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交通91.8非常馬力在電台里呼籲路上的司機送一孩子的感人視頻叫什麼名字
是杭州交通91.8電台的《迫在眉睫》。
杭州交通經濟廣播,於2005年3月26日正式更名為杭州人民廣播電台交通經濟廣播。全天24小時通過調頻立體聲91.8兆赫播出,前身呼號為杭州經濟之聲。
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目前主要的欄目包括:《我的汽車有話說》、《錢塘夜色》、《音樂正當午》、《說給你聽》、《新聞開講》、《一路領先》、《走在大路上》、《交通快活人》、《愛車久一點吧》、《老馬識途》、《小馬指路》、《非常馬力》、《高速馬力》等。
(1)杭州高速救援孩子的電影名字擴展閱讀:
1、《非常馬力》
最權威的交通指導:
馬氏家族新成員——馬小苗、馬小麗,進駐市交警支隊指揮室、穿越大街小巷,為你全天候發布最新交通公告。
2、《高速馬力》
馬氏家族成員馬小歌聯合高速交警以及上海、南京、蘇州、寧波、紹興、溫州、台州、金華、衢州、嘉興、湖州等長三角專業交通媒體,快速發布華東高速公路實時信息,高速引路指路,平安快速出行。
3、《我的汽車有話說》
一檔關於汽車消費的投訴節目,用熱線溝通消費者和服務單位,為買車、用車的提供一個傾訴的平台和溝通的機會。 真誠主播於虎每個工作日11:00-12:30,為你提供體貼幫助。
4、《說給你聽》
工作日早間7:30-8:30主播山下,侃侃而談,說給你聽。
5、《交通快活人》
讓復雜的事情變的簡單,讓急切的心情變的愉悅,讓回家的道路變的順暢,讓枯燥的交通變的快活。歡樂搭檔:小學、小奔,每個工作日下午16:30-19:00播撒快樂。
6、《錢塘夜色》
每晚22:00激情點亮夜空,銳舞錢塘夜色,楠哥午夜震撼杭城。
參考資料
杭州交通經濟廣播網路
❷ 走出大山的孩子 電影
《走出大山的孩子》電影是
10年前,浙江大學對口支援雲和縣,並幫助雲和縣梅源中學建立了希望班。我所在的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從每屆希望班中各選10名貧困生(三屆共計30名)與之結對。從1997年起,浙大土木工程系先後有十餘名老師參與這項愛心工程,每當開學時,這30名貧困生總能及時收到浙大老師寄給他們的學費,使他們得以繼續求學。2001年11月,《麗水日報》曾發表我寫的一篇文章——《大山裡的孩子們》,講述了這一動人故事,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這樣的愛心資助,持續了多年,一直未曾中斷,直至資助他們完成高中學業。而筆者作為此事的牽頭人,曾多次去雲和縣,直接與貧困生們接觸、交談,親眼目睹他們求學之艱辛,相互間感情日益深厚,因此一直與他們保持聯系至今,不覺已有十個年頭。光陰荏苒,發表文章《大山裡的孩子們》後,一晃又是5年過去了。這批10年前只有十一二歲的小孩子,如今已長成二十齣頭的小夥子和大姑娘了。他們現在怎樣了?還在年復一年地為學費發愁嗎?現在他們考取大學了嗎?他們是否已經走出大山,成為城市的一員呢?
貧困,有時是動力!它使大山裡的孩子,頑強地「殺」出了一條「血路」來
我的案頭擺著一份「希望通訊錄」,詳細地記錄了他們的情況:在這30名貧困生中,有17人考取了各類大學,約占總人數的60%。其中王何靈、陳賢良現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梅芳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何曉麗、陳麗香就讀於浙江財經學院;梅麗紅就讀於寧波大學;羅劍就讀於湖北教育學院……這些學生中,兩個主修「大專文秘」的女孩子現已畢業——張玲虹在杭州某公司當文秘,季時慧則在寧波某大型外資企業當秘書兼財務,工作頗為順心。
除了這17人外,由浙大張友苓老師一直結對的貧困生商偉林和練溫劍,高考分數上了錄取分數線,同時又被武警部隊看中,最後紛紛自願參軍,現在一個在開封,一個在舟山。商偉林去年寄給我一張他在部隊的照片,嘿!穿軍裝,打領帶,挺威武的。
當年的貧困生練秀蘭,初一時主演過反映希望工程的電視劇《同在藍天下》,因而在雲和縣小有名氣。她從龍泉師范畢業後,即被廣州鐵路局招聘,在廣州——深圳的豪華列車上當列車員。兩年多前,她給我發來簡訊說:「從窮鄉僻壤忽然來到南方最時尚的大都市,很是新奇、激動。我終於走出大山了!這全靠浙大老師當初的支持啊!」
其他10多名未考上大學的貧困生,中學畢業後也都在麗水市區或雲和縣城找到工作:秋雲當了護士,周玲開了手機店,惟一已經結婚的一位,和丈夫共同經營著自己的事業……
對於他們每一個人,我都可以寫出一段故事來。可以說,我們當年在雲和奉獻愛心,現在都已經有了結果,大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已成現實。
在這里,我為這17名上了大學的年輕人寫上幾筆,講講他們在大學里的奮斗故事。
這些年輕人在逆境中奮斗,養成了頑強地承受重壓的個性,他們即便進了大學,也沒有停止奮斗的腳步。在浙江財經學院讀經濟學專業的何曉麗,深知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因此從大二開始就同時進修會計學專業的全部課程,預計今年上半年畢業時,可以取得雙學位。同時,去年她還參加了國家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現已通過了好幾門。可以想像,一個瘦弱的女生,同時要完成比別人多得多的學分,需要多麼大的毅力,需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
梅芳於2004年考進浙江海洋學院,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她大一和大二成績優秀,但她並不滿足,執意要轉學到杭州的名牌大學。因此念完兩年後,根據省教育廳的「2+2」政策,參加有關考試,硬是憑自己的實力轉學到了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專業,繼續念大三大四課程。近日她來杭州報到,還到浙大來看望我,她說,「奮斗」的感覺非常好。
還有當年的貧困生陳巧琴,英語頗有天賦,從中學開始,七八年來每次給我寫信用的都是英文,我手頭積累了厚厚一疊她的英文來信。前幾年,她考取了寧波工程學院英語專業,還是堅持用英語寫信。去年。陳巧琴寄來一張她與外教的合影照片,照片中兩人笑得很燦爛。
我感到,這些山溝里的年輕人如今真要飛出山溝,飛向世界了!
他們求學之艱辛,他們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深深地震撼著我
但是,高昂的大學學費,仍是橫在這些貧困大學生面前的「攔路虎」。
眾所周知,現在每年高考本科的錄取共分三批,這三批本科生每年學費為六七千元至一萬八千元不等,差別是較大的。而我認識的這批雲和貧困生中,恰恰就有幾個考上了「三本」的大學生,因此,他們必須面對每年近兩萬元的巨額學費。當初他們曾寄希望於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但事實上每個學生每年只能貸六千元,因此,讀初中起就靠希望工程資助的這批貧困生,簡直為巨額的大學學費愁白了頭!他們曾想打退堂鼓,可又不甘心讓自己好不容易拼來的大學夢就此破滅!
我的一個結對生叫梅麗紅,初中時生活十分節儉,班主任老師說她一年的零用錢只有二三十元。她前年考取了寧波大學的英語本科,屬「三本」,每年的學費需要18000元,這對她家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今年梅麗紅來杭州時給我看過她的成績單,所有功課成績都在85分以上,其中「英語口譯」為91分,但她父親上山砍柴為她掙學費時摔成了重傷,不能幹活掙錢了。
我一直不明白她在如此惡劣的家庭條件下,前兩年的大學學費是怎麼應付過來的?大三學費有沒有著落?
梅麗紅在手機簡訊中沒有回答我的前一個問題,倒是對我的第二個問題作了如下回應:「向學校貸了6000元,在雲和鄉下向親友借了3000元,自己和妹妹(妹妹當噴漆工)暑假拚命打工掙了2000元,媽媽每天在工地挑沙子,工錢一天30元,共掙了1000元,還有6000元欠著。」
啊!這梅麗紅!她在簡訊中像在報流水賬,平平淡淡。可是我的心裡卻波浪翻滾,越看越難過。後來,我給她匯去了一筆錢,但仍未能補足全部學費。
這就是我認識的這批大學生,他們求學之艱辛,他們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對我其實也是一種教育和震撼。
擺脫貧困,做一個對國家有用之材,是雲和山裡孩子們的追求和理想
經過十多年在貧困逆境中拼搏和奮斗,這批雲和年輕人現已真正地開始走出大山!
在我認識的17名大學生中,其中蘭恆香和葉紅梅在杭州、寧波的相關醫學院校讀完高級護理專業後,都已走上了工作崗位。
去年,我和我的同事建國老師與已在杭州工作的張玲虹,在美麗的杭州花圃有過一次聚會。這個穿著牛仔褲、高跟鞋的漂亮姑娘,完全沒有了當年山裡孩子的「土氣」。
那時,我記起了9年前我與建國老師初次來到雲和梅源中學,與第一屆希望班10名結對生拍過一張合影。於是我問她,還記不記得9年前拍的那張合影。她說,怎麼會忘記。不久,張玲虹到我家看望我。我拿出那張合影,指著照片上前排正中那個有點土氣的小姑娘,問她:「這是你嗎?」於是,大家都笑了。張玲虹說:「那時我連雲和縣城都沒有去過呢。現在跟著公司領導到處出差,走出了大山,我的整個人生真的不一樣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浙江財經學院的何曉麗,再過半年就大學畢業了。現在她除了寫畢業論文,就是忙於落實工作單位。由於她勤奮好學,因此在招聘中比別的畢業生有更大的優勢。杭州一些知名企業如「娃哈哈」等都相繼歡迎她先去實習,西子集團公司甚至表態:等實習結束後就可簽訂聘用合同。過年前,一個更吸引她的公務員崗位——離杭州很近的桐鄉市國稅局打來電話,說她通過了筆試,叫她春節前去面試。何曉麗離她人生的理想目標只有一步之遙!讓我們祝她好運!
他們發憤圖強,在貧困中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現在,我面前擺著6年前的那張《麗水日報》,把《大山裡的孩子們》又重讀了一遍,當年那些熟悉的貧困生名字又從我腦海里浮現。
大約是1999年的夏天,第二屆希望班的班長馬曉玲在我們的資助下從梅源中學初中畢業了,可是面對升入高中後翻一倍的學雜費(約1300元/學期),她的父母實在無力負擔了,想讓她回家種地。高一開學在即,她的學費仍沒有湊齊。8月底某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一封求助信:「親愛的伯伯,您能否最後幫助我一次,讓我進入雲和中學繼續念高中吧!我是多麼地想讀書啊……」過了一天,我把她的求助信拿給我的同事———浙大土木工程系的許進軍老師。許老師當時詳細看了馬曉玲的來信,二話不說,當天從郵局匯了800元給馬曉玲,並在匯款單上附言:「寄上學費,望好好學習,祝你進步!」就在開學前一天,馬曉玲及時收到許老師寄給她的學費。她把學費緊緊地揣在懷里,感動得大哭了一場。
這就是浙大與雲和學生之間的助學情!後來,馬曉玲在浙大老師的資助下順利地念完高中。在高中階段,她積極進行體能訓練,2003年考入麗水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大二時就考出了「省導游證」。2006年畢業後來到上海,在一家賓館干起了酒店管理。馬曉玲真是好樣的!
王何靈,當年梅源中學的學習尖子,從初一到初三,成績年年名列前茅。那年王何靈念初三的時候,梅源中學的吳校長曾親口告訴我,說她極有可能升入縣重點高中,甚至將來考取有名的大學,但她家境貧寒,擔心她讀不起高中,擔心「一棵拔尖的苗子從此枯萎了」。
那次當我從雲和回杭州後,「王何靈」這個名字就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後來我把王何靈增補到我們浙大結對的名單中,並把她推薦給我的同事——浙大土木系的葛煒老師。從那時起,葛煒老師每年都資助她,直至她高中畢業。
2004年,王何靈以優異的成績從雲和中學畢業,並於當年考入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環保專業。如今,她已是大三的學生了。
半年前,我邀請了在杭讀大學的三位雲和學子:梅芳、王何靈、陳賢良來浙大玉泉校區歡聚。我帶著他們漫步在美麗的浙大求是園內,他們在竺可楨老校長的銅像前駐足,在現代化的邵逸夫科學館玻璃幕牆下攝影留念,在浙大的「三士碑」前停留良久。此時此刻,他們也許在想:學士、碩士、博士的目標離自己還有多遠?
令人鼓舞的是,當新年來臨的時候,先是王何靈,緊接著是梅芳、陳賢良,都不約而同地給我發來手機簡訊,表示讀完大學本科後,一定要繼續考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而在寧波大學已經讀大三的梅麗紅,已經開始准備考研究生。過去的這個寒假,她把她的班主任老師當年攻讀英語博士的資料書籍都借回了家,准備好好「充電」。如果這些目標都一一實現,我想這四位優秀的雲和學子將分別是他們老家所在那個山村裡有史以來第一個碩士吧!
這就是我們雲和的大學生!他們發憤圖強,在貧困中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們一定會走出大山,他們已經走出大山!
❸ 杭州廣播的救小孩的那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迫在眉睫》第一部。
《迫在眉睫》是2012年杭州交通91.8推出的微電影,片長14分鍾。
故事從一個聽眾熱線電話開始,當時於虎正在直播間主持節目,聽眾打進電話,一聲「救命!」引發了後面一連串的故事。
第二部:
《迫在眉睫2》是杭州交通91.8電台繼2012年《迫在眉睫》之後,又一部反映杭州這座城市大愛精神的公益微電影。
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故事,2009年12月24日中午11點,於虎主持的《我的汽車有話說》節目直播剛開始,突然接到一位聽眾電話,說要跳樓。
交通91.8當即打斷正常播出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努力安撫對方情緒後,立即趕赴現場勸說對方,最終在民警和消防官兵的幫助下,成功化解了一起當年轟動杭城的跳樓事件。
❹ 你看過的勵志影視劇中哪部最令你感動
《長征》。當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外寇的鐵蹄之下,在軍閥的混戰情形下,實在貧苦老百姓無有退路時,一大批熱血青年 探索 中華民族的出路在哪裡?每個人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時,老一輩革命家立志救國,拯救中華民族,建黨建軍,投身革命。前面有凶虎,後面有追兵,天上向敵機,左右有夾擊,四面臨敵,無有生路,她們還堅持信念不動搖,堅持革命不止步,四渡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飢越大雪山,漫行二萬五。抗日赴前線,趕出洋鬼子,擊倒蔣王朝,建立新中國。一路血風雨,萬里悲壯歌。不畏生死事,為民盡心畢。實為大丈夫,真是凌霄志!長征,人類 歷史 上的首創,革命,歲月時光里的壯舉,世界版圖上的唯一,中華民族的尊嚴。這個勵志影視劇是最勵志的詩篇,最有情義的像征,最有豪氣高亢的贊歌,最有精神價值的展現!最後,敬錄偉人長征,七律一首詩結尾。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謝謝!
我喜歡勵志的愛情電視劇「遇見王瀝川」兩個演員演的很真實,有打動到我。
《阿甘正傳》,當年在高中的課堂上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真是對當時准備高考的我的極大鼓勵。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5,基本上一直位列豆瓣前五十。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但是在堅強的母親的鼓勵下,一路走向了人生巔峰。他一直不停奔跑,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擁有無數財產。
第一,其實粗看,阿甘的成功有很多巧合和運氣的成分,但是在我看來,他一直懷著單純簡單的心,一心一意堅持做一件事,並且把這件事做到極致,他的成功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二,記錄其中兩句最經典的台詞:人生充滿必然和偶然。這句話可以解釋阿甘的成功。第二句話是阿甘的母親對阿甘的教育名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嘗下一塊,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這一直不斷鼓勵阿甘去嘗試,哪怕智商低又如何,哪怕失敗又如何,至少嘗試了。
第三,這部電影對我始終是鼓勵,讓我堅持,要做一件事,就努力做到極致;並且,不畏懼失敗,不膽怯,勇敢做自己。
你好,我來給大家推薦一部勵志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通過一地震中的倖存者方登為線索,把唐山大地震與四川汶川大地震巧妙的聯系在一起,並以我是唐山人為主題把唐山人的感情,唐山人的善良,唐山人的倔強表現得淋淋盡致。
首先是方達的母親,在救兒子還是救女兒的選擇中痛苦的掙扎,一句救弟弟使這位母親始終生活在愧疚中,以至兒子在深圳混出名堂了,有車子和房子,還有了自己的公司,想接母親去享福,可這位母親倔強的說:我哪也不去,我要去了,就更對不起你姐姐和你父親了……
再說方登,也為母親的「救弟弟」那句話折磨著,壓抑著,直到被善良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以後,幾天都不說一句話,甚至以為是啞巴,可是當她第一天上學報名,老師問她的名字的時候,母親說叫王凡,小方登馬上說「我叫王登」,把大家都愣住了,在這只有兩個字的語言里表現出了極其復雜的心情,一方面母親的「救弟弟」讓小方登無法接受,另一方面,也為「我是唐山人」這個主題思想埋下了伏筆。
在杭州醫學院學習期間,方登和一位研究生意外懷孕,男友為了不影響王登的學業,希望王登做人流,方登堅決不肯,男友問為什麼,方登說「因為我是唐山人」,不用多說,就這一句我是唐山人,道出了一個經過了唐山大地震倖存下來的人對生命的執著。
王登在加拿大結了婚,當某一天,她從電視里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後,當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即刻浮現在她眼前,立馬到了四川地震災區,參加了救援工作中。影片就這樣把相隔32年的唐山和汶川大地震巧妙地聯系起來。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感受頗多,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吧!
故事發生在1976年的唐山。那天晚上,天際閃出一道紫光,緊接著地震就來臨了。方登和他的弟弟方達以及父親母親也被捲入其中,他們的父親遇難了,姐弟倆也被壓在廢墟下。母親要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兩個孩子都壓在一塊石板下,救弟弟姐姐就要死,救姐姐弟弟就要死——母親無奈,只好選擇救弟弟。弟弟的左臂斷了,卻活著出來。而姐姐卻生死不明……
母親帶著弟弟方達走後,姐姐方登又在死人堆里奇跡般的活了起來,並由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就這樣,在風風雨雨後的2008年,汶川地震爆發,姐弟倆都堅決的加入了義務抗震救災的隊伍中。也就在這時,他們相遇了。母親、方登、方達在相隔32年後又團聚了。母女之間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解(方登以前恨母親沒有救她)。一家人又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這部影片的場景十分震撼人,尤其是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都被緊揪了起來。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這么渺小,這么無助。還有就是俗話說的「患難見真情」,在大災大難面前,所有的人都團結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工人、戰士、商人……他們都伸出同情的雙手。方登一家的故事正是所有唐山大地震中受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們用不屈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戰勝了困難。23秒的地震讓他們分隔了32年,中間有多少恩恩怨怨,恐怕沒人知道。
珍惜我們的生命吧!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新還珠格格還是不錯的。
提名一部很老的日本電視劇《排球女將》。
這部劇是我小時候隨媽媽一起追的劇,至今對小鹿純子印象深刻!
我是90後,很慶幸在我的時代可以遇到這部上一個時代的經典。雖然過去很多年了,有些劇情也已經模糊不清了,但小鹿純子給我帶來的力量和震撼依舊不曾消失。
小鹿純子自幼失去母親,但她積極、樂觀、精力充沛,跟隨父親練習排球,希望可以參加奧運會,實現媽媽的願望。機緣巧合,純子告別故鄉,加入了白富士學校的排球隊,在這里,她克服了各種困難,提升球技,練就了晴空霹靂等技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實力越來越強大的純子終於如願以償進入國家隊,她的征程再次展開…
純子給那時年少的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永不言敗的韌性,堅持目標的毅力,面對問題的樂觀,在純子笑臉背後的青春和生命力,可以戰勝孤獨感和失敗感!
還記得純子小時候的畫面,林蔭道上,純子在一路奔跑,爸爸在後面騎馬追趕。這如同純子的人生,帶著自己的信念一路努力奔跑。
從那以後,我堅定自己要做個善良、努力、陽光的人!
您好我是全村的希望,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關於勵志的電影我向您推薦一部《中國合夥人》三兄弟單眾叛親離和背後的創業史,至今都一直深深地感染著我。
電影永遠有兩極:一個是靠近生活,說白了就是共鳴;另外一個就是夢,就是斯皮爾伯格一路講的,電影就是追夢,現實生活達不到的夢。
我想,中國合夥人想走的路線,就是這兩者的結合體,靠近生活的追夢的故事。不得不說,近年來無論是電影市場或者是文學作品始終一個最常規化的套路就是——渺小的「我們」的成功之路。
中國合夥人亦是。但它終究是在諸多的相似的套路中,殺出重圍取得了豆瓣7.6的評分,在鋪天蓋地的勵志劇本中顯得格外突出。看完整部電影,我的第一反應,這真是一部不錯的商業片。沒錯,「商業片」。政治導向格外正確,通過虛假的「美國夢」與努努力唾手可得的「中國夢」的對比,硬生生向觀影者展現了一副欣欣向榮、勵志向上的中國創業市場。
對,我拿著北大的學位懷著一腔熱忱去往美國,得到的只是嘲笑和不屑。對,我在中國用一個新的方法講課,我的學生就能不斷增多。對,我在中國的課上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他們就願意搬到城外的廢棄工廠住宿。
當然,不可否認電影的確需要取捨。但用一種喜劇片的手法將「新夢想」艱辛直接抹去,尤其是在這樣一部現實性影片上,不免顯得有些過度「理想化」。
大概也正是符合了影片的標題「中國合夥人」,於是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勵志創業片,更不如說這是一部青春兄弟片。與以往創業雞湯片瘋狂灌輸,歷經千般苦在苦痛中涅槃重生的套路不一樣,此篇更加立足於兄弟之間的友誼。他們活出了對於友情,很多人想要的樣子。
三人小分隊,我幫你堵門,你幫我泡妞。孟曉駿出走半生歸來仍是成冬青心頭星光,他無界限地說出想法也有他們無理由地「yes」。創業路上,他們有福同享,共同努力,發光發熱。成冬青、王陽機場送別孟曉駿
但三人在這條追尋自己的夢想的路上,終是在迷失。孟曉駿始終想做點什麼,讓那幫看不起他的人們看到;成冬青也終是拒絕了一味的服從;而三人之間的和事佬王陽,曾夢想著成為一個藝術家的人,終是放棄了自己的美國妞,娶了那個普普通通的姑娘。
《最好的我們》
影片主要講述了陳昭、方向、康凱、李意然、童小海五位同窗好友在大學四年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義,六年後的一天,他們因校友王道為的挑釁而設飯局重新聚在了一起,五人為了紀念這難得的久別重逢,在飯後合買了一張彩票,卻不料中了頭獎,一夜間便擁有了千萬身家,從此人生軌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錢以後,生活更加考驗著五兄弟的人性和品格,他們在經歷了朋友背叛、親人去世、夢想破碎、出軌等一系列的命運捉弄後,漸漸明白了感情的真諦,也在兄弟有難相互扶持的過程中懂得了生活的意義———幸福和金錢沒有必然聯系,如果德不配財,幸福反而會更加遙遠,只有認真生活、努力成長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也是最好的我們。
《當幸福來敲門》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
當你最認為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創業就是讓你的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創業就是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創業就是讓你累的半死的時候還能從床上一秒鍾爬起來,因為叫醒你的永遠都不是鬧鍾,而是你日夜追尋的夢想!
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我是這樣的人,如果你問的問題我不知道答案,我會直接告訴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證:我知道如何尋找答案,而且我一定會找出答案的。
有夢想的人,從來叫醒他的都不是鬧鍾,而是夢想。
《馭風少年》
一部用真實故事拍成的電影,用事實告訴我們:知識改變命運, 科技 改變生活。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非洲少年,那裡飽受乾旱、飢荒、瘟疫和艾滋病困擾,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用上電,唯一不缺的只有風。家裡面把剩餘的一點錢送他上學,交了首付,結果一場說來就來的暴雨將田裡的作物全都沖走,接下來他們將面對的是長久的乾旱。國家也沒有多餘的糧食幫助,更不幸的是這種情況下,村子還被搶劫,基本沒有餘糧,為了能活下去,他父親不讓他讀書,還規定家裡每天只能吃一頓飯。後面他發現老師的自行車一搖動腳踏,自行車的燈就會亮,他想到了既然運動能產生電,能不能用風給蓄電池充電,然後用水泵抽水,這樣就能抽出水來灌溉土地,徹底解決飢荒。
可是......
校長很無情卻有很合理地將他驅趕出去,因為他沒交學費,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允許他去圖書館,然後他在圖書館明白了發電機的原理,與此同時,自己身邊一直陪伴自己的狗餓死了,他覺得死亡已經一步步靠近他們,但是他想要製作的大風車還需要一個轉盤,他拿著他成功製作的一個小發明,能用風發電的小發明去找他父親,希望他父親能把自行車給他,但是自行車是他們全家僅剩的財產,他父親怎麼可能拿他的單車給他作轉盤?不僅如此,還砸了他的小發明,並覺得自己讓他去讀書就是錯誤的,他不僅不好好乾農活,還一天搞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飯都吃不上了。
沒辦法,他就去找小夥伴們幫忙。於是小夥伴同威廉一起找自己父親強行要車,結果沒要到,他又被他父親打一頓。最後,他母親出來勸他父親:現在咱們家已經還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嗎?既然沒有,為何不讓你兒子嘗試一下呢?
父親終於決定選擇相信兒子,將家裡唯一的一輛自行車交給自己兒子處置。並發動村民一起幫助,很快風力發電裝置製作好了。
最終風車屹立起來了,水也出來了。大家都喜極而泣,終於以後不用再為生活發愁了。
另外主角也終於用自己的知識救活大家,改變了自己和村子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
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
1.我們的人生路上也許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持,肯定能成功的,主角他們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仍不放棄學習,而我們生活再好的條件下,怎麼能輕言放棄呢?
2.知識改變命運。當我們不讀書的時候,我們就與主角的父親一樣,愚昧無知,而又自認為自己是對的。只有知識才能去改變我們愚昧的思想和貧苦的生活。
3. 科技 改變生活。雖然我們現在已經處於一個 科技 時代了,但是 科技 無止步,未來的生活還需要我們大家去改變,才能讓大家都過上更好的日子。
❺ 聽說杭州918交通微電影「迫在眉睫」是真實事件,現實中那個孩子救活了嗎
他已經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