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主要出現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好萊塢,以大量的街道背景,表現主義的視覺風格,偵探、犯罪一類的題材和陰暗、悲觀、恐懼情緒為特徵的影片。這一詞語是法國影評家尼諾·法蘭克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說」一詞的啟發而創造出來。它不是指一種類型,而是指主要歸屬在偵探片類型中或犯罪題材下的一種影片風格。黑色電影常用的手法有:(1)低調子、低角度照明、大光比的布光、非常硬朗的攝影調子;(2)不穩定的構圖、形狀奇特的光區和線條、物體(門、窗、樓梯、金屬架)常形成對人的分離和擠壓;(3)演員經常處在陰影中;(4)經常使用攝影上的構圖、角度、運動來控制場面;(5)經常使用復雜的敘事時空來加強人對過去的宿命感和對未來的絕望;(6)黑色電影的主人公往往是擠在警察與罪犯之間的偵探,他們不想與罪惡的世界同流合污但又處於雖憤世嫉俗但無可奈何的境地。一般認為,1942年約翰·休斯敦改編並導演的偵探片《馬爾他之鷹》奠定了黑色電影從視覺風格到敘事手法和主人公(亨弗萊·鮑嘉飾)形象等一系列的基本特徵。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黑色影片便逐漸消失。黑色影片還指法國戰後一批導演以強盜生活和其他犯罪行為作為題材而拍攝的一系列影片。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⑵ 黑色電影是什麼意思
黑色電影通常用作指代一種特殊風格的犯罪電影,往往關注於性與道德的腐化。一般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好萊塢出品的黑白電影,年代在1940年-1958年之間。也有人將少量歐洲電影或彩色片稱為黑色電影。60年代以後具有黑色電影風格的影片,被稱為新黑色電影。
⑶ 什麽是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系蝦米
作者:firewalker
學電影的人一定比我懂這個名詞【黑色電影】<Film Noir>,不過還是讓我簡單介紹給沒聽過的人吧~
Noir 是法文,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黑色。
【黑色電影】<Film Noir>的定義有很多家的說法,我就挑一家的說法解釋一下,這個說法的原文可以在 eskimo 找到:
http://www.eskimo.com/~noir/whatis.shtml
黑色電影包含下列七種元素:
▲ 犯罪
▲ 罪犯的觀點,而不是警察的觀點
▲ 傳統權威的反面,如腐敗的警察
▲ 不穩定的合作關系,可能動搖的忠誠
▲ 絕世美女,通常因為她造成一個好人的沉淪甚至死亡
▲ 暴力
▲ 奇特的劇情轉折和動機
(當然也不用都有,就是那種感覺咩~)
所以黑色電影不一定是說整部電影的視覺效果很黑(都在晚上拍),主要還是說它的「主題」是很黑的,所以結局不會是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結局不會讓你放心得覺得一切都會好轉,不會給你充滿希望的感受。
很多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就很 film noir,早期比較有名的如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的《日落大道》<Sunset Blvd.>就是一列,多半指的是四○、五○年代的這類型電影。
現代的當然也有些電影會有 film noir 的感覺,所謂的 post noir(也有叫 neo noir)就是後期的黑色電影,如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的《唐人街》<Chinatown>,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的《八厘米》<8mm>,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的《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o>,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勞勃狄尼洛<Robert DeNiro>的《恐怖角》<Cape Fear>,丹佐華盛頓<Danzel Washington>的《藍衣魔鬼》<Devil in a Blue Dress>,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斗陣俱樂部》<Fight Club>,烏瑪舒曼<Uma Thurman>的《追殺比爾》<Kill Bill>,當然,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的《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例子非常多。
⑷ 黑色電影具體指的是什麼
黑色電影 film noir
調子陰郁、情緒悲觀、表現憤世嫉俗和人性危機的影片樣式。法國作家和影評家N.法蘭克首先使用這一詞彙,是從黑色文學、黑色幽默轉用過來的。當時他是指好萊塢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一批偵探片。在這些偵探片中,主人公總是受到官方與犯罪集團的兩面夾擊。雖然主人公在與犯罪對手較量中總會獲勝,但卻又不得不服從社會法制規范,而這法制規范又是縱容犯罪或與犯罪共融的,因此主人公的勝利是沒有任何社會價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了這類黑色電影的發展勢頭,直到戰後又再次興起,主人公已開始對社會有了認識,變得憤世嫉俗,但卻陷入了孤立危機之中。黑色影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徵是懸念多、驚險、影調陰暗憂郁,規定情景總給人一種恐怖莫測的危機感。美國黑色電影的代表作有《馬爾他之鷹》、《卡薩布蘭卡》、《郵差總按兩次鈴》、《圈套》、《日落大道》和《拚命吻我》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也出現了一些黑色電影,如《巴黎警察局》、《殺人犯的面孔》、《死神手中的情侶》等;60年代以後美國黑色電影已衰落,但法國進一步拍出了反映社會病態、暴露社會黑暗的黑色電影,如《痛苦》、《第二次呼吸》、《 密西西比河的美人魚 》、《城市裡的兩個人》、《告別往昔》等。
它具有以下特徵:
1.黑夜的場面特別多,無論是內景或外景,總給人以陰森可怖、前途莫測。由危機感;
2.採用德國表現主義的攝影風格,以古怪的深影和陰沉的影調來造成一個夢魘世界的幻覺;
3.主人公往往是道德上具有雙重人格、對周圍世界充滿敵意、失望孤獨、最後在死亡中找到歸宿的叛逆人物;
4.慣常採用倒敘法或第一人稱敘述法作為描寫心理的手段。因此,黑色影片可以說是美國的暴力題材、德國表現主義的攝影風格和法國存在主義思想的結合體。
⑸ 什麼是黑色電影[Film noir]
是指一個電影流派。
"黑色電影"名稱的由來:
1946年,兩位法國電影評論家注意到40年代在法國發行的許多美國犯罪片/強盜片和偵探片都具有"黑色或黑暗"的主題和情緒,他們給這種特製的影片命名為"黑色電影",可見是現有"黑色電影"很多年後,才有"黑色電影的稱謂.
"黑色電影"簡史:
1.萌芽:早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特別是許多德國表現主義影片就具有不少"黑色電影"的特點,象羅伯特.唯內<卡里加里博士>(1919)就可以看作"黑色電影"先驅或萌芽.
2.形成:雖然法國人認為"黑色電影"是從1941年約翰.赫斯頓的<馬耳它之鷹>(鮑加Humphrey Bogar主演,准確的說其應該是和色偵探片的開山之作)開始,但我還是認為在20世紀30年代初"黑色電影"就已經出現,象<疤面人>(1946),既是強盜片/犯罪片,同時也基本具備了"黑色電影"的主要特質,完全也可看作是"黑色電影".
3.興盛:20世紀40.50年代無疑是"黑色電影"的黃金時期,也有學者把1940-1960看成"黑色電影"的運動和潮流.在朗格,懷德,赫斯頓,霍德華.霍克斯等一大批導演的共同努力下,這期間"黑色電影"佳片不斷,例如:霍德華.霍克斯的<疤面人>與<the big sleep>(1946),懷德的<double indemnity>(1944),Micheal Curtiz的<casablance>(1942)(不要奇怪,這個是不是"黑色電影"很有爭議),朗格的<the big hear>(1953),赫斯頓的<馬耳它之鷹>(1941),奧遜.威而斯的<公民凱恩>(1941)與<touch of evil>(1958),Caro Ireed的<第三人>等,象西區科克的如<The wrong man>等早期黑白影片,庫布里克的<The Killing>(1956)也都可列入"黑色電影".此外<The Letter>(1940)中出現獨立甚至危險,放盪的女性形象後,類似的女性形象在"黑色電影"中大量出現,如<煤氣燈下>(1944)與<勞拉>(1944)"黑色電影"在這段時期達到鼎盛.
4.衰落:60年代後由於戰後資本主義社會開始逐漸復甦,進入黃金發展時期,雖然有冷戰但比戰前社會局勢大為好轉,在觀念上人們對那些徹底無政府主義由以前的嚮往,內心膨脹轉變為抵制,由徹底無政府主義到深受社會關系的制約,"黑色電影"逐步衰落.象<教夫>系列已全然無真正"黑色電影"的反秩序,而是極力想融入秩序中,所以其是"黑幫片.強盜片",而不是"黑色電影".而錦旗的所謂少數的幾部"黑色電影"與原先"黑色電影"已有一些不小的差別,應叫做實驗黑色電影與邊緣黑色電影.
代表作品:<殺手的肖像>片長130分鍾.個人感覺特別棒!!!這電影創造了電影史上最令人恐怖的一名殺手.本片1986年完成,由於過激成分太多,所以直到1990年才上映.
⑹ 什麼叫黑色電影啊黑色幽默指什麼
黑色幽默概述
黑色幽默,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的混雜,表現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是其中心內容。面對這一切,人們發出玩世不恭的笑聲,用幽默的人生態度拉開與現實的距離,以維護飽受摧殘的人的尊嚴。另外黑色幽默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周傑倫同名歌曲《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也譯為 Sick humor
背景
黑色幽默產生,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繁榮於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的。當時美國在朝鮮戰爭結束後,一方面社會矛盾,勞資矛盾頻繁,另一方面麥卡錫主義使整個社會形成了壓抑窒息的氛圍;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捲入越南戰爭,戰事的失利和美軍慘痛的傷亡,更使全國反戰情緒高漲,局勢比較動盪,社會狀況比較混亂。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現實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懷疑,傳統的道德觀念遭到拋棄,生活與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懷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中小資產階級出於對共產主義革命的先天恐懼心理,在無所適從的社會背景下,於是產生了對現實採取嘲笑抨擊,揭露和諷刺,幻想和否定結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起源
早在20年代,一位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安德烈·布勒東曾編過一本名為《黑色幽默文集》的書,1965年,美國作家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 Bruce Jay Friedman)將60年代以來的美國報刊上發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風格的12名作家的作品編成一本小書出版,取名為《黑色幽默》。同年,美國評論家尼克伯克發表《致命一蜇的幽默》一文,明確的將這類作家稱為「黑色幽默」派,於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在美國誕生。
可見http://ke..com/view/981.htm
⑺ 什麼叫黑色或灰色電影
黑色電影不是一種類型(正如雷蒙·達格納特在針對海漢姆和格林貝格的《四十年代的好萊塢》一書發表的異議中有益地指出的那樣)。它不像西部片和歹徒片類型那樣由環境和沖突來界定,而是由更微妙的調子和情緒特點來界定。與灰色影片或非白色影片的可能變體相對的,就是黑色影片。
黑色電影也是電影史上的一個特定時期,就像德國表現主義或法國新浪潮那樣。黑色電影大體是指描繪陰暗的危機四伏的城市街道,犯罪與墮落的天地的那些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的好萊塢影片。
黑色電影是一個很難掌握的時期。它可以追根溯源回到若干過去的時期:三十年代華那公司的歹徒片,卡爾內(Marcel Carné)和杜威維埃(Julien Duvivier)的法國「詩意寫實主義」,斯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式的情節劇和最遠的德國表現主義犯罪片(朗格的那組《馬布斯》(Mabuse)影片)。黑色電影可以一面將其外限延伸到《馬爾他黑鷹》(1941,約翰·休斯頓導演),另一面延伸到《罪惡的接觸》(1958,奧遜·威爾斯導演),而從1941年到1953年間幾乎每部好萊塢戲劇性影片,都帶有一些黑色因素。黑色電影還有外國支脈,如英國的《第三個人》(1949,卡洛爾·里德導演),法國的《筋疲力盡》(1960,讓-呂克·戈達爾導演)和《告密者》(1963,讓-彼埃爾·梅爾維爾導演)。
幾乎每位批評家都有自己對黑色電影的定義,而且各有支持自己定義德片目和時間表。可是,個人的描述性定義總會有不盡適當之處。一部關於城市夜生活的影片未必就是黑色片,黑色電影也未必就是關於犯罪和墮落。由於黑色電影是按情調而不是按類型界定的,所以幾乎不可能用某一位批評家的描述性定義去同另一位的定義爭議。那麼,構成一部黑色影片的黑色因素有多少呢?
我不想在定義上爭論,我想還黑色電影以其本來的色彩(各種濃度的黑色),歸納那些文化因素和風格因素,這是做出任何定義都要回答的問題。
我寧願擔著風險用阿瑟奈特的口吻講話,我想指出,在四十年代的好萊塢有四種產生黑色電影的條件(奈特在《最生動的藝術》一書中所應用的危險性在於使電影史與其說是一宗結構分析的工作,還不如說是藝術與社會力量神奇的相互作用和結合的案例)。下列四種催化因素中的每一種,都能對黑色電影作出定義,黑色調性的特性就是從這些因素的每一種中引申出來的。
⑻ 黑色電影是什麼
法國批評家將犯罪片和匪幫片歸結為黑色電影類型(the film noir),其起意是因為法國的犯罪小說大都是黑色封面。黑色電影的類型,成為好萊塢更為復雜的一種風格。它兼有偵探、匪幫、城市戲劇影片的風格,其背後潛伏的是一股悲觀的黑色的暗流。在美國,弗蘭克.塔特爾的《供出租的槍》(1942)開創了黑色電影的時代。大部分黑色電影都帶有冷戰時代的印痕。黑色電影最早的代表作之一為霍克的《睡大覺》(1946)。這是根據雷蒙德、錢德勒的小說改編的。繼後,拉烏爾.沃爾什拍了弗洛伊德式的《狂熱》(1949),弗里茨.蘭拍了宿命的《大熱》(1953)。這都是黑色電影的代表作。在人們印象中最深刻的要算尼古拉斯.雷的《他們在夜間生活》(1948)。朱爾斯.達辛的《裸城》(1948)和約翰休斯頓的《柏油森林》(1950)利用城市背景淋漓盡致地表現黑色電影所有的要素。塞繆爾富勒的《南街上的小偷》(1953)很好地利用了冷戰心態來拍攝黑色電影。
⑼ 什麼是黑色電影又來干什麼的
黑色主要用來描述該類風格晦暗、悲觀且憤世嫉俗的此類型電影,這類電影通常將背景放在犯罪舞弊叢生的底層社會,充斥著被過去羈絆,對未來欠缺安全感正邪角色的無法自拔。主要特點是調子陰郁、情緒悲觀、表現憤世嫉俗和人性危機。
而黑色幽默,《大英網路全書》對「黑色幽默」的解釋是:「一種絕望的幽默,力圖引出人們的笑聲,作為人類對生活中明顯的無意義和荒謬的一種反響。」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的文學方法。「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現實,「幽默」是有意志的個體對這種現實的嘲諷態度。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絕望的幽默。這派作家調動一切可調動的藝術手法,將周圍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惡、畸形、陰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誕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