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師父》的故事情節概括來講是怎樣的
電影要講述的,就是關於一個外來人,如何打破這個局,並為之付出的故事。
廖凡飾演的南派宗師陳識,從南洋輾轉來到天津,為的是開一家武館,將平生所學發揚光大,卻遭遇到蔣雯麗飾演的鄒館長的百般刁難。武館本應是教人習武,在鄒館長等人的控制下,卻是從不教人真功夫,只是為了開館掙錢,從中盈利。
她並不會多少功夫,卻能做到這個位置,在於她對於人情世故的掌控與運用。一方面,她與金士傑飾演的鄭山傲暗中聯合,幫助她控制天津18武行,另一方面與鄭山傲的徒弟,黃覺飾演的林希文暗中串通,操縱江湖,最終因為陳識的出現,而打亂了他們的陣腳。
評價
電影畫質精美,光影有序,恰到好處,每個場景都很用心,每場打鬥都見功力,人物情感鋪墊也十分自然。
看完這部電影,對比第一次看它,印象更加深刻,思考也深入了很多,不由想起了那句經典台詞,「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⑵ 師父電影詳細劇情解析在哪看
電影《師父》詳細劇情解析:
電影一開場詠春繼承人陳識想要來到天津開武館,事成後可以衣錦還鄉,所以一開始他便結交了天津武行的頭牌鄭山傲,鄭山傲在一番理論後,認為中國武術界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將會被洋人所超越。
所以他想要陳識來向世人傳授真武藝,並且陳識得知想要在天津開武館,必須要踢滿8家武館,但是即使成功也會得罪很多人,今後也不好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徒弟,教給他武藝,讓徒弟踢館。
這個時候,陳識認識了西餐廳服務員趙國卉,並且娶其為妻,有一日,趙國卉撞見了耿良辰,耿良辰尾隨她到家中,謊稱想要與陳識比拳,最終最被陳識輕松戰敗,但是陳識發現了耿良辰的天賦,陳識便收下了他為徒弟。
此時鄭山傲告訴陳識如果有人踢館超過8家,武行便會推選一個武功高強的人出來打敗踢館者,把他趕出天津,而這個人,就是鄭山傲。而鄭山傲不想再隱退前輸掉,最終陳識將自身的武藝教給鄭山傲。
一年後,耿良辰一連踢了7家武館,而此時被天津武林操盤手鄒館長所注意,為了保護天津五行的利益,便找到了陳識,但是陳識謊稱自己僅僅是一介平民,並非想開什麼武館,鄒榕離去後不久,耿良辰成功踢館第八家,而另一方面,鄭山傲被聯合軍界副官林希文算計,最終被打敗,自己逃到了巴西。
林希文再次派人將耿良辰打到重傷,最終死在了荒地里。鄒榕此時要給陳識開武館,實際上是鴻門宴,所以去之前,陳識告訴趙國卉帶著財產在火車站等他,如果沒回來,自己先走,但是趙國卉還是來到了武館門口等候著陳識。
陳識則殺死了林希文後,被天津眾位武林高手圍堵,陳識以教授年輕人學拳為借口,趁機逃走,陳識則在逃走的過程中,一路擊殺眾多武林高手,最終來到了火車站,而此時趙國卉還在路上,陳識並沒看到趙國卉的人,自己先坐火車離去,而趙國卉看著離開的火車萬念俱灰。
(2)師父電影講的什麼擴展閱讀:
徐浩峰導演執導《師傅》講述了一個和所有江湖都不一樣的另類江湖,在劇中,青年耿良辰從一名推車扛包的苦力,迅速成為武林高手,所向披靡,卻又能守住書攤,安於街頭巷尾,動靜皆宜中,已然是被「武」的精神所感化和改變的優秀青年。
要知道,當初未入師門的他,只是一介傻獃獃腳夫,覬覦婦人美貌,一路追隨而來,險些喪命都不自治。也算他心術不正、熱衷武學、暗戀師娘極致,完全符合了師父對他再造與毀滅的心理預期,才促成這一次的生死之交。
影片當中,所有人的打鬥畫面和很多武打電影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省去了花樣復雜的反復無常的打鬥,而是直截了當,己招之內都可以分勝負,這一點不僅更符合現代武學的打鬥,更有一種另類獨特的風格。
英雄也不再是英雄,陳識總說江湖險惡,但自己才是名副其實的不擇手段,利用徒弟,危險的時候耍詐。而徒弟耿良辰在踢館的時候心狠手辣,強悍無敵,但生活中卻陽光羞澀,溫文爾雅,對待路邊的賣書女異常痴情,臨死前都擔心自己流血的樣子嚇到對方。每一個人物都是復雜和真實的,不像以前的江湖人物一般,大俠就是大俠,從不做「苟且」之事。
⑶ 《師父》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大規模開畫,但《師父》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8.1分,再次拉高了今年國產電影的逼格。提前觀影的觀眾紛紛交口,筆者觀看後也覺美譽非虛。看片前,影片的一些服飾道具堆在影廳前,牢牢吸引著影迷的視線,實用鎧甲服飾,各種冰冷兵器,秒秒中都透現出影片的殺氣與張力。果不其然,自開演那一秒開始,大家都屏住呼吸,靜靜的欣賞著徐皓峰篤性十足的且文藝氣息美若水墨山水畫般的武俠巨作,酣暢淋漓,不禁令人折服慨嘆。
這是一部足以載入史冊的華語功夫電影,影片以一段師徒情兩段兒女情為主要脈絡,反映了時代大背景下天津武行的生存困境。軍閥時代,風雲詭譎,人的命運往往聯系著家國的命運,武行的命運,《師父》將其有機結合,熟稔融和,打造出一副視覺之美,真情之美,人性之美,隱喻之美的珍饈美饌,入圍2015十佳華語電影已不是問題。
《師父》的微妙之處在於它將情與武勾連的相當巧妙。片中「師父」系南派武俠宗師陳識,因世事之變家破人亡,輾轉來到當時的武術之都天津,為弘揚自家拳法,一心想在天津開設武館。怎知天津的地方保護頗為苛刻,武行規矩也甚是森嚴,陳識願景受阻。一見鍾情天津女子趙國卉後,兩人情愫暗許,日漸情深。腳行工人耿良辰系一介車夫,既覬覦趙國卉美色,又想以武為身,力圖在天津留得一名,打著這兩個算盤,主動拜陳識為師,並連番踢館天津武行,終釀大錯。期間愛慕深情於茶湯主人,凄美之愛令人感慨。
對情的描寫,《師父》雖著墨不多,卻恰到好處。師父與師娘間的約法三章雖看似酷冷無情,實則都是對自己愛的人的一種保護與庇佑。如果愛不深,情不真,很難做出這種犧牲自我保全對方的抉擇。耿良辰與茶湯女的戀情寥寥數筆,卻因淳甄凄美而感人至深。
不過,影片最大的看點還是在「武」在「功夫」。相比以往功夫片拳拳到肉腳腳生風的血腥屠戮殺伐相比,《師父》中的一次次比武大戰都被呈現的血而不腥,酷而不殘,至少在視覺上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極致之美。而且,影片鮮見拳腳之戰,常常都是兵刃相見,兵器相灼,由於全都是近身武鬥功夫,所以拍攝起來更顯難度。一招一式,一花一葉,在時而激情時而舒緩的配樂聲中,或有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轟轟烈烈,或有踏雪無痕風無影般的潤物無聲。每一款,每一招,每一式,都叫人刻骨銘心。節奏急緩相融,力度張弛有道,力戮於功夫武俠之中的卻是對人物角色命運歸宿的暗射與投映,故讓人看得時而大美無形,時而心驚肉跳。
影片的高潮源自片尾,這不僅僅是因為該段落集中呈現了各式兵器,各種殺伐,各種力戮,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歸宿,命運歸途,更在於影片通過武行的生存困境折透出小至個人大到家國的命脈走向。主題升華自然而流暢,一如既往的徐皓峰。
⑷ 電影《師父》怎麼理解
電影要講述的,就是關於一個外來人,如何打破這個局,並為之付出的故事。
廖凡飾演的南派宗師陳識,從南洋輾轉來到天津,為的是開一家武館,將平生所學發揚光大,卻遭遇到蔣雯麗飾演的鄒館長的百般刁難。
徐浩峰電影《師父》究竟講了什麼?3點告訴你答案
武館本應是教人習武,在鄒館長等人的控制下,卻是從不教人真功夫,只是為了開館掙錢,從中盈利。
她並不會多少功夫,卻能做到這個位置,在於她對於人情世故的掌控與運用。
一方面,她與金士傑飾演的鄭山傲暗中聯合,幫助她控制天津18武行,另一方面與鄭山傲的徒弟,黃覺飾演的林希文暗中串通,操縱江湖,最終因為陳識的出現,而打亂了他們的陣腳。
這部電影的精彩,在於以下3個地方:
第一,大背景裡面有小背景。
一方面,鄭山傲從白俄舞女的步伐里,看出西洋人對於武術的研究,擔心被他們所超越,決心重振江湖,這是一個大的背景。
另一方面,隨著軍閥混戰,鄭山傲認為「武館必沒落,前途在軍界」,他一邊培養自己在軍中的弟子,一邊也暗中做著准備。
徐浩峰電影《師父》究竟講了什麼?3點告訴你答案
如果說這兩個是這個故事的大背景的話,那麼,天津武行的錯綜復雜,就是故事的小背景。
鄒館長一方面想控制天津18武行,實現為她所控的目的,她就暗自聯合武行老大鄭山傲,以及軍界新星林希文,同時阻止陳識的北上,想方設法阻止他在天津開設武館。
這兩重背景,就是這個故事發生的宏觀層面,一方面他們想振興武林,一方面又看到這種大的發展趨勢,已經認識到可能會大勢已去,但是還試圖從中尋找空間,體現了一種糾結,復雜的矛盾心理。
徐浩峰電影《師父》究竟講了什麼?3點告訴你答案
第二,大情感里有小情感。
對於主人公陳識來說,他的大情感,就是對於詠春拳的發揚光大,希望能夠在中華武術的中心天津開設一家武館,不僅教人習武,而且教的是真功夫。他不為自己,為的是平生所學,以及心中大愛。
從這方面來說,他是一個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另外,他在北上天津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挫折,無奈只得曲線救國,繞道而行。
徐浩峰電影《師父》究竟講了什麼?3點告訴你答案
這時他收了一個徒弟,名叫耿良辰,本來想的是藉助這個徒弟,幫助他完成開設武館的目的。後來,他對徒弟產生了情感。看到徒弟被人暗算後,出手相救。
這裡面的小情感有多個層面,不僅是陳識對於他的徒弟有情感,鄭山傲對於他的徒弟也有情感,知道徒弟算計自己後,他本來有機會打敗徒弟,卻在關鍵時候鬆了手,可見他對徒弟的情感之深。
第三,大故事裡有小故事。
大故事就是陳識與鄒館長對峙這條線,在他遭到暗算後,決心反抗,並與各路高手逐一過招,卻並不傷害他們,最終保全了自己。
小故事就是陳識與趙國卉這條線,以及耿良辰與賣茶女孩之間的那條線,他們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情感故事,又恰如其分地融入到這個大的故事之中。
此外,還有鄭山傲,陳識,耿良辰這三個人的故事,分別代表了武林江湖的老中青三種勢力。
徐浩峰電影《師父》究竟講了什麼?3點告訴你答案
一個是明知自己已經老去,只想著退隱山林,保住名聲地位。
一個是承上啟下,在與老一輩的交往中,一方面感到壓力,大勢,一方面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
一個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橫沖直撞,有著一股子沖勁,在跌跌撞撞中離開,卻喚醒了陳識心中的俠義精神。
與他們三個相對應的,是另外兩條完全不同的路,一個是鄒館長,她心中想的是繼續延續這條老路,不教真功夫,保住自己和武行的地位,能拖一天是一天,沒有改革的想法,而是周旋各派勢力,從中獲取發展空間。
徐浩峰電影《師父》究竟講了什麼?3點告訴你答案
一個是林希文,他常說「我以為這輩子見不到一個有骨氣的人」,表面是誇贊別人,實際是標榜自己。他想給武行尋找另外一個道路,就是投靠軍界,為他積攢威望和實力,換來向上的資本。
電影《師父》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它對於多條並行線索的完美處理,讓它們各自行事,互不幹擾,又互相補充,互為表裡。
在眼花繚亂的打鬥中,在錯綜復雜的環境里,在人情世故的江湖裡,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俠義精神,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答案。
結尾處,陳識在南下的列車里,打開了那本浸透著耿良辰鮮血的書籍,這個鏡頭力透紙背,無聲地訴說著這一切。
⑸ 電影師傅說的是什麼
民國年間師父陳識(廖凡飾)為完成「詠春北上,弘揚武學」的使命,來到天津。初來乍到的師父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於一家西餐廳邂逅了師娘(宋佳飾)並一見鍾情,後經人說親二人喜結連理。
為了在天津開武館立足,師父陳識收當地青年耿良辰(宋洋飾)為徒,徒弟需按照江湖規矩代替師父踢館,二人由此被捲入一場江湖巨變。最初二者各懷心事,卻在經歷了一番「生死劫難」後,生出難以割捨的情義。
師父本以弘揚武學為終生寄託,徒弟只是他圓江 湖之夢所藉助的手段,卻在不經意間為其命運所牽系。徒弟飛揚勇決,放盪不羈,卻總在重要關頭堅守使命。他們既初心仍在,卻也難負真情。
(5)師父電影講的什麼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陳識
南派宗師。陳識因佛山戰亂家破人亡,輾轉南洋十三年後來到中華武術的中心——天津,他深知自己是一個門派的全部未來。來到天津,一心開武館。但是天津武林規矩森嚴,對於外來人想要在天津開武館立足,挑戰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心願無法達成且性命也很難保全。
趙國卉
師娘,一個嫵媚堅決的天津女人。師娘趙國卉本是俄國餐館的女侍應,即使對陳識早已芳心暗許,卻依然在婚前與他「約法三章」。師父與師娘在西餐廳一見鍾情並結下連理,在師父開武館立足、完成詠春北上使命的一路上,師娘始終無言陪伴、守候左右,譜寫了一段亂世下的摯誠之戀。
鄒榕
武林操盤手鄒館長,颯爽英姿的女子,一位決定武行乾坤的「女中英豪」。「天津18館」結盟成立武士會,鄒榕繼承亡夫留下的館長之職,「武館不教真功夫」是不成文的規矩。
鄭山傲
作為津門武行正宗的領頭老大,在恪守武行潛規則的同時滿懷武人之氣,時而逆流而上間或順流而下。認為「武館必沒落,前途在軍界」,並聯手館長暗自操縱著整個江湖,然而這盤大棋卻因詠春師徒的出現而亂了陣腳。
⑹ 《師父》是怎樣一部電影
徐浩峰
最早知道徐浩峰是因為《一代宗師》,王家衛不願意麵對媒體,所以徐浩峰這個編劇便承擔起電影宣傳的任務,也很快為圈內人熟知,徐浩峰由此有了一定的名氣。之後聽任丘的調頻,大概將這個人了解了一下,方才驚為神人。無法相信,他竟然有那麼多身份,並且每樣都做得極好。他從小習武,祖父李存義,家族文化影響下對中國傳統武術以及道家文化鑽研極深。算是做到了儒佛道三家融合的高人,學美術本可入中央美院,結果跑去學電影,結業後任北影教授。歸家六年研究,寫小說,紀傳體文學。出山做編劇,後導演三部作品,部部精品。我看過他的影評《刀與星辰》,每次拜讀,羞慚萬分,覺得自己寫的那些東西沒法見人。見過他照片,身材高大,微胖,有股子儒雅氣。記得《楊瀾訪談》做一期節目,采訪徐克,放了一些新人導演的作品剪輯,沒有徐浩峰的,但畫外音卻是《師父》里的旁白」新人要出頭「。《師父》一片斬獲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打破了香港武指對這一獎項多年的壟斷。《師父》就是徐浩峰的踢館門徒,這次踢館可謂大獲全勝,江湖中有新人來,且看新人翻江倒海。
⑺ 電影《師父》怎麼理解
老百姓最愛聽最愛看的就是街頭巷尾的奇聞異事,武俠的世界天然就具有這種傳奇特質。離奇身世、絕世武功,以及英雄俠客為道義「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壯烈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武俠的世界裡期待看見的內容。
1. 傳奇性
《師父》里的陳識算不上一個高尚的英雄,因為他畢竟利用了徒弟。但是當徒弟遭人暗算後,他又生出了悔意。於是他一人單挑整個天津武術界,想為徒弟報仇,也為自己贖罪。可以說《師父》中,陳識與以一敵百,幾步一人的巷戰是甚是好看和激動人心。我們期待的武功高手終於打了一個酣暢淋漓,並且還有著一個重情重義的理由。
所謂「名師出高徒」,陳識從第一次見到耿良辰就認為他是一個練武功的大才。而果真,耿良辰不負師望,在成功出師後,連踢八家武館,橫掃天津武術界。最後他雖然身死街頭,卻成為街頭巷議的傳奇人物。尤其是他身插雙刀,寧可死也要往回跑五十步的骨氣,讓妄圖稱霸天津武林的林督軍也深感敬佩。
還有鄒榕這個角色,一介女流竟然執掌了整個天津武林,多少七尺男兒皆聽命於她,看似萬萬不能的事情,她做到了,這本身也是個傳奇。
2. 俠骨柔情
除了錚錚鐵骨的超凡武功,觀眾還往往期待俠骨柔情的出現。尤其是在看似無堅不摧的強硬外殼下閃現的一絲柔情似乎更容易感動看客,我覺得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陳識有趙國卉,而耿良辰有茶湯女。
趙國卉,一個17歲就和外國人生下孩子的壞名聲女人無人敢娶。可是陳識一見到她就看上了她骨子裡的不屈傲氣。當然,趙國卉很美,但若徒具一個外殼我想陳識是不會喜歡她的。所以貌似一場交易的婚姻,我覺得從一開始就帶著彼此欣賞的意味。趙國卉喜歡陳識身上的自信和霸氣。尤其在二人共經患難後,趙國卉在火車站前手撕旗袍狂奔的場面讓人不由得不愛這個女子。她是紅顏,卻有著有些男人都沒有的風骨。
耿良辰,從最初貪戀師娘趙國卉美色到對茶湯女的深情款款。我覺得耿良辰身上有種一覽無余的倔強和直率。他和茶湯女是《師父》里最可愛的一對,他倆不像電影里的其他人總是一副心思難測的高深樣子,他倆的愛情有著年輕人特有的天真爛漫。耿良辰臨死前對茶湯女的默默關注和一句「算了,就不嚇唬她了」的話,一定感動了不少觀眾。
3. 江湖規矩
為什麼電影最後是一場悲劇?顯見的原因是天津武術界的奇怪規矩所致:想要在天津開館就必須踢贏現有八家武館的規定。本來踢贏八家武館的規定也不奇怪,但怪就怪在,如果你踢贏了八家武館就相當於戰勝了天津一半的武館,天津的武術界會覺得顏面盡失,最後也無法容得下勝者,相當於踢贏了也白搭。於是為了虛假的面子,就有了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不自己出手,找一個本地人當徒弟替自己踢館。為什麼非得是本地人?因為天津人容得了天津人,可以不傷他性命,只是他必須永遠離開天津。所以陳識只要想開館為自己門派揚名立萬,就必須找一個本地徒弟替自己踢館,然後他找到了耿良辰,於是就不可避免地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其實,師父是否授意徒弟踢館和師父本人踢館成功有什麼區別呢?結果不都是師父的武功蓋過了他們所有人。自欺欺人的做法到底哪裡看上去會面上有光了?而且明擺著就是不想再讓新人開館的意思。不過電影就是這樣的設定,江湖的規矩並非每個人都懂。在這個邏輯下,電影里的江湖邏輯成立就好。
⑻ 請問電影師父的故事情節概括來講是怎樣的
觀影《師父》:這是部良心好片,不遜於《一代宗師》。《宗師》講的更多的是亂世情懷,《師父》卻從民國一抹剪影影射到了天朝亘古不變的世情。廖凡是南方武師,幼年練刀,每日揮刃五百下,練出了刀刀貼肉,刀無虛發的功力。他來到天津打天下,卻不能一擊成名。強龍難壓地頭蛇,你想在混了幾輩子的本土人地盤掏食吃,不是光憑本事就夠的。名家指路:開武行踢館子,靠的是收徒弟。徒弟不用看人品,反正是拿來利用的,老婆找一個,非良家女子更好,露水三年,回頭給她八萬塊錢。但是這兩個人都得是本地的,否則你立不住。廖凡聽了,做了,漸漸在踢館賽里出了些成績。可是,有人壓你啊!整個天津衛的武行是同氣連枝,靜水深流。蔣雯麗飾演的鄒老闆心狠手辣,計謀陰沉,她設計了廖凡,派出天津所有名家車輪戰廖凡。又如何?廖凡挨個放倒,饒是你們人多勢眾,十八般武器挨個上。可是他殺出重圍,也要逃之夭夭,外鄉人終究是外鄉人,他一開始就清楚,他卻沒防住自己也會被小徒弟的精誠和露水夫妻的溫暖融化一點點,他把全部家當給了宋佳,在車站見不到她,悵然哀嘆:她坐前一班火車走了——宋佳並沒有。她是全片最明媚的一抹綠,早年被一個洋鬼子騙去身和心,生了個混血兒子被親爹媽送走,壞了名聲萎落塵埃。廖凡見到她第二面說:我娶你。她笑笑說:這不是我最好的命。發現廖凡玩真格的,她乾脆利落地談價碼,順便要求一個月逛一次街吃一次螃蟹。婚後她洗得了脂粉,修得了房頂,警告得了小徒弟,靜默得了男人的行蹤不定。廖凡告訴她自己的小出身和留不住的緣由,她說「這輩子嫁過了,謝謝你」。她接得住上天拋給她的一切重,也受得住命運留給她的所有輕。她雲淡風輕地對著洋服務員拿出每逢雲雨之事,她都要用的綠寶石指環煙管,說換五十個麵包(她用祈禱的方式換廖凡活),她不卑不亢地背對追殺而來的鄒老闆說:他的事我擔了!一箱子的南洋珍珠和金圓券,銀票,她一文不動從火車站寄出。這女人,端得起煙視媚行,稱得上正大仙容!可惜她的男人不知道,也許她身邊每一個男人都不知道……唯有鄒老闆,她識得出,所以她放過了廖凡
⑼ 如何評價電影《師父》你真的看懂了
突然想起,當年楊露禪之子楊班侯繼承父親拳術,打遍京師無敵手,最後卻因為傷人而被迫離開京師,其傳人也日漸凋零,後世大行其道的那種楊氏太極實為其兄弟楊健侯及侄兒楊澄甫所創,現在的楊氏太極大家也都知道是什麼樣子,而楊班侯太極拳現在只在河北永年縣還有傳人,拳法剛猛非常,與我們通常對楊氏太極拳的印象大異其趣。
我有個大膽的猜想,影片中陳識是詠春唯一的傳人,因為這件事他決定傳真的,雖然他說只傳兩個,可是後來畢竟規矩壞了,而後可能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遂改名陳華順,對,就是葉問的師父,而且時間上也比較穩合,最主要的是,葉問是廣東佛山的,最後詠春在葉問那裡替師門發揚光大了又由李小龍走上巔峰,被現在這么多人來追捧。
⑽ 怎麼評價電影《師父》
電影《師父》反映的大概是上個世紀20年代天津武術界的混亂和社會的動盪。該電影以師父陳識和徒弟耿良辰踢館為主線展開情節,揭示了人性的善與惡、美與丑、誠實與狡詐,以及師徒二人在情節推動下的人格升華 。
武打動作貫穿整部電影,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可一飽眼福。缺點是不夠真實,不僅有花架子的感覺,而且武功上讓人難以置信。如師傅陳識在和天津武林界各門派掌門人對打時,對方卻不堪一擊,三兩下就被撂倒,過於誇張。另外,該劇主題不夠明確,不知道要表達什麼,給我們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