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李翰祥3電影大全

李翰祥3電影大全

發布時間:2025-02-25 08:50:26

『壹』 李翰祥的十大風月片(值得珍藏~)

李翰祥先生的電影作品中,以描繪風月情感為主題,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時代印記。以下是他的十大經典風月片,每一部都堪稱珍藏佳作:


1. 《金瓶雙艷》(1973)——這部影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那個時代的風花雪月,是李氏電影中的瑰寶之一。


2.《北地胭脂》(1973)——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了人性與慾望的交織,展現出別樣的風情。


3.《半妖乳娘》(1994)——盡管年代稍晚,但這部電影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讓人對風月題材有了新的理解。


4.《金瓶風月》(1994)——延續了李翰祥的招牌風格,對古代風月傳說進行了深入挖掘和再創作。


5.《少女潘金蓮》(1994)——以潘金蓮的視角,探討了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命運和選擇,引人深思。


6.《風月奇譚》(1973)——這部影片以其奇幻的情節和精湛的表演,為觀眾呈現了一幅瑰麗的風月畫卷。


7.《聲色犬馬》(1973)——透過音樂和色彩,展現了生活中的浮華與落寞,令人回味無窮。


8.《風流韻事》(1973)——細膩描繪了人性的復雜,是一部值得細品的風月佳作。


9.《情人的情人》(1994)——在這部電影中,李翰祥以深情的筆觸描繪了愛情與慾望的微妙關系。


10.《敦煌夜譚》(1991)——最後,這部作品將風月故事融入了敦煌的神秘氛圍,增添了濃厚的歷史韻味。

『貳』 李翰祥的主要作品

時間名稱備注1953年《金鳳》(與嚴俊合作)在台北「國語片展映式」上獲最佳國語片獎、最佳女主角獎1954年《嫦娥》與姜南、古壽林合作1955年《雪裡紅》1955年《水仙》1955年《馬路小天使》1955年《黃花閨女》1956年《窈窕淑文》1956年《移花接木》1957年《春光無限好》1957年《安用兒》1957年《丹鳳街》1958年《貂蟬》獲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等五項大獎1958年《全家福》1958年《給我一個吻》1958年《殺人的情書》1958年《妙手回春》1959年《江山美人》獲第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大獎1959年《兒女英雄傳》1959年《倩女幽魂》1960年《後門》獲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1961年《楊貴妃》獲第1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室內彩色攝影獎,
第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 1962年《武則天》《王昭君》1963年《一毛錢》196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第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黃梅調電影從此風靡港台二十年之久,
鄧麗君也因演唱插曲《訪英台》獲黃梅調歌曲演唱一等獎 1964年《七仙女》《狀元及第》1965年《西施》第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
第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68年《冬暖》台灣文藝片經典作品之一1968年《四季花開》1969年《揚子江風雲》獲第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情節片獎、
最佳男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 1969年《富貴花開》1969年《鬼狐外傳》1970年《喜怒哀樂之樂》1970年《緹縈》獲第十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第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古裝片獎 1970年《八十七神仙壁》1971年《騙術奇譚》1972年《騙術大觀》1972年《只愛鴛鴦不羨仙》1972年《大軍閥》獲第19屆亞洲影展描寫人物最成功喜劇片獎1972年《風月奇譚》1973年《牛鬼蛇神》1973年《騙術奇中奇》1973年《北地胭脂》1973年《風流韻事》1973年《一樂也》1974年《金瓶雙艷》1974年《聲色犬馬》1974年《丑聞》1975年《港澳傳奇》1975年《傾國傾城》獲獎影片1975年《捉姦趣事》1976年《瀛台泣血》1976年《洞房艷史》1976年《拈花惹草》1976年《騙財騙色》1977年《風花雪月》1977年《乾隆下江南》1977年《金玉良緣紅樓夢》獲第1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獎1977年《佛跳牆》1978年《乾隆下揚州》1978年《子曰食色性也》1979年《銷魂玉》1979年《軍閥趣史》1979年《鬼叫春》1980年《乾隆與三姑娘》1981年《徐老虎與白寡婦》1982年《武松》1982年《三十年細說從頭》1982年《乾隆皇君臣鬥智》1983年《火燒圓明園》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特別獎1983年《垂簾聽政》梁家輝因主演咸豐皇帝榮獲第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1984年《火龍》潘虹因飾演李淑賢獲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1986年《八旗子弟》1988年《一代妖後》(即《西太後》)1989年《金瓶風月》1989年《敦煌夜譚》1993年《金瓶梅》1993年《情人的情人》1993年《少女潘金蓮》1996年《火燒阿房宮》(40集電視連續劇) 《八旗子弟》 .... 導演
《八旗子弟》 .... 編劇
《緹縈》 (1970) .... 編劇
《潘金蓮》(1964) .... 導演
《武松》 (1982) .... 導演
《武松》 (1982) .... 編劇
《傾國傾城》(1975) .... 導演
《傾國傾城》 (1975) .... 編劇
《佛跳牆》 (1977) .... 導演
《乾隆皇與三姑娘》(1980) .... 導演
《一樂也》 (1973) .... 導演
《酷男之戀》 .... 導演
《兒女英雄傳》 (1959) .... 導演
《一樂也》 (1973) .... 編劇
《風流韻事》 (1973) .... 導演
《徐老虎與白寡婦》 (1981) .... 導演
《聲色犬馬》 (1974) .... 導演
《乾隆下揚州》(1978) .... 導演
《雪裡紅》 (1956) .... 導演
《乾隆下江南》 (1977) .... 導演
《金瓶雙艷》 (1974) .... 導演
《北地胭脂》 (1973) .... 導演
《垂簾聽政》 (1983) .... 監制
《火燒圓明園》 (1983) .... 監制
《金瓶風月》 (1991) .... 美術指導
《敦煌夜譚》 (1990) .... 作詞
《一代妖後》 (1988) .... 編劇
《金玉良緣紅樓夢》 (1977) .... 導演
《浴室艷屍》(1952) .... 置景
《結婚廿四小時》(1950) .... 美術(製作設計)
《別讓丈夫知道》(1952) .... 美術(製作設計)
《玫瑰花開》 (1951) .... 美術指導
《嫦娥》 (1954) .... 導演
《窈窕淑女》 (1957) .... 導演
《雨夜歌聲》 (1950) .... 美術(製作設計)
《雪裡紅》 (1956) .... 編劇
《金鳳》 (1956) .... 編劇
《黃花閨女》 (1957) .... 導演
《黃花閨女》 (1957) .... 編劇
《翠翠 》(1953) .... 導演助理
《馬路小天使》(1957) .... 導演
《笑聲淚痕》 (1958) .... 編劇
《笑聲淚痕》 (1958) .... 導演助理
《安琪兒》 (1958) .... 導演
《給我一個吻》 (1958) .... 導演
《丹鳳街》(1958) .... 導演
《丹鳳街》 (1958) .... 編劇
《全家福》 (1958) .... 導演
《春光無限好》 (1957) .... 導演
《妙手回春》 (1958) .... 導演
《殺人的情書》 (1959) .... 導演
《貂蟬》 (1958) .... 導演
《水仙》 (1956) .... 導演
《水仙》 (1956) .... 編劇
《江山美人》 (1959) .... 導演
《楊貴妃》 (1962) .... 導演
《一毛錢》 (1964) .... 導演
《狀元及第》 (1964) .... 導演
《狀元及第》 (1964) .... 監制
《神仙·老虎·狗》(1961) .... 其他
《鳳還巢》 (1963) .... 導演
《倩女幽魂》 (1960) .... 導演
《手槍》 (1961) .... 導演
《七仙女》 (1963) .... 作詞
《七仙女》 (1963) .... 編劇
《情人的情人》 (1994) .... 導演
《火龍》 (1986) .... 導演
《垂簾聽政》 (1983) .... 導演
《垂簾聽政 》(1983) .... 編劇
《火燒圓明園》(1983) .... 導演
《火燒圓明園》 (1983) .... 編劇
《一代妖後》 (1988) .... 導演
《西大後》 (1988) .... 導演
《瀛台泣血》 (1976) .... 導演
《瀛台泣血》 (1976) .... 編劇
《大軍閥》 (1972) .... 導演
《大軍閥》 (1972) .... 編劇
《金瓶風月》 (1991) .... 導演
《金瓶風月 》(1991) .... 編劇
《武則天》 (1963) .... 導演
《武則天》 (1963) .... 編劇
《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 .... 導演
《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 .... 編劇
《後門》 (1960) .... 導演
《敦煌夜譚》 (1990) .... 導演
《西太後》 (1989) .... 導演
《西太後》 (1989) .... 編劇
《貂蟬》 (1958) .... 導演
《冬暖》 (1968) .... 導演
《王昭君》 (1964) .... 導演
《西施》 (1965) .... 導演
《緹縈》 (1970) .... 導演

『叄』 李翰祥拍過的所有電影

倩女幽魂》《江山美人》《火燒圓明園》《垂廉聽政》《梁山伯與祝英台》《三十年細說從頭》《大軍閥》《軍閥趣事》《乾隆皇與三姑娘》《徐老虎與白寡婦》《風月奇譚》《聲色犬馬》《金瓶雙艷》《風流韻事》

『肆』 李翰祥導演的十大風月片

李翰祥導演的十大電影是《火燒阿房宮》、《火》、《一代妖後》、《貂蟬》、《可憐天下父母心》、《雪裡紅》、《水仙》、《黃花閨女》、《移花接木》、《馬路小天清鄭散使》。

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1996年12月17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畢業於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繪畫專業,中國香港男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美術。導演作品約80部,監督及製片作品約20部,擅長黃梅調歌唱片和宮闈片,是現代中國影史上重要的電影工作者。

個人實力

在李翰祥的電影中,民間傳說、古典名著、宮廷秘聞、香艷趣話共冶一爐,雅、俗、純情答氏、朴實、輕佻皆有體現。他的電影盡管風格多變、內容混亂,卻戲味十足、流暢生動,人物形象鮮明,細節鋪陳富於情趣。

李翰祥對市民文化的津津樂道和精確把握,黃叢悉梅調通俗易懂,風月片獵奇性強,古裝歷史傳奇更合大眾談古論今的口味。李翰祥的履歷不簡單,他曾經師從徐悲鴻先生學習美術,所以影片的色彩,場景都很絕致。又是古典文學的大師,古書熟悉的不得了,對於影片的歷史考據都是真實而非憑空捏造。

『伍』 推薦一下李翰祥最好看的片子

獨臂刀是張徹的。李翰祥的電影大致分為三類,宮廷片比較景點的有傾國傾城、瀛台泣血等,還有就是諷刺詼諧片,比如大軍閥、軍閥趣事等。你所說的風月片就多了,比如《風月奇譚》《聲色犬馬》《金瓶雙艷》《風流韻事》等等

『陸』 應該是香港早期的一部電影 電影內容分三段 其中第二段講的是麻將來由來 第三段講幾個女的。。。。

李翰祥的電影《聲色犬馬》許冠文主演
劇情簡介
李翰祥作品,許冠文、白小曼、胡錦、張沖主演,《聲色犬馬》包括「聲"、「色"和「犬馬"(賭)三段故事,由許冠文一人分飾三角,以麻將館中的三姑六婆說是非來貫串全篇。鬼馬狂想經典搞笑登場。名流人物傑美芳行為怪誕,亂寫影評、亂派評馬貼士,卻躲不起胡錦的挑逗,慘被戲弄。名醫吳新緊平素道貌 岸然,一副正人君子樣,其實他甚喜拈花惹草,結果被病人余娟娟設局,夥同大狗熊、大鬍子勒索,吳妻原來 也背後參與其事,吳新堅偷香的代價,換來人財兩空。有江郎者,在澳門賭場輸掉老大的四萬余元,怕被人追 殺,唯有一走了之,黔驢技窮中,才明白自己名符其實是「江郎才盡」。 《聲色犬馬》是風月大導李翰祥代表作之一 《聲色犬馬》與其前作《風流韻事》、《一樂也》等一樣,是「軟體式"的風流趣劇。許冠文一人分飾三個角色演活大千世界、光怪陸離的人物角色,樂而不淫、卻有警世意味。整部片子的結構略 顯鬆散,好在本片細節豐富,每段小故事都有聲有色,充滿趣味性,看起來不會有沉悶之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女主角白小曼,她本來是李翰祥發掘的新星,但影片還未及上映,她便自殺喪生,死時年僅十八歲,處女作亦變成最後遺作。

『柒』 一代妖後垂簾聽政三部曲順序

三部曲順序是《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

《垂簾聽政》是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等主演。該片以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為背景,講述了慈禧從被選入宮到垂簾聽政的故事 。1983年10月20日,該片在中國香港上映 。1984年,梁家輝憑借該片獲得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一代妖後》是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陳燁,陳道明,鞏俐,李岩等人出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西太後慈禧、同治皇帝載淳和太監安德海之間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李翰祥3電影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電影巫師 瀏覽:444
忍者神龜1電影女主角圖片大全 瀏覽:295
粵語電影澳門行動 瀏覽:10
寶鑒電影大全完整版 瀏覽:998
大s演的電影有鱷魚的 瀏覽:768
下周會一部新的電影的英文 瀏覽:910
主角是聾啞人的愛情電影 瀏覽:803
電影女主角叫娟子 瀏覽:473
周星馳的電影基本都是自己導演 瀏覽:572
2019電影節貼紙 瀏覽:495
韓國電影我的親密敵人女主角 瀏覽:576
李安導演是作者電影嗎 瀏覽:528
喜歡看書看電影聽音樂 瀏覽:433
代號55免費完整電影 瀏覽:191
有賽羅奧特曼的電影的名字 瀏覽:677
網路大電影的宣傳片 瀏覽:953
成龍賽車電影霹靂火是真的 瀏覽:253
拳師電影完整版 瀏覽:909
一群哥們去泰國旅遊遇鬼的電影 瀏覽:342
愛情初學者義大利電影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