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日戰爭片大全
說實話,這種片子太多了,有"喋血孤城""鬼子來了""巧奔妙逃""老少爺們打鬼子""舉起手來""飛虎隊""太行山上""紫日""南京1937""拉貝日記""黑太陽731""吉鴻昌"等等等等,電視劇就多得幾乎數不清了,但有看頭的不多,基本上都是些"高""大""全"的片子,不看也罷,我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有"南京南京"和一部老片我重點推薦"血戰台兒庄",相當不錯.
❷ 有沒有關於甲午中日戰爭的電影
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戰爭中的重大事件如甲午風雲和甲午大海戰被搬上了銀幕。這類電影通常描繪北洋艦隊與日本海軍之間的激烈沖突,以及在海上的英勇戰斗。例如,連續劇《北洋艦隊》就展現了北洋水師的英勇和犧牲。
另外,還有兩部電影《板上之雲》和即將上映的《鐵甲艦上的男人們》也聚焦於甲午戰爭中的海戰。這些電影通過不同的視角和敘事手法,展現了戰爭中的悲壯與無奈。其中,《板上之雲》著重於描繪北洋艦隊中的官兵生活,展示了他們在戰爭中的堅韌不拔。
至於陸戰電影,雖然甲午戰爭中陸戰場景同樣激烈,但似乎鮮有專門講述陸戰的電影。這可能是因為海戰場景更加壯觀,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然而,陸戰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它反映了士兵們在戰場上的英勇和犧牲。
除了上述電影,還有一些影片雖然不完全專注於甲午戰爭,但也涉及到了這一歷史時期。這些影片通過不同的故事線和人物,描繪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人民的心聲。雖然它們不是直接講述甲午戰爭,但也能讓觀眾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和情感。
總的來說,關於甲午中日戰爭的電影雖然數量不多,但它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和視角,為觀眾呈現了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這些電影不僅讓觀眾了解了歷史,也激發了人們對那段歷史的思考和關注。
❸ 中日甲午戰爭的影視作品
類型 名稱 拍攝國家 上映時間 電影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中國 2012年 甲午風雲 中國 1962年 天皇·皇後與日清戰爭 日本 1958年 電視劇 北洋水師 中國 1992年 走向共和 中國 2003年 台灣1895 中國 2008年 坂上之雲(第一部) 日本 2009年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 中國 2013年 紀錄片甲午真相中國2014年
❹ 有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黃海大戰的電影都有那些 給個全點的回答 謝謝
甲午風雲
劇情介紹
版本一
《甲午風雲》影片展現甲午海戰這一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製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鄧兩次請戰均遭李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與歷史不符),後旗艦被日擊傷。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斗,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版本二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搖搖欲墜,日本帝國主義蓄謀侵華,於1894年在中國領海挑釁生事。北洋大臣李鴻章及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畏懼日寇,極力主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沉中國商船,百姓無辜遭難。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面對日寇的囂張氣焰,毫不畏懼,堅決要求與日寇開戰。但李鴻章借口保存我軍實力,多次拒絕官兵們的請戰要求,鄧世昌還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愛國官兵和百姓的主戰聲浪一浪高過一浪,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在海戰中故意打錯旗號,使北洋艦隊旗艦被日擊沉。鄧世昌率領「致遠」號代替旗艦指揮出戰,全艦官兵英勇作戰,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戰事愈發激烈,但我方彈葯卻已用光,作戰形勢非常不利,鄧世昌決定直接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遭遇魚雷,全艦官兵以身殉國。
5.影片評價
影片真實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中豐島、黃海兩次海戰,場面浩大、氣勢宏偉,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一歷史事件中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突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譜寫了一曲氣勢磅礴的愛國主義頌歌,把一段歷史悲劇,塑造成傑出的藝術經典。影片曾於1983年在葡萄牙獲得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獲評委獎。
影片中作為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鄧世昌主動請纓、英勇善戰、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是影片表現的重點。人們可以從他對投降分子憤怒斥責、請戰和閱兵時的慷慨陳詞、遭貶後借《十面埋伏》抒發內心的深沉悲憤,到撞沉敵艦以死報國等一系列行為動作,深切感受到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藝術價值。
優秀話劇演員李默然相當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鄧世昌,他那敦厚偉岸的外形,剛毅深沉的氣質,以及純熟而富於激情的演技,使這個歷史上傑出的愛國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聳立在銀幕上。尤其是鄧世昌遭到貶斥後彈撥琵琶曲"十面埋伏"抒發胸臆的深沉悲憤,回腸盪氣!李默然以其剛毅深沉而又富於激情的表演,使這位愛國志士的形象成為銀幕藝術經典。片中致遠號炮手王國成以及投降派李鴻章、方伯謙等形象,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片在處理這一歷史題材時,追求凝煉、明快、濃烈、深沉的藝術風格,使之充溢著令人感奮的浩然正氣與悲壯力量。
❺ 有什麼有關中日甲午戰爭的電影
電影貌似只有《甲午風雲》電視劇就有《北洋水師》,另外《走向共和》中也有對甲午戰爭比較中肯的描寫
❻ 中日甲午戰爭的影視作品
1. 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中國,2012年上映。
2. 電影《甲午風臘爛攜雲》:中國,1962年上映。
3. 電影《天皇·皇後與日清戰爭》:日本,1958年上映。
4. 電視劇《北洋水師》:中國,1992年上映。
5. 電視劇《走向共歷謹和》:中國,2003年上映。
6. 電視劇《台灣1895》:中國,2008年上映。
7. 電視劇《坂上輪伏之雲(第一部)》:日本,2009年上映。
8. 電視劇《鐵甲艦上的男人們》:中國,2013年上映。
9. 紀錄片《甲午真相》:中國,2014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