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戰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抗戰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是《太行山上》、《八佰》、《血戰台兒庄》、《紅高粱》、《戰爭子午線》、《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黃河絕戀》、《紫日》。
1、《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是由韋廉、沈東、陳健執導,王伍福、宗利群、李樹生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於2005年8《黃河絕戀》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總司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
② 好看的抗日電視劇有哪些可否推薦一些
1、《亮劍》
《亮劍》是一部戰爭電視劇。由陳健、張前執導,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主演。
為贖罪,莫辛烈決定組建賓陽民眾抗日敢死隊。在武少雄率領的學生軍協助下,他們深入敵後救出國軍飛行員、鏟除日軍和土匪組成的刺殺隊、指揮炮兵炸死日軍少將中村正雄,完成個人救贖。在武少雄的感召下,莫辛烈幡然醒悟,面對侵略者需要完成的不是個人救贖而是拯救危難中的國家和民族。
正當敢死隊沖出日軍封鎖擺脫危險載譽歸來時,昆侖關戰役打響,莫辛烈、武少雄毅然決定配合國軍里應外合攻克昆侖關,慘烈的戰斗中武少雄等學生軍血灑疆場,莫辛烈將勝利的旗幟插在昆侖關上。
還有《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特一營》、《決戰江橋》等等,都很好看。
③ 戰火無情人有情!細數10大經典戰爭電影都有哪些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小成本戰爭片,《我不是王毛》和《捍衛者》也都非常不錯。
未來的國產戰爭片,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導演了《老炮兒》的導演管虎,執導的最新戰爭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國戰爭片又一個高峰。
更多關於戰爭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④ 有哪些關於抗戰的電影
1、《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差陸日軍的故事。
⑤ 如果讓你選一部紅色經典拍成電影,你會有哪些辦法與創意呢設計一份海報來表現吧!
1、《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2、《劉胡蘭》拍攝於1996年,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出品,是沈耀庭執導,池華瓊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女英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
3、《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軍事影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
4、《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5、《紅色娘子軍》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謝晉執導 ,祝希娟、王心剛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
我覺得我要是想嗯拍成電影的話,就覺得《智取威虎山》那部電影特別的好,我覺得對於紅色記憶也是一種傳承。
當下影視界興起了新一輪的紅色經典改編熱潮。在此背景下,筆者以《林海雪原》為例,來探討由紅色經典改編的電視劇、電影的若干問題,並對不同藝術形式的描寫手法進行分析,目的在於研究和探尋紅色經典深受人們青睞的原因。
一、紅色經典產生的時代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國家主流意識形態要從各方面加強,紅色經典成為當時傳播文化意識形態的主力軍和主流的文化意識形態。紅色經典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經典是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至1976年「文革」結束之前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背景、以革命斗爭為題材內容的文藝作品,包括紅色小說、紅色歌曲、紅色電影、紅色戲劇(主要是「樣板戲」)等。廣義的紅色經典則是指凡以革命年代為時代背景、以英雄事跡或英雄人物為表現內容的所有經典文本,除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紅色經典的母本外,還包括1990年以後出現的各種衍生文本,如重拍或新拍的關於紅色經典的影視劇、由當紅歌星翻唱的紅色經典歌曲等。紅色經典本身是一個在「文革」後期產生的詞彙,最初指的是「文革」時期創作的革命樣板戲,後來被懷舊的人們泛化到用以指稱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指導下創作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普通工農兵生活的典範性作品。紅色經典作品主要出現於20世紀50至70年代,這些作品都不可不避免地沾染了當時的政治色彩。紅色經典的建構是有意識、有計劃地把文化生產和經典的兩個過程結合起來,比如作品剛剛創作完成就被奉為經典之作,或開始創作時就當成經典來創作,「文革」期間樣板戲的創作堪稱典型。這似乎違背經典創作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過程,而這種方式又是一種快速的飛躍的創作方式和理念,它與「文革」時期的革命要求完全相符合。這種創作方式也符合「文革」時期的時代特點,以至於在「文革」結束後受到了一些讀者的詬病。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下社會又興起了新一輪的紅色經典的改編熱潮,這說明雖然這些紅色經典有著濃重的政治文化色彩,但是在創作上都吸取了中國文學創作的多種藝術手法,刻畫出了一批生動的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英雄形象,而這些形象有著巨大的榜樣作用,能夠不斷地教育和鼓舞一代代人。當時創作的紅色經典有很多,而《林海雪原》的發行量在紅色經典中位居前列。同時《林海雪原》被後來的人們改編為不同的影視作品,而在不同時代所產生的改編影視劇也有著不同的含義。
二、《林海雪原》的內容與改編
《林海雪原》是曲波根據自己的經歷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壓向東北。在我軍後方,國民黨又組織了一些偽滿洲國官員、地主、惡霸、流氓、大煙鬼等組建所謂的「中央一號隊伍軍」,不斷進行軍事騷擾,瘋狂地燒殺搶掠,聞所未聞的邪惡。為了清除匪患,少劍波帶領一支36人組成的小分隊,插入到白雪皚皚的森林,與不同類型的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小說問世後受到了熱烈的追捧,其中很多經典的橋段被人們牢記,如楊子榮深入土匪老巢與土匪頭子座山雕的對話:「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說話,誰也沒有家,臉紅什麼?精神煥發,怎麼又黃啦?防冷塗的蠟。」這些經典的話語表現出了小說主人公的機智與勇敢。此後對於這部小說的改編有很多。不同時期改編的版本體現了不同時期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於紅色經典的解讀。
⑥ 求一些 叢林打的抗日戰爭電影電視劇
1、《滇西1944》
《滇西1944》,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獻禮劇,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電視台、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潤禾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由寧海強執導,王學兵,孫寧,孫洪濤,劉小寧,宋運成聯袂主演的一部反映中國遠征軍協助英國軍隊抗擊日軍的歷史戰爭劇。
該劇講述的是中國抗日軍民在滇西正面戰場特別是松山之戰中浴血奮戰的故事。
劇情:
1、《滇西1944》
1944年5月,為配合緬北以及東南亞的盟軍行動,打通中國抗日戰場的保障通道滇緬公路,中國抗日軍隊以騰沖為主攻方向、以松山、龍陵佯攻配合,開始了滇西大反攻。
日軍佔領松山後花兩年時間築起了堅固復雜的作戰工事,使得攻打松山的抗日軍隊,被日軍地堡所阻,傷亡慘重。前線廝殺的同時,抗日軍隊組織了多支特遣隊深入敵防守陣地偷襲。
在我黨地下組織與國民黨軍情報人員密切配合下,在滇西民眾的支持下,堅不可摧的日軍松山主堡壘灰飛煙滅,中國抗日軍隊全殲松山守軍,打通了滇緬公路,為滇西大反攻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
2、《風語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
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
海軍陸戰隊員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就是一名譯電員保護者,他奉命保護一個名叫本·亞茲(亞當·比奇飾)的納瓦霍士兵。
在殘酷的塞班島戰役中,被俘的命運就在眼前,執掌他人生殺大權的喬陷入了道德與軍命兩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