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甜蜜蜜》讓你流淚了么
《甜蜜蜜》是這樣一部電影:自從1999年與它邂逅,此後的十幾年來,我都在有意無意地尋找和它再見的機會。到現在為止,它幾乎是我看過次數最多的電影。
我對它的熱愛從不會因為對它的更加熟稔而減少。那些耳熟能詳的橋段和台詞,每次都還能重新喚起我濃烈的情感。我不知道它為什麼會這樣持久地打動我,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它是我最喜歡的那一類電影。後來,我在羅傑·伊伯特的《偉大的電影》中發現了這樣一段話:「本書列出的電影中有許多部我都看過十幾遍,其中有四十七部我曾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研究過……我不由得想起了英國影評人德里克·馬爾科姆(Derek Malcolm)也曾經選出一批類似的經典影片,他說他選片的唯一標准就是一想到以後再也看不到這些片子就感到無法忍受。」這段話啟發了我,《甜蜜蜜》無疑就是屬於我「一想到以後再也看不到就無法忍受」的那類電影之一。
我還記得2012年,我曾和一個第一次見面的朋友約在香港中環的一家星巴克聊天,我們大段回憶著《甜蜜蜜》的台詞──那真是瘋狂而迷人的時刻。
我個人在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這十幾年間,工作、生活的省市經歷了山東、上海、北京、香港,最後又回到北京。在每一個城市都生活了至少兩年,而在上海和北京生活了七年以上。這部電影,我在上述每一個地方都看過不止一次(除了山東,這是我離開山東時看的最後一部電影)。我除了深深地被陳可辛電影中的愛情、命運、人生際遇的蒼茫之感打動,在不同城市的生活也使我可以一眼看清,並且性命相照地理解著黎小軍和李翹。
② 如何從聲音音樂方面分析電影《甜蜜蜜》
這位同學,你也編導哦?那個學校滴? 身為一個未來的編導,要有職業精神嘛!嘻嘻,自己寫咯。
③ 甜蜜蜜歌曲藝術賞析
此曲只應天上有《甜蜜蜜》——鄧麗君名曲賞析
甜蜜蜜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
開在春風里
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
你的笑容這樣熟悉
我一時想不起
啊在夢里
夢里夢里見過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夢見的就是你
《甜蜜蜜》的歌詞是一生創作了 3000 多首歌詞的詞壇泰斗庄奴先生 的得意之作,被大家熟知是通過他為鄧麗君所創作的《小城故事》和 《甜蜜蜜》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庄奴先生稱這首歌詞只用了五分鍾便 創作出來,完全是憑借他對鄧麗君聲音的印象度身定造即興寫出。
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鄧麗君的歌聲。說這首《甜蜜蜜》就不能 不提這部同名電影。朦朧的愛情文藝片是最能扣人心弦的。而《甜蜜 蜜》似乎又與陳可辛導演個人顛沛流離的經歷有一定關聯。故事從 1986 年開始敘述一直說到1995 年,歷經滄桑的張曼玉和黎明兜兜轉 轉,終於因為那首鄧麗君的老調情歌《甜蜜蜜》再次邂逅於異鄉的街 頭。當那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時,那不經意間轉身,四目悄然相接 時,時間彷彿凝滯,一切亦真亦幻,恍如隔世,在歌聲響起的一瞬間, 觀眾都淚流滿面。
電影《甜蜜蜜》里,這首歌曲成為愛情發展的坐標。很多重要的鏡頭 也總是有鄧麗君的歌聲圍繞,如年宵市場的《淚的小雨》、相遇時候 的《再見,我的愛人》、結局重遇的《甜蜜蜜》等。以此作背景音樂, 她的歌聲一下子成為不能分拆的時空布景,多年以後成為回憶的誘發 器。本來很平常的情歌,因為每個人生活細節的切入,成為直指內心 深處的利劍。 十年,可以豐富,亦可以荒涼。人生苦短。在沒有你的地方,我遙遙 思念,始終擺脫不了命運的捉弄。千百次,從這里走過的我,企盼著 你就站在路口的轉彎處…千百次,在初識的窗邊回頭重見笑臉的你… 就在最不經意的瞬間驀然相逢… 十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這樣的邂逅,讓我們悵有所失。 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
隱隱約約中,在記憶與遺忘之間,真的只 能是高手可以拿捏的尺度。 往事是一段一段精緻而陳舊的回憶切割成的一個個畫面,綵綢般鋪展 開。鄧麗君的歌聲總是讓我們把回憶和現實重疊在一起……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④ 電影甜蜜蜜影評
一隻覺得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成功並不是個奇跡。是個必然。《甜蜜蜜》本身也是港片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的港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喜歡難大人物,或是生活中的一些『異類』作為劇本的原創背景,看多了,有點枯燥,因為劇情多少雷同,可以猜到台詞的那種。
這時候的港片製作陷入了創作盲區,太多的驚險&武打,似乎港產成了此類電影的代名詞。電影人一部部的出,製作人樂此不疲。而觀眾早已不買帳了。
此時《甜蜜蜜》應運而生,一部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愛情文藝片,它的成功多少也有一點『時勢造英雄』的味道。從此以後,港影人,開始注重小製作,小劇本的電影了。
《甜蜜蜜》的劇本,不可挑剔。尤其是前半段,那種社會平層,(不喜歡用底層來形容我們老百姓,底層多少有點受氣的感覺,可是我並不覺得被壓榨了)日常生活原態刻畫的可謂是淋漓盡至,讓大眾產生共鳴。尤其是李翹那種現實追求,又吻合多數懷夢青年心。
最高明的還是最後的鏡頭。一點點的推過,黎小軍的臉,然後在推倒李翹的臉上…
…『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恍惚間十年的情緒摸上心頭…,一時間的意亂情迷…,讓你我也若若有失…就這樣你我也被征服。
電影畢竟是創作,什麼事創作,創作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從這里提煉出一個引人共鳴或是深思的主題。至此有了後半部分的精彩,也成就了這部不俗的佳作。
所以至使我們百看不厭~~
當當——當然,影片的靈魂黎小軍&李翹地人物塑造,完美的無可挑剔。Miggie的影後可不是白拿的,入目三分的深入人物靈魂,騙取了多少觀眾的唏噓。
至於黎明,覺得純屬個人真我的演繹。傻笑,絕對的本色。關於這點,我有話說,
其實咱們的黎天王也笑不出別的樣子來,就會一種也挺好,這不還捧回了一個『小金』呢!可見這片人物塑造的有多完美了……(太損的話就免了,人家也沒得罪我)
他們用『痴』、『傻』來貫穿片子情愫的飛升,一對男女,沒有目的地相愛…,李翹說:『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我……』愛情就是這么無力,在沒有慾望的時候撕生,這種似無非有的愛情最讓人肝腸寸斷,難以割捨。
試問一定要找個理由嗎?只是給自己放棄一個借口……然,當他們明白的時候,已經茫茫十年。
縱然你有宏圖壯志,縱然我的種種理由,可是情愛不受任何阻絆的在身體力擴張…,人生、苦短。
未幾時,在沒有你的地方,我遙遙思念…,終卻不了命運的擺弄。千百萬次,從這里走過的我,企盼著你就站在路口的轉彎處…,千百萬次,在初識的窗邊回頭重見笑臉的你……就這么在最不驚異的瞬間相逢…,十年間風雲,彈指一間。這樣的邂逅,讓我們悵有所失,迷糊的記憶,讓我們看著彼此熟悉又陌生的臉,略有所思:『在哪裡?在哪裡遇見你?』
尚未訴情的你我,又在迷爍的記憶,狐疑的眼神中匆匆擦身而過…,也許還是沒有記起。
然而終究有一天,我們會突然從椅子上跳起來,『是你!是你!夢見的就是你!』
⑤ 本人需要一篇電影《甜蜜蜜》的影評,必須是名家的!但是在網上找不到啊,希望大家幫助一下啊,急用。謝謝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把《甜蜜蜜》當作愛情片來看的。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還是小學,家裡剛買VCD機的時候。那個年紀當然不懂愛情,也很快淡忘了這部片子。只依稀記得李翹坐在黎小軍的單車後座晃著腿哼著歌的畫面。後來,是高中的時候,握著遙控器換台,看到有電視台在放這部片子,放映中插了很多廣告,還是一直看下去了。經年之後,李翹和黎小軍在紐約街頭重逢,音樂響起,字幕亮起,我一個人怔怔地坐在沙發上。後來想起這部片子,下載了,一個人坐在電腦前看完,心裡又是一陣空白。這部影片遠遠不是愛情片那麼淺薄的。
我以為自己是承受不起那樣的重逢的。是電視里播放鄧麗君去世新聞的時候。一個停住了腳步,另一個似乎是走過去了,又退回來。兩個人站在那裡把新聞聽完,然後,抬頭,望見了彼此。有一秒的遲疑,然後也只是淡淡的笑笑。李翹的笑是迷人的,一如從前。而黎小軍也仍是數十年前的傻和憨。
想起張愛玲的短文《愛》來:於時光的茫茫荒野里,逾千萬人之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遇見了那個人,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哦,你也在這里嗎?」
那麼,歲月沉浮,滄桑變遷,隔著漫漫時光的兩個人,經歷了無數的聚首和離散,相遇和錯失,是不是也只能相視微微笑?
然後,要不要輕輕地問一問:「這些年,你過得還好嗎?」
還好嗎?還好嗎?
那些錯失,兩人或許倒是茫然。而我在局外,清楚地聽見命運車輪的巨大轟鳴,看見其壓過的深刻軌跡。
那一年,內地到香港的火車上,隔著一張軍綠色硬座椅背,他們曾經頭靠著頭,昏昏沉睡。列車抵達香港,他向左,她向右。那是他們不自知的初遇。
後來,各自開始在這座繁華都市的全新生活。李翹迅速地融入,人脈頗廣,做幾份工,努力賺錢。黎小軍學起了粵語,心裡一直牽掛著留在內地的女朋友小婷。
在麥當勞餐廳里,黎小軍還說不清楚粵語,李翹站在櫃台後,看著等在黎小軍身後的長隊,無奈,只得換了國語。黎小軍卻因此倍感親切。其時,金錢是李翹最大的人生目標,唯一的樂趣是看銀行卡里數字的變動。對這個傻傻愣愣的內地小子,她自然是不太上心的,但也樂得偶爾找他幫幫小忙。而黎小軍每一次卻都是用心。性格使然,更因為在香港這座不屬於自己的城市的深深孤獨感吧。
你會愛上我,我會愛上你,都是因為寂寞。這是李宗盛的歌詞。李翹和黎小軍之間,也是這樣吧。見面越來越頻繁,開始有牽念。黎小軍寫給女友小婷的信越來越短,越來越敷衍,越來越少。可是,卻又都不能也不敢面對這份感情。
這不是陽光下的年輕的簡單的愛情。裡面摻雜了兩個成年人的寂寞,陪伴,依賴和慾望。而李翹更是清醒地知道,她和黎小軍不是一類人。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只可能存在於這個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地點。
黎小軍本質上不是一個有太大志向的人,甚至,來香港的選擇可能也盲目,最終的目的也不過是接小婷來一起生活。如果沒有遇到李翹,他的人生勢必將那樣書寫。而李翹不同,這一步是她的主動選擇,並且一定要成功。
悶熱的酷暑空氣里,炒股的人們在街頭坐著,李翹和黎小軍也在其中。不遠處,有一對夫妻在為錢爭吵。李翹說,黎小軍,你看到了嗎,我不要那樣的生活。
兩個人的生活短暫交集,然後,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李翹跟了在洗浴城遇見的黑社會老大,豹哥。黎小軍接了小婷來香港,結了婚。
李翹坐在車里,看著黎小軍漸漸遠去。車里鄧麗君那一把甜嗓子,唱著別離。再見了,我的愛人。
有淚靜靜淌下,涼涼的,咸鹹的。
如果故事就此結束,那麼也不過讓人在偶爾回想時,感慨一下吧。只是後來。黎小軍與小婷離了婚,李翹也決定離開豹哥。這是兩個人最接近愛情的時刻。天空也適時地下起了雨。只是雨下得太大。黎小軍撐著黑色的長柄傘,立在岸邊。李翹上船之前,轉過身來,輕輕地說,等我,我很快就回來。
她沒有回去。在船上見到逃亡的豹哥。准備好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就哭了起來。她到底算得上是個有情義的女人。豹哥給過她一段好日子,雖然提心吊膽,物質上到底是富足的。現在,她跟著豹哥艱難逃亡。這是不是愛情?或許是,或許不是。即使最初更多是感激,後來那麼久的相依為命,或許比所謂愛情更深刻。
他們到了美國,打算慢慢安頓下來。豹哥甚至說,我們生個孩子吧。李翹去洗衣房取衣服。豹哥等在外面,在牆腳坐下,燃起一支煙。只是那麼幾分鍾,或者更短,關於平靜生活的幻想破滅。
從洗衣房出來,李翹四下里找尋豹哥,漫不經心地擠進圍觀的人群。那樣的漫不經心是殘忍的。命運如刀,而我們毫不知情。李翹看到倒在血泊中的豹哥。昔日的江湖老大死於街頭小混混的槍口。
在醫院里,對著豹哥的屍體,李翹平靜地說,把他翻過來。醫生把豹哥的身體翻轉過來,露出背上的米老鼠紋身。那還是在洗浴城的時候,豹哥為哄李翹開心,在背上紋了米老鼠圖案。對著微笑的米老鼠,和這個不再回來哄她開心的人,她終於不可抑制地哭出聲來。
在被移民局遣返的路上,李翹看到人群里黎小軍騎著單車的身影,一如從前。正是堵車。她拉開車門,追趕黎小軍的背影。卻終於看不見他。
她留在了美國。憑著當年在香港的那股韌勁,頑強地活下來,並且越活越好。差不多同時期來美國的黎小軍也已成為中餐館的大廚。這個時候大陸經濟起飛。不少當年闖香港的人開始回內地發展。
他們在同一座城市生活,聽同一個人唱歌,走過同一條街道,看著同樣的風景。命運一次次將他們捉弄,他們錯身而過卻毫無知覺,只是形單影只地繼續著孤獨的日子。
直到滿城同時響起鄧麗君的歌聲,直到唱歌的人已不再。
兩個飽經世事的中年人將怎樣續寫從前,故事將會走向哪裡,又有誰能預測呢?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在這部影片中,鄧麗君的歌是一個重要的線索。在香港的時候,李翹販賣鄧麗君的海報碟片,虧了本,為還高利貸而去洗浴城做按摩女,而遇見豹哥,有了後來的故事。李翹的經濟頭腦沒有錯,香港有許多的內地人,他們都喜歡鄧麗君。但是她卻忽略了傻傻的黎小軍看到的另一個事實:告訴別人你喜歡鄧麗君就等於表明自己內地人身份。這顯然是所有在香港的內地人極力掩飾的。
《甜蜜蜜》里有愛情,卻更有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它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故事。說它是一代闖盪香港,美國的華人的生活縮影也是不誇張的。片中那些小人物活得卑微,卻也自有光彩。
黎小軍的姑姑常說的是她年輕時候的事,說起影星威廉曾帶她去淺水灣吃飯。說的人一臉眷戀,聽的人只當她是一個瘋子。可是,也許,那真的是一段事實呢?
一向放浪的美國人,在情人查出患艾滋病後,卻陪伴她回了馬來西亞。
這部片子裡面沒有偉大的人物,也沒有偉大的情感。不過是些自私的男人和女人,不過是些兒女情長。唯其如此,反倒顯得真實,真誠,有沉甸甸的分量,那分量來自生活本身。
我常常想,要怎樣才能承受得起生活中的那麼多意外,情人離別,親人生死。也許只因自己經得太少,閱歷太淺,等真遇見了,不得不承擔了,也就釋然了坦然了淡然了,能夠笑看雲卷雲舒,花開花落?
就好像李翹與黎小軍,一個堅定,一個怯懦;一個拽著生活前進,一個被生活推著前行,最終不過殊途同歸。
有些東西,生活自會讓幼稚的我們明白。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
看這樣一部片子,是會使人恍惚悵然的。可是,又覺得這樣一個瞬間的空白是好的。
⑥ 鄧超沙溢的情敵之旅,《甜蜜蜜》精彩看點在哪裡
首先這部電影的出現宣告了陳可辛文藝情節的頂峰與港片的分水嶺,1996年,《甜蜜蜜》的出現正值香港回歸前,是一個即將變遷的時代,它的出現契合了港人的心態表述了港人的心聲,並且鄧麗君名曲《甜蜜蜜》伴隨著電影,不僅委婉透露出導演對於那個黃金時代的解讀,還反映了香港獨特的文化生態,以兩個內地人視角記錄了香港黃金十年。
其次,這部電影不同於傳統老套的愛情片,它看似是個愛情故事,講盡了愛情的糾纏迂迴,而實質在講人生的漂泊與孤獨,即使無限接近於愛情,也要面臨生活的歸屬感與安全感。
它跳脫出簡單的小情小愛的簡單故事,而是更深層次的挖掘了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即人們道不同不相為謀,即使千帆過盡,重逢也不會在一起的真實道理,現實中的男女都深諳生存之道,在成為港人之前,愛情不足掛齒,所以這電影立意要遠比其他經典的愛情電影現實深刻得多。
⑦ 《甜蜜蜜》驀然回首你的愛情是否甜蜜蜜
小軍看似專心騎車但魂早已被車後的女人勾去。李翹在後座笑的很燦爛很純真,心裡小鹿亂撞的她享受著這簡單的幸福。這樣萌生的愛與青春年華時的愛是有很大區別的,這樣的愛天生帶有一定的罪惡感。這樣隱秘但已經遮蓋不住的愛是很難表達的,但在這樣鏡頭中,兩個演員表演的很好。 最後小婷也到了香港,小婷與小軍結了婚,李翹也有了豹哥,他們不是不愛了,而是愛的更加的隱秘小心了。在每次面對有共同回憶的事情時,總在迴避逃離。鄧麗君的出現讓兩人知道不應該在隱藏自己的心了。而這個決定固然是會傷害兩個對自己好的人。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不會就這么簡單的結束了的。後來這個鏡頭這句台詞我真是大愛呀。曾志偉太霸氣了,用眼神演的戲,不愧是黃金配角。也是這句話讓我覺得豹哥是這個片子里頭最男人的人。在美國他的慘死我也是十分的心痛,如果他就這么和李翹在一起了,也是挺好了
⑧ 電影《甜蜜蜜》中的愛情,為何能被人們所歌頌
歌聲甜美,誰都能唱兩句,記得鄧超和孫麗演的電視劇拿個錄音機就喜歡這首《甜蜜蜜》記憶特別深,這首歌作詞,作曲都特別好到現在一樣喜歡聽,經典,特別好。鄧麗君的嗓音確實無比,就連我們自己的音樂專家都贊賞她,而且她的歌曲和歌詞寫的也很好聽所以打動了不少人的心!當時還批判過說是咪咪之音!雖然那時候,年少的我們大部分熱衷的是各種更潮流的流行樂,然而,誰都不會對鄧麗君陌生,誰都能夠哼唱上幾首。用「耳熟能詳」這個詞來形容那種普遍度,完全不為過。
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種很奇特的感受,任何時候鄧麗君的歌聲同時響起,總有一種契合感。它會讓人一下子被捲入到那個情境與情緒中,包裹其中很難抽離。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隨之而來的港台靡靡之音感到很新鮮,聽慣了國內當時還比較單調的音樂,對港台明星特別是鄧麗君唱的歌非常歡迎,所以影響比較深刻。外加鄧麗君自帶的一種甜美笑容,高雅的氣質,迷人的聲音,著實讓人著迷。至今無人超躍。庄奴為鄧麗君創作的,適合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