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詩化的電影」、「戲劇感強的電影」,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電影感
真正的電影語言是風格先於文法而存在的,無客觀規律可循。只有這種「詩的語言」才使電影解放了被傳統敘事程式扼殺了的表現可能性,重新發掘出那種夢幻的、無秩序的、強悍的和幻覺的特性。
電影的成功(純商業片除外)取決於創作者對藝術的理解和對生活的理解,二者缺一不可。電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把電影比喻成高山,唯有對生活和藝術有獨特熱愛的人方可登頂。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分立於創作理念,統一於觀眾共鳴程度。
馮小剛的電影 ,卻也能讓大眾在笑笑和接受了 導演所表達的。要讓大眾接受不得選擇一個大家能接受的方法嗎?賈樟柯已經放言拍《在清朝》。電影商業化,大眾藝術化一定是一股趨勢。
⑵ 電影感染講述的是什麼
日本的:某破舊醫院,在改造過程中由於經費緊張而瀕臨倒閉,院長隨後也下落不明。這里的醫療環境極其惡劣,為了節約經費竟然將用過的針頭重復使用。病患得不到良好的照顧,醫護人員和病人都處於焦躁不安的狀態。在這種慌亂的情況下,醫療事故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次搶救過程中,小護士安積圓(星野真里 飾)忙中出錯將氯化鉀當成氯化鈣注入病人體內,最終致使病人死亡。經過一番激烈爭論,參加搶救的魚住大夫(高嶋政伸 飾)、秋葉大夫(佐藤浩市 飾)和護士們達成共識,決定將這起醫療事故隱瞞下來。
一切看似從未發生,一切彷彿無人知曉。但這只是一系列恐怖事件的開始。此後不久,一種神秘致命病毒開始在瀕臨崩潰的醫院內傳播……
美國的:薩曼莎(娜嘉拉·湯森德 Najarra Townsend 飾)原本約好和女友妮姬(Katie Stegeman 飾)一起去夜店消遣,她見到了朋友愛麗絲(愛麗絲·麥克唐納Alice Macdonald 飾),喜歡自己的男孩萊利(Matt Mercer 飾),卻獨獨沒有看到妮姬。酒過三巡,落寞的薩曼莎自飲自酌,誰知卻遭遇了一名男子的暴行。令人不願回憶的一夜過後,薩曼莎重新回到煩惱多多的生活中。誰知未過幾天,她便發現出現在身體上上的種種異狀,莫名的血跡,恐怖刺耳的幻聽,眼睛充血,皮膚出現青斑,牙齒脫落。
從愛麗絲口中得知,對她施暴的男人似乎是警方正全力追查的一個極度危險的人物。幾天前還如花似玉的女孩,而今變成了一副恐怖的死屍模……
⑶ 什麼是膠片感
所謂膠片感是針對數碼相機泛濫後才出現的略帶復古色彩的概念
1、類膠片色彩,包括負片(大寬容度)和正片(高反差鮮艷)以及黑白(影調豐富)或紅外(紅外光曝光產生的神奇色彩)膠片色彩
2、類膠片顆粒,由於民用膠片感光度通常在100,200.400.800四檔,加之沖洗和擴印,顆粒隨iso增加而增多,甚至由於膠片數字化(底片掃描)過程也會因掃描設備高低而產生不同程度的顆粒,而這是數碼片不需要的過程,因此形成膠片的獨特特徵。
3、類膠片片幅,膠片相機及膠片通常是135設備,片子長寬比3:2,其他比例的如120甚至以上尺寸的,aps先進攝影系統及半格間諜機較不流行,因此與數碼片的4:3,16:9等尺寸在感官上形成差異,也是膠片感的特性之一。
4、類膠片影調,很難描述這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需要自己對比體味。
大概就這些,共樓主參考
⑷ 電影的質感具體指的是什麼
此題很有意思,難以解答,也註定沒有正確答案。
電影的質感,我認為也可以等同於電影的氣質。
試結合個人的觀影體驗,談一下想法。
----------------
我個人感覺有質感的電影,往往都來源與有想法的導演,導演的想法有多少被呈現在電影里,這部電影就有多少重量。這種重量壓在觀眾的心上,是劇情之外的另一種體驗,它決定了劇情以何種面目呈現在觀眾面前。我更喜歡將質感稱為「一種出發點」。
我看諾蘭幾乎所有的電影,呈現出來的就是「厚重」。這在蝙蝠俠前傳系列中尤其明顯:
1.特寫近景多、即使是全景、中景的時候,被攝入物體巨大身影擠佔了畫面的主體。三部曲里碩大的卡車、碩大的運輸機、碩大的蝙蝠戰車和蝙蝠戰機,連那個蝙蝠摩托車都配了那麼碩大的輪胎,在畫面上,壓著你喘不過氣來。
2.諾蘭在講故事的時候你總能感覺到他的不緊不慢,高速剪輯你是永遠看不到的。即使在處理緊張/高潮橋段時,配上漢斯季默那麼重、快速鼓點的配樂,諾蘭也一定耐性的把演員的動作/台詞完整的展現完,他靠電影故事內在的戲劇沖突張力去讓你緊張。這是一種選擇。
3.統一整個電影的風格、基調。色調是昏黃、灰暗、壓抑的。連蝙蝠俠的聲音都低沉到地底,除了反派,誰都難得在電影里笑一下。順便一提,諾蘭的電影感覺都相當嚴肅。A級製作中為了在電影發展時不至於太冷場經常會講笑話,這些你在諾蘭的電影里是相當少看見的。
諾蘭慢吞吞的講故事,從來不會省略動機/動作讓觀眾自己銜接人物性格變化。所以以上這一切,讓我感覺到他電影中的「厚重」,而正是這種厚重感,讓我感覺到了余華《活著》里說的「一根頭發拴住一萬斤的重量,但頭發沒有斷」。我感受到了蝙蝠俠作為體制外英雄面對打破體制內暴力(警察)與犯罪分子之間平衡時,往往受到的雙方的責難。第三部里管家辭職前的對韋恩說的:我當年埋了你的父母,現在我可不想親手埋了韋恩一家。這種不詳的宿命感一直在後兩部前傳中彌漫,而蝙蝠俠的出現究竟有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點」,真是猶未可知,是蝙蝠俠的出現,升級了這些更為暴力反人類的反派,當平衡被打破,成長往往是天平的兩端。看完《蝙蝠俠》的很多陰暗的想法,和諾蘭營造出來的「厚重」是分不開的,而「厚重」我認為就是諾蘭電影里的質感。
------斯皮爾伯格導演在《拯救大兵瑞恩》後個人風格轉變非常明顯,大量的移動跟拍鏡頭,在一個鏡頭中展現了大量的動作/表情/對話。這種處理同樣是提升內在的節奏張力,在《慕尼黑》中尤為明顯。恐怖份子的突襲、復仇隊員第一次並不熟練甚至緊張的自殺,在這種跟拍,較長的鏡頭展現中,異常的真實,異常的有參與感。
而所有這一切,造成了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真實感」。
即使在科幻片《少數派報告》中,這種處理出來在情感線發展的流暢感,都讓你感同身受。
------還可以簡單舉例子的如姜文的電影,色彩的荒誕、對白的荒誕、人物性格的荒誕/偏執、抽象/理想主義的配樂,仔細看,什麼元素都被刻意的放大或者荒誕了。像極了余華的文字,特別是《兄弟》的里倫理顛覆、浮躁縱欲、眾生萬象。但也正就是余華的文字,那麼的荒誕,骨子裡現實感倒愈加被濃重的揮灑出來。他與他都提筆說了一小撮人物,但我們總能在這一小撮人中看到一大批人。
------類似的例子還能舉出很多,大體都是有自己風格的導演,正是這種風格的導演,讓電影可以任意被揉捏,被突破,被討論,不會像好萊塢很多A級製作一般被公式、被限制、被預見。
電影質感的體現,大抵就是導演的個人手段與想法吧。
以上,提供是一種解釋。
⑸ 什麼是電影感的畫面,現在的攝像機拍攝追求電影感的畫面,具體是追求什麼謝謝
個人以為,電影感是淺景深、高寬容度、高對比度,以及些許的偏色的畫面。
⑹ 看完電影感語是什麼
回味無窮 [ huí wèi wú qióng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huí wèi wú qióng ]
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後的餘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
出 處
宋·王禹偁《小畜集·卷六·橄欖》詩:「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例 句
1. 這部電影寓意深刻,令人~。
⑺ 電影效果是什麼效果
剪接
⑻ 你心裡有「電影感」的電視劇是什麼
《海上牧雲記》的畫面「電影感」十足,之後的很多電視劇也以具有「電影感」或「電影級製作」為宣傳噱頭,一些電視劇或網劇在開播之初也的確因此圈了一波粉,但也有後續口碑撲街的,比如《遠大前程》和最近的《男朋友》。
⑼ 如何製造電影感
如何製造電影感 - Being Cinematic - 攝影篇之構圖
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電影拍攝製作,那麼在初學階段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你拍攝的東西具有電影感」。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匠心獨運,在美術、道具、鏡頭語言設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度)、Pre-visualazations(預先視覺化)、聲音設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我曾經就此問題從導演方面發表過自己的見解。現在我想從攝影上面來簡單統述回答這個問題。
(以下文章內容假設讀者皆有一定攝影基礎)
經常有人在拍攝電影的論壇上面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讓自己拍攝的畫面看起來有電影感」。我覺得就「電影感」而言,有必要區分西方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微電影。
盡管好萊塢電影用金錢鴻篇巨制的電影效果有時候非常難去用一些低成本的手段去復制,但是有一些基本簡單零成本的拍攝理念是可以沿用終身地讓你的電影看起來像「好萊塢電影」(「電影感」)。不管是電影攝像還是平面攝像,我覺得都會有益於區別你和一般的攝影師。
從攝影上來說,我想把下面製造電影感的部分分成5個要素:
Framing(構圖),Lensing(透視),Camera and Camera Movement(相機和相機運動),Lighting(燈光),Color(顏色)
當然這5個方面不是唯一的電影感,但是我覺得這是很基本地區分好萊塢式電影和家庭錄像的標准之一。
攝影師花了畢生精力去學構圖,什麼九宮法,什麼黃金分割點,什麼對角構圖,什麼什麼什麼什麼⋯⋯我這篇文章不想講基礎,但是在這么多構圖裡面確實有些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地方區分電影感。
在拿起取景器的時候,有些東西你需要在腦海中明確—--
經常在前期和導演溝通交流要拍的電影的時候,需要先明確你要拍什麼尺寸的畫面。流行的尺寸有1.33 : 1 也就是俗稱的4 * 3,1.78 : 1 也就是所謂的 16 * 9,1.85 : 1 (也就是這些年流行所謂的Academy,叫法每年都在變)或者2.35 : 1 (寬屏)或者是2.40/2.39 : 1 (我稱作電子寬屏因為他們輸出1920*800)究竟選什麼樣的尺寸應該符合故事的敘事要求。雖然超多人們覺得寬屏高大上,但是在很多敘事情景下寬屏並不給力。如果你的故事有龐大的群演和給力的美術,那麼寬屏將會有助於你的環境表達。如果你選擇了寬屏但是你的電影里除了白牆還是白牆,那麼再寬的屏幕觀眾只會感到厭煩。相反,如果你要將的故事是一個很親密的愛情片,或者你要拍攝的地點很局限有很多東西你都要放在畫外,那麼寬屏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再假如如果你的電影裡面演員的身高差異很大,老人小孩啥的啥的⋯⋯你懂的。像前幾年很流行的1.33,在1.33:1的畫面你里你可以輕而易舉地表現一些很親密的畫面而不至於因為frame size(畫面尺寸)而妥協。雖然現在1.33淪為了「電視劇感」。
畫面尺寸的選擇應該在前期的最早階段就商定下來,甚至在story board(故事板)之前就決定。像電影The Dark Knight(蝙蝠俠,2008),他們拍了imax和2.35 spherical兩個版本,但是導演決定打破傳統把兩種尺寸的畫面混在了一起上映,這個大膽的舉動導致結果也非很美麗。又一次印證了「拍電影無定理」理論。
現在你有了框架了,但是要往裡面放什麼?成千上萬的文章教程都教了你在你的畫面里放什麼哪裡放,但是放眼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低成本微電影,在構圖中很重要的就是"screen depth"。唔⋯⋯中文怎麼講呢,這個screen depth不是景深,而是好萊塢電影中很刻意的在背景中的置景和環境讓演員表演的區間。很多微電影在很狹小的location(場地)里拍攝的,小房間啊、小商店啊之類之類。相反好萊塢都是在很大的場地空間里拍攝,呃⋯⋯這個確實人家高富帥的proction(電影規模)讓草根們很難去模仿,但是有一些東西呢還是可以讓吊絲微電影增加screen depth。
最最最最最最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把拍攝的對象放在牆面前。不只你的燈爺會對你感恩戴德內牛滿面,而且你也會立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
第二個方法就是拍攝的時候對著牆角。這是一個常見的簡單小技巧,對著房間的對角線拍攝會增加空間的深度。把你的相機移到牆壁的對角線,或者至少能看見牆壁的角落,讓你的畫面看起來立馬高大起來。
第三,把外景帶進來。如果你拍攝的地方有窗戶,那麼增加室內的照明讓大家能看見室外。甚至你可以用綠屏拍攝去假裝一個室外。很多時候新手往往喜歡block the window(把窗戶擋起來)或者blow out the window(把窗戶過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戶外的景色帶進畫面,往往你會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外景強烈暗示著環境,讓畫面非常漂亮地打開,畫面的深度戲劇化地增加。
第四,如果你在室外拍攝,嘗試取一些帶有地標性的建築物讓觀眾知道你在哪裡。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機放在背景里。如果你在城市裡,讓觀眾看見演員背後三條街道風貌。這些在背景里的東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虛化,但這些元素一定要在。
第四,我想說一下depth of field(景深)對畫面的影響。很多很多人都誤以為「大光圈淺景深」就等於「電影感」。呃,我只能說大光圈、淺景深是小朋友。景深只是構成電影感的眾多要素中的一種,並不是你把光圈一開大「哇噻」電影感就出來了。很多那些業余攝影愛好者或者自詡人像攝影什麼什麼的愛好者用大光圈淺景深拍了無數糖水片睡了無數麻豆圈了不少錢,但這些人不配稱為攝影師。如果你真的看電影的時候認真留心,那麼淺景深在好萊塢電影中通常只用在兩種以下的情況里:
第一種就是如果你在拍一個有很多信息量的semi-wide shot(半全景),你需要引導你的觀眾去注意某個重要的對象。想像一下路邊咖啡館有大概20多個群演,然後你需要觀眾去注意到我們的超級英雄正在接電話,這時候我們需要用淺景深去引導觀眾「該看什麼」。
第二種好萊塢電影用到淺景深的情況就是在拍攝特寫和中景的時候,這樣淺景深可以幫助觀眾的注意力放在對話的內容上。
除了以上這兩點,feature電影已經痛到入骨地花了大價錢去獲得一個場地的拍攝許可,他們真的很想都拍出來給你看「你看你看,這里好叼。快看快看,這里花了好多錢。」所以establishing shot(全景)一定都是深景深。而且多人之間的對話也是深景深。深景深會讓你的畫面看起來高大上,更宏偉廣闊。很多微電影看起來有一種claustrophobic(幽閉)的感覺是因為畫面的深度不夠。
所以,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好好思考感受一下,構圖的時候思考一下畫面的深度,你會驚奇你拍出來的畫面會有質的飛躍。
源自:http://107cine.com/stream/5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