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是一部香港片 打擂台的幾個人通過葯物變身成怪獸 都是冷血動物 很早的電影(主角變身了豹子和反派的
中文名 《黑俠2》
出品時間 2002年12月24日
製片地區 香港/ 美國
導 演 徐克
類 型 動作 / 劇情 / 科幻
主 演 柯受良Blackie Ko,Jon Polito,托賓·貝爾,安志傑,喬·鮑里拓,特里薩·赫雷拉,泰勒·明
片 長 102 min
『貳』 推薦幾部香港僵屍類電影。
推薦這篇魏君子的BLOG:「僵屍大時代」——香港僵屍電影漫談(提到的都是經典)
吸血鬼及僵屍電影在西方已有70多年的歷史,類型成熟、影響廣泛,不僅啟發香港拍攝此類影片,更對其有著「偷師」的借鑒意義。即便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寶禾公司製作的極具中國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接連創造票房傳奇,令得跟風搶拍之作橫行,成功引領「僵屍大時代」潮流之際,亦不能完全擺脫西洋「吸血鬼及僵屍片」的文化影響。——因此,要概括整個香港僵屍片的盛衰歷史,我們或可從「西風東漸、土洋結合」這八字中窺出些關乎「跨文化」的究竟來。
·壹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驚悚鬼怪電影的發展緩慢,影片數量質量皆遠及不上喜劇、歌舞、武俠、功夫等類型片。至於僵屍片,更屬於被遺忘的題材,偶爾幾部如《僵屍復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屍片的簡陋之作,並未引起反響。倒是1974年,邵氏電影公司與英國公司合作拍攝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屍和「湘西趕屍」傳說的《七金屍》在當時頗受關注,影片由英國人執導,劉家良任動作設計,姜大衛、劉家榮等人聯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結合的僵屍片。不過,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對該片的宣傳攻勢雖強,但由於影片風格怪異,內容雜糅,觀眾不能接受,票房最終慘敗。並由此導致之後十年,香港鮮有人再敢碰僵屍電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許鞍華、余允杭、於仁泰等新浪潮導演拍攝的《瘋劫》、《撞到正》、《凶榜》、《山狗》、《靈氣逼人》等驚悚鬼怪電影,運用先進的拍攝技巧,個性化的創作理念,營造出空前的恐怖氣氛,令本埠觀眾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應熱烈;與此同時,洪金寶融合功夫喜劇與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則開創了「靈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極受歡迎;至此,香港的驚悚鬼怪電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勢至今不衰。
低成本製作的「靈幻功夫片」大獲成功,使得洪金寶和他的寶禾公司嘗到了甜頭。繼《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之後,洪金寶又開始嘗試將僵屍題材融入「靈幻功夫片」中,不過當時洪金寶等人對本土民俗傳說的僵屍顯然沒有信心,而是想西風東漸,打算借70年代風行歐美的「吸血僵屍」吸引香港觀眾的眼球,因此,專門聘請了英國拍僵屍片的高手設計僵屍造型及嚇人橋段——但後來洪金寶、劉觀偉、林正英等人經過一番仔細研究,發覺西洋吸血僵屍的意念始終無法與他們的靈幻功夫融到一處,便放棄了這一做法。
恰在這時,於仁泰與許冠文拍出了一部《追鬼七雄》,影片向中國傳統民俗取經,借「湘西趕屍」為噱頭,以鄭則仕、許冠英的趕屍道士大戰僵屍的情節製造笑料和緊張氣氛,雖不算特別成功,卻啟發了洪金寶、劉觀偉等人。於是,寶禾公司創作組轉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風格與「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劇·靈幻」一脈相承,終於在1985年製作完成了香港僵屍片中具有開創意義的經典之作《僵屍先生》(劉觀偉執導)。
·貳
「香港的僵屍電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屍還魂」——香港影評人吳昊先生此話確實一針見血。單拿《僵屍先生》來說,當年功夫片中最常見的民初背景、師徒關系、鬥趣情節都被編劇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關「僵屍」和「茅山術」的具體細節則極具民間色彩,用糯米、墨線、桃木劍、黃紙符降制僵屍的民俗傳奇手法都被《僵屍先生》統統吸收,並被「九叔」林正英用極其專業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開來。
僵屍的造型動作特徵同樣向民俗傳說取經: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並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同理,人閉呼吸可避僵屍,這也是《僵屍先生》最令觀眾印象深刻之處,由此該片在台灣上映時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屍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變僵屍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屍片的啟發。
另外,《僵屍先生》中的「靈異怪類」也並非全是「僵屍」,尚有王小鳳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節,事實上《僵屍先生》以及以後的同類影片中也都有僵屍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現,而香港的僵屍片在某種程度上本來就應屬於洪金寶開創的「靈幻功夫」片范疇,只不過可以獨立成章罷了。
《僵屍先生》於1985年底公映,觀眾趨之若騖,票房狂收2000萬,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轟動。次年5月,寶禾公司再度出擊,拍攝了《僵屍翻生》,影片將《僵屍先生》中的驚鴻一瞥的趕屍情節發揚光大。「湘西趕屍」的民俗傳說被加以改良在銀幕上蔚為奇觀: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師前面搖鈴引路,後面蹦跳著一串頭貼黃紙符的僵屍,情景詭異新奇,令觀眾大為受落。而「僵屍翻生」則是影片最大的噱頭:被趕之行屍被施法變成恐怖僵屍,茅山師徒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刺激搞笑,盡顯黑色喜劇風格,自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正因為《僵屍翻生》延續了《僵屍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覺得有利可圖,掀起了爭拍僵屍片的熱潮。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風之作上映,其中較有名氣的有袁和平導演的《僵屍怕怕》、黃鷹導演的《茅山學堂》等。嚴格來說,這些影片雖然故事情節有所變化,但皆未跳出《僵屍先生》和《僵屍翻生》設定的茅山術斗惡僵屍的套路,盡管個別搞笑嚇人橋段襲自西方吸血僵屍片,整體卻仍是中國傳統民俗趣味的體現。——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寶禾影業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屍片《僵屍家族》,則積極向國外電影偷橋,不僅在當時香港僵屍片中獨樹一幟,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場,受到熱烈歡迎。
說到《僵屍家族》與同期香港僵屍電影的最不同處是僵屍有了感情,僵屍原本被描繪成毫無人性知覺的怪物,而片中這三個僵屍因是父母與兒子的關系,自然舐犢情深。小僵屍誤落人間,與幾個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溫馨有趣的小把戲,明顯是抄自斯皮爾伯格《E.T》外星人故事,雖然只借了皮毛,僵屍倒也稍沾了些親情友情氣。不過,畢竟是嗜血殺戮的行屍走肉,最後一場僵屍大鬧繁華都市的重頭戲又借鑒了日本的怪獸電影的情節,香港觀眾看得離奇有趣,日本觀眾卻是親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屍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屍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後竟也出現了短暫的「僵屍熱潮」,恐怕這是香港電影人所沒有想到的。
·叄
1987年是僵屍題材風頭正勁之時,引領僵屍電影潮流的寶禾影業雖然狠嘗了幾次「僵屍」的甜頭,卻沒有接著搶市,而是拍了一部《靈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術鬼怪魂精之餘,惟獨沒和僵屍沾邊,只涉及了另一類民間傳說中活人被術士施法控制的所謂「行屍」。不過,即便如此,片中呂方和小孩演的搗蛋鬼的服裝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觀眾喜歡的清朝僵屍。另外,同期的幾部喜劇片如《精裝追女仔2》《福星闖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屍嚇人的搞笑橋段,看來其時「僵屍」熱潮的影響力已不僅限於同類影片。
同樣在1987年,鄧光榮的「影之傑」電影公司製作了一部完全不同於寶禾公司開創的茅山道士施法的新型僵屍片:《猛鬼差館》。該片由兩名在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年輕電影人負責劇本編寫和導演工作。其中一人叫做王家衛,本來主要為陳勛奇作編劇,但並不是很成功,還曾經因劇本編寫太慢被新藝城炒了魷魚。另一人叫劉鎮偉,本來不是搞電影的,早年在某財務公司工作,後來該公司搞起了電影,成立了「世紀」電影公司,他便成了該公司的製片經理。監制了《凶榜》、《殺出西盤營》、《烈火青春》幾部「新浪潮」導演作品後,對電影的興趣愈發濃厚,竟棄了製片經理不當,改做電影編導。
兩人合作的這部《猛鬼差館》雖然是當時最熱門的「僵屍「題材,卻並未淪為跟風之作,而是藉助流行拍檔喜劇模式,配合各式各樣中西鬼片的驚悚搞笑情節,拍成時裝版的警察、僵屍大鬥法的驚悚搞笑喜劇,與林正英民初背景的茅山僵屍片大異其趣。影片的「僵屍」也不再是清朝遺老,居然改為抗日時期在港自殺的日本大佐,而且仿效身披黑色抖篷的西方紅眼吸血鬼形象,至於片中警察們最初採用的對付僵屍的方法亦是用木樁釘入僵屍心臟和大蒜辟邪等西方降治吸血鬼的路數。
《猛鬼差館》上映後,觀眾對這種「土洋結合」的僵屍片倍感新鮮,票房自然輕易過千萬。劉、王嘗此甜頭,豈能罷休?1988年再次聯合編劇,以《猛鬼差館》原班人馬繼續打造時裝僵屍喜劇《猛鬼學堂》,上演了警察捉鬼部隊大戰僵屍猛鬼的瘋狂好戲,影片繼續向西方類型片借橋,同時又大膽創新,比如用放水放電消滅僵屍的方法,不僅本土茅山術中沒有,亦不見於西方的吸血僵屍片。——相較而言,與該片同年上映的《僵屍叔叔》卻仍體現了本土化的民俗傳奇,以前「寶禾」僵屍片中常見的搖鈴趕屍、師徒鬥趣,門派之別的惡作劇整蠱、茅山法術大斗清朝僵屍的等等橋段皆被《僵屍叔叔》照單全收,並且拍得趣味盎然、娛樂性十足,再次延續了寶禾公司製作僵屍電影的票房神話。只可惜,它已是香港完全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的最後一次風光了。
·肆
在香港的僵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鍾發、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為香港僵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對僵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
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由於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眾時,林正英為避免香港僵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僵屍融入香港僵屍片中,他於1989年自導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結合」的最佳範本,該片不僅將民間「養鬼」之說改成「養小僵屍」,道長與小僵屍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對敵!而且大膽引出西洋吸血僵屍,來一場中西大戰,影片最熱鬧新奇之處便是茅山術降不住西洋僵屍,一眉道人無奈之下用炸葯爆破,卻仍然不能奏效,最終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僵屍,方才大功告成。
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長與基督教徒的「雞同鴨講」、茅山術與西方僵屍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觀眾大為受落。影片上映後票房過千萬,雖因林正英不計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卻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僵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僵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
打響1990年僵屍電影第一炮的,是與林正英共同出身洪家家班的錢月笙、陳會毅,兩人合作的《捉鬼合家歡》名為「捉鬼」,實為「收藏僵屍」,鬼倒是有一個,卻是忠心耿耿的「鬼仆」。影片最有創意的地方是開篇用現代科學儀器給僵屍做實驗,本來很有搞頭,可惜沒有深入,最終只淪為一個小噱頭而已。
林正英在這年也拍出一部《驅魔警察》,從民初走向現代,沿襲了劉鎮偉《猛鬼差館》中警察拍檔與屍魔鬥法的模式,不過玩的仍是茅山術,算是茅山僵屍片與警察搭檔破案兩大類型片的綜合體。至於擅長中西混合的劉鎮偉,在稍後的《屍家重地》中,表面看來似乎向本土傳統僵屍片取經,並夾以盜寶情節,實質上卻是借僵屍題材調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僵屍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張狂。一群人在舞台上假扮荊軻、王昭君胡搞亂唱、意圖接近秦屍然後滅之的橋段,充滿戲謔,實是劉鎮偉喜劇風格的最佳體現!
其實,若論香港的僵屍片中將民俗傳統與西洋吸血僵屍結合得最為荒誕的,應首推陸劍明導演的《僵屍醫生》。影片從醫生林保怡在英格蘭與女吸血鬼陳雅倫在一夜風流時被咬,事後回港逐漸呈現西方吸血僵屍症狀:如懼怕陽光、貪食患者鮮血,喜著黑色斗篷、晚上睡覺甚至如蝙蝠倒懸粱上等等,好在那女吸血鬼又運功將他治好。孰料此時吸血鬼伯爵趕到香港,於是眾人與其在醫院展開血戰,眼看不敵之際,林保怡等三名男醫生竟然被劉、關、張蜀漢三傑附身,最終戰敗西洋吸血僵屍!
無可否認,《屍家重地》與《僵屍醫生》的編劇都有信馬由韁的超強想像力,但如此單純為搞笑而搞笑的荒誕不經,觀眾似乎並不買帳。相比之下,倒是德寶公司製作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電影《一咬OK》在1990年的幾部僵屍片中最受歡迎,林子祥所飾的吸血鬼李伯爵,身處歐洲古堡,身著黑色禮服,如西方哥特文學中的貴族吸血鬼一般優雅,影片情節亦是有吸血、有驚情,有惡斗、有浪漫,頗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韻,只是少了些驚恐怖的氣氛罷了。這與之前香港的僵屍電影只顧胡亂抄襲和盲目嫁接,卻從不理會西方吸血鬼與僵屍原來有本質不同的做法大相徑庭,可稱得上香港僵屍片向國際化靠攏的一次大膽嘗試。
·伍
盡管1990年香港僵屍電影的創作呈現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棄了本土茅山術的傳統套路,但總的來講,反映並不如人意。太多的粗製濫造使得觀眾對這類題材已經開始厭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賭片和稍後徐克的武俠片開始大行其道,電影片商聞風而動,都改拍賭片和武俠片去了,一時間當年極受歡迎的僵屍題材竟鮮有人再敢涉及。
而事實上,此時僵屍電影確實已積重難返,可憐只剩下林正英獨撐大局,雖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這等集茅山法術、異域風俗、喜劇名片《上帝也瘋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屍祖宗大戰非洲巨人等諸多精彩橋段的創意之作,但最終無力回天。因此,這之後的作品無論是回歸本土茅山僵屍片的《僵屍至尊》、《新僵屍先生》、《音樂僵屍》、《湘西屍王》,還是如《一咬OK》一樣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電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連票房敗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風武俠片的熱潮風起雲涌之時,香港的僵屍片卻徹底陷入絕境。
不過,俗語有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20世紀90年代中期,僵屍題材雖然在香港大銀幕上幾近絕跡,卻在電視熒屏上繼續「苟延殘喘」,而這依然要歸功於「僵屍道長」林正英的不離不棄。1995年至1997年,他與亞視合作拍攝的《僵屍道長》系列劇集,收視率非常理想,令他看到了體現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還是大有市場的。誰知就在林正英欲再接再厲、准備接拍《僵屍道長》第三部時,卻因肝癌於1997年病逝。這位平時素來低調的「老實人」(蔡瀾語)的死訊一公布,香港電影界皆驚,痛惜之餘,不免哀嘆香港自《僵屍先生》以來創立的只用土法特技及功夫雜技便可營造驚人視覺效果、且具有黑色喜劇風格的茅山僵屍片,在林正英仙逝後恐怕真的要失傳了。
事實似乎正是如此,且看90年代末期至新世紀之初,香港銀幕上倒是又出現了類似僵屍電影的《生化壽屍》(葉偉信導演)和《生化特警之喪屍任務》(鄭偉文導演)等片,不過它們的主幹情節模仿的皆是西方電子游戲《生化危機》,至於什麼生化壽屍、喪屍也都是舶來品,主要是靠病毒感染,面目猙獰兇殘嚇人或可與中國本土僵屍有一拼,但嚴格來說,其實與僵屍片根本無甚關聯。而在電視熒屏上,亞視在林正英死後,放棄製作傳統民俗的《僵屍道長》,轉而拍攝完全借鑒西方吸血僵屍家族體系的現代靈異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劇情則是中西合璧,主題較之以前完全娛樂性的僵屍片更有深意,講愛與拯救,再加上製作精良,表演出色,結果大受歡迎,連亞視的死對頭、無線電視台的老闆邵逸夫都大度的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拍得好看呢。但盡管如此,該劇拍到第二部便開始收視下滑,並且這股「西風東漸」的僵屍題材也並未因此延伸到大銀幕上來。
·陸
說到近兩年來的香港僵屍電影,倒有兩部問世,一部是2001年梁鴻華導演的《趕屍先生》,另一部是徐克監制、錢升偉導演的《僵屍大時代》。這兩部電影皆可稱得上回歸傳統的茅山僵屍片,《趕屍先生》甚至完全取材自湘西趕屍的傳說,集巫術、茅山、下蠱等民俗怪談於一身,連男女角色的服飾都取自湘西少數民族,追根溯源到如此境地,在港片中固然少見,但對觀眾而言,卻也未覺有多新鮮。至於徐克的《僵屍大時代》,表面看來,清末背景、師徒鬥趣、深宅鬥法、屍變、師徒合力斗僵屍體等情節皆是套自本土傳統僵屍片,但實際上仍體現了徐克一貫的冷竣風格,人與人之間各懷鬼胎、爾鷸我詐,為了面子傳宗接代、為了利益謀財害命!暗冷的色調,驚魂的夜晚,兒女之情是如此蒼白無力,有的只是對僵屍的恐懼,對這個世道的漠然。
《蜀山傳》之後的徐克沒有再大玩電腦特技,而是注重寫實的動作打鬥,但剪接依然凌厲,視覺效果依然驚人。只可惜《僵屍大時代》空有徐克的意念,卻沒有良好的內容和細節基礎,各方面都不對勁,讓觀眾看得莫名其妙,仍不免淪為一部技術性電影,最終竟至影片迄今還未公開上映,只以音像製品方式流入市場的悲慘境地。
現今看來,體現民俗傳統的茅山僵屍片似乎已走到盡頭,少有觀眾捧場。而2003年的《千機變》則走了一條完全洋化的路子,影片完全借鑒西方吸血僵屍片(尤其是《刀鋒戰士》)的模式,僵屍聖典「Day for night」,陳冠希、黃秋生出身僵屍家族,鄭伊健、鍾欣桐身為僵屍獵人,僵屍王子與凡人女孩的愛情等等都似曾相識。
不過,《千機變》整體雖是僵屍片格局,但情節卻多以Twins這兩個小女生的吵吵鬧鬧和愛情經歷為主,蔡卓妍的兩次戀愛,鍾欣桐喜歡成熟的老大哥,彷彿一部靈幻動作版的《這個夏天有異性》,只有開篇和結尾兩場斗僵屍的戲份才有點僵屍片的樣子。看來即便是僵屍題材也不能壓制Twins的青春活力,而林超賢只能將《千機變》拍成混合類型的電影,有動作打鬥、有法術特技、有詼諧搞笑、有生死煽情、有輕松愛情、故事駁雜得頗具港片特色,只可惜情節難免鬆散,橋段老套,不見導演功力。至於《千機變》的特技,倒是很花哨,看得出來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進行製作,僵屍飛檐走壁的電腦特技像極了《蜘蛛俠》,其他如僵屍屍化、蝙蝠亂飛、教堂決戰的特技畫面雖然似模似樣,不過卻似曾相識,未見新奇,因此營造出的視覺奇觀恐怕也不會有令人驚艷的感覺。
劇本的蒼白和導演的失敗註定了這部擁有明星陣容、動作特技等諸多賣點的《千機變》將成為熱鬧一時的流星之作。強大的宣傳攻勢雖然令《千機變》的票房暫時收得,卻對香港僵屍電影的復興毫無用處。
其實,相見不如懷念,縱然香港僵屍片真的風雲再起,但世間已無「九叔林正英」,又有什麼意思?
也罷,香港電影的「僵屍大時代」只能是一個記憶了。所謂重掀熱潮,不過是我等港片遺少的痴人說夢,偶爾無聊喟嘆一下總可以吧。
『叄』 喜劇電影《武林怪獸》值得一看嗎
看完《武林怪獸》,一度讓我一直產生一種錯覺——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導演劉偉強拍出了和劉鎮偉一樣水平的爛片呢?
盡管二位都是香港業已成名的老牌導演,劉鎮偉曾經拍出《大話西遊》、《東成西就》等經典,並開創了香港無厘頭喜劇的浪潮,而劉偉強則在千禧年之後用一套《無間道》三部曲成為港產警匪片的高峰。
最後,有必要說一下影片演員的表演,從路人到主角幾乎全部無一例外都成為演技災難。
實踐證明——
即使是古天樂和方中信這樣的實力派在一部爛片當中,也帶不動陳學冬和郭碧婷這樣的面癱表演啊!
『肆』 香港拍的怪獸電影
《妖獸都市》
你說的是張耀揚演的反派QJ了他的繼母(李嘉欣演的)
內容簡介
人類與妖獸的戰爭已進行了數千年。在未來世界,人類科技飛速發異,專門成立了特警隊來對付妖獸。而在長期的斗爭中,妖獸亦分為兩派。一派融入人類社會,控制人類經濟命脈,但亦謀求與人類的和平相處;另一部分則來去無蹤,變化多端,罪惡累累,試圖消滅人類,獨霸世界。阿龍和阿強都是特警隊員,二人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為警隊立下過汗馬功勞。不過他們倆的遭遇卻大不相同,阿龍深受特警隊長器重,而阿強因為母親是妖獸,而自己身體也遺傳了妖獸的基因,所以飽受歧視。阿強雖感到非常不公,但一直逆來順受 。
特警隊計劃捉拿妖獸元大宗,這是一隻長期生活在人類社會里的妖獸,已經成為一個大集團的董事長。其實特警們不知道,元大宗是嚮往妖獸與人類的和平的,但他的兒子鬼眾道卻是妖獸世界的激進分子,一直想挑起妖獸與人類的戰爭,以坐收漁利。此時,阿龍違反特警隊的紀律愛上了元大宗的助手——美麗的女妖獸幻姬,而阿強則涉嫌泄密被勒令停職,特警隊內部又出現叛徒。
鬼眾道趁元大宗被捕之際,建起范圍巨大的妖閉空間。在此空間中,時間迅速逆轉,人類將退化為猴子,從而無力再與妖獸抗衡。阿強救出元大宗,並同阿龍一起挫敗了鬼眾道的陰謀。人類與妖獸最終都領悟出只有和平才能拯救世界。
『伍』 44年前,倪匡編劇的港版《金剛》,怪獸居然是華語功夫片之王
前兩天,好萊塢年度怪獸大片《 哥斯拉大戰金剛 》發布了新預告。
在預告中,東西方兩大怪獸之王正式開打,雖然僅是驚鴻一瞥,就令人相當期待。
哥斯拉是日本東寶公司旗下的著名怪獸IP,從1954年誕生,已經有67年的 歷史 。
而金剛則是好萊塢國民級的怪獸形象,誕生於1933年,距今也有88年的 歷史 。
早在1962年,日本特攝片導演本多豬四郎就拍過一部《 金剛大戰哥斯拉 》,將東西方兩大怪獸同台對打的腦洞實現在銀幕上,如今時隔半世紀,好萊塢再次上演兩大怪獸之王對決。
而其中金剛這一形象,更是影史上最成功的怪獸形象。
自從金剛爬上帝國大樓後,它和它的追隨者們便一起入侵到了流行文化的各個角落。
不僅好萊塢曾多次翻拍過這一IP,就連華語影史也曾深受這只大猩猩的影響。
正如日本人東西結合的設想,港台電影史上也有《關公大戰外星人》之類混搭腦洞。
好萊塢的金剛,到了香港有了個更接地氣的名字,叫做:「 猩猩王 」。
早在1959年,香港電影人就搗鼓出了一部《 猩猩王大鬧天宮 》。
次年,當時香港電影圈最賣座的黃飛鴻系列電影與西洋金剛上演銀幕對決,於是有了關德興主演的《 黃飛鴻大戰猩猩王 》,宣傳海報上直接打出幾個大字:
美國猩猩王金剛領銜主演 。
劇情講述黃飛鴻與徒弟梁寬等人路經某小鎮,聽聞鎮上有猩猩王作亂。原來猩猩王是反派為了搶劫百姓而假扮的,縣官請黃師傅出手相助,於是黃師傅指揮官兵上山部署。
卻沒想到竟然遇上了真正的猩猩王,黃師傅追它到巢穴,見到猩猩王把反派活活掐死,雙方展開大混戰。最終在與猩猩王的纏斗中,黃師傅用胡椒末撒向猩猩王,然後將它刺死,為民除害。
沒想到,當年的黃師傅,也有不講武德搞偷襲的時候呢!
但以上兩部作品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香港影史上第一部正牌金剛電影誕生於1977年。
影片由 倪匡 編劇,主演是七十年代當紅明星 李修賢 ,是當年香港投資最大的怪獸片 。
本期「 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 」,讓我們一起重溫這部44年前的港版《金剛》!
《猩猩王》
The Mighty Peking Man
影片上映於1977年,由扮信扮邵氏電影公司出品。
導演 何夢華 是邵氏著名的特攝片導演,早在六十年代就曾拍過邵氏版《西遊記》。
七十年代,好萊塢的科幻潮開始席捲亞洲,邵氏公司也積極試水科幻題材領域,但相較於好萊塢的特效技術所需要的電影工業水準來維系,當時邵氏公司最理想的模仿對象是日本的特攝片。
早在1975年,邵氏公司就拍攝過一部特攝科幻片 《中國超人》 ,顧名思義,該片是模仿DC的《超人》,但其本身的拍攝手法卻完全是日本特攝片的風格,李修賢飾演的本土超級英雄在香港大戰怪獸大軍。
《中國超人》的編劇是倪匡,他將自己最擅長的武俠片劇情和幻想腦洞相結合,雖然情節放在今天有些土洋結合不倫不類,但片中的特攝技術對於當時的港台觀眾而言卻極有震撼力,邵氏當年對外甚至宣傳為: 中國第一部超人電影 。
1976年,好萊塢翻拍了一部《 金剛:傳奇重生 》,邵氏公司受此靈感,決定翻拍一部本土版《金剛》,依舊由主演李修賢與編劇倪匡合作,影片的製作經費高達600萬港幣,是當時邵氏少有的豪華大片。
倪匡也再次發揮作為編劇的拿來主義風格 ,不僅照搬《金剛》的設定,更是把好萊塢的《人猿泰山》中的劇情借鑒過來 ,於是也就有了這部中西結合的《猩猩王》。
順便說個題外話,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是本片的粉絲,他曾推動此片在美國重映發行。
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畫面始於圖書館內。
富商魯天與幾名學者和探險家一起,在圖書館的發現了想要尋找多年的檔案。
據檔案記載:15年前,喜馬拉雅山脈附近的某個印度村落,曾遭遇神秘坦扒巨獸襲擊。
當時的倖存者稱,村落遭遇一廳灶只巨大的猩猩怪物的襲擊,當地人稱其為:
「 猩猩王 」。
傳說它身形巨大,暴虐猖狂而且殘忍嗜殺,在當地曾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和災難。
魯天計劃組織一隻探險隊抓捕猩猩王,並將其運回香港組織展覽謀利。
其中一名年輕的探險家阿強,由 徐少強 出演。
阿強認為猩猩王畢竟是狂暴巨獸,抓捕它並非易事。
然而魯天作為一名黑心商人,從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決心不惜一切抓捕猩猩王。
在他看來,活的猩猩王可以關起來展覽,死了也能做成標本賣給收藏家,可說一本萬利。
就這樣,魯天在阿強的介紹下,找到了曾經的著名探險家 陳正風 。
根據資料記載,猩猩王最後一次被人發現,是出現在印度北部。於是陳正風帶領的探險小隊出發前往印度,並找來了一些本地探險家和土人作為向導,一路往叢林深處出發。
行程的第一站就是15年前被猩猩王襲擊,如今早已荒廢的古村落。
探險隊本想要在此駐扎休息,沒想到剛一抵達,就遇到了附近的象群的襲擊。
這些野象性情兇猛,造成了探險隊很大的傷亡,混亂中,陳正風等人開槍才驅散象群。
經歷了這場挫敗,探險隊只能夜宿在附近的叢林里。
晚上眾人圍著火把閑聊,好友阿強問陳正風,為何自從來印度就一直悶悶不樂?
陳正風講述了自己失意的原因:
原來他剛剛被女友劈腿,偏偏劈腿的對象還是自己的弟弟。
慘遭被綠的陳正風,選擇再次跟隨探險隊冒險,想用旅程的危險來自我麻痹。
好友阿強安慰他說:
畢竟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也許這次探險會有艷遇呢!
第二天,探險隊繼續上路,這次他們又遇到了叢林猛虎的追趕。
探險隊的成員被老虎追趕,慌不擇路中有人居然誤入沼澤地。
最終,陳正風大顯神威,與老虎上演貼身肉搏,徒手殺死了珍稀保護動物。
老虎咬傷了探險隊的一名成員,魯天認為受傷的土人毫無價值,當即開槍將其射殺。
陳正風看不慣魯天這種殘忍的做法,雙方產生了分歧。
之後的路也越來越危險,探險隊在攀越一座懸崖時,又有幾名成員掉落懸崖慘死。
眼看傷亡越來越多,探險隊的隊員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沒想到,就在此時,陳正風在叢林里發現了一枚巨大的腳印,並推斷說:
這枚大腳印應該就是猩猩王所留下的。
然而經歷了一連串的危險,貪生怕死的商人魯天決定放棄探險。
他見陳正風執意繼續尋找,就在當晚拋下他偷偷溜走。
陳一覺醒來,發現只剩自己孤身一人,但他仍然堅持繼續這場探險。
陳正風繼續沿著蹤跡尋找,結果猩猩王居然真的出現了,並用一雙巨掌抓住了陳正風。
危急時刻,叢林里居然有一名野性美女攀著樹藤飛躍而出,來到猩猩王面前。
這名「女泰山「似乎能夠和猩猩王溝通,她安撫住猩猩王,並帶著陳正風來到了自己位於懸崖上的山洞。
女泰山似乎從小生活在叢林里,經過費力的溝通,陳正風得知了她的身世。
原來她叫 阿維 ,父母都是探險家。阿維小時候跟隨父母一起駕駛飛機航行,結果遇到雷雨天氣,飛機墜毀失事,阿維的父母也因此慘死。
年幼的阿維獨自在叢林里根本沒法活下去,沒想到卻意外遇到了猩猩王。
殘忍的怪獸不但沒有殺死阿維,反而開始照顧她,並將其撫養長大成人。
聽到阿維的遭遇,正風不禁心生憐意。
阿維從小在叢林里長大,森林裡的動物都是它的朋友,但她的朋友里並不包括毒蛇。
這天在叢林里尋找食物的時候,阿維被毒蛇給咬傷了,性命危在旦夕。
陳正風雖然立刻吸出了毒血,但阿維卻依然昏迷不醒。
此時守在山洞外的猩猩王,突然帶來一些草葯扔在山洞口。
陳正風看出了猩猩王的用意,趕緊將葉子搗碎敷在傷口上,居然真的治好了阿維。
經歷過這次事故後,陳正風和阿維人之間漸漸產生感情,很快便在山洞裡滾起了床單。
這一切都被猩猩王看在眼裡,它的情緒明顯煩躁不已,但又無法控制阿維的感情。
在叢林中逗留多日,陳正風打算重返香港,並說服阿維一起,帶著猩猩王離開叢林。
於是,猩猩王帶著阿維和陳正風一起來到城市。
巨獸突然出現在街頭,引發了騷亂,但阿維卻能夠安撫住猩猩王。
一直留在城市裡的魯天看到這一幕,認為發財的機會來了!
他主動和陳正風化敵為友,並將阿維和猩猩王一起,帶上了開往香港的輪船。
猩猩王在船上被套上了粗大的鎖鏈,阿維不願猩猩王受苦,一直祈求陳正風釋放猩猩王。
可陳卻說:猩猩王野性難馴,一旦發狂,會導致船沉人亡。
海上航行途中,船隻遭遇颶風,船長認為最好先去新加坡靠岸,避過颶風再返港。
然而魯天的公司已經對外公布,三天後要展覽猩猩王的消息。
票都賣出去了,不願意延誤,因此堅持出航。
果不其然,船在航行途中遭遇了颶風,導致被困在漩渦中,眼看就要撞上礁石。
危急時刻,阿維讓猩猩王把船推出礁石群,才挽救了船上所有人的性命。
風波過後,載著猩猩王的輪船終於抵達香港,人們爭相前來圍觀,消息很快傳遍香港。
陳正風因為抓獲猩猩王而功成名就,就連電視台和媒體也蜂擁而至采訪他。
就在此時,前女友因為被弟弟再次劈腿,於是找陳正風哭訴。
陳正風內心仍對前女友留有餘情,沒忍住就和前女友舊情復燃。
狗血的是,這一幕恰好被陳正風的現任女友阿維給看到。
阿維備受打擊,逃出了公寓,走在大街上她看到了猩猩王的新聞。
猩猩王此時正被關在 體育 場,用鐵鏈拉著十幾輛卡車來比拼力量,供人們欣賞觀看。
阿維看著被各種虐待的猩猩王,她卻無力拯救它,只能獨自悲傷的哭泣。
此時,一直覬覦阿維美色的魯天悄悄將阿維騙進房間,並對其下葯,想要侵犯阿維。
卻沒想到,剛好被遠處的猩猩王給看到,它為了保護阿維,瞬間發狂,沖破鐵籠。
魯天急忙開車帶著阿維逃走,猩猩王為了救回阿維而沖出 體育 場,在城市裡橫沖直撞。
最終,猩猩王成功抓住了作惡多端的魯天,並一腳將其踩死。
但是由於猩猩王之前在城市裡的破壞,引來了大批軍隊的圍追堵截和攻擊。
軍方計劃將猩猩王引到無人地區,再用炸彈將其殺死,但苦於沒有辦法將猩猩王引開。
此時,陳正風找到了負責指揮行動的將軍,勸軍隊停止攻擊:
只要找到阿維,就能安撫住猩猩王。
但正如所有《金剛》電影的通用劇情,金剛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
故事的高潮,猩猩王在命運的驅使下,來到了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怡和大廈」。
軍方計劃往大樓的管道中灌滿汽油,然後用炸葯將大樓引爆,藉此來殺死猩猩王。
與此同時,陳正風找到了阿維,並說服軍方同意阿維進入大樓安撫猩猩王。
誰知談判過程中,卑鄙的洋人軍官居然撕毀協定,想要將大樓與猩猩王一並炸毀。
混戰中,阿維不幸被流彈打昏過去,這讓猩猩王徹底陷入暴怒中。
最終,警方啟動了大樓內的炸彈,巨大的爆破讓整座大樓坍塌。
猩猩王在墜落過程中拚死護住了阿維的身體,自己則跌落摔死。
可因為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加上阿維失血過多,最終阿維還是不幸慘死。
影片最後的畫面定格在——
陳正風抱著阿維的屍體站在廢墟當中,遠處卻是燈火輝煌的鬧市。
作為一部七十年代的商業電影,倪匡編劇的這部《猩猩王》可謂是集合了當時邵氏電影最賣座的元素,融合了怪獸、美女、動作、冒險、陰謀甚至是港片中少見的災難場面和倪匡式的幻想元素和奇觀場面,純粹從 娛樂 性而言頗為可觀。
影片最大的噱頭固然是那隻高達十幾米的巨型猩猩,影片採用了日本特攝片的常用方法,以微縮模型來襯托猩猩王的巨大身體,同時再用「 光學合成 」的辦法將真人演員所在的實景與怪獸所存在的舞檯布景相結合,如此一來就把觀眾帶入了龐然巨獸的電影奇觀當中。
當然,這種呈現效果畢竟是六七十年代所慣用的手法,雖然如今再看就比較假,但放在當時卻堪稱是香港電影中少見的災難場面。此外,有邵氏不惜成本的打造,片中一些驚險情節倒是頗為震撼,比如:象群沖入村莊、主角與老虎搏鬥等驚險場面,相當震撼。
《猩猩王》是當年邵氏投資最大的一部影片,不僅從日本請來第一流的特技指導,還特意從德國請來女明星伊芙蓮嘉,單是從國外購得的那部幕前攝影系統機器就花了五百萬港幣,再加上膠片、場租、片酬等其他六百萬的花費,該片製作成本已愈千萬。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飾演猩猩王的是 袁和平 。彼時的袁和平還不是聲名赫赫的動作大導,只是邵氏片場的一名龍虎武師,需要從頭到尾帶著頭套演完整部電影。一直到幾年後,袁和平被導演吳思遠發掘執導成龍的《蛇形刁手》才聲名鵲起,並從此成為華語功夫片史上的傳奇人物。
後來,著名導演李翰祥曾經在書里調侃過袁和平的這段經歷:
吳思遠沒找他當導演前,還在《猩猩王》里當過大猩猩呢!總算當過主角了。
邵氏公司對此片頗為看重,意圖將此片打入歐美市場,所以電影的主題也和好萊塢的《金剛》電影如出一轍,抨擊唯利是圖的商人,譴責那些心計深重的虛偽的人,將原始森林描繪成人類的凈土和最後一個可以棲息的純凈的美麗家園。
相比貪婪腹黑的現代人類,被視為野蠻怪獸的猩猩王反而顯得善良溫柔,也要有「人性」的多。電影最後的一幕非常諷刺,離開原始叢林的怪獸最終被人類殺死,現代文明的殘酷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電影的缺點在於情節較為簡單,故事也很單薄,編劇倪匡幾乎完全偷懶式的照搬了好萊塢電影的劇情,只是在情節方面加了一些狗血三角戀的元素。
不過對於當年的商業片來說,影片基本算是中規中矩地完成了任務。
『陸』 一部香港武打電影。最後是用日月神劍合作打死怪獸。叫什麼片名
中文名稱:日月神劍
別名:雙俠聖
資源類型:RMVB
版本:(國語 20集全)
發行時間:1990年
導演:未知
演員:張衛健
郭晉安
陳安瑩
楊羚
劉家輝
地區:香港
語言:普通話
簡介:
【片 名 :】日月神劍
【集 數 :】20集
【年 份 :】1990
【格 式 :】RM
【語 言 :】國語
【字 幕 :】中文
【監 制 :】未知
【演 員 :】張衛健 郭晉安 陳安瑩 楊羚 劉家輝
【內容簡介:】
阿日是道半仙的兒子,一出生便成為了仙魔百年大戰中仙界的代表。而魔尊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在道半仙妻子的肚子里種下魔胎,妄圖使兩兄弟自相殘殺,而這個魔胎正是阿月。後來機緣巧合,阿日阿月被神奇婆婆帶回山中,從小跟神奇婆婆的女兒嬌嬌女一起長大。十幾年後,阿日阿月誤打誤撞成了皇上御封的日月神俠,同時也結識了千金小姐裘菁菁。之後阿月巧遇金花銀柳,阿日結識了游若水,神奇公公和神奇婆婆一對斗氣老冤家,燕翩千、姜玲、冰姬搞笑三角戀,嬌嬌女的天真皇後夢,裘菁菁的金鎖姻緣,裘老爺自盜家門,件件不可思議、事事令人捧腹……
後來,阿月發現自己是魔尊的兒子,懊惱不已,甚至尋死,被阿日勸服。但仙魔百年之期日近,阿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成了魔,阿日忍著巨大的悲痛殺死了自己的親弟弟。由於有大蝦燕翩千的至陽之血,阿月得以重生,並和阿日一起,運用日月神劍,將魔尊消滅。世界重又恢復了和平和安寧。
阿日和裘菁菁的婚禮上,阿月暫時放棄了對金銀姐妹花的反抗;燕翩千也一石三鳥,不僅有了冰姬和千手觀音姜玲作夫人,而且還有了姜玲肚子里的孩子。本來大夥兒有說有笑,這時只聽一句「裘菁菁是我妻子,有金鑰匙為證」——又一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柒』 有沒有電影講巨龜打怪獸的
《畫壁》。
導演:陳嘉上
編劇:劉浩良/陳嘉上/譚廣源/王思敏
主演:鄧超/孫儷/閆妮/鄭爽碧念/柳岩/謝楠/鄒兆龍/包貝爾/曾志偉/莫小棋/安志傑
類扒拍型:劇情/動作悔此困/愛情/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11-09-29(中國大陸)
『捌』 70年代港版《金剛》,一部邵氏當年用來對抗好萊塢電影的大製作
自1933年第一部《金剛》問世以來,這個「巨型怪物」幾乎每隔幾年、十幾年便會和世界觀眾碰一次面,它和後來的「哥斯拉」被並稱為「怪獸電影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角色。
在《金剛》誕生之後,好萊塢還推出了續集《金剛之子》、《金剛:歸來傳說》和《金剛續集》等等,皆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雖然「金剛」已經誕生了大半個世紀,但這股熱潮並未就此散去,彼得·傑克遜版的《金剛》讓電影人重新看到了這個怪物背後的商業潛力,而《金剛:骷髏島》之後,好萊塢電影公司也將繼續發掘它的剩餘價值……
相對於歐美發達的科幻創作體系,在亞洲擅長於創造「怪獸電影」的國家也僅有日本了。
日本影視界人士先後設計出了哥斯拉和奧特曼等等具有本土代表性的形象。
其實早在1933年版本的《金剛》面世後不久,日本電影人便緊貼潮流翻拍了《金剛在江戶》,而「特攝片之父」,「哥斯拉創始人」本多豬四郎,也在戰後替東寶公司執導了迄今為止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金剛大戰哥斯拉》,他將大洋彼岸的巨型猩猩與本土的哥斯拉湊在一起,上演了一場怪物之間的巔峰對決。
無獨有偶,其實早在60年代,胡鵬便打造了《猩猩王大鬧天宮》和《黃飛鴻大戰猩猩王》,但真正投入巨資製作的,是邵氏電影公司在1977年推出的《猩猩王》。
這部電影以800萬元投資刷新了邵氏公司成立以來電影製作規模的新記錄。據說當年好萊塢大片《金剛:歸來傳說》即將登陸香港,邵逸夫便立馬趕拍了這部電影與之抗衡。
邵逸夫肯豪擲千金拍攝本片,一方面是當年的邵氏公司正發展壯大,財力雄厚。
另一方面,邵氏當家的刀槍武俠片和拳腳功夫片逐漸有了降溫的趨勢,邵逸夫急於開發新的類型電影來保持邵氏在亞洲電影市場的競爭力。
其實特攝片並非香港電影人的強項。1975年首部超人片《中國超人》便邀請了日本團隊為特技保駕護航,而《猩猩王》不僅繼續沿用了原班技術團隊,更耗費巨資到印度拍攝外景。盡管片中的特技在今天看起來十分拙劣,但是在當時的亞洲影壇絕對數一數二,顯露出了邵逸夫試圖將本片推向國際化的野心。
電影的故事情節十分簡單,原本住在森林裡的猩猩王和女泰山阿維,被娛樂商人帶到香港作為其賺錢謀生的工具。被猩猩王從小養大的阿維不忍心大猩猩被凌辱,而商人意圖污辱阿維,最終使得猩猩王大怒,開始大肆搗亂。令人興奮的是這次猩猩是沖進香港,把「東方之珠」掀了個人仰馬翻,十分接地氣。影片後面有將近半個小時的特效場面,猩猩王為救阿維,砸路毀橋,大肆破壞樓宇建築,可以想像在那個年代,這些場面給觀眾帶來了多大的震撼。
為了展現猩猩王體型和破壞力之強大,攝制組採用了模型與藍布相結合的辦法打造出了片中的畫面。當鏡頭中同時出現人與猩猩的時候,就採用後期摳像,而猩猩王獨自出現搞破壞的時候就採用模型拍攝。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猩猩王的扮演者,竟然是日後揚名國際影壇的」華人第一武指「——袁和平。
《猩猩王》作為當年超大投資的本土巨作,按理來說應該賺得盆滿缽滿,相反的是,本片並沒能贏得大多數觀眾的青睞,近800萬的投資僅收回了120多萬的成本,可以說是一筆賠慘的買賣。而邵氏的實驗科幻片《中國超人》和《星際鈍胎》均遭遇票房滑鐵盧。這足可見香港觀眾對於這樣的特技電影並不買賬,這也讓邵氏對科幻片的探索就此止步。
雖然兩部電影票房慘淡,但它真正將「特攝電影」技術引入了華語影視業,其影響之深遠,幾乎隨處可見。譬如杜琪峰的《濟公》中魔頭掃平民居、《大話西遊》里牛魔王與至尊寶的身型對比等,都是由此發展而來。而導演楊潔在拍攝《西遊記》時,也大量採用了摳像和微縮模型技術。
雖然在特效發達的年代,這些土辦法已經逐漸被淘汰了,但當年邵逸夫敢於嘗新嘗鮮的舉動,還是值得後人們尊敬。反觀之,以當今華語電影特效技術,我們再拍出《猩猩王》絕非難事,但為什麼無人敢拍,無人再拍,這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