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歌劇魅影音樂劇跟電影區別

歌劇魅影音樂劇跟電影區別

發布時間:2022-08-21 16:51:01

『壹』 關於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和歌劇魅影的區別 各方面的!!

。。。。。。這個。。。
巴黎聖母院ndp; 劇院魅影poto代替
1 歌曲語言不同 ndp 法文,poto 英文
2 曲作者(廢話。。。)poto是韋伯,ndp 就不知道了。。。
3 原著作者也不一樣 poto忘記叫什麼名字了。。。 ndp 是雨果
4 poto 名氣更大,四大音樂劇之一,創下不少記錄 ndp 名氣稍低
5 故事內容不一樣(也是廢話。。。)結局也不同,ndp 女主人公死掉了,poto 是女主角和男二號走了(書里寫道男主角埃里克最後死了)
6 兩劇男主角都屬醜陋造型,但各不相同。。汗。。。poto 是純粹臉上難看 ndp 的卡西莫多就再加駝背和跛腳。。。
7 美女都很美麗善良,但帥哥人品不一樣。。。再汗。。。poto 的 Raoul 英勇無畏 ndp 的那軍官就有點那什麼了。。。。
8 poto 同時許多人唱不同內容的和聲有好幾處,精美至極 ndp 就么這么精彩的唱段了,歌曲難度也低不少~
9 poto 的歌很少能拉出來作單曲(有幾首可以,不多)~ ndp 么。。沒注意。。。

最後加條:10 poto我看過現場版~ndp只聽了音頻~~
呵呵

不這么整理還真不知道這兩部劇有這么多共同和對應之處。。。。

『貳』 音樂劇、戲劇和影視劇的除了表現手法不一樣外,還有哪些區別

音樂劇、戲劇和影視劇的區別: 音樂劇簡介音樂劇(Musical theater,簡稱Musicals),又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結合的一種戲劇表演,劇中的幽默、諷刺、感傷、愛情、憤怒作為動人的組成部分,與劇情本身通過演員的語言,音樂和動作以及固定的演繹傳達給觀眾。音樂劇熔戲劇、音樂、歌舞等於一爐,富於幽默情趣和喜劇色彩。它的音樂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眾的歡迎。 音樂劇是20世紀出現的一門新興的綜合舞台藝術,集歌、舞、劇為一體,廣泛地採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術,不斷追求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的完美結合。同時,西方的音樂劇在百年多的商業表演經驗中總結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場運作手段,並且創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優秀劇目,使這一藝術形式突破年齡、階層等客觀因素的局限,廣受觀眾的喜愛。一些著名的音樂劇包括:奧克拉荷馬、音樂之聲、西區故事、悲慘世界、貓以及歌劇魅影等。 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 隨著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娛樂的需求也出現了多元變化,音樂劇這種新的藝術樣式很快以其視聽兼備、雅俗共賞的特質吸引了一批固定的並且正在不斷擴大的受眾人群。 音樂劇結構音樂劇的文本由以下幾個部份組成:音樂的部份稱為樂譜(score)、歌唱的字句稱為句詩(lyrics)、對白的字句稱為劇本(book/script)。有時音樂劇也會沿用歌劇裡面的稱謂,將歌詞和劇本統稱為曲本(libretto)。音樂劇的長度並沒有固定標准,但大多數音樂劇的長度都介乎兩小時至三小時之間。通常分為兩幕,間以中場休息。如果將歌曲的重復和背景音樂計算在內,一出完整的音樂劇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音樂劇特點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別是:音樂劇經常運用一些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樂器編制;在音樂劇裡面可以容許出現沒有音樂伴奏的對白;而音樂劇裡面亦沒有運用歌劇的一些傳統,例如沒有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聲唱法。但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分界線仍然有不少學者爭議,例如格什溫(Gershwin)作曲的《波吉與貝絲》(台灣翻譯「乞丐與盪婦」)(Porgy and Bess)就曾同時被人稱作歌劇、民謠歌劇(Folk Opera)和音樂劇。一些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是從頭到尾都有音樂伴奏,而一些輕歌劇如卡門卻有對白。音樂劇普遍比歌劇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樂劇甚至是沒有劇本的歌舞表演。雖然著名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紀中期已經提出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認為音樂和戲劇應融合為一。但在華格納的樂劇(music drama)裡面音樂依然是主導,相比之下,音樂劇里戲劇、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音樂劇與歌舞片音樂劇與歌舞片的區別是:很多音樂劇後來又被移植為歌舞片,而劇場版本和電影版本並不一定完全相同,因為劇場擅長於場面調度和較為抽象的表達形式,利用觀眾的想像去幻想故事發生的環境,而電影則擇長於實景的拍攝和鏡頭剪接的運用。《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是其中一個將舞台版本成功移植為電影版本的音樂劇,在橫街小巷取景,開創了後來很多音樂電影的先河。亦有歌舞片移植為音樂劇的例子,例如《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是先有歌舞片,後來才被移植成音樂劇。音樂劇擅於以音樂和舞蹈表達人物的情感、故事的發展和戲劇的沖突,有時語言無法表達的強烈情感,可以利用音樂和舞蹈表達。在戲劇表達的形式上,音樂劇是屬於表現主義的。在一首曲之中,時空可以被壓縮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過程之中由相識變成墮入愛河,這是一般寫實主義的戲劇中不容許的。音樂劇簡介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戲劇舊時專指戲曲。後為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的總稱。現今在台灣地區也指電視劇。綜合藝術有兩種含義:狹義專指以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為開端,首先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繼而在世界廣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 ,英文為drama,中國稱之為話劇。廣義還包括東方一些國家、民族的傳統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國的戲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戲劇、朝鮮的唱劇等。 戲劇形態在古代希臘 ,藝術被劃分為音樂、繪畫、雕塑 、建築與詩,戲劇被劃歸詩的范疇。但是,真正的戲劇藝術應該包容詩(文學)、音樂、繪畫、雕塑、建築以及舞蹈等多種藝術成分,因而被稱為綜合藝術。 每一種藝術都有特殊的表現手段,從而構成形象的外在形態。作為一種綜合藝術,戲劇融化了多種藝術的表現手段,它們在綜合體中直接的、外在的表現是:①文學。主要指劇本。②造型藝術。主要指布景、燈光、道具、服裝、化妝 。③音樂。主要指戲劇演出中的音響、插曲、配樂等,在戲曲、歌劇中,還包括曲調、演唱等。④舞蹈。主要指舞劇、戲曲藝術中包含的舞蹈成分,在話劇中轉化為演員的表演藝術——動作藝術。 戲劇中的多種藝術因素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它們在綜合整體中的地位不是對等的。在戲劇綜合體中,演員的表演藝術居於中心、主導地位,它是戲劇藝術的本體。表演藝術的手段——形體動作和台詞,是戲劇藝術的基本手段。其他藝術因素,都被本體所融化。劇本是戲劇演出的基礎,直接決定了戲劇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它作為一種文學形式,雖然可以像小說那樣供人閱讀,但它的基本價值在於可演性,不能演出的劇本,不是好的戲劇作品 。戲劇演出中的音樂成分,無論是插曲、配樂還是音響,其價值主要在於對演員塑造舞台形象的協同作用。戲劇演出中的造型藝術成分,如布景、燈光、道具、服裝、化妝,也是從不同的角度為演員塑造舞台形象起特定輔助作用的。以演員表演藝術為本體,對多種藝術成分進行吸收與融化,構成了戲劇藝術的外在形態。 西方戲劇的誕生西方戲劇的曙光,普遍認為是古希臘悲劇,而古希臘悲劇則是源於古希臘城邦的 蒂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儀式。在祭典中,人們扮演蒂厄尼索斯,唱「戴神頌」,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動物)。古希臘悲劇都是詩劇,嚴謹古雅、莊重大氣。表演時有歌隊伴唱,史實表明歌隊先於演員存在。關於這個起源,也可以參考德國哲學家尼採的早期哲學著作《悲劇的誕生》。 中國戲劇的誕生中國戲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漢代的巫祇儀式,但是宋代南戲的發展才有了完備的戲劇文本創作,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戲劇劇本是南宋時的《張協狀元》。元代時以大都、平陽和杭州為中心,元雜劇大放異彩。後世形成了諸多戲曲形式,也就是各劇種。明代的崑曲經過發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愛,他們大量創造劇本,不斷修改曲譜,同時修正崑曲的戲劇理論,並使得傳奇劇本成為一種新的主流文學形式。隨後崑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宮廷皇室的喜愛,成為貴族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獲得官方肯定的戲劇藝術,故稱「雅」;而以各地方言為基礎的地方戲,廣受民間喜愛,則稱「花」。於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爭」,實際上是戲曲共同繁榮的局面。這豐富了戲曲藝術的門類,也形成了各自的藝術特色。 近年來台灣的戲劇研究學者曾永義提出一套說法,認為在討論中國戲劇起源時,應該要區分「大戲」與「小戲」,大戲是成熟的戲曲,而小戲則是戲劇的雛型。大戲是在到了金元雜劇之後才發展完成,而之前的宋雜劇、唐代的代面、踏搖娘、缽頭、參軍戲、樊噲排君難等,都可列入小戲的行列,而中國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戲。 中國在與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觸前,沒有西方意義上的「戲劇」(主要指話劇)傳統。中國傳統的戲劇為一種有劇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綜合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的綜合藝術形式,也就是戲曲曲藝。 戲劇的種類按容量大小,戲劇文學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和小品; 按表現形式,可分為話劇、歌劇、詩劇、舞劇、戲曲等; 按題材,可分為神話劇、歷史劇、傳奇劇、市民劇、社會劇、家庭劇、科學幻想劇等; 按戲劇沖突的性質及效果,可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 不過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類是悲劇、喜劇和正劇,其中悲劇出現的時間早於喜劇,正劇也稱為悲喜劇。 悲劇:沖突的實質:「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悲劇的審美價值:「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喜劇:審美價值:「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正劇:將悲劇和喜劇「調解成為一個新的整體的較深刻的方式」。 戲劇演出場所在中國古代,所謂的舞台最早是用在歌舞儀式上,舞者進行儀式時所站的一塊以土推成的高台,隨著戲劇發展逐漸成熟,而出現了戲棚、戲台、戲亭、勾欄等演出場所。 西方戲劇的演出從希臘的露天劇場、古羅馬的圓形劇場(即「角斗場」),發展到近世的「鏡框式舞台」,適合先鋒實驗戲劇演出的「黑匣子」(Black Box,或作黑盒、黑箱)、「小劇場」(Experimental Theater) 戲劇組織中國:中國國家話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表演工作坊、台灣現代戲劇表演團體列表、台灣傳統戲劇表演團體列表、香港話劇團。 歐洲、北美:美國百老匯、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英國倫敦西區。 藝術院校: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 戲劇的代表人物京劇名家:梅蘭芳、評劇:新鳳霞、越劇:袁雪芬、黃梅戲:嚴鳳英、豫劇:常香玉 影視劇敘事藝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影視從美學觀念、藝術語言等領域率先邁出了走向現代化的第一步,那麼今天這一步伐,將在影視制度體系、經濟體系、科技體系等縱深領域邁進。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英、法、意、日等國的電影電視教育開始在大學中得到普及,使設有相關專業的高校成為這些國家電影電視發展的人才庫和智囊團。以美國電影為例,60年代後半期至70年代崛起的「新好萊塢」代表人物,如喬治·盧卡斯、弗朗西斯·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史帝汶·斯皮爾伯格、奧立弗·斯通等,大多畢業於著名大學的電影系科或專業。 21世紀的中國影視業,影視教育是電影電視產業發展到相當程度時的產物。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它反映著影視產業的發展實踐,而作為一種制度形態,它又以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支撐乃至影視業的進步。 </SPAN></p>

『叄』 歌劇魅影的小說版和電影版一樣嗎

不一樣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的百老匯音樂劇。又譯做歌聲魅影、劇院魅影或歌劇院的幽靈。原著:《歌劇幽靈》作者:加斯通·勒魯
1986年首演,於1988年獲得七項托尼獎,是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1986年倫敦的首演由麥克爾•克勞福德和莎拉•布萊特曼擔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個製作版本
劇院魅影可以說是一部折射著後現代魅力的劇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編了蓋斯東·勒魯(Gaston Leroux,1868-1927)的原作小說,既保留了原作的風格又使之更適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戲中戲令觀眾徘徊於現實與虛幻之間。尤其是追逐幽靈的那一場戲,整個劇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響起了幽靈的聲音,使觀眾置身其中,因為那句「我在這里」似乎就在他們的身邊,就在隔壁的包廂,而那幕吊燈突然墜落的戲也著實令氣氛緊張刺激到極點,前排觀眾的驚叫與台上演員的呼聲連成一片,在這方面,舞台設計瑪莉亞·布瓊森自然功不可沒。
在全劇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復出現,羅爾與幽靈對這首歌的不同演繹表現了他們各自對於女主角克莉絲汀不同的愛情,最後這一主題在管弦樂中浮現,顯示了愛情最終戰勝了悲劇。
電影
劇院魅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一個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游盪在巴黎歌劇院迷宮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讓人們同情他的身世,但醜陋的面容更使人們對他恐懼與排斥,不知道他來了歌劇院多少年,但他安於成為人們心中的魔鬼,成為歌劇院的幽靈。
這幕歌劇,便是講述這個劇院魅影的傳奇故事。
一出悲喜劇
在這場歌劇中,有人只出現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有的人卻經歷物是人非的變遷,依然健在。有的人咆哮命運的不公、向社會報復,有的人享受貴族的榮耀與幸福,安享生活。沉陷於愛情的泥沼,或者為愛瘋狂。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巴黎歌劇院的劇場內。這是一幕愛恨交織的悲喜劇。結局出人意料,卻也是皆大歡喜。
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什麼是愛?誰能說得清道得白呢?兩情相悅的幸福,背後總有自我犧牲的悲壯。包容是愛,寵溺是愛,暗戀是愛、依戀是愛、虐戀也是愛……我們每個人都深深的陷入愛的漩渦。期待著、享受著、回味著、追憶著愛。
劇院魅影,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後穿的第一件衣裳。僅僅是因為他的容貌。他被光鮮的世界排斥了,沒有尊寵、沒有關愛。漂泊四方,在任何地方都成為別人獵奇的目標,甚至成為馬戲團鐵籠中的小丑。……
喜愛「魅影」這個角色,因為他雖然容貌醜陋,但這掩蓋不住他那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遮蔽不了他出眾的才華,也無法抑止他對愛的追求。他愛克里斯汀,一個巴黎歌劇院里看上去默默無聞的舞者。「魅影」為她創作優美的音樂、華麗的歌劇、教導她歌唱、訓練她的舞姿。幫助她成為一個令整個巴黎傾倒的女神。
「魅影」以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者說是因為他向她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她代表了他所有的理性(對音樂的熱愛)與非理性(對愛的痴狂)的追求。當克里斯汀與拉烏爾在巴黎歌劇院的樓頂海誓山盟的時候,魅影的心碎了。再次感到無依無靠、被拋棄。凄厲的呼喊響徹巴黎的夜空,卻仍然無法改變命運的安排。
他並不想復仇,或者說,他也知道自己無力改變現實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會使用偷梁換柱的手法,殺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為他為克里斯汀創作的歌劇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風下掩飾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布的巴黎歌劇院中,在舞台上與他心中的愛人上演這幕絕唱。希望在他自己創造的世界中,成為愛的主宰。
也許,他知道,在現實上演的悲喜劇中,他必須死。他帶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為了佔有她、霸佔她嗎?未必。因為當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給他深情的一吻時,他顫抖了。我甚至能感覺到那副「怪獸」似的臉上在流淚。這是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常人難以體味的幸福。他並不殘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愛的人對他的尊重。
他可以放棄克里斯汀,讓她與拉烏爾遠走高飛。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誠,看到拉烏爾的執著。當拉烏爾寧肯被弔死,也不願放棄克里斯汀的時候,魅影明白了,這個看似柔弱的男人,擁有更大的勇氣。對愛的追求,能給人和脆弱的人帶來巨大的勇氣。愛的力量能促使我們忘記一切恐懼、去爭取。
也許我們可以說,魅影的殘忍來自於他童年的不幸經歷、來自於他自卑的人格。但我們又怎能評價一個人人格的優劣呢?每個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傷害中成長。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往往也會傷害別人。
但我覺得,拉烏爾對克里斯汀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對年少夥伴的夢幻般想像。或者說,歌劇在對他們兩人愛情的刻畫上多少顯得有些單薄。讓人感到只是一個灰姑娘遇見王子的夢幻。甚至讓人以為,克里斯汀因為拉烏爾貴族的身份和財富才跟他在一起的。
而拉烏爾和克里斯汀後來怎樣呢?無從得知。歌劇開始的拍賣會上,為什麼只有拉烏爾一個人呢?克里斯汀呢?30年的時間已是滄海變桑田,但這個傾城的美麗女孩,是否已長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那個擁有醜陋卻極富才華的 魅影 。
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華麗的服飾、精緻的布景、變幻莫測的舞台,再加上專業的演員。使得這幕百老匯的歌劇顯得如此美麗。從演出開始,巴黎歌劇院的拍賣會上展示第663件拍品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彷彿來到了1911年的巴黎。昏暗的拍賣會現場、垂垂老矣的拉烏爾,落滿灰塵的海報,有些機械失靈的鐃鈸,傾覆的吊燈,讓人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
倏的一下時空倒轉,30年前的巴黎歌劇院一片金碧輝煌。《漢尼拔》的排演,有些耍大牌的皮昂吉腆著肚子在演唱。燈光照得他將軍的盔甲閃閃發亮。只有驚嘆的份。……
當場景轉移到歌劇院的地下湖時,乾冰營造出夢幻般的效果。小舟在湖面穿行。魅影此時彷彿變成駕駛貢多拉的船工,引領著克里斯汀來到他的宮殿。
當拉烏爾與克里斯汀為了避開魅影,來到歌劇院樓頂的時候,背景牆上顯現的是19世紀巴黎的迷人夜景。街巷裡閃爍的燭光與滿天繁星呼應。彷彿在星河中徘徊。
克里斯汀來到她父親的墓前傾訴心聲與困擾。魅影出現在十字架旁。深情的演唱,矛盾的心理,灰暗的服飾、蒼白的面具,加上幽暗的十字架。讓人也為他感到無限悲哀。
而當歌劇的最後,一個女孩來到曲折的地下室,發現魅影那件披風下的面具,拿起端詳、定格的時候,忽然間感到時光流轉。這感覺不亞於電影中的蒙太奇鏡頭。看到這個場面,我是第一次徹底折服於劇場演出的魅力。令人無法言表的感動,那是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第一次進上海大劇院看演出,深深的折服於歌劇的魅力。只能說,《劇院魅影》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段傳奇,一出悲喜劇,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肆』 歌劇魅影電影版和歌劇版本舞台形式對比

歌劇魅影是音樂劇,不是歌劇

『伍』 韋伯的《歌劇魅影》與其他的音樂歌劇有什麼不同

每個音樂劇都有很多新東西和很多不同的元素,歌劇魅影只是偏古典而已,也沒有什麼不同,悲慘世界也是偏古典,霧都孤兒也是古典。

『陸』 歌劇魅影到底是歌劇還是音樂劇

音樂劇的音樂形式是歌劇化的,它是古典歌劇藝術的現代傳承。是現代音樂戲劇的主流。音樂劇與歌劇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斷代。

與其說音樂劇是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倒不如說音樂劇是傳承了歌劇藝術而形成的現代歌舞劇。雖然它具有藝術手法的綜合性,但就藝術形式來說它依然獨具歌劇的傳統。仔細分析;如果話劇不用道白,舞劇不用舞蹈,那麼我們肯定不會稱之為話劇和舞劇了,因為道白和舞蹈是它們各自唯一重要的特徵。可是,音樂劇要是沒有了道白和舞蹈,它依然是音樂劇,因為他屬於歌劇的類型,它傳承的是歌劇的特徵,它不能沒有音樂,不能沒有歌唱。它只是屬於戲劇的一個范疇。從歌劇,輕歌劇,喜歌劇,音樂劇到充滿歌劇色彩的音樂劇。它有非常純正的血統,從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喬治·格什溫、理查德·羅傑斯、伯恩斯坦、韋伯、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這些偉大的人物之間要麼是同屬歐洲體系,要麼象喬治·格什溫和伯恩斯坦有師徒情份,或者,象普契尼和韋伯不同時代卻共同擁有迷人的旋律,這也經常讓我錯誤的以為《當晴朗的一天》和《回憶》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正如韋伯所說:他在創作的時候沒有覺得音樂劇和歌劇有什麼不同;「可能因為我是出生在20世紀,如果出生在18世紀,我可能就寫歌劇了」。音樂劇在牛津簡明音樂詞典中的註解是這樣:MUSICAL 歌舞劇,一種近似輕歌劇[OPERETTA]的戲劇體裁,但通常指美國的從紐約百老匯發展起來的音樂表演。比起音樂喜劇[MUSICALCOMEDY]顯得更為復雜精緻而更接近歌劇。假如我們用德國偉大的歌劇大師瓦格納對歌劇的論斷來看音樂劇;即「歌劇是用音樂展開的戲劇」。那麼,我們也可以這么說「音樂劇是用音樂展開的戲劇」。他們之間的差異只是音樂風格的不同而已。

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近一百年來,歌劇越來越被當作「陽春白雪」高擱於藝術殿壇之上,有代表性的創作作品鳳毛麟角,真正能欣賞歌劇的觀眾也是非常少的,因為這類觀眾必須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歌劇常識和音樂涵養的基礎上,它需要觀眾具備一定的審美條件,因此,它的觀眾在很大一部份是我們所謂的「圈內人」。但同時,在從後工業化時代轉變為資訊時代,電影、電視、網路對大眾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大眾的審美需求,人們對娛樂的取向已經變得更加廣泛,單就一種藝術形式也需要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因此,音樂劇以其時尚、大眾、流行等現代特性,逐漸占據了歌劇的市場份額成為現代音樂戲劇的主流。
參考資料: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8/54/200412/21/130274.html

『柒』 音樂劇、歌劇的區別(詳細,重要作用)

音樂劇是歌劇的一個分支

音樂劇演員表現劇情的方法是歌唱和舞蹈;
歌劇演員表現劇情的主要方法是歌唱,演員的舞台表演只不過是走過場,形式一下而已。
歌劇必須用美聲唱法,通過歌聲來講述故事;
音樂劇隨便用什麼發聲方式,通過肢體+歌聲來演繹,有點像電影
歌劇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
音樂劇操作市場化

音樂劇四大名劇
貓(Cat)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西貢小姐(Miss Saigon)

『捌』 音樂劇《歌劇魅影》電影版與現場版有什麼異同

劇情,唱詞,基本都是一致的,演員就有所不同,即便是原班人馬,也有替換的。另外舞美也會隨實際有更改,我看過文化廣場的現場和藍光版,舞蹈的人數,布景,音效都有不同。

『玖』 從各個方面評價《歌劇魅影》這部電影。

影評 題目1:

地獄的天使?天堂的魔鬼?

凄慘一生的魅影幽靈,在年少的時候就被稱為地獄之子倍受凌辱。當他躲在陰暗的永夜殿堂,終於遇到自己的音樂天使時,那是他多大的幸福啊,也許是萬般悲慘中的唯一幸事吧。可這個奢華美麗的世界似乎永遠不能為他所有,雖然他控制著整個劇院,但他卻一無所有,他的孤獨於絕望充斥著他的整個凄慘人生。

他像個地獄的天使,用他的美麗歌喉詠唱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憧憬,裝扮著他華麗輝煌的私人空間。可是他卻像是被下了詛咒。他比魔鬼更受人排斥。他的傷痛何止是面具下的那塊傷疤?

他所仰慕的,他所精心呵護的,他所精心打造的音樂天使卻殘忍地撕裂了他的華麗夢想。她當眾撕毀他的面具,她以為她是正義的,她也確實以正義的名義。但是她的行為卻是那麼的殘忍,有什麼比撕毀一顆心靈更讓人傷痛欲絕?

我一開始就站在了孤獨的魅影這一邊。只是一種感覺,從電影的開始,我就揪心,揪心於他的孤獨,揪心於他的陰暗,揪心於他的無望。

最喜歡他與Christine第一次相遇的那一段。音樂突然激昂,電子樂器的特有強勁,從布滿玫瑰的房間,穿越燭光長廊,渡過寧靜的水湖,美麗的christine終於來到了魅影的天堂,抑或是地獄。華麗的黑暗,燦爛的燭光......

但,悲劇終究是悲劇。可憐的魅影幽靈,他戴著面具的臉是那麼的迷人,但他的美麗之下是永不能解開的詛咒。

當他期待一生的吻真正貼近他曠世孤獨的臉時,帶給他卻是更為痛苦與沉重的悲涼。

——————————————————

題目2:

Angel of music

簡單的故事,不簡單的音樂與場面,構成了這部絢爛的電影。電影不同於音樂劇之處在於電影可以打造豪華宏大的場景與特效,滿足人們視覺上的享受,但是同時它在角色表現方面就不如音樂劇來的那麼誇張,在本劇中也是如此,部分角色的張力不夠使得電影並不是顯得特別緊湊。導演喬·舒馬赫是一個善於控制的導演,經常能在商業片與藝術片中找到精準的平衡點,但在我看來本劇的缺點也是在此,由於控制的過於精確使得中間部分稍顯平淡,可能會抓不住一些不習慣看大段大段唱詞的觀眾,尤其是還存在語言與文化差異的中國觀眾。但總的來說在我看來整部電影還是十分出色值得一看的。

談完了整片的印象,再談談對人物的一些看法。

首先談談Raoul。在劇中他的表現並不出彩,而且在我看來整部劇中這個角色(不是演員)基本沒有缺點。這種感覺大家想想國內歌功頌德的一些影片就知道了,會給人一種十分蒼白的感覺。從整部片看來Raoul對Christine的愛是真心的,但由於這種表達的欠缺使人不是很能認同這種真愛。這個角色甚至還不如一些配角出彩。

再談談Christine。在影片前半段她曾徘徊在魅影與Raoul之間。對於魅影,她一開始完全只是感恩與敬仰,把他看成父親或者兄長似的人物。但在知曉了魅影對她的愛慕和見到了魅影那非同一般的才華之後,她的心也被深深地打動了。但此時世俗的偏見仍使她僅僅只是動心,她只是一個弱小的女子,她需要勇氣去打破這世俗的枷鎖。倘若故事由此自然發展,很有可能就是魅影與Christine最終幸福的隱居在一起。但可惜,Raoul進入了他們中間,在魅影還沒來得及反應之前,給了Christine一個承諾,一個真愛之吻,再加上Christine朦朧的青梅竹馬之情,就這樣,Christine把整顆心都交給了Raoul。Christine的選擇無可厚非,無論在什麼樣的年代,人總是需要或多或少地迎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要怪,就只能怪命運的不公,讓如此優秀的兩個男人同時愛上了同一個女人。

電影的開場是1961年的巴黎歌劇院門口,黑白的色調顯得整個畫面沉鬱而蒼涼,一車停在了劇院大門口,從車上被抬下一位白發蒼蒼的已經無法行動與語言的老人,他要參加的是劇院里的一場拍賣20元錢;也就是在巴黎歌劇院前被焚燒時留下來的物品。拍賣師向大家講述著一件件物品的來源,一件破舊的敲鼓的玩具小猴被這位老人拍下,雖然拍賣師無法說明它的來源,但可以猜到,這個小猴一定與以下的影片有著聯系。帷幕拉開,拍賣會最後一件物品隆重出場。這是20年前引發火災的那盞大吊燈,「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這盞燈,以及由這盞燈引起的悲劇,還有那個揮之不去的魅影。」蓋在燈上的檯布被拉開,華麗的燈光瞬間照片照亮了這個已經敗落的歌劇院的每個角落,逐漸的,在這耀眼的燈光下,人們看到了當年華麗的歌劇院盛況,開始了魅影的追尋。這一幕,我想起了《鐵達尼號》中,露絲看到沉睡在海底的壁櫃時,由壁櫃展開的對鐵達尼號的懷想,這兩者異曲同工。

《歌劇魅影》中充滿美輪美奐的場景,新奇獨特的劇情銜接,漂亮的女主角及她盛裝華麗的服飾,還有她精緻的面龐。最扣人心弦的還是魅影的一次次「閃亮登場」,每一次都是扣人心弦,女主角輕柔動聽的聲音以及魅影充滿磁性溫文爾雅的呼喚,使我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為歌劇而傾倒,那是不折不扣的藝術魅力。歌劇中的「魅」字,又何止於神秘莫測的鬼影,它所渲染的夢幻色彩無不引人入勝,女主人公克莉斯一襲白色的公主長裙,站在萬人中間的舞台上,唱著輕柔婉轉的歌,她滿頭閃爍的星星似的頭飾還有長長的漂亮的卷發,使她好像童話中的公主。當魅影帶著他透過鏡子通向他的黑暗世界時,小船劃過湖面,燭光盛燃的燭火架從水中如睡蓮般升起時,那場景如作夢一般,克莉斯汀與羅爾在藍色背景的天空下互訴愛意時,雪花從天而降,沒有塵世的驚擾,一切安靜又動人心弦,讓人想到的,也唯有「童話」二字。

如《鐵達尼號》一樣,我同樣認為能夠激起人們心潮澎湃的或推動劇情矛盾上升的並不一定是善與惡的斗爭。影評中曾說過《鐵達尼號》中沒有一個惡人,所有的人都是值得被紀念的。我同樣認為《歌劇魅影》中沒有惡人,雖然幽森的鬼魅曾經殺過人,製造了種種的恐怖,最後還用一把火結束了整個游戲,但是我相信,他是全劇中組有魅力的主角,他充滿溫柔的感性的聲音,他對克莉斯汀熱烈而深沉的愛讓他成為觀眾心中獨一無二的angle of music,成為克莉斯汀的音樂天使。人們稱他為魔鬼的兒子,他長久的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連心也從來沒有獲得過陽光,於是他用魔鬼般的手段留在克莉斯汀身邊,守護著她,痛苦如他,如影隨行,而只有克莉斯汀的歌聲與溫柔能解開他無邊的陰影。這種愛戀是瘋狂的,魅影唱到:「我把我的音樂全給了你,而你給我的回報呢?是拒絕與背叛。」;這種愛戀也是神聖的,沒有淫慾,沒有佔有,魅影把昏厥的克莉斯汀小心翼翼的放入貝殼形狀的紅色軟床,然後慢慢為他放下黑色帷幕,在他眼中,克莉斯汀是神聖的,他所想的只是留在他身邊,讓我想起了《巴黎聖母院》中卡西莫多。

關於克莉斯汀到底愛誰,或者她沒有看過魅影,一直是一個無法討論的話題。一邊是一襲黑袍加身的,帶有邪氣與霸氣的面具下容顏可怕的魅影,一邊是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為克莉斯汀闖黑暗之門的白馬王子羅爾,或許人們對於得不到者的心理袒護,羅爾的風頭遠遠不及魅影,只能身為男二號。作為絕對女一號的克莉斯汀,雖然美貌,也擁有令人陶醉的聲音,但被愛者總是沒有愛者投入更令人關注,尤其是如此熾熱的愛情。她畢竟不是赫思嘉。

歌劇的結尾,克莉斯汀給魅影一個深長的吻,這吻中是急於救回被困的心愛的人,還是獻給這個陪伴了十年,伴她成長,每一夜都守護著他的魅影?不管為何,魅影已經淚流滿面,洞外人們的追討聲已經接近,魅影放走了這個他心愛的人,望著她和她深愛的的人離去的背影,手裡攥著的,是那一枚克莉斯汀留給他的戒指,這一刻,克莉斯汀沒有愛上他已經不重要,魅影的心已經走出黑暗,走進新的生命。

『拾』 音樂劇與歌劇的區別是什麼什麼是歌劇什麼是音樂劇急用

一、區別

1、起源的時間和元素不同:歌劇起源比較早,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的教義劇、神秘劇以及表現一系列有關聯的場景的牧歌套曲和田園劇。歌劇的最直接來源是幕間劇,而直接靈感來源於古希臘的戲劇。而音樂劇出現的比較晚,是歌劇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起源於喜歌劇,清歌劇歌舞雜耍和滑稽表演。

2、測重點不同:歌劇中歌唱佔主要地位,雖然他也有劇本中的戲劇沖突表演,但是遠遠比不上音樂劇。音樂劇重在表演,它是以聲樂、舞蹈、舞台美術、劇本等等組成的綜合藝術,比較平衡,其中的唱段比較通俗流行。

3、音樂形式不同:歌劇大都用美聲唱法,採用了大量的詠嘆調和宣敘調,歌劇演唱對於聲音和唱功的要求遠遠高於流行歌曲。歌劇的音樂大都是以比較傳統的管弦樂隊為基礎的古典音樂作曲技法。

而音樂劇屬於流行音樂范疇,多數用流行唱法,用最符合當代觀眾需求的唱法,許多上榜的流行歌曲就是音樂劇的插曲。音樂劇在音樂風格的選擇上更自由,往往有爵士,搖滾等流行音樂因素的介入,配器也往往大量使用電聲樂隊的樂器。

4、舞台表演內容不同:在歌劇中,舞蹈經常作為一種穿插性、色彩性的因素使用,但音樂劇是以戲劇為基本,以音樂為靈魂,以舞蹈為重要表現手段,通過音樂、舞蹈、戲劇三大元素的整合來講述故事、刻畫人物的表演藝術娛樂產品。

音樂劇不存在教條主義的東西,比較大膽和自由,講究快節奏,善於營造緊張度,舞台氣氛追求熱烈火爆,劇中人物時以道白交待情節,在人物內心感受情激盪,戲劇矛盾尖銳。

5、從舞檯布置不同:音樂劇的布景豪華,場面氣派,絢麗多彩,符合情節的需要,響應觀眾的口味,布置大膽誇張、自由。並且使用先進的舞台技術。相比而來歌劇就顯得單一了點。

6、對演員的要求不同:唱美聲的人大多身材不怎麼好,而且對他們舞蹈和其他方面的要求也不怎麼高,如果一個歌劇男演員大腹便便,女演員體態豐盈,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演出,觀眾們也可以接收。

但音樂劇強調各種藝術元素的整體效應,所以演員在表演一個音樂劇角色時,必須同時兼顧各種表演成分,簡單的說要能歌善舞樣樣精通。

二、概念

音樂劇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一種舞台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台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

歌劇是一門西方舞台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歌劇在16世紀末,即1600年前後才出現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借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

(10)歌劇魅影音樂劇跟電影區別擴展閱讀

歌劇在西方語言的代表字Opera來源於拉丁語「作品」的復數形式(Opus, Opera),後經義大利文推廣至其他歐洲語言,顧名思義歌劇原意不單單包括舞台上的獨唱、重唱和合唱,也包括對白、表演和舞蹈。

16世紀末,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有一群人文主義學者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Camerata)的團體,以復興古希臘的舞台表演藝術。他們相信古希臘的戲劇中的「合頌」部分實際上是合唱部分,甚至有人認為古希臘的戲劇實際上就和今天的歌劇一樣,全部劇情皆以歌曲交代。

因此當現知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由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臘神話的《達芙尼(Dafne)》於1597年首演時,風評一片贊好,皆認為「成功復活了古希臘的戲劇精神」。

音樂劇在全世界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音樂劇界最重要的獎項為美國的東尼獎(候選作品為在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以及英國的奧利弗獎(候選作品為在倫敦西區上演的音樂劇)。

隨著中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娛樂的需求也出現了多元變化,音樂劇這種新的藝術樣式很快以其視聽兼備、雅俗共賞的特質吸引了一批固定的並且正在不斷擴大的受眾人群。

閱讀全文

與歌劇魅影音樂劇跟電影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著名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767
銀河奧特曼格鬥中文版大電影 瀏覽:921
我和我的主國電影小學生觀後感 瀏覽:398
口袋音樂電影沙龍是什麼 瀏覽:879
邊境毒品電影大全 瀏覽:30
2018法國電影野性下載 瀏覽:282
有一部外國越獄的電影好看 瀏覽:395
求一篇電影觀後感 瀏覽:377
搞笑電影純音樂素材 瀏覽:500
粵語電影罵人經典語句 瀏覽:418
始動電影演員表 瀏覽:954
搜索成龍的電影在線播放 瀏覽:721
災難大電影荷蘭男孩 瀏覽:907
南極二哈電影音樂 瀏覽:437
電影院一氧化碳怎麼來的 瀏覽:293
百度網盤中英字幕電影網站 瀏覽:172
美國電影中的鳥圖片 瀏覽:250
粵語真人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427
法國電影愛3d圖解 瀏覽:440
一部電影交一個朋友才能有錢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