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林國際電影節,地點當然在德國柏林,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
2,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上海,金爵獎獎項:金爵最佳影片獎(獎給製片人),評委會大獎(獎給最具創意的影片),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獎給攝影導演),最佳音樂獎(獎給作曲)。亞洲新人獎獎項:亞洲新人最佳影片獎(獎給製片人),亞洲新人最佳導演獎(獎給導演)。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新增獎 項:觀眾評獎。
3,戛納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4,蒙特利爾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市,故事片設美洲大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短片設蒙特利爾大獎、評委會特別獎。此外還有鼓勵獎、國際評論獎、加拿大航空獎等。
5,紐約電影節,美國紐約,號稱最前衛的電影展,它是全球重要電影節的尾聲,該綜合性國際電影節之主旨是對世界各地優秀電影的藝術成就給予正確評價,加強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的經驗交流,發現新人才,獎勵有價值的新影片,促使這些新影片在電影院作商業性的發行放映。按章程規定,電影節不舉行比賽,也不發獎。1996年開始紐約電影節開辟了一個電影前衛短片展,專門放映最新的先鋒派電影,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前衛短片展。
6,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瑞典斯德哥爾摩,以求新求異為選片宗旨,力求將電影節打造成電影界新秀與觀眾和評論家交流的平台。電影節評委規定角逐電影節最高獎銅馬獎的參賽片導演最多隻執導過3部作品,以鼓勵各國電影新秀嶄露頭角。獎項分別為Bronze Horse for best film(最佳電影銅馬獎), Aluminium Horses for best actor(最佳男演員鋁馬獎), best actress(最佳女演員), best cinematography(最佳電影技術), best screenplay(最佳劇本), first feature(最佳情節片)等。
7,台灣金馬電影節,台灣台北,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包括劇情片、短片、紀錄片及動畫片等影片獎項;個人獎項則有導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獎、原著劇本、改編劇本、攝影、視覺特效、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動作指導、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剪輯、音效等;特別獎項為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特別獎;非正式競賽有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8,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美國芝加哥,獎項分別是:芝加哥紀錄片至尊大獎(CHICAGO DOC GRAND PRIX),芝加哥紀錄片至尊大獎評委會特別獎(CHICAGO DOC GRAND PRIX JURY SPECIAL PRIZE),榮譽獎(HONORABLE MENTION),芝加哥記錄短片至尊大獎(CHICAGO DOC SHORT FILM GRAND PRIX),阿里—博則那·最因創意獎(ARIE & BOZENA ZWEIG INNOVATION AWARD),那塔莎·艾薩克電影術大獎(NATASHA ISAACS CINEMATOGRAPHY AWARD),芝加哥紀錄片觀眾最喜愛獎(CHICAGO DOC AUDIENCE AWARD),芝加哥紀錄片人道主義獎(CHIXAGO DOC HUMANITARIAN AWARD ),評委會主席獎(PRESIDENT'S JURY AWARD),芝加哥紀錄片天空獎(CHICAGO DOC SKY IS THE LIMIT PRODUCTION AWARD),JUSTYNA & THOMAS ROSZAK「我們世界的孩子」兒童紀錄片獎(OUR KIDS OF THE WORLD AWARD),芝加哥經典紀錄片獎(CHICAGO DOC CLASSIC AWARD),影評人獎(FILM CRITICS' AWARD),國際傳媒獎(INTERNATIONAL PRESS & PROGRAMMERS AWARD),「發現之眼」新人獎(DISCOVERING EYE AWARD)。
⑵ 國內最頂級的電影頒獎典禮和音樂頒獎典禮分別是什麼
粘貼的音樂類 1 中歌榜 比較權威了 即使只是得了個金曲獎,像周傑倫,韓紅,孫楠,王力宏,吳克群等歌手也會去現場領獎 新人即使只是提名 也會去現場 被中歌榜提名最後甚至得獎 就代表被華語樂壇老一輩的認可了 所以新人以能入中歌榜為容。。。
2 MR 即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 就是看電台廣播的點播量,我認為所有獎項中,最重頭的不是什麼最受,最佳,而是點播冠軍歌曲,因為它完全是由聽眾的點播量多少而產生的,沒有什麼投票、、、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8-11 03:15
中歌榜 。。。。歌手去中歌榜領獎是很光榮的。。。。就算是小獎也會親自到現場拿獎
網路娛樂沸點 完全是靠網路的搜索量去頒獎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8-11 03:28
MR (刷票是會被查出來,清票的,嚴重還會取消資格)
網路娛樂沸點(不只盤點音樂,影視,導演……都會盤點,會有很多大咖到現場,如劉德華,馮小剛,李冰冰,古天樂等等,以網路的搜索量為依據。能去那領獎,也算長臉了 回答者: 水若晶婷 | 五級 | 2011-8-11 10:40
中歌榜 回答者: 煒大的煒 | 一級 | 2011-8-11 11:02
中歌榜 國內比較權威的 了 公信力強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8-14 07:13
。。。東南勁爆榜 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 中歌榜
⑶ 電影節共有哪些大獎
你問的是哪個電影節?
每個電影節都有不同的
給你個奧斯卡的吧你參照一下
奧斯卡金像獎獎項簡介
最佳影片獎(BEST FILM AWARD)
該獎從第1屆起到57屆為止,一直未有變動,只是提名影片的數目有多有少。最多的是第7屆,被提名的影片一共有12部。第5至第16屆,提名片都在10部以上。此後每屆最佳影片都從5部提名影片中評出。
最佳表演獎(BEST PERFOMANCE AWARD)
該獎項分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獎和最佳男配角、女配角獎4項。最佳表演獎最早只設有男、女主角獎兩項,從1936年第9屆起才設有男、女配角獎。
最佳導演獎(BEST DIRECTOR AWARD)
該獎由美國導演公會的全體會員提名,由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導演部門現任會員最後投票選舉。
最佳劇本獎(BEST SCREENPLAY AWARD)
該獎項又分為創作劇本獎與改編劇本獎兩項,它們的提名與最後投票選舉均與最佳導演獎相同。經歷幾次變動之後,從1957年度起,劇本獎改為「最佳創作劇本」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
最佳攝影獎(BEST CINEAMATOGAPHY AWARD)
該獎項50多年來並無多大的變動,在1938年度第11屆之前,僅設一項攝影獎。從1939年到1956年,分為黑白與彩色兩項。到1957年兩者合並為一項攝影獎。次年又分為黑白和彩色兩項。到1967年,由於黑白片產量巨減,上述分類逐漸被取消。從那時起,攝影獎只設一項。
最佳音響獎(BEST SOUND AWARD)
該獎項從第1屆至第30屆期間,一律稱為錄音獎。自1958年第30屆起,改為音響獎。
最佳音樂獎(BEST SCORE AWARD)
由於美國的公眾崇尚歌舞,在奧斯卡的各獎項中是比較突出的。
該獎項又分為最佳作曲、最佳配樂、最佳歌曲等3項。其中歌曲分項從1934年設立以來,一直未變。它授予的對象是為大型故事片創作的一首主題歌,包括詞與配曲。
最佳美工獎(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AWARD)
最佳美工獎全稱最佳藝術指導——布景裝置獎,所謂藝術指導,是指影片的布景、道具等設計。該獎一度有黑白彩色之分,但1967年起兩獎合並,僅設一項。
最佳視覺效果獎(BEST VISUAL EFFECTS AWARD)
該獎項授予利用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處理與動畫等製造視覺效果上有突出成績者。該獎項始於1939年,從1963年起,它分為視覺效果獎和音響效果獎。音響效果獎到1968年時才被廢除,從而只剩下視覺效果獎一項。
最佳服裝設計獎(BEST COSTUME DESIGN AWARD)
該獎項由具有藝術指導部門會員資格的服裝設計師進行預選、提名與最後投票。
服裝設計獎從1948年設立以來,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在1957年之前有黑白與彩色之分。後來幾經分合,自1967年起合並為服裝設計獎一項。
最佳剪輯獎(BEST EDITING AWARD)
該獎項從1934年設立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其評選方法與攝影獎相同。從第52屆起,又出現最佳音響剪輯獎和最佳音響效果剪輯獎。
最佳化妝獎(BEST MAKE-UP AWARD)
該獎項從第54屆開始設置。
最佳外語片獎(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AWARD)
該獎項授予非英語國家製作的大型有聲故事片。但一個國家只能提名一部。評選提名作品用秘密投票方式進行,每屆提名5部,被提名者可派一名代表參加頒獎儀式。英語國家的影片均不許參加該項評選。
最佳短片獎(BEST SHORT SUBJECTS AWARD)
該獎項授予的是指長度不到3千英尺的35MM影片。現分動畫短片和真人真事短片兩項。
最佳記錄片獎(BEST DOCUMENTARY AWARD)
該獎項分為長記錄片獎和短記錄片獎兩項。前者授予長度超過3千英尺的35mm,16mm或70mm記錄片;後者授予長度不到3千英尺的35mm,16mm或70mm記錄片。按照規定,這三種長、短記錄片必須反映文化、藝術、歷史、社會、科學、經濟或其他領域內的重大題材,而且拍真人真事。
該獎項是由記錄片獎評審委員會在審查了所有參賽影片後,評選出3-5部長、短記錄片作為最後的提名影片。
榮譽獎(HONORARY AWARD)
榮譽獎是所有特別獎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它的前身是特別獎,創於第1屆。從1950年開始,易名為榮譽獎。
該獎授予在電影製作方面有傑出貢獻或長期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進行卓有成效活動的個體或團體。
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IRVING G*THALBERG MEMORIAL AWARD)
歐文*撒爾伯格(1899~1936)好萊塢著名製片人,曾監制不少名片。37歲去世,學院特地設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紀念獎。該獎項從1937年設立以來,一直沒有變動。他由學院理事會決定,授予「一貫從事電影製作並發揮高度才能」的製片人。規定每屆只有一名獲獎人,而且只有完全夠條件才能獲選。曾有幾屆因沒有合適人選而空缺。
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
瓊*赫肖爾特(1886~1956),學院創始人之一,曾任第11屆院長,為使學院擺脫困境曾做出巨大的努力。為了紀念他特設此獎,此獎項從1956年創設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它由學院理事會決定,授予「為給電影事業帶來信譽而做出人道主義努力的電影事業人士」,規定每屆只有一名獲獎者,而且只有完全夠條件者才能評上,曾有幾屆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而空缺。
特別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該獎項設立於1972年。那時,科幻片、災難片、動作片日益增多,為了表彰他們在視覺效果和音響方面的革新成就而特設此獎。起先僅視覺效果成就獎一項,後來又增設音響成就獎。但每屆不一定兩者都評出,而且每一分項的獲得者也會有多名。
科技成果獎(SCIENTIFIC OR TECHNICAL AWARD)
該獎項從1930--1931年第四屆創設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它授予的對象包括對電影藝術與電影科技有特別價值,並在電影產業中採用先進的工藝、公式、發明與發現的影片。該獎項又分為一、二、三等獎。
⑷ 全球重要的音樂獎項有哪些
非原創:
中國
香港電影金像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電影金雞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
日韓
韓國青龍獎
歐美
BFCA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HFPA金球獎(Golden Globe)
美國格萊美音樂大獎
柏林電影節
奧斯卡獎
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in Berlin
全球電影成就獎
ASCAP Awards-美國詞曲創作人協會年度大獎
國家評論協會NBR
電影音樂終身成就獎
外國記者協會
金衛星獎
⑸ 電影節開幕音樂
http://mp3..com/m?f=3&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0%E4%BD%B1%B1%B3%BE%B0%D2%F4%C0%D6&lm=-1&oq=%B0%E4%BD%B1&rsp=3
這是很多的頒獎背景音樂
http://mp3..com/m?f=3&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0%E4%BD%B1%C7%FA&lm=-1&oq=%B0%E4%BD%B1&rsp=2
這個是很多禮儀,頒獎曲
http://mp3..com/m?f=3&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0%E4%BD%B1%B5%E4%C0%F1%D2%F4%C0%D6&lm=-1&oq=%B0%E4%BD%B1&rsp=4
頒獎典禮音樂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D%F2%B1%A6%C2%B7&lm=-1
最最有名的萬寶路進行曲~
如果不滿意,去網路搜進行曲
頒獎適合這種雄壯有力的音樂~!
⑹ 有沒有電影節和音樂頒獎的預告網站
你可以去多關注新浪和搜狐的新聞網
⑺ 世界上最高的電影獎項是什麼最高的音樂獎項是是什麼
電影方面最高成就獎當然是奧斯卡,但是奧斯卡更注重政治和商業因素,相反歐洲三大電影節則更注重電影本身的藝術成就,同樣不輸奧斯卡,分別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與奧斯卡並稱世界四大電影節
再就是華語地區兩岸三地的大陸金雞獎,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值得一提的就是早些年金馬獎是相對來說最有含金量的,但是現在華語電影獎都幾乎差不多
音樂方面最高成就獎就是格萊美獎,華語地區是金曲獎。
⑻ 世界著名電影節及獎項分別是什麼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威尼斯電影節的獎項很多,主要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至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始於1985年,由東京國際映象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是亞洲最大的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1951年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主要獎項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主要獎項有金棕櫚獎和評委會特別獎,金棕櫚獎屬於最佳影片大獎,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擇一到三部優秀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
美國電影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做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於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4日之間召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
⑼ 2016北京電影節最佳音樂獎叫什麼名字
獲得2016北京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電影名稱:地雷區 Under sandet (2015)
配樂:蘇內·馬丁
⑽ 知名的國際電影節獎項名稱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官方網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HKFCA)主辦,始於1996年,每年舉辦一次,本協會共有會員四十多人,其中包括電影教育、電影研究、電影工作者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及學者。目的是推動香港電影文化的發展,鼓勵創作更多優秀電影,總結一年香港影壇的成績。
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選范圍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該獎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8、1974年停辦),主要評選對象為台灣電影,後擴展了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後將大陸電影也納入評選范圍。現在是一個世界華語電影年度評選的獎項,至1999年一共舉辦了36屆,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也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整體電影事業的發展,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