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全球寶藏音樂的電影是什麼

全球寶藏音樂的電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3 23:12:36

A. 目前為止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是什麼電影

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因素,目前是《阿凡達》排第一,全球票房27.82億美元,《泰坦尼克》排第二,21.85億美元,《復仇者聯盟》第三,14.36億。

但如果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那麼真正的票房王者是1939年的《亂世佳人》,北美地區票房相當於現在的16億美元,觀眾人數估計有2億人次;其次是1977年的《星球大戰》,北美票房摺合14.1億美元;《音樂之聲》第三,11.27億美元;《ET外星人》第四,11.23億;《泰坦尼克》第五,10.74億;《大白鯊》第七,10.14億;《阿凡達》第十四,7.7億。

以上都是電影院票房收入,不包含錄像帶、影碟和其它收入。考慮通脹的排名表只計算了北美票房,而不是全球,是因為各國通脹情況不一樣,不好計算,只能以美國和加拿大票房總額作為代表。

B. 世界十大電影票房冠軍都是什麼

《泰坦尼克號》Titanic
1997 $18.450億
第7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
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原創歌曲
1997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6.008億
海外電影票房總冠軍:$12.442億
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冠軍:¥3.595億

2. 《指環王3:王者歸來》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11.193億
第7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剪輯,最佳配樂,最佳化妝,最佳美術指導
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響,最佳原創歌曲
2003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3.770億

3. 《加勒比海盜2:亡靈寶藏》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
2006 $10.662億
第79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2006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4.233億

4.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2008 $10.011億
2008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5.330億

5.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2001 $9.765億
2001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3.176億

6. 《加勒比海盜3:世界盡頭》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2007 $9.610億

7.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2007 $9.385億

8. 《指環王2:雙塔奇兵》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 $9.263億

9. 《星戰前傳1:魅影危機》
Star Wars: Episode1-The Phantom Menace
1999 $9.243億
1999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4.311億

10. 《史萊克2》 Shrek 2
2004 $9.198億
2004年北美電影票房冠軍:$4.412億

C. 我們心裏面有很多寶藏電影,能推薦幾部寶藏電影嗎

我覺得比較推薦的應該就是肖申克的救贖,還有怦然心動和泰坦尼克號,因為都是一些評分很高的電影。

D. 《世界八十寶藏 》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世界八十寶藏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JKwGxOQSXtXWaDrQ-nDj3g

?pwd=u71t 提取碼:u71t
《世界八十大寶藏 Around the World in 80 Treasures》
主演: 丹·克魯克山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5-02-21
集數: 10
片長: 60分鍾
又名: BBC Around The World In 80 Treasures
世界文化寶藏的終極指南,踏足復活島,與嚴肅的毛亞像面對面,飛到秘魯上空,研究神秘的納斯卡圖案,深入印度泰姬陵,體驗活生生的文化遺產,安座家中征服世界徫大文明建築!
從泰姬陵到自由神像,穿越巴特龍神殿與萬里長城,建築歷史專家兼電視節目主持人丹告魯力山克 Dan Cruickshank 將透過這個BBC製作的節目帶著觀眾在短短的五個月里,游歷四十四個國家,探古索今,找尋全球最傑出的人工寶藏,展開一段緊湊的尋寶旅程,到訪了世界最偏遠及令人望而崇敬的寶藏,並向你娓娓道出世界偉大文明的興衰。本系列共十集,內容涉及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及其工藝瑰寶。其中所介紹的文物古跡包括墨西哥阿茲特文明的太陽石、日本的熊本城堡、柬埔寨的吳哥窟、中國的紫禁城和兵馬俑、土耳其的特洛依遺址、耶路撒冷內的死海古卷、圖騰卡門的石棺、藍姆西斯二世的廟宇等等,與你一起見證八十個不論古代或現代人類的偉大文明及工藝瑰寶。
這套片子可以說是世界文化的普及片,讓大家了解各地的文明,大家可以當觀光片來看。以10集來評說80個奇跡,自然不可能太詳細,想深入了解各寶藏詳情的朋友,只好去找另外的專題紀錄片了。另外,在網上也看到了批評的聲音,指一些寶藏的選定太主觀、主持人的解說有明顯傾向性,評論中國寶藏時尤是。咱們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吧。
第一集秘魯到巴西
第二集墨西哥到美國
第三集澳大利亞、東南亞
第四集日本、中國
第五集印度、斯里蘭卡
第六集烏茲別蘭斯坦到敘利亞
第七集 約旦到衣索比亞
第八集馬里到埃及
第九集土耳其到德國
第十集波斯尼亞到法國

E. 請問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是誰

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國作曲家。生於德國哈勒,師從管風琴家查豪學習作曲,後在教堂內任管風琴師及藝術指導。因愛世俗音樂,乃於1703年遷居漢堡 ——當時唯一有民族歌劇的德國城市,開始從事歌劇的創作。1704年在漢堡作了第一出歌劇歐米亞(Almira),獲得巨大成功.1706年游歷至義大利,在義大利寫了不少歌劇、清唱劇、康塔塔(Cantata)包括著名的歌劇阿格利批拿(Agrippina)。 1710年亨德爾移居倫敦,在漢堡及倫敦兩地進行創作,不久成為英國的音樂權威人士。1711年的歌劇作品利努度(Rinoldo)獲得巨大成功。在川度斯(Chandos)公爵的資助下寫了清唱劇艾斯特(Esther)和11首川度斯聖歌。1717年定居英國,1719年得到國王的支持,開始在皇家音樂學院演出他的歌劇。這個時期有他最出色的歌劇作品利達米士圖、驕里奧.些薩(Giulio Cesare)、泰米拉露(Tamerlano)、路得連達(Rodelinda)。1726年加入英國籍。在十八世紀三十年代,亨德爾作了大量英語清唱劇和為清唱劇而作的樂器音樂,其中包括不少偉大的協奏曲,一生共創作了《阿爾西那》、《奧蘭多》等四十六部歌劇,除五部外,其餘均在倫敦創作。後因反對勢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劇院被迫倒閉。從三十年代末開始,從事於沒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劇創作。共寫了三十二部清唱劇,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英國創作的,對於英國的音樂發生深遠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有管弦樂曲 《水上音樂》,《焰火音樂》,清唱劇《彌賽亞》等,《彌賽亞》中的《哈里路亞》流傳最為廣泛。1742年彌塞亞(Messiah)首演。繼後以大概每年兩首的速度創作清唱劇,一直持續到1751年,因為那時他的視力太差了而不得不放棄。1742-1751年這段時間的著名作品有森遜(Samson)、所羅門(Solomon),1759年病逝於倫敦。雖然亨德爾寫了非常多的音樂作品,但是在整過作麴生涯中他都沒有使用巴赫的對位法。亨德爾的藝術特徵表現為戲劇性和抒情性,而他留下給後世的最大藝術遺產是他的清唱劇作品。 主要作品 水上音樂 皇家焰火音樂 <彌賽亞>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莫扎特是一位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薩爾茲堡一個宮廷樂師家裡。他從少年時代就展現出傑出的音樂才能,一生作品極其豐富。他創作的最重要領域是歌劇,共22部,另一重要創作部分是交響樂,共45部。他的音樂創作即繼承和發展了海頓等前輩的成果,又對後來的貝多芬等人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莫扎特也許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連一生狂妄不羈的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稱作是音樂的基督。曾有人這么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時刻便是莫扎特。」

1756 年,沃爾夫岡·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於薩爾茲堡,自幼他便展現出那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3歲開始彈琴,6歲開始作曲,8 歲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14歲是指揮樂隊演出了該歌劇。可以這么說,莫扎特是為音樂而生的,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和音樂熔為一體了。

16歲時的莫扎特被任命為薩爾茲堡宮廷的管風琴師。雖然在這段時間,莫扎特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但他無法忍受薩爾茲堡大主教的頤指氣使,任意欺凌。在那裡,莫扎特只是一個會彈琴的傭人,他曾向他的父親這樣描述他在宮廷晚餐上的同伴:兩名男僕,管家,點心師父,兩名廚師,男僕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廚師之上。終於在1781年,莫扎特脫離了對大主教的依附,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並來到了維也納發展。在維也納,莫扎特靠教私人學生,舉行音樂會演出和出版作品為生。在這段時間,莫扎特接觸到了巴赫、亨得爾的作品,並結識了海頓,從而豐富了他的音樂理念。

在維也納,莫扎特的音樂成就是令人驚嘆的,他曾這樣來描述他的音樂創作:「無論多長的作品都在我的腦中完成。我從記憶中取出早已儲存好的東西。因此,寫到紙上的速度就相當快了,因為一切都已完備,它在紙上的模樣跟我想像的幾乎毫無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擾,無論發生什麼,我甚至可以邊寫邊說話。」可憐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在他正當壯年的時候卻因為感染風寒而去世了,死時年僅35歲。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1971年12月9 日),他仍在創作,可惜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間,成為了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

盡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滿坎坷和艱辛,但他的音樂始終給人帶來的是真正的純美。著名的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為莫扎特作出了如下的評價:「他的音樂是生活的畫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盡管是精神的反映, 但它必須取悅於精神,而不傷及肉體或損害聽覺。所以,在莫扎特那裡,音樂是生活和諧的表達。不僅他的歌劇,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並且始終在表達情感或激情,但絕無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當然,想要完整的評論莫扎特的音樂,絕非這區區近千字能夠表達的。 而想要真正地體會莫扎特,最主要地還是去聽他的作品,而他的千餘部作品,幾乎每一部都是超凡脫俗的經典之作。

主要作品:
歌劇 《費加羅的婚禮》
《唐.璜》
《魔笛》
交響樂 《 降E調第39號交響曲》〈帝王〉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
《C大調第41號交響曲》〈丘比特〉
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四號 》
《降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號》
《C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1號 》
《A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3號 》
其它 《弦樂四重奏〈狩獵〉》

弗朗茲·約瑟夫·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早期代表。自幼在很艱苦的條件下學習音樂。1761年在埃斯特哈齊公爵家裡當樂長,工作極繁重,地位卻很低下。但他在艱苦的環境中創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後兩次去倫敦旅行,寫了十二部《倫敦交響樂》,是他一生中最優秀的作品,從此名震全歐。他的創作涉及面很廣,其中以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最為傑出。他把交響樂固定為四個樂章的形式,並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響樂隊編制,為現代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的音樂旋律豐富,經常流露出純朴開朗的鄉間氣息。在四重奏創作中,常用「說話的原則」,即把各部的主題彼此象交談般地呼應,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復調的美。此外,他在樂曲的發展中常用「主題活用的原則」,這直接啟示著貝多芬「動機發展」的靈感。海頓還是現德國國歌的作者。
主要作品:
交響曲 《驚愕交響曲》

羅西尼(GioacchinoRossini,1792~1868)

十九世紀上半葉義大利歌劇三傑之一。生於義大利貝薩洛。十歲從蒂塞學和聲,後在波倫亞音樂學院從馬太學對位。受作為歌劇演員的母親影響,十四歲起習作歌劇。十年後所作《塞維爾的理發帥》,集義大利喜劇的精華,是語言生動、形式自由、充滿幻想的義大利喜歌劇代表作。他的創作繼承了義大利注重旋律及美聲唱法的傳統,音樂充滿炫技的裝飾和幽默、喜悅的精神,且吸收了同時代作曲家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樂來取代和豐富原來僅作音高提示的古鋼琴伴奏。1829年的擱筆之作《威廉·退爾》,反映了民族自主的願望,且推進了大歌劇體裁的形成。此後近四十年不事歌劇。在近四十部歌劇中影響較大的還有《灰姑娘》、《偷東西的喜鵲》及正歌劇《奧賽羅》、《摩西》等。

代表作品:
歌劇《塞維爾的理發師》、《威廉·退爾》

音樂之父—— 巴赫 ( 德 國 )

音樂神童—— 莫扎特 ( 德 國 )

古今樂聖——貝多芬 ( 德 國 )

歌曲之王——舒伯特 ( 德 國 )

音樂神靈——韓德爾 ( 德 國 )

指揮之王——卡拉楊 ( 德 國 )

歌劇之王—— 威爾弟 ( 義大利 )

音樂之王——斯卡拉蒂 ( 義大利 )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 義大利 )

進行曲之王——蘇薩 ( 美 國 )

流行歌曲之王——福斯特 ( 英 國 )

園舞曲之父一一老約翰·施特勞斯 ( 奧地利 )

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 ( 奧地利 )

交響曲之王——海頓 ( 奧地利 )

交響樂詩人——柏遼茲 ( 法 國 )

印象派大師——德彪西 ( 法 國 )

輕歌劇之王——奧芬巴赫 ( 法 國 )

管弦樂色彩大師——拉威爾 ( 法 國 )

鋼琴詩人——肖邦 ( 波 蘭 )

鋼琴之王——李斯特 ( 匈牙利 )

舞劇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 ( 俄 國 )

1.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是音樂史上罕見的奇才。他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小提琴家。莫扎特3歲開始學習鋼琴,4歲時對一般的樂曲只要彈幾遍就能背誦,5歲便開始作曲,6歲和姐姐一起跟隨父親到歐洲各國旅行演出,轟動了歐洲,被譽為「音樂神童」。 這位過早成熟的天才,雖也受到過王公貴族的種種厚愛和贊賞,但也飽嘗了貴族社會對他人格的蔑視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擊。後來,莫扎特終於辭掉宮廷里的職位,擺脫了奴僕般的地位,勇敢地成為奧地利第一位不依附於貴族的自由作曲家。 莫扎特的作品,具有優雅、清新、歡快和抒情的風格,旋律天真質朴、溫和、甜美,充滿青春的朝氣。可惜他只活到36歲,死後被葬在修道院的貧民墓地,連塊墓碑也沒有。然而,他給這個世界留下近50部交響曲,22部歌劇, 50部各種形式的協奏曲,還有許多室內樂、獨唱、合唱作品,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在世界文化史上立下永久的豐碑。1986年,一舉奪得奧斯卡八項金獎的美國故事片《上帝的寵兒》,就是根據莫扎特的生平拍攝的。

2.羅伯特·舒曼(1810-1856)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他出生於德國茨維 考城書商的家庭,從小喜愛音樂和文學。因家庭偏見,他年青時在大學學習法律,只能業 余學習音樂。當他通過曲折的斗爭而能夠專攻音樂時,因急於求成,借機械裝置鍛煉鋼 琴指法,使手指受傷,失去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於音樂創作與音樂評論。 舒曼生性感情敏感,並且有民主主義思想。1834年他創辦了《新音樂雜志》,對改變當時 陳腐的音樂空氣,促進浪漫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關心和支持尚未為人所知 的音樂家,如:肖邦、柏遼茲、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納等。1838年由於維也納反動當局 發現了他介紹舒怕特的《C大調交響曲》,迫使他無法工作,他遂於1839年回萊比錫,1840年與當時有名的鋼琴家克拉拉結婚。1843年他在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1856年因患 精神病逝世----舒曼的代表作有:鋼琴曲《蝴蝶》、《狂歡節》、《交響練習曲》、《幻想曲集》等,這些樂曲促進了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發展。1840年寫了138首歌曲,被稱為「歌曲文萃」, 還寫了四部交響曲,及《a小調鋼琴協秦曲》、《曼弗雷德序曲》等。

3. 約瑟夫·海頓 (1732一1809)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派奠墓者之一。他出身貧困,從小在很艱苦的條件下學習音樂,作曲主要靠自學,成年後長期任樂隊隊長,至九十年代初,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1791、1794年他曾兩度赴英,備受歡迎。他主要從事主調音樂的創作,是他確立了"弦樂四重奏"和古典"交響曲"的結構形式,把交響曲固定為四個樂章形式,以完整的交響樂隊編制進行配器,為近代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一生共創作了一百多部交響曲,其中較著名的交響曲有《告別》、《時鍾》、《狩獵》、《驚愕》、《軍隊》、《倫敦》、《牛頓》等,故他被稱作"交響樂之父"。他的音樂語言樸素、簡潔、平易近人,感情明朗,樂觀。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戲劇性刻畫,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常用"說話原則",進行世態風俗性的表現。他的主要作品還有弦樂四重奏《雲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劇《創世紀》、《四季》和一些歌劇、歌曲等。他在樂曲的發展中常用"主題活用的原則",這直接啟示看貝多芬"動機發展"的靈感.

4.帕格尼尼,有"小提琴鬼才"的稱號,在小提琴的音樂史上可算是最傑出演奏家及作曲家。
1782年出生於義大利,從小跟隨父親學習曼陀林以及小提琴,之後跟隨小提家塞爾維托(Antonio Cervetto),作曲家尼約可(Francesco Gnecco)及教堂樂長柯斯塔(Giaomo Costa)等人學習,16歲時寫出他那有名的「二十四首隨想曲」,1799年開始展開一連續的演奏活動。
他的演奏技巧有人形容,神出鬼沒、光彩炫目,再怎麼艱澀無比的樂章曲目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不羈狂放的演出,讓聽眾為他瘋狂,當時的他已經是轟動整個歐洲了。
當年陪在他身旁的是那把由瓜內里˙德爾˙耶穌1742年所製作,名為"加農炮"的小提琴。
帕格尼尼(1782-1840)
1782年 10月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
1787年 開始學習樂器曼陀林及小提琴
1793年 舉行公開演奏會
1797年 於北義大利進行巡迴演出
1801年 加入盧家的宮廷樂隊
1805年 完成作品《24首隨想曲》
1817年 完成第一號《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1828年 開始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1840年 5月病逝

6. 肖 邦
----波蘭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國血統。他的父親從法國移居華沙,教貴族子弟學法語。肖邦在孩童時代就顯示了音樂天才,並就學於新成立的華沙音樂學院。在校期間,他戀上了年輕的歌手康斯坦西婭.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歲時他寫下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據說就是這位少女激發了肖邦的創作靈感.1831年9月,肖邦來到巴黎,他的餘生便和這座城市的藝術生活聯系在一起。肖邦在沙龍中與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來往,如音樂家李斯特、柏遼茲,文學家雨果、巴爾扎克、喬治桑、海涅,畫家德拉克洛瓦。通過李斯特,肖邦結識了「有一雙憂郁的眼睛」的奧羅爾杜德旺夫人,也就是聞名於世的小說家喬治.桑。肖邦對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在一種他從未經歷過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樂想像力達到高度興奮的程度。其後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諾昂喬治.桑的別墅里度過的。這些年也是肖邦創作最旺盛的時期。但他的健康逐漸變壞,他和喬治.桑的關系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後的信件充滿了孤獨的絕望。1848年他在英國演出,返回巴黎後幾個月便逝世了,時年三十九歲。他的葬禮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禮進行曲》中舉行。他被安葬在拉雪茲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蘭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有獨創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絕不會把他的風格與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藝術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創作生活集中於鋼琴上的大師。從一開始,他的想像就獻給了鍵盤,他在這狹窄的結構中創造出了一個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轉變成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時間長度的持續音當然是鋼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卻巧妙地克服了這些局限。對於現代鋼琴風格的形成,他的功績是不下於任何其他音樂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寬的和弦持續下去,形成縈繞著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訴學生:「必須讓每個音符都歌唱起來」在他的音樂中,精緻的裝飾——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魔術般地把那些單音延長了。所有這些總是安排得很順手的,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在肖邦的身上,母親的血統占著優勢,他是在自己的音樂中強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從此以後,斯拉夫民族因素歸入了歐洲音樂的主流。在肖邦的戰爭氣氛的波羅涅茲中,波蘭民族的血液沸騰得格外有力,它們那矯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猶如折彎的鋼條。那騎士般的瑪祖卡閃爍著火熱而輝煌的姿態;甜蜜的柔情和風趣的賣俏貫穿在圓舞曲之中。除了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肖邦還寫了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即興曲、前奏曲、奏鳴曲。他抒發感情有時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測,有時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銷魂,但卻永遠是心血溫暖而慈祥的。通過他的抒情而成為一種普遍語言的靈性在他那些光輝燦爛的練習曲中慶祝著最大的勝利,而那些夜曲則是他在孤獨中的夢幻,他向靜夜傾訴著一個人的最懇切的渴望。他雖然在表面上是幸運的寵兒,但實際上,卻和他那浪漫主義的許多同代人一樣,也是一個飽經生活苦難的人.

7. 貝 多 芬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札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莫札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慘遭鞭笞的童年聲聲疼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弗如。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一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里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掙脫束縛 追求自由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札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多芬在一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聽不見聲音的巨人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而在此時,他與一名十七歲少女朱麗葉塔.古奇阿帝相戀。著名的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一八零二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一小時的海利金寧靜村莊作曲,他在那裡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後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幹」。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崙,但因拿破崙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塗掉拿破崙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獨一無二的歌劇「費黛里歐」。在這一連串作品中他表現出真正的功力,如「華德斯坦」與「熱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一八零八年貝多芬同時發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傑作藏著熱情的火山貝多芬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號「命運」,一開始的主題動機就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第六號「田園」更可察覺出貝多芬有意對大自然的描繪第一樂章他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字眼。一八零九年拿破崙攻佔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在戰火彌漫的日子裡,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作,他的「皇帝」協奏曲就是在隆隆炮聲中寫出的。由於「命運」與「田園」首次演奏並未獲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有心離去前往德國,但因魯道夫公爵、羅伯高維茲王子與金斯基公爵三人極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貝多芬寫作「大公鋼琴三重奏」題獻給這些恩人樂聲飛入平常百姓家自法國革命後歐洲空氣為之一新,個人自由與人權因而確定。貝多芬亦把音樂平民化了,將音樂從貴族中帶入全民化。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崙兵敗,維也納又恢復歡樂的氣氛。一八一二年貝多芬在傷兵救濟音樂會上首演「第七號交響曲」與「第八號交響曲」,非常轟動。他又博得維也納人民的尊敬。貝多芬從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間,肉體蒙受失聰的慘境,但在這十一年的歲月里,他的創作豐富,歷史價值史無前例。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他的「第七號交響曲」沒有標題,華格納認為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熱情奔放的終樂章。「第八號交響曲」是他九大交響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達觀而超然的態度瀏覽人生。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時他已屆壯年對人生有更透徹的領悟,此後寫作的音樂,除了震古鑠今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和「庄嚴彌撒曲」外,全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這全是有內在的與深邃的精神意境樂聖不擅人間事由於弟弟卡爾一八一四年去世,貝多芬又負起了監護養育侄兒的責任。但領養過程與事後侄兒給他帶來的問題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總之他無法將愛心轉移到他侄兒身上。貝多芬對與人如何相處的道理完全崩潰。樂聖貝多芬變得更加消沈,同時身體狀況更加嚴重,經濟十分拮據。那時他正全力創作兩大作品-「庄嚴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尤其前曲是為了魯道夫被任命為大主教登基典禮時演奏的使用。正因責任重大,他花了約五年的時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號交響曲」首演,將他的聲望又推到新頂點。「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詩「快樂頌」。他早年就有此念頭,經過了三十二年終於達成心願。「第九號交響曲」的成功為他帶來了一生最大的榮耀與歡欣。「第九號交響曲」預演時貝多芬親自指揮,但因耳聾無法進行,秩序大亂,因此正式公演時由烏姆勞夫指揮。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對聽眾指導。當全曲演奏甫畢,聽眾深受感動,高聲歡呼,掌聲如雷,但貝多芬毫無知覺,還是經過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場面,含淚答禮。這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他在不知不覺下患了肝病,時日就度過在病情益漸嚴重的日子裡。他那即將遠離塵世的心靈,反而趨於寧靜。這時貝多芬好像在稀薄,純凈的高空中,俯視自己即將拋開的世界。寫作了五首最後的弦樂四重奏曲。這些室內樂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留給世人的遺囑。對萬世證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最後的春雷響起了貝多芬的餘生已經不多,單是一八二六年就動了四次手術,但病情未見好轉。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了一場大風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此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根據古老的記錄,貝多芬的葬禮在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約有兩萬名以上的維也納市民參加護送到舉行追悼彌撒的雅瑟爾教堂...

F. 《神秘海域》真人電影版發布預告,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神秘海域》真人電影版發布預告,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一:《神秘海域》真人電影版發布預告

2021年10月21日,《神秘海域》真人電影版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段長達兩分二十三秒的預告視頻,並官宣了電影在北美地區的上映日期是2022年2月18日,引起了許多網友和粉絲的關注和討論。在《神秘海域》發布的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的主演演員是湯姆·赫蘭德與馬克·沃爾伯克這兩位明星。

不得不說,從《神秘海域》的劇情內容來看,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三:你期待《神秘海域》這部電影嗎?

對於《神秘海域》這部電影,就我而言,我覺得自己還挺期待這部電影的。因為我覺得《神秘海域》這部電影的劇情內容還是非常有趣的。並且,我還挺期待湯姆·赫蘭德與馬克·沃爾伯克這兩位明星在電影中的對手戲的。所以,我覺得自己還挺期待《神秘海域》這部電影的。

G. 電影國家寶藏好看嗎

當然好看
總體上說,《國家寶藏》算得上是一部很好電影,賣座但是不太賣叫,影評家們並不是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不過作為普通觀眾的我們看看還是很好的
現在只有《國家寶藏》和《國家寶藏2:神秘書》
不過迪士尼公司已於2008年4月搶注了「國家寶藏」3和4的DVD域名,此舉意味著「國家寶藏」系列的兩部續集將同時開拍。
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國家寶藏」系列已成為迪士尼的吸金法寶。《國家寶藏2》上映僅6周,全球票房已達3.65億美元。據透露,在接下來的續集中,蓋茨一家將被送往復活島,尋找「失落的亞特蘭蒂斯」,他們在那裡將發現傳說中的「綠色能源」。中文片名:國家寶藏
外文片名:National Treasure
其他中文片名:驚天奪寶/秘密國寶
更多外文片名:Sonomo .....(Philippines: English title) (review title)
影片類型:動作 / 冒險
片長:131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劇情介紹〗
本·富蘭克林·蓋茨(尼古拉斯·凱奇飾)是一個喜愛考古的冒險家。從小,本的祖父約翰·亞當斯·蓋茨(克里斯托弗·普魯默飾)就告訴了他一個驚天的秘密。當年美國為了爭取獨立建國,跟英國展開一場獨立戰爭,戰爭勝利後美國才得以成功建國。當時美國本來有一批做為戰備儲蓄金的寶藏,由美國的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和本傑明·富蘭克林三人埋藏在了曾在某一個地方。至今為止,沒有人知道這筆遺失了的國家寶藏在什麼地方,而埋藏寶藏地點的秘密就隱藏在美元的符號和開創了現代人類社會民主制度的《獨立宣言》中。
其實本的父親也知道寶藏的說法,他認為蓋茨家族被這個秘密牽累太深,作為家族的第七代傳人,他毅然決定中止了尋找寶藏的瘋狂想法。但從小就夢想要找到寶藏的本卻不這么想,二十年來這個秘密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現在他決定完成這一夢想。本開始為目標積極准備,為了能更好的尋找寶藏,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電腦專家雷利(賈斯汀·巴沙飾),兩人共同尋找這一沉睡了200多年的國家寶藏。
然而,知道這一寶藏秘密的並非只有本,而對這筆感興趣的人同樣是大有人在。一位英國富豪冒險家伊恩(肖恩·賓飾)也盯上了這筆巨額財富,他也正在積極的尋找這批寶物埋藏的地點,並且對競爭對手本屢屢痛下黑手,阻撓本的行動。為了能率先找到寶藏的埋藏地點,本決定親自拜訪一直致力於保護和研究《獨立宣言》艾比嘉爾博士(黛安·克魯格飾),希望艾比嘉爾能幫他解開埋藏寶藏地點的迷團。
可是艾比嘉爾對於本並沒有什麼好感,她對本充滿了戒心和敵意,並不打算幫助本。但由於伊恩和手下潛入國家檔案館的舉動,很快讓艾比嘉爾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她決定投向本的一邊。於是兩人很快達成默契,決定共同來對付奸詐的伊恩。然而,捲入這場事件的還有另一股力量,由塞德斯基(哈維·凱特飾)率領FBI特工早就盯上了本,本已經被列入了FBI的追捕名單,他一方面要躲避FBI探員的追捕,一方面還要對付他冷酷的對手伊恩,並在伊恩之前破譯出尚未解開的秘密。於是,一場由三股勢力圍繞著國家寶藏而進行的奪寶大行動就此拉開了序幕。
希望你能喜歡。。。

閱讀全文

與全球寶藏音樂的電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風月電影講的是什麼 瀏覽:627
鍾馗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602
台灣驚悚電影怪物血洗校車 瀏覽:173
成龍雞腿面電影 瀏覽:882
犯罪片智齒電影圖片 瀏覽:911
看英文電影寫觀後感500 瀏覽:766
60年代邵氏警匪電影大全 瀏覽:586
泰國電影式廣告 瀏覽:179
法國黃金時代電影 瀏覽:466
劉亦菲和吳亦凡的電影完整視頻 瀏覽:926
韓劇電影主角是女明星愛上 瀏覽:980
電影師父為什麼要吃螃蟹 瀏覽:885
你好李煥英大電影 瀏覽:285
寫一部國產電影 瀏覽:716
金剛之子1933電影圖片 瀏覽:504
等你說愛我電影法國在線 瀏覽:818
郵差電影觀後感 瀏覽:714
為什麼很多電影都有大胸 瀏覽:764
禁忌日本電影完整版 瀏覽:435
適合摩羯座的愛情電影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