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筷子兄弟主演的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主題曲「小蘋果」為例
1、《小蘋果》之所以能走紅,與歌曲本身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通俗上口的中文歌詞」、「音域窄易於傳唱」、「副歌重復旋律易記」,最有趣的,當然是以下幾個廣場舞或某餐廳或某超市早操舞必備的口號: 不!離!不!棄!(被老闆改成「恭喜發財」) 更!加!溫!暖!(被老師改成「好好學習」)
2、《小蘋果》很難避開「營銷」這個嫌疑(但話說回來,這年頭誰不做營銷),包括這個歌曲的創作背景,也很難逃出是否是為了跟風「電音舞曲」而創作。包括MV里被部分網友嗤之以鼻的「裸體馬賽克」、「劇情俗套」,甚至總體給出「低俗」的評價,這均能看出《小蘋果》必將會與《最炫民族風》一樣,不會讓所有人滿意的一首歌,但是這不會影響它今後在廣場舞市場的大紅大紫。
3、筷子兄弟最擅長的就是「玩心思」+「玩復古」,他們善於揣摩大眾的心理需求在什麼地方。 否則《老男孩》也不會勾起那麼多人的青春淚,否則《父親》也不會勾起那麼多兒女的愧疚。 而這首《小蘋果》,會一如既往的步《老男孩》、《父親》的後塵,將筷子兄弟的精神發揚光大。
1.《小蘋果》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由王太利創作詞曲,是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宣傳曲。
2014年,該歌曲獲得全美音樂獎「年度國際最佳流行音樂獎」 、Mnet亞洲音樂獎「中國最受歡迎歌曲獎」 。
2.《小蘋果》傳承了筷子兄弟親民和接地氣的特質。歌曲歡樂的氣氛,簡單的四四拍節奏,朗朗上口的歌詞,洗腦的招牌舞蹈動作,讓人耳目一新 。
3.整首《小蘋果》音樂清新明亮,歌詞朗朗上口,頗有復古神曲的風范。直抒胸臆的比擬,極具特色的節奏,瞬間把聽眾帶回那個去舞廳跳迪斯科的年代 。
資料來源:網路:小蘋果
⑵ 有哪些比較經典成功的電影營銷案例
《大聖歸來》的口碑營銷!
⑶ 廣告的創意是什麼:根據自己的觀點談談東西方影視廣告創意的特點 並舉例
一條創意可以 一條創意可以打贏一場戰爭 一條創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一條創意可以救活一個企業 一條創意可以創造一個奇跡 ...
廣告創意是對廣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戰,它要求廣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於靈感,要遵循一定的創意原則。現代傳播學和市場營銷理論的發展,為廣告創作注入...
創意是廣告的靈魂,廣告創意是對廣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戰,它要求廣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於靈感,要遵循一定的...免費提供各類論文,企業文案,競聘資料,述職報告,工作總結,演講致辭,實習報告,企業文案,管理實務,...
東西方電影文化比較研究
任何藝術作品都離不開特定的社會文化內容,《東西方電影文化比較研究》旨在擺脫單純就電影論電影的情況, 把世界電影的發展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介紹, 將生動豐富的電影史料,東西方文化, 以及不斷變化的社會觀念,美學觀念 和科技發展熔為一爐,探討電影與文化是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
這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習,我們將採用比較的方法來剖析東西方電影發展的內在規律和聯系。 由於此課的設計是以增強學生的交叉復合的知識結構和參與文化藝術的交流能力為本, 我們歡迎並鼓勵學生將他們感興趣的有關問題帶入課堂共同討論。
文化差異來自思維差異:
創意的文化差異首先來自思維差異,東西方在哲學思想源流上各自有不同的來源。東方體系(特別是中國)深受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的薰陶,歷史悠久豐富,較注重情感的變化,因此東方諸民族觀察事物有時是憑直覺、非理性、綜合的,他們注重情感訴求。相對而言,西方的邏輯學承襲自蘇格拉底以來的「三段論法」,因此西方的思維方式傾向理性主義、善用邏輯、推理的思考,他們習慣有系統、有秩序地掌握事物的性質。因此,東方的思維方式通常特點是精神的、感性的、內向的、綜合的、主觀的;而西方的思維方式通常特點是物質的、理性的、外向的、分析的、客觀的。當然,這只是整體的從東西方人的思維習慣上來看,及至具體,也是因人而異的。
單一文化影響下的廣告:
在單一的文化影響下,東西方廣告隨著其思維文化的差異,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閃爍著獨特的眩目光彩。
中國,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保守的儲蓄觀念,文化中極富有人情味。及至廣告,創意人通常習慣把情感隱藏在心裡,再通過創作反映到廣告作品,從中可以閱讀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紅星精裝瓷瓶二鍋頭的廣告,就是從文化的角度來推廣產品。作為中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最有名,也是最普通的酒,就是紅星二鍋頭。作為老北京的餐桌必備,二鍋頭已經融入了北京文化。但作為低端產品,二鍋頭要想打入高端市場,也要靠文化這個切入點。其電視廣告強調了在北京吃喝玩學所必然的項目。比如在北京——吃,要吃烤鴨;玩,要爬長城;學,要學京劇;而喝,自然就要喝紅星了,而且還是精裝瓷瓶的紅星二鍋頭。從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獨特的習慣入手,提升了自己品牌的地位,使自己融入文化,上升到了一定高度。
但在外來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沖擊下,新一代的年輕人的思想和邏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以他們為主要目標群體的一些產品,比如汽車、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以及服裝、飲料、食品等消費品,這些商品的廣告表現都要隨之變化。
在西方,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節,在這一天,女孩子會送巧克力給自己心愛的人。在中國,這個洋節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重視,每年的情人節前夕,各大巧克力品牌都會進行各種廣告宣傳。在平時,金帝巧克力的市場覆蓋率遠遠不敵德芙和吉百利這兩個在中國最深入人心的巧克力品牌,但在情人節期間卻不是這樣的。金帝巧克力適時的推出了幾款適合情人節的禮品包裝,再加上他特有的廣告口號,成為了情人節期間最吸引女孩子的巧克力之一——「只給最愛的人」。在這樣的日子裡,這樣一句甜蜜貼心的話,怎麼可能不令人心動呢?
直白熱情的愛意表達是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在他們的思維中,愛,就要說出口,甚至,情敵間決斗,至戰死也是光榮而神聖的,沒有任何害羞的必要,這顯然不是保守的中國人所習慣的。「只給最愛的人」這一廣告口號的提出顯然是西方文化的直觀體現。
然而,現今對中國市場文化沖擊最為強烈的不是西方文化,而來自我們的近鄰——日韓文化。前幾年「韓流」的暴風雨席捲了中國大陸,在青少年中造成了相當規模的影響,至今仍留有餘波;而日本對外的文化影響更是由來已久,Panasonic、Sony、本田、富士等品牌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這些都毋庸置疑。日韓服飾、電影、音樂等等的文化侵襲,無孔不入。前段時間最風靡的廣告就是奧林巴斯數碼相機的廣告,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主題歌《Hey,Julia》也是紅極一時。在網上,更是有人無數次的點擊下載整版的廣告,創造了中國播放廣告片的一個奇跡。奧林巴斯數碼相機,由此,徹底打開了中國市場,造成了相當規模的影響。
多元文化沖擊下的廣告:改革開放的今天,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中國已經形成了許多新興的文化現象。
「七夕」——農歷的七月七日,是中國傳統的七巧節,在中國古老傳說中,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以前,這個日子對中國人來說只意味著一個浪漫神奇的民間傳說,但在今天,這已經演變成了中國的情人節,給戀愛中的青年男女每年第二個浪漫節日,也給了商家第二個藉此大展攻勢的機會。於是,像2月14日一樣,鮮花、巧克力、香檳以及一切適合情侶的浪漫商品再一次的鋪天蓋地。中國情人節——這無疑是東西方文化沖擊下的一個典型例子。
所謂入鄉隨俗,外來品牌想要打入中國市場,帶來一定的文化沖擊之外,還應努力適應中國的文化環境,這樣才能更容易被中國消費者所接受,這樣就造成了多元文化廣告。
外國名牌在投放中國市場時,其廣告創意也是隨之變化的。可口可樂作為全世界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其產品反中國傳統習慣的口味一度被許多中國人所排斥,但隨著中國經濟水平與西方的拉近,隨著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口可樂不再是個新鮮的消費品了,他已經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備,所以他在廣告上的宣傳側重早已不再口味上做文章了。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每年春節家家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然後探親訪友,對於春節期間中國人餐桌上的飲料需求,可口可樂是不會放過這一點的。今年是猴年,在今年春節,可口可樂就專門推出了可口可樂金猴鬧新春篇,以中國最著名的神話形象孫悟空現身,為其「代言」,這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形象生動可愛,不僅在春節期間顯得熱鬧喜慶,還拉近了與中國觀眾的距離。這篇廣告的人物形象也極具中國特色,一家四口中國家庭——媽媽盤著中國發髻;爸爸穿著長袍馬褂;兩個小孩子一個留著阿福頭,一個梳著丫鬟髻,如果你記性好你還會發現,這幾個典型的中國形象人物曾經在往年的可口可樂春節期間廣告出現過。
不僅是可口可樂,麥當勞在春節期間的廣告也非常具有中國特色,不僅有很多春聯福字,還有鞭炮,舞獅等等。這不難看出中國文化對外來品牌的影響,在中國文化的環境下,外來的洋商品也都穿上了旗袍馬褂,說著恭喜發財。這種外國品牌穿上中國外衣的例子,在中國的廣告市場上也是越來越多。
廣告創新文化:
現今社會,廣告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具體化當然有其地區的差異,但我們也無法忽視其整體形成的文化。每年,數以萬計的人們歡度饕餮之夜廣告盛會;很多流行音樂明星的專輯里都收錄有廣告歌曲;人們聊天聚會,有人會不時隨口說出幾句流行廣告語……廣告,作為一種文化產物,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融入了由歷史地域沖擊所形成的文化環境中。文化影響廣告,廣告創新文化,如此循環,創造生活。
⑷ 一部電影是怎樣營銷的從哪些點切入
1、電影本身永遠是最先考慮的。
說到營銷,總不免有些所謂的成功學灌輸類似於」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營銷與產品無關」這樣的論調,從道德層面講,這是很可惡的。把不好的產品賣給人們享用這種事本身就不僅僅是忽悠那麼簡單,那是實實在在的危害消費者。所以,在談到電影營銷時,作為產品的電影本身,永遠都應該放在首先要考慮的位置。我們在做電影營銷時,第一步不是談怎麼做,預算多少,而是在簡短寒暄後直接看電影成片。認真看完之後,不管客戶講得如何,心中都已經有個標尺,好與壞先做判斷,然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營銷推廣。在這一點上,金錢誘惑往往起到很大阻礙的作用,但為了對觀眾負責,我們基本上只選電影質量至少合格的做,這是原則,對觀眾負責,很重要。
2、選擇營銷平台,主要以新媒體為主。
由於無法和4A公司競爭,也不好和公共機構拼,傳統的預告片和廣告鋪蓋以及發布會等公關活動都不參與,專注於新媒體領域,以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網路平台為主陣地,展開創意策劃,執行營銷戰略。目前選擇的主要平台為新浪微博、微信、豆瓣小站以及部分論壇。這些被稱為新媒體的平台很適合主體觀影人群的接受品味。
3、研究電影本身,挑亮點和槽點。
你經常在微博微信上看到的某部電影的精彩片段、台詞、幕後故事等之類的,都是有經過精心挑選和策劃的。比如我們在挖掘出一部好萊塢大片中諸多富有哲理的台詞後,通過製作話題以及長微博,集聚所有打動人心的台詞,在微博上擴散傳播。在影響力沒有到位的時候,通過微博意見領袖的輔助發聲,迅速讓話題得到迅速擴散,實現大量的曝光,增加了電影曝光後,直接讓票房大幅提升。當然,也不局限於亮點,電影不是十全十美,必然有不足之處,把它揪出來,通過策劃以及完美的文案表現,將槽點製作成全民討論和吐槽對象,輔之以微博大號的協助推廣,形成廣泛傳播。總之,所有的料都圍繞電影本身挖掘,不管電影內容還是主創還是幕後甚至競品,有料就有聊,策劃和創意跟進後,進行平台傳播。
4、事件營銷熱點跟進,讓電影大面積亮相。
微博上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熱點事件,有正能量的有負能量的有無可奈何的有輕松搞笑的,這些熱點吸引著網友的眼球,是一個巨人。我們的工作就是巧妙的把自電影元素和熱點事件結合,站在巨人肩膀上。類似於郭美美這樣的娛樂事件,是電影最好結合的對象。站好位置取好角度後,積極參與到網友討論中,發出有特點的聲音,從而吸引眼球。實在沒有合適的事件結合時,那就創造事件,製造輿論討論。比如在推廣某大片時,同事模仿電影人物造型,形成有趣的模仿熱潮,再通過大號的助推,形成自製的微博熱點。
5、有節奏的配合電影上映和發行安排,藉助資源進行助推。
在關鍵節點,一定要配合電影整體的宣傳計劃,大量微博意見領袖和微博大帳號草根大號微博紅人等資源的運用,往往使營銷事半功倍,覆蓋粉絲比廣告位更具效果。
6、關於水軍和僵屍粉。
不是不用,但一定是有節操的使用,這是一種必需,微博和豆瓣等平台的屬性決定了某些策略的產生。當然,所有的前提都是電影本身質量過硬。如前所說,一切都要建立在電影本身。
先回答這么多吧,才疏學淺,資歷不深,不到位之處,請多拍磚指正!
【Ronnie Xiao的回答(5票)】:
我覺得電影營銷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營銷的產品本身,他是文化娛樂產品,但是他不同於類似唱片,書籍(不管是電子書亦或是實體書)或者影碟(影碟的營銷和電影營銷應該是區別開的)或者游戲,因為在影院看電影是一次性的消費,而上述的都還可以重復使用;同時他也不同於類似演唱會,話劇,音樂會或者戲曲等現場演出,因為除了首映會之外的多數演出都不具備在現場觀演所有的「看明星「或者是在演出同時你無法在其他演出場所看到的當下的專屬唯一性。
而電影產品一次性的消費特色,更讓購買沖動顯得重要,同時其中也暗藏著(只要把觀眾先騙進電影院,看過後悔不退票,錢也賺到的這種心態)。所以在做電影營銷的時候,就是要通過各種方式,將影片的賣點,關注度,話題性,粉絲效應(針對導演、原著和明星)以及優勢無限放大。
目前針對電影營銷的主要渠道無外乎傳統的預告片(但是預告片的播放媒介選擇很重要),一些片花和具備病毒效應的視頻(主要通過視頻和社交網站傳播),傳統的平媒以及戶外的平面宣傳(主要就是海報和各色物料),影片的首映會,合適的新聞點製造和媒體公關稿,通過負面新聞製造關注度(類似緋聞、不和、意外等)。隨著現在國內專業化影迷網站和電影網站的成熟(類似時光網、豆瓣),以及社交類網站產生的新型信息傳播方式,所謂口碑營銷(就是水軍)在現下的一段時間也將是各大片方需要攻克的重點,不過由於被開發過渡,目前口碑營銷的作用在網民群體里的引起的反抗效應也頗強。
⑸ 如何看待《魔獸》大電影營銷
跳票10年之久的魔獸大電影,6月8日在天朝上映!一部沒有超一線明星主演,僅僅依靠千萬游戲粉絲的情懷累計起來的大片,4天時間里,就在中國取得了10億票房,超過了全球其他28個率先公映國家的票房總和,在最近熱映的所有電影中排名第一。迅速飆升的票房讓魔獸瞬間成了話題的焦點,新聞、微博或是朋友圈,都被魔獸不斷刷屏。而根據美國知名評分網站,爛番茄顯示,該電影的評分只有4.4,新鮮度24%。盡管,電影《魔獸》在國外的評價很低,但預售票房卻在頻頻走高。這其中與魔獸大電影的營銷方式分不開,魔獸在中國市場上的時間已經超過十年,該洗的用戶已經洗過一遍,後來經過其他同類產品的沖刷,已經進入穩定期,這個時候大電影的出現,無疑是穩固品牌效應的最好方式。
首先是情懷營銷,魔獸迷們看的不是電影,是情懷。《魔獸》這部電影引進國內,其實已經不再是電影這樣的含義了。它更多的是玩家們對於《魔獸》的情感寄託。做為早期引進國內市場的大型端游,《魔獸世界》已有10年歷史,這個游戲產品說是大多數玩家的端游啟蒙產品,也不為過,其意義絕對不同凡響。國內玩家對於《魔獸》的情懷,就如同粉絲死追超級明星一般的效應。所以就算評價低,宣傳low,也抵擋不住粉絲們情懷上的強烈擁護。
二是資本運作的力量,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和魔獸電影出品方之一,與魔獸進行了深度戰略合作。在宣傳資源上,騰訊坐擁QQ、微信兩大社交工具平台,同時擁有騰訊網、騰訊新聞等媒體資源,一旦它發起強大的宣傳推廣,能量將會非常驚人。大量的信息和廣告覆蓋,不但吸引了大批玩家,連我這種非玩家也被吸引,畢竟暑期檔可是一年電影檔期的重頭。這樣說可能不是很明白,騰訊做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一直非常重視游戲業務的開發與投入,如果魔獸電影能夠取得成功,勢必將會拉動大批玩家再次投入游戲,這就是騰訊參與魔獸電影的資本運作的原因。其實不僅魔獸大電影是這樣,很多電影中都有著資本運作的影子。
⑹ 視頻營銷的案例
視頻營銷創意工場為您送上2009年世界頂級視頻營銷短片,每一支入選門檻都是千萬級的觀看數,均由世界各地網友自發性的散播。病毒雖會可怕的擴散,但內容卻是輕松娛樂的。
TOP 1 滑輪寶寶
廣告主:Evian依雲礦泉水
一群嬰兒奇跡般地做出一些大人都無法完成的高難度匪夷所思的動作,在紐約中央公園玩起了hiphop,既新奇又可愛,幾個月前開始在YouTube上引起病毒式傳播,病毒殺傷率遍布世界各地視頻網站,最終創造了億萬級別的點擊量神話,並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
TOP 2 綿羊的行為藝術Extreme Sheep LED Art
廣告主:三星
導演人不算什麼,導演牲畜才是本事。一群牧民們給他們的羊羔穿上LED馬甲,傍晚時分將它們趕上小山坡進行文藝匯演,有名畫蒙娜麗莎,模擬打乒乓球,更有煙花效果……全程「無線」操控,最後極端的綿羊帶領的藝術項目是由三星的智能技術主導。
TOP 3 人體飛彈
廣告主:微軟
人體飛彈的想像力、縝密的策劃力、完美的執行力,在看完戶外滑梯飛彈驚嘆的同時你可以打開網站,原來整個短片的拍攝製作進程是用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2007來控制管理的,這就是Office Project 07 完美病毒營銷的強大理念。
TOP 4 擠眉毛
廣告主:吉百利
此視頻由兩個孩子配合著音樂擠眉毛,此視頻的病毒厲害之處在於改變了兩種人生,第一,家長開始教育孩子不要擠眉弄眼,第二、youtube上開始風靡大人們擠眉弄眼的自拍視頻。
TOP 5 騎車絕技走天涯
廣告主:viral-inspired
一個視頻往往表現的比電影更動人,簡單的創意,配上煽情的音樂,一個玩自行車障礙的男孩,無畏磕碰,在炫酷車技的背後也在經歷一遍遍的失敗,最終以完美的自行車特技穿梭在城市中。看者們往往為其堅持所感動。這也是病毒視頻以情煽動人的絕技。
TOP 6 地鐵跳舞引來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
廣告主:英國T-Moblie
在倫敦的一地鐵站里預先安排好的350名舞蹈者做路人裝扮散布在車站人群中,隨著音樂響起,舞蹈者跳起來,不明真相的周圍群眾,也加入到隊伍中來,由旁觀者變為分享者。引得上千家媒體競相報道。
TOP 7 赤手空拳上陣
廣告主:微軟
微軟放個視頻出來就足以吊足胃口,Xbox的「ProjectNatal」赤手空拳就能上陣,微軟的解釋是:「Natal」項目可以追逐到身體的全方位,是一個讓游戲玩家無需任何游戲控制器的游戲方式。至於什麼時候上市?放個視頻先讓你們期待一下……
TOP8
廣告主:大眾汽車
大眾汽車做了一次品牌理念傳遞活動—The Fun Theory 直譯就是「樂趣理論」,活動宗旨是用簡單有趣的方式改變人們的一些習慣——為你的身體,為環境,為世界……
TOP 9 這是真車漂移,不是跑跑卡丁車
廣告主:DC+Ken Block
比跑跑卡丁車還牛的真車漂移,Ken Block用炫酷的駕駛技術在YouTube上瘋狂,一個星期點擊量超過千萬,而其本人與 DC 聯名的服裝、帽子,波鞋等的開始大賣。
TOP 10 Google Chrome
廣告主:Google
作為高科技產物Google公司,此則高科技視頻為google瀏覽器Chrome製作,視頻用有趣的教育方式向網友介紹了Chrome的優勢功能,主題為a new way to get online(全新上網方式),病毒傳播性極強。
⑺ 影行天下的經典案例
《杜拉拉升職記》:
日期:2010.4.15
票房:1.09億人民幣
電影營銷新範本,藝恩電影產業獎,「年度最佳電影植入廣告」,「年度最佳創新營銷案例」執行。
亮點:整合優勢資源,跨界合作。在時尚、職場、商務等領域持續製造關注12次落地活動,打造電影盛事,引爆社會話題利用媒體資源,強勢霸佔超過10本一線大刊封面,製造「杜拉拉」現象。
《葉問2》:
上映日期:2010.4.29
票房:2.34億人民幣
2010上半年國產片票房冠軍,2010年全年票房NO.8,國產片歷史排名NO.15,藝恩電影產業獎,「年度最佳票房營銷案例」。
執行亮點:十家衛視聯動宣傳造勢,888家影院票房護航,葉問故里盛大開機儀式及尋找李小龍活動吸引關注,製造期待三大電影節活動及超前放映,贏盡口碑與人氣 。
《武林外傳》
上映日期:2011.1.26
票房:2.02億人民幣
尚氏喜劇經典不敗,原班人馬重裝賀歲,打造新世紀華語電影第一喜劇品牌撥亂反正的最佳喜劇片。
執行亮點:經典電視劇晉級熱門電影,凸顯大片氣質有懷舊心,更有新鮮感抓住大腕聚首時機,爭取每次曝光的最大化。
《將愛情進行到底》
上映日期:2011.2.12
票房:2.03億人民幣
「華語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愛情影片營銷案例」,主題曲視頻微博轉發量近千萬。
執行亮點:
發掘新媒體資源巧打懷舊牌:微情書、校園情侶、微影評15次創意落地活動+病毒營銷經典「將愛體」迅速蔓延,全民瘋狂傳播音樂營銷神話:《等你愛我》&《因為愛情》俘獲聽眾為潛在觀眾。
《失戀33天》
上映日期:2011.11.8
票房:3.5億人民幣
上映四天破億,力壓同期四部好萊塢大片。年內最具投入產出比的電影,2011年最成功電影營銷案例。北京電視台「完美工作派80團隊新偶像」榮譽稱號。
執行亮點:捆綁「聖光棍節」製造社會熱議話題,個性定製內地首部「情感療傷治癒系」愛情電影概念,運用新媒體營銷,官方微博粉絲近十萬,網路指數、微博搜索量居首位,創造微博口碑營銷新高度歷時三個月遍及全國八大城市徵集「失戀故事」錄制《失戀物語》,視頻點擊率過百萬。
《飢餓游戲》
上映日期:2012.06.14
票房:1.7億人民幣
好萊塢年度「現象級大片」在北美收官後,進入內地再度引爆電影市場,開創引進片在中國宣傳營銷的新模式。
執行亮點:自北美上映前兩周即對該片進行不間斷地傳播,將歐美市場火爆的形勢傳遞給大陸觀眾以及業內人士,助其得到廣泛關注;特邀被譽為「中國第一剪刀手」的預告片製作人魏楠為該片製作中國版預告,迎合內地受眾觀影趣味,開啟海外片為中國市場定製預告片的先河。此舉不僅使《飢餓游戲》在內地晚於北美3個月上映之時仍熱度不減,斬獲超出預期近100%的票房,更幫助引進片在內地屢遭桎梏的宣傳困境中獨辟蹊徑。
《鋼鐵俠3》
上映日期:2013.5.1
票房:7.55億
2013年海外影片票房冠軍、2013年批片票房冠軍
《私人訂制》
上映日期:2013.12.19
票房:7.04億
2013年賀歲檔票房冠軍、馮小剛導演個人電影票房最高紀錄、2D華語片首映日票房冠軍、非假日首日最高票房紀錄、華語電影最快破億、華語電影次日票房最高紀錄、公映第三日單日票房過億、華語電影公映四天票房最高紀錄、第二部華語片單日票房過億影片、最高單日人次紀錄、華語電影最快破3億紀錄、華語2D電影最快破4億紀錄、華語2D電影公映7天最高紀錄
《環太平洋》
上映日期:2013.7.31
票房:6.94億
2013年分賬海外影片票房冠軍、2013年暑期檔票房冠軍、中國大陸票房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倉影片。
《地心引力》
上映日期:2013.11.19
票房:4.41億
2013年年度分賬影片票房亞軍、年度神片首周票房破2億
《超人:鋼鐵之軀》
上映日期:2013.6.20
票房:3.95億
首周4天票房1.6億、全年海外影片票房第六名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上映日期:2013.2.22
票房:3.16億
首周票房1.15億
《分手合約》
上映日期:2013.4.12
票房:1.95億
中韓合拍片票房冠軍、首周票房破億、2013年春節投資性價比最高影片
《飢餓游戲2》
上映日期:2013.11.21
票房:1.74億
上映兩周票房躍升至影片海外市場成績第一位
《驚天魔盜團》
上映日期:2013.10.10
票房:1.44億
連續蟬聯單日票房冠軍
《生化危機5:懲罰》
上映日期:2013.3.17
票房:1.09億
內地上映時落後北美將近半年時間,但依然突破票房億元大關
《北京愛情故事》
上映日期:2014.2.14
票房:4.02億
內地影史2D華語片最高開畫成績、2D華語片工作日最高票房紀錄、內地影史情人節檔期愛情片最高票房紀錄、情人節當日愛情片最高票房紀錄、華語愛情片首周末票房冠軍、史上最快過億華語愛情片,最快破2億的華語愛情片、內地14點上映影片最高票房紀錄。
⑻ 電影營銷的電影營銷方式
電影音樂營銷:好的電影音樂不僅可以與內容相輔相成,錦上添花,還能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帶動前期營銷,提升票房。 跨界資源置:資源置換是指影片中植入了多種品牌或商品,這些品牌再以多種形式和渠道對影片進行宣傳推廣。 社會化媒體營銷:電影在社會化媒體的營銷上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話題互動主導,二是意見領袖主導。 參與營銷:參與營銷和社會化媒體的營銷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前者更側重「主人翁」的參與體驗,後者更側重於「被牽著走」的帶動性。 移動營銷 自製片:產品即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