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杜麗娘電影音樂

杜麗娘電影音樂

發布時間:2022-08-25 18:34:38

㈠ 求好聽的流行歌曲!!

看你打這么多字我怕停電呀
1 、《東風破》這首歌的音樂風格中主要包含的流行元素是r&b。r&b,是rhythmandblues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節奏和布魯斯(或者說是藍調)。「藍調」的特點使這首歌有了一種難以磨平的憂郁的味道「破」——《東風破》這個破字應該就是曲破,是指一種詞調。詞調是指詞的曲譜,詞調名有遍、序、歌頭、曲破等等的,都表示它是出於大麴。大麴是以許多曲子連續歌奏。大麴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之後為入破。這是寫歷經歲月之後的滄桑,對兒時美好的回憶!歌詞就怒要我說了,很優美的。看過mv 的就知道,裡面周董扮演的是徐志摩的故事。

2、《發如雪》,能把中國古典詩詞運用得如此嫻熟的,我看現在的歌壇上也只有方文山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前世櫃、塵埃是非、銅鏡。。。。。古典意象加上周傑倫的聲音,很是感人啊!

3、《霍元甲》,周傑倫說這首歌結合了《龍拳》《雙截棍》的精髓,我想他是指曲風,而不是歌詞吧。其他沒什麼說的,最喜歡他的那段假聲!

4、《亂舞春秋》。真的是亂舞哦,春秋時期的中國,那可是群雄爭霸的年代,「我不是烏龜你也不是鱉」,哈哈...

5、《爺爺泡的茶》,中國的茶道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哦,陸羽的《茶經》也是眾多經書里很獨特的一本書吧。茶的味道,家的味道。

6、《千里之外》,沒說的了,優美的歌詞,優美的意境!費玉清豐滿圓潤的聲音和周傑倫帶點嘶啞的,絕了!方文山,天才!自己學中文的,汗顏哦!~

跟周傑倫一個曲風的,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南拳媽媽,也有很多好聽的歌喲。《水晶蜻蜓》、《小時候》、《香草噗吧》、《人魚的眼淚》。。。。。。不過所中國風的還是最愛 《牡丹江》,還是方文山的詞。牡丹江好像是黑龍江的吧,最尤其lara的後面一段,可愛的聲音,完美演繹!

王力宏是個創作型的歌手,之前的雖然流行,但是一般般了。後面的新專輯《蓋世英雄》可就不同凡響了。給大家推幾首吧!

7、《心中的日月》,旅途中總是有很多故事發生,尤其是你到民風淳樸的少數民族,呵呵,一定能找到跟王力宏類似的感覺。

8、《在梅邊》,梅是指柳夢梅,湯顯祖《還魂記》里的女主角,再加上王實甫劇中的杜麗娘,唉,真讓人唏噓不已哦!前面跟後面都是 rap,中間四句經典,忍不住把它轉貼過來。「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9、《花田錯》,其實「花田錯」是元曲里的宮調名。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京劇唱腔,想不到力宏還有這么一手。

10.《在那遙遠的地方》,改編的一首歌曲,個人覺得很成功。

先推這10首吧,我怕停電,mmd,落後的地方就這樣。到wps里編輯好再復制過來。記著喜歡的話要頂哦@—@。

11、陶喆的《susan說》,《蘇三起解》是中國京劇里的經典了。這個r&b教父,看來也喜歡到老祖宗的口袋裡掏點東西來呢。
12、陶喆《今天沒回家》,歌詞算不上太古典,曲子很是有中國特色的。
13、陶喆《孫子兵法》,自己聽,自己感覺吧!
14、徐若瑄的《小女子》,這首歌是我無意在廣播里聽到的,第一遍就喜歡上它了,後來一直放,被一個朋友無意聽到了,第一遍,他就問我這是什麼歌,誰唱的。呵呵。。。
15、後弦的作品。不要以為就是周傑倫才有那樣的嗓音和曲風哦,初聽後弦的還以為是周傑倫呢。強推幾首:《小白》、《西廂》、《九公主》、《昆明湖》、《橋段》、《情畫》、《逃學兒童》、《東愛》、《踢館》。。。。。還有哦,喜歡的話,把他是專輯都下過來,一首一首聽吧。個人最喜歡《西廂》、《橋段》、《昆明湖》,《昆明湖》歌詞很長,可以說是一首很美麗的詩歌呢!
16、陳升、彭佳慧合唱的《北京一夜》。歌詞是古典跟現代的結合,曲子是流行唱腔和京劇(老旦)唱腔的融合。很有種滄桑的感覺哦!
17 、林俊傑的《江南》。老實說,我不太喜歡他的。什麼原因也說不上來,不過就這首《江南》,客觀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來自馬來西亞的居然還知道 「三生石」和「殉情」。我不知道《曹操》算不算,也一並推薦吧。
18、趙藝鵬的《西關》。嘿嘿。。。沒有聽過吧,kugoo上還不一定有哦,到網路找吧。還有一個版本是廖偉力唱的,本家,呵呵,順便提一下。聽說這是專輯里第一首,後面還有《天涯歌女》,以10個城市為題材,唉,可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找到其他的呢@只好先推這首了,描寫她與西關舊貌那段時光,我們可以從歌詞里了解這位末代美人。
19、周慧敏的《紅顏知己》。雖然是粵語的,但其中的幾句京劇蠻有味道的。不過我不知道這歌是不是老歌。應該是吧。周慧敏,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了!
20、曹格的《姑娘》。改編自民族經典《茉莉花》,很好聽哦,聲音也很特別,喜歡的話,順便把他的其他的也找來聽聽哦!
21、元氣的《風中少林》。很霸道的一首歌哦,難怪,天下武術出少林嘛,不牛才奇怪呢!
22、董燕妮的《龍族》。聽名字,應該是說我們的龍的民族吧!
23、喬維怡的《花好月圓》。今年的超女,不是很漂亮,所以被涮了!不過它翻唱的一些歌曲真的很不錯的。這《花好月圓》是翻唱周旋的,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哦,不過kugoo上好像沒有哦。順便提一下,本人從未關注過超女,是朋友推薦的。
24、王菲和梁朝偉的《喜相逢》。很好玩的一首歌哦,電影《天下無雙》的插曲。輕快俏皮的對唱。民族樂器運用德很好的。
25、周華健的《難念的經》,《天龍八部》的主題曲。林夕也是個鬼才咯。不懂中國文化,不懂佛家文化,能寫出那樣的歌詞嘛?很遺憾,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能唱那歌,太快了!就曲風來說好像不怎麼符合中國風的范疇,可是那歌詞是在寫得太好了,沒辦法,禁不住連同一起推薦了。
26、信樂團的《千年之戀》。注意不是fir的哦。也是融入了京劇唱腔的。歌詞也美。
27、she的《月桂女神》和》《長相思》。應該聽過吧,自己去體會吧。
28、羽泉的《辛棄疾》。其實就曲風來說也算不上中國風。可是歌詞好,把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幾首詞結合到一起,很有氣勢哦!
29、tank 的《三國戀》。《七劍下天山》的主題曲,還蠻不錯的,京劇部分很有味道。順便提下他和sellina合唱的《獨唱情歌》。
30、信樂團的《離歌》。聽名字就有種。。。。。。
31、羅志祥的《歲堤春曉》、胡彥斌的《紅顏》,對這兩個歌手,本人不是很感冒。不過這兩首典型的中國風的歌曲還是值得一聽的。
32、還是方文山的詞《茶湯》。不錯不是周傑倫唱的,而是明萌派唱的。去聽聽咯。
33、王蓉和蕭正楠合唱的《三生三世》。仙劍的主題曲,越聽越好聽咯。
34、謝雨欣的《天仙子》,好像也是什麼游戲的主題曲,她的聲音很甜的,好聽。
35、其實歌神張學友的《楚歌》也是蠻有代表性的中國風的。低沉的樂器伴奏,大概是什麼長笛吧,嗚嗚的,還有鼓點,爽~~~!

㈡ 杜麗娘電視

杜麗娘扮演者
現場或影碟版《牡丹亭》看多了,我有個感覺:百分百杜麗娘是不存在的,且也不用想再能見到了。但多看看還是能有不少收獲。坊間目前所能尋到最好的影碟有張繼青和梅蘭芳兩個版本。華文漪版《游園驚夢》當然最驚艷,可惜隔數年後再看,已無復當初的感覺。這倒不是因為配戲的不是岳美緹———即便華岳版重現江湖,相信照樣不是毫無問題。譬如單看《游園》,已可以感到其中不完美之處。依稀記得岳美緹說過華憑聰明演戲,人不是特別用功之類的話。近重看華版《游園驚夢》,總以為華太本色了,行腔上固然有點像唱流行歌曲———目下演員的通病,表演也更多憑借的是天然去雕琢,力度尚嫌不足。相反的一個例子是張洵澎,張現在以《尋夢》而著稱不是沒有原因的。《尋夢》這種冷戲難度太高,目前中青年一輩演來常流於不知所雲,沒有一個能稍微拿下的。張嗓子不夠好,表演上所下工夫居多,效果見仁見智,但她的確是有所追求的———別出心裁的芭蕾風也好,愛美愛嬌的誇張姿態也好,畢竟你可以從頭到尾將她的《尋夢》看下去。只是老派點的觀眾怕會嫌她戲路不正,多少有點矯揉造作。梅蘭芳電影版的《游園驚夢》,說來也有許多可商榷之處。有些是因為加進不少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分鏡頭太多,曲與曲之間不停地切換畫面,效果於是支離破碎,無法如舞台上一氣呵成。想來也是當年探索如何拍攝戲曲電影所走的彎路。後來張繼青的電影版就比較注意,這類弊病少了許多。梅版的表演本身也不是沒有問題,比如這個版主要是看大師的表演風格,而不著重在人物。梅那一派雍容的氣度絕非一般演員可比,但放在小杜這里怕有點過了。又比如他唱的不怎麼好,畢竟不是當行本色,加之年紀已大,壓低了嗓子,聽著還不如言慧珠扮演的春香。身段上也似有所欠缺。但此版的春香和柳夢梅顯然都是最好的,言的春香那釅釅的咬字發音著實令人迷醉,表演上也遠較一般人大氣生動。至於俞振飛俞五爺儒雅風流,一代宗師,那更是再難求得了。綜合來說,我最喜歡張繼青版《牡丹亭》,也是因她演唱俱佳。張是修煉成精的演員,單論《游園驚夢》,她未必輸給梅大師。雖然她的演法不是人人都能喜歡,比如有人嫌她咬字是蘇音,又比如她扮演的杜麗娘太嬌太嗲,如此等等。但這類批評都掩蓋不了她表演上的光彩。《牡丹亭》本來就是所謂淫詞艷曲,小杜如果一點不嫵媚,一味的凜然不可侵犯固然不對,但要刻意做張做致,突出所謂個性解放也只會顯得做作。無怪乎歷來不少人扮演杜麗娘,總失之於分寸感把握不好。張的杜麗娘美輪美奐,純然是個嬌羞的懷春少女,舉手投足帶來許多旖旎或傷感的聯想。如果說有什麼不夠圓滿之處,一則她唱得稍快,不夠中規中矩、一板一眼,不合古意,未免稍有不盡人意。其實這是她這輩人的節奏感,也是我在看完她還會去看梅版的緣故;二則她的演繹雖然更自然可感,似乎還可稍多點閨閣氣,何況小杜「淹通詩書」,應該是所謂才貌雙全的女佳人。不過這或者是張版扮相上不能令人滿足所帶來的偏見也未必。嚴格說來,這些也不是張本人所能控制的。張繼青才華上未必輸於解放前的那些大師。可惜彼時昆劇式微,能拿來比較的更多是京劇演員。另外客觀環境受限,影響和成就畢竟不如前輩了。說來她比前人少了點含蓄蘊藉,多了些提神醒腦的戲劇味兒。有時激情四溢,感染力極強,除了天賦,這不知是否因為受時代的熏陶,學習過斯坦尼斯拉夫的緣故。事實上,當代的名角們如果藝術上有什麼不同於(不是超越,這里沒有高下之分)先人的特色,那就是,普遍存在一個激情充溢而不大含蓄的傾向。

㈢ 蔣勤勤為陳建斌扮演杜麗娘,結婚以來首唱京劇,為何曾不敢開口呢

蔣勤勤在綜藝節目中給陳建斌帶來了驚喜,結婚15年來,他第一次穿著京劇服裝為丈夫演唱了一首牡丹亭的節選曲,一直被譽為最美的,在蔣勤勤穿上戲服後,依然意猶未盡,這讓台下的陳建斌欣喜若狂,忍不住笑了起來,然而,這背後隱藏著蔣勤勤最麻煩的青春經歷蔣勤勤,為了給陳建斌一個驚喜,在京劇化妝秀上扮歌手絕非兒戲,她在頭皮上玩得很專業蔣勤勤外表依然漂亮,眼角深情,動作表現出從小訓練的扎實,從抖身到抖身都相當專業,和秦海璐等女演員一樣,在成為演員之前,蔣勤勤主修歌劇表演。

生動地描繪了她眼中蔣勤勤戲蕭雨鳳的朦朧柔情,這讓很多粉絲特別滿意,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溫柔的美誰進入現實的跨維度,她與《水雲間》中最美麗的瓊瑤女孩之間的爭執仍然是一個熱門話題[K5的美麗]使她很受歡迎,而歌劇的基礎使她不僅美麗而且經典,然而,她從未越過歌劇留下的陰影,在與陳建斌結婚後的幾年裡,她也曾多次盛裝打扮,讓觀眾大吃一驚,但她始終沒有開口說話,因為她下定決心這個聲音不適合青衣,這是她多年來一直無法克服的內心問題,如今,杜麗娘依然不是演唱《牡丹亭》最專業的水準為陳建斌摘錄,但正如劇中所描述的,因為愛,她克服了種種困難,而且劇中與人有著神奇的同步感。

㈣ 有誰知道《牡丹亭》中《游園驚夢》的唱詞

游園驚夢

【繞地游】

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盡沉煙,拋殘綉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步步嬌】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 ,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

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醉扶歸】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鈿。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蒼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綉襪,惜花疼煞小金鈴。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皂羅袍】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濺!

【好姐姐】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

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尾聲】

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瓶插映山,紫爐添沉水香。驀地游春轉,小試宜春面。

春呵春! 得和你兩流連。春去如何遣?恁般天氣,好睏人也?

【山坡羊】

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要因循靦腆 想幽夢誰邊 和春光暗流轉。

遷延,這衷懷哪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山桃紅】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兒松,衣帶寬 袖梢兒搵著牙兒沾也。

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畫眉序】

好景艷陽天,萬紫千紅盡開遍。滿雕欄寶砌,雲簇霞鮮。

督春工珍護芳菲 免被那曉風吹顫,使佳人才子少繫念 夢兒中也十分歡忭

【滴溜子】

湖山畔,湖山畔,雲蒸霞煥。雕欄外,雕欄外,紅翻翠駢。

惹下蜂愁蝶戀,三生錦綉般非因夢幻。一陣香風,送到林園。

【五般宜】

一邊兒燕喃喃軟又甜,一邊兒鶯嚦嚦脆又圓。一邊蝶飛舞,往來在花叢間。

一邊蜂兒逐趁,眼花繚亂。一邊紅桃呈艷,一邊綠柳垂線。

似這等萬紫千紅齊裝點,大地上景物多燦爛!

【山桃紅】

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則把雲鬟點,紅松翠偏。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和你團成片也。

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我欲去還留戀,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行來春色三分雨。

睡去巫山一片雲。夫婿坐黃堂,嬌娃立綉窗,怪她裙釵上,花鳥綉雙雙,宛轉隨兒女。辛勤做老娘。

【綿搭絮】

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

潑新鮮,俺的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躭,意軟鬟偏。

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欠,則待去眠

【尾聲】

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香熏綉被眠。春嚇!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

【賞析】

昆劇《游園》、《驚夢》源岀湯顯祖傳奇《牡丹亭·驚夢》,因為它們的故事可以自成段落,曲牌也可斷開,就往往單獨演出《游園》,從而形成可分可合的《游園》和《驚夢》兩出戲。《游園》之所以能夠單獨演出,因為它是《牡丹亭》全本矛盾的開端,它細致地描繪了一個貴族少女傷春的微妙心理,由此才產生了情殤、幽媾、回生等曲折遭遇。

《游園》借景抒情,多曲子,人物一路游賞,又多身段,可謂歌舞精妙,意境深邃。況且角色又少,故盛演不衰。《驚夢》的構思奇特。它不是麗娘人做夢,柳夢梅在異地也同時做夢,兩人的魂魄由睡魔神勾引,進入同一個夢境。

而《驚夢》的表演要比別的夢境更細膩真切些,因為日後柳見到杜的畫像,杜的香魂見到柳在叫畫,都要憶起在夢中會過的情人來。表演的細膩主要指面部表情的細致多變。

據白雲生說,《驚夢》中雙眉的運用多在眉頭,少用眉梢。杜的雙眉微蹙表示懷春幽怨,柳的眉頭微動則表示感情洋溢。又如眼皮的運用,杜因嬌慵而低垂,柳則陶醉而微眯。如此等等。

再者,崑腔木來就細膩婉轉,《游園驚夢》尤甚,它「被之管弦,又別有一種幽深艷異之致,為古今諸曲所不能」。凡此種種,使《游園驚夢》成了昆劇的經典作品,昆劇閨門旦無不以演好杜麗娘為最大心願。梅蘭芳所演更是出類拔萃。

梅蘭芳在《游園驚夢》中的情感處理切合劇情和人物,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在游園時含蓄些,僅僅流露些微惆悵,體現「搖漾春如線」的意境。

游畢回房,春香離去,杜麗娘唱[山坡羊]曲,就要比較明顯地袒露其「懷人幽怨」。及至柳夢梅唱{山桃紅]曲時,杜的幽怨已被歡欣所代替,但端莊依舊。劇終杜唱[棉搭絮]曲,是夢醒後的感慨和回到現實的無奈。

梅蘭芳在夢境中的表演介乎虛實之間,內在情感是真實的,外在舉止略有飄忽,富於詩意和美感。他即使做細小動作也能出神入化。如當柳夢梅唱「則為你如花美眷」這支[山桃紅]曲時,杜麗娘安靜地站立著,以袖遮臉,屏息諦聽,讓人感覺到她的臉上是嬌羞的,體內涌動著愛情的熱流。

在「似水流年」的行腔中,她好像無意地緩緩投下右袖,又投下左袖,與柳有意拂來的右袖相碰,同時秋波暗送,與柳脈脈含情的目光相觸。此時無聲的動作比有聲的語言更有表現力。杜、柳這樣地「對眼光」在《驚夢》折里共有四次,這是第三次。

第一次杜、柳初見,面對著不期而遇的翩翩書生,又驚喜又羞赧,手足無措,復雜的感情藉助於「對眼光」而宣洩。第二次是在背雲「這生素昧平生,因何到此」時與柳生的眼光一觸即收。第四次是在柳夢梅唱完[山桃紅]末句「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撲向上場台口抱杜,杜避走到下場門,在[萬年歡]牌子中兩人互相偷看,此時他們情愫已通了。

(4)杜麗娘電影音樂擴展閱讀

游園驚夢出自湯顯祖的崑曲《牡丹亭》第十回。

所說的游園就是女主角杜麗娘為了體會老師所教的《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私自和丫環春香到花園遊玩尋春,

驚夢是指杜麗娘在花園中休息時,夢到一個手拿柳枝的書生(即柳夢梅),並對其一見傾心,書生將杜麗娘抱到牡丹亭上。杜麗娘因掉落的花瓣兒驚醒後,便對柳生念念不忘。

㈤ 聽過《夢江南》的進!

《夢江南》屬於民俗類歌曲,融入大量中國古代曲風。。先鑒賞一下。。
獨具傳統中國古文化格調,唱腔婉轉流暢表現細膩動人,給你高水準藝術體驗 思也江南,夢也江南......夢中的江南,水繞青山,鶯飛燕繞,到處流淌著清新、恬淡的氣息 閉上眼,深呼吸,空氣中似乎含有淡淡的乳香味 再品味,卻感覺是離世脫俗的味道,不屬於這個喧囂紅塵 ~~我給你摘抄了一些,但我覺得都不錯,你借鑒一下
後弦的《昆明湖》《西廂》

袁耀發的《花落隨》

所謂「中國風」就是:
1. 中國風的歌曲多採用「宮調式」的主旋律。(五音調式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調式。五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徵、商、羽、角。以宮音為主音的調式稱為「宮調式。
2. 在音樂的編曲上大量運用中國樂器:如二胡、古箏、簫、琵琶……
3. 唱腔上運用了中國民歌或戲曲方式。
4. 題材上運用了中國的古詩或者傳說故事。
具體推薦
1 、《東風破》這首歌的音樂風格中主要包含的流行元素是r&b。r&b,是rhythmandblues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節奏和布魯斯(或者說是藍調)。「藍調」的特點使這首歌有了一種難以磨平的憂郁的味道「破」——《東風破》這個破字應該就是曲破,是指一種詞調。詞調是指詞的曲譜,詞調名有遍、序、歌頭、曲破等等的,都表示它是出於大麴。大麴是以許多曲子連續歌奏。大麴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之後為入破。這是寫歷經歲月之後的滄桑,對兒時美好的回憶!歌詞就怒要我說了,很優美的。看過mv 的就知道,裡面周董扮演的是徐志摩的故事。

2、《發如雪》,能把中國古典詩詞運用得如此嫻熟的,我看現在的歌壇上也只有方文山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前世櫃、塵埃是非、銅鏡。。。。。古典意象加上周傑倫的聲音,很是感人啊!

3、《霍元甲》,周傑倫說這首歌結合了《龍拳》《雙截棍》的精髓,我想他是指曲風,而不是歌詞吧。其他沒什麼說的,最喜歡他的那段假聲!

4、《亂舞春秋》。真的是亂舞哦,春秋時期的中國,那可是群雄爭霸的年代,「我不是烏龜你也不是鱉」,哈哈...

5、《爺爺泡的茶》,中國的茶道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哦,陸羽的《茶經》也是眾多經書里很獨特的一本書吧。茶的味道,家的味道。

6、《千里之外》,沒說的了,優美的歌詞,優美的意境!費玉清豐滿圓潤的聲音和周傑倫帶點嘶啞的,絕了!方文山,天才!自己學中文的,汗顏哦!~

跟周傑倫一個曲風的,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南拳媽媽,也有很多好聽的歌喲。《水晶蜻蜓》、《小時候》、《香草噗吧》、《人魚的眼淚》。。。。。。不過所中國風的還是最愛 《牡丹江》,還是方文山的詞。牡丹江好像是黑龍江的吧,最尤其lara的後面一段,可愛的聲音,完美演繹!

王力宏是個創作型的歌手,之前的雖然流行,但是一般般了。後面的新專輯《蓋世英雄》可就不同凡響了。給大家推幾首吧!

7、《心中的日月》,旅途中總是有很多故事發生,尤其是你到民風淳樸的少數民族,呵呵,一定能找到跟王力宏類似的感覺。

8、《在梅邊》,梅是指柳夢梅,湯顯祖《還魂記》里的女主角,再加上王實甫劇中的杜麗娘,唉,真讓人唏噓不已哦!前面跟後面都是 rap,中間四句經典,忍不住把它轉貼過來。「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9、《花田錯》,其實「花田錯」是元曲里的宮調名。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京劇唱腔,想不到力宏還有這么一手。

10.《在那遙遠的地方》,改編的一首歌曲,個人覺得很成功。

先推這10首吧,我怕停電,mmd,落後的地方就這樣。到wps里編輯好再復制過來。記著喜歡的話要頂哦@—@。

11、陶喆的《susan說》,《蘇三起解》是中國京劇里的經典了。這個r&b教父,看來也喜歡到老祖宗的口袋裡掏點東西來呢。
12、陶喆《今天沒回家》,歌詞算不上太古典,曲子很是有中國特色的。
13、陶喆《孫子兵法》,自己聽,自己感覺吧!
14、徐若瑄的《小女子》,這首歌是我無意在廣播里聽到的,第一遍就喜歡上它了,後來一直放,被一個朋友無意聽到了,第一遍,他就問我這是什麼歌,誰唱的。呵呵。。。
15、後弦的作品。不要以為就是周傑倫才有那樣的嗓音和曲風哦,初聽後弦的還以為是周傑倫呢。強推幾首:《小白》、《西廂》、《九公主》、《昆明湖》、《橋段》、《情畫》、《逃學兒童》、《東愛》、《踢館》。。。。。還有哦,喜歡的話,把他是專輯都下過來,一首一首聽吧。個人最喜歡《西廂》、《橋段》、《昆明湖》,《昆明湖》歌詞很長,可以說是一首很美麗的詩歌呢!
16、陳升、彭佳慧合唱的《北京一夜》。歌詞是古典跟現代的結合,曲子是流行唱腔和京劇(老旦)唱腔的融合。很有種滄桑的感覺哦!
17 、林俊傑的《江南》。老實說,我不太喜歡他的。什麼原因也說不上來,不過就這首《江南》,客觀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來自馬來西亞的居然還知道 「三生石」和「殉情」。我不知道《曹操》算不算,也一並推薦吧。
18、趙藝鵬的《西關》。嘿嘿。。。沒有聽過吧,kugoo上還不一定有哦,到網路找吧。還有一個版本是廖偉力唱的,本家,呵呵,順便提一下。聽說這是專輯里第一首,後面還有《天涯歌女》,以10個城市為題材,唉,可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找到其他的呢@只好先推這首了,描寫她與西關舊貌那段時光,我們可以從歌詞里了解這位末代美人。
19、周慧敏的《紅顏知己》。雖然是粵語的,但其中的幾句京劇蠻有味道的。不過我不知道這歌是不是老歌。應該是吧。周慧敏,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了!
20、曹格的《姑娘》。改編自民族經典《茉莉花》,很好聽哦,聲音也很特別,喜歡的話,順便把他的其他的也找來聽聽哦!
21、元氣的《風中少林》。很霸道的一首歌哦,難怪,天下武術出少林嘛,不牛才奇怪呢!
22、董燕妮的《龍族》。聽名字,應該是說我們的龍的民族吧!
23、喬維怡的《花好月圓》。今年的超女,不是很漂亮,所以被涮了!不過它翻唱的一些歌曲真的很不錯的。這《花好月圓》是翻唱周旋的,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哦,不過kugoo上好像沒有哦。順便提一下,本人從未關注過超女,是朋友推薦的。
24、王菲和梁朝偉的《喜相逢》。很好玩的一首歌哦,電影《天下無雙》的插曲。輕快俏皮的對唱。民族樂器運用德很好的。
25、周華健的《難念的經》,《天龍八部》的主題曲。林夕也是個鬼才咯。不懂中國文化,不懂佛家文化,能寫出那樣的歌詞嘛?很遺憾,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能唱那歌,太快了!就曲風來說好像不怎麼符合中國風的范疇,可是那歌詞是在寫得太好了,沒辦法,禁不住連同一起推薦了。
26、信樂團的《千年之戀》。注意不是fir的哦。也是融入了京劇唱腔的。歌詞也美。
27、she的《月桂女神》和》《長相思》。應該聽過吧,自己去體會吧。
28、羽泉的《辛棄疾》。其實就曲風來說也算不上中國風。可是歌詞好,把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幾首詞結合到一起,很有氣勢哦!
29、tank 的《三國戀》。《七劍下天山》的主題曲,還蠻不錯的,京劇部分很有味道。順便提下他和sellina合唱的《獨唱情歌》。
30、信樂團的《離歌》。聽名字就有種。。。。。。
31、羅志祥的《歲堤春曉》、胡彥斌的《紅顏》,對這兩個歌手,本人不是很感冒。不過這兩首典型的中國風的歌曲還是值得一聽的。
32、還是方文山的詞《茶湯》。不錯不是周傑倫唱的,而是明萌派唱的。去聽聽咯。
33、王蓉和蕭正楠合唱的《三生三世》。仙劍的主題曲,越聽越好聽咯。
34、謝雨欣的《天仙子》,好像也是什麼游戲的主題曲,她的聲音很甜的,好聽。
35、其實歌神張學友的《楚歌》也是蠻有代表性的中國風的。低沉的樂器伴奏,大概是什麼長笛吧,嗚嗚的,還有鼓點,爽~~~!

願你滿意,謝謝

㈥ 求2017電影 杜麗娘的資源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8zyr

該劇講述的是杜麗娘,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創作《牡丹亭還魂記》中的女主角。杜麗娘出身官宦之家,聰明、嫻靜而又美麗,不甘於封建禮教的壓抑束縛,追求理想的愛情生活。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結合,此後就追求夢中情人,思念成疾而死,被埋葬梅花觀中。後柳夢梅果然來此,她隨即復活,沖破封建家長的阻撓,與夢梅結為夫婦,實現了自己美好的願望的故事。

㈦ 中國風的流行音樂有哪些拜託介紹幾首!

1 、《東風破》這首歌的音樂風格中主要包含的流行元素是r&b。r&b,是rhythmandblues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節奏和布魯斯(或者說是藍調)。「藍調」的特點使這首歌有了一種難以磨平的憂郁的味道「破」——《東風破》這個破字應該就是曲破,是指一種詞調。詞調是指詞的曲譜,詞調名有遍、序、歌頭、曲破等等的,都表示它是出於大麴。大麴是以許多曲子連續歌奏。大麴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之後為入破。這是寫歷經歲月之後的滄桑,對兒時美好的回憶!歌詞就怒要我說了,很優美的。看過mv 的就知道,裡面周董扮演的是徐志摩的故事。

2、《發如雪》,能把中國古典詩詞運用得如此嫻熟的,我看現在的歌壇上也只有方文山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前世櫃、塵埃是非、銅鏡。。。。。古典意象加上周傑倫的聲音,很是感人啊!

3、《霍元甲》,周傑倫說這首歌結合了《龍拳》《雙截棍》的精髓,我想他是指曲風,而不是歌詞吧。其他沒什麼說的,最喜歡他的那段假聲!

4、《亂舞春秋》。真的是亂舞哦,春秋時期的中國,那可是群雄爭霸的年代,「我不是烏龜你也不是鱉」,哈哈...

5、《爺爺泡的茶》,中國的茶道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哦,陸羽的《茶經》也是眾多經書里很獨特的一本書吧。茶的味道,家的味道。

6、《千里之外》,沒說的了,優美的歌詞,優美的意境!費玉清豐滿圓潤的聲音和周傑倫帶點嘶啞的,絕了!方文山,天才!自己學中文的,汗顏哦!~

跟周傑倫一個曲風的,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南拳媽媽,也有很多好聽的歌喲。《水晶蜻蜓》、《小時候》、《香草噗吧》、《人魚的眼淚》。。。。。。不過所中國風的還是最愛 《牡丹江》,還是方文山的詞。牡丹江好像是黑龍江的吧,最尤其lara的後面一段,可愛的聲音,完美演繹!

王力宏是個創作型的歌手,之前的雖然流行,但是一般般了。後面的新專輯《蓋世英雄》可就不同凡響了。給大家推幾首吧!

7、《心中的日月》,旅途中總是有很多故事發生,尤其是你到民風淳樸的少數民族,呵呵,一定能找到跟王力宏類似的感覺。

8、《在梅邊》,梅是指柳夢梅,湯顯祖《還魂記》里的女主角,再加上王實甫劇中的杜麗娘,唉,真讓人唏噓不已哦!前面跟後面都是 rap,中間四句經典,忍不住把它轉貼過來。「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9、《花田錯》,其實「花田錯」是元曲里的宮調名。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京劇唱腔,想不到力宏還有這么一手。

10.《在那遙遠的地方》,改編的一首歌曲,個人覺得很成功。

先推這10首吧,我怕停電,mmd,落後的地方就這樣。到wps里編輯好再復制過來。記著喜歡的話要頂哦@—@。

11、陶喆的《susan說》,《蘇三起解》是中國京劇里的經典了。這個r&b教父,看來也喜歡到老祖宗的口袋裡掏點東西來呢。
12、陶喆《今天沒回家》,歌詞算不上太古典,曲子很是有中國特色的。
13、陶喆《孫子兵法》,自己聽,自己感覺吧!
14、徐若瑄的《小女子》,這首歌是我無意在廣播里聽到的,第一遍就喜歡上它了,後來一直放,被一個朋友無意聽到了,第一遍,他就問我這是什麼歌,誰唱的。呵呵。。。
15、後弦的作品。不要以為就是周傑倫才有那樣的嗓音和曲風哦,初聽後弦的還以為是周傑倫呢。強推幾首:《小白》、《西廂》、《九公主》、《昆明湖》、《橋段》、《情畫》、《逃學兒童》、《東愛》、《踢館》。。。。。還有哦,喜歡的話,把他是專輯都下過來,一首一首聽吧。個人最喜歡《西廂》、《橋段》、《昆明湖》,《昆明湖》歌詞很長,可以說是一首很美麗的詩歌呢!
16、陳升、彭佳慧合唱的《北京一夜》。歌詞是古典跟現代的結合,曲子是流行唱腔和京劇(老旦)唱腔的融合。很有種滄桑的感覺哦!
17 、林俊傑的《江南》。老實說,我不太喜歡他的。什麼原因也說不上來,不過就這首《江南》,客觀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來自馬來西亞的居然還知道 「三生石」和「殉情」。我不知道《曹操》算不算,也一並推薦吧。
18、趙藝鵬的《西關》。嘿嘿。。。沒有聽過吧,kugoo上還不一定有哦,到網路找吧。還有一個版本是廖偉力唱的,本家,呵呵,順便提一下。聽說這是專輯里第一首,後面還有《天涯歌女》,以10個城市為題材,唉,可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找到其他的呢@只好先推這首了,描寫她與西關舊貌那段時光,我們可以從歌詞里了解這位末代美人。
19、周慧敏的《紅顏知己》。雖然是粵語的,但其中的幾句京劇蠻有味道的。不過我不知道這歌是不是老歌。應該是吧。周慧敏,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了!
20、曹格的《姑娘》。改編自民族經典《茉莉花》,很好聽哦,聲音也很特別,喜歡的話,順便把他的其他的也找來聽聽哦!
21、元氣的《風中少林》。很霸道的一首歌哦,難怪,天下武術出少林嘛,不牛才奇怪呢!
22、董燕妮的《龍族》。聽名字,應該是說我們的龍的民族吧!
23、喬維怡的《花好月圓》。今年的超女,不是很漂亮,所以被涮了!不過它翻唱的一些歌曲真的很不錯的。這《花好月圓》是翻唱周旋的,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哦,不過kugoo上好像沒有哦。順便提一下,本人從未關注過超女,是朋友推薦的。
24、王菲和梁朝偉的《喜相逢》。很好玩的一首歌哦,電影《天下無雙》的插曲。輕快俏皮的對唱。民族樂器運用德很好的。
25、周華健的《難念的經》,《天龍八部》的主題曲。林夕也是個鬼才咯。不懂中國文化,不懂佛家文化,能寫出那樣的歌詞嘛?很遺憾,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能唱那歌,太快了!就曲風來說好像不怎麼符合中國風的范疇,可是那歌詞是在寫得太好了,沒辦法,禁不住連同一起推薦了。
26、信樂團的《千年之戀》。注意不是fir的哦。也是融入了京劇唱腔的。歌詞也美。
27、she的《月桂女神》和》《長相思》。應該聽過吧,自己去體會吧。
28、羽泉的《辛棄疾》。其實就曲風來說也算不上中國風。可是歌詞好,把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幾首詞結合到一起,很有氣勢哦!
29、tank 的《三國戀》。《七劍下天山》的主題曲,還蠻不錯的,京劇部分很有味道。順便提下他和sellina合唱的《獨唱情歌》。
30、信樂團的《離歌》。聽名字就有種。。。。。。
31、羅志祥的《歲堤春曉》、胡彥斌的《紅顏》,對這兩個歌手,本人不是很感冒。不過這兩首典型的中國風的歌曲還是值得一聽的。
32、還是方文山的詞《茶湯》。不錯不是周傑倫唱的,而是明萌派唱的。去聽聽咯。
33、王蓉和蕭正楠合唱的《三生三世》。仙劍的主題曲,越聽越好聽咯。
34、謝雨欣的《天仙子》,好像也是什麼游戲的主題曲,她的聲音很甜的,好聽。
35、其實歌神張學友的《楚歌》也是蠻有代表性的中國風的。低沉的樂器伴奏,大概是什麼長笛吧,嗚嗚的,還有鼓點,爽~~~!

㈧ 坂東玉三郎的求學中國

舞台上的「坂東版」杜麗娘出神入化,地道的蘇白、純正的崑腔、恰到好處的節奏,婉轉動人,但事實上,就在兩年前,坂東玉三郎還是一句中文都不會、一點崑曲基礎都沒有。坂東玉三郎說起自己結緣崑曲和《牡丹亭》的前後,覺得多少有些陰差陽錯。「其實,我最早是被牡丹亭的故事吸引,我喜歡這個美麗的關於夢的故事,我想把它帶回日本,移植到歌舞伎表演。」2007年,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的幫助和安排下,坂東玉三郎來到中國觀看崑曲《牡丹亭》,在蘇州,他對崑曲名家張繼青的表演「一見鍾情」,於是開始跟隨張繼青學習昆劇杜麗娘的表演技巧。
在蘇昆學習時間日久,坂東玉三郎被這門古老的中國戲曲藝術深深牽絆,蘇州昆劇院朝夕相處的夥伴們開玩笑說,與其把《牡丹亭》移植到歌舞伎,不如就自己演昆劇吧。坂東玉三郎回想起這些說,「當時不知道怎麼了,自己就心動了,於是說,那就合作演一出吧。」
中日版《牡丹亭》於是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張繼青特地灌錄了唱詞和念白,寄到日本讓坂東玉三郎學習。而為了學會這門全新的藝術,對中文一竅不通的坂東玉三郎採用注音法進行記憶,並對照錄像中的口型反復練習。每天,他都要打一個半小時的國際長途電話給導演,請導演為他講解每一句唱詞的意思。而進入排練場合成的時候,他硬是用「耳朵」記住了柳夢梅扮演者俞玖琳表演的每一個細節,以使自己和他在台上的合作「天衣無縫」。
更讓中方工作人員驚異的是,坂東玉三郎還翻出了《論語》、《孟子》和《老子》、《莊子》,一本一本地讀,他說,他就是要加深下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張繼青對此感慨萬千,她說:「坂東玉三郎是一個了不起的演員,他對藝術非常執著,自我要求非常嚴格。他的表演,讓身邊其他演員都顯得渺小。」但坂東玉三郎則顯得異常謙虛:「我只是一個初學者,只能是努力而又努力地想辦法接近它,但距離表現崑曲之美的要求,還差得很遠。」
2008年3月6日至25日,坂東玉三與中國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合作的中日版崑曲《牡丹亭》及歌舞伎《楊貴妃》在京都南座公演20場,並在同年5月6日至15日在北京湖廣大戲樓演出10場,開創了中日藝術交流的新篇章。
在中日版崑曲《牡丹亭》執行導演靳飛看來,這也是此版《牡丹亭》最大的亮點,「坂東的演出使這一經典煥發出獨特的美感,崑曲的舞台魅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一個不會中文的日本人能喜歡上中國古典藝術,而且能透徹地理解劇中唱詞的意義,唱念都做到完美,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中國文化的魅力無法阻擋。
在研究昆劇、京劇的同時,玉三郎也十分愛好中國的文學與電影,《論語》《孟子》和《老子》《莊子》,他是一本一本地讀,還笑說看不懂哪行就先空著,等找到老師再看。當他讀完時,頗有感慨的說:我好像有點懂杜麗娘的心態了。在電影方面,除了一些戲劇電影,被歌舞伎藝術暈染了半個世紀,坂東玉三郎的舉手投足都有著優雅的氣息,他談吐悠緩,分寸有致,始終帶著淡淡的微笑,即使神韻間難免有女性化的痕跡,但卻絕不會讓人有任何齷齪的想法。和他交往過的人,都說這是一個無比純凈的人,無論是舞台上還是生活中。平時的日子,坂東除了白天在排練廳度過,晚上在劇場演出,臨睡前半個小時接受專業醫師的按摩,幾乎沒有任何個人生活和社會活動。
作為日本最好的歌舞伎藝術大師,他在日本幾乎人盡皆知,地位尊崇。而作為這門日本傳統藝術的代表人物,坂東並沒有滿足於這個傳統的舞台。他多次走出日本,走出東方,和西方藝術進行融合。他和現代舞大師貝嘉合作,和中國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巴赫靈感音樂電影中的第五部作品《追尋希望》。坂東玉三郎說,他從未想過要改變歌舞伎的傳統,但他只是希望實現東西方文化的互融,超越文化的界限,讓更多人了解歌舞伎藝術。 很多看過坂東玉三郎表演的中國觀眾說,看過了他那種美,終於了解了梅蘭芳的美。而事實上,坂東玉三郎半生都痴迷梅蘭芳,他和梅蘭芳的淵源更可延續到父輩。
許多人認為,坂東玉三郎的扮相與我國的京劇大師梅蘭芳相似。事實上他也確實與中國文化有不解之緣。早在上世紀20年代,坂東的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就與訪日的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同台演出,守田家族也因此與京劇結緣。坂東玉三郎年少時,便常常聽父親談起中國京劇和梅蘭芳大師,因此從小就深受梅蘭芳影響。他不僅在家中掛著梅蘭芳的劇照,還閱讀了大量與梅蘭芳有關的資料。20歲時,父親問他將來想演什麼,坂東玉三郎答道:「除了歌舞伎,還想演京劇《楊貴妃》。」幼小的坂東玉三郎當時遭到了父親的呵斥,認為他信口開河,但是這沒有阻擋他追尋梅蘭芳足跡的想法。1987年,坂東玉三郎專程到北京,向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學習了京劇《貴妃醉酒》,把其中的台步和水袖,應用到了他後來出演的歌舞伎《玄宗與楊貴妃》中。時隔22年,坂東玉三郎又和中國戲曲結緣。他甚至笑說:「當初,梅蘭芳學習昆劇以滋養京劇,現在我卻把從梅葆玖那裡學習得來的京劇元素再還給崑曲,這確實很有意思。」而對於梅蘭芳,他至今仍然有著特殊的感情:「梅蘭芳當年對我們家族乃至對於日本歌舞伎界的影響,延續了幾十年,至今仍在。」時隔22年,坂東玉三郎又和水磨崑曲結緣,令人驚奇的是,在那張塗著日本歌舞伎特有的厚厚白粉妝容的杜麗娘的臉孔下,竟在眉來眼去間,水袖翻飛中讓觀眾找到了當年梅蘭芳大師留下的神態……難怪戲曲專家章詒和觀賞之後也不禁贊嘆 ——「梅蘭芳的精神在日本」。 崑曲融入日本美
這次的《牡丹亭》採用「全男旦」的形式,坂東玉三郎將攜兩名中國青年男旦飾演杜麗娘。其中坂東出演《驚夢》、《離魂》兩折,中國國家京劇院的劉錚出演《寫真》,《游園》則由正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就讀的董飛擔綱。
「玉三郎對兩位中國青年男旦的培養不僅限於戲,更有對男旦的嚴格、特殊的要求。」著名崑曲藝術家許鳳山表示,能看到從前男旦「以老帶新」的傳統在玉三郎和兩位中國青年男旦之間變成現實,中國戲曲的傳統在此次中日藝術家的合作中得到延續,讓人感到欣慰。
作為參演的另一方,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表示,與青春版《牡丹亭》相比,中日版《牡丹亭》更向傳統回歸。「坂東玉三郎並不是用歌舞伎的東西來改造崑曲,而是認真地按照崑曲的套路演崑曲。」蔡少華說。
坂東玉三郎說,相對於場面宏大的歌舞伎表演,崑曲的表演空間更小,藝術品格也更加內斂,但卻具有極大的張力和藝術感染力,這使他在演出中甘願卸下多年的歌舞伎表演經驗,一心向崑曲的傳統表演方式回歸。
然而,玉三郎並不僅僅是依葫蘆畫瓢,而是多方面吸取營養來塑造心中完美的杜麗娘。他的演唱多使用頭腔共鳴,近於程硯秋的「腦後音」,而身段富於舞蹈的造型美,也與程派風格極為相似。在《離魂》一折中,他為杜麗娘加上了在臨死前向母親再拜的動作,又將母親和春香輕輕推開。在靳飛看來,玉三郎在《牡丹亭》中融入的「日本美」,獨具匠心。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兩大文化遺產碰撞出新火花
今年3月6日至25日,中日版《牡丹亭》曾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公演20場,獲得巨大成功。演出場場爆滿,每場演出結束後,觀眾都報以20多分鍾持續不斷的掌聲,平均每場演出要謝幕4次。擁有600年歷史的中國崑曲,在作為歌舞伎發源地的南座劇場大放異彩,吸引了許多日本觀眾的目光。
「坂東玉三郎使崑曲的欣賞群體走出了華語人群。在日本的演出,使很多日本觀眾接觸到了我們的藝術。」蔡少華說。作為崑曲的國際傳承人和推廣人,坂東玉三郎正在推動中國崑曲走向世界——這也是中日版《牡丹亭》在演出之外更加深遠的意義。
5月6日至15日在北京湖廣會館的演出中,由坂東玉三郎親自指導蘇州昆劇院青年演員周雪峰排演的歌舞伎《楊貴妃》也將同時上演。歌舞伎《楊貴妃》將使用中文唱詞,由中國演員演唱,同時由中國演奏員使用中國樂器伴奏。這是日本歌舞伎誕生400年來,首次使用非日語唱詞為演出伴唱,並由非日籍演員承擔演出任務。
崑曲和歌舞伎這兩大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在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第三十個夏天,在北京古老的戲台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㈨ 杜麗娘百度雲電影資源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6yKfADFMfp-bXFbwMuIztw

提取碼:8zyr

該劇講述的是杜麗娘,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創作《牡丹亭還魂記》中的女主角。杜麗娘出身官宦之家,聰明、嫻靜而又美麗,不甘於封建禮教的壓抑束縛,追求理想的愛情生活。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結合,此後就追求夢中情人,思念成疾而死,被埋葬梅花觀中。後柳夢梅果然來此,她隨即復活,沖破封建家長的阻撓,與夢梅結為夫婦,實現了自己美好的願望的故事。

㈩ 電影中梅蘭芳如何塑造杜麗娘的人物特點

先十年戲就知道了

閱讀全文

與杜麗娘電影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描寫女主角性格像貓的電影 瀏覽:479
有什麼愛情電影好看的 瀏覽:629
抖音送的電影票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566
電影院4D小孩要買票嗎 瀏覽:161
電影洪湖赤衛隊韓英演員是誰 瀏覽:474
良辰之屋3電影完整版 瀏覽:112
男孩與保姆法國電影 瀏覽:316
電影愛的色放哪裡有完整版觀看 瀏覽:539
漫畫殺手電筒影完整版 瀏覽:606
巧奔妙逃電影觀後感 瀏覽:102
聶冰是哪個電影的主角 瀏覽:895
電影致命羅密歐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480
日軍攻打台灣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23
瑞典電影經典愛情片 瀏覽:263
電影功夫里有一段悲傷的音樂 瀏覽:194
黃日華當年第一部電影 瀏覽:798
萬物生長電影完整版 瀏覽:987
電影白鹿原完整版在線看完 瀏覽:573
越南和法國之間的戰爭電影 瀏覽:327
喜盈門老電影大全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