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獅子星那個電視劇?我小時候也看過。
叫《天狼劫》
㈡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片是哪部
中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
第一部:《莊子夢蝶》拍攝於1928年,中國最早的科幻片,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令很多人震驚吧。這部片子太早了,好像說的是一個人做夢,夢見啥啥了,忘了。名字叫《莊子夢蝶》吧。好像拍攝於1928年吧,忘了,確切年份查不到了。
第二部:《六十年後上海攤》 1939年拍的,時空穿梭題材的.主要講1999年的上海如何在發達的現代科技下生活.是完全意義上的科幻片.該片由當時兩大笑星韓蘭根,殷秀芹出演.
第三部:可能令很多人想不到,那就是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有科幻片了。最早的一部好像是《外太空的小太陽》拍攝於1952年吧。當時由陳佩斯他老爸演科學家。
第四部:應該是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十三陵水庫暢想曲》,講未來的十三陵水庫。
第五部:很經典的。《珊瑚島上的死光》,上海電影製片長廠出品:編劇:童恩正 沈寂。導演:張鴻眉
那就是1979年拍攝的《珊瑚島上的死光》,那時運動剛結束,在那種條件下,拍出來已經很不錯了。片中那些帶有神秘色彩和奇異景象的海底工廠、海底長廊、水下電梯、新型實驗室、威力強大的空間放電、激光大炮無不引起當時中國觀眾的很多遐想;而新奇大膽的布景也給當時的觀眾很大的驚喜,影片上映後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
第六部:《潛影》,導 演:郭寶昌 黃玲 。編 劇:計紅緒 計三猛 。主 演:韓月喬 李萍 遲志強 苑 彭 銘燕 。上 映:1981年
《潛影》改編自八十年代早期的科幻小說《王府怪影》,講的是一個古代王公貴族的宅院擁有「自然錄影」的功能,其帶有磁性的牆壁保留著古代侍女的活動畫面,並在雷雨天氣下放映出來。一個不被人理解的青年科學家推測到其中的原因,並發明了儀器,想在另一個雷雨天再次喚起這個影像,但以失敗告終。
第七部: 《異想天開》(1986),珠江電影製片廠。原著:張賢亮。導演:王為一
用夢來逃避對幻想的心虛及對科學技術的責任,是80年代科幻小說創作的常用手法。這種手法在這部片子中得到了應用。本片當初的宣傳定位是荒誕片,很准確,展現科幻之神奇確實不是本片的核心。而本片中出現的機器人,那種幻想中的物體僅僅是為達到誇張的搞笑效果的道具而已。也許,那份在片中點到為止的"大陸宇航計劃"才是該片真正的吸引科幻迷的科幻點。
第八部:《錯位》(1987)西安電影製片廠。導演:黃建新。主演:劉子楓 楊昆 牟紅
這是一部很有科幻味的片子。影片對那個在現實生活浸染下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機器人的科幻沿襲傳統的科幻主題。當然,本片未能突破此類故事的傳統框架,那個機器人的結局也因此註定是悲劇性的。另一個角度看,趙書信解決困境的方法也真正是科幻式的,也是一種科幻狀態下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得到了基本叫人滿意的尊重。影片的現實主題就是片名那兩個字--錯位,那是官僚主義導致的人格錯位。對這一點的嘲諷,給本片以較深刻的思想內涵。於是,這也是一部與現實相嫁接的道路上出現最好的一部片子。
第九部:《霹靂貝貝》(1988)。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場。導演:宋崇 翁路明。主演:張京 王瑩 章萍 張弛
《霹靂貝貝》曾獲第3屆兒童電影"童牛獎"可以說是最具知名度的的一部國產科幻片,它的深層主題是個人的異化導致的與整個社會的不和諧。它是一部兒童片,但是它卻因緊緊地將自己禁錮在兒童片的范疇之內,而少了一點《第3類接觸》式的大器與寬闊的視界。
㈢ 中國以科幻為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科幻片寥寥無幾,包括《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隱身博士》,《凶宅美人頭》,《尋找愛情》,《大氣層消失》,《劇毒》等幾部,基本都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兒童片,愛情片,喜劇片,恐怖片。看看中國科幻片中的導彈,做得跟個棍子似的,沒錢真是啥也玩不轉呀。
暫時讓美國人民拍科幻大片給我們看吧,買個炊餅的錢就能換一D版科幻大片,主角長得白些咱也認了,等建國一百周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一萬美元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有自己的科幻大片,我們有那麼多優秀的科幻作家:王晉康(《七重外殼》,《亞當回歸》),劉慈欣(《超新星紀元》,《天使時代》,《全頻帶阻塞干擾》,《鄉村教師》)很多小說都可以改編成很精彩的科幻片。
保重身體,好好活著,我們一定能看到自己的科幻大片!
我們會有自己的星戰!異形!終結者!
我們會有自己的Neo!超人!機械戰警!
總有一天,美國人民會在自家的電影院里,看到年輕的中國國家主席登上殲-八高呼:今天是十月一日,我們慶祝國慶日!
然後駕機升空,領導全人類,與外星球來的妖怪PK。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