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五十年代好看的老電影推薦 中國老電影盤點 四五十年代的中國電影
四十年代
哀樂中年(1948)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
白衣戰士(1949)
表(1949)
長恨天(1942)
長相思(1946)
乘龍快婿(1947)
春(1942)
春蠶(1933)
大團圓(1948)
都市風光(江青主演,1935)
二百五小傳(1949)
風雨江南(1949)
風雲兒女(1935)
歌女之歌(1948)
各有千秋(1947)
孤城烈女(1936)
光芒萬丈(1949)
紅樓夢(周璇主演,1944)
花外流鶯(1948)
還鄉日記(1947)
回到自己隊伍來(1949)
混江龍李俊(1940)
家(1941)
狼山喋血記(江青主演,1936)
浪淘沙(1936)
勞工之愛情(1922)
麗人行(1949)
留下他打老蔣吧(1948)
馬路天使(1937)
莫負青春(1949)
母親(1949)
母與子(1947)
木蘭從軍(1939)
南國之春(1932)
怕老婆(1929)
橋(1949)
清宮秘史(1948)
情海重吻(1929)
秋海棠(1943)
如此繁華(1937)
塞上風雲(1942)
三毛流浪記(1949)
神女(1934)
生死恨(1948)
十字街頭(1937)
松花江上(1947)
太太萬歲(1947)
體育皇後(1934)
天倫(1935)
天堂春夢(1947)
鐵扇公主(1941)
王老五(江青主演,1937)
烏鴉與麻雀(1949)
無形的戰線(1949)
武則天(1939)
希望在人間(1949)
小城之春(1948)
新舊上海(1936)
新女性(1934)
壓歲錢(1935)
遙遠的愛(1947)
夜半歌聲(1937)
一剪梅(1931)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
迎春花(1942)
游擊進行曲(1941)
漁光曲(1934)
漁家女(1943)
脂粉市場(1933)
壯志凌雲(1936)
五十年代
白毛女(1950)
白求恩大夫(1954)
寶山之歌(1958)
保衛勝利果實(1950)
暴風中的雄鷹(1957)
邊寨烽火(1957)
冰上姐妹(1959)
不拘小節的人(1956)
布穀鳥又叫了(1958)
草原晨曲(1959)
草原上的人們(1953)
長虹號起義(1958年)
長空比翼(1958)
朝霞(1959)
船廠追蹤(1959)
春風吹到諾敏河(1954)
春節大聯歡(1956)
春雷(1958)
大地重光(1950)
黨的女兒(1958)
地下航(1959)
地下尖兵(1957)
地下少先隊(1959)
董存瑞(1955)
渡江偵察記(1954)
兒女親事(1950)
方珍珠(1952)
飛越天險(1959)
汾水長流(1956)
風從東方來(1958)
風箏(1958)
鳳凰之歌(1957)
腐蝕(1950)
復試(1957)
鋼鐵戰士(1950)
高歌猛進(1950)
哥哥和妹妹(1956)
工地青年(1958)
古剎鍾聲(1958)
關不住(1956)
鬼話(1951)
貴妃醉酒(1956)
國慶十點鍾(1956)
海魂(1957年)
海上神鷹(1959)
海鷹(1959)
和平保衛者(1950年)
紅孩子(1958)
紅色的種子(1958)
紅霞(1958)
湖上的斗爭(1955年)
虎穴追蹤(1956)
護士日記(1953)
花好月圓(1958)
花木蘭(豫劇,1956)
畫中人(1958)
患難之交(1958)
回民支隊(1959)
雞毛信(1954)
激戰前夜(1957)
寂靜的山林(1957)
家(1956)
腳印(1955)
今天我休息(1959)
空中小姐(1959)
快馬加鞭(1958)
礦燈(1959)
蘭蘭和冬冬(1958)
狼牙山五壯士(1958)
② 我要戲劇電影的全集目錄。。。。。不管是京劇還是什麼別的劇種,只要拍成老電影就算。
早起默片(就是無聲電影)《定軍山》《長坂坡》《青石山》《艷陽樓》《金錢豹》等,均為京劇短片,是由任慶泰的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分別由當時的「伶界大王」譚鑫培和京劇俞派創始人俞菊生主演,後期梅蘭芳大師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劇《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蘭從軍》《西施》「羽舞」、《霸王別姬》「劍舞」、《上元夫人》「拂塵舞」等和崑曲《春香鬧學》等等。
到了1930年出現第一部有聲電影後的拍攝的戲曲電影就是有聲的了。主要有京劇《四郎探母》《周瑜歸天》《霸王別姬》《林沖夜奔》《斬經堂》《三娘教子》,費穆導演的京劇電影《古中國之歌》包括有《水淹七軍》《朱仙鎮》和《王寶釧》等戲,比較著名的還有費穆導演梅蘭芳主演的京劇電影《生死恨》。
1949建國年只有一部越劇電影《越劇精華》包含有《樓台會》《販馬記》《雙看相》《賣婆記》等摺子戲。
1954年的有漢劇《宇宙鋒》、桂劇《拾玉鐲》、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錫劇《雙推磨》、淮劇《藍橋會》和京劇《蓋叫天的舞台藝術》(含《白水灘》《七雄聚義》《茂州廟》《劈山救母》《英雄義》《武松》)
1955-1959年的有評劇《秦香蓮》《三勘蝴蝶夢》、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曲劇《陳三兩》、川劇《杜十娘》、晉劇《打金枝》、錫劇《庵堂相會》《庵堂認母》,蒲劇《竇娥冤》、揚劇《上金山》《百歲掛帥》、閩劇《煉印》、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和京劇《洛神》《荒山淚》《群英會》《借東風》《梅蘭芳的舞台藝術》(含崑曲《斷橋》和京劇《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1960-1969年有崑曲《游園驚夢》、淮北梆子《寇準背靴》、曲劇《楊乃武與小白菜》、崑曲《牆頭馬上》、京劇《楊門女將》《穆桂英大戰洪湖》《野豬林》《尤三姐》《武松》《鍘美案》《傳槍記》《周信芳的舞台藝術》(含《徐策跑城》《下書殺惜》)《尚小雲舞台藝術》(含《昭君出塞》《失子驚瘋》)、越劇《紅樓夢》《碧玉簪》《毛子佩闖官》《柳毅傳書》,漢劇《齊王求將》,評劇《花為媒》,楚劇《雙教子》,錫劇《雙珠鳳》等,還有一些現代新戲。
1970-1975年,均為新戲、樣板戲
1976年公開發行的戲曲電影有河北梆子《寶蓮燈》京劇《打孟良》《打焦贊》《打韓昌》等,還有一些拍攝但未公開發行的如京劇《鬧天宮》《二堂舍子》《長坂坡》《斬黃袍》《盜魂鈴》《三岔口》《轅門斬子》《紅娘》《空城計》《白蟒台》《孔明弔孝》《羅成叫關》《武松打店》等
1977年有京劇《苗嶺風雷》,1979年吉劇《燕青賣線》《包公賠情》,京劇《鐵弓緣》,豫劇《七品芝麻官》,崑曲《西園記》。1980年京劇《白蛇傳》《盜御馬》,豫劇《包青天》、越調劇《諸葛亮弔孝》。1981年有河南越調《包公誤》《智收姜維》,京劇《紅娘》《李慧娘》,秦腔《三娘教子》等。1982年有豫劇《背靴訪帥》,曲劇《風雪配》《清官怨》,京劇《陞官記》等。1983年豫劇《程咬金照鏡子》《樊梨花》,京劇《白蛇傳》《呂布與貂蟬》《真假美猴王》等。1984年豫劇《風雨情緣》,越劇《五女拜壽》,黃梅戲《龍女》,晉劇《三關點帥》等。直到近年,均不斷有傳統戲或者現代戲搬上熒幕。近期還有戲曲《清風亭》《桃花庵》上演,也取得了很大的反響。
這些還只是大概,還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戲曲電影史的話,建議你買一本高小健的《中國戲曲電影史》,一定對你有很大幫助的。
③ 《朝陽溝》選段銀環下山原唱是誰
《朝陽溝》選段銀環下山原唱是魏雲。銀環上山,下山原唱是豫劇表演藝術家魏雲,唱段源自豫劇現代戲《朝陽溝》,銀環上山時她決定要把自己的全部熱情都奉獻給山區建設,所以曲調歡快,用的是豫東調,因為是春天,銀環看到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覺得親切可愛,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勞動以後思想上又有了反復情緒。
《朝陽溝》選段銀環下山原唱人生經歷
魏雲,女,原河南省豫劇三團國家一級演員,鄭州人,著名的豫劇現代戲表演藝術家,豫劇老電影《人歡馬叫》中,她扮演農村新青年愛勤,尤其在豫劇老電影《朝陽溝》中她扮演城市下鄉女知青王銀環,無論表演還是唱腔,更是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2007年,魏雲在鄭州去世,享年71歲。
④ 還記得您看過的露天電影嗎
小時候看過的露天電影中,至今想起來印象還比較深刻的也有一長串呢!《少林寺》、《小街》、《牧馬人》、《戴手銬的旅客》、《朝陽溝》、《姊妹易嫁》……
小時候看過的露天電影,粗略地劃分一下大概有這么幾種:兒童片、生活故事片、才子佳人故事片、戰爭片、武打片、反特片、文藝片。
才子佳人類電影有《姊妹易嫁》、《女駙馬》等,故事情節、人物對白、演唱等比較通俗易懂,這類電影母親輩的喜歡看,女孩子也比較喜歡看。那時我就挺喜歡看的。這類電影看多了也就看出些門道來,比如,大都是大團圓結局,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有一些傳奇色彩,還有一點點古典的浪漫。這些才子佳人類電影也有不少算是戲曲電影,豫劇、黃梅戲、越劇,在我的印象中是最多的。
像《牧馬人》、《小街》、《人到中年》等電影,應該是當時拍得比較優秀、比較文藝的老電影,只是當時年紀小,理解力差,也就看得稀里糊塗的,沒有領會電影所要表達的深刻意蘊。但是,聽著電影里的插曲、配樂,似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蒼涼之美。印象最深的是看《小街》,那是白天上了一天的課,晚上走了幾華里的路到鄰村看的,不像那些情節生動有趣的電影,《小街》看得有些恍恍惚惚,懵懵懂懂,也看得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