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掬水月在手》:民國最後一位詩詞大家的「弱德之美」,讀過嗎
葉嘉瑩先生
如果不是這樣,在那個硝煙彌漫的時代,在輾轉流離的時候,在面對生活的艱辛與絕望的時候,先生可能無法安靜的沉浸於詩詞的世界,那麼這世間關於詩詞的美好,肯定會缺少一份。
葉嘉瑩先生是民國的最後一位詩詞大家,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先生的願望會實現,詩詞不會成為一門高冷的學科被人置之高閣,詩詞是有靈魂的,有魅力的。
依舊會有無數人捧起對於詩詞的熱愛,如同漢服一樣,總會被年輕的一代所拿起,所熱愛。《掬水月在手》是葉嘉瑩先生孤獨的百年史,卻不會成為詩詞的孤獨歷史。
㈡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講述了什麼
《掬水月在手》是由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由陳傳興執導的文學紀錄片。該片於2020年10月16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
《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導演所執導紀錄片「詩詞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分別為《他們在島嶼寫作:如霧起時》、《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該片記錄了葉嘉瑩的傳奇人生,以北京四合院的結構模式展現她坎坷堅韌仍不渝追尋初心的一生。
劇情簡介
葉嘉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內。她幼承庭訓,受業於詩詞大師顧隨先生。在中國古典詩詞的長流中,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論詮釋中國古典詩詞,對新詩亦抱持兼容並包之態度,來往穿梭於古典與現代之間。
葉先生講授中國古典詩詞不分職業、不論年齡,多年來致力推廣對兒童的詩歌吟誦教育。教學研究之外,葉先生亦將生活經歷與心境融入創作,傳承千年詩心,縱使歲月坎坷也仍不懈追尋。她一生歷經戰亂、政治迫害、海外飄零,晚年回歸改革開放的中國,持續創作、傳承教學,重系文革中斷的古典詩詞命脈。
角色介紹
葉嘉瑩
演員葉嘉瑩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內。她幼承庭訓,17歲考入輔仁大學,受業於詩詞大師顧隨先生。在中國古典詩詞的長流中,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論詮釋中國古典詩詞,對新詩亦抱持兼容並包之態度,來往穿梭於古典與現代之間。致力推廣對兒童的詩歌吟誦教育,傳承千年詩心。
作品評價
影片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輪滿月掛在樹梢上,將觀眾的情緒迅速帶入到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詩歌意境中,時間在靜靜地流淌,觀眾們的思緒也在不斷的蔓延擴散。該片沒有刻意表現那種天翻地覆、白雲蒼狗的痛苦和傷感,而是有一種時過境遷後的淡然。影片充滿意境的畫面和葉嘉瑩先生身上散發出來的古典雅緻的氣質相得益彰,深深感染了觀眾。
《掬水月在手》沒有用浮華的熱鬧去烘托葉嘉瑩先生的成就,沒有在形式和節奏上討好觀眾,創作團隊以敬業的態度堅守著自己的藝術追求,這與葉嘉瑩先生的精神一脈相承。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敘事復雜的紀錄電影,它以葉嘉瑩先生的人生經歷、心靈經歷為總體框架,包含自述、他述、史料、影像、吟唱「多聲部」的對話,將葉先生的個體人生跟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用杜甫詩歌的方式、「慢美學」的特點呈現出來,意義非凡。
《掬水月在手》不僅僅是一部是簡單的傳記片,除了人物本身魅力之外,也感受到影片的形式之美,感受到詩詞之美、影像之美、人格之美相融而成的電影之美,其意境深遠,穿透力極強,音畫相映,久久回盪。
《掬水月在手》是由陳傳興執導的文學紀錄片。該片於2020年10月16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導演所執導紀錄片「詩詞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分別為《他們在島嶼寫作:如霧起時》、《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該片記錄了葉嘉瑩的傳奇人生,以北京四合院的結構模式展現她坎坷堅韌仍不渝追尋初心的一生。
陳傳興在知導詩人鄭愁予紀錄電影《如霧起時》、詩人周夢蝶紀錄電影《化城再來人》後,開啟了他文學紀錄片「詩的三部曲」的創作。作為詩詞的女兒——葉嘉瑩先生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創作「詩的三部曲」的最終章。紀錄片從葉嘉瑩先生的生平娓娓敘來,以北京四合院的結構模式展現她坎坷堅韌仍不渝追尋初心的一生。敘事音樂中暗含杜甫的秋興八首,從古到今,將詩詞的歷史時空和音韻相通。
這樣一個小眾的紀錄片,在上映幾天中仍然收獲了不少人的認可和安利。有人很認真地寫了長評,認為這是最美的一部紀錄片了,裡面充滿著中國式的美學和詩意。有人感嘆,能夠在忙碌生活中靜下來看這部影片,是對心靈的洗禮,葉先生本人便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的現實寫照。
96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一生坎坷多艱,曾歷經戰亂,在海外飄零數十載,在許多次人生的至暗絕望時刻,是詩詞給了她無窮的力量,而她也用自己畢生之力,傳承中華文化,闡述古典詩詞之美。
影片海報上所截取的這句葉先生在采訪中說的話,也在某種程度上激勵了這部影片的創作者和觀眾。據悉,《掬水月在手》自10月16日上映後獲得年輕觀眾的熱烈歡迎,截至目前網路評分高達8.1分,票房突破300萬元。
《掬水月在手》就像是一個年近百歲的百年孤寂,但這個百年孤寂帶給觀眾們的不是幽暗,而是繁花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