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日電影《地道戰》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抗日電影《地道戰》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看了《地道戰》這部影片後,我感慨萬千。影片主要講的是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說起冀中平原的人民,他們是很了不起的,他們一面抗擊敵人,一面在黨的領導下,團結起來,不斷地挖地道,使地道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家家相連,村村相通。
說地道戰是奇跡,我覺得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更是奇跡,因為是他們創造了地道戰,神出鬼沒地打擊了敵人。地洞內什麼氣孔啊,孑口啊,岔道啊,無論敵人怎麼使出殘酷的法子,他們總是想辦法克服!那獨特的聯絡方式也叫人驚嘆不已!
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與他們相比,那些漢奸,那些賣國賊是多麼可恥!這些人不但背叛了祖國,同時也背叛了自己!他們是中國的敗類,是中國人的恥辱!
我敬佩智慧、勇敢、勤勞的冀中人民。他們利用地道戰不但堅持了生產,還粉碎了敵人毒辣的「大掃盪」,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當我觀看《地道戰》這部影片時,中華兒女的團結精神觸動著我,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永放光芒,這是中國千年不變的凱歌與法寶。
我深信,沒有什麼困難能打垮中國,團結的中國人民可以取得無往不至的勝利。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聰明的冀中人民創造了這種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解決了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的難題。冀中人們有了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盪」,冀中人民一次次取得了勝利。
當我看到,電影中的人們那麼英勇的對抗鬼子,電影中的人們面對生死還有國家民族的利益抉擇時,那種對國家的無條件奉獻的精神,我被深深的觸動了!「地道戰」這部電影只是一個歷史的縮影,是一個民族在崛起時偉大的抗爭。在地道戰的抗爭中,中華兒女表現出了英勇無畏、頑強拼搏、機智努力的大國精神。看著老百姓們從容地面對著毒氣與水淹,百姓們大膽的、機智的面對鬼子的花招,我的內心又再一次充起了對我們這個民族的無比自豪與驕傲。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今後工作中刻苦鑽研,面對難題要迎難而上,做事不能前怕虎後怕狼。讓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刺的路上,就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現在生活很幸福,可是它是哪來的呢?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國慶到了,老師讓我們看兩部關於革命的電影。我看的是《地道戰》和《地雷戰》這兩部電影。其中,我最喜歡《地道戰》,至於為什麼,先聽我講講《地道戰》里的內容吧。
冀中平原有一個村莊,叫高家莊,那裡的人聰明又勤勞。可是,可惡的侵略者日本鬼子找上這個村莊,實行三光」政策,想搶光糧食,殺光村民,燒光村莊,然後佔領這個地方。民兵和村民們肯定不同意,他們想方設法對抗鬼子。面對敵人不定時地來襲擊掃盪,當時的游擊隊隊長高傳寶想:這樣和鬼子抗戰也不是好辦法,我們人少,勝算不大。那就和鬼子來個地道戰。於是各村村民聯合起來,開始挖地道。
地道挖好後,人們的生活方便多了,敵人來了,大家就躲到地道里,敵人走來,我們又出來正常生活。後來,狡猾的敵人知道村民躲到了地道,就往地道里放水又放煙。聰明的冀中人民就把水引到枯井裡,用吊板擋住煙和毒氣。有了地道,游擊隊員和村民能守能攻。鬼子一進村,游擊隊員就開槍了。鬼子不知道往哪開槍,又沒地方躲,只能抱頭鼠竄。即使敵人發現了地道口,想往裡鑽,但游擊隊員已設下陷進,鬼子進了地道,不是踩了地雷,就是中了伏擊,被游擊隊打死了。我喜歡看《地道戰》,因為它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頑強。
今天,我看完了,《地道戰》這部電影。電影類內鄉親們的精神特別打動我。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42~1944年間,日軍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盪。當地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智慧,把避難地洞改造成可攻、可守又可退的地道網。通過地上配合和地下防禦,使日軍必死無疑,最後由於日軍招架不住村民的防守,暫時撤退至營地休息,村民們便趁機轉守為攻,悄悄地把地道修到了黑峰台據點地下,一舉殲滅冀北日軍。
其中最精彩的當然是日軍夜襲趙庄了。一天晚上,日軍沒有任何戰斗的前兆,悄悄的溜進村子裡。此時一位村民發現了一大波日本鬼子正走向村莊,趕忙告訴了隊伍,時刻做好戰斗准備。偽軍隊長帶著日軍和偽軍搜索地道口,雖然只是搜到了幾個洞口,但日軍仍向內部灌水,誰知這一方法早已沒用,因為當地村民早就料到他們一定會灌水,在內部修建了排水管。接著鬼軍隊長命令士兵下去探查,沒想到剛下去就被武功隊隊員抓了起來,一連幾次都是這樣,最後日軍不敢下去,紛紛撤退。
這部電影通過展現地道戰的精彩,體現了中華人民利用地勢和智慧,在不同的地方,展開不同的戰斗,告訴我們:在學習中我們要隨著不同的題目,用著不同的解決方法,對症下葯,這樣就能事半功倍,節約時間。
觀看了《地道戰》這部影片後,我感慨萬千,輝煌的一頁 ——觀《地道戰》有感作文。影片主要講的是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打掃盪」。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說起冀中平原的人民,他們是很了不起的,他們一面抗擊敵人,一面在黨的領導下,團結起來,不斷地挖地道,使地道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家家相連,村村相通。
說地道戰是奇跡,我覺得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更是奇跡,因為是他們創造了地道戰,神出鬼沒地打擊了敵人。地洞內什麼氣孔啊,孑口啊,岔道啊,無論敵人怎麼使出殘酷的法子,他們總是想辦法克服!那獨特的聯絡方式也叫人驚嘆不已!
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觀後感《輝煌的一頁 ——觀《地道戰》有感作文》。與他們相比,那些漢奸,那些賣國賊是多麼可恥!這些人不但背叛了祖國,同時也背叛了自己!他們是中國的敗類,是中國人的恥辱!
敬佩智慧勤勞勇敢的冀中人民,他們利用地道戰不但堅持了生產,還粉碎了敵人毒辣的「大掃盪」,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這天晚上,媽媽打開了一部黑白電影,名叫《地道戰》,我一看,「切~ ~ ~」不就是不黑白電影么,名字又這么土,我對它嗤之以鼻,媽媽見我對此不感興趣,說:「你不看我可叫爸爸來看了?
我獨自坐在沙發上看著一本書,電腦房裡時不時傳出爸爸媽媽的吶喊聲與電影中的對話聲,我佯裝沒聽見,可下一秒我就一溜煙的跑進了電腦房,就在我剛一邁入房門的那一霎那,「轟!」 的一聲,接著,又「轟!」 的一聲,之後又「轟轟轟轟轟!」的一連串的爆炸聲,把我嚇了好幾跳,定睛一瞧,原來是鬼子扔了手榴彈,爸爸見我來了,對我說:「快過來看看吧!截至20xx年,《地道戰》就創下了30億人次觀看的記錄,是各國人民愛看,中國人民必看的一部影片。」
我一聽,一下來了興趣,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卑鄙無恥的小鬼子們正在往地道里灌毒氣,百姓們慌慌張張地用被褥堵住毒氣。鬼子們又用抽水機往洞口注水,想一舉淹死老百姓,老百姓迫不得已,只好從另一個出口逃出去,死傷好幾個人,場面慘不忍睹,令人感到惋惜。
之後,抗日連隊帶領老百姓加強了地道防禦工事,把地道變成防水,防火,防毒的多功能地道。利用有利條件,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狼狽而逃。村民們連聲叫好,我也一起歡呼地道戰的勝利。
我真是後悔當初把地道戰看扁,原來他是一部很值得中國人懷舊的電影,他讓中國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熱淚盈眶;他讓我們重溫經典;他讓我們記起先輩們的浴血戰爭;他讓我們銘記國恥;他也代表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他是值得讓我們每個中國人慢慢品讀的!
暑假裡,我觀看了激動人心的、著名歷史影片——《地道戰》。看完以後,心裡有一種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感覺,既對日本鬼子的殘暴感到無比憎恨,又為冀中人民的機智勇敢感到無比驕傲。1942——1944年間,一群喪盡天良的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頻繁進行大規模的掃盪,冀中人民團結一心,利用地道戰一次又一次擊退日寇。面對敵人「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冀中人民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們利用智慧、勇氣和力量,建立了蜿蜒曲折、機關重重的地下長城,把鬼子打得聞風喪膽、落花流水。電影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戰士們用牆上的小眼兒左打一槍,右放一炮,讓鬼子們摸不著頭腦,在村子裡東奔西跑,抱頭鼠竄。神秘的地道里埋伏著神出鬼沒的游擊隊戰士,他們雖然沒有先進的武器,但有最聰明的「土」辦法——地道戰,有最強大的後備軍——老百姓。他們之所以能贏得勝利,靠的是中國正義的力量,靠的是他們機智的頭腦,靠的是人民堅定的支持。通過觀看《地道戰》,我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祖國再一次被外敵侵略,我們應該全民參戰。而在和平年代,我們要把對祖國的熱愛,化做具體的為人民服務的行動;把對祖國的熱愛,化做奮斗的決心,爭取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報效國家;把對祖國的熱愛,化做無私的奉獻,象春蠶吐絲那樣,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清明節來臨之際,我看了一部抗日電影《地道戰》。
《地道戰》以1942的高家莊為依託,再現了七十三年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開展地道戰時波瀾壯闊的斗爭場面,展現了抗日軍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鬼子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高家莊村民在黨支部書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成從村裡到村外,從單純的防禦性地道改為能攻能打的地道。
地道戰是抗日戰爭的一個突破。移動,躲藏,攻擊,傳遞信息很便捷,使敵人摸不著頭腦,疑心重重,就如玩心理游戲一般,把敵人玩的團團轉。這實在不得不欽佩當時我們的祖先,創作出這么令人贊嘆不已的地道,真可謂是中華兒女的智慧的結晶啊!面對著毫無人性的日本人的猛攻下,卻一次一次,又一次堅強地堅持下來而支持他們的是胸口的一把熊熊燃燒的大火,一份愛國的情感,把國家的榮譽放在個人的利益上不畏懼死亡,堅持到最後一刻,雖然有些人死在沙場上,但他們明白: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日本給中國帶來的傷痛是永遠難於忘卻,也是不能忘卻的。當電影放完後我仍然望著屏幕,久久不能釋懷。心中湧出一份沖動,一絲緬懷,一抹傷痛,一縷埋藏於心底的愛國之情。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埋伏下神兵千百萬……」每次聽到這個雄壯的旋律,我的心中都熱血沸騰……
電影《地道戰》演的是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抗日故事。劇中,高家莊群眾在黨支書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利用地道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小小的屏幕牽動著我的心,時而激動緊張、時而放鬆開懷。看到老鍾叔英勇就義,我內心無比憤慨;看到高家莊的群眾用牆上的小眼兒左打一槍,右放一炮,搞得小鬼子們在十字路口竄來跑去,我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鑽進屏幕,親手扛起槍,把小鬼子打個稀巴爛!智勇雙全的高全寶,一片忠誠的老鍾叔,漢奸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凶極惡的山田隊長,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著電影中老百姓們表現出來的機智、頑強和英勇,我的內心無比自豪。
如果說高家莊的地道是奇跡,那麼我要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憑借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地挖,一擔一擔地挑,一寸一寸地推進,硬是在地下創下了如此宏偉的抗敵工程,這不得不讓我肅然起敬。雖然他們沒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們有最「聰明」 的「土」辦法——地道。他們有共同的民族魂——愛國情,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
零零後的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沐浴著美好的時光。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我們要以英烈們為榜樣,好好學習,增強知識。如果有一天,外國人侵略我們,我們就用高科技打敗他們,我相信,像《地道戰》那樣與敵人鬥智斗勇的故事仍會上演!
昨天,我們觀看了一部以抗日為主題的電影,名字叫《新地道戰之父子奇兵》,看了之後,我深有感觸,腦子里一直回味著電影中那跌宕起伏的情景。
這部電影是由漫畫的形式展現給大眾,講述了一個愛國人士麥爸和他的兒子麥包一起抗日的故事。日本鬼子入侵了他們的'村莊,他們辛辛苦苦的建立起來的地道也蹋了。他們在逃生的時候遇上了正要去修建大橋,好讓運輸物資的火車通過的小、大工。他們綁了大、小工,自己偽裝成大、小工,混到日本軍隊去。在大橋上面安裝炸彈,在火車通過時,引爆炸彈。但在最後一刻,被日本軍官王八發現,雖然大橋北炸掉,但麥爸陷入昏迷。到最後,麥爸醒來,擺了一個手勢,意思為「上陣不離父子兵。」
故事十分的搞笑,但充滿了濃濃的愛國之意,我喜歡麥爸那種愛祖國而舍棄兒子,深明大義的精神,其實,這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
如孫春林,他對黨忠心耿耿,對敵人深惡痛絕。他先後把二弟三弟四弟送到革命隊伍中,其中二弟四弟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在1941年探家時,得悉三舅父勾結偽保長,殘害我地下工作者,他毅然決定組織力量將舅父和偽保長處決。還有很多像這樣的人,如:梅愛文、王樹聲等。
同學們,沒有國哪有家,只有愛我們的祖國,才有祖國美好未來。我們還小,雖說不能為祖國做些什麼,但是只要我們還會學校,長大以後就會為國家做出貢獻。
我在電腦上看了一次激動人心的著名電影——《地道戰》。看完以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既恨小日本對中國殘酷的屠殺,又為參加地道戰中的人們感到無比的驕傲。
1942—19xx年間,一群喪盡天良的小日本在冀中平原上頻繁進行大規模的掃盪。冀中人民團結一心,利用地道戰一次又一次擊敗日寇。看到敵人用「殺光、燒光、搶光」的政策,冀中人民絲毫不畏懼,利用地下蜿蜒曲折、機關重重的地下長城,把鬼子打得聞風喪膽、落花流水。
條條地道、場場戰斗,不是讓人緊張萬分,不是讓人拍手稱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戰士們用牆上的小眼向左打一槍,向右放一炮,讓小鬼子摸不著頭腦,抱著頭竄來竄去。神秘的地道里埋伏著游擊隊,他們的武器雖然都不先進,但他們用最聰明的「土」辦法—地道戰,有最強大的後備隊員—村裡的鄉親們。他們之所以能獲得勝利,是因為他們那團結的精神,機智的頭腦,冀中人民不放棄、堅定的意志力,才迎來戰斗的勝利。
看完電影後,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地道戰,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這雄壯有力而又熟悉的歌聲再次在我心中回盪??看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用是用許許多多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如今,在這美好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更應該懂得珍惜。當五
星國旗冉冉升起時,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那些為國家而犧牲的英勇烈士,永不能忘記。他們是偉大的,他們是堅強的。正是有了他們,我們才能幸福生活,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用自己優異的成績來報答那些為國家做出了無私奉獻的人們。將來成為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地道戰》主要講的是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
最令我感動的是《地道戰》里的地道。這條地道是以前中國和日本對抗時挖的。它是一座能打能藏、可守可攻、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優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配合地方武裝對敵斗爭157次,給敵人以重創,為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地道一般寬0.7至0.8米,高約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結構與地上街道基本一致。以十字街為中心,順沿東、西、南、北大街挖成4條干線地道,再由干線延伸出20多條支線,直通村外和周邊幾個村,最後挖成戶戶相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長華的地道網。你看,那時人們挖地道是多麼的辛苦啊!這也是因為最令我感動的地方。
看完了這片影片,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正義能壓倒邪惡,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我們要用智慧來取勝,要抓住別人的弱點來打擊別人,不斷的強大自己。戰爭是很殘酷的,它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所以各國人民要友好相處,不然後果是很可怕的!
現在,我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這是和犧牲的人民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要天天向上,將來能夠保衛祖國,為祖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這雄壯有力的歌聲吸引我來到電影院,來感受六十年前那場抗日戰爭中地道戰的威力。
抗日戰爭中,在一個叫高家莊的村民們的帶領下,和其它村莊的村民們一起挖了一條雄偉的地下長城,千里大平原上,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憑借這能進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網,英勇的高家莊村民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一場看不見人的地道戰,村民們依託地道打擊敵人,就像魚兒在水底遨遊,那麼自由靈活,得心應手。他們一會兒躍上房頂、一會兒趴在地面、一會兒又從地道射擊孔瞄準敵人。無論敵人走到哪裡,頭頂、胸前、背後、腳下,隨時都會有子彈射來,令敵人膽戰心驚。地道不但防水、防毒、防火,而且能很好地保護自己,消滅日本軍隊,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力量。
修建地道是每人一鋤頭一鋤頭挖開的,而這長長的地道,是日本人無法抵抗的,就算他們有再強的火炮,因為這是人民的力量。這力量就是團結,它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我們只要在地道里敵人就休想動我們一根毫毛,我們可以把敵人一網打盡,正如毛主席所說有了人民的認同,再強的對手也不怕,所以才能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團結才是真正的力量!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保家衛國靠千千萬萬人民的力量,同樣建設富裕強盛的新中國還是要千千萬萬人民團結的力量,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源泉。
地道戰,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里大平原展開了游擊戰。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這雄壯有力而又熟悉的歌聲再次在我心中回盪。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湖南大劇院看了《新地道戰》這篇電影,讓我受益匪淺。如果你想知道 更多就接著往下看吧!
有一天,日本鬼子打傷了放哨兵,又把村民全部都抓起來,用不擇手段逼村民說出八路的下落但是,麥包與他的小夥伴們不停地阻止敵人的行動,他們靠著自己挖的地道不斷地攻打敵人。敵人發現地道後,不停的用毒氣和炸彈攻打麥包他們。但聰明的中國人又想了很多辦法防禦敵人的攻擊。人們利用地道和智慧,把敵人的掃盪「粉碎」了。中國人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我看到麥包他們英勇的與鬼子對抗,麥包他們面對生死還有國家名族的益力時選擇無條件的為國家奉獻,我被他們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因為一個民族面對鬼子的重大襲擊,在戰斗中,中華兒女表現出了英勇無畏、頑強拼搏、機智努力的愛國精神。老百姓們面對毒氣和轟炸,他們用智慧抵擋了他們的攻擊。我的心中再一次對我們民族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當庄嚴的國歌聲在天安門前響起,看著五星 紅旗冉冉升起,看著軍人踏著整齊的步伐,讓我心中想起中國在六十年裡努力奮斗的艱苦,中國真偉大!
看完新地道戰,我們中國兒女團結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我,團結就是勝利的光芒。看了新地道戰,我相信,沒有什麼困難能難倒勇敢團結的中國人。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不為一點小事而爭吵,世界就會更美好,讓我們高喊「團結就是力量!」
德馨園小學十六班——張傑
今天,我閑著沒事看了一部動畫電影便是《地道戰》。雖然是動畫片,可講的並不是像普通的幼稚的動畫片一樣。主人公有麥包、麥米以及其他的十幾個剛上小學的孩子。講的是,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的去上學的時候,老師提醒他們不能再打鬧了。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後一課....鬼子來了說著,只聽見「嘭」的一聲,守衛村莊的八路軍叔叔倒下了,老師帶著教室里的孩子們跑到了事先准備好的地道里。可是村莊里剩下的孩子和大人都被鬼子抓進了大牢...在地道里老師和同學們想了很多的辦法救村民們,在這之中也發生了很多的笑話;可是老師也差點被鬼子弄死。幸好老天有眼,有一句話這莫說「邪不壓正」,也就是說最後村民趕走了鬼子。
其實,我就是想說我們每一個都必須謹記國恥。可惡的日本人對我們做的一系列可怕,可恨,可恥的事我們一件都不能忘記。南京大屠殺死了多少個無辜的人,可是真的記得到這些的人有多少個。
現在的同學們不好好學習,每天想到的都是玩。覺得自己很聰明。是的,玩確實要玩,但是是要講方法的,不能只是玩。有人說:「學習的時候要拚命去學習,玩的時候就瘋狂地去玩」這也是一種方法。那些天生就聰明的人,你不學習,那麼你就會落後,有一篇課文講的就是:一個天生聰明的人沒有後天的學習就會從聰明人變成一個普通人,甚至是一個連普通人都不如的「智障」。
忘記是誰告訴我:「聰明是前提,智慧更重要」。我同樣認為只有學習是我們打敗敵人的方式。小學的語文老師說:「落後就要挨打」我一直記住這句話,是為了提醒自己只有自己強大才不會被排斥;才不會落後;才不會被人瞧不起;才不會被人欺負。每一個人都得有一種意識在腦袋裡。這樣才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越來越好。
說到這里,我想到我們學校的種種情況,我覺得有很多我們做的很不好,難道我們應該這樣嗎?同學們,醒醒吧!要記住:「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澤國雄於地球」。
同學們!我們一起加油!!!
⑵ 十大抗日小英雄有哪些
王二小、張嘎、海娃、雨來、李愛民、謝榮策、石寶芹、王朴、周銀海、馬秀英。
1、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1942年10月25日),河北省淶源縣人,抗日小英雄。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2、張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連長鍾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打鬼子的地區隊伍。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
後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木頭槍繳了胖墩翻譯的「真傢伙」。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動了「嘎」氣,將槍藏到了老鴰窩里,因而受到批評關了禁閉。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
在一次戰斗中,他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修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
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手槍。嘎子高興極了,最終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嘎子的家鄉也解放了!
5、李愛民
李愛民是太行山區的一個抗日小英雄。1942年春天,11歲的李愛民擔任抗日兒童團團長。有一天,八路軍的鍾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里出發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
怎麼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塗得滿身都是,然後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八格亞路,舉起手來!」冷不防,已繞到身後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領。另一個日本軍官直盯著愛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來!」
「我是來放驢割草的。你們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驢嗎?」李愛民機智地回應。鬼子看他滿身是糞,像個放牲口的窮孩子,一腳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幾句,調頭而去。小愛民忍著劇痛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趕著小毛驢直奔小道,順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務。
第二天深夜,鬼子在這里的臨時據點被八路軍14團戰士和聯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這個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為保護鄉親落入敵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歲。
⑶ 石頭哥是哪部抗戰老電影 由瀟湘電影製片廠九三年拍的,叫什麼名字
神槍雪恨
編輯討論
中國大陸
1993年
抗日戰爭時期,某山寨錢庄老闆趙金川看中了本寨少女忙妹,為霸佔忙妹,趙逼她嫁給自己的傻兒子。忙妹的戀人石頭冒死前來相救被趙開槍打死。當晚,忙妹被趙糟蹋。五年後,成為神槍手的死而復生的石頭回到了寨子欲找趙報仇。日軍闖入了山寨想奪取趙家祖傳之寶—白金和尚。趙寧死不交,趙的傻兒子和忙妹的兒子被日軍打死。石頭拋棄個人恩怨將槍口對准了日軍。經過激烈的槍戰後,石頭和忙妹這對戀人相擁著慘死在滾滾的烈焰之中。
⑷ 盤點被央視叫停的六部抗日神劇,每部都在侮辱觀眾的智商,是哪六部
在我國歷史上,抗日戰爭最為重要。抗戰的勝利,使我們恢復了自由,使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得到了慢慢發展,使我們的國家成為今天的大國。
這部電視劇也比較奇葩,完全是男主角的個人表演,雖然看起來很過癮,但觀眾可不願意把抗日劇當作偶像劇來看。革命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我們支持的抗日影片越來越多,這可以讓更多的孩子知道許多關於國家歷史的知識。但就歷史而言,那一定不能太脫離現實,超能力什麼的會讓孩子對身體的力量有錯誤的認識。
⑸ 紅色影片《地雷戰》觀後感作文5篇
《地雷戰》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夏天膠東抗日根據地發生的 故事 。那麼關於地雷戰 觀後感 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紅色影片《地雷戰》觀後感 作文 5篇_《地雷戰》觀後感 作文大全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地雷戰》觀後感作文
今天,我在家觀看了一部具有 教育 意義的電影—《地雷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抗日軍民英勇頑強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殊死斗爭,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海陽民兵並沒有地雷,也沒有用地雷打擊敵人的 經驗 。在趙家村,自從日本鬼子襲擊了鄉親們的居處後,人心惶惶,所有村民只能躲到了山裡。在這種情況下,縣大隊參謀來到了趙家村,他讓鄉親們聯合其他村子的村民共同抗擊敵人,並用從敵人處繳獲的槍支來武裝自己。縣大隊發了一些鐵雷,但遠遠不夠用,軍民們就想方設法研造出了土地雷,採取靈活的地雷戰術和敵人作戰。
雖然,老百姓連著幾次用自製的土雷把鬼子炸得落花流水,但日軍用金屬探測器,很快的摸清了地雷的放置地點,使大家的計劃失敗。於是,軍民們又造出了頭發絲雷和真假雷,果然再一次重挫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誰知為了避免踏雷,敵人又想出了一條更毒辣的詭計,讓老百姓在前面開路。有一次,敵人要出來搶糧,就從駐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強迫他們牽著牲口在前面踏雷開路,敵人尾隨在後面。為了不傷害無故的群眾,民兵又發明了一種「長藤雷」,等前面的群眾走過以後,埋伏在旁邊的民兵迅速扯動長線,隨著幾聲巨響,敵人被炸的血肉橫飛,而老百姓卻安然無恙。從此以後,日軍天天被炸,死傷無數。初期地雷戰的成功實踐,大大鼓舞了全縣軍民的抗日鬥志,地雷戰開始由點到面在全縣普遍展開,民兵們把地雷戰成功地運用到反「掃盪」中去,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抗日軍民取得了重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的感悟很深。當時的條件是那麼艱苦,百姓們都可以造出多種不同的地雷來打擊敵人,可現在呢?我們的生活是那樣的美好和諧,有些人卻不珍惜今日的生活,我為他們感到慚愧和難過。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們國家將舉行大型的閱兵儀式,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綜合國力。我們要記住日本侵略者帶給我們的傷痛,不忘國恥,奮發圖強。所以現在,我們要做到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在祖國今後的建設上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地雷戰》中,在地下埋置的不只是地雷,更是百姓們反對侵略者的決心。勝利,永遠屬於正義、 愛好 和平的人。
篇二:《地雷戰》觀後感作文
一天我和媽媽閑聊時,問起她小時候最愛看的電影是什麼,媽媽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地雷戰》。帶著一份好奇心,我看了這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夏天膠東抗日根據地發生的故事。當時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通過學來的使用地雷的本領,帶領大家使用自製的土製地雷,組成地雷陣,封鎖附近日寇據點,使日寇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日軍為了對付地雷陣,搬來工兵探雷,挖出地雷後攻入了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民兵們不氣餒,及時 總結 經驗,吸取教訓。結合大家的智慧不斷改進制雷技術和布雷 方法 ,讓日軍防不勝防。在進入麥收季節時,日軍又來搶麥子。民兵們巧妙布置了各種各樣的土造地雷,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全殲了進犯的敵人。
在觀看影片時,我的心情隨著故事情節變幻不定。看到大家齊心合力製作地雷的熱火場面讓人精神振奮。聽到「不見鬼子,不拉弦」,讓人會心一笑。目睹日本侵略者挖出地雷沖進村裡燒殺搶掠的場景,我的心好痛,恨不得手上有把槍,將他們都殺光。看到趙虎為了對付工兵研究出「頭發絲雷」,又讓我精神煥發。在看到日軍被我們的地雷炸的魂飛膽喪,暈頭轉向,最後全被殲滅時,我忍不住拍手叫好,真是大快人心。
看完這部影片,我知道了在那些艱難困苦歲月里,老一輩革命先烈們,是怎樣在缺少武器裝備的情況下,大家不等不靠,團結一心,不怕犧牲,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製造武器,最後將侵略者消滅,保衛了我們的家園。
現在,雖然是和平年代,戰爭也離我們遠去,但我們不能在精神上鬆懈,要將先輩們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的精神傳遞下去。我們只有好好學習,用所學的知識,將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讓世界都知道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篇三:《地雷戰》觀後感作文
今天,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那就是《地雷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2年抗日時期最艱苦的年月,抗日軍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本強盜斗爭的故事。
那一年趙家莊的民兵趙隊長剛學會了使用地雷的本領,當時的黃村還是鬼子一個重要的據點,鬼子還在黃村的周圍設了很多據點。弄得趙家莊人心惶惶,都逃進山裡了。
「我們」准備用地雷和敵人作戰,並准備搶敵人的槍。趙家莊聯合其他村子用地雷和鬼子作斗爭,並趁敵人被地雷炸的時候趁其不備搶了敵人的槍。這時,「我們」的地雷不夠用了,上級發了一些鐵雷,「我們」還造了石雷…,又給地雷的打法取了很多名字,如子母雷、連環雷、碎石雷…趙隊長還把碎石雷叫做天女散花。
日軍調集工兵用了金屬探測器,「我們」絞盡腦汁又發明了一種專門對付金屬探測器的雷,這種雷十分敏感,只要日軍一碰馬上爆炸。有一次日軍來了,「我們」用了新發明的雷:頭發絲雷。「我們」果然再一次炸了日軍。後來,日軍來偷雷,想搞清雷的結構。「我們」特意給了他們一個延遲爆炸的雷。為了避免踏雷,敵人又想出了一條更毒辣的手段,這就是讓老百姓在前面開路。有一次,敵人要出來搶糧,就從駐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強迫他們牽著牲口在前面踏雷開路,敵人跟在後面。為了不傷害群眾,「我們」發明了「長藤雷」,前面的群眾走後,埋伏的民兵迅速引爆地雷,就這樣,敵人被炸,老百姓卻安然無恙。「我們」又讓其他村的老百姓掐斷敵人供給,並教他們埋地雷。
就這樣,敵人陸地運糧被地雷炸。海上運糧被民兵發現,民兵又用水雷炸。空中運糧矮了怕被攻擊,高了又不能運,運來的大部分都投到民兵那裡去了。從此以後,日軍天天被炸,死傷無數。最後,民兵們終於獲得了勝利。
這時,電影結束了,可我還未緩過神來,依舊沉醉在民兵用地雷炸鬼子的場面上。《地雷戰》雖然是一部老電影,但是他們使我收獲了很多知識,我也特別佩服他們,因為他們保護了中國的領土,免受其他國家的欺凌,才能有我們現在美好的日子。
篇四:《地雷戰》觀後感作文
在暑假裡,我觀看了一部抗日戰爭的影片,名字叫《地雷戰》。在這部紅色影片中,紅軍和民兵們的智慧讓我感慨萬千。
1942年,是抗日戰爭時期最艱苦的年月。那時候,我們敵後的抗日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日本強盜進行了陰陽的斗爭。
當年趙家莊經常遭到敵人的襲擊,趙家莊為了抗擊敵人,組織了一個民兵連。當時的炮彈緊張。民兵們想出用地雷對付敵人。民兵們用智慧造出各式各樣的地雷,有踏雷、絆雷、飛雷、子母雷、碎石雷、頭發絲雷等等。而敵人為了防地雷陣,特地從青島搬來了工兵,用探雷器探雷,於是他們順利的攻入趙家莊。民兵不斷改進地雷,使敵軍無法取雷。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激烈的戰斗,終於消滅了敵軍。
看了《地雷戰》,我覺得民兵非常聰明,能造出這么多的地雷。為了使敵人無法取雷,趙虎同志特地研究出了頭發絲雷,把假雷與真雷的導火索用頭發絲連接起來。這樣,敵軍只要拔出假雷,真雷就會爆炸。這讓日軍膽顫心驚,怕隨時隨地怕有地雷爆炸。
通過民兵用智慧造出各種不同的地雷對付日軍,從中我也懂得了,不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要用智慧去戰勝它,消滅它。
篇五:《地雷戰》觀後感作文
抗日硝煙滿天飛,苦盡甘來終是甜。這不僅僅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一個神出鬼沒的地雷戰場,這還是中國人民打擊日本侵略者最好的見證。
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抗日根據地趙家莊和附近幾個村莊,飽受日寇襲擊和掃盪。為保護自己,打擊敵人,區委雷主任組織趙家莊等村莊進行民兵聯防。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發動群眾製造了各種土地雷,布下雷陣,使日寇受到沉重打擊。
剛開始的鐵雷、石雷、絆雷,讓我們拍手稱贊。到了後來發明了「天女散花」、蠍子雷。還有那頭發絲雷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小的粑粑雷最為有趣。地面下有個地雷,小朋友們在地雷上拉了一坨粑粑。敵人探測到了地雷,在拆地雷時,卻抹了一手的粑粑,敵人暴跳如雷。以為這是個假地雷,就踩了上去,真的地雷就引爆了,把日本鬼子炸的滿天飛。這個主意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想出來的,當時的小朋友是不是很聰明呢。
後來,可惡的鬼子被我們的地雷嚇怕了,想出了更惡毒的手段,竟抓了村裡的老老少少近二十口人,讓他們走在前面替鬼子踩雷。不過,心狠手辣的鬼子沒有想到,他們踩著的是蠍子雷,前面踩,後面炸。「砰」這聲音驚天動地,響徹雲霄。有的鬼子被炸死了,有的鬼子被嚇死了,無一倖免,而鄉親們都安然無恙。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越來越激動,當我看到日本鬼子被我們的地雷炸的血肉橫飛時,內心充滿了從未有過的痛快。我努力保持清醒,一次又一次地告訴自己:「我們贏了!我們中華民族用自己的智慧打倒了日本侵略者!」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她有那萬里長城的壯麗,還有那無限寬廣的胸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自強的民族,先輩們用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譜寫了一篇篇震撼人心的史詩。
看了《地雷戰》,我更加清楚的意識到,生長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我們的勤勞智慧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強大!侵略者已被我們趕了出去,歷史終將成為過去,電影也已落下帷幕,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紅色影片《地雷戰》觀後感作文5篇相關 文章 :
★ 《地雷戰》觀後感作文5篇
★ 愛國主義影片《地雷戰》觀後感範文5篇
★ 地雷戰觀後感5篇
★ 地雷戰觀後心得體會5篇
★ 地雷戰觀後感作文
★ 地雷戰觀後心得感想5篇範文
★ 地雷戰觀後心得範文5篇
★ 地雷戰觀後感精選6篇500字
★ 地雷戰電影觀後感作文心得體會
★ 電影地雷戰觀後感作文600字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⑹ 誰有《紅高梁》的電影賞析,能給我發過來嗎謝謝!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解析:
賞析《紅高粱》
選自《影響中國學生的80部書》
<紅高粱>顯然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2002年它又十分醒目地出現在」諾貝爾文學獎」侯選名單上,不單顫升拿是僅有的中文創作名目,更是80年代以降二十年中唯一入榜書.在<紅高粱>中設有兩條平行的線笑笑索,」過去式」寫爺爺和奶奶的愛情故事;」現在式」寫爺爺背著父親正在進行著的一場伏擊戰.這兩條線時隔幾十年,交叉進行,且均屬於過去,與現在無關.但令人無不驚詫的是,莫言何以能把他尚未經歷過的抗日戰爭寫的那樣波瀾壯闊,有聲有色;他何以具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想像力;他的文字何能如此無拘無束舒捲自如;他怎麼就能把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寫的飽滿暢酣淋漓盡致震撼人心.顯然,莫言在小說中的歷史描述別具一格.
莫言曾被歸為」尋根」一派,那麼莫言在自己的故鄉山東高密尋到了自己的根.對於莫言來說,高密是一個悖論,簡單說來它無疑是地球上最美麗又最醜陋,最超脫又最世俗,最聖潔又最齷齪,最英雄好漢又最王八蛋,最能喝酒又最能愛的地方.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莫言豎立起了一個復雜的形象-----爺爺(我們甚至可以忘掉他的名字),他是一個勞動者,一個殺人犯通姦犯,一個土匪,而他又是個抗日英雄.如此這樣一個形象,完全不同於文革文學當中平板的格式化的英雄形象,而集美醜善惡於一身,為當代讀者提供了全新的閱讀體驗.作品中的奶奶也是極端反傳統的.作為一個主宰自己命運的女性,奶奶反叛了傳統的價值道德觀念.當她被父母為換取一頭騾子而許配給麻風病人單扁郎時,她勇敢的選擇了與爺爺通姦,以此來進行反抗.而奶奶臨死的獨白正是對她一生最好的概括:
「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污穢不堪是對還是錯.什麼叫貞潔?什麼叫正道?什麼叫善良?什麼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十八層地獄.我該做的都做了,該乾的都幹了,我什麼都不怕.」
可見,莫言的歷史小說推翻了傳統抗戰小說創作中的二元對立模式,重構了歷史,模糊了過去和歷史,死亡和生存,以及善與惡,好與壞的界限.正因為如此,他的筆下才有如此豐滿而復雜的人物形象.
不僅如此,<紅高粱>里還在濃濃的鄉愁里洋溢著對父輩們的深深的崇拜:
「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他們殺人越貨,精忠報國,他們演出過一幕幕英勇悲壯的舞劇,使我們這些活著的不肖子孫相形見拙,在進步的同時,我真切的感到種的退化」
在莫言的心裡,爺爺(父輩)充滿了讓人著迷的男性的力與美.爺爺是一個橋夫,但卻膽敢為了奶茄搭奶,為了一段」 *** 」去殺人;他本是個農民,卻為反抗日寇而成為」余司令」.奶奶本是一女子,卻也感愛感恨,深明大義,具有男子漢的氣魄.就連當時年僅十多歲的父親,也是一個敢拿起勃郎寧就射的小英雄.這就是神秘的高粱地生活過的人們,他們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精神-----而那片」高密輝煌」」凄涼可人」」愛情激盪」的紅高粱,就是莫言要尋找的故鄉,要尋找的精神家園吧.
《紅高粱》的電影肌理分析
所謂肌理,就是皮膚的紋理。我借用肌理這個名詞來表述自己對電影的粗淺理解,因此,所謂的電影肌理,它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比皮膚的紋理更為豐富一些,否則將無法觸及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好的電影總是具有豐富而韌實的肌理,它們大致具有如下幾個特徵:扎實而令人信服的故事情節,它嚴謹的邏輯性決定了電影肌理的走向與構成;電影場景達到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人物個像與群像的有機結合;與電影故事相吻合的色調、基調和敘述節奏;演員演技純熟,角色定位準確,無過與不及的毛病;運鏡、剪接妥帖流暢,無生硬拼湊之感;音樂出色,成為電影的靈魂式的因素。這些特徵猶如一匹布的經線與緯線,它們縱橫交錯按照嚴謹的邏輯咬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部電影的肌理。
張藝謀是一個很注重形式和色彩的電影導演(實際上他更應該稱為優秀的攝影家),因此形式和色彩成為他電影肌理中最搶眼的元素。但也正是由於這兩個元素過於突出,反而破壞了電影肌理的均衡與諧調。健康的肌理是皮膚、細血管與汗毛按照一定比例排列組合在一起的,如果這些東西被人為損傷或發生病變,就會出現傷口、腫瘤、牛皮癬、白癜風等等。
同理,好電影的肌理是由各種要素按照嚴謹邏輯組合而成的,諸要素非常妥帖地糅合在一起,沒有哪個要素會「凸」出來;電影肌理一旦被人為破壞或發生病變,就會出現一些疙疙瘩瘩的東西。
《紅高粱》是張藝謀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在國際上拿了多個獎項,它甚至被一些資深影評家譽為「中國最好的電影」。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並沒有好到這種程度,原因就在於它的電影肌理被人為破壞並發生了病變。
愛好文學藝術的人應該知道,《紅高粱》拍攝的年代,出了一幅很有名的油畫《父親》,它運用類似於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極其精細地描繪了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農民的面部肌理,表達出畫家對農民的深切同情與悲憫,極具震撼力。於是,這種描繪局部的、靜態的人物造型的手法,被許多畫家所模仿,他們試圖通過一隻手、一隻陶罐、一把犁鏵去表現「宏大的主題」。
那個年代還是「尋根文學」大行其道的年代,作家們好象提著自己的頭發離開了地球,醉心於研究古老的縣志、民俗、神怪、奇人,莫言的小說《紅高粱》正是當時流行文學的產物,是一部混合了「尋根文學」與拉丁美洲「魔幻文學」表現手法的小說。
莫言在這部小說里釋放出急尿沖槽般的想像力,洋洋灑灑地描寫了故鄉高密的自然、歷史風情,他通過敘述土匪故事、抗日故事來詮釋祖先們公牛般旺盛、強勁的生命力和往「傳統的酒壇」、「經驗的酒壇」、「權力的酒壇」撒尿的反叛精神。不過,說實話,我並不相信莫言所講的故事,他在小說里描繪的舊社會的真實性被沒有節制的想像力和屎尿橫流的文字稀釋了。
當張藝謀把這部充滿了想像泡沫的小說搬上銀幕時,他並沒有能夠擺脫那個年代的畫家、作家的影響,相反地他是以一種欣賞和模仿的心理去迎合當時的藝術思潮,並從中尋找他的電影語匯。張藝謀在電影里並沒有能夠彌補小說缺乏真實性的不足,反而渲染和擴大了這種不真實。
「顛轎」那場戲被許多人津津樂道。寫這篇文章前,我特意又看了一遍《紅高粱》。我覺得這場戲與其說是劇情的需要,倒不如說是張藝謀急於炫耀民俗和粗獷的畫面。這場戲也缺乏真實性,在農村送新娘出門,除了轎夫和吹鼓手,實際上還應該有娘家送親的人、抬嫁妝的人、女儐相等,不會像「顛轎」那場戲只有幾個抬轎和吹吹打打的大老爺們。莫言的小說並不可靠,而張藝謀把這種不可靠更進一步變成了「藝術的謊言」。「顛轎」這場戲確實拍得很有氣勢,運鏡流暢,色調粗獷,畫面豐滿,但它同時也形成了一個悖論:拍攝很專業,但卻缺乏真實的基石。顯然,張藝謀落筆的重點和關注的核心不是真實,而是形式和色彩。在這里,電影的肌理第一次被人為破壞了。
「野合」這場戲也被一些人奉為經典。張藝謀把一次野外苟合拍得 *** 四射,高粱大開大合,嗩吶吹得撕肝裂肺,又是下跪又是低頭什麼的。他沒有循 *** 香汗淋漓、玉臂橫陳、嬌喘吁吁的老路,把一次交媾弄得像隆重的祭祀典禮和精神圖騰。我並沒有被張藝謀的這一「得意之筆」所感動,相反地,我厭惡這種抽離了 *** 基本體驗的矯情虛飾的偽 *** 和大而無當的詩意化描述。這種描述從本質上說是拒絕真實損壞真實的。相比之下,我覺得《美國往事》里黑社會老大面條在轎車里 *** 女人的那常戲更具有震撼力,而這個震撼力恰恰來源於真實。
由於過於追求形式和色彩,張藝謀的鏡頭常常因為留戀於構圖而顯得呆滯、生硬,比如電影里幾次出現山坡圓拱土門的畫面,有時還配上一隻月亮什麼的。這些畫面讓我想起了那些喜歡大段抒情和風景描寫的文學青年,以及那些剛學會取景構圖的攝影愛好者。「高粱地伏擊戰」也拍得很做作,幾個鏡頭東晃一下西晃一下,還沒等觀眾看清敵我雙方交戰的過程,就玩起了慢鏡頭,讓幾個大漢抱著酒瓮踩著柔姿步去炸汽車,而且槍炮聲消失了,嗩吶聲莫名其妙地響起來。在這里,再明顯不過地暴露出張藝謀缺乏戰斗拍攝經驗以及展示空間變化和調度復雜場景的能力,這個機體性的缺陷一直被保留到他拍攝《英雄》,秦軍方陣被他可笑地拍成了團體操和牽線木偶表演。
正是由於上述的各種缺陷,《紅高粱》的電影肌理呈現出病態的紋理,出色的構圖與攝影因為太突出而破壞了電影整體的渾然統一,它顯然更適合充當攝影教材而非導演教材。它成功地展示了「偽民俗」,卻也暴露出張藝謀一味追求「三分鍾精彩」的毛病。它所講述的故事原本是應該具有動人的元素的,但奇怪的是,除了「高粱地剝皮」那場戲令人驚悚之外,我並沒有從電影里感受到感動的力量,張藝謀似乎想在電影里傳達出一種野性的美和力量,遺憾的是他的這種努力被過於耀眼的表面化形式化電影語言損耗掉了。只要抽掉形式和色彩這兩個支撐的骨架,《紅高粱》就會頹然坍塌。
*** 四溢《紅高粱》
《紅高粱》不是張藝謀最鍾意的一部電影,但卻是他最有特點的一部 *** 之作。在電影中,張藝謀把自己夢想的一切,盡可能地付諸於斯,這除了表面觸手可及的影像的元素之外,還可以感覺到他年輕而不曾被束縛的 *** ,所以電影中充斥了驚心動魄的民族尋根意識和令人目瞪口呆的濃墨重彩。我一直不願意和人談論張藝謀的現在和未來,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他不可避免地要圓滑要有顧慮,要失去初生牛犢的銳氣,但我一直認為,拍出了《紅高粱》這樣一部電影的男人,其本質一定是血性的。
視覺
完全可以這么說,當張藝謀遭遇了顧長衛,《紅高粱》就具有了西部漫天黃塵里酒一樣熊熊燃燒的生命質感,中國第一攝影和同樣對影像如痴如狂的老謀子,兩個曠世才子 *** 碰撞,大自然的蒼涼,東方文化的神秘,就通過他們獨特的造型攝影,呈現在世界面前。九兒穿在身上中間寬上下窄的紅襖紅褲;伙計們閃耀著古銅色彩的上身和他們桀驁不馴的光頭;在震天的嗩吶聲里,把陽光切割成無數碎片的撲楞楞抖動的高粱騍子,日食的時候鋪天蓋地的紅,高粱地里滿眼透不過氣的綠……在[紅高粱]里,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大開大闔,把視覺和造型藝術玩得酣暢淋漓,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可以看作是一幅飽滿濃烈的剪影,大量運用的造型藝術以電影的語言再一次橫空出世,在此之前,還沒有人敢把電影玩到這樣的極致,也沒人敢把那樣濃重的色彩,就那麼潑墨一般地肆意揮灑,所以[紅高粱]作為張藝謀一部頗具實驗意義的作品,其對自己乃至中國影壇的震撼不言自明,以至於在後來的[英雄]中,他還對對此念念不忘,但可惜的是,和所有的平常人一樣,此時的張藝謀已經珠圓玉潤銳氣全無了。應該說[紅高粱]的成功,造型攝影和色彩的大膽運用應該算作第一功。
音樂
在《紅高粱》之前,對趙季平一無所知。當我知道他就是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雲之子的時候,他已經用更為古樸悠遠的音樂讓我五迷三道了。從本質上來說,《紅高粱》的音樂不但讓趙季平完成了自己平民音樂的創作願望,也和張藝謀進行了一次讓人熱淚盈眶的尋根之旅。顛轎一段音樂勁拙熱烈,充滿了生命的 *** 而又滿含了黃土高原秦人的 *** 酣暢,他和張藝謀都有過上山下鄉的經歷,都有對中國古老文化不可思議的痴迷,《紅高粱》無疑是一次可以趁機發泄的好機會。恭喜,這次發泄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它使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反哺歸巢情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九月初九敬酒神時候單單由嗩吶營造的豪放野性的《酒神曲》;第一次和「我爺爺」在高粱地里野合之後,黃土地男人用自己毫不修飾的粗獷嗓音送自己女人時的情歌;九兒血灑高粱地時候兒子豆官完全念白方式的指路冥文,穿雲的金石之音,在空曠的黃土地上一路奔騰,攪起的滾滾煙塵在天邊浩浩湯湯。
趙季平的音樂和這部電影相輔相成天人和一,同樣熱烈飽滿的情緒,同樣嶙峋蒼涼的情懷,在銀幕上大寫意地完成了一次雕鏤山河鐫刻生命的揮灑,大善若水的趙季平詭異橫放的張藝謀雙手一握,西部的高粱葉子,森林一樣的霍霍有聲。
圖騰
我不知道張藝謀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腦海中閃沒閃現過圖騰這兩個字,可是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思想意義上,他都又把那個遠古時代被人膜拜倒了的圖騰重新樹立起來,民族中最古老的最有象徵意義的東西,被他看似隨意地穿插其中。嗩吶、花轎、土坯房、剪紙、年畫、門神、酒簍子,肥棉褲、高粱地,石頭小橋,肚兜,粗瓷碗以及黃土地盡處的血一樣的紅太陽、黃土高原上望不到頭的蛇一樣的羊腸小路……它們被最大程度地賦予了生命、生殖、情緒、夢想等等的一切,對生命的美好以及繁衍生息的追求,從來沒有這樣凝重張揚過。
同樣野心勃勃的張藝謀決不會只停留在這些表面形式上,他有效地利用特殊歷史時期的特定環境,完成了他重鑄了民族心靈圖騰的願望。如果說,「我爺爺」的血性和狂放,都是有目共睹的滯留於表面的話,那麼劉羅漢和屠三炮的民族情愫家國情懷,就隱藏在內心深處,而一旦破土就勢不可擋。蔫聲蔫氣對「我奶奶」俯首帖耳的劉羅漢,因反抗日本鬼子被活活剝皮,破口大罵至最後一滴血;土匪屠三炮平日里打家劫舍,在日本鬼子到來時卻挺身而出,於是,當「我爺爺」和伙計們,用血一樣的高粱酒伏擊日本兵的時候,耳畔響著中國人象徵新生命的娶親的嗩吶調,高粱葉子就那麼簌簌地顫抖,黃土地就那麼安靜如海。
有人說[紅高粱]滿是維多利亞時期地下文學的意味,可是我一直堅持認為只有深深地植根於這塊土地的人,才能蘊含這樣噴薄欲出的情感,才能最終完成這樣一幅黃土風情畫、民族繁衍史,與此相比,所謂才華和技巧就顯得蒼白了,最多隻能算作風雷之外的漫天雲彩。
《紅高粱》,張藝謀的紅色經典
《英雄》、《十面埋伏》時代的張藝謀,儼然是中國電影的「救世主」:票房高漲、評論如潮,當資歷和名望給張藝謀帶來「占據重要資源」並「獲取媒體關注」的回報,張藝謀作品便理直氣壯地成了「文化盛宴」。雖然中國式炒作加電影的 *** 底蘊不足,幾乎將兩部萬眾矚目的「武俠巨作」變作人人喊打的「春節晚會」,但張藝謀及其支持者仍可憑拉動消費的「客觀功績」囂張跋扈狂妄自大--毫不理會這一「收視率」的「階段性勝利」進一步摧毀了觀眾對國產電影的期待!在片商撈錢、媒體大賺的「正效應」背後,岌岌可危的中國電影已經失去了更多的支持者--因此「張藝謀商業片」必將背負破壞電影生態環境的歷史罪錯。
有了優越的外部環境和硬體條件,被譽為「大師」和「國際重量級導演」的張藝謀卻未能交出讓觀眾滿意的答卷,可見「急功近利慾速則不達」的老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1988年的《代號「美洲豹」》是張藝謀以驚世之作《紅高粱》(1987)名聲鵲起後首次嘗試商業題材,張藝謀不為盛名所累,導演手法灑脫輕松,表現值回票價。當時多數第五代導演專拍藝術悶片,而張藝謀導演《代號「美洲豹」》動作戲時舉重若輕嫻熟流暢的技巧,充分證明他是第五代導演中最具商業潛質的--在電影票價幾毛錢的時代,《紅高粱》票價居然炒到5-10元,中國電影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如此成功的炒作案例--此後的事實也表明,張藝謀確實是第五代導演中最會賺錢的一位。
其實,《代號「美洲豹」》中緊張升級引人入勝的動作場面都可以理解為《紅高粱》中經典壓力場景的另類再現。一些港台電影人甚至在「我爺爺」大鬧肉鋪一節的場面調度中領悟到武俠片的精義。
那麼,電影《紅高粱》還具備哪些「商業元素」呢?該片是中國第一部走出國門並榮獲國際A級電影節大獎的影片,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殊榮以及「脫戲」的傳言已經相當引人關注,在獵奇心理支配下,觀眾自然熱情高漲趨之若鶩。拋去外部因素,影片本身的素質絕對過硬。
電影《紅高粱》根據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說《紅高粱》改編,原作發表在《人民文學》並被讀者推選為年度「我最喜愛的作品」第一名。這部文學作品不僅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其美學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莫言小說深受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流派影響,意識流結構中時空交織、人生沉浮,但在「洋為中用」的過程中,作者並未放棄對民族精神的檢視,意象奇詭瑰麗充滿詩意的描述既是作者獨特的情感體驗,又在讀者心上銘刻了被歷史埋沒被今人遺忘的傳奇故土、英雄故人。莫言的筆法恣意放縱,文字極有徵服力,因此,說《紅高粱》是上個世紀國內最具「電影感」的文學作品毫不為過!
所謂「電影感」,一方面指故事結構中意識流式的「自由剪輯」,一方面指作者描寫事物時應用的視覺化的文字。當年張藝謀要在別人幫助下才能讀懂小說,肯定是因為小說作者違背常規的「剪輯方法」造成了他的閱讀障礙。但顯而易見的是,原著中視覺化、情緒化的文字給張藝謀帶來了深刻印象:電影《紅高粱》並未照搬小說的意識流結構,而是將故事改為直線敘述,在影片的視覺風格上,導演、攝影精心復現了小說構造的色彩世界,如陽光般眩目、熱情似火的紅色震驚影壇,也給導演張藝謀留下至今難舍的情結。
中篇小說《紅高粱》隨後衍生出大部頭的《紅高粱家族》,在作者的深入解剖之下,「我爺爺」、「我奶奶」人性中的豐富一面得到展現。然而,人物形象的真實和立體往往以「唯美」的流失為代價,讀者終於了解到「我奶奶」喜歡亂搞乃至「我爺爺」完全沒有革命者的崇高精神未必會感到愉快。電影《紅高粱》則勝在純美,禮贊了敢愛敢恨、 *** 燃燒的生命。
《紅高粱》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少女被迫嫁給麻風病人,接親途中,新娘被生性彪悍的轎夫吸引。半路突生事端,土匪前來劫財劫色,與新娘眉來眼去的轎夫挺身而出,眾人合力打死土匪。在高粱地里野合之後,少女和轎夫就成了「我奶奶」、「我爺爺」。他們攜手對抗封建禮法,和鄉親們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壓迫……
影片的藝術貢獻非常突出,富於視覺沖擊力的畫面造型強勁迸發出第五代導演厚積薄發的雄心壯志,美術、音樂,無處不有情戀故土驚世駭俗的第五代精神,如果要在中國第五代導演作品中找出最有代表性電影,《紅高粱》無疑是不二之選。
「顛轎」、「野合」當年都為評論者津津樂道,今天看來,兩個段落的攝影手法以及場面調度仍然無人能及。
新娘轎中偷窺半裸 *** 的場面,主客觀鏡頭交替運用毫無錯亂,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掌鏡作品:《一個和八個》(1984)、《黃土地》(1984)、《大閱兵》(1986)]交待畫面時一派大家氣度。在這一 *** 段落中,演員在鏡頭內的表演、攝影師變換的視角以及剪輯節奏與不斷起伏的背景音樂配合得當渾然一體,多個藝術層面的變化在導演控制下有機聯系一氣呵成,整個段落絕對有資格做電影學院教學寶典。
「野合」一節,漸起的風勢以及青年男女在高粱地里的快速追逐宣告這是一個醞釀 *** 的段落。當「我爺爺」在躺成「大」字的「我奶奶」跟前跪下,自由狂舞的高粱恍若神來之筆!在這生命與自然的偉大象徵面前,肉體的 *** 與色情的交代反倒顯得極其「渺小」了……假若張藝謀頗合時宜地選擇讓鞏俐背面 *** ,此段就不可能具有直刺靈魂的力度。男女雲雨交歡之後,「我爺爺」粗獷的歌聲在高粱地里傳出,張藝謀的匠心獨運之處就在於,他通過一系列風吹高粱的畫面讓觀眾看到了「歌聲」的存在和意義:雄性的聲音撞擊著高粱葉片也擾亂了「我奶奶」的心扉。
再說說兩個當年遭人詬病的段落:「撒尿」和「剝皮」。
「野合」之後,「我爺爺」跑到燒酒作坊胡鬧,並往酒簍子里撒尿,這場戲實際上是「我爺爺」和「我奶奶」發展關系的轉折點:在高粱地的「野合」可能只是色情男女一時沖動,但經這一鬧,「我爺爺」「我奶奶」在冷靜對視中讀出了彼此的需要!嚴肅思考,理性判斷,最後,「我爺爺」大義凜然地抱起全面屈服的「我奶奶」關門 *** ,完全不顧眾人的驚愕目光,愛情之花自由綻放!
並無直接血腥畫面的「剝皮」一節,普遍被「憤怒群眾」誤讀作慘不忍睹的「自我醜化」,甚至據說還有一些高密農民為此 *** 的,其實電影作者的意圖完全被缺乏電影常識的觀眾曲解了:日軍威逼肉鋪伙計將禿三炮、羅漢大爺剝皮示眾,最可恨的並非肉鋪伙計和助紂為虐的翻譯官,而是面無表情的日本兵!面對人間慘劇,日本軍人麻木不仁視若無睹,冷麵比猙獰更能揭示侵略者的兇殘。
作家叢維熙認為中篇小說《紅高粱》標志著抗日戰爭題材創作的突破,那麼,電影《紅高粱》的貢獻也是一樣的。第五代導演一向喜歡高舉人性旗幟、淡化時代背景,在電影《紅高粱》中,自由奔放、熱血沸騰的生命躍到前台,被謳歌、禮贊!戰爭場面比重較比同樣時代背景的作品明顯下降,而且拒絕任何政治說教成份的介入--這在當時已經相當難得!影片結尾的戰斗畫面完全以電影寫意手法呈現,人物不多,卻比擅長人海戰術的國產戰爭片更多震撼!日食、紅色籠罩的世界、響徹天地人間的童謠,如血海汪洋的高粱地……《紅高粱》把戰爭造成的創痛深深烙印在觀眾的記憶之中。
記得當時有一種極其可笑的說法,就是認為《紅高粱》靠宣揚愚昧落後、展示民族醜陋一面討好外國觀眾並博得國際大獎的青睞--我想這種言論本身才真正暴露了某些國人的「愚昧落後」:在泛政治化的國度,贏得國際榮譽居然被看成遭政治敵手暗算,如此狹隘、短視的粗暴態度,只會將中國電影拖離國際軌道,使國產片在無人問津自說自話中滅亡。
《紅高粱》中的落後文明是舊中國的真實寫照,那些對《紅高粱》獲獎深表厭惡的人應該知道,貧窮和落後不是恥辱,忘記歷史才是恥辱。
況且,較比敢於直面歷史、人性真實的《紅高粱》,某些喜好展示富裕文明景觀、樂得歌功頌德的主旋律電影才是虛偽騙人的東西--這種片子不僅外國人不看,中國人自己也不看。
218.21.92.189:81/datalib/2001/Film/DL/DL-46710/
lmxw/Article/zaitan/shiping/200610/1598
⑺ 陳庚大將劇情介紹
陳賡大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一位具有傳奇色彩、個性鮮明的軍事領導人。他的一生,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中,留下了厚重而特殊的一頁。
黃埔軍校時期,與軍閥戰斗,千鈞一發之時,他將絕望中欲自盡的蔣介石救出鬼門關;上海特科時期,他協助周恩來保衛黨的中央機關,鏟除叛徒,營救同志,大智大勇,驚天地而泣鬼神;三十年代初期,他不幸落入敵手,蔣介石親自勸降,他能在嬉笑嘲諷之間,
置蔣介石於無限尷尬,最後脫出敵營,奔向根據地;紅軍長征時期,張國燾想殺而殺不了他,周恩來在草地上命懸一線,而他卻能將周恩來救出病魔之口;抗日戰爭時期,他率兵堅持敵後作戰,屢予日軍以重創,惱羞成怒的日軍部隊,竟在軍車頭上都寫著「專打386旅」的標語以泄憤;解放戰爭時期,他更是指揮若定,他的對手,大多是黃埔時期的同窗,然而他高超的指揮藝術,卻把一個個將軍級的黃埔同學拉下馬;抗法援越,他指揮越軍展開「邊界戰役」,改變了整個越北地區的敵我態勢,一舉打開了中越國際交通線;抗美援朝中,他推廣的坑道作戰,使志願軍的上甘嶺守衛作戰,變成了世界戰爭防禦作戰中的一次經典性戰役;創建「哈軍工」,打造出新中國第一所軍事工程技術的「黃埔軍校」,並為中國研製導彈和火箭事業嘔心瀝血。
電視劇《陳賡大將》分集介紹(第1-5集)
http://www.jqku.cn
第一集
1925年10月,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二次東征,討伐廣東軍閥陳炯明。陳賡、胡宗南等黃埔學生隨部參戰。在華陽地區,革命軍遭到強敵包圍。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陳賡背著蔣介石沖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救了蔣介石的命。
東征勝利後,國民革命軍舉行了授勛大會。陳賡與胡宗南、李鐵軍、徐向前、熊綬春、黃維等人被授予國民革命大元帥勛章。陳賡由於他的英勇表現,被蔣介石留在身邊,擔任侍衛參謀。
1926年3月,國民黨右派製造了「中山艦事件」。隨後,蔣介石等人不斷向共產黨挑釁。在廣東造幣廠,國共雙方又一次發生了沖突,陳賡率領白鑫等共產黨學生及時趕到,保衛了周恩來等人的安全。由於這次行動,陳賡引起了蔣介石和軍校教官錢大鈞等人的懷疑。陳賡無意中看到蔣介石在花名冊里註明:陳賡是共產黨,不宜帶兵。他及時向周恩來做了匯報,周恩來指示他立刻辭職。而在他向蔣提出辭職時,卻遭到了蔣的盤問,陳賡向蔣挑明了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
第二集
蔣介石使用各種手段,想讓陳賡脫離共產黨,留在他的身邊。他讓胡宗南給陳賡送去五百塊大洋和委任狀,胡宗南也極力勸陳賡留下。陳賡不為所動,他請胡宗南等同學吃飯。在酒席宴上,李鐵軍因為政見不同,摔杯而去。黃維、熊綬春也一再挽留陳賡,胡宗南見勸阻不成,便說日後若在戰場相見,會給陳賡手下留情。陳賡卻毫不領情,明確了自己的態度。
蔣介石見利誘不成,就派錢大鈞去抓陳賡。等錢大鈞趕到陳賡宿舍時,發現陳賡早已離開,只留下了委任狀和給蔣介石的一封信。信中告訴蔣介石,五百大洋已被他留做黨費。
陳賡受周恩來的派遣,到上海去領受新的工作任務。陳賡到了上海,有軌電車上的一個漂亮女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女孩超然的氣質吸引了陳賡,他不由自主地跟在女孩身後,女孩發現後很厭惡地瞪了陳賡一眼,陳賡卻毫不在乎。女孩想辦法甩掉了陳賡,陳賡作罷。陳賡到了預定的接頭地點,他意外地發現來接頭的竟是那個女孩。
女孩安排陳賡在地下黨機關住下,陳賡知道了女孩的名字叫王根英。第二天,王根英帶陳賡去見陳獨秀,陳獨秀告訴陳賡,黨組織要派他去蘇聯學習政治保衛工作,回國後建立中共的政治保衛隊伍。隨後,陳賡見到了將要和自己一起赴蘇聯學習的同學顧順章。
在電車上,陳賡和王根英正在聊天,突然聽到電車外有人喊陳賡的名字,原來是陳家的僕人盧冬生。盧冬生告訴陳賡,他離開家找陳賡已經好多年了,陳賡卻希望盧冬生能留下參加革命。
第三集
盧冬生留在了上海,陳賡讓王根英幫忙照顧盧冬生,並請她多給盧冬生講一些革命道理。而陳賡也已經愛上了王根英,當他向王根英表明心跡時,卻遭到了王根英的拒絕。為了追求王根英,陳賡帶著禮物去看望她的父母。在和陳賡的交往中,王根英漸漸了解了他,陳賡的傳奇經歷和對革命的忠誠深深吸引了她,她對陳賡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陳賡和顧順章等在蘇聯學習五個月後,於1927年初回國。為弄清蔣介石的政治動態,黨組織派陳賡前往南昌。在南昌,蔣介石要陳賡留在他的身邊。陳賡發現蔣介石即將叛變,他迅速趕往武漢向黨組織匯報。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 一二反革命政變。王根英被叛徒出賣,全家人都被特務軟禁在家裡。陳賡來到上海後,救出了王根英全家人,帶著王根英逃脫了特務的圍捕。
上海的局勢越來越危險,陳賡和王根英陪同周恩來轉移到武漢。在武漢,陳賡發起黃埔同學討蔣委員會,聲討蔣介石的反革命罪行。盧冬生也來到武漢,被分在陳賡的特務營當兵。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共兩黨到了交鋒決戰的時刻,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在起義軍南下廣東途中的激戰中,陳賡腿部受重傷。
第四集
在南昌起義部隊南下的戰斗中,陳賡腿部受重傷,周恩來也得了重病,高燒不退。陳賡把自己的擔架讓給了周恩來,他自己卻拖著傷腿,和盧冬生一起輾轉到上海,去找黨組織。
在上海,陳賡得到名醫牛惠霖的救治,王根英也一直陪在他的身邊細心照顧他。在陳賡的病房裡,王根英向周恩來提出要和陳賡結婚。周恩來代表組織同意了她的請求,還做了他們的證婚人。陳賡和王根英在結婚證寫下了自己的姓名,他們結婚了。
在極其險惡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自己的情報保衛機構——中央特科成立了。顧順章擔任特科的負責人,陳賡擔任了情報科長。陳賡和顧順章迅速開展工作,挑選黨員打入敵人內部。地下黨員錢壯飛擔任了中統特務頭目徐恩曾的機要秘書,他尋找機會,搞到了徐恩曾的密電碼本。在陳賡、顧順章的主持下,地下黨員李強等人成功地組裝了中共的第一部電台。
陳賡還利用社會關系,發展國民黨駐滬特派員楊登瀛為特科工作。
陳賡忙於為黨工作,卻無暇顧及即將生產的王根英。等陳賡趕到醫院時,他意外地發現是他的黃埔同學白鑫把王根英送到醫院的。他和白鑫已經很久沒有見面,兩人激動地抱在一起。這時,大夫告訴陳賡,王根英生了個兒子。
在電影院里,陳賡掩護其他黨員接頭。特務突然沖進影院,進行檢查。陳賡機智地幫特務把門,掩護其他人安全離開。
第五集
陳賡得知民國初年的社會名流楊度正在上海,是杜月笙的座上賓。 陳賡向周恩來提出,想發展楊度為黨工作。他利用老鄉的身份和楊度接近,獲得了楊度的信任。周恩來囑咐陳賡一定要小心行事。陳賡冒險向楊度挑明了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楊度正想為共產黨工作。在周恩來和陳賡的幫助下,楊度秘密加入了中共組織。
中央政治局委員關向應被叛徒出賣,被巡捕房逮捕。一箱重要文件落入敵人手中。陳賡通過楊登瀛,派特科成員劉鼎到巡捕房偷換出了重要文件。
陳賡化名王庸,他通過楊登瀛和巡捕房探長蘭普遜拉上了關系。在和蘭普遜一起吃飯時,蘭普遜還讓「王庸」提供陳賡的線索。
第六集
1930年夏,中共中央決定在上海召開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陳賡和顧順章一起負責大會的政治保衛工作。他們辦了一所假醫院作為會場,掩護了全國各地趕來開會的代表。會議成功舉行,等國民黨軍警找到會場時,會議早已結束,假醫院早已人去樓空。
中央政治局常委羅亦農被叛徒何家興夫婦出賣,周恩來指示採取武裝劫囚車的辦法營救羅亦農。營救的消息不慎走漏,羅亦農被提前引渡了,最終犧牲。陳賡和顧順章查明何家興夫婦的所作所為後,代表組織處決了夫婦二人。
第七集
陳賡的黃埔同學白鑫和妻子在中央軍委擔任秘書工作。他們二人貪生怕死,投靠了國民黨,利用工作便利出賣了江蘇省軍委書記彭湃等人。周恩來聞訊後立刻指示特科全力營救,陳賡和顧順章准備武裝劫囚車。在行動那天,槍支卻沒有及時運到,陳賡等人只能眼看著囚車從眼前駛過,彭湃等人壯烈犧牲。
白鑫夫婦叛變後躲藏在國民黨黨部委員范增波的家中,陳賡和顧順章帶領特科成員查明範家的情況後,一舉將白鑫夫婦擊斃。
第八集
顧順章是中央特科的主要負責人,他未經組織批准,就要炸毀酒樓「一品香」。陳賡聞訊後迅速阻止了他,並立刻向周恩來匯報。周恩來決定顧順章停職檢查,讓他護送張國燾和陳昌浩前往鄂豫皖蘇區工作。
顧順章在護送張國燾等人到武漢後被捕叛變。在叛變後,他立刻出賣了即將被假釋出獄的惲代英,並要求馬上趕往上海抓捕周恩來等人。顧順章叛變的電報被地下黨員、徐恩曾的機要秘書錢壯飛截獲,錢壯飛立刻把消息傳回上海,黨組織立刻轉移,避免了一場大的災難。
周恩來指示陳賡到鄂豫皖蘇區工作。在火車上,陳賡遇到了黃埔軍校的教官錢大鈞。錢大鈞把陳賡帶到了自己的包廂里軟禁起來,陳賡利用上廁所的機會逃下了火車。
第九集
陳賡到達鄂豫皖根據地後,擔任了紅12師師長等職務。在第四次反圍剿的戰斗中,他的腿部受重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讓陳賡回上海治傷,並向黨中央匯報紅四方面軍的情況。
陳賡回上海後,在王根英的精心呵護下,腿傷得到了很好的恢復。顧順章得知了陳賡回到上海的消息,他派出特務到處抓捕陳賡。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下,陳賡不顧腿傷,堅持為黨工作。腿傷痊癒後,黨組織決定派陳賡和王根英夫婦前往江西蘇區工作。臨行前,陳賡和王根英到劇院去看望錢壯飛的女兒黎莉莉,被叛徒發現,陳賡被捕了。
第十集
陳賡被關在國民黨的監獄里,顧順章跑來勸降,被陳賡痛斥。顧順章用出了各種酷刑,嚴刑拷打陳賡,陳賡一直堅貞不屈。陳賡被捕的消息引起了宋慶齡的重視,她親自面諫蔣介石,要求改善陳賡等政治犯的待遇。
蔣介石見顧順章逼供不成,便把陳賡押往南昌,還在報紙上發布「陳賡脫黨「的假消息。在南昌,蔣介石親自出面勸降陳賡,反被陳賡問得啞口無言。
通過宋慶齡傳遞情報,王根英和地下黨員利用在戲院看戲的機會救出了陳賡,她卻因為掩護陳賡,被叛徒認出,不幸被捕。
第十一集
陳賡到達中央蘇區後擔任了紅軍彭楊步兵學校校長,同時接受組織例行審查。在給學員上課時,陳賡見到了一個叫九斤半的小孩。九斤半每天都躲在一邊聽陳賡講課,陳賡也很喜歡他。九斤半很想參加紅軍,想要一把大刀,陳賡就給他削了一把木頭的。陳賡還讓九斤半管他叫爸爸。
紅軍長征開始後,陳賡擔任了紅軍幹部團團長。臨走前,陳賡把九斤半交給老鄉照料。九斤半不願離開,就一路追趕陳賡。陳賡只好把他帶在身邊。九斤半總把自己的糧食讓給其他的戰士,可他的干糧袋裡只有一塊牛骨頭。最終,九斤半餓死在草地里。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賡擔任第129師第386旅旅長。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軍在山西沿同蒲鐵路南下猛攻忻口,同時,從河北沿正太鐵路西犯娘子關。陳賡率部側擊西犯之敵,在長生口戰斗中旗開得勝。10月22日,386旅一部在實行運動防禦時,在七亘村附近遭日軍夜間偷襲,受到很大損失 。陳賡得到偵察員報告日軍一支輜重部隊正向七亘村一帶運動。他立刻決定在七亘村打一個伏擊戰。
第十二集
1937年10月26日,陳賡率部進行第一次七亘村伏擊戰,僅兩個小時,殲滅日軍300餘人,繳獲騾馬300餘匹,還有大批武器彈葯,軍民們搬運戰利品整整搬了一天一夜。
戰斗剛結束,陳賡就得到報告,日軍的輜重部隊又一次集結。陳賡決定再打一次伏擊戰。第二次七亘村伏擊戰,又擊斃日軍100多人,繳獲大批輜重物資。
1938年初,日本侵略軍進占晉南臨汾、長治等地,邯長公路成為日軍重要補給線。第129師決心在山西黎城、潞城一線攻敵打援,伏擊日軍。陳賡率部擔負了打援任務。陳賡決定在神頭嶺一帶伏擊打援。他在帶領幹部們勘察地形時發現神頭嶺一帶的地形與地圖完全不符。
第十三集
在地形不理想的情況下,陳賡依然決定在神頭嶺打伏擊。他利用神頭嶺梁窄、敵人隊形不好展開的特點,命令部隊埋伏在山樑兩側,成功地打了一個伏擊。神頭嶺伏擊戰,以近距離奇襲的戰法,共殲滅敵軍1500餘人,生俘8人,擊斃和繳獲騾馬600餘匹,繳獲長短槍550支,以及大批軍用物資。
陳賡正在和戰友們清點戰利品的時候,突然接到命令:劉伯承師長讓他馬上趕到師部去。陳賡趕到師部,見到了剛剛出獄的王根英。王根英說她是被周恩來同志營救出獄的。不久以後,王根英奔赴新的戰場,任129師供給部財經幹部學校指導員。1939年3月8日,在河北南宮前後王家的一次反「掃盪」作戰中,壯烈犧牲於日軍的刺刀下。
第十四集
王根英犧牲後很長一段時間,陳賡都沒有再考慮婚姻問題。領導和戰友們都很關心他,劉伯承安排他到文工團去講故事,由此陳賡認識了文工團員傅涯。兩人經過三年的交往,在1942年結婚了。
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蔣介石一面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一面命令國民黨軍向解放區大舉進犯。在山西,閻錫山部進攻晉東南解放區上黨地區,佔領了以長治為中心的6座縣城。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劉伯承、鄧小平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發起上黨戰役。陳賡率領太岳縱隊,奪取子長縣,圍攻長治城,激戰老爺嶺,對敵實行超越追擊,共殲敵1萬4千餘人,活捉敵第19軍軍長史澤波。
第十五集
陳賡黃埔一期的同學胡宗南,這時已是統兵50萬的國民黨軍第一戰區中將司令官,有「西北王」之稱。1947年7、8月,陳賡部發起同蒲鐵路作戰,給國民黨軍以沉重打擊。胡宗南繼續調集精銳部隊,向解放區發起新的攻勢。這些軍隊武器精良,兵員充足,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其中第1旅作為中路先鋒,全部美式裝備,指揮官的軍銜也比一般軍隊高一級。旅長黃正誠是國民黨軍隊中唯一的一個中將旅長。
陳賡率部發起了臨浮戰役,這次戰役,全殲胡宗南的精銳部隊「天下第一旅」等部共5500餘人,打破了國民黨軍對太岳解放區的進犯,保衛了陝甘寧邊區的側翼安全。
第十六集
陳賡的兒子小知非被接到根據地和陳賡見了面。傅涯對知非就象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非常關心。
1947年1月,陳賡縱隊與王震縱隊共同了進行汾孝戰役,取得殲敵一萬六千餘人的重大
勝利。在這次戰役的最後一戰--中街村之戰中,第32團第9連在進攻中,由於戰場指揮員戰術指揮失當,在敵側翼火力襲擊下,全連壯烈犧牲。戰斗結束後,陳賡帶領各旅、團幹部,來到戰地現場。嚴厲批評了指揮員,讓部隊牢記這次教訓。
1947年3月,國民黨軍將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轉為對陝北和山東的重點進攻。胡宗南部進占延安。毛澤東、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陝北,指揮著西北和全國解放戰爭。中央軍委決定調陳賡縱隊西渡黃河,加入陝北作戰。同年6月,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在小河村召開會議,會議上陳賡向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表示希望能率部南渡黃河。中央同意了他的請求。
1947年7月27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第9縱隊和第38軍等部共8萬餘人,組成陳謝集團,向黃河沿岸秘密開進。
8月23日拂曉,陳謝兵團主力在濟源長泉渡、平陸茅津渡,強渡黃河,腰斬隴海鐵路,國民黨軍防線全面崩潰。
第十七集
陳賡率部渡過黃河以後,在隴海鐵沿線機動作戰,在石山頭、新安、宜陽、澠池等地,大量殲敵,並對洛陽外圍橫水鎮發起圍攻。
10月下旬,國民黨軍李鐵軍、裴昌會兩兵團東西對進,試圖在隴海路夾擊陳謝兵團。陳謝兵團突然揮師南下,在伏牛山東麓、平漢路西側發動攻勢,連克寶豐、魯山、南召、登封數城,在豫西實施戰略展開。
從隴海鐵路南下的敵李鐵軍部緊追不舍,陳賡制定的「牽牛計劃」開始實施。11月14日,陳謝兵團以一部兵力偽裝主力,向鎮平、內鄉、西峽口攻擊前進,將敵主力向西引入伏牛山,將敵拖垮,伺機殲滅。
在陳賡的「牽牛戰術」下,僅僅一個多月,李鐵軍兵團就被拖垮、殲滅。兩個旅長被擊斃,兵團參謀長、副參謀長、第三師副師長、兩個旅參謀長被俘虜,僅兵團司令李鐵軍隻身逃走。
第十八集
殲滅李鐵軍兵團後,陳賡把下一個目標放在了洛陽。蔣介石派青年軍206師進駐洛陽,師長是黃埔五期的邱行湘。洛陽戰役,全殲國民黨青年軍206師共1.8萬餘人,俘虜了師長邱行湘,解放了洛陽。
1948年11月,中央軍委決定,華東、中原人民解放軍共同發起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劉峙集團。成立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對戰役實行統一指揮。在淮海戰場,國民黨軍劉峙集團實行「一點兩線」的部署,以徐州為中心,陳兵於津浦、隴海兩條鐵路線上,試圖一點受到攻擊,多面快速增援,讓人民解放軍攻不動,咬不爛。國民黨軍精銳部隊黃維兵團,也由華中趕來。陳賡率部參加了圍殲黃維兵團的戰役。
第十九集
在戰役中,陳賡採用近迫作業的辦法將黃維部全部包圍。他又爭取自己的黃埔同學、十四軍軍長熊綬春起義。熊綬春的異常舉動被兵團副司令胡漣發現,他無法採取行動。在最後的總攻中,黃維兵團全部被殲,熊綬春被擊斃,黃維被俘。
1949年4月20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天險,向江南進軍。在渡江作戰西集團,陳賡率第4兵團,在九江以東望江至馬當間,突破國民黨軍江防,爾後直插浙贛線。5月22日,南昌宣告解放。
人民解放軍遵照中央軍委制定的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對國民黨軍展開千里大追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時刻,陳賡率領第4兵團,與四野第15兵團和兩廣縱隊一起,發動廣州戰役。10月14日,廣州解放。11月,參加廣西戰役,協同第四野戰軍,殲滅白崇禧集團主力。
建國以後,陳賡參加了抗法援越、抗美援朝戰爭。從朝鮮戰場歸來,陳賡被委以重任,去建立我國第一所軍事工程學院。他邀請導彈專家錢學森來給學院講課。
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
第二十集
1960年10月,陳賡陪同周恩來接見了第一批被特赦的國民黨戰犯。在接見的會議上, 陳賡和周恩來向戰犯們講清了國民黨失敗的原因。被特赦的戰犯大部分都是陳賡的同學,他們都表示毀過自新。
1960年,陳賡突發心臟病。中央請他到上海養病,在上海養病期間,陳賡見到很多當年在上海工作時的老朋友、老同事。他還見到了剛釋放出獄的楊登瀛,對楊當年為黨工作表示了肯定。
1961年初,陳賡依照中央指示,開始撰寫自己的作戰總結。他不停的工作,導致身體狀況惡化,於1961年3月16日逝世。
⑻ 有一個很老抗戰電影主角叫石頭的求片名
《誘殺》主演:張永健,李曉紅,山崎敬一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冬日,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裡迎來了剛剛過門的新媳婦。在這個不大的小山村,哪家哪戶辦個紅白喜事,「炮仗王」石永強是必請必到。別看石永強人蔫,說話還有些結巴,但石永強繼承了爹的一手絕技,製作的炮仗「響譽」十里八村。石永強的心裡還有一個「小九九」,那就是娶寡婦桂花為妻。 石永強好酒。多喝幾口的石永強歪歪竄竄地回到家,摸進地窖倒頭就睡。時近正午,石永強一覺醒來,發現全村空無一人。原來,石永強剛走,桂花就接到區小隊通知,鬼子前來掃盪,桂花立即組織群眾向山區轉移,全然忘了一份聯絡人員名單還在兒子石頭的手上,而石頭此時仍在村裡還沒出來。 石永強找遍全村沒見一個人,收拾幾件衣服正准備出門時正好被八個鬼子擋在了村口。以中村指揮官為首的八個潰敗之敵正抬著他們受重傷的大佐朝村裡摸來,石永強嚇得趕緊躲起來,看著八個鬼子摸進幾個時辰前還在辦喜事的小院。驚魂未定的石永強和回來找兒子的桂花碰到了一起,此時的石頭已經在小院落入鬼子之手。 兒子被鬼子綁了,桂花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沖上去跟小鬼子拼了。關鍵時刻還是石永強鎮定,石永強爬上院牆,看見石頭坐在院子里安然無恙,由此推斷鬼子暫時還不會殺害石頭。石永強尋摸著營救石頭的計策。鬼子的中村指揮官讓其中一個叫福田的士兵出去把石頭「悄悄地」解決了,正好給了石永強和桂花一個難得的機會。 鬼子的中村指揮官意識到大事不妙時,石永強和桂花已經領著石頭逃至村外的小河邊。桂花跟兒子要那份名單,石頭才發現那份名單忘在自家的房樑上。石頭借故離開,偷偷摸進村裡,回家拿到名單。此時,鬼子兵福田的死引起中村指揮官的警覺。七個鬼子向村外轉移,桂花看出其中定有大官,決定將鬼子留在村裡,給鬼子「發喪」。 石永強的吼叫聲、桂花的槍聲,「拴住」了鬼子轉移的腳步。鬼子折回小院,伺機轉移,石永強和桂花借著夜色的掩護將鬼子堵在院子里,石頭按照娘的叮囑從山裡叫來區小隊。天將大亮,區小隊跟鬼子的援兵在村裡展開激戰,桂花和石永強拼盡最後一口氣,給包括日軍大佐在內的鬼子兵「發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