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詩大片《紅船》亮相後反響如何
電影《紅船》以「紅船精神」為綱,通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求索中國向何處去的故事視角,准確演繹、全方位呈現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過程與歷史必然性,解讀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歷史邏輯。相對於30年前的經典電影《開天闢地》和10年前建黨大片《建黨偉業》,電影《紅船》定位於更年輕化的敘事風格,以青年毛澤東的視角與思想成長為主線,通過全新的影像風格和鏡頭語言,還原這段觀眾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讓新時代的年輕觀眾找到共情與共鳴。影片定位於院線受眾,有理想、有青春、有溫度,力圖呈現一部思想的盛宴、文化的盛宴和視覺的盛宴。
電影《紅船》領銜主演侯京健,在電影里扮演青年毛澤東。「影片的特點是非常完整的立體的講述了整個建黨的過程,並以毛澤東的視角去展開各個人物,是一部有熱度、有溫度,還有非常好的愛情和感情的一部主旋律電影。」侯京健說,雖然自己多次扮演過毛澤東,但壓力一直都有,在建黨百年,能夠有幸參加《紅船》這樣體量的一個電影,其本身就是一種壓力,但是這種壓力又是一種動力。《紅船》電影是要跟觀眾去落地,要跟觀眾交朋友,而不要把這種片子演得讓觀眾覺得離我們遠了,而是要跟他們說交心的話,以觀眾的視角去展開,打開一種新的打開方式。
電影《紅船》製片人葉進軍介紹,大家懷著敬畏之心和工匠精神來製作這部電影。場面大、角色多,角色演員約60多人,特約演員約80多人,群眾演員達到8000多人次。為了更好的還原真實場景,經過攝制組調研考究,劇組租用約30000多平方米的攝影棚用來搭景;為了保證拍攝,搶景趕工期,置景工人達600餘人;再加上演職人員攝制組每天拍攝人員上千人。為了達到群眾遊行活動的真實效果,攝制組租賃群眾服裝就有2000多套。
2. 「今日常州」市委書記汪泉推介電影《桂香街》|常州上半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129.6億元
各位,下午好!
今天是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農歷六月廿六)
今天下午到明天多雲,午後局部雷陣雨,偏南風3到4級,今天最高氣溫:37℃(室外體感高溫度40℃),明晨最低氣溫:29℃
今日要聞聚焦
市委書記汪泉推介電影《桂香街》
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市委書記汪泉要求全市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深入剖析自己,勇於刀刃向內,解決突出問題,強化使命擔當,切實把奮斗精神書寫在本職崗位上。講話中,他專門提到正在熱映的電影《桂香街》主人公許巧珍。
【常州發布綜合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3. 中國優秀電影的高峰是哪幾部
生活不易,壓力山大,如果你也被生活壓的喘不過氣,何不看幾部勵志電影,看到電影主人公積極面對生活奮斗的心,你也會正能量爆棚,滿血復活。中國的優秀電影數不勝數,下面分享幾部高峰之作,值得一看的電影,具體看看吧~
4. 張思德觀後心得範文5篇
《張思德》講述了共產黨人的動人 故事 。張思德同志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士,但他們都忠實地實踐著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下面由我來給大家分享張思德觀後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張思德觀後心得1
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教育 活動開展以來,我通過觀看電影《張思德》,再次重溫《為人民服務》,深刻體會到,我們黨之所以能克服各種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一方面我們黨有千千萬萬個張思德式的好乾部,支撐起了新時代黨的形象,為人民服務精神,時時感動著人民,感動著中國。另一方面主要是我們黨一直重視自身建設,尤其是黨的作風建設。我深深地感到,當前形勢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十分重要,十分緊迫,是關繫到黨的形象,關繫到人心向背,關繫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黨的作風建設好壞,對於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今天,張思德再次感動中國,事出有因: 口號 喊得再響,沒有真實感動人心;形象裝得再好,沒有精神那樣共鳴。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張思德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他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有些甚至是被人認為是傻冒的瑣事和小事。幹了他職責內的工作,履行了一名黨員的天職。然而,就是這樣的小事和瑣事,現在有不少黨員甚至領導幹部都沒有做到,或者是根本就不想去做。因此,社會上不少人對我們的黨員幹部存在這樣那樣的看法,對黨員隊伍中存在的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少數群眾甚至對我們黨的反腐敗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今天的影視文藝和教育之所以難以感動中國,因為很多東西是編的,張思德的件件小事能夠感動中國,因為那些都是真的。
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符號,歷史的記載,社會的承認,人民的愛戴,就是張思德一身無愧的最大成績。平凡中的偉大,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學習張思德,形式上很容易做到,但要當個像張思德一樣的好黨員、好乾部,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種點點滴滴的小事,任何黨員都能做到,但不一定任何黨員都會去做。做,默默無聞,就是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精神的真實寫照。張思德的精神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人民將永遠為張思德的精神所感動,更對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心馳神往。
歷史將永遠記住張思德精神,人民將永遠記住張思德 事跡 ,因為,他是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光輝符號。今天,向張思德學習,就要從我做起,兢兢業業、開拓進取、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行愛民之舉,實踐「---」重要思想,使江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張思德觀後心得2
「為人民服務」,這是---為一位偉大的解放軍戰士張思德的題字。
張思德其實只是一位平凡的普通人,為何用「偉大」來形容他?這,可以從電影中找到答案。
「『你來幫我一下吧,晚了解就趕不上看親嘴了。』聽到戰友的話,張思德毫不猶豫地上去幫助他放映電影。影院里觀看的人已是鬨堂大笑。」在張思德的時代里,電影可以說是「稀有資源」,放映電影不是他的責任,但他仍「毫不猶豫」地上前幫忙。他,不僅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戰友幫忙。「影院里觀看的人已是鬨堂大笑」,這電影該多有趣啊!張思德難道不想看嗎?他一定想。看電影是有趣的,放映電影是看不到有趣的電影的。也許,張思德的心裡也會有一番小小的斗爭,不知該不該幫忙,但在頃刻間,他已作出決定:幫!
「你最大的缺點是不愛說話,最大的優點也是不愛說話。」電影中,張思德做了許多類似的好事,又有誰知道?其實,正是他的「不愛說話」成就了一個偉大的形象。他不是為了表揚而做好事,也不是為了私人利益做好事,他是真正地為了群眾做好事。「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張思德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奉獻中去,他就是那種難得的、做了一輩子好事的人。更可貴的是,他做了好事還不說話,使這種奉獻變得默默無聞。
在軍營之外的群眾隊伍里,也有許許多多像張思德一樣的人。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崗位,從世界500強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到汶川地震中為災區捐款的老乞丐。他們處於不同的年齡段,也許是年過八旬的老爺爺老奶奶,也許是剛剛學會走路的孩童,只要有愛心、有責任感,願意為大家做好事,你都會成為這個日益壯大的隊伍中的一員。
在我們班級里,就是這樣一個熱心腸的同學,他叫鄒佳棟。鄒佳棟平時很調皮,老愛鬧事,放學時,經常被老師在辦公室留上幾小時。他也有優點,他和其他男同學一樣,喜好為班級做好事:掃地、排課桌、拖地……樣樣搶著干。做完事後和張思德有一模一樣的反應,不吭聲。也就是說,他不會做完後就大聲說:「這是我乾的,你要表揚我!」
前一陣子,一封大紅的信寄到了我們班級。不知為什麼,班主任賀老師看過信後高興得眉飛色舞,讓我把信送給大隊輔導員。輔導員老師看過後,只是淡淡地說:「我知道了。」從她湖水般平靜的眼神中,我沒有發現任何異樣。這到底是封怎樣的信?
一星期後,答案揭曉: 表揚信 !原來,在商場購物的張阿婆扭傷了腳,多虧了鄒佳棟幫她拎包,感覺到把她送回了家。所以張阿婆給學校寄來了 感謝信 。老師把鄒佳棟連著表揚了好幾個星期。
鄒佳棟和張思德一樣,具有助人為樂的品質,所以才會有這一連串的好事光顧他。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學習張思德的品質,世界就會更美好。張思德的品質就是電影給我們的最美好的紀念品。
這多麼象電影中的場景:一個素不相識的老太太的家畜丟了,張思德立刻去追。在生活中,這事帶著同樣的身軀,穿著不同的衣服來了:同樣是需要幫助的老太太,也同樣是個熱心的人。
張思德觀後心得3
昨晚觀看了電影《張思德》,影片描寫的是抗日戰爭後期,延安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中,---的勤務兵張思德為人憨厚朴實,工作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一心一意為著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而默默地奉獻。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取暖問題,1944年他帶領一班人到安塞縣燒炭。在一次燒炭中炭窯突然崩塌,張思德不幸犧牲。---主-在他的追悼會上深情地說:「我們的隊伍里到處是這樣的人,普通、平常、象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可正是這些人支撐著了我們的整個事業。---的這篇講話,發表時以《為人民服務》為題。
電影《張思德》將為人民服務具體化,讓觀眾相信,為人民服務是快樂的,這個榜樣值得我們世世代代學習。通過觀看《張思德》影片,我深深體會到:一名普通共產黨員默默奉獻的偉大,偉大的事業,需要無數個張思德,偉大的人民,需要永遠的「為人民服務」。在張思德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的是中國人骨子裡的那種朴實、謙和、善良,是一種人內心本能的、涌動著的自我奉獻的精神。
這部影片的現實意義在於: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丟,「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不能丟,新時期的黨員、幹部,應當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張思德觀後心得4
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感覺非常好。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那麼多動人的真實細節,塑造了革命隊伍的各色人物。
張思德生活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這個家庭的每個人都很生動,特別是張思德和他老戰友的這份感情,是以往電影中不多見的。電影《張思德》沒有曲折的情節,熱鬧的場面,黑白膠片牽出平實瞬間,穿越60載歲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衛——開荒——燒炭,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他那樣淡泊。三過草地的老紅軍,班長一當7年,一整編,又成了戰士。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他認保育院不幸失語的孤兒做兒子,用心血崔開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簡下來的老兵當父親,真誠的撫慰一抹晚晴。 這些都讓人非常受感動。這部影片讓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盡管一切是那麼平凡,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60年前,---主-的著名演說《為人民服務》,影響了幾代人。60年後,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張思德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一個少說多乾的張思德,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0年後銀幕下的我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張思德詮釋著崇尚的做人標准:「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 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20--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黨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曾經是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未來還將輝映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
張思德觀後心得5
《這部電影之所以動人心弦,啟人思考,催人奮進,就在於它們反映了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心聲,這就是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都是共產黨人最可寶貴的思想品質,張思德以及許許多多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部影片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共產黨人只有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一個共產黨員,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才能在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才能體會平凡中的偉大,艱辛中的幸福,奮斗中的快樂。從張思德到雷鋒,從焦裕祿到孔繁森,從楊利偉到奧運健兒……他們的思想和精神都不會隨著時代的遠去而消逝,而是歷久彌新,光彩照人,長駐人民的心中。這部影片讓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盡管一切是那麼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語言。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60年前,影響了幾代人。60年後,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張思德不計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同時,這種震撼力也來自觀眾心靈深處的一種嚮往,一種追求,一種共鳴。影片詮釋了眾人崇尚的做人標准:「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一個少說多乾的張思德,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0年後銀幕下的我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 真正的崇高,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被沖淡。真正的美善,只會因樸素的質地更生光輝。凝望這個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種永恆:偉大生於平凡,平凡成就偉大。而將兩者緊緊相連、融為一體的,正是那五個字——為人民服務。
張思德觀後心得相關 文章 :
★ 讀張思德心得體會3篇
★ 看電影《張思德》觀後感500字範文
★ 英雄兒女觀後心得總結5篇
★ 十月圍城觀後心得總結5篇
★ 2019《攀登者》電影觀後感
★ 人與自然觀後心得體會5篇
★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心得總結5篇
★ 焦裕祿的觀後心得體會5篇2020
★ 人與自然觀後心得總結5篇
★ 勇士觀後心得感想5篇範文
5. 你覺得中國電影哪個最振奮人心
我覺得中國近幾年的電影品質一級棒。電影《厲害了,我的國》由中央電視台、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將於3月2日登陸全國影院,燃情獻映。影片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紀錄片的形式首次呈現在大銀幕上。當一幕幕壯觀恢弘的大規模航拍鏡頭從眼前掠過,祖國的壯美山河、卓越成就所帶來的震撼與自豪感撲面而來。
電影《湄公河行動》,講述了「華平號上的6名中國船員和玉興8號上的7名中國船員,13人全部遇難。中國、寮國、緬甸、泰國四國警方很快查明,湄公河「金三角」地區特大武裝販一毒集一團一首犯糯康及其骨幹成員與泰國個別不法軍人勾結策劃、分工實施了「10·5」案件。此後,中老緬泰四國執法部門經歷重重困難,終於抓獲作案的嫌疑人。看了這部電一影,我真的深有感觸。對於禁毒,這已經不單單是中國的使命了,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項任務。
6. 中國藍盔的觀後感
2018年12月1日下午,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愛國影片《中國藍盔》,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通過描寫中國維和部隊官兵在非洲嚴格履行聯合國賦予的使命,派出了以「兵王」杜峰,王剛為首的作戰小組冒著生命危險,阻止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的故事,反映了中國當代維和軍人為了當地百姓的和平與安全的崇高理想,在異國土地上通過鮮血乃至生命來踐行的大國擔當和責任之情。
故事發生在硝煙彌漫的非洲大陸某國,充滿了各種不安定因素,恐怖分子虎視眈眈,身邊的危險也步步緊逼。在不斷升級的炸彈威脅,以及聯合國調查組遭綁架的殘酷絕境下,中國維和部隊嚴格履行聯合國賦予的使命,派出以"兵王"杜峰為首的戰斗小組緊急處置,於是一場場與暴亂分子之間兵刃相見、槍炮對陣的較量,就此展開。
《中國藍盔》聚焦了中國當代的維和部隊,這也是我國首部維和題材的電影,通過影片中演員們的精彩塑造與詮釋,為我們展現了中國軍人涉外維和的英勇,豪邁與擔當,激起了我們的責任與情懷。
一部電影,見證一支平凡又偉大的中國維和部隊,影片中的一句台詞,也讓我印象格外深刻:"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雖然國內安定祥和,但國際風雲變幻莫測,我們不能只顧關起門來自己搞發展,更要通過國家的不懈努力與無私奉獻,書寫了大國擔當的新篇章。
(6)2019年黨員電影名字擴展閱讀:
不少學生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7. 如何評價劉燁主演的電影《守島人》
6月18日,由劉燁、宮哲等主演的電影《守島人》全國公映,影片根據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的開山島守衛者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的感人事跡改編而成,劉燁在片中扮演王繼才。影片公映至今,好評不斷,豆瓣評分更是高達7.4分。這次拍攝,不但讓他在表演上提升了一個層次,同時,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他感受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堅持和黨性,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之旅。讓劉燁非常感動的是,王繼才的兒子王治國看到他後,跟他說,劉老師,你跟我父親在很多性格上都很像,我相信你能演好。這份信任,既給了劉燁壓力,也給了他動力,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演好王繼才這個角色。影片中的水下畫面,是在青島拍的。劉燁之前拍《戀之風景》時,就在青島拍過戲。因為受到太太安娜的影響,劉燁平常喜歡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也練就了在水下能睜著眼睛的絕技,這次正好用在電影中,讓劇組的人嘖嘖稱奇,水下的戲,都是在海里實景拍攝的。在表演上,這部戲也給劉燁帶來了全新的挑戰。他拍的第一場戲,就演了27條,當時也是有點兒懵,因為演了好多年戲了,超過十幾條都已經很少了。原來陳力導演對表演提出了高要求,要無表演的表演,盡量還原真正的生活,要像紀錄片一樣去表演。劉燁當演員這么多年,已經形成了一些表演習慣,比如,他會設計很多小的細節,來體現人物的個性,但在這部影片中,做到這些顯然是不夠的,尤其是在片中演他妻子的宮哲,她是非職業演員,她的表演真實、本能、濃烈。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