樂異常機敏靈活,是一首急板諧謔曲。俏皮的旋律就是信使的寫照,他正忙碌於走家串戶,為人們帶來福音與歡樂。樂曲旋律帶有民歌風格,表現出人們為飛行使者的光臨與他所帶來的信息而歡慶歌舞的情景。
第四樂章 木星--歡樂使者 與其它樂章相比,這一樂章構思宏大,篇幅也較長。整個樂章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氣勢異常浩盪,歡樂的情緒猶如一幕幕場景,此起彼落,綿亘不絕。這一樂章經常被單獨演奏,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通俗音樂作品。 樂章的第一部分分為三個主題。第一主題為C大調,快板,2/4拍,喜悅的情緒十分明顯;第二主題充滿生機,熱情洋溢,富有氣勢;第三主題轉為3/4拍,象一首民間舞曲,氣氛熱烈。 樂章的第二部分為一首雄壯的"歡樂頌歌",類似東方五音音階的旋律,親切感人,朴實生動,又不乏庄嚴與偉岸。 樂章的第三部分為第一部分的反復。
第五樂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樂章是《行星》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 是經常被單獨演奏的段落。樂章以長笛、大管和兩架豎琴奏出的由兩個鄰音交替構成的固定節奏為開始,它象徵著老年人蹣跚、滯重而單調的步態,是時光消逝與體力趨向衰退的寫照。
第六樂章 天王星--魔術師 這段音樂也是《行星》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爾斯特在這里運用了變幻無常的調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變化等現代作曲手法,從而達到了撲朔迷離的魔幻般的效果。
第七樂章 海王星--神秘主義者 "海王星"這最後一個樂章,在給人以嫻靜溫柔之感的同時,又表現出神秘莫測與朦朧的太空景象。樂章的第一主題就是以這種色調構築起來的。霍爾斯特以鋼片琴、豎琴和小提琴的大量運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種迷茫的神奇景象。

布蘭詩歌
也稱為 《博伊倫之歌》,原是舞台作品 《凱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於1935—1936年, 1937年初演於法蘭克福,後作為康塔塔單獨演出, 是奧爾夫最著名的代表作。
其歌詞選自在巴伐利亞州貝內迪先特博伊倫修道院中發現的一本13世紀的詩集。共分25個樂章,用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童聲合唱、合唱及樂隊(內有14個樂章為管弦樂曲)。
歌詞用拉丁文,其性質是放浪於飲酒、女人與愛情的學生歌曲, 分為3大部分:1.春,2.小酒店,3.愛情,演出時有啞劇動作,伴有丑角和舞蹈場面。 此曲寫作手法簡單,摒棄了常用的對位、主題發展、變奏等,而是用同度,八度,三度的聲部進行,句段多重復, 是一部音效極佳的作品, 現在經常被影視作品所引用
另一名稱為《風雨雷電-神劍》,傳為卡爾歐菲所寫。

亂世佳人
這是獲過奧斯卡大獎的影片《亂世佳人》的主題曲,常在一些懷舊或人物專題片中作背景音樂。馬克斯·斯坦納作曲。

奧林匹克鼓號曲
威廉斯的經典之作,運動會常用曲目。

星球大戰主題曲
約翰·威廉斯作曲。嘿嘿,令男孩子們熱血沸騰、產生無限遐想的《星球大戰》主題曲來了。不過這個是超長版的,大家可要耐心聽,真正的主題音樂從1分20秒才正式開始……

英雄的黎明
很恢弘的一首曲子,在日本動畫片《三國志》中出現過,也在95版《神鵰俠侶》出現過。

拉德斯基進行曲
《拉德斯基進行曲》,管弦樂曲,老約翰·施特勞斯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並已成為一種傳統。但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但實質上拉德斯基是一個鐵腕人物,曾殘酷鎮壓了鄰國的人民起義,可以說是一個反動軍閥。後來,就連施特勞斯本人及其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也不願再演出這首進行曲。盡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征服了廣大聽眾,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
日本電影《大逃殺》里用其作背景音樂。

與狼共舞主題曲
電影《與狼共舞》的經典主題曲。電影台的電影節目預告片喜歡用此音樂作背景音樂。皮特·巴菲特作曲。

在線收聽地址:http://www.yobo.com/album/home/41534

http://www.verycd.com/topics/126396/
這是下載地址 有許多不錯的配樂

Ⅲ 1982年經典版《西遊記》片頭曲是誰創作出來

西遊記片頭曲作者 許鏡清,出生於山東龍口。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理事。 [編輯本段]人生經歷 許鏡清從小就喜歡音樂,他常常站在電線桿下聽農村廣播喇叭里放出的幽默潑辣的二人轉。中學時代,他在音樂作曲方面就已鋒芒畢露,不但學精了拉二胡,而且學會了吹笛子、彈鋼琴等。他是學校文工團樂隊隊長,他根據同學們修吉興河水庫挑土、打夯的勞動場面,創作譜曲了《吉興河水庫》大聯唱。聽著同學們哼唱自己創作的樂曲,他第一次真實地體驗到了音樂作為精神食糧帶給他的快樂享受。 1965年,他從哈爾濱藝術學院作曲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農業電影製片廠(現為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任作曲,為之創作了大量農業科教記錄電影音樂。他的音樂作品幾乎涉及了音樂創作的各個領域:民族管弦樂、交響樂、電聲音樂、戲曲音樂等,顯示出他多方面的音樂創作才華及深厚的藝術功底。 1972年到1980年之間,他先後創作了板胡獨奏曲《喜開豐收鐮》、大型民樂合奏《烏蘇里啊我的故鄉》、揚琴協奏曲《井岡山》等,以及當時國內家喻戶曉的民樂合奏《大寨紅花遍地開》。1980年以後,他介入電影音樂創作,曾為故事片《丹心譜》、《紅象》、《九月》、《良宵血案》、《OK大肚羅漢》、《就要嫁給你》等八部電影作曲,博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贊譽。 [編輯本段]音樂作品 《敢問路在何方》和《西遊記》的其他音樂是許鏡清的成功之作,也是成名之作。《西遊記》的音樂開創了在電視劇中電子音樂和民樂及管弦樂隊結合的先河。其音樂創作內涵之豐富、旋律之優美、劇情與音樂契合之到位,迄今為止無可匹敵。在片頭中,雖沒有歌詞,但那深情的曲調卻能讓人感受到取經路上的滄桑與艱辛,與唐僧在夕陽下騎馬的剪影和孫悟空搖櫓出海學藝的鏡頭組合在一起,能引發人們強烈的共鳴。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已經成為《西遊記》的標志性音樂,旋律高亢蒼涼,意境恢宏深邃,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取經路上的艱難和師徒四人百折不回的風貌,使人不禁為之動容。 他是位高產作曲家,迄今已為100多部電視劇創作了主題曲及音樂。他的影視歌曲最大特點是民族風格和時代氣息的融合。無論在《女人不是月亮》、《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還是《半邊樓》、《弘一法師》、《情債》、《七品欽差劉羅鍋》、《汽車城》等電視劇的主題歌都體現了這一點。 當談到如何作曲時,他說:「作曲先做人,誠實、謙虛、追求,應該是人生的坐標。我在作曲前,首先要凈化心胸,作曲時從不去考慮這個曲子會賺多少錢,能出什麼名。如果抱著這樣的目的,肯定不會作出人民大眾歡迎的曲子。雖然音樂也市場化運作了,但每當我有創作任務時並不是計較報酬,而是看看這歌是否適合自己創作。」 許鏡清一次給音樂學院的學生講課時說:「你們被演唱方法統治的時間太久了,唱歌固然要講究技巧,但是歌為心之聲,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表達感情,心中明白給誰唱歌,才能表情達意,聲情並茂。」「民歌要按照你們這樣唱法,將來會死掉,因為老百姓不歡迎啊。中國民歌從誕生之日起就帶著濃厚的民族情感呈現在老百姓面前,如果拋棄了感情,就不是民歌,就遠離百姓。中國的民歌本身就是多樣化的,你把他規范化、正統化、科學化、模式化了,民歌就停滯不前了,唱出的歌就沒有感情色彩。所以要有自我的感情抒發,個性的放大和理念的張揚,才能唱出自身的特點。」 許鏡清說:一個人最大的樂趣就是從事你最喜歡的東西,並且做出成就來。我們衷心祝願他不斷有新的優秀作品問世。) 作曲:許鏡清 ( 本曲為25集電視劇《西遊記》開頭音樂 歌曲簡介:這首是女聲合唱曲,出現在西遊記開頭部分。開頭由管樂奏起,加上電子配樂,古箏,琵琶等樂器合奏。是上乘之作! 下載: http://www3.huain.com/xyj/ 西遊記序曲.mp3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067686.htm 23 回答者:

記得採納啊

Ⅳ 八一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叫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伴隨著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步伐和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成長發展,歷經風雨走過了50年的光輝歷程。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的直接領導下,八一廠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創作生產反映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軍隊斗爭生活的影片,塑造不同歷史時期優秀軍人的銀幕形象,為促進人民軍事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服務,以堅實的步伐向前邁進。
50年來,攝制完成故事片、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等2000餘部和電視劇300餘集。大批作品在國內外屢屢獲獎,許多軍事題材和優秀故事片膾炙人口、久映不衰,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成長,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形象化生動教材。同時,培養造就了一批優秀的電影文學、藝術和技術專家,他們執著追求、敢於創新、不怕犧牲、樂於奉獻,為八一廠的輝煌和軍隊電影事業的發展建立了功績。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風雨下鍾山》《四渡赤水》《巍巍昆侖》《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等系列影片相繼完成,以豐富多彩的電影畫面全景式地反映了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的整個進程,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題材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其中《大決戰》在1995年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暨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舉辦的「中國電影世紀獎」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國電影90年優秀影片」獎。

活著的永恆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當閃耀著金光的庄嚴軍徽出現在銀幕上,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隨之響起的時候,我們總是被那些銀幕上的英雄們帶進一種特殊的崇高之中。
對於遠離了炮火硝煙、生活在和平環境下的中國人來說,電影銀幕上那些流血犧牲的英雄先烈的光輝形象、那些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波瀾壯闊的宏大場面、那些殘酷的戰爭環境中人民戰士和人民軍隊的高尚情操,都是一種崇高的革命英雄主義的洗禮。而更年輕的人都從眾多的戰爭題材的電影當中理解了犧牲和奉獻,體會出新中國與和平昂貴的代價,懂得了珍惜和愛護的含義。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八一電影製片廠為主要代表的中國軍事題材電影事業發展的輝煌50年的歷史,也是一代又一代電影人將中國人民不怕犧牲、不畏強暴、英勇頑強、前赴後繼的精神代代相傳的歷史。
那些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電影插曲和主題歌的旋律、那些雋永經典的電影台詞、那些永遠不會褪色的英雄的名字,在很多年之後仍然將熠熠閃光。因為他們已經不僅僅是一些藝術形象,他們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記,這個時代叫革命;他們也將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這種精神叫中國。
當所有的故事和所有的主人公在現實中都已經永恆了的時候,他們依然在電影里活著。
(漢字狂草)

八一電影製片廠簡介(資料鏈接)
半個世紀前,從全軍各部隊選調來京的年輕軍人和海外歸來以及從粵滬等地調聘的電影專業人員,作為軍隊電影事業的首批建設者們,懷著滿腔熱情,意氣風發地用鎬頭和汗水在北京市六里橋蓮花池畔的高粱地上動手建廠。初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1952年8月1日定名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後幾經更名,於1968年9月改稱現名,簡稱八一廠。主要擔負對內配合部隊教育訓練,對外宣傳人民解放軍的任務。開始攝制軍事教育片和新聞紀錄片,1955年起增加故事片創作生產,形成了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和故事片三片並舉的格局。隨著八一廠影片在軍內外發行上映,銀幕上紅星閃耀光芒四射的八一廠廠標和引自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那威武雄壯激昂嘹亮的片頭音樂,逐漸為全軍官兵和廣大群眾所熟悉喜愛。
(八一)

《京華時報》 (2002年7月28日第15版)

Ⅳ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片頭音樂歌名叫啥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Ⅵ 電影製片廠音樂 mp3八一電影製片廠片頭曲,就是八一軍徽光芒四射時的音樂

就是解放軍進行曲嗎,要給你一個

Ⅶ 西遊記主題曲是什麼

西遊記的主題曲是《敢問路在何方》,歌詞如下: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

翻山涉水兩肩霜花。

風雲雷電任叱吒,

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7)農業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擴展閱讀

《敢問路在何方》是許鏡清譜曲,閻肅作詞的一首歌曲,由張暴默首唱,是1986年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插曲和主題歌,在第11集後由蔣大為演唱。

該首歌曲1986年秋季被列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文藝宣傳材料。1988年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

張暴默,1958年2月出生,1974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擔任聲樂演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二炮歌舞團歌唱演員,中央音樂學院中和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朝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理事。

Ⅷ 八一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

自己下個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截下來唄,然後轉換成MP3格式

閱讀全文

與農業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炮哥風雲導演是誰 瀏覽:598
導演拍電影的目的 瀏覽:135
小裁縫電影大全 瀏覽:406
電影沒有中文字幕怎慢 瀏覽:305
電影票什麼軟體取票 瀏覽:252
有哪些名字是兩個單詞的電影 瀏覽:236
推薦大家一部電影英文翻譯 瀏覽:534
法國女子戰爭電影 瀏覽:586
鄭緒嵐電影插曲大全 瀏覽:104
火山坑是什麼電影 瀏覽:282
和狗咬死人有關的電影大全 瀏覽:3
免費的電影大全戰馬 瀏覽:931
你懂的下載電影網站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187
韓國電影法國偷渡 瀏覽:478
電影蝸居愛情演員陳秋竹 瀏覽:559
羅馬音樂電影 瀏覽:886
2005年戛納電影節周星馳 瀏覽:825
電影中哭泣的圖片大全 瀏覽:507
劉德華跟周星馳的電影 瀏覽:975
女兒國西遊記電影完整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