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部影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並尋找彼此的故事。在影片中有很多句台詞已經成為00後的表白神句,讓人在心裏面不得不感嘆到青春的美好。
新海誠的電影就像是勒內·馬格里特的油畫《比利牛斯山上城堡》,擁有者舉世無雙的說服力。《你的名字》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其集大成之作。影片是用頂尖配置打造出了一部很商業、很娛樂的青春愛情動畫。故事依然天真純潔,依然准確地戳中年輕人的淚點,再加上新搭配喜劇、穿越、懸疑和災難元素,堪比一部夢幻動畫。
② 電影《你的名字》中有哪些細節是你後來才知道的
每一次看,都能遭受深深地的震撼人心。第一次,看的是劇情、感情;第二次,看的是光線、led色溫、聚焦點、角度、構圖法、關鍵點;第三次看,看的是懸念、案件線索、邏輯性。這一著作的許多關鍵點是歷經細心反復推敲的,例如系守鄉思攝影展,瀧穿的印著half moon的T-shirt,語文課堂老師講的詩文《你是誰》
剖析一切以前提及的點,都是在為後邊做鋪墊和懸念,很用心。「而大魚海棠中的關鍵點僅僅做為文化符號而存有,而沒有具有線索的作用,表明大家說故事的工作能力或是尚需提升」。故事情節中時間軸變化造成的分歧根據 夢 具備易忘性的特性非常好
還記得高三的情況下,拿著小mp4看過六遍風之丘,始終忘不掉那自由的天空。宮崎駿的畫,很廣闊非常大,而新海誠的著作,根據實際的小關鍵點展示出不一樣日常生活之美,很溫柔很細致。迫不得已感嘆動漫這類藝術流派較大 的優勢,便是能更強
一次不知道是不是會來、什麼時候要來的重逢。或許是在小鎮風景如畫的景色里,或許是在日本東京洶涌澎湃的車流量中,或許是在隕鐵絕情跌落的廢區邊,或許是在醒後不會再知道的茫然里……如同大家的人生道路,活在平平淡淡的每一天,不記得追隨著哪些,忘卻了哪些。在乏味的日子裡有意維持一點點自尊心和淡泊,又總希望著產生些哪些。只需一次重逢,就可將這日子照亮。過去看電視劇,外掛字幕翻轉時,粉絲們總習慣性奪門而出,無論電影片尾有沒有小彩蛋,無論音樂超好聽是否。而當《你的名字》結尾曲播放視頻一半以上,我輕拭內眼角眼淚,回首卻還見到座席未空,絕大多數觀眾們仍未急著退場。此次,換我急匆匆離去。
③ 電影你的名字影評
電影你的名字影評範文
《你的名字》講述著關於時間的故事。三葉與瀧,兩人的命運跨越時空關聯在一起,上演了一場夢幻唯美的故事。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電影你的名字影評,歡迎大家欣賞。
當我們習慣了現代愛情語境里最直接的肉體慾望;當我們習慣了感情被都市生活的繁忙瑣碎功利化處理;當我們習慣了愛情故事被送花,看電影,旅行,吃飯等等模式化的橋段填滿,我們內心極其渴望一種超越俗套的愛情,哪怕她只是一場夢,對很多人來說,能做一場這樣的夢也足夠了。
而《你的名字。》恰逢其時出現在觀眾的眼前,各種走心和圈淚。其實在我們的文化里,有著太多的東方傳奇愛情,只不過被現代社會里的功利愛情沖淡了。但當愛情成為奢侈品時,人們又哭著喊著尋找。
驚夢
有多少人會記得中國四大古典戲劇之一的《牡丹亭》?有多少還記得那場游園驚夢?沒有見過面的人真的能相愛嗎?當杜麗娘蜷縮在「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春閨苦悶時,高中女孩三葉也厭煩於困在這個安靜偏僻的小村子,渴望下輩子變成東京的帥哥。於是,愛情女神眷顧了他們,賦予他們一段夢幻之旅。杜麗娘於春花掩映中,夢到了翩翩公子柳夢梅,而三葉索性變成了東京的高中帥哥瀧。夢是我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慾望挖掘。
杜麗娘日日鎖在深閨,當二八少女的情竇初開時,卻不得不表現的端莊持重,三從四德。就連教書先生都要把「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解釋成後妃之德這般可笑時,她根本不可能懂得何為愛情,但《你的名字。》影評——拾起了失傳的東方愛情
她內心卻有一個說不清的本能指引著她。三葉在靜謐小鎮的生活一成不變,2小時一班的電車,晚上9點就關門的便利店,而唯一的「咖啡店」是一個路邊的自動售貨機。但她也有著一種改變現有機械生活的本能沖動。此時,一場奇怪的夢助力她們突破現實,直達慾望本體。
杜麗娘在夢里被柳夢梅抱到牡丹亭做了羞羞的事情。三葉與東京帥哥瀧交換了靈魂,走在了東京的繁華忙碌的生活中。而這不可思議的一切都在夢中完成,當內心的慾望以另一種方式得到滿足時,現實中是一個更加孤零零的存在。當我們被互換身體的一幕幕畫面逗得大笑不已時,一個更加嚴肅的命題出現,有穿越生死的愛戀嗎?愛情禁得住生死的考驗嗎?
生死
《牡丹亭》題記里有這樣一段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然而杜麗娘自游園驚夢以後,思春成疾,竟香消玉殞了。三葉死的更意外,在一場流星雨中結束了生命。似乎愛情結束了。但導演新海誠和湯顯祖都在倔強的說不,故事還沒有完,他們賦予柳夢梅和瀧另一重身份,即挽救自己愛人的天使。而杜麗娘和三葉也有自己的使命,她們要突破生死,和愛人重逢。
其實他們所追求的是愛情的生命力和保質期,為了愛情不惜對抗閻羅,上天入地,翻山越嶺,無視法律規則,突破生死界限。這可能是這個物質孵化愛情的時代,人們難以企及的犧牲。杜麗娘為了與柳夢梅再相逢,於閻羅殿據理抗爭,終於魂歸故里。三葉為了拯救自己和村子,帶著發小炸毀供電站,盜取廣播頻段,極力勸說父親,幫助整個村子避難。
聽到杜麗娘夢中召喚,柳夢梅便掘墓開棺,找到復活的愛人,甚至日後因此而入獄。得知三葉死亡的瀧從東京翻山越嶺,來到被摧毀的村子,終於再度穿越,救活了三葉。證明愛情的方法有很多,可誰能抵擋穿越生死式的唯美和盪氣回腸。
名字
為什麼我們愛的如此深沉,卻記不住對方的名字?
三葉和瀧時時不忘提醒,卻依然走不出忘掉對方名字的現實。愛到最後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喜是悲?而杜麗娘和柳夢梅則要浪漫一點,夢中只留下一首詩:「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但我們依舊會因為不確定的愛情而欣喜,畢竟愛情如果可以用搜索引擎精確尋人,那所有的小鹿亂撞,臉紅心跳,都會因為已知而煙消雲散。因為即便忘記了名字,卻依舊記得彼此熟悉的感覺。誰能否認那種尋找的過程,極美妙。誰又能否認喜歡你的那顆真心,比記住你叫什麼,更重要。
命運
東西方的愛神有著巨大的差別,丘比特對准男女射出的愛情之箭強調隨機和偶然,而月下老人的紅線是前生姻緣註定,強調緣分的堅韌,羈絆和生生不息。杜麗娘臨終前讓侍女春香把她的花香藏在太湖石下,才有了三年後柳夢梅尋得畫像,與杜麗娘重逢。而三葉更向前一步,親自去東京尋找瀧,把扎頭發的紅繩,交到尚未對她有記憶的瀧手中。或許這是東方人看待生活的一種方式,一種源自農耕文明的.生生世世的命運認同。命運的堅韌,正如春去秋來周而復始;而命運的劫數,正如永遠無法預知的天災。所以我們又對命運,這個強大的力量會如此尊重。
在片尾男女主角相遇中,男主角說: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還記得嗎?《紅樓夢》里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怎麼說的?「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而王家衛那句經典台詞「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更是如此:
「我並不是遇見你,而只是對於早該有的相遇的重復。我並不是愛上你,而只是回憶起了我對你的愛。我們為什麼相愛?因為我們命中註定要相愛。我必須在遇見你之前已經遇見過你,在愛上你前已經愛上過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愛得理直氣壯、愛得心裡踏實。就好像我遠遠看見一個靶子豎在那裡,我所要做的只是射出那支箭……」
但我們要知道,現實中的愛情與浪漫主義式的愛情往往都相反。忘記前世姻緣註定,奮不顧身抓住眼前真實的存在。
拓展:電影你的名字經典台詞
彼方為誰,無我有問
九月露濕,待君之前
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再次去見你的。
大概我的表情一直是要哭出來一樣吧。所以別人才會即使想放手也放手不了,在我看來反而演變成了擅自的關心吧。
但總不能一直做出這副表情,總不能一直借著別人的手去前進。
以彗星為龍,以彗星為繩結。描繪出割裂的彗星舞動的形態。又是一輪歲月。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
你,是誰?
聚攏,成形,捻轉,回繞,時而返回,暫歇,再聯結。這就是組紐。這就是時間。
我們曾經在過去相逢。不,這也許只是錯覺,也許只是夢境一般的一廂情願。也許,只是前世的
妄想。即使這樣,我,我們,再一點就好,想要那時在一起。再一點就好了,想要現在在一起。
相遇不計取數的世界裡,和命運的那人相逢是困難的。而即使相逢了,又如何證明這就是命運的那人呢。兩人相逢的物語,在無限壯大的世界中描述。兩人被命運引導而相逢。
最初兩人本來是一體,聯結在一起的,人由此,斷開聯結隕落於現世。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悲傷和愛憐,都一樣消失。甚至連自己為什麼會哭,我都已經不明了。如沙子作的城堡崩塌一樣,感情也轟然不在。沙子崩塌以後,也有唯一不會消失的沙塊,那就是寂寞。我了解了,這個瞬間我知道了。之後殘存於我心中的,只會有這個感情。像是被人強行塞給的負重,我懷抱著寂寞。――沒什麼。世界如果是如此殘酷的地方的話,我會帶著這唯一的寂寞,用全身全靈活給這個世界看。帶著這唯一的感情永遠的掙紮下去。即使相隔天涯,即使再也見不到面,我會掙扎。永遠不可能向這個世界妥協――一時間,我只是強烈的懷抱著想要和神明較勁的想法,連自己忘卻了這件事,都馬上忘卻了。所以我在這樣感情的奔流下,最後一次,大聲向夜空喊道。你的,名字是?
醒來的時候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哭 時常會有的事情 做過的夢總是回想不起 只是 一種有什麼消失的喪失感
散落至四方。又或是升起至四方。在無法確認這一事實的浮游感中,彗星耀輝在夜空。彗星裂開,碎片落下。
人的記憶,是寄宿在哪裡呢。是存在於腦部突觸的組合方式嗎。眼球和指尖上也有記憶嗎。或者說,霧靄一樣不定形不可視的存在於某處的精神的聚合體之上?心,精神,或是被稱之為魂之類的東西。如擁有操作系統的記憶卡,是可以插拔的嗎。
神明如果真的在的話,要許下什麼願望才好,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
我,將某個人,唯一的某個人,試圖鎖定。我,
你會哭著笑,笑著哭,是因為你的心,早已超越了自己啊。
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再次去見你的
聚攏,成形,捻轉,回繞,時而返回,暫歇,再聯結。這就是組紐。這就是時間。這就是,聯結
眼看夕陽。太陽不知何時已沉入雲朵背後。從直射中解放出來的光與影開始融合,世界的輪廓變得斑駁柔和。天空還很亮,而地上已被淡淡的影子完全包裹。粉紅色的過渡光,溢滿周圍。是了,這樣一個時間帶,是有名字的。黃昏。彼方為誰。誰為彼方。人的輪廓漸漸曖昧,和不是這個世界之物相遇的時間。那古老的名稱。我輕輕念出。――昏黃之時。聲音,重疊在一起。所期待的。從雲朵間移開視線,我看著正面。
倒下的我,睜開眼睛。陣陣生疼的眼皮底下,是我握緊的右手。打開手指,張開手掌。不聽使喚的僵硬的手指終於是一點點松開。定睛看上去。喜歡你呼吸,停止了一瞬間。我試著站起來。腳上沒力,比平時花了更長的時間。但終於我的雙腳,再一次站在瀝青路面上。再一次,看著手心。那是似曾相識的筆跡,寫下的,喜歡你。……這樣寫,我想道。淚水溢出,視界再次氤氳,和仿若從心底湧出的淚水一起,溫暖的波浪一樣的東西在身體中擴散。我笑著,哭著,對你說。這樣寫,怎麼可能知道名字嘛――。而最終又再一次的,全力,向前跑去。再也沒有恐怖,再也沒有誰恐怖,我已經不再寂寞。因為終於領悟。我戀愛了。我們戀愛了。
這全都是你引起的,你的話還在耳旁。沒錯,這是我,是我們開始的故事。我一邊疾走,望著天上的彗星。地上的明亮每消失一分,彗星反而愈加閃耀。在雲朵之上拖曳著長長地尾巴,如巨大的蛾子播撒著亮晶晶的鱗粉。怎麼可能如彗星的願,如較勁一樣這么想道。沒問題,還來得及。――曾經有誰滿懷自信的對我說過的語言,現在在我嘴邊輕吟。
只要記住你的名字
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
我一定會,去見你。
這篇故事當然是幻想類作品,但我相信在哪裡有和他們有著類似經驗,類似思緒的人們。失去了重要的人和場所,但仍然決定要與之抗爭。現在還未相遇,但總有一天絕對會相遇,這么相信並且伸出手的人。
;④ 新海誠《你的名字》影評
昨天已經幸運的在首映禮上看了《你的名字。》一遍,說點感想吧。接觸新海誠的作品不算早,13年的夏天看了他當時最負盛名的《秒速五厘米》,男女主人公穿越千里雪夜的一吻和片末經典的火車交錯而過,回頭伊人成空的情節與畫面定然每個看過的人都記憶猶新。
同時秒五的音樂和畫面都是恰到好處的動人,山崎將義那首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至今仍縈繞耳際,飛舞的櫻花,借著兩只孤飛之鳥展現的整個城市的夜景和夏日海濱的淡淡色彩也都歷歷在目。這部作品不能說很震撼我,除卻畫面音樂,那傷感綿長的劇情確實不去用心體味是很難理解的。不過13年初夏的秒五卻無比地貼合我彼時的心境,讓我覺得自己就是新海誠口中那些“需要他作品的人”,但拋開感性層面作為混跡二次元多年的一個觀眾來說卻隱隱覺得這樣的片子和很多同樣青春題材的動畫(未聞花名、龍與虎以及後來的四月君噓等等以及日本國內同檔期的聲之形)在哪裡很不一樣,卻又說不上來究竟哪裡不一樣。
那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新海誠和他的作品,照著秒五-言葉之庭-星之聲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追逐繁星的孩子-她與她的貓(97版)-cross road-某人的目光-大成建設的四支廣告補完了當時在大陸能看到的新海誠所有作品。那時候應該已經是14年的冬末了,其實我個人印象每一部有每一部的特色,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畫面漂亮而劇情單薄。追星的劇情其實是很豐富實在的,只不過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有點學宮崎駿的奇幻,那之後13年他回歸製作70分鍾的個人動畫《言葉之庭》,其實那裡面對萬葉集不溫不火的運用,情感依次展開到最後湧泉式爆發是很流暢的,或許用商業作品的標准來衡量言葉之庭,言葉之庭並不成功,因為他還是沒能以唯美的畫面和師生戀的話題吸引到絕大多數觀眾群體,但不得不說言葉之庭很“新海誠”。
如果非要給新海誠也來排個三部曲我認可的新海誠三部曲應當是星之聲-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不論畫面風格主題都是一脈相承遙相呼應的。並且都沒有採用製作委員會制度,誠哥能自己把控的地方肯定也更多,無奈這樣的製作模式在商業上始終沒有成功,其知名度始終沒有提高,在國內恐怕也只是一些忠實粉絲在一如既往地關注與支持他。這個三部曲其實都是在講成長帶給主人公的一些不適應和孤獨感,或者至少都有講到。
今天新海誠在中傳的見面會上說自己學生時代是一個很怕“出社會”的人。這其實是熱衷於相較現實世界而言更加純粹理想的二次元世界的很多動漫迷以及“死宅”們共同的心理狀態。新海誠作為動畫監督一貫的作品風格是很不“二次元”的,其實一批我們熟知的動畫導演如宮崎駿、細田守、新海誠、今敏所導演的動畫都是疏離於二次元核心動畫風格之外的,他們更慣用電影的敘事與表現手法來做動畫,把動畫作為電影的一種形式,不過在今天動漫越來越注重人物的塑造而忽視劇情架構的時代要讓懷揣匠心的他們去迎合這種潮流才是最不可能的。阿宅們有時候不能在這些人的作品中獲得單純的快樂也是很正常的事。扯遠了,回到君名。
我已經在影院看完全片了,要說他是三部曲的延續我是不願意的,但是票房的大熱和誠哥自己的一再推崇又讓作為一直喜愛他支持他的粉絲們很矛盾。他自己說這是講了一個相遇前的故事,故事到男女主人公相遇就結束了。這樣解釋全片當然很妥當也很有值得人玩味的地方,不過作為誠哥一直以來的粉絲私心是希望最後瀧和三葉的回首是對秒五明裡和原野錯過的一份補償或者說時隔九年的追憶吧。當然這樣要求新海誠要求這部單獨來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作品是很不公平的。商業上的成功才是談情懷的資本,不過既然君名已經在日本國內拿下年度票房冠軍,似乎要拿他和之前新海誠認可度最高的作品做一個比較也並無不妥。整部作品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戲劇沖突不那麼激烈的細田守所作,當然細田守不會以這么內斂的敘事節奏展開就是了。
看完細田守的作品往往讓人大呼過癮,心潮澎湃,即使狼孩其實內在核心也是很“激昂”的。而看完新海誠的作品就是心裡會泛起淡淡的憂愁,激起人強烈的傾訴欲。這次君名做到了第二點,卻沒能讓我再度體會到那種難言的卻也很令人享受的敏銳的惆悵。電影的中段不再有空曠的教室、凌亂的桌椅和翩飛的窗簾這些以往他的作品裡似乎必備的空鏡頭,雖然也因此豐富了故事性,終於擺脫了“新海誠只適合拍廣告”的戲謔,卻讓人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也就恍然發現,那些如散文般的鏡頭和節奏才是新海誠動畫獨具特色的地方,剝離了這些,更多人能接受他的動畫了,因為唯一一點和二次元相像的部分被抽離了。也難怪有人說新海誠在這部作品裡“背叛了”過去的自己,不過其實我想說新海誠早就“背叛”過自己了並且還失敗了,就在11年做追逐繁星的孩子之時他就在像市場更能接受的方向改變自己的作品風格,那是他第一部引進製作委員會制度的作品,全片只有頭尾才讓人覺得有新海誠一貫的特色並且銜接地很生硬,換言之把我之前的一段分析批評放到那部電影上也完全適用。
故事我覺得挺新穎的,但是放在當下,又好像沒那麼新,就像之前看W的時候,覺得W故事新穎啊,漫畫和現實兩個世界,你的名字是讓住在地方的三年前的女孩,和在東京生活的三年後的男孩相互交換靈魂。
扒開層層外衣之後,就是一個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是故事為什麼就好過其他故事呢,就是因為有這些合適的層層外衣,打扮的好了的話,你的名字就會被所有人知道。
之前湯唯和吳秀波不是拍了北京遇上西雅圖第二部嗎,然後男神女神嘛,倆人顏值又高,就想去看,問了一下同樣被顏值吸引的小夥伴們,結果除了故事爛,他們還說,男女主角整部片子都沒見面,我當時就在想,我擦奧,編劇很牛啊,還敢這樣編故事,這不就是說你們來看顏值好了,沒什麼太有趣的故事,反正到現在我都沒看,我都覺得事實可能就是我想的那樣的。然後這不是看了kimiinonameiwa之後,我開始有點恨自己的唐突了,整個片子不見面的倆人,怎麼就不能整出一部有趣的片子了。
男女主角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圈子,或者對方的圈子,而兩人的交流好像只有寫下來,見面方式也只有照鏡子,整部片子就見過兩次對吧,三年前女生到東京一次,五年後倆人的見面。倆人在女生家湖邊的那次是不是就是神交,而不是真正的見面啊。
日本人的動漫業真的很發達,不僅僅是畫面,也包括故事,動畫完全掩蓋掉了電影電視這些需要人的缺點,對外人來講尷尬的表演就不用真人了,而動畫人物,因為陌生感,以及距離感,使得觀眾對於其本身面貌並沒有了解,也就接受了表現出來的樣子,當然,日本電影電視表演在本國的發展不再討論范圍,你想如果日本人自己都覺得那些很尷尬的`話,有人看嗎,沒有收視怎麼活,所以如果這種表演體系在日本不被認可,早就死了。
在回來,導演新海誠很喜歡這種故事,我覺得和宮崎駿差不多水平,宮崎駿是把所有他想要教育人的東西,放在神話的角度,而非現實常理世界。而新海城也是講超夢想的東西,而他故事的環境,基本是現實世界,可能會像這部一樣,真是世界,在時空上進行一些修改。看著都很過癮的感覺,各有特色。
整個故事其實分了三段,每段之間加了一個音樂作為過渡,當然這個音樂不是純粹的音樂,而是一段加速的事件或情感,第一次音樂出來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小興奮的,莫名興奮,可能是感覺,這是不是要用什麼新的模式,或者是當時對於故事的講述開始有點走神,而音樂的加入,讓我重新找回的觀看的興趣,不管是哪個,反正效果不錯。
如果你對現實感到絕望,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你遇到困難想放棄,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你找不到繼續下去的方向,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你想看看故事,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就去看看新海誠吧,重新找回你的名字。
新海誠自己也表示,觀眾有反應說片子沒拍好,故事沒講清楚。於是新抱著把故事講清楚的想法,於13年帶來其新作《言葉之庭》。朴實剛健的少年以製鞋為目標,遇到已經走路走得疲憊,看不清要向哪裡前進職業女性。這是能看到新海誠成的作品。
這部影片里,新海誠終於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相比短片里的片段式影像和長篇里雲里霧里的表達,終於講好一個有著完整起承轉合的的故事。
從主角的相知-了解-互生情愫-矛盾轉折-高潮爆發,以《萬葉集》短歌為引,新宿苑森林公園,梅雨季連日雨水,行色匆忙的路人,人頭攢動的電車,流暢與寫意兼得。
更重要的是,本片的主人公終於走出了深海孤獨症。雖然是禁忌的師生戀,未來很小可能在一起。但片尾新海誠終於讓少年近乎咆哮的喊出了“你就一直這樣,對重要的事情隻字不提,然後擺出若無其事的表情,一直孤獨一人,度過一生吧!”
這是少年的一大步,也是新海誠的一大步。他終於如詩般講好故事,走出了心與心害怕觸碰,無法觸碰的深海孤獨。但本片也有遺憾,60分鍾的篇幅不夠劇場電影的時長,新海誠時空穿越的母題並沒有出現。
歷時兩年製作,新海誠帶來新片《你的名字》彌補了上面的遺憾。“我想將這十幾年經歷的事,感受的東西,都反映出來。
新海誠的新片里,男主正常女主正常,從已經公布的pv看,畫面一如既往高水準,人物動作流暢,而且還加入了他念念不忘的時空穿越。此前一直作為烘托環境而存在的璀璨星空和流星群終於擺脫了空鏡的命運,在片中擔當劇情發展的關鍵。
小說中段急轉的劇情讓人驚嘆不已,正如新海誠所說,這是一部只能動畫化的作品。筆者也相信,這是一部只有經過多年積淀的獨一無二的新海誠才能帶來的作品。
“每次製作新作品的時候,我都要想,這必須是一部此刻的自己做不出來的作品,並且又要想,這部作品如今的我肯定能製作出來。我想將這十幾年經歷的事,感受的東西,都在這部作品中反映出來。”
想把自己曾經得到的東西,贈予與曾經的自己相似的人,新海誠,我對你的新片表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