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電影一曲難忘是什麼故事

電影一曲難忘是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2-08-15 03:49:13

『壹』 反映波蘭作曲家肖邦生平的美國影片是什麼

《一曲難忘》。反映波蘭作曲家肖邦生平的美國影片是《一曲難忘》。

《一曲難忘》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導演查爾斯-維多執導的音樂傳記影片,由柯納-王爾德、曼爾-奧勃朗、保羅-穆尼等合作主演。

本片描寫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國的肖邦為著事業和愛情、個人與祖國,經歷了愛與恨、靈與肉的心靈沖突。爾後肖邦決心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直至因勞累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艷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總之它的格調是一流的。

影片評價

該片始終表現的是肖邦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遭受苦難後的悲憒和對故國思念的赤子情懷。尤其是《英雄波羅奈茲舞曲》貫穿整個影片,是整部電影的靈魂。

是肖邦民族情感的真實寫照,這一作品氣勢磅礴,像一首波瀾壯闊的交響詩,抒發著肖邦內心的滿腔仇恨和對革命勝利的信念

『貳』 反映作曲家肖邦一生的美國影片是什麼

反映肖邦生平的影片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於1945年拍攝的《一曲難忘》。該片男主角曾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但該片只能作為文藝片來欣賞,其中很多情節與史實不符。

一曲難忘 Song to Remember, A (1945)

導 演: Charles Vidor
主 演: 尼娜·弗徹 Nina Foch Alfred Allegro Sig Arno Stephen Bekassy Dawn Bender David Bond Walter Bonn Eugene Borden
上 映: 1945年01月18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
本片描寫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國的肖邦為著事業和愛情、個人與祖國,經歷了愛與恨、靈與肉的心靈沖突。爾後肖邦決心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直至因勞累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艷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總之它的格調是一流的。

1945年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攝制了關於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一曲難忘》。影片當年即在中國公映,撥動了廣大中國觀眾的心弦。

『叄』 電影《一曲難忘》的下載地址、拜託各位大神

鏈接:https://pan..com/s/1WPG_X4LLvBx7OusiGxJ0Ow

提取碼:2vb1

作品相關簡介:

《一曲難忘》是由查爾斯·維多執導,由柯納·王爾德、梅爾·奧勃朗、保羅·穆尼主演的傳記劇情片,於1945年1月18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波蘭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跟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愛情故事。

『肆』 反映波蘭作家肖邦生平的美國影片是哪部

《一曲難忘》是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1945年出品的彩色故事片。影片導演查爾斯.維多, 主演克內爾.王爾德、曼爾.奧博朗。該片敘述了波蘭音樂家肖邦的生活片段。 本片描寫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國的肖邦為著事業和愛情、個人與祖國,經歷了愛與恨、靈與肉的心靈沖突。爾後肖邦決心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直至因勞累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艷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總之它的格調是一流的。

『伍』 電影《一曲難忘》講述的是哪位著名音樂家的事跡 給力的加分哦

肖邦

『陸』 反映波蘭作曲家肖邦生平的美國影片是:

反映肖邦生平的影片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於1945年拍攝的《一曲難忘》。該片男主角曾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但該片只能作為文藝片來欣賞,其中很多情節與史實不符。

一曲難忘 Song to Remember, A (1945)

導 演: Charles Vidor
主 演: 尼娜·弗徹 Nina Foch Alfred Allegro Sig Arno Stephen Bekassy Dawn Bender David Bond Walter Bonn Eugene Borden
上 映: 1945年01月18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
本片描寫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國的肖邦為著事業和愛情、個人與祖國,經歷了愛與恨、靈與肉的心靈沖突。爾後肖邦決心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直至因勞累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艷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總之它的格調是一流的。

1945年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攝制了關於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一曲難忘》。影片當年即在中國公映,撥動了廣大中國觀眾的心弦。

『柒』 反映波蘭音樂家肖邦生平的美國電影是

一曲難忘 Song to Remember, A (1945)

導 演: Charles Vidor
主 演: 尼娜·弗徹 Nina Foch Alfred Allegro Sig Arno Stephen Bekassy Dawn Bender David Bond Walter Bonn Eugene Borden
上 映: 1945年01月18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
本片描寫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國的肖邦為著事業和愛情、個人與祖國,經歷了愛與恨、靈與肉的心靈沖突。爾後肖邦決心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直至因勞累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艷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總之它的格調是一流的。

1945年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攝制了關於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一曲難忘》。影片當年即在中國公映,撥動了廣大中國觀眾的心弦。

『捌』 電影《一曲難忘》講述的是哪位音樂家的事跡

肖邦。

『玖』 反映波蘭作曲家肖邦生平的美國影片是

A Song to Remember (1945),譯名《一曲難忘》。
1945年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攝制了關於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一曲難忘》。影片當年即在中國公映,撥動了廣大中國觀眾的心弦。
劇情:本片描寫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國的肖邦為著事業和愛情、個人與祖國,經歷了愛與恨、靈與肉的心靈沖突。爾後肖邦決心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直至因勞累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艷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總之它的格調是一流的。
1821年。在帝俄的侵略與蹂躪下的波蘭,凄風慘雨,沉重的腳鐐聲,馬蹄聲,槍聲,不時響起。這一切深深地印在肖邦幼小的心靈里。
十一歲的肖邦,在老師埃爾斯納教授的指導下,彈奏鋼琴的水平已相當出色了,他不僅能演奏,還會譜寫曲子。老師對他的才華贊賞不已,並為他聯系了法國巴黎音樂廳著名出版商費耶爾,讓他去巴黎試演,一展風采。但是肖邦的父親是普通的教師,無力籌備這筆路費。
十二年過去了,步入青年時代的肖邦長得英俊瀟灑。他積極投身波蘭的革命運動,又以高超的琴藝活躍在音樂沙龍里。
在一位公爵的家庭沙龍音樂會上,肖邦看到沙皇派到波蘭的總督坐在下面,他的眼睛裡燃燒著憤怒的火焰,他一下子站起,走到總督面前,毅然宣布:「我不在沙皇的劊子手面前彈琴。」說完昂首闊步走出大門。這一舉動,四座震驚,但也遭來了殺身之禍。
肖邦在秘密組織的幫助下,准備離鄉背井,與老師埃爾斯納一起去巴黎。
離開波蘭那天,肖邦的妹妹康絲坦蒂抓起地上的一把土,用手絹包好,雙手捧給肖邦深沉地說:「弗雷德里克,這是波蘭的,你永遠不要忘記!」肖邦伸出顫抖的手把這捧神聖的國土接了過去,心中盪漾著難言的情緒!到了巴黎,埃爾斯納帶著肖邦找到當年約請他們去巴黎演出的出版商費耶爾。可費耶爾事過境遷已不感興趣,埃爾斯納極力推薦肖邦。一陣悠揚的鋼琴聲從外屋傳來,肖邦驚喜地喊道:「這是我的音樂!」原來在琴房裡,當時已名揚巴黎的年輕鋼琴家李斯特正在演奏肖邦放在鋼琴上的曲譜。李斯特的臉上流露出驚喜贊嘆的神情。肖邦高興地坐在李斯特旁邊的一架鋼琴上彈奏起來,兩人和諧地彈奏著,傾心地交談,還不時伸出一隻手,緊緊相握。這就是兩位音樂巨人初次而又有特色的相識!埃爾斯納欣喜地看著,費耶爾已在考慮為肖邦舉辦音樂會的事了。
李斯特介紹肖邦認識了喜歡女扮男裝的小說家喬治·桑。她為了得到人們的尊重取了男人的名字,喜歡在公眾場合穿男人的燕尾服。她很欣賞肖邦的才華。
肖邦與埃爾斯納期待已久的音樂會終於要舉行了。可就在那天,他們收到了華沙的來信,肖邦的戰友為掩護肖邦出境而被捕犧牲了。肖邦哀鳴地大叫著戰友的姓名,帶著悲憤難忍的情緒在音樂會上彈奏了《波蘭舞曲》。他在樂聲中似乎看到了沙皇警犬的罪行,看到了戰友殷紅的鮮血……他悲憤得難以演奏下去,手指終於停在琴鍵上了。他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出了會場。這一舉動引起全場嘩然。聽眾竊竊私議。費耶爾大為不滿。
埃爾斯納極力解釋。第二天報紙評論也不佳,但是喬治·桑在文章中卻大加贊賞:「像弗雷德里克·肖邦這樣的天才,一百年裡只能出現一次。一顆空前的明星已出現在我們中間……」喬治·桑並致函約請肖邦和他老師參加在她家舉行的音樂招待會。
在喬治·桑的客廳里,高朋滿堂。主持人高聲宣布:「李斯特將為大家演奏!」客廳里響起熱烈的掌聲。李斯特建議,為了提供適當的氣氛,把注意力貫注在音樂上,他願在黑暗中演奏。僕人將所有的燈燭全熄滅了,客廳里一片黑暗。
優美的琴聲回盪在客廳里,屏聲息氣的聽眾陶醉在音樂的溫柔鄉中,連門外的行人和馬車夫也停步欣賞這動人的音樂。
突然一道光亮從聽眾席中間的甬道,由遠而近地向演奏者的鋼琴挪近,喬治·桑手持明亮的燭台緩步走向鋼琴,她將燭台放在琴上,燭光映照著在彈奏的肖邦的側面,顯得他更加英俊灑脫,氣宇不凡!
一曲終了,餘音繞梁!客廳里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人們歡呼起來。李斯特拉著肖邦的手,向大家介紹著:「這是我們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弗雷德里克·肖邦。」聽眾熱烈地歡呼起來。肖邦頻頻地向觀眾鞠躬致謝,眼睛裡閃爍著興奮、喜悅的淚光。
肖邦感激喬治·桑和李斯特的幫助,表示要盡快地開音樂會:「藝術家必須生存,某些事業必須生存,我在想念我故鄉的人民。」然而喬治·桑對肖邦的這些目的不感興趣,她建議肖邦到她的鄉間住所諾昂去度假。肖邦不願違背她的好意,來到諾昂。
在綠樹成蔭,花香鳥語的環境里,肖邦獻給喬治·桑一首又一首優美的鋼琴曲。她在樂曲聲中寫作,倆人形影不離,傾訴衷腸,他們擁抱接吻,沉浸在愛戀之中。喬治·桑對肖邦說:「你的天賦是創造音樂,供那些不如你的人去演奏。利用你的天賦,否則你會迷失方向,並且失去一切。對你的天賦就是要自私,留在這兒,寫你的音樂!」一首又一首的華爾茲,瑪申卡,小夜曲的曲譜寄到了費那爾的手中出版。
然而埃爾斯納教授等待的是肖邦與李斯特一起彈奏過時還沒有寫完的《波蘭舞曲》,他也期待著肖邦能馬上回到他的身邊。由於喬治·桑的阻攔,他已許久沒有見到肖邦了。
肖邦也在日以繼夜地構思著《波蘭舞曲》,這是他思念祖國的赤子之心,他已沒有心思去寫那些輕松愉快的練習曲了。連續的陰雨天,疲勞的創作,使肖邦感到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沙俄又一次對波蘭愛國者下毒手,大批波蘭愛國志士被監禁,被殺害,肖邦的妹妹康絲坦蒂從波蘭趕到諾昂找到埃爾斯納,希望肖邦為波蘭革命籌款,並要求他利用他的名聲在法國人民中爭取朋友,求得幫助。康斯坦蒂最後讓教授轉交給肖邦一個裝有波蘭國土的小口袋。
在一個音樂沙龍里,埃爾斯納見到了肖邦,他臉色蒼白,顯得十分疲乏。埃爾斯納向他轉達了康斯坦蒂和戰友們的期望。喬治·桑聞訊趕來,打斷了他們的話頭說:「弗雷德里克並不對人民的斗爭負什麼責任。」埃爾斯納憤慨地反駁她:「如果他榮辱不辨,到頭來就成了自私而又可鄙,身影孤單的一條可憐蟲!」震耳的話語使肖邦清醒了,他誠摯地說:「要是我能的話,我願意給予幫助。」他接過裝著波蘭國土的小口袋,慢慢地將土倒在手裡,他臉上的肌肉抽搐了,陷入了極其痛苦的沉思中……
肖邦請費耶爾安排巡迴演出,將錢交給埃爾斯納再轉到波蘭愛國者手中。他拒絕了喬治·桑的勸阻,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之中,他在《波蘭舞曲》的樂曲聲中看到了離國時康斯坦蒂給他的一捧土;看到了埃爾斯納親切的臉,聽到了他的教誨:「天賦得到發展的人應該更接近那些普通的人,以使自己變得更偉大,並用自己的天才為他們的利益而奮斗!」
肖邦在掌聲,歡呼聲中,到羅馬,柏林,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一個又一個城市去巡迴演出。他的臉上滲出汗珠,神情疲乏,體力衰弱,終於在巴黎的一次演出中摔倒了,倒在埃爾斯納的懷抱中。
在病床上,肖邦向老師提出,想見見喬治·桑,想聽李斯特的彈奏。埃爾斯納趕到喬治·桑的住處,她拒絕了,她抑制住內心的不平靜說:「世上還有什麼東西能彌補他的偉大的生命嗎?」教授回答說:「有,他在千百萬人心中所留下的精神!」
康絲坦蒂、費耶爾站在肖邦的床邊。李斯特用緩慢的旋律在彈奏著,埃爾斯納告訴肖邦:「她身體不好,來不了。」肖邦說:「我懂了,過去你是對的……現在,就像回家一樣……。」埃爾斯納回答:「對的,弗雷德里克,我們就像回到了家裡一樣……」
李斯特的琴音憂傷而又緩慢……

『拾』 肖邦一曲難忘觀後感

一片冰心在玉壺

肖邦,波蘭民族偉大的鋼琴家、作曲家,被譽為「鋼琴詩人」,用他短暫的一生演繹了音樂的極致,更詮釋了一個天才應有的生命價值。他所創作的24首鋼琴練習曲第一次完美地將技術性與藝術性融合在了一起,使它們不再是枯燥的鋼琴技巧練習曲,而是具有高度演奏性的音樂會獨奏曲,尤其是他的作品10號中的第12首《C小調(革命)練習曲》更是家喻戶曉的鋼琴曲名作。他的音樂激情、浪漫,充滿著幻想和思考,他的音樂又陰郁、庄嚴,流露出焦慮和痛苦。這是他的生存狀態決定的,更是他的「一片冰心」使然。

影片《一曲難忘》拍攝於1945年,影片當年即在中國公映,撥動了廣大中國觀眾的心弦。它描述了波蘭音樂家弗雷德里克• 肖邦短暫卻永恆的一生,刻畫了一位赤誠的音樂家如何實現夢想,徜徉於藝術的殿堂;又是怎樣消耗生命,拯救罹難同胞的故事。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艷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太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格調一流。

一、 鋼琴詩人

海涅曾這樣描述肖邦:「他天生嬌弱,纖細的外表下,賦有出眾的才華,他不僅是位演奏能手,還是位詩人作曲家,當他坐在鋼琴前即興演奏時,便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熱流涌進,此時他既不是波蘭人,也不是法國人或德國人,而是流露出來自莫扎特、拉斐爾和歌德國度里更高尚的血統,他真正的祖國是詩的夢幻王國。」作為一個波蘭人,肖邦是屬於波蘭的:他的血肉、骨髓、靈魂都不折不扣地為波蘭所擁有,他如蜜蜂一樣貪婪地向波蘭的民間文化吸食創作的靈感,《波蘭舞曲》(又名《波羅涅茲舞曲》)作為肖邦的代表作之一,即是融合波蘭民間音樂色調的產物。每當肖邦演奏《波蘭舞曲》時,他那快活、陶醉的神情也如孩子一樣。

他被譽為「鋼琴詩人」,是因為他的琴聲中總是充滿了浪漫與幻想的色彩,聆聽時有時彷彿置身於晚風襲來的月夜,一隻夜鶯掛在樹上婉轉低鳴;有時像是獨坐於寧靜的林間,隱隱處有清泉在汩汩流淌;有時似乎是在仰望繁星漫天的夜空,思緒游離間已遨遊了幾萬里;有時甚至好像來到了海邊,時而晚風輕拂,白浪駐沙灘,時而潮起潮落,水花擊石崖……如泣如訴,如痴如醉,如幻如夢。如果生活一如既往地平靜,那麼肖邦也許永遠會做一位純凈、浪漫又時而調皮的「詩人」。但祖國的坎坷命運無法使優雅的「詩人」再安靜下去,他的音樂中不由自主的加入了更多悲憤、痛惜、激盪、神聖的音符,肖邦也因此獲得了「革命詩人」的稱譽。如果說從前的詩是一聲溫柔的淺唱低吟,那現在則是一聲凜冽的怒吼咆哮;如果說從前的詩是一句溫情的由衷贊美,那現在則是一句鏗鏘的無情痛斥;如果說從前的詩是一段精緻的敘述描繪,那現在則是一段粗獷的激勵號召;如果說從前的詩是一幅裝幀精美的油畫,那現在更像是一把鋒利堅韌的刀劍!

「革命」為名《C小調練習曲》,是肖邦懷著亡國的哀思寫成的,它的音樂形象是通過左手奔騰的音型和右手剛毅的曲調結合體現出來的。作品一開始就由不協和的屬九和弦引出了一連串傾瀉而下的十六分音符,給人的印象十分突然、強烈,好像是肖邦內心情感的總爆發。突然間左右手同步再次奔流而下,猶如千軍萬馬、浩浩盪盪般的不可阻擋。接著呈示部在高音區出現了一個剛毅、明亮的曲調,這象徵著革命的號角聲吹響了,波蘭人民堅定不移地開始了戰斗。它表現了波蘭軍隊英勇抵抗侵略、憤慨激昂的怒吼聲,和橫刀躍馬、感慨萬千的情懷。音樂在展開部越來越緊張,號角式的主題通過變化、發展越來越高昂,將全曲推向了高潮。這是一個勝利凱旋的形象,彷彿是在嚴峻現實面前的片刻幻想。再現部重現了前面的剛毅型曲調,但在接近結尾的時候,音樂由強到弱,奏出一個十分悲傷的音調,它像發自肺腑的哭泣,猶如作者對祖國命運痛徹心底的哀哭。最後,樂曲情緒重新振奮起來,在很強的力度下, 音樂仍然沖擊而下,急速地結束在大調的主和弦上,表達了肖邦心中的滿腔仇恨和對革命終歸勝利的堅定信念。 在《一曲難忘》中,這部作品作為點睛之筆,在肖邦為抵抗組織籌款而進行的巡迴演出中多次出現,以烘托肖邦無比的赤子之心(參考http://tieba..com/f?kz=65320390)。

二、 浪漫知音

初闖巴黎,肖邦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盡管已有李斯特的賞識,但由於臨時聽聞來自家鄉的噩耗而影響心境,肖邦的第一次巴黎亮相差強人意,半途而廢,幾乎在巴黎再無立身之地。是喬治•桑慧眼識英才,與李斯特精心設計,為肖邦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一鳴驚人,從此盛名遠揚。甚至,她還為肖邦提供了安心創作的氛圍,與世隔絕的場所,舒適無憂的環境,以及浪漫熱烈的愛情。

在19世紀法國文壇上,喬治•桑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在巴爾扎克、雨果、梅里美、福樓拜、小仲馬等文學大師的群體中。喬治•桑是一位憤世嫉俗、敢做敢為、遺世獨立的女性:她隱姓埋名,以男子的名義寫作小說,激揚文字,書寫現實與夢想;她一反當時巴黎女性出入必裙裝的穿著風尚,隨心所欲,像男子一樣身著長褲來去自如,甚至雙手插在褲袋裡,十分瀟灑颯爽,風度翩翩;她清高孤傲,厭棄塵世,雖身為上流貴婦卻厭惡當時浮華、虛偽的社會風氣,渴望與世無爭,與人無擾。同時,在這部影片中,喬治•桑還表現出幾點品質對肖邦起到了特別的作用。

首先,她是一位頗有遠見卓識的女性,她以歷史的眼光建議肖邦謝絕一切商業演出,安心創作,將天才的潛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留下遺世無雙的樂曲,供當代以及後代的樂者去演奏。她認為像肖邦這樣的天才就應該在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中進行高雅的創作,而到處開音樂會則是凡夫俗子的追求。一方面,喬治•桑真正拾獲了肖邦的價值,拾獲了音樂家的價值,也只有起點很高、修養很好的人士才能有這樣的洞察力;但另一方面,她雖然發掘激勵了肖邦作曲家的潛能,卻限制了他作為鋼琴家的發展。

喬治•桑是深愛肖邦的,她給了他很多,包括愛情、舒適生活和靈感,甚至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喬治•桑,肖邦會晚成名幾年,甚至像很多藝術家一樣成名於身後。但肖邦能給予她的,除了愛情可能只有聽命服從、自娛自樂。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一個好女人,但這個獨特的女人卻對肖邦的貢獻是雙重的:她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肖邦,也差點毀了肖邦。

喬治•桑對愛情與她的一貫作風一樣,充滿了佔有欲、統治欲和支配欲。她使盡嫵媚和威嚴說服肖邦留在身邊,遠離巴黎,甚至不讓他見從小栽培自己的恩師,剝奪他舉辦音樂會的願望。當然,她出於對肖邦身體健康狀況的考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對一個男人全方位的限制和束縛終究葬送自己的愛情,尤其是當這種干涉已經違背了個體固有的價值觀和道德感的時候。

三、 王者之師

這里的「王者之師」並非原本的「勝利軍隊」的含義,而是按字面理解借指肖邦這一音樂王子的恩師——埃爾斯納教授,他可能要算是《一曲難忘》這部影片中最為出彩的人物了。

埃爾斯納幽默風趣,調侃詼諧,不管與誰交流時都是那樣不卑不亢,嬉笑怒罵;他單純真摯,愛徒如子,對待肖邦既有師徒間的嚴厲苛求,又不乏愛護有加、縱容溺愛的溫情;他能屈能伸,堅持不懈,為把肖邦培養成才,送到巴黎去讓他揚名世界,甚至自己為他攢錢,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己的追求,當埃爾斯納終於與肖邦來到巴黎時卻到處碰釘子,為此他屈尊與人逢迎阿諛,竭力「推銷」肖邦,甘心當他的僕人、隨從與經紀人,絲毫沒有老師的架子;他心地善良,慈悲為懷,一心為別人著想,寧可撒謊也不忍心傷害任何一個人:埃爾斯納怕肖邦的初戀女友康絲坦蒂失望,謊稱肖邦已答應舉辦音樂會籌款;他怕臨終的肖邦傷心,又謊稱喬治•桑是因為重病在床才不得已無法來看望他的……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雖身為德國人,但埃爾斯納教授擁有同波蘭人一樣的愛國熱忱,他說音樂和愛國是一樣的,都是世界相通的,因此他積極創造條件讓肖邦與愛國青年交往。即使內心不願意,但他仍真心祝願肖邦與喬治•桑度假快樂;但他感覺到愛徒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離祖國越來越遠時,埃爾斯納一次又一次地跑到喬治•桑那裡去忍辱負重地要求與肖邦見面——盡管他向康絲坦蒂謊稱肖邦的承諾,但這同時也是他的信念,他不相信自己的愛徒是一個徒有才華而丟失榮根、貪圖安逸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是埃爾斯納教授的一番勸說讓肖邦幡然醒悟,讓肖邦重新找回了自己。埃爾斯納把一輩子都給了肖邦,既是肖邦的事業伯樂,又是肖邦的人生向導,他升華了肖邦的人生,沒有埃爾斯納,肖邦只是一個音樂家,而埃爾斯納讓肖邦成為了一個更加有血有肉有靈魂有骨氣的波蘭人。

四、 一片冰心

《波蘭舞曲》是肖邦的最愛,因為這裡面最有波蘭的氣息和風骨,也許有人覺得它粗魯,但是這其中獨具特色的節奏和音符代表了波蘭精神的自由、奔放、熱烈、嚮往、希望與激情,演奏著或者聆聽著就好像奔跑雀躍在波蘭的大街小巷上,就好像聞到了波蘭質朴醇厚的泥土氣息。也許這是肖邦最愛的理由,但更重要的是他將自己對波蘭國家與民族的深愛蘊含在其中,因此無論身在何方,置於何地,總愛演奏一段,讓聽眾也與那種心潮澎湃的激動、貼心貼肺的親切合為共鳴。

肖邦對祖國愛得越深刻,就對敵人恨得越入骨。他在貴族盛宴上拒絕為「俄國屠夫」演奏的場景讓我記憶深刻,試想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情境下,肖邦的表現無疑猶如砧板上鯉魚傲然的一躍,若不是及時逃走縱憑他過人的才華也難逃魔掌的荼毒。但他做了,在眾目睽睽、瞠目結舌、血色恐怖之下做了,這驕傲的拒絕之後毅然的轉身離去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波蘭的熱血男兒如何以生命為代價來維護祖國的尊嚴,抗爭侵略者的欺凌。這一幕不由讓人拍手稱快,更讓我們對肖邦燃起深深的敬意。

一抔泥土是這部電影的一個線索,它的象徵意義再明顯不過:祖國的泥土,是國人的靈魂國人的根。也許有一段時間,肖邦沉浸在溫柔鄉里迷失了自己,但不時演奏的《波蘭舞曲》代表了他的心聲,喚醒他早日醒來以另一種方式與祖國同胞並肩作戰。那一抔泥土猶如一聲警鍾,加上恩師的苦口婆心,終於讓肖邦猛醒並下定決心,他好像從一個任性依賴的孩子一下子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從一朵溫室里的花變化成一棵暴風雨里的樹,更從一個「鋼琴詩人」轉變為一位「革命詩人」。從他《C小調革命練習曲》等瘋狂的演奏里,我們聽到的是吶喊,是咆哮,是對敵人侵略的深刻痛恨,是對祖國同胞的熱切召喚,是一顆赤子之心的深情訴說,是對自由獨立的美好憧憬。肖邦不顧身體的羸弱,四處舉辦音樂會籌集款項,源源不斷地支援祖國受苦受難的同胞,而這是他透支身軀的能量換來的對祖國赤誠的表達,是他挑戰生命的極限完成一個天才的職責。因為正如恩師所說:「天才不是自私的,……,他的生命不是為了自己……」他所達到的不止是藝術的高度,更是人生的高度;他無愧於自己的才華與生命,更無愧於祖國波蘭;他所奉獻的不只是天才的才華,更是為大愛所做的犧牲,是一片純潔至誠的冰心。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的心境跨過國界,跨過千年,在肖邦身上找到了共鳴。有人說,不知道是熱愛肖邦的音樂多一點,還是熱愛他的精神靈魂多一點;對於這樣一位有著細膩感情的音樂家,只能從作品中慢慢體會,慢慢品味;一曲難忘,不知究竟是哪一曲感染了人們,還是說每一曲都讓人難忘……《一曲難忘》,難忘肖邦,難忘他浪漫如詩、激情澎湃的音樂,難忘他斷然拒絕、痛斥敵人的傲骨,難忘他親密熱情、伴侶人生的知音與恩師,更難忘他至純至誠、聖潔無私的一片冰心!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一曲難忘是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節期間為啥不讓換電影票 瀏覽:586
邵陽大祥區電影院 瀏覽:912
有一個小孩丟失的電影名字 瀏覽:129
電影院沒有武漢日夜 瀏覽:657
333層監獄的電影名字 瀏覽:673
印度一部電影主角會接子彈 瀏覽:155
武打片大全電影南拳王 瀏覽:820
電影前路漫漫背景音樂 瀏覽:771
鄭伊健泰國電影 瀏覽:279
豫劇電影全集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735
愛國電影八佰觀後感300 瀏覽:748
泰國關於打胎的恐怖電影 瀏覽:500
教父1電影英文字幕 瀏覽:728
top拍的電影名字 瀏覽:739
正義聯盟電影中文免費觀在線觀看 瀏覽:211
電影導演的因果 瀏覽:804
徐達夫是什麼電影里的名字 瀏覽:724
香港的天使愛情電影 瀏覽:247
保護動物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31
什麼電影的床戲是真的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