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朝和朝鮮打仗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明朝和朝鮮打仗的那個電影叫《萬曆朝鮮戰爭》
Ⅱ 有沒有關於,明朝萬曆年間,日本侵略朝鮮的電影
至今為止只有韓國拍的一個梁鳴海戰,而且裡面說的全是朝鮮海軍,似乎和明朝半點關系都沒有
Ⅲ 求反映大明朝鮮日本的電影
韓國拍過一部叫《李舜臣》的電視連續劇,其中有中朝聯合抗日的描述,不過韓國人嚴重歪曲歷史事實,在這部電視劇里,明軍被描繪得不堪一擊,最後還得是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師冒死救了被圍困的明軍.
那部電視劇太描述李舜臣 他是英雄不假 世界百年遇的水戰天才~但是還沒有明朝的李如松~和其第李如梅朝鮮也得完蛋 李如松連續擊敗日本戰國名將 小西行長.加藤清正 ..甚至還有小早川隆景~李舜臣還敗給過島津義弘呢.
Ⅳ 明朝時,為抗擊倭寇,朝鮮名將和明朝將士在朝鮮海聯合與倭寇發生海戰,現在有一部電影叫什麼
現在只有一部《鳴梁海戰》,韓國拍的,去年上映的。
據說明年會上映一部中韓合拍的電影,題材也是萬曆朝鮮戰爭,但也只是有這么個消息而已。
描寫這段歷史的小說倒是有不少。
推薦給你一個:《大明徵伐錄:壬辰風雲》,寫得挺不錯的,而且是從中、日兩個角度、兩條線來描寫這場戰爭。戰爭描寫和各方勢力的刻畫也很到位。關鍵是,基本都貼合史實,沒有穿越什麼的。
對於喜歡這段歷史的人來說,值得讀一讀。我現在就時常跟進一下。
Ⅳ 有沒有關於明朝萬曆年間援助朝鮮的電影和電視劇
中國和日本基本還沒有。韓國倒是拍了幾部相關的。比如前幾年的那部電影《鳴梁海戰》,再有就是電視劇《懲戒錄》,不過裡面類似於咱們國家的抗日神劇,對於明朝援軍的作用刻畫較少,還是以烘托朝鮮軍隊和朝鮮的英雄人物(李舜臣等)為主,看著也挺郁悶的。就如同咱們抗日劇裡面也很少能看到飛虎隊、美國武器援助、駝峰路線這些盟友幫助一樣,可能韓國也有影視政審吧,你懂得。
個人對這段歷史也很感興趣,國內倒是有幾部小說是描寫這段歷史的。包括《龍戰三千里》《帝國最後的榮耀》《獵明》。前兩本都寫得比較簡略,而且是明軍的單一視角。個人最推薦的是這幾年妄語臣寫的的《獵明》,200多萬字的網路小說,以一個錦衣衛的視角(還有個日本武士作為輔線),非常詳細、系統地描寫了戰爭全景。尤其戰場細節描寫,感覺身臨其境一般。包括中間所謂議和鬧劇的真相分析,還有李如松的死因等,都有不少新角度的更合理解釋。還有個日本女忍者,叫櫻子的,雖然估計是虛構的,但是印象很深刻。感興趣的話,建議可以看一看這部《獵明》(好像還有個重名的小說,記得作者是妄語臣,用以區分),網上一搜就有很多資源,就是字數有點兒多,200多萬字,看你時間和興趣嘍。沒時間的話,看看另外兩本也OK。
Ⅵ 明朝出兵朝鮮抗倭的電視劇有哪些
據鄙人所知大陸沒有拍過,日本影視作品裡也都是勸諫猴子不與明國開戰,作為歷史環境簡單描述。棒子倒有拍過幾部,但宇宙大國的尿性你懂的,醜化明軍,一副棒子軍最NB的套路。大陸連稍微符合點歷史的江南抗倭片都拍不出,希望他別毀了。
LZ不用問下面兩位,他們連萬曆出兵朝鮮都不知道的。。。以為你問嘉靖朝抗倭呢。
電視劇《了凡的故事》最後兩集有李如松入朝作戰的劇情,大陸特色,拍的和架空歷史一樣,要看就看吧,沒有最垃圾只有更垃圾。
Ⅶ 萬曆抗倭援朝題材的電影,比較精彩的電影
電影的話,中國這邊拍得很少。可能是題材比較敏感吧。包括日本也比較避諱這段歷史。韓國拍得電影比較好的有《鳴梁》(國內又叫《鳴梁海戰》),可惜沒有明軍的鏡頭。另外電視劇還有一部《懲戒錄》,但是也是挺貶低明軍這邊的,一味地誇大朝鮮軍隊的作用,也是看著來氣。
除了影視作品,小說倒是有幾本寫得不錯的。我正好也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凡是寫這段歷史的國內小說基本都看過,簡單談談個人看法。
1,高拙音的《龍戰三千里》,字數30來萬。寫得比較簡略,也就是把明史裡面的內容稍為復述了一遍。感覺不夠深入。
2,馬伯庸、汗青的《帝國最後的榮耀》,字數40來萬字。比高拙音寫得稍為帶點兒情節,但是依據也基本都是明史這邊單方面的資料。有些矯枉過正、反而過於誇大明軍的威力。還算有意思,但是40來萬字感覺份量還是不夠足,讀過一遍,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人物和情節。基本是對著明史照本宣科。但卻絲毫沒發覺明史裡面本身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疑點重重的地方。
3,妄語臣的《獵明》,字數200多萬。強烈推薦。這個說起來,是我今年偶然才發現的小說,在寫這段歷史的小說裡面,感覺是寫得最細、三方(中日朝)人物刻畫最深入、也最為客觀寫實的一本。看得出作者八成是詳細查了中國、日本、朝鮮等各方的資料,其中還有不少的邏輯推敲、隱含其中(比如沈惟敬這個人物的動機分析、大明朝廷內部的國本之爭、朝鮮內部光海君的奪嫡之爭、露梁海戰其中貓膩的影射諷刺等等),雖然這個作者名氣不大,但感覺這本不僅情節精彩、而且也最寫實,遠比前兩本比著中國單方史料、絲毫不做邏輯推敲、照本宣科、一看就是趕時間轉稿費的要深刻得多。200多萬字,洋洋灑灑,也把整個戰爭全貌、包括中間議和的曲折,包括中、日兩個視角的全方位展示,寫得都很到位。看完之後對中日雙方好幾個人物都覺得十分立體,感情復雜。
4,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第六本後半部分),字數大約不到20萬。當年明月在寫《明朝那些事兒》裡面,也著重寫過這段歷史。寫得確實比較有意思,老早看時覺得就挺好的。不過,在後來看過不少資料、尤其是上面妄語臣的那本《獵明》後,覺得當年明月寫得雖然也挺有意思,但是未免過於淺了些。很多隱藏在其中的東西都沒有深入發掘出來。(舉個例子,比如沈惟敬明史裡面寫是一個嘉興的小混混,卻會說日語。在那個年代,而且是對日本海禁幾十年的時代,怎麼可能有個普通小混混會說日語呢?放在信息發達的現代,估計嘉興市的小混混裡面也沒幾個會說日語,能和日本人談買賣的吧。而且普通小混混又怎麼這么容易被舉薦到朝廷、委以重任?這么大的疑點,當年明月也就是一提,絲毫沒有分析以下歷史隱藏的真相)
總之,看電影推薦韓國的《鳴梁海戰》,電視劇就《懲戒錄》。
小說裡面,沒時間就《明朝那些事兒》第六本後半部分,圖個樂呵就行。《帝國最後的榮耀》也還可以。對這段歷史特別感興趣的話,建議還是看妄語臣的《獵明》。越往後看越覺得作者其實挖掘得很深刻。
望採納。
Ⅷ 描寫明朝時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電影
一時半會也不會有的
萬曆壬辰抗日援朝戰爭
給了努爾哈赤一次觀察明軍作戰方式的機會
而且這場戰爭大大消耗了大明的國力
所以,可以說是間接成就了努爾哈赤
目前,國內蠻夷風盛行
這場戰爭不會被正面大肆宣傳的
Ⅸ 有沒有關於明朝萬曆壬辰抗倭援朝的戰爭電影
鳴梁海戰
《鳴梁海戰》是金漢珉執導的一部古裝戰爭電影,由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晉久、李貞賢等人主演,定於2014年12月12日中國大陸上映。《鳴梁海戰》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這電影是韓國人拍的,所以貶低了明朝的形象。但是我國也沒有相關電影.....
Ⅹ 有哪一部電影是要明軍支援朝鮮的
電影和電視劇我還真不知道。不過我可以給你些歷史資料。
1、日本侵略朝鮮,三個月打得朝鮮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國土,朝鮮國王跑到中國找萬曆皇帝哭訴,要求自己隻身內附。其國王說出了一句重要的話,翻譯過來就是「寧可自己一個人死在父親的國家裡,也不願意跑出去和豺狼打架」。這些在中日韓三國正史均有記載,高麗棒子也只有盲目自大,看看當年他們的祖宗是咋說話的。
2、關於支援朝鮮,僅僅是萬曆三大征的一部分。就戰斗規模來看,朝鮮軍大約7萬人,戰爭初期損失1萬人,5萬人投降。日本傾國而出,兵力大約20萬。明軍前期2萬,兵力最高值4.5萬;從戰鬥力來看,朝鮮軍是廢物,日本打朝鮮是豺狼,打明軍。。。。是兔子;從戰斗過程來看,朝鮮軍隊湊熱鬧,日本軍隊先勇猛地打朝鮮,後被明軍勇猛的追著打;從結果來看,朝鮮軍隊湊份子、反正叛軍是朝鮮的,友軍也是朝鮮的,漢奸也都是朝鮮的。日本20萬大軍被明朝4萬部隊壓著打,一直被打到釜山光著屁股跑掉。
3、戰斗後各方表現。
朝鮮:給中國上表稱「父母再造之恩永世不忘」。
日本:豐台秀吉政權垮台,瘋狂破壞海船,天皇說出「明乃父母之邦」的話,閉關鎖國正式開始。
中國:貌似沒什麼反應,事情太小了,一共才4萬軍隊,還是萬曆三大征中的一征的一部分,事後追封李如松一個二品將軍,就完了。對當時的中國來說,萬曆進攻馬尼拉的興趣都比這個高。。。。
以上均出於三國史料,高麗棒子怎麼吹也吹歪不了歷史。日本怎麼掩蓋也掩蓋不了4比1被打得滿地找牙的事實。中國貌似正史上一共就用了不到200個字。。。。