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電影中的配樂最好聽最經典
(海上鋼琴師),我的最愛,裡面用鋼琴等樂器演奏的音樂很有味道。還有(入殮師)里的大提琴也很好聽。還有久時讓寫的曲子。宮齊峻御用配樂師,另外有(指環王系列),(STAR
WAR),(音樂之聲)。如果都不滿意,你可以搜索最佳電影音樂看看。
『貳』 您認為最好的十部電影的配樂是哪些電影
1.教父--配樂大氣之至,悠揚著濃郁的西西里風情。。。
2.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的組合配上古靈精怪的音樂。。。煞是精彩。。
3.勇敢的心--盪氣回腸
4.英國病人--《Always on my mind》歷久彌新。。
5.指環王--空配樂極盡空靈之事。。
6.剪刀手愛德華--仍舊是約翰尼德普和蒂姆伯頓的經典組合。。引人入勝。。。
7.天下無雙--無論是配樂還是梁朝偉和王菲的唱腔,都古色古香。。。
輕快,舒服。。(而且,弘揚民族文化)
8.鐵達尼號--在當時感動了無數的人。。音樂的感染力可見一般。。
9.阿甘正傳--有的人記住了《Rhythm of the rain》
我記住了Joan Baez 版的《blow in the wind》。。那個清麗的聲音
10.卡薩布蘭卡--這首不是電影音樂卻因為電影而紅的歌曲。。
『叄』 世界十大名曲是那些
1、故宮之神思
由日本的享譽全球的神思者(S.E.N.S.)音樂團體創作,共有三部。此曲列於故宮三部曲之二,也是三部曲中的首部力作。
2、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音樂融合了愛爾蘭空靈縹緲的樂風以及挪威民族音樂及古典音樂,恬靜深遠。
3、The Mass
《The Mass》改編自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據說「二戰期間德國武裝黨衛軍第一裝甲師軍歌也改編於此」,導致調子相似而被張冠李戴地認為就是納粹軍歌。而現在,隨著這首歌的名聲日躁,越來越多的游戲也吸收了其動感和鼓舞人心的一面。
4、She Is My Sin
對Cser們來說,Night Wish的歌曲早已深入人心,眾所皆知,世界不少頂級宣傳片都採用的是他們的歌曲。
Night Wish的歌曲大都是重金屬音樂,而這首《She is My Sin》就是1.6版CS的主題曲,很多翻譯版本的1.6進入界面就會響起這首歌,當你在游戲前更改各種按鍵設置的時候,這首歌彷彿預示著大戰馬上爆發。因為其震撼的歌聲,它成為許多視頻或集錦的音樂。
5、斯卡布羅集市
第40屆奧斯卡獲獎影片《畢業生》(The Graate)的插曲。曲調凄美婉轉,給人以心靈深處的觸動。Sarah Brightman翻唱過該歌曲。
6、克羅埃西亞狂想曲
用明快的節奏描述了飽受戰火洗禮後克羅埃西亞灰燼中的殘垣斷壁,夕陽倒映在血淚和塵埃之中的悲慘的畫面。
此曲旋律激昂高亢,是21世紀新興名曲,為馬克西姆的代表之作。
7、Conquest of paradise
古典的韻味在現代音樂的詮釋下是如此的突顯,而這部講述哥倫布征服南美洲故事的電影也成為了史詩般的巨作!該名曲也被作為中國電視劇《士兵突擊》插曲。
8、Exos
作曲家沃伊切赫·基拉爾於1981年將此曲改編為交響曲,因其恢弘的氣勢和震撼激射的張力而聞名於世。
9、He's a Pirate
這是著名電影加勒比海盜的配樂,每當電影的主人公傑克船長將劇情推向高潮時就會響起。
10、Hummell Gets The Rockets
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將視覺音樂手法發揮到了極致。
『肆』 最經典的電影音樂都有哪些
01. Moon River 第凡內早餐
02. The Way We Were 往日情懷
03. Speak Softly, Love 教父
04. A Time For Us 羅密歐與茱麗葉
05. Edelweiss 音樂之聲
06. The Shadow Of Your Smile 春風無限恨
07. The Sound Of Music 音樂之聲
08.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木偶奇遇記
09. Somewhere My Love (Lara's Theme) 齊瓦格醫生
10. As Time Goes By 北非碟影
『伍』 世界著名電影插曲的歌名有哪些(你覺得經典得都寫上)
經典中的經典:
1、《第五元素》電影插曲——叫什麼「davi
dance」什麼的,可以搜索第五元素獲得,就是電影中場,一個外星人女性,在太空旅程中的太空站大廳內演唱的曲目!
2、北野武影片《大佬》主題曲--久石讓的作品,太棒了。
3、蘇菲·瑪索電影《我決定留下》片尾曲
本人有這些MP3~~
可以分享
『陸』 求世界十大經典電影名曲
1、《藍色的多瑙河》 。「圓舞曲之王」、奧地利的約翰·施特勞斯創作於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與管弦樂曲的版本並存,樂曲描寫了多瑙河的秀麗景色,被譽為是奧地利的「第二國歌」,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必演曲目。 2、《晨曲》。 英國作曲家埃爾加寫於1901年的小品,與另一首《黃昏之歌》相對應,原曲是為小提琴及鋼琴所作。 3、《印度之歌》。 由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1896的發表的歌劇《薩特闊》中第四場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編而來,因其充滿異國情調的旋律而讓人難以忘懷。 4、《船歌》(選自《霍夫曼的故事》)。 法國著名的喜歌劇作曲家奧芬巴赫所作,原為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曲,後被改為多種音樂演奏形式,「船歌」又稱「威尼斯船歌」,它也是一種音樂體裁的名稱。門德爾松及肖邦亦有類似體裁的作品。 5、《閑聊波爾卡》。 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的波爾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為其在俄羅斯的演出而專門創作,樂麴生動地描繪了婦女們愉快生活的場景。 6、《倫敦德里小調》。 愛爾蘭民謠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後由奧地利作曲家克萊斯勒改編成小提琴曲。倫敦德里又叫德里,是愛爾蘭島北部的一座小城。樂曲純朴動人,充滿溫馨情調。 7、《威尼斯狂歡節》。 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作曲家熱南所作,原為長笛曲,其中部分旋律引用了威尼斯的古老民歌。樂曲所描繪的明朗而歡快的節日風景經曼陀凡尼改編後顯得更為栩栩如生了。 8、《羅馬之戀》。 這是一首以羅馬名勝為題材的樂曲,那低緩而略帶傷感的旋律表達了遊人們對風景名勝依依不捨的心情。樂曲有著義大利通俗歌曲的韻律,使去過羅馬的人們對美麗的往事流連不已。 9、《義大利隨想曲》 。曼陀凡尼樂隊的保留曲目,由《塔蘭泰拉舞曲》、《我的太陽》、《弗朗西斯卡》、《桑塔露齊亞》、《瑪麗亞·瑪麗》、《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等六首曲子的主旋律組成,是其演奏會中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在中國獻演時也不例外。 10、《那不勒斯的塔蘭泰拉舞曲》。 義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羅西尼於1830年至1835年間創作的音樂曲集《音樂夜宴》中的第八曲,原為女高音獨唱曲。 11、《卡塔麗》。 根據那波里民歌改編的著名男高音獨唱曲,又名《負心人》,描寫的是男人失去心上人之後的痛苦之情。當今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洛蒂、多明哥、卡雷拉斯都曾演唱過此歌。 12、《美國組曲》。 由六首美國民謠組成,其中《溫柔地愛我》、《牛仔之歌》、《哦,蘇珊娜》等旋律都是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 13、《迷人的一瞥》。 又名《奇異的恩典》,作為英國民謠及聖歌而傳唱於世,並被多位歌手翻唱。 14、《綠袖子》。 曼陀凡尼的經典作品之一,根據十六世紀傳入英格蘭的民謠改編,許多影視劇都採用過此曲。 15、《西班牙吉普賽歌曲》。西班牙作曲家N.P.Marquina創作的具有西班牙風格的吉普賽舞曲,因其熱烈奔放而通常會作為曼陀凡尼演奏會的下半場開始曲。 16、《墨西哥草帽舞》。 根據墨西哥民間舞蹈音樂改編,是曼陀凡尼樂隊的演奏曲目中編配最好的樂曲之一。 17、《探戈》。 西班牙作曲家阿爾貝尼斯所作鋼琴曲集《西班牙》中的第二首,因其旋律優美流暢,有如一首抒情歌曲而廣為流傳。探戈是由西班牙所特有的民族舞曲探戈·弗拉明哥演變而來的一種在現代社會廣為流傳的舞曲,曼陀凡尼本人對這一體裁尤為喜愛。 18、《藍色探戈》 。著名的探戈舞曲之一,是起著古典與現代通俗音樂橋梁作用的美國作曲家安德森1951年的作品,曾被許多樂隊改編演奏過。 19、《藍天》 。德國作曲家J.Rixher創作,是二次大戰前歐洲大陸最受歡迎的一首探戈名曲,亦曾得到不少輕音樂演奏團體的青睞。 參考資料: http://ox.icxo.com/htmlnews/2005/09/09/664557.htm
『柒』 大家覺得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配樂有哪些
《勇闖奪命島》,尼古拉斯凱奇與肖恩康納利的出色演繹,一老一少,配合默契,肖恩康納利的獨特魅力展現無遺,還有飾演漢默將軍的艾德哈里斯,完美詮釋了漢默將軍面對抉擇時所表現出的復雜內心活動,突出表現在那眼神上(個人認為),他們在演技方面,都堪稱出色,個人更是認為是經典。 音樂上,動感而又出色的配樂,襯托緊張的氣氛,在突擊行動、道路追逐、最後較量中均有體現。傷感而又悲壯的配樂,襯托出一種英勇壯烈又帶有哀傷的氣魄,在片頭墓地、淋浴室大戰、跪發信號中也有體現。音樂相當完美。 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震撼、熱血、悲壯、傷感。 因為個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反復看了很多次。所以有了這些感受,借機會說說。
『捌』 史上100首世界電影音樂之最
世界之最
注意:所有紀錄截至:2007年6月27日,因為世界之最涉及多個層次,因此只列入部分紀錄。
山
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海拔8,844.43米)
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峰:冒納凱亞火山 (Mauna Kea,夏威夷島,海拔4,205米,海下5,998米,總高達10,203米)
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納羅亞火山 (Mauna Loa,夏威夷島,海拔4,169米,火山體積達7萬5,000立方公里)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 (海拔6,962米,是西、南半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 (Ojos del Salado,海拔6,893米)
最高的島上山峰:查亞峰 (Puncak Jaya,紐幾內亞島,海拔4,884米)
太陽系內已知的最高、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奧林帕斯火山 (火星,高達27公里)
最長的陸上山脈:安地斯山脈 (長達7,500公里)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 (Mid-ocean ridge,長達80,000公里)
最低的火山:笠山(笠山,日本,標高112米)
島嶼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面積達2,166,086平方公里)
最大的河中島:巴納納爾島 (Bananal Island,巴西托坎廷斯,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中島:馬尼圖林島 (Manitoulin Island,休倫湖,面積達2,766平方公里)
最大的島中湖中島:沙摩西島 (Samosir,蘇門答臘島多巴湖(Lake Toba),面積達520平方公里)
最大的隕石坑類湖中島:連尼尼華撤拉島(René-Levasseur Island,加拿大魁北克省,面積達2,020平方公里)
最大的沙質島:芬瑟島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面積達1,630平方公里)
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圍的島:馬拉若島 (巴西亞馬孫河口,面積達40,1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崇明島 (面積達1,041平方公里)
地勢最高的島嶼:紐幾內亞島 (島上的查亞峰海拔4,884米)
人口最多的島嶼:爪哇島 (人口達1億2,400萬)
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鴨脷洲 (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8,200人)
最大的群島:南洋群島 (由印度尼西亞的13,000多個島嶼及菲律賓的7,000多個島嶼組成)
湖泊
最大的湖泊及鹹水湖:裏海 (面積達371,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略湖 (面積達82,100平方公里)
最大的人工湖及水庫:沃爾特水庫 (迦納,面積達8,502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中島中湖:馬尼圖湖 (休倫湖,面積達104平方公里)
最深的湖泊及淡水湖:貝加爾湖 (水深達1,940米)
最深的鹹水湖:死海 (水深達330米)
最高的湖泊及鹹水湖:納木錯 (湖面海拔4,718米)
最高的淡水湖:瑪法木錯湖 (湖面海拔4,585米)
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 (湖面海拔負418米,是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
海拔最高有航線的湖泊及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湖面海拔3,821米)
最鹹的湖泊:死海 (湖水鹽度達300‰,為一般海水的8.6倍)
最古老的湖泊:貝加爾湖 (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2,500萬年)
蓄水量最多的湖泊、內陸湖及鹹水湖:裏海 (體積達78,200立方公里)
蓄水量最多的淡水湖:貝加爾湖 (體積達23,600立方公里)
蓄水量最多的人工湖:布拉茨克水庫 (俄羅斯,體積達169立方公里)
蓄瀝青量最多的瀝青湖:彼奇湖 (千里達及托巴哥,面積0.4平方公里,瀝青量達1200萬公噸。)
河流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 (全長6,695公里)
最長的內流河:窩瓦河 (歐洲,全長3,690公里)
最短的河流:美國蒙大拿州羅伊河(Roe River,全長僅61米)(有爭議,2006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不承認有關紀錄)
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 亞馬遜河 (面積達6,915,000平方公里)
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 (流量達每秒222,440立方米,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
含沙最多的河流:黃河 (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每立方米920千克沙)
流經最多國家的河流:多瑙河 (流經西歐至東歐共18個國家)
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全長1,794公里)
最早的運河:古蘇伊士運\河(建於公元前19世紀,完成於前500年,於8世紀被毀棄,19世紀重建。)
海洋
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積1億5,555萬7千平方公里)
最深的洋:太平洋(最深處馬利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
最小的洋:北冰洋(面積1,405萬6千平方公里)
最大的海:珊瑚海(面積479萬1千平方公里)
最深的海:新赫布裏海溝(最深處深達9175米)
最小的海:馬摩拉海(面積1萬1,350平方公里)
最淺的海:亞速海(平均深度只有13米,最深處僅15.3米)
最鹹的海:紅海(北部鹽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準均鹽度35‰高得多)
最淡的海:波羅的海(海水鹽度只有7-8‰,各個海灣鹽度更低,只有2‰)
最多島嶼的海:愛琴海(擁有七個群島,總共有2,500個大小島嶼)
高原
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
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峽谷
地球上最長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亞洲雅魯藏布江,長達496.3公里)
地球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平均深度5000米)
太陽系已知的最大峽谷:水手號峽谷(Valles Marineris,火星,長達4,500公里,闊200公里,深11公里)
海峽
最窄的海峽:土淵海峽 (土渕海峽,日本,相距只有9.93米)
最寬的海峽:德雷克海峽 (Drake Passage,南極洋,寬達965公里)
最長的海峽:韃靼海峽 (俄羅斯,800公里)
最窄的可航行海峽:位於艾浦亞島和歐洲大陸之間,希臘,40公尺。
瀑布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6米)
最寬的瀑布:伊瓜蘇瀑布(總寬度長達4公里)
人文地理
國家
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聯邦 (總面積約17,075,200平方公里)
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 (總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口約13億人)
人口最少的國家:梵蒂岡 (2005年時約有900人)
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摩納哥(面積1.95平方公里,共居住32,409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6,620人)
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蒙古國(面積1,564,000平方公里,共居住2,800,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加拿大(海岸線長達202,080公里)
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波札那(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就有29.36人死亡)
死亡率最低的國家:科威特(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只有2.42人死亡)
出生率最高的國家:尼日(2005年時為千分之51.33)
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德國(2005年時為千分之8.33)
嬰兒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安哥拉(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就有187.49名死亡)
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只有2.29名死亡)
婦女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尼日(平均每一名婦女就生育7.46名嬰兒)
婦女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名婦女只生育1.06名嬰兒)
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立陶宛(2003年時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就有42.1人自殺,男性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74.3人,女性則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13.9人)
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美國 (2005年約有12兆33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盧森堡(2004年據國際貨幣基金統計約有75,130美元)
國民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安道爾 (2006年平均壽命有83.51歲)
國民預期壽命最短的國家:史瓦濟蘭 (2006年平均壽命有33.22歲)
最長的國歌:希臘國歌 - Imnos eis tin Eleftherian《自由頌》(共有158段)
最短的國歌:巴林國歌 - Bahrainona 《我們的巴林》(只有7小節)
歌詞最短的國歌:日本國歌 - 君之代 (只有32個字)
最長的邊境: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邊境(長6,416公里)
一天最早開始的國家:吉里巴斯(也是唯一跨過國際換日線的國家)
『玖』 經典電影音樂排行
1.《我心依舊》(My
heart
will
go
on)
2.《三島由紀夫傳》(Mishima)
1985
3.《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The
Fellowshi..
4.《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
5.《金剛》
(King
Kong)1933
6.《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
7.《冬之獅》(The
Lion
in
Winter)
1968
8.《戰火浮生》(The
Mission)1986
9.《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
10.《外星人》(E.T.)
1982
NO.1
《俠盜羅賓漢》(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1938
這部電影的原聲音樂為現代好萊塢的動作電影音樂奠定了範式,換言之,沒有《俠盜羅賓漢》的電影原聲,就沒有後來《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中大氣磅礴、氣勢如虹的音樂。
作曲者Erich
WolfgangKorngold將古典的弦樂和繁復的管弦樂編排在一起,編織出令人心醉神迷的宏大音樂網。電影音樂第一次在藝術價值上可以與經典古典樂媲美,樂章中有迴旋的華爾茲,激昂的進行曲,還有暗示著緊張與危險卻又讓人激動不已的切分音。那些回盪在貝多芬、莫扎特音樂中的浪漫、激情還有生命力的蓬勃昂揚,全都借屍還魂,匯入銀幕上的迷人世界。
NO.2
《三島由紀夫傳》(Mishima)
1985
大部分的電影音樂其功能主要是烘托渲染情緒,但是Philip
Glass
為保羅·斯拉德的這部人物傳記片創作的電影音樂,不僅能夠打動觀眾的心,還能影響觀眾的思想。
影片以四個部分展現了三島由紀夫的生平:(1)對真理和美學的看法;(2)藝術觀點;(3)軍事方面的活動;(4)劍和筆的統一。PhilipGlass用不同的音樂風格來搭配三島由紀夫人生中的不同境遇:嚴謹的古典主義音樂用於刻畫三島的早期生活;在他生命的最後歲月里,三島已經成為一個極端的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分子,音樂也變為尚武的進行曲;帶有印象派色彩的歌劇應和三島的美學理念。
Philip
Glass將不同的音樂風格共冶一爐,並統一於主導的極簡主義之中。有一處竟然在柔和的弦樂鋪墊下演繹搖滾樂的主題,音樂內部的張力和沖撞與影片本身對人性和歷史的探討旗鼓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