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漁光曲》。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並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1)美國船王培養繼承人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徐小貓
漁家女兒,自幼喪父,母親為養家當了何家奶媽,從小由祖母帶大,有一個孿生弟弟小猴。長大後繼承父業,以捕魚為生。多年後,歸來的子英好心給徐家姐弟一百塊錢,卻陰差陽錯被誣陷是他們搶劫而得,並因此被捕入獄。
2、徐小猴
小貓的孿生弟弟。出獄後家裡發生了火災,徐媽和舅舅葬身火海。姐弟倆無家可歸,只能回去捕魚。不幸的是,小猴因捕魚受重傷致死,臨死,他央求姐姐唱《漁光曲》訣別。
3、何仁齋
何父,娶了交際花薛琦雲,並和外國人創辦了漁業公司,但自己卻沒有實權。得知兒子想收留徐家姐弟,用拐杖趕走了他們。公司破產後自殺身亡。
② 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獎的電影是什麼
《漁光曲》。
1934年攝制的《漁光曲》,是第一部獲國際獎的中國影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在國際上榮獲獎項的影片,則更值得濃墨重彩一書。它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1年攝制的經典黑白故事片《翠崗紅旗》,它的攝制過程和問世前後充滿艱辛、獨創、有趣的元素,許多內幕是鮮為人知的。
《漁光曲》由上海聯華影片公司攝制,蔡楚生執導,歌舞影劇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貓,頭號喜劇明星韓蘭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創作的主題曲旋律優美又顯委婉惆悵,歌詞質朴真實,唱出了漁民的無盡凄涼與哀怨。
基本信息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漁光曲
③ 求一部講述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的歐美電視劇
<希臘船王奧納西斯>
他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商船隊,他享有世界上最豪華的私人遊艇,他在世界三大洲擁有礦產,他經營著幾家造船廠和100多家公司……他就是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奧納西斯--當之無愧的希臘船王。他的名字就是希臘船運的代名詞;他的財產究竟有多少,始終是人們猜測的一個謎;他還迎娶了美國前總統的遺孀傑奎琳,製造了一個新的希臘神話。
漂流到阿根廷
奧納西斯於1906年出生於瀕臨愛琴海的伊茲密爾。他出生時天庭飽滿、五官端正,父母認為他有貴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所以在為他取名時,竟採用了亞里士多德和蘇格拉底兩位著名古希臘哲學家的名字,希望兒子長大後也能有哲人的智慧,有朝一日也能聞名於世。
伊茲密爾是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每天都有煙草、羊毛、水果、地毯等從這里輸出。奧納西斯的父母以經營煙草為業,生意十分成功,一家的日子過得十分富裕。奧納西斯從童年到少年時代一直是無憂無慮。他生性喜愛大海,每天在海邊玩耍,培養起與大海深厚的感情。有時,他跟隨父母出海經商,常常喜歡一個人站在甲板上,凝望著大海,任思緒飛揚。浩瀚廣闊的大海使奧納西斯形成了愛沉思、愛獨處的性格,也給了他一份早熟與深邃。
由於家庭環境優裕,奧納西斯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從小學到中學,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1922年,正當他中學畢業、父母准備送他去德國讀大學時,土耳其人佔領了伊茲密爾。隨即,奧納西斯一家都被逮捕,投入了監獄。由於奧納西斯年齡尚小,不久獲釋出獄。他回到家中,拿走了父親鎖在保險箱里的錢,搭乘一艘美國驅逐艦,獨身前往葡萄牙的里斯本經商。雖然是初涉商海,但從小就受到經商熏陶的奧納西斯身手不凡,很快就賺到一大筆錢。有了這筆錢,他通過各方周旋,把家人從監獄里保釋了出來。那一年他才16歲。
出獄以後,奧納西斯全家已無法在伊茲密爾待下去了,他們隨著小亞細亞的難民潮流湧向希臘,來到了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然而當時有150多萬難民一下子湧入希臘,而奧納西斯一家在希臘舉目無親,又無法找到工作,很快就陷入飢寒交迫的境地。為了求生存,奧納西斯只得灑淚告別了父母和幾個妹妹,准備漂洋過海,前往當時被人稱為"黃金大陸"的美洲,去尋找成功的機會。
身無分文的奧納西斯隨著難民潮來到愛琴海邊,十分幸運地在一艘駛往阿根廷的破舊貨船上找到了一份工作,日薪只有23美分,但這對於一個流浪漢來說已經是一份相當具有吸引力的工作。而奧納西斯還希望通過這份工作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等待有朝一日能夠前往充滿著希望和夢想的美洲大陸。當貨船行駛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時,奧納西斯立即被這個繁華的大都市吸引住了。船一靠港,他就帶著自己簡單的行囊和1500法郎的血汗錢離開了貨船。
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希臘僑民們熱情地接待了奧納西斯--這位來自故鄉的天涯淪落人,幫助他在當地的電話公司找到了一份電焊工的工作。電話公司實行計件制工資,為爭取多得一點報酬,奧納西斯每天工作16個小時,有時甚至通宵加班。為了節省開支,他與人合租了一張床,兩人輪流睡覺。經過一段艱苦的工作和生活,奧納西斯積攢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錢。他決心用這筆錢投資商海,立誓要成為世界知名的企業家。
從煙草業起家
在選擇投資行業的過程中,也許是家庭環境和遺傳因子起了作用,奧納西斯選擇了煙草業。當時,南美的煙草業被幾個財大氣粗的大老闆所控制,要想打進這個市場比較困難,但奧納西斯卻通過自己吸煙時對幾種煙草的比較中找到了突破口。他發現南美洲和阿根廷的煙草味道都很烈,不像希臘煙草那樣柔和。奧納西斯和許多希臘人都吸不慣當地的香煙,往往託人從希臘買煙來抽。目光敏銳的奧納西斯就是從這里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把經營范圍定位在專賣希臘香煙上。
由於資金少,奧納西斯只能在家裡搞一個手工卷煙的作坊,購買希臘煙葉自己生產卷煙。由於適銷對路,顧客趨之若鶩。一開始是希臘人相互轉告:不必再託人到希臘買煙。後來不少當地人也覺得柔和的希臘煙葉比濃烈的煙草味道更好,於是抽希臘煙竟然在阿根廷成為一種時髦。奧納西斯抓住商機,立即借錢買來一台卷煙機,批量生產希臘香煙,不到兩年,他就賺了將近100萬比索。
雖然利潤豐厚,然而在煙草商家庭長大的奧納西斯懂得,靠私人小作坊是不可能真正賺大錢的,只有從事煙草貿易和煙草運輸才能真正發家致富。由於本錢不多,奧納西斯就鋌而走險,開始經營起最容易發財的煙草走私買賣,很快就賺了大錢,財產超過了10萬美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站穩了腳跟。
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之後,奧納西斯開始從事正規的貿易活動。他租了一艘船,滿載阿根廷生產的羊毛、皮革和穀物等運往希臘,由他父親在希臘銷售,然後裝滿希臘的煙草回到阿根廷。商船經過幾次來回後,奧納西斯很快就賺到了30萬美元,成為在阿根廷的希臘僑民中引人矚目的人物。
1930年,奧納西斯已成為希臘產品的最大進口商和國家外匯的最大提供人。鑒於他在阿根廷的影響日益擴大,希臘政府任命他為希臘駐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領事。這樣,奧納西斯作為一名成功商人的同時,又成為一名外交官,有機會接觸政界和其他各界更多的人物,同時也有機會更多地接觸他從小就酷愛的船隻。他常常被一艘艘巨大的運輸船所吸引,久久不願離去。那一年,他只有24歲,但已是一位名符其實的百萬富翁。
"機緣船東"的崛起
1929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無情地摧殘了整個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陷於癱瘓狀態,而海上貿易損失更為慘重,許多巨輪不僅失去了用武之地,還成為船東的沉重負擔。在這場危機中,剛在企業界嶄露頭角的奧納西斯也面臨著災難。然而,他並沒有在災難面前驚惶失措,相反以超人的遠見和敏銳的洞察力,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而果斷採取行動。他認為,如果趁現在物價暴跌時買進大批便宜貨,那末到經濟再度繁榮時就可以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高價把它們拋出。他決定把自己的全部財產都押在已處於癱瘓狀態的海上運輸業上,他堅信,一旦經濟復甦,海上運輸必然會成為極其繁榮的行業。
有一天,奧納西斯得悉:加拿大國營鐵路公司要拍賣6艘貨船,原價200萬美元,現在每艘只賣2萬美元還無人問津。奧納西斯立即果斷出手,以12萬美元悉數買下這6艘貨船。許多人都以為奧納西斯喪失了理智,但他卻毫不動搖,堅信自己的決策是正確的。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戰爭需要大量的商船、貨船運送軍需用品和生活用品,於是給那些擁有船隻的人們提供了神奇的機會。剎那間,奧納西斯那6艘貨船立即變成了6座收益豐厚的流動金礦,替主人帶來了巨額財富。人們不得不佩服奧納西斯的先見之明,稱他為"機緣船東"。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這位"機緣船東"已經穩穩當當地躋身於在希臘擁有"制海權"的巨頭行列。
1943年,奧納西斯把他的企業總部遷到紐約,期望在他嚮往的美洲大陸獲得更大的發展。他的夢想果然一步步地實現:他的財富越來越多,他的船隊越來越大。然而,成功也招致了妒忌,有人在背後向他施放了暗箭。1951年1月,奧納西斯突然被警察以"欺騙美國政府和逃稅"的罪名逮捕。奧納西斯不堪蒙受這樣的誣陷和羞辱,在花費1萬美元被保釋出獄後,他用重金聘請名律師與美國政府打官司。然而,與政府作對當然難以取勝,迫於各方面的壓力,奧納西斯只得同意罰款750萬美元,以避免遭到驅逐;答應今後在美國船廠定製油船,還要在這些船上懸掛美國國旗。
這場官司使奧納西斯對美國人窩了一肚子的火,但他決定以另一種方式來報復,即多賺美國人的錢,在海上當霸主,讓美國的競爭對手聞風喪膽。這時,他已敏銳地看到,二次大戰以後,世界經濟將出現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時期,各國經濟將迅速復興和重建。而經濟的大發展必然刺激對石油等能源的需求,石油消耗量的大幅增加又勢必導致油船運費的猛增。為此,奧納西斯立即從他的商船隊中抽出大筆資金用以建造油船,為即將到來的石油爭奪戰作了充分准備。
闖進麥加的"希臘戰神"
1953年夏天,奧納西斯與夫人蒂娜乘著私人豪華遊艇來到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吉達港口,他帶著進軍石油的宏偉目標闖進了這里。
當時,阿拉伯豐富的石油資源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而美國的阿美石油公司已經與沙特國王簽訂了合同,由他們壟斷阿拉伯石油的開采。奧納西斯來到麥加的消息立即引起了世界輿論的關注,不少人都想看看奧納西斯如何對付擁有石油壟斷開采權的阿美石油公司。
奧納西斯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沖著阿美石油公司去麥加的,因為他一直把受到的屈辱銘記在心,想尋機向美國人討回公道。他同年邁的沙特國王以及王儲阿卜杜拉·阿齊茲分別進行了長談。他發現阿美石油公司簽訂的合同中,雖然寫明了該公司擁有石油的壟斷開采權,並由它用油船將石油運往世界各地銷售,但卻沒有規定沙烏地阿拉伯不可以用屬於自己的油船來進行石油運輸。奧納西斯正是利用這一點,希望說服沙特國王,用自己向他們提供的油船來運輸石油。然而,年邁的國王正在遲疑未決之時,突然去世,王儲阿卜杜拉·阿齊茲繼承了王位。奧納西斯抓住年輕國王的自主心理和民族自尊心,反復游說,終於在1954年1月20日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簽訂了震撼世界的《吉達協定》。協定規定:(1)成立"沙烏地阿拉伯油船海運有限公司";(2)該公司將擁有一支總噸位為55萬噸的油船隊,全部掛阿拉伯國旗;(3)該公司將擁有沙烏地阿拉伯油田開採的石油的運輸壟斷權;(4)該公司股東為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和奧納西斯;(5)奧納西斯承擔建立一所每年為沙烏地阿拉伯的商船隊培養50名高級船員的海運學院。
《吉達協定》激怒了美國人,實力雄厚的阿美石油公司立即著手予以反擊。同時,伊拉克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伊朗石油公司,以及飛馬、埃索、德士古、殼牌等各大石油公司也聯合起來圍攻奧納西斯。更為嚴重的是,美國的船東們聯合了希臘的其他船東一起圍攻奧納西斯,有個名叫斯皮羅·卡波迪斯的希臘船東還在報紙上刊登一條聳人聽聞的消息,聲稱自己是《吉達協定》的見證人,揭發奧納西斯是用重金收買酋長們和偽造文本的方法來騙取該協定的簽訂。於是,美國方面利用這條消息大做文章,並向年輕的沙特國王施加壓力,揚言若不取消《吉達協定》,美國就要對沙特實行海上封鎖、食品禁運等制裁,還要停止對沙特的一切援助。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奧納西斯連澄清事實的機會都沒有,就在各方攻勢的合擊下敗下陣來。這次出擊,他總共損失了約10億美元,但他卻從此名聲大振,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吉達風波"之後,奧納西斯的事業所向披靡,人們已改稱他為"希臘戰神"。他駕著永往直前的戰車,時刻以敏銳的目光觀察著世界,伺機向新的目標發動沖擊。
"風流船王"的婚姻與家庭
奧納西斯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同他在事業上的輝煌成就一樣,始終是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
他的第一次婚姻發生在1943年,當時他已37歲。這年秋天的一個夜晚,奧納西斯來到希臘大船東斯塔弗·利瓦諾斯家中作客,與主人漂亮的二女兒蒂娜一見鍾情,兩人很快便墜入愛河。1947年,奧納西斯與蒂娜在紐約的東亞教堂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奧納西斯與蒂娜結婚後,不僅財力上更加雄厚,而且獲得了一位事業上的得力助手。蒂娜憑借出眾的風度與才華,周旋在許多王公貴族、高官巨商之間,幫助奧納西斯打入了歐洲上流社會。
然而,當奧納西斯1957年在一次酒會上認識了著名希臘歌星瑪麗亞·卡拉斯以後,便逐漸與蒂娜有了嫌隙。在以他們女兒名字命名的"克里斯蒂娜"號豪華遊艇上,從此很少見到蒂娜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歌星卡拉斯。1958年,停泊在摩納哥港灣的"克里斯蒂娜"號上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二戰時大名鼎鼎的人物溫斯頓·邱吉爾,以及美國參議員約翰·肯尼迪和他漂亮的妻子傑奎琳。他與傑奎琳一見如故,而這位未來的總統夫人對乘坐世界上最豪華的私人遊艇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1962年,奧納西斯夫婦邀請卡拉斯夫婦和其他一些知名人士,舉辦了乘坐"克里斯蒂娜"號漫遊地中海和希臘島嶼的活動。航程結束後,這兩對夫婦便分別離婚。當奧納西斯和卡拉斯准備結婚時,發生了一件大事:1963年11月12日,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身亡。奧納西斯得知這一噩耗後,第二天清晨就搭乘飛機從紐約轉道華盛頓。此後一段時間,他經常去看望和安慰極度痛苦的傑奎琳,使這位肯尼迪的遺孀十分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奧納西斯開始陪伴傑奎琳出入社交界。1965年,傑奎琳搬出白宮,准備過一段日子與奧納西斯結婚。
而奧納西斯幾年來在紐約和蒙特卡羅分別享受著兩個女人的溫情,從而獲得了"風流船王"的雅號。然而,究竟與哪一個女人結婚,他似乎還在猶豫。這時,他的老對頭、另一位希臘大船東尼亞爾霍斯在客觀上幫助他作出了決定。
尼亞爾霍斯與奧納西斯同樣出類拔萃,雙方勢均力敵。當奧納西斯娶了當時希臘最大船東的二女兒蒂娜,從而使自己船隊實力大增時,尼亞爾霍斯不甘落後,立即去追求蒂娜的姐姐歐耶尼並獲得成功,從而成為奧納西斯的連襟,同樣能夠從岳父那裡獲得支援。此後,兩人在建造油船、組建船隊、裝潢私人遊艇等許多事情上,都是憋著一股勁想壓倒對方。
正當奧納西斯在第二次婚姻的選擇中舉棋不定時,傳來了尼亞爾霍斯再作新郎、娶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大王福特的女兒,從而成為世界上流社會新聞明星的消息。奧納西斯立即作出了反應:他不會找一個希臘歌星來與福特的女兒比高低,他決心創造一個新的希臘神話。
1968年10月20日,奧納西斯與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遺孀傑奎琳在斯科爾比奧斯島舉行婚禮。這一爆炸性的新聞震撼了全世界。曾經的美國第一夫人成了一名外國商人的妻子,這不僅大掃了美國人的面子,而且使奧納西斯的好勝心和報復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
1973年1月,奧納西斯唯一的兒子亞歷山大乘坐一架私人飛機失事,奧納西斯受到沉重的打擊。1974年,他終於在憂郁和苦悶中病倒了。1975年3月,一代船王在巴黎一家醫院中逝世。奧納西斯留下了總噸位700萬噸的400艘大小船隻和陸地上難以計數的產業,由他的遺孀和唯一的女兒克里斯蒂娜繼承。
奧納西斯走了,但他的名字幾乎成了希臘船運的代名詞,他的輝煌業績將永留於世界海運史上。
④ 船王哈利訓子出自那本書中
船王哈利教育兒子的故事是在《商界》里的一篇短文《賭場修煉》。
美國船王哈利的教育方法非同一般,讓兒子親自體驗人生如賭場,生命中該如何取捨。老哈利很清楚,能夠控制情緒和慾望,往往意味著掌控了成功的主動權。
美國船王哈利訓子的故事美國船王哈利曾對兒子說,等你到了23歲時,我要將公司的財政業務交給你。在兒子23歲生日這天,老哈利卻將兒子帶進了賭場。並通過一年的鍛煉讓兒子成功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業務是小事,多少人失敗,並不是因為不懂業務,而是緣於對自己情緒的失控和對自己慾望的無休止性。天下人,不是把握不了財產,而是把握不了自己。
⑤ 美國船王哈利訓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美國船王哈利訓子的故事 美國船王哈利曾對兒子說,等你到了23歲時,我要將公司的財政業務交給你。誰想,在兒子23歲生日這天,老哈利卻將兒子帶進了賭場。 兒子小哈利從未進過賭場。老哈利給了小哈利2000塊錢,讓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倆和手段,然後告訴他,無論如何不能把錢輸光。 小哈利點頭答應。老哈利卻十分不放心,囑咐兒子一定要剩下500塊錢。小哈利心說,這還不好辦嗎,你說剩多少就剩多少。然而他卻沒想到,很快就賭紅了眼的他,竟然輸得一塌糊塗,一分不剩,早把父親的話忘的一干二凈。 原來父親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走出賭場,小哈利十分的沮喪,說他本以為最後兩把能賺回來,那時他手上的牌正在好轉,沒想到卻輸得更慘。 老哈利說,你還要再進賭場,不過你已經輸掉了本錢,我不能再給你。咱們事先有約,這需要你自己去掙。 不久,小哈利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做小時工,掙到了700塊錢。他再次走進賭場,這一次,他給自己制定了策略,只能輸掉一半的錢,到了一半時,他一定離開牌桌。但是,他輸到自己制定的界限時,腳下卻像被釘子釘住了一樣不能動彈,他沒有堅持住自己的策略,雖然也有斗爭,但是還是把錢全部都壓了上去。這一次他依然輸了個精光。 父親在一旁看著他,一言不發。走出賭場時,小哈利對父親說,他再也不想進賭場了,他只能做一個輸家。而且他的性格也只能等到把最後一分錢都輸光為止。 父親說,不,你還得再進賭場,賭場是這個世界上角斗最激烈、最無情、最殘酷的地方,人生亦如賭場,你為什麼不進呢? 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他再次走進賭場時,是半年以後的事情了。這一次,他的運氣還是不佳,又是一場輸局,但他卻冷靜了許多,沉穩了許多。當錢輸到一半的時候,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賭場,走出了賭場。 雖然事實上他還是輸,但是在心裡,他卻有了一種贏的感覺,因為這一次,他戰勝了自己,他沒有把自己輸個精光。 老哈利看出兒子的喜悅,說:你以為走進賭場,是要贏誰?你是要先贏了你自己!控制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贏家。 從此,小哈利每次走進賭場,都給自己制定一個界限,在輸掉百分之十時,他一定會退出牌桌。再往後,熟悉了賭場的小哈利竟然開始贏了。第一次,他不但保住了本錢,而且還贏了幾百塊。 一旁的父親警告他,現在他應該馬上離開賭桌。可在如此順風順水的時候,小哈利怎麼肯放手,接下來,果然他又贏了一個百分之十五。小哈利無比興奮,眼看就要贏到一倍的數字。這是他從沒有遇到過的場面,他興奮不已。誰知,就在這時,形勢急轉直下,幾個對手加大了賭碼。只兩把,小哈利便全部輸光。他驚得一身汗,這時他才想起父親讓他離開的那個時間,如果他能那時離開,他就是一個贏家。可惜,他在已經贏的時候,卻又一次做了輸家。 一年以後,老哈利再去賭場觀看小。這時的小哈利已經像一個老手了,輸贏都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不管輸到百分之十,還是贏到百分之十,他都會離場,就是在最順手的時候,他也會放手,並毅然決然地退出來。老哈利激動不已,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上,能在贏時退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而這樣的人,天下少之又少。而他的兒子已經做到了。 老哈利終於決定,將自家的幾百億財政大權交給小哈利。小哈利十分吃驚,因為他還不懂得公司的業務。老哈利卻一臉輕松地說:業務是小事,多少人失敗,並不是因為不懂業務,而是緣於對自己情緒的失控和對自己慾望的無休止性。天下人,不是把握不了財產,而是把握不了自己。這個,你已經學會了。
⑥ 有誰知道這么一個故事農庄兒子變成美國船王女婿。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農庄的兒子變成洛克菲勒的女婿:一個經紀人找到這個農場主的兒子,跟他說,讓他成為洛克菲勒的女婿,他不信,經紀人就找到洛克菲勒說,有個年輕人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洛克菲勒就同意了,經紀人又找到世界銀行的總裁,說,一個年輕人可以當副總裁,因為他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年輕人就順利當上了副總裁,類似這樣一個故事而已,呵呵
⑦ 電影魚光曲參加演出的演員有哪些人
漁光曲(1934)
導演:蔡楚生
編劇:蔡楚生
主演:王人美/韓蘭根/袁叢美/裘逸葦/羅朋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34-06-14
片長:56分鍾
⑧ 《趙一曼》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漁光曲》。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藝術價值
《漁光曲》無論是在藝術結構與鏡頭運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國電影的影戲觀念,格調凄婉而壓抑,節奏緩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幾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節曲折、悲喜交織、情趣盎然、觀賞性強等特點外,又突出了真實與細膩。
通過貧苦漁民的悲慘遭遇,以凄婉的筆調描寫了當時居民的苦難生活,顯示了導演藝術技巧的成熟。作為配音片,《漁光曲》可以看作默片向有聲時代轉變的特殊時期的產物,既保持了中國默片視覺表現上的高水準,也體現出一些對於聲音手段的有益探索。
影片以現實的題材、動人的情節、通俗的手法和精煉的技巧,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在故事性和抒情性的結合上,畫面造型的美感追求上以及對待意境界的營造上,都有所探索和創新。影片表現手法質朴,卻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開頭和結尾尤為動人,前後對應配以清新真摯的主題歌,達到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中國網)。
⑨ 請介紹一下電影《天才雷普利先生》
影片取材於美國偵探作家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同名長篇小說。法國導演克雷芒曾在1960年將小說改編成電影《陽光普照》(英俊小生阿蘭·德龍主演),因此由安東尼·明格拉導演的本片被認為是重拍片。與最喜歡表現歐美文化差異的美國作家詹姆斯的小說不同的是影片中的美國人去歐洲並非文化朝聖,而是去追求一種自由放盪的生活方式。具有顛覆意義的是在紐約的船王是古典音樂的崇拜者,而在歐洲流留忘返的孽子卻是爵士樂迷。
在任何一部似乎驚悚片似乎總是能看到希區柯克的影子,弗萊迪與梅茨是影片製造緊張氣氛的兩個重要人物。比如湯姆殺死基克後,以基克的名義租了豪華套間,弗萊迪突然登門造訪,兩人手扶著石雕頭像對峙時暗藏機鋒的對話與暗示性的畫面構圖,具有一種強烈的戲劇張力。跟希區柯克限制故事信息量來操縱觀眾的做法不同,影片通過湯姆的主觀視角來敘述整個故事,首先展示了他在沖動之下殺死基克的過程,然後讓觀眾跟隨他一起擔驚受怕,目睹他迫不得已殺掉一個個可能讓自己罪行曝光的人,最後陷入無邊的恐懼與孤獨之中。
湯姆·雷普利就是現代版的於連,他出身貧寒,長相也說不上英俊,他在劇場洗手間做服務生,業余時喜歡彈鋼琴。因為這個愛好讓他在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上層階級,讓他產生躋身上流社會的勃勃野心,這從他出發時帶著碩大的皮箱順著狹窄的鐵梯吃力地往上爬的仰視鏡頭中就可以看出來了。基克與湯姆正好相反,他是一位迷倒眾生的花花公子,在義大利過著湯姆做夢都不敢想的瀟灑奢糜的生活。兩人初見面,就頗有意味地從各自的膚色中反映兩人的強烈反差。湯姆受船王委託將基克帶回紐約,當他見到基克後就被他放浪奢華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了,他費盡心思迎合基克,兩人也的確共同一段快樂時光,但富家公子的驕橫自負最終還是無情地揭露了窮小子的窘迫處境,希望破滅之後,湯姆在惱怒之下乾脆在殺掉基克取而代之。在資訊相對落後的1958年,湯姆冒充基克堂而皇之地在義大利過上了紙醉金迷的貴族生活。從潛意識來講,他早有取代基克的野心,甫到義大利他遇到富家女梅茨就謊稱自己便是基克,而且自始自終梅茨都以為他就是船王的獨生子,對他一見鍾情,也時不時給他的冒牌之旅他帶來意想不到的危機。
湯姆·雷普利的悲劇從某種程度也正是強烈的階級差異造成的,基克的天生優越感讓他具備足夠的資本憤世嫉俗,他可以置重病的母親不顧,在遙遠的歐洲尋歡作樂,而且他並不是個案,如弗萊迪、彼得都是他的狐朋狗友。弗萊迪一眼就嗅出湯姆不是他們的同類,始終對他保持警覺,還不時對他冷嘲熱諷。富家子弟不學無術,卻能生活在天堂,而努力上進的窮小子卻永無出頭之地。迪克喜歡爵士樂,愛吹薩克斯,但弗萊迪卻說他根本不懂音樂。同樣的,基克也在背後說弗萊迪富有而愚蠢。湯姆卻能欣賞他們棄如敝屣的義大利歌劇,甚至為悲慘的劇情而留淚。最後野心膨脹、心理失衡的窮小子終於鋌而走險,試圖通過犯罪過上他夢寐以求的富貴生活。事實也證明,他完全能夠勝任基克的角色,就連基克的未婚妻瑪姬都贊嘆他彷彿天生就是養尊處優的富家公子。當然,由此產生沉重的心理負罪感以及疲於奔命的逃亡生活也是他必須咽下的苦果。影片中階級批判意識並不明顯,基克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基本上對他人是無害的,他唯一的罪過似乎就是沒有幫助他拋棄的女孩,導致她投海自盡。
影片保持安東尼·明格拉電影的一貫風格,採用大量風景優美的外景地,那波地陽光明媚的海灘,羅馬的西班牙廣場,威尼斯的聖馬克教堂,還有神秘宗教色彩的聖母祭祀儀式,光線充沛色彩飽滿,具有鮮艷、明快的視覺效果。還有湯姆駕駛電動車載著瑪姬穿行在羅馬街頭那一段,也讓人印象深刻。此外,影片還特別注重細節上描述,比如基克的皮鞋,作為湯姆意圖取而代之的物化表現出現多處特寫,還有他的戒指,更是影片重要的道具,它既是基克與瑪姬的愛情見證,也成為湯姆的犯罪證據。當湯姆試圖對瑪姬行凶時,步步逼進,他手握剃須刀放在睡袍口袋裡,由於緊張刀割破了手掌他也沒有察覺,血水慢慢地從白色睡袍里滲出來,令人觸目驚心。片中出現許多音樂表演場面,載歌載舞、隨意歡快的爵士樂、濃郁悲劇色彩的歌劇,除了呈現角色的生活場景之外,也形象地表現了人物各自的愛好取向與性格特徵,隱約暗示了故事的悲劇性結局。
影片首先讓人驚艷當然是基克的飾演者裘德·洛:健康的膚色、陽光的笑容、希臘雕像般俊美的臉龐,還有瀟灑不羈的個性,簡直可以傾倒全世界億萬觀眾,他那種酷酷的富家浪子形象可以說是影片最耀眼的角色。馬特·戴蒙飾演的窮小子湯姆,他的心情活動相對復雜許多,從最初的蒼白拘謹,到後來的揮灑自如,最後的迷茫無助,他的表演層次分明,較出色展現了角色心理變化,特別是表現湯姆冒名頂替,扮演基克時表現出人格上的分裂、錯位相當准確到位。從角色的表演難度來說,湯姆遠勝於基克。此外,瑪姬的飾演者格溫妮斯·帕特洛表演也非常精彩,此外,出場不多的凱特·布蘭切特與菲利普·S·霍夫曼的表演也可圈可點。事隔多年,重看影片才發現原來聚集了這么多位演技派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