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慰安婦題材《二十二》票房過億,為何這部電影能夠大賣
它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影片,它與一般的戰爭片不同,它主要聚焦的是在戰爭當中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些受害者,那就是慰安婦。這里的慰安婦不只是包括中國的遭受破壞的女性,還有日本一些非常無辜的女性,都因為這一場戰爭而捲入了進來,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我看來這一部影片之所以會非常受歡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認識了戰爭的殘酷。在戰爭當中我沒有人看到的,只有在這面上所犧牲的人數,因為他看上去更加的體面而又光鮮,但是對於那些在背後受到迫害的人,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忽略,甚至是都不能夠記起。而慰安婦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在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的那一段時期,中國有20多萬的,我不清白你信,被當做了慰安婦,而他們後來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的困苦,有的甚至終身不育,有的精神失常,而有的一直都是一輩子活在痛苦當中,被人指指點點,社會當中對於他們一直都有著一種歧視。
2. 《三十二》和《二十二》區別是什麼
區別:
1、片長不同:
《三十二》(片長43分鍾),《二十二》(片長99分鍾)。
2、片名由來不同:
《三十二》拍攝時全國僅剩32位「慰安婦」倖存者,故將片名取為《三十二》。
《二十二》拍攝時,這個數字減少到22。這也是影片片名《二十二》的由來。
3、播放形式不同:
《三十二》是一部短片,只拍了其中一個老人,因為是短片,時長不夠所以無法上院線。
《二十二》作為我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登陸全國主流院線。
3. 二十二大影星的評選意義
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曾經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他們的照片曾經是一代人相冊中的珍藏;他們出演的影片,濃縮了新中國電影從誕生到成長的歷程……《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聶耳》、《黨的女兒》、《紅色娘子軍》、《革命家庭》、《鐵道游擊隊》、《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虎膽英雄》、《野火春風斗古城》……,「二十二大電影明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一個社會的見證,是一組集體榮譽的群雕,也是新中國影壇可歌可泣的銀幕畫廊高聳的豐碑。
此批「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照片(53 x 38 cm)就是當時懸掛於電影院休息廳的原大照片,據稱印製了753947張,短短8個月即賣出了714638張。但由於「文革」和當年懸掛後不易保存的原因,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私人手中集藏有全份「二十二大明星」大圖片者極少,即便是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中國電影博物館也缺存,足見存世量極罕。2005年7月,著名演員祝希娟從美國趕回北京中央電視台做客,主持人拿不出當年「二十二大電影明星」原大照片中祝希娟的那幅,發動編導人員在北京、上海徵集,持有者可作特邀嘉賓。笑容燦爛的「祝希娟明星照」最後竟是一位北京「老追星族」兼收藏家奉獻出來的。
4. 「慰安婦」——日軍性奴隸受害者為題材的電影《二十二》這部作品大家看完怎麼樣
超級棒的一部作品,揭露了那段不容被忘卻的屈辱歷史。悲痛的過去讓我們難以遺忘。
100分鍾的片子,平靜卻凝重。這些老奶奶們韶華已逝,有人兒孫滿堂,有人晚景凄涼,但歲月無法抹去她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沒有煽情的解說,沒有設計的沖突,透過鏡頭甚至能感受到導演對這些受害者苦難過往展現方式的剋制與隱忍。在《二十二》的觀眾中,年過七旬的盧伊娜是一位白人。她坦言,此前對「慰安婦」問題並不了解,甚至認為「慰安婦」一詞在英文翻譯中也容易造成誤解。看完《二十二》後,當得知「慰安婦」一詞是日本政府發明的,盧伊娜連著用三個「可怕」來形容日本軍國主義的這種暴行,「美國也參加了『二戰』,我們這代人對戰爭還有些記憶,『慰安婦』遭遇展現了戰爭的醜陋,不應該被忘記」。
《二十二》以另一種方式告訴世界:還有這樣一群受害者存在,在等待或許等不來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