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評價音樂的好壞
念書時,我的老師告訴我,音樂沒有「好」「壞」,只有「喜歡」與「不喜歡」。於是我拿出鳳凰傳奇(大概是《月亮之上》)分別給一位美籍、韓國和英國老師聽並讓他們評價,結果沒有人覺得厭惡,也沒有人差評。韓國老師說得更進一步:這也許是一首比較俗的歌。
後來接受了他們的看法,但我堅持認為音樂是可以有「對」「錯」的,這主要是從作曲/製作技術角度而言。比如一首商業流行歌裡面,出現和聲打架,或者該低切的沒切該壓縮的沒壓縮,如果不是特殊效果的追求,這些都屬於技術性錯誤。這種東西出版出去甚至爬上排行榜前列,被廣泛傳播開,這問題就很大了,任何能力過關的音樂工作者都會覺得非常丟臉——這正是前幾年彩鈴和網路歌曲時代,貴國非常普遍的現象。
話說回來,評價音樂和欣賞音樂一樣,都是一種私人行為,我本人一貫反對誇大樂評人和DJ的作用。所以一個基調是,在保證不出現技術性錯誤的前提下,你喜歡的音樂就是好音樂。好音樂有一些共性。順著剛才的話說,能夠打動你,引起你的共鳴,這就是共性呀。只不過,為了做到這一點,音樂家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和創造力;而且每個人的共鳴點不一樣。有的人只能被充斥十三和弦的爵士樂打動,和聲越復雜調性變化越多他越興奮;有的人就喜歡噪,一首歌三個和弦足夠了,絕對表意清晰情緒傳達到位;有的人就喜歡質朴的民謠小清新,你讓他在動態上效果上做什麼文章,就完全變了味兒;有的人就是喜歡情情愛愛,你給她聽《答案在風中飄》,哪有什麼寓意,完全不感興趣。
所以這個問題的本質應該是:音樂的「好」與「壞」取決於欣賞者的文化素養、審美傾向、消費需求以及其他任何需求,是否被匹配和滿足。
㈡ 張雨綺,阿雲嘎等人擔任《愛樂之都》評分人,如何評判一段音樂劇的好壞
引言:想要判斷一段音樂劇的好壞,首先要看一下音樂劇演員的演出是否用心。只有音樂劇演員非常用心的情況下,才能夠讓音樂劇變得更加精彩。同時還要看一下音樂劇演員對小細節的把控是否到位,雖然說這些小細節不怎麼明顯,但是在整個音樂劇當中卻是非常重要的。
在觀看音樂劇的過程當中,也會讓大家覺得十分的享受,而且音樂劇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所以在觀看的時候,觀眾們也要靜下心來仔細的揣摩劇情才行。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大家看到音樂劇的精彩部分,同時也可以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音樂劇。在這個節目當中,大家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音樂劇。而且這些音樂劇的題材以及表演模式都是不一樣的,也給很多觀眾帶來了非常多的驚喜。
㈢ 如何看待影視作品中的配樂
有些配樂可以提升影視作品的逼格以及觀眾的感染度,但是一些不好的配樂就會降低影視作品本身的渲染度,所以一個好的配樂是很重要的,有些影視作品中的配樂是很容易讓人帶入其它情境的。
㈣ 如何評價電影《東邪西毒》中的配樂
如果說《東邪西毒》這部片子的每個畫面和每個故事都是一顆黑珍珠,那麼穿針引線將這串珍珠連起來而成為一條項鏈的便是電影配樂。
電影開篇,採取宏大闊然的音樂,鼓點強勁,黃葯師和歐陽鋒便在這激昂的樂曲中笑望對決。此時的宏大帶著江湖的豪氣、瀟灑、高傲,立刻,舍我其誰的至尊感凸現出來。同時,曲調中又有一絲婉轉,似在輕輕訴說江湖恩怨的無奈,以及之所以投身江湖的奧秘。故而,這就在錚錚鐵骨中加入了一抹柔情,讓人感受到兩個橫眉冷對的男人背後也曾有一段難以忘懷的情殤。
故事陷入了回憶,追憶兩人曾經相識的過往。東邪與西毒相會在大漠,給他帶來一壇「醉生夢死」。此處洞簫獨奏,彷彿提兩個鐵漢表達一個凄婉的故事。娓娓道來的語調,緩慢的節奏,透著一股寂寥和神秘。所謂「醉生夢死」也不過如此吧!
繼而,黃葯師與桃花獨處的一段,流動的水波映著兩個人的臉。音樂輕快、靡亂,好似邀請般的雀躍,一改沉悶的曲調。同時也有一絲刺激的味道,讓人慾罷不能的感覺……然而,當慕容嫣出現之後,曲風急轉,透著古怪與懸念。此時讓人帶著好奇繼續探究下去。一個中年男子輕聲的哼唱,彷彿單調,卻又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好似一個帶路者,不多說,不回頭,僅僅默默的前行。於是,觀眾只好跟著前行,去揭秘那個縈繞心間的懸念。當看到兩人對飲之後,慕容嫣獨自一人焦灼等待後的失望,以及最後撕心裂肺的哭喊時,喃喃的男低音更是極好的襯托。從此之後,慕容嫣變成了兩個人,一個拚命保護自己的女人。
這樣一個受過傷的女人,唯一袒露情懷之時是在西毒的睡夢之中。她將他認錯為黃葯師,他將她認錯為大嫂。或許他們兩人都不曾睡著,朦朧之中帶著清醒,但卻都不願醒來。所以,這個時候,是兩個人最為舒適和幸福的時候,他們欺騙自己,獲得片刻的幸福。樂聲單純、清朗,鋪展開來的背景之上又疊加了一種樂器的獨奏,彷彿在提醒著他們清醒的那一絲感官。但此時畢竟是溫情和留戀的,固然迷亂,卻帶著一絲慶幸。在兩個演員只有動作的情況下,行雲流水般的樂聲將纏綿之夜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後,歐陽鋒回想起溫潤如水的大嫂,那個他愛慕、等待、虧欠了一生的女子。於是,大漠之中不再粗糲,而是連著下了幾天的雨。水樣般的音效,立刻將人從眼前的景色帶到那樣一個柔情綿綿的梅雨季節。節拍一直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沒有任何突轉,僅僅是流轉、回環、追憶,帶著留戀、思念和不舍。
繼而,二胡短促的生效營造出馬賊來襲的緊迫感。電影中沒有任何蹄聲的效果,所有的一切都是用音樂寫意的處理——奔騰的馬群、湧起的黃沙、無言的吶喊都在一陣快似一陣的二胡聲中展開描述。觀眾除了在視覺上感受到來襲的情況,更從聽覺和心理上也一同承擔起那份緊迫感。於是,盲劍客踏上了決戰的旅程。男聲低音合唱,單調的音節,沒有任何華麗的修飾,隨著他的步伐跳動,漸漸升高。悲愴之情油然而生,讓人不由的聯想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西部復還。」
鏡頭轉而回到白駝山。那個在自己最好的時候,卻沒有最愛的人陪在身邊的女人輕輕訴說著自己的心事。或許她知曉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大徹大悟。音樂似安撫,似傾訴,如泣如訴的交織在她的獨白中。帶著淡淡的哀愁和深深地懊悔。她狠自己認識到的太晚。所以,在大海的拍打聲中,更有一兩聲海鷗清靈的鳴叫,提醒她的孤寂。
曲終人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往,於是伴著這首「世事蒼茫成雲煙」,各路武俠高手的前世今生一一展現之後,不過都是可憐人。但音樂卻突然變得渾厚起來,好似激勵這些年來他們的孤寂,又似了解他們所忍受的痛苦。洪流一般湧入心靈深處,無論前塵過往,畢竟他們都成為了一代大俠!
很難想像沒有音樂的《東邪西毒》會是樣子,很難想像有伴唱的《東邪西毒》會是什麼樣子。因為此時,它的配樂已經不僅僅是配樂那麼簡單,相反,它是畫面與情節的補充,甚至說是另一種敘述方式,一種用耳朵去感受的敘述方式。它在與畫面、台詞緊緊相連的同時,又能超脫出來,因為它已然烙印成為這部電影的一絲情緒、一種性格。
㈤ 如何區分音樂的好與壞,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評價標准
音樂是好是壞,同時擁有主觀評價標准和客觀評價標准。
主觀評價標准為:個人對音樂的嗜好,決定個人對音樂的好壞評價;
客觀評價標准為:平台對音樂的收聽量,下載量等排名,決定音樂的好壞評價。
相比較客觀評價的排名,我們更傾向於主觀的評價標准,由於音樂是自己欣賞,我們會根據自身對音樂的嗜好,來評價一個音樂的好壞。
與此同時,客觀評價標准會在一定程度影響我們的主觀評價,我們會習慣查看不同音樂的排行榜信息,符合自身嗜好的音樂排行榜,根據從眾心理,靠前的音樂排名會在一定程度影響我們的主觀判斷。
㈥ 對電影電視中的音樂,你有什麼看法急急急!
影視音樂並不只是影視畫面的陪襯。音樂本身及其內涵都在一定程度上傳遞了觀眾們的價值取向和一種時代觀念。憑借一些格言警句、美妙的旋律和語調以及樂器的配合,音樂構思了一個有序世界的藍圖和即時的幻想空間,而正是這些保證了電影蘊涵的真諦和永恆,影視音樂混雜著諸多因素和多種多樣的音樂語言。它注重於時間的瞬息流逝,注重於理物的細微變化。我們通過描敘電影音樂的不同規則和范疇,可以更好的觀察到它們的相互沖突和逐漸消亡。電影音樂能夠將其繽紛復雜的特點展露無余,讓人們在聽到音樂時就能立刻想起電影中的經典橋段,使人們印象深刻。我認為這就是電影音樂的美麗所在。
㈦ 怎樣評論一部電影的背景音樂
背景音樂是用來烘托情節、氣氛的
評價背景音樂的好壞應該看它是否配合整個影片的主題
特定場景的氣氛
㈧ 大家來談談看電影配樂對電影的好的影響,以及造成的效果。20分懸賞。
電影《勇敢的心》創作的配樂,電影中當Wallace第一次約會Murron時候出現的配樂,隨著一段跳躍著的歡樂的節奏,表現兩人愛情的主旋律是如此的令人心曠神怡,電影中這對戀人一起在山岡上眺望著遠方的日落,配和的音樂悠長而婉轉。
第2首翻譯為「卡澤敦之橋」,出現在《指環王之護戒使者》中,當佛羅多一行人在矮人們的梅里亞坑道中第一次遇到地下炎魔時候的音樂,Howard Shore不愧是懸念電影的配樂專家,這段音樂時而氣勢宏大,時而緊張萬分,將那個險象環生的情節表現的惟妙惟肖。該曲結尾處女聲帶著哀傷的吟唱著表現了眾人對失去老巫師甘道夫後心中的悲痛。
「Top Gun Anthem」是電影《壯志凌雲》原聲大碟中為數不多的配樂,相比較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歌曲,這首描繪清晨航空母艦在朝陽的照映下,工作人員忙著准備戰斗機起飛,飛行員們走向自己的飛機的電子音樂顯得出類拔萃。
《變形金剛》真人版是2007年的大片之一,「Arrival To Earth」這首配樂就是大家找了很久的汽車人降臨地球時候的音樂,而且是官方發行的原聲大碟中的版本。由兩段盪氣回腸的旋律組成,其氣勢就不多說了,也是全片最精彩的音樂之一。非常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曲目,也是少見的為未來機械生物而創作的雄壯配樂,聽得越久越能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意味。
James Horner在電影《燃情歲月》中將他的交響樂配樂的功力完全展示出來,並且巧妙而有精彩地運用了日本的洞簫來表現出電影里的印第安文化的色彩,在這首Legends Of The Fall中變將電影的主題原原本本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塑造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男主角特里斯丁,很好地表現了他內心時而寧靜,時而狂野那飄忽不定和瀟灑不羈的個性。
Rose是《泰坦尼克號》整張專輯中我最喜歡的一首,這首音樂出現的時候就是ROSE和JACK站在船頭接吻的那段音樂,隨著一段優美的洞簫開頭,整個曲子都由女聲哼唱著,Sissel的音色在這里發揮到極致,出色的電子合成配樂讓人不禁聯想到那灑滿陽光的大西洋洋面上,一艘巨大客輪的船頭,兩個年輕男女擁在一起......
㈨ 你怎麼看待音樂電影《音樂之聲》
首先我個人很喜歡音樂電影《音樂之聲》,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洩,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利亞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一種嚮往,對,是自由,雖然起初她自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音樂之聲》是一部出色的電影音樂,無論從哪個標准來評價,它都是美國音樂片的經典之作。它獲得了最佳影片、景佳導演、最佳音響、最佳剪輯獎,所以我很喜歡音樂電影《音樂之聲》,這部電影很出色。
㈩ 如何評價一個電影的好壞呢
一部深具復雜性的電影的好壞,也是常常引起很多爭議。但是我們可以持有這樣的看法:只要這部作品能在很多層面上引起我們的注意,並在眾多獨立的形式系統中創造出多重的關系和試圖創造有趣的形式模式,我們就可以認為這部作品是有價值的。原創性作為標准也會引起爭議。因為原創性對於一個具體的觀眾來說,除非他具備足夠的電影史知識,常常是難以判斷的。而且,為原創而原創也是沒有意義的,道理很簡單:不一樣並不意味著就好。但是,一個製作者選擇了一個舊題材,而表現手法卻使它再生新意,或者創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可能性,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