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戰斗民族出品:10年13部,俄羅斯經典戰爭電影全推薦
俄羅斯,這個戰斗民族,自前蘇聯繼承了戰爭電影的精華,近年出品的戰爭電影,不僅數量豐富,而且在技術與藝術表現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以下推薦13部從2012年起,俄羅斯戰爭電影中的佼佼者。
《布雷斯特要塞》(2010):在納粹德國的圍攻下,僅存的8000名蘇維埃紅軍守衛著布列斯特要塞,面對成群的坦克與裝備精良的德軍,他們誓死保衛祖國,展現了戰斗民族的英勇與頑強。
《白色虎式》(2012):帶有靈異色彩的戰爭片,影片以一個從白虎炮口下死裡逃生的坦克車長,獲得讀懂「坦克語言」的特異功能,決心摧毀傳說中的神秘德軍坦克「白虎」。影片主題與隱喻引人深思。
《斯大林格勒》(2013):聚焦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個小隊,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五位男人與一位女子在殘酷的戰爭中相濡以沫,描繪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2015):新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以女性視角展現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覺醒。影片以冷靜的敘事方式,凸顯了戰爭的殘酷與美。
《女狙擊手》(2015):一部俄羅斯與烏克蘭合拍的電影,講述狙殺309名德軍,36名德軍狙擊手的烏克蘭女英雄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的故事,展現了女性視角下的戰爭與人性。
《潘菲洛夫28勇士》(2016):以莫斯科保衛戰時期的英雄群體為題材,講述克洛奇科夫·季耶夫上尉率領步兵誓死抵抗德軍的故事,影片風格硬朗,呈現出戰爭的殘酷與犧牲的壯烈。
《獵殺T34》(2018):演繹類型的戰爭片,翻拍自前蘇聯電影,單純過癮。影片以CG彈道效果、子彈時間等視覺效果,呈現了一場爽片般的戰斗。
《勒熱夫戰役》(2019):導演伊戈爾·科皮洛夫的成名作,圍繞著戰斗任務與政治調查的矛盾展開,影片視角多元,反映了當代俄國受眾的觀念。
《最後的前線》(2020):俄羅斯人拍攝的蘇式主旋律電影,以1941年波多爾斯克軍校學員在莫斯科郊外英勇抵抗的故事,展現了戰爭與青春的結合。
《紅色幽靈》(2020):紀念衛國戰爭75周年的主旋律電影,講述蘇聯游擊隊英勇抗擊德國軍隊的故事,影片把二戰片拍出了西部片的味道。
《天空》(2021):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當代戰爭電影,戰斗場面不錯,動作戲保證了娛樂效果,同時也融入了對前蘇聯解體時期軍人心態的描繪。
《德維塔耶夫》(2021):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講述被俘飛行員盜取德軍轟炸機並帶領戰俘逃離集中營的故事,展現了戰斗中的智慧與勇氣。
《飛行員.生存之戰》(2021):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王牌飛行員敵後迫降,荒野求生,艱難回國的故事,展現了人性在戰爭中的堅韌與重生。
B. 俄羅斯電影《間諜 》(原名《shpion》(2012年))的劇情是什
電影《間諜》(原名《shpion》)講述了蘇聯國家安全局破獲納粹間諜「瓦塞爾」的故事。電影開始,前蘇聯首腦闡述了巴巴羅薩計劃,兩位德國間諜機構的大佬決定啟用代號「瓦塞爾」的蘇聯內部間諜。為了保密,他們甚至殺死了無意中聽到消息的打字員。緊張的開頭音樂後,故事正式展開。
劇情轉向莫斯科的一場拳擊賽,國安局的奧克佳博里斯基(師級幹部)對畢業於間諜學校並當拳擊手的多林了如指掌。奧克佳博里斯基拉多林進入盧比揚卡,兩人前往國安局的辦公室。
奧克佳博里斯基告訴多林戰爭即將爆發,蘇聯需要收集德軍情報。國安局得知納粹在某湖空投物資,於是行動起來。德國間諜被抓獲,空投的「貨物」是一位名叫斯捷潘·卡爾本科的通信員,他是「瓦塞爾」的助手,提示了「瓦塞爾」會通過電話與他聯絡。
奧克佳博里斯基獲得批准執行任務,讓多林扮演斯捷潘·卡爾本科。電話聯絡後,兩人約定見面地點。來接頭的是一位中年大叔,隨後國安局人員追蹤並發現他並不是真正的「瓦塞爾」。真正的「瓦塞爾」是一個女性,將多林帶入地窖並進行收發報練習後試圖除掉他。
多林逃脫,回到盧比揚卡。他發現接頭的那個女人是國安局的內鬼。女人被逮捕,承諾幫助國安局找到「瓦塞爾」。經過一番波折,真正的「瓦塞爾」現身,他正是負責監聽英國的柯干少校。
柯干向斯大林透露自己的間諜身份,並轉達元首的私信,承諾德國在1943年1月1日前不會發動戰爭。柯干用鋼筆手槍威脅斯大林,表示了元首的誠意。斯大林相信了德國不會在1941年發動戰爭,並承諾用私人飛機送柯干回德國。奧克佳博里斯基逮捕柯干,破壞了協議,貝利亞為了保全自己,最終導致奧克佳博里斯基遇害。多林破獲了收發報內容,德軍准備進攻蘇聯,戰爭爆發。
電影中的一些知識點:蘇聯國家安全系統在那個年代應稱為內務部國家政治保安總局或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奧克佳博里斯基和柯干胸前的勛章實際上應正確區分,奧克佳博里斯基為師級幹部,而柯乾的軍銜是少校。
C. 2012年俄羅斯電影有哪些
黑暗終結者
D. 我沒看懂俄羅斯電影《間諜》(2012年),劇中大校和中尉與大尉瓦塞爾誰是間諜
拉塞爾(即柯干)是德國間諜,大校和中尉是被冤枉的。
蘇聯內務委員會負責德國部門的奧克季亞布里斯基大校與男主角多林截獲一個從德國空降蘇聯的間諜發報員,大校讓多林假扮這個情報員挖出來德國一個叫拉塞爾為首的間諜組織,聯絡人以及他潛伏在政治保衛局的情婦相繼落網和橫死。
到後來查到拉塞爾是蘇聯內務委員會的負責英國情報部的柯干,多林也查到了德軍將於6月22日的情報。但結局後來卻來個逆轉:奧克季亞布里斯基突然被誣陷成壞人。;柯干也被送往柏林,在侵蘇戰爭中他還領導了破壞蘇聯的特工活動。
這與當時政治有非常密切關系。當時斯大林並不相信德國即將進攻的情報的確切日期,或者說蘇聯沒有準備好,斯大林不想與希特勒撕破臉皮。於是就中止了這個事件。奧克季亞布里斯基成為了破壞蘇德關系的替罪羊,而柯干也送回到了柏林。
(4)俄羅斯2012年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電影背景:
根據鮑里斯·阿庫妮娜小說《間諜的故事》改編。1941年春,在莫斯科市中心,兩個情報部門正展開著激烈對決。間諜柯干被貝利亞推薦給了斯大林單獨會面,柯干在這時向斯大林交代了自己的間諜身份,並轉達了元首的私信,說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雖然是一紙協議,但元首以德國領袖個人身份表示,德國在1943年1月1日前不會發動戰爭,
說完,柯干用鋼筆手槍打了旁邊的雕塑,表示了元首對斯大林的誠意,否則的話,斯大林的腦袋就開花了;斯大林表示相信1941年德國不會發動戰爭了,並表示要用自己的私人飛機送柯干回德國,以示對元首的信任。
當大校他們揭發柯干是間諜的時候,內務部的人竊聽到了,並報告給貝利亞;貝利亞一聽認為自己脫不了干係了,因為他還讓柯干跟斯大林單獨會面了,這是玩忽職守罪,貝利亞只好殺人滅口了,大校有前科,就給打成叛徒了。多林就比較幸運了,派去看大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