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國而歌觀後感600字
今天,老師讓我們去觀看《為國而歌》的片段。起初,我毫不在意。《為國而歌》和《血戰湘江》一樣,國難片而已了。沒想到,它比《血戰湘江》的影片精彩多了。
《為國而歌》大體上來講,是聶耳創造了國歌。但深刻來講,雖然《為國而歌》中的國歌只有104個音符。但每一個音符,可以喊出人民的憤怒!
「堂堂中華,看看當下」。我一聽,想起了劉徹。那個時代,我們國家才可稱上「堂堂中華」。你再「看看當下」。當下怎麼了?被日本人侵略了。戰場上元氣大傷的總是我們。國難之時,他找到了新的救國之路。他試著用樂器當作武器,喚醒了沉睡的大眾。
「我想寫一首歌,喊出人民的憤怒。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唱它」。我聽見了聶耳這樣說,我想到了聶耳前面說的:「我想改變這個社會,只有革命」。
從頭到尾,只有把信息如同一顆顆珍珠一樣串起來,才知道聶耳做出的國歌的含義。那104個音符不是一條沒有價值的路,而是一條讓一個像金雞一樣的地方的崛起之路。
為國而歌,我們激動,因為我們的今天來之不易。
為祖國而歌,我們喜悅。和著奮進歌聲,我相信,中國會繁榮昌盛,走向輝煌!
㈡ 如何評價電影《為國而歌》
這部電影無疑是今年最出色的電影之一。
影片雖然在講述以戰爭為背景的故事,但是卻十分注重平時的一些細節。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就是參軍入伍的聶守信因拒絕給團長太太彈琴而被關禁閉的戲。狹小的一個空間里,一束微弱的光線透過小鐵窗照了進來,這一束恰到好處的光線,讓整個畫面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