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老電影藝術家於洋的生平還有簡歷
(1930.10.4-) 演員、導演。
祖籍:山東龍口市。中國影視演員、導演。原名於延江。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第19屆金雞百花節獲得「終身成就獎」
演出影片1947:留下他打老蔣
1949:橋、中華女兒
1950:衛國保家
1951:走向新中國
1952:葡萄熟了的時候
1954:山間鈴響馬幫來
1955:怒海輕騎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膽 山裡的人
1959:飛越天險 礦燈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糧食
196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風驟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紅的年代偵察兵
1975:第二個春天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
1989:女賊
1993:大海風 導演故事片
1977:萬里征途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與楊靜合作)
1984:騎士的榮譽(與德勒格爾瑪合作)
1985:駝峰上的愛(與楊靜合作)
1987:孤帆遠影
1993:大海風
2003:驚濤駭浪
物生平於洋是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人,1930年10月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六歲那年,闖關東的父親病死關外,家鄉又遭災,這突來的天災人禍,迫使母親帶著他流落到東北。在長春,他遭受過孤兒院的虐侍,也飽嘗過流浪街頭的凄苦。直到替人做傭人的母親攢下點血汗錢,才把他送進小學讀書。1942年,偽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為一部兒童片挑選臨時兒童演員,於洋抱著自己找些活路以減輕母親負擔的心理經人介紹去應試。結果被選中。於是,在半工半讀生活中,他接觸了電影表演。
1945年,他那在八路軍中工作廠多年的哥哥隨部隊來到長春,找到了他,並引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歲的於洋參加革命隊伍後,當過公安戰線上的偵察員,參加過暴風驟雨般的土改運動,以後又作為解放軍的文化幹事,參加過四平保衛戰、長春圍殲戰,並在某部炮兵團獲得過四野頒發的渡江戰役紀念章
1947年11月,於洋奉命來到興山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參加《留下他打老蔣》的拍攝。在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軍連長。從此,他正式開始了電影演員的生活。
《留下他打老蔣》的導演伊琳,做為於洋在電影藝術上的第一位啟蒙老師,首先教給於洋的是:「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這一革命文藝宗旨。並且還告訴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礎,沒有真實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實。同時,陳波兒、王濱等都對於洋有過殷切的希望和具體的幫助。
1948年我國人民電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橋》開始拍攝。在這部影片中,我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作為國家的主人出現在銀幕上。於洋在影片中飾演了青年工人吳一竹。他的表演純真、質朴,表現出獲得翻身解放的煉鋼工人,為支援全國解放戰爭,勇於克服困難的可貴品質。
1949年,於洋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之後,於洋還參加拍攝了《中華女兒》、《衛國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攝這些影片的過程中,他接觸到劉瓊、謝添、陳強、張平等很多有經驗的老演員。從他們身上學習了許多長處,並且運用到自己的創造中來。他尤其不能忘懷自己的良師與益友——藍馬。於洋與藍馬是在1951年拍攝《走向新中國》時結識的。在影片中,藍馬飾工程師,於洋飾煉鋼工人。從體驗生活,到實地拍攝,他們一直在一起。影片《山間鈴響馬幫來》(1953)中黛烏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這方面的一次可喜嘗試。黛烏是一位苗族青年,邊寨的聯防隊長。於洋以富於激情的表演,塑造了這位勇敢、頑強、純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觀眾的喜愛。
1955年,於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訓練班,集中學習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為主的現實主義表演理論。如果說,從前他是在廣泛的學習和探索中走過來的,那麼這次學習,帶給他一次運用理論系統地總結自己過去藝術上成敗得失的機會,從而使自己的表演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其重要標志,就是他在電影學院表訓班畢業後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膽》(1958)中塑造的我軍偵察員曾泰的形象。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於洋演員生活的黃金時代。他連續參加《飛越天險》(1958)、《青春之歌》(1959)、《礦燈》(1959)、《水上春秋》(1960)、《暴風驟雨》(1961)等影片的拍攝,塑造了趙中凱、江華、傅東山、華小龍、肖隊長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風驟雨》中土改工作隊肖隊長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把當年參加上改時見到過的幾個工作隊長的精神風貌、言談舉止,經過藝術加工,熔鑄到肖隊長的形象中,把自己當年飽含深情訪貧問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隊長與貧農趙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語言和動作真切自如,在肖隊長這個形象身上顯示了於洋那種剛毅、深沉、真摯、富有激情的表演風格。
1964年,於洋參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攝。他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綬。這個人物耿直、倔強,勇於追求真理,願為真理而獻身。於洋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追求革命、不斷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演得真實貼切,很好地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鮮明個性。影片攝制完成後,還沒來得及上映,「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這部影片包括於洋所塑造的靳恭綬的形象,也以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幫」以後,影片才同觀眾見面,受到好評。「文化大革命」中,於洋在中止了一段銀幕形象創作後,曾參加了《火紅的年代》、《第二個春天》等影片的拍攝。
2003年,於洋出演電影《驚濤駭浪》之後,便處於隱退狀態,長達7年未參加電影與電視劇的拍攝演出。直到2010年,「老偶像」 再度出山,在《天堂秀》中飾演一個德高望重、「泰山北斗」級的老藝術家。於洋表示,他之所以出演該劇,主要因為被題材吸引,被劇集中所透出的濃郁蘇州文化吸引。
⑵ 驚濤駭浪是不是古代故事
不是
驚濤駭浪 【解釋】 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出處】 唐《玉山常文集·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波濤洶涌
【示例】
宋·陸游《劍南詩稿·長風沙》:「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15章:「李自成一路回想幾天來的~,不覺到了野人峪。」
葉聖陶《地動》「又覺得身體動盪,彷彿在~的小船里。」
【相關詞語】
近義詞 大風大浪
反義詞 風平浪靜
英文:a situation or life full of perils
日文:狂瀾怒濤(きょうらんどとう)
法文:événement tragique
德文:stürmische Wogen
[編輯本段]【電影簡介】
驚濤駭浪片名:驚濤駭浪
時間:2002年6月開機,2003年首映
地區:中國大陸
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製作人員〗
導演:翟俊傑
出品人:明振江
編制:柳建建
臨制:安瀾、林達信、顧欣台、戴普忠
製片主任:趙學華、辛崇彬
攝影:穆德遠、董亞春、姜力軍、陳遠良
美術:孫永印、張彪、許峰
剪輯:朱建龍
作曲:葉小綱
錄音:張磊、張朝彩
〖演員名單〗
巫剛飾周尚武
寧靜飾韓梅
李幼斌飾張子明
趙有亮飾韓盛元
潘粵明飾張成文
高天飾林為群
黃海波飾魏老兵
伊春德飾何小茹
馮恩鶴飾林同生
丁嘉麗飾白素英
沙玉華飾魏婆婆
熊文鴻飾虎子
顏丙燕飾阿玲
祝新運飾韓松
呂中飾秦淑蘭
朱建民飾郝政委
高蘭村飾周全成
於洋飾李司令
張勇手飾許政委
王潤身飾胖老戰士
梁音飾瘦老戰士
陳大偉飾工兵團長
張琰琰飾孫秘書
李平飾李參謀
〖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在令人難忘的1998年夏天,以當時在抗洪救災中涌現出的著名英雄人物為原型,塑造了3個家庭、4組人物群像,表現了三個家庭在洪峰來臨時,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和命運。
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不該提出轉業,找個人前途。紅軍團長周尚武准備到國防大學報到。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這時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
[編輯本段]【武功招式】
驚濤駭浪 驚濤掌電視劇中虛構的武功招式。出自《武林外傳》。
驚濤駭浪為驚濤掌中一式。郭芙蓉和她的堂妹郭薔薇都會用此招。
雖然此招威力無比,但僅僅對一些不會武功的人有效,經常受這招的是呂秀才。
[編輯本段]【同名游戲】
北京游樂園中的一項游樂設施,類似於激流勇進,但比起更加驚險刺激!
准乘:20人/船
「驚濤駭浪」是一種由遊客乘坐仿木船體驗水上探險的大型娛樂項目。它的提升高度為15米,水道全長196米。在探險過程中,遊客乘坐的船從十幾米高的滑道上高速俯沖下來,瞬間激起數十米高的波浪,遊客和船完全被浪吞沒,很快又沖出波浪回到風平浪靜的水面。非常驚險刺激,讓遊客親身體會大海里搏擊風浪的滋味。
乘坐須知
1、乘坐時請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按定員乘坐,壓好安全棒;
2、高血壓、心臟病、精神失常、背脊有病的患者、孕婦及酗酒者請勿乘坐;
3、乘坐中請勿站立、搖擺船隻,請勿將手、腳伸出船外,以免發生危險;
4、1.4米以下兒童須由監護人陪同乘坐;
5、本設備地面濕漉,請遊客小心地滑,以免摔倒。
(本項目技術要求:遇雷雨天氣及持續風速達40公里/小時時不能運行)
屬通票范圍內(通票120元,包含24個娛樂項目)
⑶ 電影演員於洋什麼時候逝世的
電影演員於洋並沒有去世,今年已經88歲高齡。其獨子於曉陽2005年因突發哮喘過世。
拓展資料:
於洋,1930年10月4日,祖籍山東黃縣,原名於延江。 原北京電影製片廠團長,表演藝術家。演員、導演。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2010年第19屆金雞百花節獲得「終身成就獎」。
⑷ 驚濤駭浪電影簡介
該片以1998年大抗洪為背景,全景式地再現了在那場百年不遇的嚴重水災面前,全國軍民萬眾一心,英勇奮戰,取得抗洪斗爭勝利的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98年夏天,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不該提出轉業,找個人前途。紅軍團長周尚武准備到國防大學報到。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這時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
長江洪水暴漲,龍嘴灣民垸突然潰堤。林為群和代理連長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沖走,一萬多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剛剛回家與妻子韓梅團聚的團長周尚武奉命回隊。常委會總工程師韓盛元院士向周副省長匯報,長江上游已形成特大洪峰。 軍區李司令和許政委趕赴災區,向抗洪部隊傳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指出抗洪已成為全黨全軍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軍長張子明得知四連代理連長趙建平等6名官兵犧牲的消息,深感內疚,因其所代理的正是兒子張成文的崗位。他趕到四連駐地,看到張成文正率大學生後援隊來支援抗洪,當即命令兒子:以列兵身份歸隊參戰。江岸村群眾歡迎子弟兵到來,魏老兵見到盲奶奶,她用數玉米粒的方法鼓勵開車的孫子多拉快跑。韓總工程師教訓兒子韓松,擔心他承包的江堤工程有問題。
長江第四次洪峰來臨,沙市水位高過54年分洪時的水位。韓盛元力主不分洪,數萬軍民艱苦奮戰,使洪峰安全通過林水。張成文表現出色,紅軍團黨委決定恢復他四連連長職務。九江大堤決口,周尚武奉命率紅軍團星夜馳援,連續奮戰五天五夜,協助大部隊堵住了決口。
面對第五次特大洪峰的到來,韓盛元提出用水庫泄洪蓄水的辦法錯過洪峰。同時要求集團軍必須在48小時內把林水段子堤加高加厚30公分。在加高子堤的奮戰中,林為群勞累過度,犧牲在大堤上。林同生夫婦悲痛欲絕深明大義的他們卻將撫恤傘轉給孤兒小虎子。 魏老兵在分洪區意外發現管涌,他奮力抱起一麻袋玉米,縱身跳入江中壯烈犧牲。魏老兵的遺體返回江岸村時,他的戰友們不約而同的摁響汽車喇叭,向魏婆婆致敬。
(4)電影驚濤駭浪司令員於洋圖片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周尚武演員巫剛
紅軍團團長,身先士卒,他和妻子的情感比較真摯,農村孩子長大,特盼望和妻子生個孩子,但這個願望始終沒實現,在大堤即將決口千鈞一發之際,周尚武飛車沖向決口,犧牲了。
2、張子明演員李幼斌
抗洪荊江總指揮、紅軍軍長,毫無架子的軍長,和戰士及下級軍官一起全心抗洪、在大堤即將決口的情況下,果斷地指揮紅軍團用載重大卡車堵決口,並成功保住大堤。
3、韓盛元 演員趙有亮
科學務實,智勇兼備的荊江抗洪副總指揮、總工程師。在幾次洪峰來臨時,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當機立斷,提供了多個有效方案,最終成功保住了堤壩。
4、張成文 演員潘粵明
軍長張子明的兒子,為個人前途本打算轉業,臨危受命,加入到抗洪一線,率領大學生後援隊支援抗洪,因表現出色,被紅軍團黨委恢復了四連連長職務。
5、林為群 演員高天
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有勇有謀的年輕軍人,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在加高子堤的奮戰中,林為群勞累過度,犧牲在大堤上。
⑸ 八幾年的一部老電影,發洪水為題材的
《驚濤駭浪》
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
導演:翟俊傑
出品人:明振江
編制:柳建建
臨制:安瀾、林達信、顧欣台、戴普忠
製片主任:趙學華、辛崇彬
攝影:穆德遠、董亞春、姜力軍、陳遠良
美術:孫永印、張彪、許峰
剪輯:朱建龍 作曲:葉小綱
錄音:張磊、張朝彩
主演:巫剛、寧靜、李幼斌、潘粵明、趙有亮
友情出演:於洋、張勇手、王潤身、梁音
故事發生在令人難忘的1998年夏天。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不該提出轉業,找個人前途。紅軍團長周尚武准備到國防大學報到。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這時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
⑹ 告訴我98年抗洪災難大片叫什麼名字了.是李幼斌演的.謝謝大家的幫忙!
李幼斌主演的98年抗洪災難大片叫《驚濤駭浪》。
《驚濤駭浪》以1998年大抗洪為背景,全景式地再現了在那場百年不遇的嚴重水災面前,全國軍民萬眾一心,英勇奮戰,取得抗洪斗爭勝利的的故事,主演為巫剛、寧靜、李幼斌、潘粵明、趙有亮。
《驚濤駭浪》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友情出演有於洋、張勇手、王潤身、梁音。美術是孫永印、張彪、許峰,剪輯是朱建龍,作曲為葉小綱,錄音為張磊、張朝彩。
(6)電影驚濤駭浪司令員於洋圖片擴展閱讀
《驚濤駭浪》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令人難忘的1998年夏天,以當時在抗洪救災中涌現出的著名英雄人物為原型,塑造了3個家庭、4組人物群像,表現了三個家庭在洪峰來臨時,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和命運。
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不該提出轉業,找個人前途。紅軍團長周尚武准備到國防大學報到。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這時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
⑺ 需查著名電影老演員於洋所攝幾部電影影名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18 越活越來勁 李二冬 劉流, 周英男 劉流, 閆學晶
2012 藍調海之戀 ---- 鄭真 韓棟 , 王曉
2010 金色驛站 ---- 廣春蘭 秦怡
2009 錦綉花園 ---- 邱懷陽 楊利偉 , 於藍
2003 驚濤駭浪 ---- ---- ----
1998 昨日的承諾 ---- 楊在葆 楊在葆
1997 相逢在雨中 ---- 曾劍鋒 姚嘉
1993 大海風 齊廠長 於曉陽 周麗華
1993 拓荒者的足跡 ---- 蘇菲 焦晃, 王惠
1989 女賊 ---- 於曉陽 方舒, 鄧婕
1987 孤帆遠影 ---- ---- ----
1985 駝峰上的愛 ---- ---- ----
1984 騎士的榮譽 ---- ---- ----
1982 大海在呼喚 ---- 於洋 , 楊靜 張燕 , 趙聯
1980 戴手銬的旅客 ---- 於洋 邵萬林
1977 萬里征途 ---- ---- ----
1976 反擊 江濤 李文化 胡朋
1975 第二個春天 馮濤 桑弧 , 王秀文 楊雅琴
1975 翦翦風 ---- 張美君 張冰玉 , Ru-yu Chang
1974 偵察兵 政委 李文化 王心剛 , 金征源
1974 火紅的年代 ---- 傅超武 , 孫永平 婁際成
1966 大浪淘沙 ---- 伊琳 劉冠雄 , 史進
1963 小鈴鐺 ---- 謝添, 陳方千 石小滿, 馬佳
1961 暴風驟雨 肖隊長 謝鐵驪 高保成
1960 五彩路 浦巴 魏榮 李墨丹 , 劉沛
1959 青春之歌 ---- 陳懷皚 , 崔嵬 謝芳
1959 糧食 王團長 魏榮 張平 , 秦漢
1959 水上春秋 華小龍 謝添 舒適
1959 飛越天險 ---- 李恩傑 張浩然, 李紫平, 周森冠
1958 生活的浪花 ---- 陳懷皚 楊靜, 魏鶴齡
1958 英雄虎膽 ---- 嚴寄洲, 郝光 王曉棠, 張勇手
1954 山間鈴響馬幫來 ---- 王為一 孫景璐, 馮奇
1953 葡萄熟了的時候 ---- 王家乙 杜德夫, 李百萬
1950 衛國保家 ---- 嚴恭 楊靜, 車毅
1942 迎春花 ---- 佐佐木康 李香蘭, 木暮實千代, 浦克
⑻ 98年長江特大洪水有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按照九八年長江大洪水拍的叫什麼名字
98年長江特大洪水有一部電影叫《驚濤駭浪》,2002年6月開機,2003年首映,是按照九八年長江大洪水拍的。
《驚濤駭浪》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為翟俊傑,出品人為明振江,編制為柳建建,臨制是安瀾、林達信、顧欣台、戴普忠,製片主任是趙學華、辛崇彬,攝影為穆德遠、董亞春、姜力軍、陳遠良。
《驚濤駭浪》主演為巫剛、寧靜、李幼斌、潘粵明、趙有亮,友情出演有於洋、張勇手、王潤身、梁音。美術是孫永印、張彪、許峰,剪輯是朱建龍,作曲為葉小綱,錄音為張磊、張朝彩。
(8)電影驚濤駭浪司令員於洋圖片擴展閱讀
《驚濤駭浪》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令人難忘的1998年夏天,以當時在抗洪救災中涌現出的著名英雄人物為原型,塑造了3個家庭、4組人物群像,表現了三個家庭在洪峰來臨時,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和命運。
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不該提出轉業,找個人前途。紅軍團長周尚武准備到國防大學報到。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這時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
⑼ 誰知道內地主旋律電影《驚濤駭浪》的劇情和演員
【電影《驚濤駭浪》】
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導演:翟俊傑
出品人:明振江
編制:柳建建
〖演員表〗
巫剛飾周尚武
寧靜
李幼斌飾張子明
潘粵明
趙有亮
於洋
張勇手
王潤身
梁音
沙玉華
〖劇情梗概〗
1998年夏天,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只為個人前途想要轉業。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並隨部隊開赴荊江。但因長江洪水不斷暴漲,龍嘴灣民垸突然發生絕堤險情,一萬多群眾被圍困在洶涌的洪水中,林為群和代理連長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沖走,情況萬分危急。剛剛回家與妻子韓梅團聚的團長周尚武剛回到家中便奉命回隊。周副省長接到師韓盛元院士有關長江上游已形成特大洪峰的匯報,軍區李司令和許政委趕赴災區。軍長張子明在特大洪峰到來之前的深夜向中央領導保證一定嚴防死守,確保長江干堤安全……眼看大堤即將決口,張子明果斷指揮紅軍團用載重大卡車堵決口。但眼看一輛又一輛車被洪水吞噬,滔滔江水絲毫未受阻礙,千鈞一發之時,周尚武飛車沖向決口……大堤終於被保住,受傷的周尚武九死一生,被直升機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