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大全呂劇

電影大全呂劇

發布時間:2023-05-24 14:56:26

A. 呂劇李二嫂改嫁

中國呂劇作品。作者劉梅村、劉奇英、靳惠新、王昭聲、張斌。1954年由山東省呂劇團首演。據王安友同 李二嫂改嫁
名小說改編。描寫1947年魯中南解放區農村年輕寡婦李二嫂,愛上了本村農民張小六,受到舊的習慣勢力的嘲諷和婆婆的阻撓。經婦女會主任等人的支持,李二嫂終於改嫁,與小六結為終身伴侶。通過李二嫂孤苦伶仃的守寡生活和新社會激發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深刻揭示出傳統禮教給婦女帶來的深重苦難。語言朴實,感情真摯,在觀眾心靈里引起激盪。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獲劇本一等獎。1957年攝製成戲曲藝術片。 呂劇劇目。1954年劉梅村、劉奇英等據王安友同名小說改編。1947年魯中南解放區某村寡婦李二嫂與農民張小六相愛,遭到婆婆「天不怕」和部分村民反對。李二嫂在婦女會主任等人幫助下,沖破舊的習慣勢力阻撓,與小六結婚演員 主要演員 郎咸芬……李二嫂 楊瑞卿……張小六 武 韜……李七 靳惠新……天不怕 臧美倩……婦女主任 李岱江……婦女主任丈夫 王俊英……張大娘 郭麗華……小青 林健華……劉大娘 電影 李二嫂改嫁 呂劇老電影:李二嫂改嫁(1957版) 片種:呂劇戲曲片 色別:黑白 出品年代:1957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舞台編劇:劉梅村、張斌、王照聲、靳惠新、劉奇英 電影劇本:劉梅村、張斌、劉國權 導演: 劉國權 攝影: 郭鎮鋌 美術: 劉金鼐 編曲: 張禹田、張斌 錄音: 黃力加 劇務主任:牛景純 演出: 山東省呂劇團 舞台導演:尚之四 音樂伴奏: 山東省呂劇團樂隊 主要演員 郎咸芬……李二嫂 楊瑞卿……張小六 武 韜……李七 靳惠新……天不怕 臧美倩……婦女主任 李岱江……婦女主任丈夫 王俊英……張大娘 郭麗華……小青 林健華……劉大娘

B. 山東呂劇有哪些,呂劇經典目錄列表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如《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

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群眾語言,善於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朴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劇目
早期劇目有《王小趕腳》、《王定保借當》、《小姑賢》、《王天寶下蘇州》、《白蛇傳》等。早期的班社,為時殿元組建的共和班。之後,相繼組成的有文明書社、黃家班、高家班、張家班、車里班、順和班等化裝揚琴班社。

長期活動姿慶在廣饒、博興、利津、濱縣、惠民、無棣、陽信、張店、博山、章丘、濰縣和膠東一帶的城鎮農村。通過與其他劇種同台演出,吸收學習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跡譽握腔上由虛腔曲牌聯綴體逐步轉為以唱[四平]、[二板]為主的板式變化體,並擴充樂隊,配搭行當,化裝揚琴得以迅速發展和提高。

1918年,廣饒縣車里村張鳳輝等組班進入濟南風順茶園演出。早期表演藝術家有時殿元、孫中新、譚明倫、崔心慶、薛金田等。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呂劇發展迅速,李同慶、時克遠、郎咸芬、李岱江、林建華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出現,呂劇在全國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51年,山東省魯聲琴劇團成立。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開始演出《小姑賢》《拾玉鐲》《王小趕腳》《劉海砍樵》等劇目。

1954年,呂劇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一炮打響。1955年,呂劇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出。1956年,呂劇藝術家郎咸芬和京劇藝術家程硯秋代表中國戲曲界隨團出訪東歐六國。1957年,呂劇《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響了大半個中國。1963年,呂劇《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攝成影片,被東南亞人民稱為「笑寶」,並被全國80多個劇種移植。

1965年,《兩隴地》被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出品為電影。1966年3月,《沂河兩岸》、《兩隴地》等劇參加廣交會演出,並赴深圳為港澳同胞演出。這一時期,《逼婚記》、《搜書院》、《龍鳳面》等劇目也在全國很有影響力。1976年,呂劇《半邊天》、《管得好》分別由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攝為電影。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呂劇獲得新生,出現了吳萍、郭愛琴、董家嶺、劉玉鳳、高靜、李萍、楊春梅、荊延國、李肖江等一大批優秀藝術家。《畫龍點睛》、《石龍灣》、《苦菜花》、《補天》、《百姓書記》、《回家》等等諸多劇目都在全國很有影響力,得到領導和戲迷的一致認同。

C. 70年代的老電影

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翁美玲版),.《上海灘))..《大西洋底來的人》.《姿三四郎》,.《排球女將》,.《武則天》(馮寶寶版,.《八仙過海》,.《紅樓夢》,.《西遊記》,.《武松》,.《再向虎山行》,尋找回來的世界》,《血疑》,.《阿信》,.《一剪梅》,《四世同堂》,《水滸(山東電視台版)》,《諸葛亮(李法曾版)》,

《上海屋檐下》,《上海一家人》,《上海的早晨》,

《楊家將》,《鄭和下西洋》,《濟公》,《木魚石的傳說》,

《少帥傳奇》,《林海雪原》,《夜幕下的哈爾濱》,《喬隆彪》,《海嘯》,

《今夜有暴風雨》,《今夜有暴風雪》,《雪城》,《新星》,《尋找回來的世界》

《末代皇帝》,《圍城》,《家春秋》,

《角落》,《渴望》,《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

《編輯部的故事》,《公關小姐》,

《楊乃武與小白菜》,《李信與紅娘子》,《石達開》,

《凱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環》,《黑豹突擊隊》,

《嚴鳳英》,《徐悲鴻》,《潘玉良》,《滄海一粟》,

《尋找回來的世界》,《努爾哈赤》,《甄三》,《燕子李三》,《海燈法師》

《動物王國失竊案》,《好爸爸,壞爸爸》,《親親我,老師》,《精豆子外傳》,《十六歲的花季》,

《烏龍山剿匪記》,《便衣警察》,《鐵市長》,

《北洋水師》,《趙尚志》... ...1980年

砂器 大篷車 阿拉伯歷險記 天平之甍 古堡幽靈 卡桑德拉大橋 啊,野麥嶺 復仇 我的兒子 激戰的前夕 征服黑暗的人 走向深淵

D. 呂劇小姑賢內容簡介

電影名:小姑賢
外文名稱 Sister-in-Law
導 演:林農
主 演:韓少雲 菊桂芳 徐菊敏 張忠義
作 曲:王其珩
評劇大師韓少雲劇照上 映:195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評劇戲曲片
製作公司:東北電影製片廠 [中國]
故事梗概
姚氏25歲就死了丈夫,她含辛茹苦地將一兒一女撫養成人。女兒英英生來聰明伶俐,兒子繼孟十分孝順。繼孟娶妻後夫婦感情很好,而帶有封建思想的姚氏對此很不歡喜。姚氏非常偏心愛女兒就像掌上明珠,對媳婦卻視為眼中釘,常常無事生非地打罵媳婦。一天,媳婦給婆婆端上早飯,婆婆挑剔地說她做的飯缺鹽少醬不對胃口,並故意為難媳婦,要媳婦馬上做出86樣飯來給她挑選。媳婦實在沒有辦法做出,姚氏借口說媳婦有意與她作對,拿起鞭子就打。這時,恰好女兒英英進屋,連忙勸解,答應去替母親另做一碗面來。英英見嫂子做的飯不錯,就把嫂子做的那碗面端出房轉了一圈,又重新端了進來。姚氏以為真是女兒做的,一面吃,一面不住地誇獎。姚氏吃過飯又找媳婦的碴兒,嫌她掃的院子不幹凈,納的鞋底不整齊。英英怕母親又責怪嫂子,就說掃院子和納鞋底這些事都是她做的。姚氏立刻轉怒為喜,誇自己的女兒能幹。英英見母親這樣偏心,很不滿意,便當場說出了事實真相,使母親頗為尷尬。姚氏惱羞成怒,反咬一口把罪名加在媳婦身上,誣陷她把小姑教壞了要把媳婦打死。英英見事情搞糟了,便急中生智,一方面勸母親把嫂子交給哥哥管教,一方面教哥哥怎樣假裝打嫂子。繼孟按照妹妹的計策,故意氣沖沖地把妻子拉到屋裡,用棍子打椅墊,讓妻子裝哭和裝死哄嚇母親。姚氏以為媳婦真的被打死了,鬧出人命自己要吃官司了,嚇得直打哆嗦。英英見母親後悔了,才假裝去救嫂子,嫂子也裝作是死而復生。姚氏見媳婦醒了過來,這才放了心。英英乘機幫助母親打通封建思想,假意哭鬧著要去投井自殺,怕自己將來出嫁後,也遇到像母親這樣的婆婆。姚氏見此非常著急,面對女兒提出的條件:以後不能再給嫂子氣受,讓嫂子吃穿都與她一樣,姚氏無奈只好答應。從此以後,姚氏不再挑媳婦的毛病了,這個家庭婆媳和睦,幸福美滿。

E. 呂劇傳統劇目有哪些

呂劇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出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呂劇現代戲《李二嫂改嫁》首拍成電影,影響遍及全國。

(1)特色介紹:呂劇,是山東省最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她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呂劇藝術的迅速發展,使呂劇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聲望日高,在全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山東省其他各地、市、縣的呂劇團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至1960年,全省已有專業呂劇藝術表演團體29個;在國內其他地方如新疆、大連、哈爾濱、錦州等地市也相繼成立了呂劇團。1983年以來,省「音協」多次主持召開了呂劇音樂研討會,其中一次呂劇音樂集成研討會於1985年在呂劇故鄉東營市召開,1986年,山東省文化廳舉辦了全省呂劇青年演員大獎賽。呂劇藝術事業人才輩出,後繼有人。呂劇藝術之花將會在我國戲曲藝術園地中更加芬芳多姿。
(2)歷史介紹:呂劇發源於原樂安縣時家村(今東營區牛庄鎮)一帶。呂劇自形成以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縱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展的。
山東琴書始稱「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是揚琴(早期稱「洋琴」),故又被群眾稱為「唱揚琴的」。山東琴書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最早流行於魯西南一帶地區,其產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說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稱為「文明琴書」、「山東琴書」等。山東琴書演唱時兩人搭擋對口,對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唱說和表演緊密結合;演唱時以揚琴、墜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同時也是伴奏者,典型地體現了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
根據《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當時為樂安縣)北部和利津東部並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於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討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討飯遂成為有些人養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域也不斷擴大。
此間,牛庄、油郭一帶以演唱民間曲藝為職業的藝人越來越多。在眾多的民間節人中,時家村藝人時殿元(外號時丫蘭)、油郭鄉東寨村藝人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和油郭鄉西商村的四平調藝人商秀嶺脫穎而出,成為當地群眾所說的「大角」。
1880年,山東琴書流傳至樂安北部地區後,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尤其是在牛庄、油郭一帶,學唱山東琴書者不計其數。每逢農閑節日,或三五搭擋,或結幫成伙,就地拉攤演唱琴書者處處可見,真可謂「村村聽揚琴、婦孺皆會唱」。
被當地群眾稱為「大角」的時殿元,是今東營區(原廣饒縣)牛庄鎮時家村人,以演唱琴書和民間小調而著名。約在1887年前後,時殿元遠走河南邊學藝邊賣藝達半年之久。從河南回來不久,便開始傳藝授徒,並經常搭夥到各地演唱。在藝術實踐中他獨辟新路而將山東琴書改進發展成為「化裝揚琴」,成為首創呂劇藝術的主要藝人。
1900年前後,由時殿元首倡,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等人響應,開始對坐唱揚琴進行創造性的革新。他們根據自己多年演唱琴書的實踐經驗,吸收了京劇、五音戲、東路梆子等劇種中可用的藝術表演程式,直接化用了「跑驢」這一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演出時,他們用竹篾、紙、布等材料紮成驢形,並加以彩繪,使之栩栩如生;由崔心悅以青衣應功扮演二姑娘,手提包袱,身縛以驢形,做騎驢之形態;時殿元扮腳夫王小,頭戴氈帽,腰系圍裙,執鞭攆驢;琴師武春田等人伴奏。隨著音樂二人載歌載舞,人物形象生動活潑,唱腔優美悅耳,語言幽默朴實,妙趣橫生,使在場的觀眾耳目一新,興趣盎然,時而開懷大笑,時而閉口靜聽。整個演出,聲、情、做、唱並茂,觀眾交口稱贊。初步嘗試便獲極大成功。於是,一個新的獨具藝術風格的地方戲曲形式——呂劇便由此而產生了。
在將琴書《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獲得成功、贏得贊譽以後,時殿元等人更是孜孜以求,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他們根據首次演出的經驗,又陸續將琴書中人物較少的書目如《蘭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等改為化裝演出。繼而又將角色較多、情節較復雜的《雙換親》、《白蛇傳》等書目改為化裝揚琴演出。化裝揚琴的出現,是呂劇藝術形成的開端,為現代呂劇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於「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主要說法是因首演化裝揚琴戲《王小趕腳》時以紙糊驢為道具演唱,故被當時的群眾稱之為「唱驢戲的」,或直稱為「驢戲」,「驢」字有失大雅。因「驢」與「呂」諧音,遂演變為「呂劇」。雖然「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說法眾多,但在解放前,「呂劇」這一名稱卻從來沒有被正式確定。藝人們一般將自己演唱戲稱為「化裝揚琴戲」,大多數群眾也以「化裝揚琴」或「揚琴戲」稱之。
1952年以後,在對化裝揚琴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礎上,以原「山東省歌劇團」為基礎正式成立了「山東省呂劇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也正式定名為「濟南市呂劇團」。至此,呂劇這一名稱被正式確定。
新中國的成立,使呂劇發源地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呂劇再也不是民間藝人求生乞討的方式和手段,而作為一種真正的舞台表演藝術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及廣大群眾的熱愛。以呂劇創始人時殿元的家鄉時家村為中心的譚家、牛庄、陳官、斜里、斗柯、花官、大小宋等村鎮紛紛成立了業余呂劇團。每逢春節和豐收之後,這些業余的呂劇團都以演唱呂劇相慶賀,此俗延至今日而不衰。1956年成立了廣饒縣第一個屬民辦公助的專業呂劇團。1959年12月成立了廣饒縣呂劇團,該團成立後曾多次赴淄博、濟南、河北等省市演出,為呂劇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79年在原墾利縣文藝宣傳隊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墾利縣呂劇團。1986年演出的小呂劇《考丈人》曾被山東電視台拍成藝術片在全省播放,並在全國電視藝術片評獎活動中獲三等獎。1988年,利津縣京劇團也根據群眾的要求改為利津縣呂劇團。
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李二嫂改嫁》的改編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使山東呂劇在全國馳名,這是呂劇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批新的優秀劇目如《姊妹易嫁》、傳統戲《王定保借當》、《光明大道》分別獲得了劇本獎、演員獎和音樂獎。《李二嫂改嫁》和其它劇目曾多次晉京匯報演出,劇團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7年前後,《李二嫂改嫁》、《兩壟地》、《姊妹易嫁》、《王漢喜借年》、《逼婚記》等劇目先後拍成電影藝術片在全國乃至國外放映,在此期間,一大批著名呂劇演員如林建華、郎咸芬、李岱江、李同慶等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和擁戴。
(3)旅遊指南:有大型旅遊團來東營旅遊,可組織專場呂劇表演,每場一般在500元左右。

F. 笑笑志強叫什麼電影

呂劇電影《對門親家》
笑笑和強強住社區對門,互相喜歡。因強強家庭條件較差,母親堅決反對,並製造各種事端百般阻攔。強強積極努力,生意有了起色。笑笑因救人受傷住院,以毀容考驗強強,強強堅持不放棄。兩人經受考驗,終成眷屬。

G. 有關於竇娥冤的影視作品嗎

秦腔影視《竇娥冤》
越劇《竇娥冤》
淮劇音樂家程少梁作品《竇娥冤》
黃梅戲《竇娥冤》
呂劇《竇娥冤》
蒲劇電影藝術片《竇娥冤》
電視《竇娥冤》

H. 80年代古裝戲曲電影

<姐妹易嫁>

不過,很多劇種都有這出戲,不知你看的是哪個劇種.我看的是呂劇,《姐妹易嫁》是呂劇一出很有名的戲。故事講的是:姐妹二人,姐姐從小與放牛娃定親,嫌對方貧窮,想要悔婚。後來放牛娃發憤讀書,考中了狀元,還裝成窮樣子來迎親,姐姐素花說什麼也不肯上轎。妹妹素梅一直在心裡喜歡放牛娃勤奮誠實,代替姐姐出嫁,等到姐姐知道真相,後悔也晚了。

這是呂劇的一出常演不衰的劇目。

I. 呂劇的代表人物以及作品!!

呂劇是山東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過去曾叫「化妝揚琴」或「揚琴戲」,系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揚琴」(又稱「山東洋琴」)演變而來。

呂劇的傳統劇目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出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解放後創作的《李二嫂改嫁》、《姐妹易嫁》等也有較好的口碑。

呂劇名家:郎咸芬、林建華、李岱江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大全呂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火車搶劫的電影大全 瀏覽:163
色情古裝老電影大全 瀏覽:78
愛情網電影京香 瀏覽:645
無限列車電影院現場 瀏覽:583
中國演員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270
就要玩電影院手機版 瀏覽:49
周潤發主演賭神一電影大全 瀏覽:122
關於太陽的電影名字 瀏覽:476
國產愛情電影有哪些好看 瀏覽:368
青蛙王子全集中文版電影 瀏覽:685
沈騰新電影叫什麼首富 瀏覽:115
孤傲愛情電影 瀏覽:758
王晶導演客串電影 瀏覽:818
哪個導演的電影音樂用得最好 瀏覽:689
國產海盜電影大全 瀏覽:905
軍旅電影男演員 瀏覽:910
一部吃了魚後變異的電影 瀏覽:418
遼寧汽車電影院有幾家 瀏覽:715
男主角叫燒餅的電影 瀏覽:143
情侶視頻大全愛情電影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